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3168A -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3168A
CN117283168A CN202210888025.4A CN202210888025A CN117283168A CN 117283168 A CN117283168 A CN 117283168A CN 202210888025 A CN202210888025 A CN 202210888025A CN 117283168 A CN117283168 A CN 117283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tate
thumb
safety
lase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80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明
刘进辉
丁建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hui Shangha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hui Shangha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hui Shangha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hui Shangha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83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3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用于激光焊接或是激光切割等激光加工,具有安全装置,用于检测手持式焊接头或者切割头是否处于握持状态或者工作姿态,避免非手持状态或者非可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射激光。通过合理的激光输出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激光输出装置的相关结构更符合操作员单手手持式操作,在激光输出装置的特定位置设置检测式安全开关或可手动操作开关,使得可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便交互的,易操作的,难以误触的方式决定激光是否可以发出,以在提高激光安全性的同时不提高操作员的操作复杂性和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具体的涉及激光焊接机的激光焊接枪或者激光切割机的切割头或者其它激光加工设备的手持式激光输出头。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焊接或切割等激光加工方式逐渐在工业焊接领域广泛应用。激光焊接具有能量密度高,熔池区域小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电弧焊等具有极高的优势,但是激光本身的高能量密度会存在隐藏的危险,高能量的激光束时常出现伤人的情况,如高强度的激光直接射入人体组织或者高能量的反射光射入人员等,在激光焊接装置的实际操作中,例如手持焊接枪的操作,如果稍有不慎,那么将会带来对操作人员的损害。
目前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如手持式焊接枪,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光输出头外加上扳机开关装置,并没有针对焊接激光的输出安全性作过多的考虑,往常的激光焊接机的安全保护装置通常是设置在主机上的,主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具有很多的局限性,由于操作员在加工过程中持续性的接触手持式焊接枪,因此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激光焊接枪对于操作员的安全是有利的,且由于手持焊接枪通常是单手操作,且需要进行复杂的激光焊接操作,往往没有过多的精力再顾及其它的复杂交互式结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操作员的习惯和手持方式,具有操作便捷的,交互简单的,符合握持习惯的安全结构设计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符合操作员握持习惯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安全装置。
一种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安全回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主体,输出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可以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第一安全回路,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可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断开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则第一安全回路为断开状态,此时,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当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
优选地,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当未被操作时位于初始位置L1,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初始状态P1,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当操作者的手操作安全开关P,使其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L2,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导通状态P2,安全开关P具有复位结构,可以在安全开关P未被操作者的手操作时使得安全开关P复位,此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以从第二开关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L1,开关状态自动的恢复其初始状态P1。
优选地,安全开关P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3上,设置为第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拨动开关。
优选地,在第一侧表面设置适于容纳拇指的拇指槽,在拇指槽的一侧设置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
优选地,第一拨动开关包括拨动底座C和拨动体H,拨动底座C连接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主体,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一侧表面,拨动体H可转动的连接在拨动底座C上。
优选地,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1,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α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斜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2,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逆时针转动超过β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地,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右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3,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γ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优选地,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下方或右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4,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δ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优选地,将安全开关P包括在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四侧表面的激光输出扳机4位置的下方设置第一按压开关;第一按压开关在未被按压时位于初始开关状态,操作者的手指可以按压下第一按压开关,使得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第一按压开关具有复位装置,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第一按压开关时,第一按压开关复位到初始开关状态,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初始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导通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上设置安全装置,用于检测手持式焊接头或者切割头是否处于握持状态或者工作姿态,避免非手持状态或者非可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射激光。
2、通过合理的激光输出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激光输出装置的相关结构更符合操作员单手手持式操作,在激光输出装置的特定位置设置可手动操作开关,使得可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便交互的,易操作的,难以误触的方式决定激光是否可以发出,以在提高激光安全性的同时不提高操作员的操作复杂性和难度。
3、合理的设置操作者握持激光输出装置的结构和手动操作安全开关P的结构以提升握持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在第一侧面的拇指握持区设置拇指容置槽,用于容纳拇指,在拇指容置槽内的位置设置安全开关P,避免了不同手掌大小和握持习惯导致拨动失误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设置安全开关P的位置和结构,使得左撇子和右撇子均能较好的利用安全开关来提升握持操作的安全性;通过合理的设置拨动开关的位置,使得拨动开关的反馈力不会影响拇指延伸的位置,拇指可以非常稳定的按压第一拨动开关。通过在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中设置阻断装置,可以更直接的控制激光的输出;通过多处安全开关的组合和/或两套安全开关的组合,使得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更加的稳定和安全,可以防止误触和某一套安全开关突发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各个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各个区域的划分示意图。
图3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操作员右手正向握持时的右表面(右手握持时的第三侧表面)示意图。
图4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操作员右手正向握持时的左表面(右手握持时的第一侧表面)示意图。
图5是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顶面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连接光缆部分的方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右手握持时掌心前侧感应区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8是右手握持时拇指感应区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9是掌心后侧感应区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0是中指无名指感应区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11是第一拨动开关第一实施方式图。
图12是第一拨动开关第二实施方式图。
图13是第一拨动开关第三实施方式图。
图14是第一拨动开关第四实施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所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可为激光焊接机的手持焊接枪或者激光切割机的手持切割头或者是其它激光加工装置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主体,主体形状为手持激光枪类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输出装置主体上从左至右依次分为:A区域-激光输出端口区域;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C区域-可握持把手区域。
可握持把手部分位于输出装置主体的一侧,用于操作员的握持,其形状优选地设置的适宜操作员单手握持;可握持把手部分的尾端具有连接光缆的连接部分。
主体连接区域用于连接可握持把手区域和激光输出端口区域;
输出装置主体上设置有激光输出扳机4,激光输出扳机4作为一个开关装置,用于在激光加工的过程中作为操作员实时控制激光输出的操作按键,在正常的激光加工过程中,可以在被按压下的状态时具有可使得激光输出的状态,在未处于被按压下的状态时不具有激光从激光输出装置输出。
但如果仅仅只具有扳机这一个操作开关用于激光加工时,在开始激光加工后,会出现极有可能发生的,当操作员刚刚拿起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或是将要放下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或是处于其它不规范的握持方式时(此时出射激光极可能造成人员的激光损伤),容易发生操作员在尚未完全合适的握持把手时,手指可能造成扳机的误操作。
为此,设计一种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在未处于被操作员适当的握持时使得激光不能被出射。其中,适当的握持应当至少部分的包括通常的焊接过程中的各种握持手势或姿态。
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S或是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
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可处于导通状态或是断开状态。
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具有第一安全回路,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第一安全回路,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可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则第一安全回路为断开状态,此时,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如果第一安全回路的其它的安全开关也处于导通状态或是没有其它的安全开关时,第一安全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处于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S在一些实施例下可以采用可检测人体皮肤的传感器,人体皮肤传感器设置位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感测位置11上,用于检测感测位置11是否具有人体皮肤接触,感测位置可以为多个;当感测位置上的电容传感器检测到了相应的皮肤接触,该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当感测位置上的人体皮肤传感器未检测到相应的皮肤接触,即意味着操作员没有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该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关状态S2。
当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可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当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关状态S2,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该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采用的人体皮肤传感器可以为电容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等。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握持状态信息。
优选地,感测位置11位于当操作员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应当触碰的位置,以利于操作员不增加握持难度的触发该传感器的安全开关。
为了更加的便于操控的稳定握持,优选地,使得手部的尽可能的施力,手部的更多位置能接触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可握持把手区域被设计为,在握持过程中,操作员的手以下部位会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相接触,分别为手指部分和掌心部分;手指部分包括拇指部分、食指部分、中指部分、无名指部分、小指部分;掌心部分包括更靠近拇指部分的掌心后侧部分、更靠近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心前侧部分。
为了稳定的握持,优选地,在握持状态时,手的掌心前侧部分会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掌心前侧握持区域对应;手的掌心后侧部分会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掌心后侧握持区域对应;手的拇指会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拇指握持区域对应;手指的中指无名指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对应;优选地,感测位置可以对应于掌心前侧握持区域21、掌心后侧握持区域22、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23、拇指握持区域24等。
优选地,传感器均设置位于可握持把手区域;
优选地,多个感测位置11均位于C区域-可握持把手区域。
优选地、参见图示,各个感测区域分别对应的位置如下:参见图1,可握持把手区域具有连接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的第一端和连接光缆的第二端,可握持把手区域在上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棒状结构,棒状结构具有位于四周的侧表面;优选的,可握持把手区域具有面向第一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连接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第三侧表面;与第三侧表面连接的第四侧表面,第四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第四侧表面依次连接围成棒状结构的周围的侧表面。
优选地,第一侧表面通过直角过渡或弧面过渡或斜面过渡连接第二侧表面;第二侧表面通过直角过渡或者弧面过渡或斜面过渡连接第三侧表面;第三侧表面通过直角过渡或者弧面过渡或斜面过渡连接第四侧表面;第四侧表面通过直角过渡或者弧面过渡或斜面过渡连接第一侧表面。
参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图1:当人手的(右手)正向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以人面向的方向为前方,当喷嘴朝向前方时,该可握持把手区域的左侧面为第一侧表面,面向握持着的上侧表面为第二侧表面,右侧面为第三侧表面,背向握持者的下表面为第四侧表面;优选地,扳机位于第四侧表面上;与扳机所在的侧表面背向的是第二侧表面。或是换另一种方式来表示,C区域-可握持把手区域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连接的部分为可握持把手部分的上侧,可握持把手区域的底座为可握持把手区域的下侧,可握持把手区域的上侧和下侧之间具有四个侧表面,激光输出扳机所在的表面为第四侧表面,面向第四侧表面观察时,第四侧表面上侧为连接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的部分,第四侧表面下侧为可握持把手区域的底座,第四侧表面右侧连接第一侧表面,第四侧表面左侧连接第三侧表面,第一侧表面和第三侧表面之间连接第二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近似平行。
优选地,为了符合人手的结构,使得手部能够尽可能的施力的同时保持激光枪握持的灵活,优选地,将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设置在扳机的下方一定距离的位置;优选地,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位于第四侧表面上。
优选地,为了握持的更加的紧密,抓握的更加牢靠,防止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脱落造成损害;优选地,拇指握持区域位于第一侧表面上,掌心后侧握持区域位于第二侧表面上,掌心前侧握持区域位于第三侧表面上。
即,已经优选出了几个重点特征位置用于人手的几处施力点来接触并握持,优选地,为了能稳定的感应到人手的握持,可以将一个或一个以上感测位置设置在上述各个重点的人手握持区域内。
即,优选地,感测位置可以设置在掌心前侧握持区域、掌心后侧握持区域、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拇指握持区域中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中;对应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C区域-可握持把手区域中存在掌心前侧感应区域、掌心后侧感应区域、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拇指感应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优选地,掌心前侧感应区域位于掌心前侧握持区域内;优选地,掌心后侧感应区域位于掌心后侧握持区域内;优选地,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位于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内;优选地,拇指感应区域设置在拇指握持区域内。
优选地,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具有感测位置;优选地、掌心后侧感应区域内具有感测位置;优选地、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具有感测位置;优选地、拇指感应区域内具有感测位置。
优选地,第一侧表面上包括拇指感应区域;优选地,第二侧表面上包括掌心后侧感应区域;优选地,第三侧表面上包括掌心前侧感应区域;优选地,第四侧表面上包括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
优选地,每一个感测位置上都具有传感器用于检测其所在的感应区域的握持状态。
优选地,中指无名指握持区域内的感测位置还可以感应小指的握持。
优选地,当感测位置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握持信号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相应的检测信息,优选地,拇指感应区域检测到相应的握持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拇指感测信号;优选地,掌心后侧感应区域检测到相应的握持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掌心后侧感测信号;优选地,掌心前侧感应区域检测到相应的握持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掌心前侧感测信号;优选地,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检测到相应的握持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中指无名指感测信号。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一个以及一个以上的感应区域对应的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感测位置还应当处于不易被操作员在未处在正确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状态时被误触的位置上,通常,当操作员在未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但是还能碰到扳机的状态时,操作员的手往往还有可能触碰到了中指/无名指感测区或是掌心前侧感应区,因此,感测位置优选地包括在掌心后侧感应区域和/或拇指感应区域,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降低误触的可能(由于在非全掌的握持状态时操作员的手会很难触碰到掌心后侧区域以及拇指对应区域)。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掌心后侧感应区域对应的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拇指感应区域对应的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由于部分情况下,操作员必须带上手套来操作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而部分工装手套会导致不方便进行皮肤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工装手套往往会更加的硬质,更有利于传递力,优选地,采用压力检测装置来检测操作员的握持。以下,采用压力检测装置的例子来具体说明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的运行方式。
优选地,可以在掌心前侧感应区域、掌心后侧感应区域、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拇指感应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设置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握持者的手施加在相应区域上的压力。
优选地,由于基本都是右手握持,对应右手握持时,可选的,在第一侧表面的拇指感应区内设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优选地,可选的,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优选地,可选的,在第三侧表面的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设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优选地,可选的,在第四测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设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
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判断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握持状态。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中的多个压力检测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检测到握持压力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一个以及一个以上的压力检测装置对应的握持握持压力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即判断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握持状态),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度,为了更安全和符合实际工况的使用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应当设计合理的判断逻辑。
优选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中的两个及以上,以提升感测的精度和灵敏度。
优选地,压力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握持压力时输出相应的压力感测数据,优选地,检测到握持压力不包括一些环境因素或是误差造成的压力数据。
优选地,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当压力检测装置输出的压力感测数据符合预设的条件后即判断视为获取了相应的握持压力感测信号。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压力检测装置输出的压力感测数据大于预设的压力阈值后即认为获取了相应的握持压力感测信号。
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压力检测装置输出的压力感测数据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即认为获取了相应的握持压力感测信号。
优选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握持压力后输出第一压力感测数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第一压力感测数据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后,即为第一安全装置获取了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用于表征有握持压力施加在第一侧表面的拇指感应区内;优选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握持压力后输出第二压力感测数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第二压力感测数据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后,即为第一安全装置获取了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用于表征有握持压力施加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优选地,第三压力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握持压力后输出第三压力感测数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第三压力感测数据符合预设的第三条件后,即为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了第三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用于表征有握持压力施加在第三侧表面的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优选地,第四压力检测装置在检测到握持压力后输出第四压力感测数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判断第四压力感测数据符合预设的第四条件后,即为第一安全装置获取了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用于表征有握持压力施加第四测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
优选地,预设的条件中,预设的第一条件、预设的第二条件、预设的第三条件、预设的第四条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优选地、预设的第一条件、预设的第二条件、预设的第三条件、预设的第四条件分别可以根据各个部位的常规握持压力范围分别进行设定。
优选地,当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压力检测装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中的两个及以上时,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力检测装置对应的握持压力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下,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具有拇指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设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此时两者以上即为三种感测信号全部都有)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否则的话,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下,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具有拇指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设置的第三压力检测装置、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设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此时,优选地,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三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也可以为了增加检测的精度和装置的安全性,也可以是,优选地,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三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中的三者或三者以上时(此时的三者以上即为全部四种感测信号),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否则的话,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即,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三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中的的两个及以上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可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没有获取到第一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三握持压力感测信号、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中的信号或是只获取了其中一个信号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由于拇指的就位更能代表手的握持姿势的合格,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至少包括在第一侧表面的拇指感应区内设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
优选地,由于在通常的握持姿态下,由于第四表面具有食指扣压扳机,基于力学原理和握持姿势可知,此时掌心后侧对应的压力集中度较高,会显著的高于其它三个区域的压力,因此,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所面对的压力和其能获得的检测数值都应该较大;同时,由于掌心后侧的接触面积较大,该位置如果设置压力检测装置,则其检测精度较高,误触率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精度,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至少包括在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
在一些情况下,有时的操作员是左撇子,其相应的握持习惯会与通常的右手握持者不相同,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如果采用常规的检测装置的设置方式以及判断逻辑则会导致判断错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会无法使用,因此,设计一种除通常的右手握持之外同时适于左手握持的第一安全控制装置是需要的。
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同时适用于右手握持者和左手握持者,优选地,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包括位于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和/或第四测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这是由于无论是右手握持者还是左手握持者在握持过程中,其掌心后侧都会接触第二侧表面,同时,其中指无名指都位于第四侧表面的扳机的下侧,因此,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和/或第四侧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设置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则可以兼顾左撇子的握持习惯。
例如,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在第四测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设置的第四压力检测装置,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获取第二握持压力感测信号和第四握持压力感测信号时,判断此时操作员已经合适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传感器的安全开关处于开状态S1,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优选地,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除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之外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或第三压力检测装置,当具有额外的检测装置时,在第一安全控制装置中包括可以选择的左手模式,当操作员在设定阶段选择左手模式后,第一安全控制装置进入左手模式,通过接收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和第四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信号来判断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握持状态,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未进入左手模式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通过接收第二压力检测装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和额外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和/或第三压力检测装置的压力信号来判断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握持状态。
由于不同的操作员的手的大小和握持习惯会略有差别,因此,为了兼顾不同的操作员的手的检测,往往需要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面积所覆盖的范围稍大一些,才能兼顾不同的人的检测,而这样可能导致成本的上升和结构的设置不便,对于手的各个区域的握持位置,尤其是拇指的位置会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手掌面积较大,而中指和无名指往往只位于扳机的下方,不同大小手掌的人在这些部位的握持位置差别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选地,在第一侧面的拇指握持区设置拇指容置槽31,用于容纳拇指,在拇指容置槽内的位置设置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拇指的握持状态,这样不同的人的拇指会布置在相同的位置,避免了不同手掌大小导致的检测区覆盖不全面,检测失误的问题。
通过传感的方式虽然很便捷和省力,同时不会增加操作负担,但是,其在结构的复杂度上往往也更高,优选地,在一些情况下,如非精细加工用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中,如果稍微增加操作负担也是可以接受的话,此时其实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更简单的安全结构来实现上述的功能。
例如,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优选地可以采用机械开关的方式存在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即,通过操作员的手的操作使得安全开关P的部分结构的机械状态发生改变,以此可以使得安全开关P的开关状态由导通和断开之间切换。
优选地,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可以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
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具有第一安全回路,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第一安全回路,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可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断开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则第一安全回路为断开状态,此时,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当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如果第一安全回路的其它的安全结构也处于导通状态或是没有其它的安全结构时,第一安全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处于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适宜当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未被操作员操作时位于初始位置L1,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初始状态P1,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
当操作员正确的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操作员的手可以非常方便的操作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使其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L2,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导通状态P2,安全开关P具有复位结构,当操作员的手离开正确的握持状态时,则对应的手的压力没有施加在安全开关P上,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以从第二开关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L1,开关状态自动的恢复其初始状态P1。
由于通常扳机需要食指进行操作,为了防止增加操作员的操作复杂度,防止误操作,优选地,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可以使用拇指部分或者中指或无名指部分或是小指部分来操作。
优选地,由于拇指相对于无名指或小指较为有力,可施力较大,优选地,可采用拇指来操作安全开关P,当采用拇指来操作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时,此时,安全开关P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3上,可设置为常规的机械开关结构(优选地为拨动开关的结构或是按压开关的结构),发明人考虑到由于拇指只有两节,当手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拇指在第一侧面可弯曲能力较差,可施加的压力不足,而其朝着与拇指延伸方向的横向上的活动灵活度较大,因此,优选地采用拨动开关,其开关结构可以定义为第一拨动开关,将拨动部分设置于握持状态时拇指所位于的第一侧表面上,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优选地为手持激光枪类结构,当操作员握持焊接枪或者切割枪时,其拇指通常位于焊接枪(或切割抢)的第一侧表面,与掌心前侧所在第三侧表面相对,优选地,将安全开关P的初始位置设置在通常握持状态拇指所在的位置上,当操作员握持时,拇指部分的正常伸展会受到位于初始位置的安全开关P的阻挡,则拇指部分会施加相应的压力在安全开关P上,由于安全开关P可移动,当手开始握持可握持把手部分3时,拇指部分的自然伸展会挤压并带动安全开关P由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当判定安全开关P处于第二开关位置时,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导通状态。安全开关P内置复位装置,其可以在安全开关P失去手指带来的外力时将安全开关P的位置复位到初始位置。
由于不同的人的手的大小可能不一致,因此,其拇指所在的位置会有微小的差异,由于机械开关通常其可移动距离不宜设置的过长(即初始位置和第二开关位置之间的距离),其开关接通位置的判断距离范围也并不大(即判定达到了第二开关位置的判定范围),因此,拇指所在位置的些许差异会对于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的精确打开与否带来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选地,在第一侧表面设置适于容纳拇指的拇指槽,在拇指槽的一侧设置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这样,当不同的操作员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其拇指都会比较统一的位于拇指槽的位置,而将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设置位于拇指槽的一侧,确保了当拇指深入拇指槽后,其拇指必然能准确的拨动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使其位于打开状态P2。
优选地,参见图11,在第一侧表面具有拇指握持区(优选地,拇指握持区可以包括拇指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拇指槽不是必须的),拇指接触的区域通常为从第一侧表面的右侧向左侧方向斜向上延伸的区域,第一侧表面的右侧连接第二侧表面,第一侧表面的左侧连接第四侧表面,第一拨动开关包括拨动底座C和拨动体H,拨动底座C连接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主体,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一侧表面,拨动体H可转动的连接在拨动底座C上,拨动体H在转动时优选地具有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优选地,拨动底座C可以作为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
参见图11,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或拇指槽)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可以为向左下方延伸或右下方延伸),在图11中示范的为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左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1(完整合力的方向可以不是正左侧,只要力具有向左的方向的分解力),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α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参见图12,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或拇指槽)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斜上方延伸(可以为向左上方延伸或右上方延伸),在图11中示范的为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左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2(完整合力的方向可以不是正左侧,只要力具有向左的方向的分解力),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逆时针转动超过β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可以比较简便的操作第一拨动开关,但是发明人意识到,如果操作员的手比较小或是拇指比较短,则很有可能不能有效的操作第一拨动开关,而且有时人会不经意间下意识的变动拇指尖端的位置(外加第一拨动开关具有反馈力可能会影响拇指的位置),则此时容易导致第一拨动开关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转,导致旋转角度不及预定角度,导致激光在不期望的状态下意外断开,降低焊接质量。为了使得拇指能够更稳定的操作第一拨动开关,发明人对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第一拨动开关作针对性的改进,可以参见图13、14。
参见图13,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或拇指槽)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右上方延伸,在图11中示范的为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右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3(完整合力的方向可以不是正右侧,只要力具有向右的方向的分解力),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γ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或是,参见图14,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或拇指槽)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下方或右下方延伸,在图11中示范的为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右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4(完整合力的方向可以不是正右侧,只要力具有向右的方向的分解力),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δ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采用图13和图14的方式,由于拇指的施力方向是向右侧方向,则拨动开关的反馈力是向左上或左下,而拇指又是向左延伸的,所以拨动开关的反馈力不会影响拇指延伸的位置,且拇指的根部和中部更加的稳定,因此拇指可以非常稳定的按压第一拨动开关,不会导致第一拨动开关突然断开,不会导致激光的突然断开。
由于拇指的延伸方向是斜向左上方向,所以图13的实施例相对于图14的实施例其拨动体更难在有拇指的状态下恢复角度(拨动体恢复相同的角度其拨动体尖端上下位置变动的更大,而拇指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很稳定),因此,为了更稳定可以优选图13的实施例。
优选地,为了使得左撇子也能够良好的使用具有该安全开关P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也可以只采用食指来操作激光输出扳机,将中指无名指作为安全开关P的操作指,由于当操作员握持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时,当食指按压在激光输出扳机上时,中指通常位于第四侧表面上食指的下侧,发明人意识到,由于食指是朝向第四侧表面施加压力,此时基于人的下意识,中指也有同样的施力趋势,因此,将安全开关P设置为第四侧表面内激光输出扳机下侧的按压开关形式,则刚好配合此时下意识的中指的施力的趋势,使得此时安全开关的操作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更加省力人性化和安全防止误操作。
优选地,可将安全开关P也设计为类似扳机形式,将安全开关P设置在第四侧表面上,位于激光输出扳机4的下侧,即在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四侧表面的激光输出扳机4位置的下方设置一个按压开关结构,可以定义为第一按压开关;这样,当操作员的手握持可握持把手部分3时,通常,其食指会搭在激光输出扳机上,此时,其中指无名指就会位于第四侧表面上扳机的下方位置,当操作员的手处于握持姿势的手部发力状态时,其中指无名指就可以自然的挤压该按压第一按压开关。
优选地,第一按压开关在未接触施力者时位于初始开关状态,操作员的手指可以按压下第一按压开关,使得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第一按压开关具有复位装置,当操作员的手指离开第一按压开关时,第一按压开关复位到初始开关状态。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初始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导通状态。
当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P2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为导通状态,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可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当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初始状态P1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处于断开状态,该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处于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
优选地,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同时包括位于第一侧表面用于拇指操作的拨动开关和位于第四侧表面的用于中指操作的按压开关,通过检测两个手指两种不同方式的施力来确定人手的握持姿态,使得检测更加准确,不可能出现检测错误,激光输出装置更加的安全。例如,优选地,当第一侧表面用于拇指操作的拨动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同时第四侧表面的用于中指操作的按压开关同时也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才为导通状态,只要位于第一侧表面用于拇指操作的拨动开关和位于第四侧表面的用于中指操作的按压开关两者中的一个处于断开状态,则,判断操作员此时准备放下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则及时的变为断开状态,这样只要检测到任何一个位置没有压力就将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的状态变为断开,相较于只有一处检测开关的装置(当只有一处安全开关时,只有这一处没有检测到压力才会断开激光,而有时操作员的手脱离激光器时有可能是最后才脱离这一处的位置,这样导致了激光断开的不及时),其在很多时候断开激光会更加的迅速,断开激光也会更加的及时,防止了意外伤害的发生。
优选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也可以同时包括采用传感器的安全开关S和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这两种,例如,可以具有在第一侧表面设置用于拇指操作的拨动开关,并包括另外设置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在第三侧表面的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设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在第四测表面的中指无名指感应区域内设置第四压力检测装置这三者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是例如,具有位于第四侧表面的用于中指操作的按压开关,并包括在第一侧表面的拇指感应区内设置第一压力检测装置、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在第三侧表面的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设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这三者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是例如,具有在第一侧表面设置用于拇指操作的拨动开关和具有位于第四侧表面的用于中指操作的按压开关,并且包括在第二侧表面的掌心后侧感应区内设置第二压力检测装置、在第三侧表面的掌心前侧感应区域内设置第三压力检测装置这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
优选地,只有采用传感器的安全开关S位于导通状态且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也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才处于导通状态;当采用传感器的安全开关S和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中的任一者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为断开状态。
这样,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同时包括一套机械开关检测系统和一套传感器检测系统,可以避免任意一套系统出现异常时的误出光,两套系统的结合使用使得出现激光伤害的可能性降低,同时由于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的检测,使得检测的准确度也更高,检测结果也更加的可信。
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操作员握持状态信息,并将操作员的相应的握持状态的信息转换为第一安全信号,通过第一安全信号控制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通断状态。
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如果第一安全回路的其它的安全开关也处于导通状态或是没有其它的安全开关时,第一安全回路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处于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的状态,激光输出扳机4被按压下时,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可以出射激光,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安全回路为断开状态,即使激光输出扳机4被按压下,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也不能够出光。
在一些实施例下,本发明还包括,激光输出主机和激光输出缆,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通过激光输出缆连接到激光输出主机,通过激光输出缆将激光从激光输出主机输出到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优选地,激光输出主机中具有控制激光输出主机的激光输出状态的主机控制装置,该主机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激光输出主机是否输出激光。在一些实施例下,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可以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至上述主机控制装置,通过该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控制上述主机控制装置,以此来控制激光输出主机是否输出激光。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时,其通过第一开关信号控制主机控制装置,使得激光输出主机不输出激光。优选地,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状态是导通时,主机控制装置处于可以使得激光输出主机输出激光的状态。
优选地,另一种实施方式,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中也可以包括诸如继电器等形式的阻断激光的机构,例如为第一阻断开关,设置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中的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可以作用于该第一阻断开关,以此可以控制输出激光是否能够通过激光输出枪。由于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和第一阻断开关都位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内,两者位置较近,可以短距离直接连接,不同于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和主机控制装置的连接,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可以直接控制手持式激光输出枪中的对应的第一阻断开关,以此来提高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出光安全性。当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时,手持式激光输出枪中的对应的第一阻断开关处于开状态;此时不阻断激光的输出;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时,手持式激光输出枪中的对应的第一阻断开关处于关状态,此时,第一阻断开关处于可以阻断激光的输出的状态。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第一安全回路;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装置主体,输出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安全控制装置,第一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可以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第一安全回路,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可处于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当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断开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断开状态,则第一安全回路为断开状态,此时,不允许激光从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输出,当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在第一安全回路中处于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当未被操作时位于初始位置L1,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初始状态P1,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当操作者的手操作安全开关P,使其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L2,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导通状态P2,安全开关P具有复位结构,可以在安全开关P未被操作者的手操作时使得安全开关P复位,此时,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P可以从第二开关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L1,开关状态自动的恢复其初始状态P1。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安全开关P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3上,设置为第一侧表面上的第一拨动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在第一侧表面设置适于容纳拇指的拇指槽,在拇指槽的一侧设置可手动操作的安全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第一拨动开关包括拨动底座C和拨动体H,拨动底座C连接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的主体,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一侧表面,拨动体H可转动的连接在拨动底座C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下方或斜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1,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α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斜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尖端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左的分解力F2,该向左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逆时针转动超过β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下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或转动支点开始向上方或右上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3,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γ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5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当面向第一侧表面观察时,设第一侧表面中与B区域-主体连接区域进行连接的区域为上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四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左侧,第一侧表面中与第二侧表面连接的部分为右侧,第一侧表面中位于可握持把手部分底座的部分为下侧;拨动体H的转动轴或转动支点位于拇指握持区域的上侧,初始位置处,拨动体从转动轴开始向下方或右下方延伸,当拇指延伸进入拇指握持区域时,拇指的根部或中部挤压拨动体,给拨动体一个向右的分解力F4,该向右的分解力可以使得拨动体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当拨动体顺时针转动超过δ角时,判断安全开关P到达第二开关位置,安全开关P处于导通状态,当母指离开拇指握持区域时,拨动体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将安全开关P包括在可握持把手部分的第四侧表面的激光输出扳机4位置的下方设置第一按压开关;第一按压开关在未被按压时位于初始开关状态,操作者的手指可以按压下第一按压开关,使得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第一按压开关具有复位装置,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第一按压开关时,第一按压开关复位到初始开关状态,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初始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处于断开状态;
当第一按压开关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此时其开关状态为导通状态。
CN202210888025.4A 2022-06-17 2022-07-25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Pending CN1172831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78580 2022-06-17
CN202210737858 2022-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3168A true CN117283168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5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8025.4A Pending CN117283168A (zh) 2022-06-17 2022-07-25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31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4594B2 (en) Hand grip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operator input in a robotic surgery system
CN107614222B (zh) 链锯
US6359611B2 (en) Finger controlled computer mouse
US20020171625A1 (en) Pistol-grip trackball mouse
US11366484B2 (en) User interface device
EP0606704B1 (en) Finger-mounted computer interface device
KR20170140366A (ko) 조작 장치 및 x선 촬영 유닛
CN117283168A (zh) 一种具有安全开关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US20200082709A1 (en) Control unit for a remote control comprising an activation sensor with a variable effective sensor range
EP0266189B1 (en) Digitizer stylus
CN117283167A (zh) 一种具有传感装置的手持式激光输出装置
JP2007257448A (ja) マウス一体型レーザーポインター
JP2007122475A (ja) 座標指示入力装置
US20220066062A1 (en) Electric tool
KR101938754B1 (ko) 젓가락 마우스
JP2002192489A (ja) 手持ち操作装置及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機械
JP5168235B2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
US11992752B2 (en) Input apparatus for a games console
CN218075213U (zh) 手术机器人多功能控制装置
JP6905008B2 (ja) 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20220241681A1 (en) Input apparatus for a games console
CN210130921U (zh) 手柄及主操作台
SE523297C2 (sv) En anordning för att inmata styrsignaler till en perifer enhet och ett system som inkluderar en sådan anordning
JP2555097Y2 (ja) 内視鏡
EP1330780A1 (en) An apparatus for guiding a marker on a computer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