CN117288594B -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88594B CN117288594B CN202311577423.5A CN202311577423A CN117288594B CN 117288594 B CN117288594 B CN 117288594B CN 202311577423 A CN202311577423 A CN 202311577423A CN 117288594 B CN117288594 B CN 1172885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waste heat
- fixedly connected
- telescopic rod
- electric telescop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42 anti-fol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2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bending fo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抗折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包括试验机主体,所述试验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延伸至试验机主体内部,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折压端头,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摆放混凝土的工作台,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本发明,通过控制件的设置能够自主选择打开和关闭余热回收通道、收灰通道,并由吸气泵的启动对混凝土抗折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混凝土抗折试验结束后对余热回收再利用,避免余热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抗折试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公告号:CN113092235B)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机,该试验机是在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内部增设加热棒和雾化喷头,向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内部加热或增湿,用于模拟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下的状态,其中加热是为了模拟混凝土在炎热夏天环境下对混凝土的状态,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结构变脆,弹性以及塑变形能力变差,而模拟夏季温度则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增加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内部升温至30℃-40℃范围内,以此模拟混凝土炎热夏天环境,提升了抗折试验的试验精度,然而在试验完成后,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内部的余热将随着时间推移散出,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试验完成后,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内部的余热将随着时间推移散出,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所述试验机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延伸至试验机主体内部,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折压端头,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摆放混凝土的工作台,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雾化喷头内部连通,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折压端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喷头板,所述喷头板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口,所述喷头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间距的调节件,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内部空间按功能分为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所述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通道通堵的控制件,所述进气通道内固定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与喷头板内部连通,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固定连接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一端与余热回收通道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所述余热回收通道内固定连接有排气扇。
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固定块、封堵板,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余热回收通道内,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块内,所述封堵板与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液压缸、电动伸缩杆、排气扇和抽气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密封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试验机主体内转动连接有助滑轮,所述主管与助滑轮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灰通道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三通管内部连通,所述收灰通道内设有斜坡,所述斜坡按其整体高度分为坡顶区域和坡底区域,所述坡底区域与连接管位置贴近,所述连接管上套设有滤灰袋,所述三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吸气端与收灰通道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箱内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试验机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所述保温管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内贯穿开设有与保温管相适配的多个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试验机主体内开设有清灰槽,所述清灰槽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清灰槽内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与收集盒内部连通,所述主管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横管,所述横管包括固定连接在其内部的多个支管,所述支管与连通口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多个支架和伸缩架,每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和伸缩架两侧的端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试验机主体和喷头板内均开设有与转动轴相适配的滑动口,所述转动轴与滑动口滑动连接,伸缩架包括多个转动杆,每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转动相连形成折叠件,每两个所述折叠件之间转动连接。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下,封堵板位于收灰通道内并形成封闭,将混凝土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转动关闭密封门,将电加热管通电使试验机主体内部温度升高模拟户外高温环境,然后将电加热管断电,再由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启动使其伸缩端带动折压端头下压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
S2、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断电,再启动吸气泵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吸入三通管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滑落至滤灰袋内部收集;
S3、试验结束后,再次将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再启动抽气泵抽空保温管、余热回收通道和进气通道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试验机主体内部的余热气体抽入保温管内部储存,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将电动伸缩杆断电,使得余热气体被封存在保温管和余热回收通道内,待余热气体再次利用。
所述S3中余热气体再次利用的步骤包括:
S31、将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
S32、启动排气扇将保温管内的余热气体排入主管内,由主管、横管和支管传递喷头板内,由连通口喷出对试验机主体内部预热,同时将电加热管通电加热,迅速将试验机主体内部空间升温至试验所需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混凝土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转动关闭密封门,将电加热管通电使试验机主体内部温度升高模拟户外高温环境,然后将电加热管断电,再由控制器控制液压缸启动使其伸缩端带动折压端头下压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断电,再启动吸气泵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吸入三通管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滑落至滤灰袋内部收集;试验结束后,再次将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再启动抽气泵抽空保温管、余热回收通道和进气通道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试验机主体内部的余热气体抽入保温管内部储存,电动伸缩杆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将电动伸缩杆断电,使得余热气体被封存在保温管和余热回收通道内,待余热气体再次利用,通过控制件的设置能够自主选择打开和关闭余热回收通道、收灰通道,并由吸气泵的启动对混凝土抗折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混凝土抗折试验结束后对余热回收再利用,避免余热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喷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验机主体;2、滤灰袋;3、连接管;4、三通管;5、吸气泵;6、控制器;7、助滑轮;8、主管;9、横管;10、喷头板;11、折压端头;12、工作台;13、液压缸;14、密封门;15、收集盒;16、保温箱;17、保温管;18、固定块;19、电动伸缩杆;20、封堵板;21、把手;22、固定架;23、抽气泵;24、支架;25、伸缩架;26、支管;27、排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1,试验机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液压缸13的伸缩端延伸至试验机主体1内部,试验机主体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折压端头11,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摆放混凝土的工作台12,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与雾化喷头内部连通,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4,折压端头1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喷头板10,喷头板10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口,喷头板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间距的调节件,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通管4,三通管4内部空间按功能分为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通道通堵的控制件,进气通道内固定连接有主管8,主管8与喷头板10内部连通,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箱16,保温箱16内固定连接有保温管17,保温管17的一端与余热回收通道内部连通,保温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23,余热回收通道内固定连接有排气扇27,通过控制件的设置能够自主选择打开和关闭余热回收通道、收灰通道,并由吸气泵5的启动对混凝土抗折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混凝土抗折试验结束后对余热回收再利用,避免余热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成本;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控制件包括电动伸缩杆19、固定块18、封堵板20,固定块18固定连接在余热回收通道内,电动伸缩杆19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8内,封堵板20与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液压缸13、电动伸缩杆19、排气扇27和抽气泵23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密封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1,试验机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助滑轮7,主管8与助滑轮7滑动连接,通过控制件的设置能够自主选择打开和关闭余热回收通道、收灰通道,便于三通管4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收灰通道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管3,连接管3与三通管4内部连通,收灰通道内设有斜坡,斜坡按其整体高度分为坡顶区域和坡底区域,坡底区域与连接管3位置贴近,连接管3上套设有滤灰袋2,三通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泵5,吸气泵5的吸气端与收灰通道内部连通,保温箱16内固定连接有保温板,通过保温板的设置减少保温管17内部热量传递至空气中,达到保温的目的,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22,保温管17与固定架22固定连接,固定架22内贯穿开设有与保温管17相适配的多个固定孔,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6控制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再启动吸气泵5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8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8吸入三通管4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5,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3滑落至滤灰袋2内部收集;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试验机主体1内开设有清灰槽,清灰槽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15,清灰槽内开设有清灰口,清灰口与收集盒15内部连通,主管8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横管9,横管9包括固定连接在其内部的多个支管26,支管26与连通口内部连通,在混凝土抗折试验完成后,大块的混凝土可直接取出,而体积较小的混凝土块可将其推入收集盒15内部收集,再将收集盒15取出集中处理。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多个支架24和伸缩架25,每两个支架24之间转动连接,支架24和伸缩架25两侧的端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试验机主体1和喷头板10内均开设有与转动轴相适配的滑动口,转动轴与滑动口滑动连接,伸缩架25包括多个转动杆,每两个转动杆之间转动相连形成折叠件,每两个折叠件之间转动连接,通过支架24和伸缩架25的设置,可对喷头板10施力使其与折压端头11之间相对移动,根据使用需求对喷头板10与折压端头11以及相邻的两个喷头板1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也即是调整喷头板10的使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使用的吸气泵5、液压缸13、电动伸缩杆19、排气扇27、抽气泵23、控制器6的内部结构均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下,封堵板20位于收灰通道内并形成封闭,将混凝土放置在工作台12的顶部,转动关闭密封门14,将电加热管通电使试验机主体1内部温度升高模拟户外高温环境,然后将电加热管断电,再由控制器6控制液压缸13启动使其伸缩端带动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
S2、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6控制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再启动吸气泵5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8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8吸入三通管4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5,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3滑落至滤灰袋2内部收集;
S3、试验结束后,再次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再启动抽气泵23抽空保温管17、余热回收通道和进气通道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的余热气体抽入保温管17内部储存,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使得余热气体被封存在保温管17和余热回收通道内,待余热气体再次利用。
S3中余热气体再次利用的步骤包括:
S31、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
S32、启动排气扇27将保温管17内的余热气体排入主管8内,由主管8、横管9和支管26传递喷头板10内,由连通口喷出对试验机主体1内部预热,同时将电加热管通电加热,迅速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空间升温至试验需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水泵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接有水管,而水泵出水口处连接的水管与雾化喷头内部连通,当需要模拟湿度较大的环境时,通过启动水泵向雾化喷头处送水,由雾化喷头喷出提高试验机主体1内部的湿度模拟混凝土处的环境,吸气泵5和抽气泵23用于排气的端口均裸露在空气中,滤灰袋2不透气,能够与收灰通道形成密封,滤灰袋2的具体安装是实用绳子系在连接管3上完成紧固。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封堵板20位于收灰通道内并形成封闭,将混凝土放置在工作台12的顶部,转动关闭密封门14,将电加热管通电使试验机主体1内部温度升高模拟户外高温环境,然后将电加热管断电,再由控制器6控制液压缸13启动使其伸缩端带动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6控制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再启动吸气泵5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8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8吸入三通管4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5,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3滑落至滤灰袋2内部收集;试验结束后,再次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再启动抽气泵23抽空保温管17、余热回收通道和进气通道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的余热气体抽入保温管17内部储存,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使得余热气体被封存在保温管17和余热回收通道内,待余热气体再次利用;S3中余热气体再次利用的步骤包括: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启动排气扇27将保温管17内的余热气体排入主管8内,由主管8、横管9和支管26传递喷头板10内,由连通口喷出对试验机主体1内部预热,同时将电加热管通电加热,迅速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空间升温至试验需温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包括试验机主体(1),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延伸至试验机主体(1)内部,所述液压缸(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折压端头(11),所述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用于摆放混凝土的工作台(12),所述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所述试验机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雾化喷头内部连通,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压端头(1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喷头板(10),所述喷头板(10)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口,所述喷头板(1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间距的调节件,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通管(4),所述三通管(4)内部空间按功能分为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所述进气通道、收灰通道和余热回收通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通道通堵的控制件,所述进气通道内固定连接有主管(8),所述主管(8)与喷头板(10)内部连通,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温箱(16),所述保温箱(16)内固定连接有保温管(17),所述保温管(17)的一端与余热回收通道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管(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23),所述余热回收通道内固定连接有排气扇(27),所述控制件包括电动伸缩杆(19)、固定块(18)、封堵板(20),所述固定块(18)固定连接在余热回收通道内,所述电动伸缩杆(19)固定连接在固定块(18)内,所述封堵板(20)与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6),所述液压缸(13)、电动伸缩杆(19)、排气扇(27)和抽气泵(23)均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所述密封门(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1),所述试验机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助滑轮(7),所述主管(8)与助滑轮(7)滑动连接,所述收灰通道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与三通管(4)内部连通,所述收灰通道内设有斜坡,所述斜坡按其整体高度分为坡顶区域和坡底区域,所述坡底区域与连接管(3)位置贴近,所述连接管(3)上套设有滤灰袋(2),所述三通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气泵(5),所述吸气泵(5)的吸气端与收灰通道内部连通,所述保温箱(16)内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试验机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22),所述保温管(17)与固定架(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2)内贯穿开设有与保温管(17)相适配的多个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主体(1)内开设有清灰槽,所述清灰槽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15),所述清灰槽内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与收集盒(15)内部连通,所述主管(8)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横管(9),所述横管(9)包括固定连接在其内部的多个支管(26),所述支管(26)与连通口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多个支架(24)和伸缩架(25),每两个所述支架(2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4)和伸缩架(25)两侧的端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试验机主体(1)和喷头板(10)内均开设有与转动轴相适配的滑动口,所述转动轴与滑动口滑动连接,伸缩架(25)包括多个转动杆,每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转动相连形成折叠件,每两个所述折叠件之间转动连接。
4.实施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状态下,封堵板(20)位于收灰通道内并形成封闭,将混凝土放置在工作台(12)的顶部,转动关闭密封门(14),将电加热管通电使试验机主体(1)内部温度升高模拟户外高温环境,然后将电加热管断电,再由控制器(6)控制液压缸(13)启动使其伸缩端带动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进行抗折试验;
S2、在抗折试验过程中,由控制器(6)控制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且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再启动吸气泵(5)抽空依次连接的收灰通道、进气通道和主管(8)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折压端头(11)下压混凝土产生的粉尘经过主管(8)吸入三通管(4)内,途经进气通道进入收灰通道形成粉尘堆并关闭吸气泵(5),粉尘堆由其自重顺着斜坡和连接管(3)滑落至滤灰袋(2)内部收集;
S3、试验结束后,再次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再启动抽气泵(23)抽空保温管(17)、余热回收通道和进气通道内部的空气,使得喷头板(10)的连通口产生吸力,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的余热气体抽入保温管(17)内部储存,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收缩,使得封堵板(20)移动至余热回收通道内并形成封堵将电动伸缩杆(19)断电,使得余热气体被封存在保温管(17)和余热回收通道内,待余热气体再次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余热气体再次利用的步骤包括:
S31、将电动伸缩杆(19)通电使其伸缩端伸长并带动封堵板(20)移动复位,使得封堵板(20)进入收灰通道形成封堵,此时余热回收通道处于打开状态;
S32、启动排气扇(27)将保温管(17)内的余热气体排入主管(8)内,由主管(8)、横管(9)和支管(26)传递喷头板(10)内,由连通口喷出对试验机主体(1)内部预热,同时将电加热管通电加热,迅速将试验机主体(1)内部空间升温至试验所需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77423.5A CN117288594B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77423.5A CN117288594B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88594A CN117288594A (zh) | 2023-12-26 |
CN117288594B true CN117288594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8924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77423.5A Active CN117288594B (zh) | 2023-11-24 | 2023-11-24 |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88594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0824A (zh) * | 2012-12-31 | 2013-03-20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列车电机绝缘结构的砂尘磨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8795618U (zh) * | 2018-09-20 | 2019-04-26 | 合肥共惠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缩短温度恢复时间的冷热冲击试验箱 |
CN210834468U (zh) * | 2019-10-15 | 2020-06-23 | 普瑞励治(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岩石力学真三轴实验装置 |
CN111486671A (zh) * | 2020-04-21 | 2020-08-04 | 方彐云 |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环保型茶叶烘干机 |
CN11309223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机 |
CN214844725U (zh) * | 2021-08-04 | 2021-11-23 | 王贞斌 | 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粘结强度测试装置 |
CN216208318U (zh) * | 2021-11-10 | 2022-04-05 | 深圳市鹏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耐磨试验机 |
CN216386553U (zh) * | 2021-09-29 | 2022-04-26 | 扬州通惠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抗折试验机的辅助清灰装置 |
CN219179059U (zh) * | 2022-12-28 | 2023-06-13 | 长沙市路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强度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
CN219434491U (zh) * | 2022-09-30 | 2023-07-28 | 江苏天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伺服式材料试验机 |
-
2023
- 2023-11-24 CN CN202311577423.5A patent/CN1172885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0824A (zh) * | 2012-12-31 | 2013-03-20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列车电机绝缘结构的砂尘磨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8795618U (zh) * | 2018-09-20 | 2019-04-26 | 合肥共惠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缩短温度恢复时间的冷热冲击试验箱 |
CN210834468U (zh) * | 2019-10-15 | 2020-06-23 | 普瑞励治(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岩石力学真三轴实验装置 |
CN111486671A (zh) * | 2020-04-21 | 2020-08-04 | 方彐云 | 一种烘干效果好的环保型茶叶烘干机 |
CN11309223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机 |
CN214844725U (zh) * | 2021-08-04 | 2021-11-23 | 王贞斌 | 一种再生混凝土加工用粘结强度测试装置 |
CN216386553U (zh) * | 2021-09-29 | 2022-04-26 | 扬州通惠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抗折试验机的辅助清灰装置 |
CN216208318U (zh) * | 2021-11-10 | 2022-04-05 | 深圳市鹏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耐磨试验机 |
CN219434491U (zh) * | 2022-09-30 | 2023-07-28 | 江苏天源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伺服式材料试验机 |
CN219179059U (zh) * | 2022-12-28 | 2023-06-13 | 长沙市路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强度全自动压力试验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Hypothetical study on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filteation system of cement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cement industry;Manikandan Rajendran et al;《materialstoday proceedings》;20210818;全文 * |
冷凝式真空加热炉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王庆林;;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0630(06);全文 * |
含尘烟气换热除尘一体化性能试验研究;张艳红;刘安林;马良;王依谋;何梦雅;;流体机械;20171130(11);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88594A (zh) | 2023-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69513B (zh) | 电热蒸气烘干定型机 | |
CN106723190B (zh) | 一种香菇烘干装置 | |
CN117288594B (zh) |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及其方法 | |
CN207170156U (zh) | 一种用于铝基板生产的基板干燥喷涂装置 | |
CN204464351U (zh) | 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 | |
CN204338398U (zh) | 喷漆烘干两用喷漆室 | |
CN107342390A (zh) | 一种锂电池制造用极板烘干装置 | |
CN206139410U (zh) | 一种抛光喷涂一体化喷漆设备 | |
CN206898037U (zh) | 一种理化实验室用吸尘装置 | |
CN114251929B (zh) | 一种纺织加工用的布料烘干装置 | |
CN215373216U (zh) | 一种环氧树脂板生产用的热风烘干箱 | |
CN108954612B (zh) | 一种具有节能效果的空调系统热泵循环装置 | |
CN207012755U (zh) | 一种吹吸式甲醛去除装置 | |
CN208362667U (zh) | 高效纺织用自动化印染装置 | |
CN220024312U (zh) | 一种鞋子生产加工用烘烤装置 | |
CN212692376U (zh) | 一种精密元件制造用高效烘干设备 | |
CN207343143U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喷漆室 | |
CN218574058U (zh) | 一种加速烘干的节能型涂装设备 | |
CN214792216U (zh) | 食品用开式烘干机 | |
CN216419926U (zh) | 一种涂装设备用清灰装置 | |
CN221714712U (zh) | 一种高效家具加工用喷漆烘干装置 | |
CN221515081U (zh) | 一种涂装车间智能化烘干装置 | |
CN221869140U (zh) | 一种印刷板材喷涂干燥装置 | |
CN205593217U (zh) | 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重复利用系统 | |
CN218864648U (zh) | 一种烘箱自动关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