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1612B -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1612B
CN117281612B CN202311582676.1A CN202311582676A CN117281612B CN 117281612 B CN117281612 B CN 117281612B CN 202311582676 A CN202311582676 A CN 202311582676A CN 117281612 B CN117281612 B CN 117281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clamping plates
photosensitizer
deformed
indu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26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81612A (zh
Inventor
钱永军
蔡杰
王政捷
孙伊人
徐琦玥
童琪
罗启余
范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5826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1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1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1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81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1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万向伸缩定型管及夹持发光组件;夹持发光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变形卡板,变形卡板由透明橡胶制成,且变形卡板内置有柔性发光灯带;变形卡板内部还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初始状态时记忆金属弹片为长条板状结构,当两个变形卡板相对一侧受到挤压时,记忆金属弹片恢复成弯曲状并朝向另一个变形卡板弯曲以使得两个变形卡板相互靠拢或组成圆环结构。本发明能方便的夹持于静脉或定位于心房所需位置,并散发光源至特定区域,且能根据需要进行长度和角度调节,从而更好的适应房颤治疗,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及适应性好的技术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由于心房组织内的异常电信号及传导,造成心房跳动显著增快而且极不规律,形成了心房纤维性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房颤发作时,心房各部位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每分钟可达500次左右。由于心房无法进行正常、规则的收缩与舒张活动,心室跳动也变得快慢不一,心率快时达130~160次/分,慢时50次/分,极不规整。患者常感觉心跳加快、颤动或剧烈跳动(心悸)、胸部疼痛、头晕等症状,有可能出现血栓形成、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疾病危害大。房颤的病因常见的有高血压病,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目前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房颤的技术,是通过将电极导管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技术。多用于静脉(肺静脉)消融、心房消融,利用消融钳或导电极等即可实现,为目前治疗房颤的常用技术,但采用该技术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射频消融是利用热效应原理来阻断不正常的电生理通路,其需要持续的组织接触,会损坏对应位置或相邻位置的正常组织和细胞,而极端的组织温度甚至可能会导致心脏穿孔等严重事件。此外射频消融还需要实时监控消融组织的阻抗变化,通过消融组织的阻抗变化来判断消融的效果,而使用较大面积的消融电极会使电极接触组织的面积变大,同时消融阻抗会随之相应变小,从而影响到对消融阻抗的判断。且目前射频消融存在病变深度的限制,即射频无法穿透疤痕和/或脂肪区域,无法在疤痕区域或心肌深部区域持续产生透壁损伤。
光敏剂(photosensitizers,简写PS)是一种能吸收辐射能,经激发可以发生光化学变化的物质,经激发后会导致:将能量以热的形式传递给周围环境,或者从单线态转变为三线态,随后光子发射或产生活性氧(ROS)或单线态氧(1O2)。基于光敏剂的特性,目前医药学基于此形成了较多形式的疾病治疗方法,如光热治疗(photothermal therapy)。光热治疗指将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应的光敏剂注射入人体,使其聚集于病变部位,在外源光照辐射下, 激发光敏剂使病变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破坏病变组织的目的。
基于光敏剂形成的光热治疗,光敏剂可以靶向精准投送到常规射频消融无法作用的病变部位,在激发后实现治疗作用,并且使消融部位局限于病变组织,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而基于光敏剂自身特性,可以控制消融温度和时间,进一步减少正常组织损伤,防止出现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相比目前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且较易实现,同时也克服了射频消融特定部位治疗效果差的问题。因此申请人认为,利用光敏剂来进行心房颤动治疗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光敏剂需要进行光照来诱发反应,目前的消融钳或导电极并无法用于实现上述目的。基于此,申请人急需一种能适配于心房颤动治疗的光敏剂诱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该光敏剂诱发装置能方便的夹持于静脉或定位于心房所需位置,并散发光源至特定区域,且能根据需要进行长度和角度调节,从而更好的适应房颤治疗,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及适应性好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万向伸缩定型管及夹持发光组件;所述夹持发光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变形卡板,所述变形卡板由透明橡胶制成,且所述变形卡板内置有柔性发光灯带,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的发光侧相对设置;所述变形卡板内部还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初始状态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为长条板状结构,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相对一侧受到挤压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恢复成弯曲状并朝向另一个变形卡板弯曲以使得两个变形卡板相互靠拢或组成圆环结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变形卡板分别为第一变形卡板和第二变形卡板,第一变形卡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变形卡板的长度,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组成圆环结构时,所述第一变形卡板部分覆盖于第二变形卡板的外侧壁。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变形卡板均倾斜连接于连接座上,且二者远离连接座一端的相对间距大于二者靠近连接座一端的相对间距。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位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板,弹性卡板可挤压两个所述变形卡板以使二者弯曲。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板包括弧形挤压板和安装柱,安装柱安装于卡槽内,且所述安装柱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卡槽内,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挤压板上。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任一所述变形卡板外侧还设置有微型气囊,微型气囊沿变形卡板长度方向设置并呈扁平状;所述微型气囊连通有气管,气管贯穿连接座后伸入至万向伸缩定型管内。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手柄内置有微型气泵及气泵控制开关,所述微型气泵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泵控制开关与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手柄上还设置有与微型气泵连通的进气孔。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手柄还设置有供电控制显示器,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均与所述供电控制显示器电性连接。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万向伸缩定型管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利用夹持发光组件可以稳固的定位或夹持于所需光照位置并进行光照诱导,万向伸缩定型管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向弯折进而适应不同光照位置的使用,且在使用时,记忆金属弹片可驱使变形卡板自行变形收拢或组成圆环结构,无需外力辅助即可实现,在使用完成后,还可基于微型气囊来驱使记忆金属弹片减少弯曲弧度或绷直,进而减少其对光照位置对应的器官或组织造成的拉扯或挤压,并能方便的取下,减少对病患的不适感或身体的危害,进而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变形卡板处于平直状态;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变形卡板处于弯曲状态;
图3是本发明夹持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连接座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变形卡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变形卡板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为:
1、操作手柄;2、万向伸缩定型管;3、夹持发光组件;4、连接座;5、变形卡板;6、柔性发光灯带;7、记忆金属弹片;8、第一变形卡板;9、第二变形卡板;10、弹性卡板;11、卡槽;12、弧形挤压板;13、安装柱;14、压缩弹簧;15、微型摄像头;16、微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1、万向伸缩定型管2及夹持发光组件3;所述夹持发光组件3包括连接座4,连接座4上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变形卡板5,所述变形卡板5由透明橡胶制成,且所述变形卡板5内置有柔性发光灯带6,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6的发光侧相对设置;所述变形卡板5内部还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7,初始状态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7为长条板状结构,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相对一侧受到挤压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7恢复成弯曲状并朝向另一个变形卡板5弯曲以使得两个变形卡板5相互靠拢或组成圆环结构。
当对应器官或组织注入对应的光敏剂后,即可使用本实施例所述光敏剂诱发装置对对应位置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定位和光诱导,利用光敏剂在光照后的反应产物将对应的细胞杀死,即实现了发明目的。
在实施时,操作人员可手持操作手柄1,并根据光照位置将万向伸缩定型管2设置成所需的长度及弯折状态,并控制夹持发光组件3至所需光照的位置,初始时,两个变形卡板5为直板状,将其正对所需光照位置或者使得一个或两个变形卡板5正对所需光照位置,然后朝向所需光照位置推进并挤压,使得所需光照位置对应的器官或组织,例如静脉或心房,抵在两个变形卡板5端部或内侧,并持续推进使得静脉或心房持续挤压变形卡板5并驱使变形卡板5产生形变,此时记忆金属弹片7由长条板状结构恢复成弯曲状,两个变形卡板5即相互靠拢或组成圆环结构,进而抵接在心房表面或者将静脉包裹在圆环结构内侧,此时即可开启一个或两个变形卡板5内的柔性发光灯带6发出光源,光源透过明橡胶诱导光敏剂反应,即可实现光敏剂诱发,柔性发光灯带6发光时还可通过外部的透明橡胶进行隔热,避免灯带散热而烧灼心房或静脉,完成后,只需向抵接静脉或心房的反方向拉动整体结构,使其脱离静脉或心房即可。
基于此,本实施例利用可变现的记忆金属弹片7来带动变形卡板5变形,进而可保证变形卡板5能稳固的夹持在心房或静脉上,确保光照过程中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且记忆金属弹片7变形可基于静脉或心房来进行驱使,无需外部结构辅助,结构简单,并在需要时还可利用万向伸缩定型管2的万向伸缩定型效果来适应不同部位、深度的使用需求,适应性更好,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具体实施时,万向伸缩定型管2主要实现万向伸缩和任意位置定型,进而可以实现操作手柄1和夹持发光组件3之间的长度、夹持发光组件3的光照方向或角度。在具体应用时,万向伸缩定型管2可选用常见的伸缩鹅颈管、万向定型软管等。在进一步的实施时,所述万向伸缩定型管2与操作手柄1可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进而在需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万向伸缩定型管2进行更换,以进一步改变其伸缩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发光灯带6可以是根据光敏剂需要吸收吸引辐射能的不同而选择具体发光类型,如可采用紫外光灯带(紫外光波长范围250~400nm)、可见光灯带(可见光波长范围400~700nm)。
继续参阅图3,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分别为第一变形卡板8和第二变形卡板9,第一变形卡板8的长度大于第二变形卡板9的长度,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组成圆环结构时,所述第一变形卡板8部分覆盖于第二变形卡板9的外侧壁。
在实施时,由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会相互靠拢并挤压,二者端部对接处就会形成较大的挤压力,进而可能会对如静脉等器官或组织造成损害,例如,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对静脉夹持形成圆环结构时,因静脉大小及变形影响,静脉壁就可能夹在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的对接处,此时即可能造成静脉壁破损、出血甚至撕裂,造成手术事故。基于此,本实施例将第一变形卡板8和第二变形卡板9设置成长度不一的形式,进而当二者组成圆环结构时,第一变形卡板8部分覆盖于第二变形卡板9的外侧壁,以此错开二者端部,减少二者对静脉的集中挤压,进而在与静脉形成夹持时,静脉整体受力更为均匀、变形量更小,第一变形卡板8和第二变形卡板9交接处的挤压力变小,进而可以避免对静脉壁的集中压迫或挤压,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继续参阅图3,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均倾斜连接于连接座4上,且二者远离连接座4一端的相对间距大于二者靠近连接座4一端的相对间距。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的对心房或静脉夹持,并保证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的变形方向,进而本实施例将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倾斜设置,二者之间形成开口逐步回缩的扩口结构,进而不仅方便心房或静脉进入其内形成更好的定位夹持,同时心房或静脉也能更好的驱使变形卡板朝向彼此变形,起到更好的自变形效果。
继续参阅图3、图4,所述连接座4位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板10,弹性卡板10可挤压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以使二者弯曲。
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心房或静脉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当夹持时,心房或静脉可能无法驱使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主动变形,从而需要较大的力挤压,可能会对心房或静脉造成较大的挤压力或拉扯,进而可能导致心房或静脉损伤,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卡板10,当心房或静脉挤压弹性卡板10时,其可挤压两个所述变形卡板5,进而改变记忆金属弹片7的状态驱使其弯曲,减少外界挤压力,进一步的保护心房或静脉。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座4设置有卡槽11,所述弹性卡板10包括弧形挤压板12和安装柱13,安装柱13安装于卡槽11内,且所述安装柱13套设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一端固定于卡槽11内,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挤压板12上。
在应用时,弧形挤压板12上端面呈弧形以与心房或静脉形成弧形贴合,当心房或静脉与弧形挤压板12贴合并挤压时,其在安装柱13作用下沿卡槽11内运动,此时弧形挤压板12即与两侧的变形卡板5接触并挤压,即可通过端部破坏记忆金属弹片7的状态驱使其更有效的弯曲,进而无需较大的挤压力即可实现变形卡板5的快速变形。
继续参阅图5,所述连接座4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15。在实施时,微型摄像头15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来实施获取夹持发光组件3的运动方向及所需要光照的位置信息,进而辅助操作人员使用夹持发光组件3找准位置,方便整体装置的使用。
继续参阅图7,任一所述变形卡板5外侧还设置有微型气囊16,微型气囊16沿变形卡板5长度方向设置并呈扁平状;所述微型气囊16连通有气管,气管贯穿连接座4后伸入至万向伸缩定型管2内。
在具体实施时,当实施完光照诱导后,由于变形卡板5变形弯曲进而会夹持静脉,或者对心房持续挤压,当取出时,就会对静脉造成阻挡或撕扯,这样就极易损坏静脉,或者当与心房脱离时,由于弯曲效果两侧变形卡板5依然会持续施加挤压力直至全部脱离,而在即将脱离前,两侧变形卡板端部就极易挤压心房进而仅夹持少量心房组织,导致在完全脱离时此部分心房组织撕扯受损,这些都会导致静脉或心房的损伤。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微型气囊16,当需要取出时,微型气囊16可通过气管充气,进而迫使两个变形卡板5变直或尽量减少弯曲应力,从而减少对静脉或心房的挤压、撕扯,极好的提高了诱发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手柄1内置有微型气泵及气泵控制开关,所述微型气泵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泵控制开关与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上还设置有与微型气泵连通的进气孔。当微型气囊16可要进行充气时,可通过气泵控制开关来控制微型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微型气囊16充气,实现快速的动作响应,且操作人员可自行完成,使用更为简便。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手柄1还设置有供电控制显示器,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6均与所述供电控制显示器电性连接。
为了方便使用,本实施例将供电控制显示器直接集成在述操作手柄1上,进而无需外接外部设备即可进行光照控制,使得诱发装置更为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时,上述的微型摄像头15、气泵控制开关均可与供电控制显示器电性连接,进而可以通过供电控制显示器进行图像显示和集中控制,实现一体化的设备功能,更利于装置的使用,进一步的,在需要时,上述电器件的电路线和信号线等还可通过万向伸缩定型管2内部进行走线,从而减少线路外露而带来的风险。
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3,所述连接座4与所述万向伸缩定型管2螺纹连接。由于不同诱发器官或组织的位置、尺寸、深度、方位等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可能需要不同波长的光照诱发、或不同长度的万向伸缩定型管2配合,因此,本实施例利用螺纹实现连接座4与所述万向伸缩定型管2的连接,后续在使用时,即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直径的万向伸缩定型管2,或者安装有不同光照波长的夹持发光组件的连接座4,实现多种配合方式以实现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操作手柄、万向伸缩定型管及夹持发光组件;
所述夹持发光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相对间隔设置两个变形卡板,所述变形卡板由透明橡胶制成,且所述变形卡板内置有柔性发光灯带,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的发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变形卡板内部还设置有记忆金属弹片,初始状态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为长条板状结构,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相对一侧受到挤压时,所述记忆金属弹片恢复成弯曲状并朝向另一个变形卡板弯曲以使得两个变形卡板相互靠拢或组成圆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分别为第一变形卡板和第二变形卡板,第一变形卡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变形卡板的长度,当两个所述变形卡板组成圆环结构时,所述第一变形卡板部分覆盖于第二变形卡板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均倾斜连接于连接座上,且二者远离连接座一端的相对间距大于二者靠近连接座一端的相对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位于两个所述变形卡板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卡板,弹性卡板可挤压两个所述变形卡板以使二者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板包括弧形挤压板和安装柱,安装柱安装于卡槽内,且所述安装柱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卡槽内,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挤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变形卡板外侧还设置有微型气囊,微型气囊沿变形卡板长度方向设置并呈扁平状;
所述微型气囊连通有气管,气管贯穿连接座后伸入至万向伸缩定型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内置有微型气泵及气泵控制开关,所述微型气泵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气泵控制开关与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手柄上还设置有与微型气泵连通的进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还设置有供电控制显示器,两个所述柔性发光灯带均与所述供电控制显示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剂诱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万向伸缩定型管螺纹连接。
CN202311582676.1A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Active CN117281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676.1A CN117281612B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2676.1A CN117281612B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1612A CN117281612A (zh) 2023-12-26
CN117281612B true CN117281612B (zh) 2024-02-06

Family

ID=8925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2676.1A Active CN117281612B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161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606860U (zh) * 2020-10-27 2021-07-06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
CN113599717A (zh) * 2021-09-02 2021-11-05 北京翌光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医疗装置
CN113598935A (zh) * 2021-09-03 2021-11-05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CN114911151A (zh) * 2021-02-08 2022-08-16 苹果公司 具有纹理化的基于氧化锆的部件的电子设备
CN116139413A (zh) * 2023-02-09 2023-05-23 北京理工大学 氧梯度型微针靶向光动力治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3514A1 (en) * 2005-02-02 2006-08-03 Advanced Photodynamic Technologies, Inc. Wound treatment device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1357534B1 (ko) * 2009-06-09 2014-01-29 브레덴트 메디칼 게엠베하 운트 코. 카게 광역학적 치료를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606860U (zh) * 2020-10-27 2021-07-06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双波长激光血管靶向治疗设备
CN114911151A (zh) * 2021-02-08 2022-08-16 苹果公司 具有纹理化的基于氧化锆的部件的电子设备
CN113599717A (zh) * 2021-09-02 2021-11-05 北京翌光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医疗装置
CN113598935A (zh) * 2021-09-03 2021-11-05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CN116139413A (zh) * 2023-02-09 2023-05-23 北京理工大学 氧梯度型微针靶向光动力治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1612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4481B2 (en) Stabilized ab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42807B2 (en) Conduction block verification probe and method of use
US7591818B2 (en) Cardiac ab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7399300B2 (en) Cardiac ab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9566113B2 (en) Low power tissue ablation system
US8419729B2 (en) Cardiac ab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EP2637591B1 (en) Stabilized ablation systems
WO2022001986A1 (zh) 消融导管
US20070208336A1 (en) Abl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guiding ablation device into body
CA2587331A1 (en) Ablation system with feedback
CA2438806A1 (en) Internal indifferent electrode device for use with lesion cre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lesions using the same
CN113397691A (zh) 脉冲和射频消融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81612B (zh) 一种光敏剂诱发装置
CN217162260U (zh) 交叉网状型脉冲消融导管及脉冲消融设备
EP1689285A2 (en) Cardiac abl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217488813U (zh) 爪型脉冲消融导管及脉冲消融设备
US20230329780A1 (en) Ablation Device and Ablation System
CN115813529A (zh) 一种具有盐水灌注功能的脉冲消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