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8188B -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8188B
CN117278188B CN202311548636.5A CN202311548636A CN117278188B CN 117278188 B CN117278188 B CN 117278188B CN 202311548636 A CN202311548636 A CN 202311548636A CN 117278188 B CN117278188 B CN 117278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 source
trigger
stag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86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8188A (zh
Inventor
成瑞森
郑翠翠
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gl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gl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gl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gl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86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8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8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8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8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8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08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s, e.g. clock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91Transmitte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该系统包括:以菊花链方式级联的多级信号源;每一级的所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每一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其中,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该级的信号源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本申请通过以菊花链方式级联的多级信号源,降低了系统构建难度,更具普遍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中的“多天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中。多天线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维度资源,成倍提升系统信道容量,在提升系统频谱效率、高速数据传输、提高传输信号质量、增加系统覆盖范围和解决热点地区高容量要求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多天线技术的开发中,为了模拟多射频信道的仿真环境,其中,需要多台具备发射矢量信号能力的矢量信号源(下称信号源),且要求所有的信号源所发射的调制信号为同步的。
为满足模拟仿真要求,现有技术通常是基于功分器或同步机实现多台信号源输出同步的调制信号,在组网过程中,首先通过功分器接收触发信号,再通过等长的触发线缆分别连接到信号源的触发接口,最后采用“星链(Star-Link)”的结构将所有信号源进行连接。在这种结构保证了所有的信号源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触发信号,当信号源型号相同或触发延时相等时,就可以实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是同步的。
但是,这种组网方式的要求比较严苛,无论是外部触发或是内部触发网络,都需要先将触发信号引入功分器,再通过严格等长的线缆进行后续触发,尤其当信号源数量较多且分布分散时,对功分器和等长线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很多。可见,这种实现方式的实现难度较大,适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目前基于同步机实现多台信号源输出同步调制信号时,组网的过程要求严苛,实现难度较大,适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级信号源;
所述信号源包括触发接收端、事件输出端、调制信号输出端和延时调节单元,上一级所述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连接;
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
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其中,对于任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该级的信号源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所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源同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所述信号源同步系统包括多级信号源,所述信号源包括触发接收端和事件输出端,上一级所述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连接,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方法包括,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
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
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其中: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所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包括多级信号源,其中通过将上一级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连接的方式组网,且在每级信号源中均设置延时调节单元,每级信号源通过其自身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多级信号源的组网过程中,不再需要功分器或同步机和严格的等长线缆,降低了组网要求,实现起来更加简单和适用。同时,在初始触发信号为内部触发时,也不再需要额外的接口引出触发信号,节省了信号源接口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现有以“星链”结构实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外部触发);
图2为现有以“星链”结构实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内部触发);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工作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开销的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信号源同步系统的同步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延时调节单元的框架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在多天线技术的模拟仿真中,为保证通信网络中的多台信号源所发射的调制信号时同步的,通常采用“星链(Star-Link)”的结构连接所有信号源,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功分器和与信号源连接的等长的线缆,以实现所有的信号源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触发信号,当信号源型号相同或触发延时相等时,就可以实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是同步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说的同步的调制信号是指信号源同步系统中的多台信号源输出调制信号的时刻是相同的。
图1为现有技术外部触发下,现有以“星链”结构实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外部触发)。如图1所示,该信号源同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触发源、功分器和多台信号源,其中,外部触发源可以是信号源,也可以是任何能够产生触发信号的仪器、电路模块。信号源包括用于接收触发信号的触发接收端(TRIG接口)、参考信号输入端(10M IN接口)、参考信号输出端(10M OUT接口)和调制信号输出端(RF接口)。功分器通过严格等长的线缆连接到信号源触发接收端,每台信号源用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多台信号源以“星链”结构连接,且所有信号源供参考,即在组网后,从第一级信号源开始,其参考信号输出端连接到下一级信号源的参考信号输入端。
在输出同步信号的过程中,首先由触发源产生一个初始触发信号并发送给功分器,经过功分器和等长的线缆,信号源在同一时刻接收到相同的触发信号,输出调制信号,在此结构下,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是同步的。
图2为现有以“星链”结构实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内部触发)。如图2所示,在图1的构架下,其触发源不是外部信号源,而是同步系统中的任意一台信号源同时作为触发源。在组网的过程中,先确定作为触发源的信号源为主信号源,其余信号源作为从信号源,由主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TRID OUT接口)连接到功分器。
在内部触发下,由主信号源产生初始触发信号发送给功分器,经过功分器和等长的线缆,信号源在同一时刻接收到相同的触发信号,输出调制信号,在此结构下,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是同步的。
由上述两种结构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可以看出,其组网方式的要求比较严苛,无论是外部触发或是内部触发网络,都需要先将触发信号引入功分器,再通过严格等长的线缆进行后续触发,尤其当信号源数量较多且分布分散时,对功分器和等长线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很多。可见,这种实现方式的实现难度较大,适用性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和模拟仿真,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通过改变信号源的连接方式和在信号源中设置延时调节单元,以使得所有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且不再需要功分器或同步机和严格的等长线缆,降低了组网要求,实现起来更加简单和适用。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构架图。请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包括以菊花链方式级联的多级信号源100;
其中,信号源100包括触发接收端TRIG、事件输出端EVENT、调制信号输出端RF和延时调节单元200,上一级信号源100的事件输出端EVENT与下一级信号源100的触发接收端TRIG连接;
每一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EVENT输出触发信号;
每一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其中,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该级的信号源100的延时调节单元200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其中,延时调节单元200用于消除不同信号源100在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不同而导致的调制信号时间上的不同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中,每一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触发信号,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EVENT输出触发信号,以及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在此过程中,通过其自身的延时调节单元200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意一级信号源100来说,其接收到触发信号和输出的触发信号,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系统中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用于触发信号源100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输出调制信号,因此不需要加以区分。
一些实施例中,在菊花链中的第一级信号源100的触发接收端TRIG所接收的触发信号是由外部触发源产生的,或由菊花链中任意一级信号源100产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级信号源100所接收的触发信号来源于触发源,触发源可以是外部触发源,也可以是信号源100同步系统中任意一级信号源100。其中,外部触发源可以是系统外单独的信号源100,也可以是任何能够产生触发信号的仪器、电路模块。
对于内部触发源,其触发方式可以是通过仪器上的触发按键进行触发信号的输出,也可以是通过总线的SCPI指令进行触发信号的输出。
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中的信号源100还包括参考信号输入端10M IN和参考信号输出端10MOUT;每一级所述信号源100的参考信号输出端10MOUT与下一级信号源100的参考信号输入端10MIN连接,以实现所有信号源100共参考。
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均不相同,可以根据信号源同步系统所需的调制信号的要求进行配置。例如,作为主信号源的第一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与作为从信号源的其他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不相同,但其他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是相同的。再例如:作为主信号源的第一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与作为从信号源的其他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不相同,且其他级信号源100的配置参数存在相同的,也存在不相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通过以菊花链方式级联的多级信号源,在每级信号源中均设置延时调节单元,每级信号源通过其自身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以菊花链方式级联的多级信号源,不再需要功分器或同步机和严格的等长线缆,降低了组网要求,实现起来更加简单和适用。同时,在初始触发信号为内部触发时,也不再需要额外的接口引出触发信号,节省了信号源接口资源。
为进一步说明延时调节单元200的作用和预设延迟时间,下面将结合信号源100触发的原理和信号源100触发过程中产生延时的原因,先对触发过程中各个时间开销进行说明。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工作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开销的原理图。请参见图4,信号源100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外部触发输入电路110、数字处理电路120和射频链路130,信号源100的外部触发输入电路110在接收到由线缆传输的外部触发信号后,向数字处理单元输出触发信号,经过数字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最后在通过射频链路130将基带信号调制为调制信号,完成信号源100由触发到输出的全过程。
其中,信号源100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总的时间开销t_All包括连接线缆上所经历的线缆延时t_Line,外部触发输入电路110接收触发信号到输出触发信号所经历的输入电路延时t_1,数字处理电路120中接收触发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到输出基带信号所经历的数字处理延时t_Proccess和射频链路130接收基带信号并调制为调制信号输出所经历的射频链路延时t_2,可以认为t_All=t_Line+ t_1+t_Proccess+ t_2。
可以知道的是,信号源同步系统是为实现系统中的所有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同步,即需要满足从触发源输出初始触发信号到所有信号源100各自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相同,即要求系统中所有信号源100的t_All相等。当信号源100设计定型后,线缆延时t_Line是由线缆的长度、型号等决定的,输入电路延时t_1是由外部触发输入电路110中PCB走线和电路上的元器件决定的,射频链路延时t_2是由射频链路130的元器件、走线和射频线缆决定的,三者均为未知的或不可调的,只有数字处理延时t_Proccess是可以调控的。
因此,在本申请的信号源中设计了延时调节系统,用于消除不同信号源在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不同而导致的调制信号时间上的不同步。
具体地,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该级的信号源100的延时调节单元200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可见,在实现信号源同步系统输出同步的调制信号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关注同步机输出触发信号、线缆延时和电路上的延时,只需关注信号源100在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的不同,利用延时调节单元200进行调节,以使不同信号源100的延时时间与系统接收初始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的所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延迟时间是由不同信号源100在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决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需要功分器和等长的线缆控制不同信号在同一时刻接收触发信号的前提下,为保证输出的调制信号同步,只需消除不同信号源100在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不同而导致的调制信号时间上的不同步,即信号源100通过各自的延时调节单元200在信号源100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延时调节单元200用于根据其所在的信号源100在菊花链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根据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任意一级信号源100,其在菊花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由于该信号源同步系统是以菊花链的结构级接的,那么对于任意一级信号源100其接收到的触发信号是来源于上一级信号源100,因此,对不同级的信号源100来说,其接收到各自的触发信号的时刻是不同的,即从第一级信号源100接收到触发信号到不同信号源100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
进一步地,为保证从第一级信号源100接收到触发信号到不同信号源100输出各自的调制信号的时间长度相等,就需要不同级信号源100中的延时调节单元200根据其所在的信号源100在菊花链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根据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使其相等。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信号源同步系统的同步时序图。请参见图5,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系统中,由第一级信号源100接收初始触发信号,其他级信号源100依次接收上一级信号源100输出的触发信号。在图5中,以菱形符号代表在信号输出过程中的时间节点,至少包括接收初始触发信号节点、输出触发信号节点和输出调制信号节点。
对于第一级信号源100来说,其接收触发源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向下一级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同时经过其内部信号处理输出调制信号,将其向下一级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延时记为t_Delay;对于除第一级信号源100外的其他信号源100来说,其他级信号源100接收到上一级信号源100输出的触发信号都有一个触发延时,将此触发延时记为t_Trig,由时序图可以看出:
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其延时调节单元200所要调节的时间为其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此时间就是该级信号源100对应的预设延迟时间,因此,该不同级信号源100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TN为:
TN=t_Delay-N*t_Trig。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延时调节单元的框架图。请参见图6,在该实施例中,延时调节单元200设置在信号源100的数字处理单元中,其输入端与数字处理单元中数字基带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数字处理单元中数模转换器DAC的输入端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延时调节单元200包括粗调延时模块210和细调延时模块220;其中,粗调延时模块210用于消除数字处理单元的时钟周期整倍数的周期性延时;细调延时模块220用于通过信号处理消除剩余延时。
具体地,结合图4以及信号源100工作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开销的原理,对于第一级信号源100来说,其接收触发源发出的触发信号后向下一级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同时经过其内部信号处理输出调制信号,即其向下一级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延时t_Delay,可以看做是任意一级信号源100都需要通过其延时调节单元200进行调节的延时。
因此,考虑将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延时t_Delay进行量化,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数字处理单元进行信号处理时,时钟周期引起的延时,其二为由于系统元件器、线路连接引起的延时,即将延时t_Delay量化成整数倍的数字处理单元系统时钟周期加上细调延时,可以认为:
t_Delay=n*t_Sysclk+t_Fine;
其中,n为数字处理单元系统时钟周期的整数倍;t_Sysclk为数字处理单元系统时钟周期;t_Fine为细调延时。其中,t_Fine可以为负数,调节范围在0~ t_Sysclk之间。
故,本申请通过粗调延时模块210和细调延时模块220分别对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所经历的延时t_Delay进行调节,实施更为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说的同步的调制信号是指信号源同步系统中的多台信号源输出调制信号的时刻是相同的。但是,对于其他信号源系统,在需要的调制信号是非同步时,仍然依然可以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将多级信号源进行级联,通过其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满足要求。例如,所需的多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相差10s,此时,通过其延时调节单元进行延时调节,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相差10s。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方法。请参见图7,该信号源同步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
步骤S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EVENT输出触发信号;
步骤S2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其中: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所述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信号源同步系统,要实现输出其中的任意一级的信号源100输出的调制信号同步,在组网完成后,每一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触发信号,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EVENT输出触发信号,以及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在此过程中,通过其自身的延时调节单元200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100输出的输出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0更具体地包括:
步骤S201、根据其所在的信号源100在菊花链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
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TN为:
TN=t_Delay-N*t_Trig;
其中,t_Delay为第一级信号源100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的延时; N为所述信号源100在所述菊花链中所处的级数;t_Trig为所述其他级信号源100接收到上一级信号源100输出的触发信号的触发延时。
步骤S202、根据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100通过其触发接收端TRIG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RF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
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源同步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根据待输出目标调制信号的参数,重新配置参数并进行延时调节,输出目标调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待输出的目标调制信号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重新组建信号源同步系统,或者修改每一级信号源100的参数配置,以实现新的目标调制信号的输出。
一些实施例中,重新配置参数包括修改信号源同步系统中信号源100的连接方式,例如,重新确定第一级信号源100的以及其他级信号源100的位置,重新以菊花链的结构进行级联。
需要说明的是,在修改信号源同步系统中信号源100的连接方式时,重新确定第一级信号源100的以及其他级信号源100的位置,重新以菊花链的结构进行级联的过程中,需要暂停所有信号源100的输出,重新配置后,再进行延时调节,输出调制信号。
一些实施例中,重新配置参数还包括修改任意一级或多级信号源100的参数,包括信号源100的频率、幅度、基带滤波器和 IQ调节等信号源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重新配置信号源100的参数时,可以不暂停所有信号源的输出,同时进行配置调整和延时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方法,每级信号源通过其自身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接收到触发信号到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源同步方法,对信号源同步系统的要求仅在于以菊花链的结构级联信号源和在信号源中设置延时调节单元,降低了客观组网的条件,更具有普遍适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信号源;
所述信号源包括触发接收端、事件输出端、调制信号输出端和延时调节单元,上一级所述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连接;
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
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其中,对于任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该级的信号源的延时调节单元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所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预设延迟时间由不同信号源在接收到各自的所述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所述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调节单元用于消除不同信号源在接收到各自的所述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所述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不同而导致的调制信号时间上的不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其所在的所述信号源所处的位置,确定所述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根据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对应于本级的所述预设延迟时间TN为:
TN=t_Delay-N*t_Trig;
其中,t_Delay为第一级信号源输出触发信号到其输出调制信号的延时; N为所述信号源所处的级数;t_Trig为除第一级信号源外的其他级信号源接收到上一级信号源输出的触发信号的触发延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调节单元位于其所在的信号源的数字处理单元中;所述延时调节单元包括粗调延时模块和细调延时模块;
所述粗调延时模块用于消除所述数字处理单元的时钟周期整倍数的周期性延时;
所述细调延时模块用于通过信号处理消除剩余延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调延时模块的调节范围不超过所述粗调延时模块配置的单周期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所接收的触发信号是由外部触发源产生的,或由任意一级信号源产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源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还包括参考信号输入端和参考信号输出端;每一级所述信号源的参考信号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参考信号输入端连接,以实现所述信号源共参考。
9.一种信号源同步方法,应用于信号源同步系统,所述信号源同步系统包括多级信号源,所述信号源包括触发接收端和事件输出端,上一级所述信号源的事件输出端与下一级信号源的触发接收端连接,每一级的所述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于任意一级的信号源:
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事件输出端输出触发信号;
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其中:获取对应于本级的预设延迟时间,并基于所述预设延迟时间对该级的信号源通过其触发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到通过其调制信号输出端输出调制信号之间的时间进行调节,以使得各级的所述信号源输出的调制信号为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预设延迟时间由不同信号源在接收到各自的所述触发信号到输出各自的所述调制信号所经历的时间开销决定。
CN202311548636.5A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Active CN117278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8636.5A CN117278188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8636.5A CN117278188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8188A CN117278188A (zh) 2023-12-22
CN117278188B true CN117278188B (zh) 2024-02-23

Family

ID=8921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8636.5A Active CN117278188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818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679A (zh) * 2017-03-30 2017-07-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时间‑数字转换器电路的多芯片同步结构
CN11299487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机级联多通道同步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12994817A (zh) * 2019-12-02 2021-06-18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机实现多台信号源同步的系统、方法及校准方法
CN113360444A (zh) * 2021-06-24 2021-09-07 成都能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菊花链级联数据产生系统的数据同步产生方法
CN215642687U (zh) * 2021-06-24 2022-01-25 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链式数据同步产生系统
CN115066010A (zh) * 2022-06-02 2022-09-16 武汉理工大学 多信道lora监测系统多级同步组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4347B2 (en) * 2002-03-29 2011-04-12 Weiss S Merrill Digital signal transmitter synchroniz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679A (zh) * 2017-03-30 2017-07-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时间‑数字转换器电路的多芯片同步结构
CN112994871A (zh) * 2019-12-02 2021-06-18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机级联多通道同步输出装置及方法
CN112994817A (zh) * 2019-12-02 2021-06-18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机实现多台信号源同步的系统、方法及校准方法
CN113360444A (zh) * 2021-06-24 2021-09-07 成都能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菊花链级联数据产生系统的数据同步产生方法
CN215642687U (zh) * 2021-06-24 2022-01-25 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菊花链式数据同步产生系统
CN115066010A (zh) * 2022-06-02 2022-09-16 武汉理工大学 多信道lora监测系统多级同步组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8188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265B (zh) 使用可变数模转换器(dac)采样率的干扰降低
US101333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data between devices operating at different clock rates
US4847516A (en) System for feeding clock signals
CN102474295A (zh) 动态地改变发射机用于数模转换器(dac)的采样频率以减少来自dac镜像的干扰
US8817929B2 (en) Transmiss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10888A (zh) 一种基于数字合成的雷达信号模拟方法及模拟器
CN113992205A (zh) 一种基于zynq的多路dac的参考时钟快速同步系统
CN107425902B (zh) 小区扩容装置、系统及方法
US7227920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clock duty cycle
US11108988B2 (en)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er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17278188B (zh) 一种信号源同步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US11144088B2 (en) Clock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258921B (zh) 串并转换电路、方法及串行解串器
CN110971557A (zh) 多台变流器并联工作时的载波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5097898A (zh) 基于jesd204b协议的多板同步波形输出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4639162A (zh) 一种并联多通道射频远端单元装置及其本振信号产生方法
CN110221996B (zh) 主控芯片中的控制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230522A (zh) 一种通信仪表测试频段的扩展方法和设备
US20060072648A1 (en) Clock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spread spectrum clock (SSC) signal
CN108156105B (zh) 一种可变功率/频率的窄带fsk信号调制系统及方法
WO2023175967A1 (ja) リンク確立装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3989442A1 (en) Phase-locked loop circuit,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30118351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code conversion circuit used therefor
CN116722946B (zh) 可扩展同步时钟树系统及相控阵雷达
CN112596423B (zh)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集群控制方法及一种空间光调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