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5356B -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5356B
CN117275356B CN202311567092.7A CN202311567092A CN117275356B CN 117275356 B CN117275356 B CN 117275356B CN 202311567092 A CN202311567092 A CN 202311567092A CN 117275356 B CN117275356 B CN 117275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display
display screen
layer
light source
mod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7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5356A (zh
Inventor
占豪
刘方成
艾孝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7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5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5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柔性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屏能够进行弯折,柔性显示屏包括至少一层调整层,调整层的材质包括光敏智能材料;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时,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时,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第一模量大于第二模量。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时,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大,展开时折痕非常少甚至于没有折痕,触碰到柔性显示屏时,也不会产生印迹,使用体验感较好。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时,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小,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小,反弹力较小,进而使得弯折难度降低,提升了折叠柔性显示屏时的手感。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产品。其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因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和便于携带的优点,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都配备有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屏,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显示屏也同步被折叠,以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便于携带。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也同步被展开,以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
然而,目前的柔性显示屏,其模量处于固定状态。若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高,则弯折时的反弹力较大,导致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折叠阻力较大,手感较差。若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低,则展开时很容易出现折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可以降低柔性显示屏折叠时的反弹力,降低柔性显示屏折叠时的阻力,提升手感,以及可以在柔性显示屏展开时避免出现折痕。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屏,包括: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进行弯折,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至少一层调整层,所述调整层的材质包括光敏智能材料;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所述第一模量大于所述第二模量。
柔性显示屏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以使光敏智能材料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以使调整层从第一模量切换至第二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小,柔性显示屏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小,柔性显示屏的反弹力较小,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弯折的难度降低,提升了折叠柔性显示屏时的手感。柔性显示屏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以使光敏智能材料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以使调整层从第二模量切换至第一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的模量较大,柔性显示屏展开时的表面硬较高,不易变形,且平整性较好,折痕比较轻甚至于没有物理折痕,并且触碰到柔性显示屏时,使用体验感较好。
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部,第一调整部设置于弯折部。仅在柔性显示屏的弯折部设置第一调整部,以使弯折部可以在第一模量和第二模量之间切换,使得柔性显示屏可以兼顾弯折手感和折痕减少性能。而柔性显示屏的其余部位的状态可以保持稳定,进而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还包括非弯折部,非弯折部连接于弯折部;调整层还包括第二调整部,第二调整部设置于非弯折部,第二调整部连接于第一调整部。也即,调整层覆盖整个柔性显示屏,由此可以便于加工柔性显示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透光;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层叠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时,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也即通过设置弯折部的背光侧透光,使得光可以从弯折部的背光侧照射至第一调整部,进而可以将发光层设置于柔性显示屏的最底部,可以增加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加工便利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量为所述第二模量的1.5倍以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反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顺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E型构像,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Z型构像,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膜层和粘接层;所述膜层和/或所述粘接层中添加所述光敏智能材料,以形成所述调整层。也即,柔性显示屏中的膜层和粘接层均可以成为调整层,使得调整层的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固定的保护部、防护部、显示部和支撑部;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图像和/或文字;保护部、防护部、显示部和支撑部中至少一个包括调整层。也即,调整层可以设置于柔性显示屏的任意层结构中,使得调整层的位置选择较为灵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层叠于所述保护部、所述防护部、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支撑部中任意两个之间;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发光层设置于柔性显示屏的内部,使得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与调整层的距离更近,进而可以提升调整层的状态变换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保护部包括调整层,调整层设于保护部背离防护部的一侧。保护部为柔性显示屏的出光侧,将调整层设置于柔性显示屏的出光侧,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的出光侧时,可以使得调整层距离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较近,进而提升柔性显示屏的状态转换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部还用于作为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用于显示图像和/或文字的显示部可以发出可见光,因此利用显示部作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无需设置额外的光源,可以降低成本。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动机构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柔性显示屏。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柔性显示屏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转动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柔性显示屏弯折或展开。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时,柔性显示屏可以弯折成折叠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时,柔性显示屏可以展平。手机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使得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小,柔性显示屏的反弹力较小,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弯折的难度降低,使得折叠手机时的手感较好。手机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使得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折痕非常少甚至于没有折痕,并且触碰到柔性显示屏时,也不会产生印迹,使用体验感较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透光;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转动机构相对;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所述第一调整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层叠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时,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发光层可以和柔性显示屏分体成型或者一体成型。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外置光源和本申请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外置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柔性显示屏展开时,第一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以使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一模量;柔性显示屏弯折时,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以使柔性显示屏具有第二模量。外置光源可以在用户购买电子设备时,作为配套设备匹配给用户。用户可以自行使用外置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手机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手机的柔性显示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柔性显示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的保护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的防护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的支撑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所示手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敏智能材料的模量-温度曲线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敏智能材料的化学式。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智能材料的化学式。
图1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名词解释。
模量:物体在受力情况下应力与应变之比。更具体的,模量可以理解为:判断物体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标准,物体的模量越大,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应力越大,也就是说,物体的模量越大,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物体的反弹力越大。物体的模量越小,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应力越小,也就是说,物体的模量越小,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的反弹力越小。
玻璃态:聚合物链段运动被冻结,外力作用下只能使主链的键长和键角有微小改变,处于具有普弹性的状态。
高弹态:聚合物受到外力时,分子链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和链段的改变构象以适应外力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mobile device)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为可折叠的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0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000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手机1000处于折叠状态,图2所示的手机1000处于展开状态。图2所示手机1000的展开角度为180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的角度均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图2所示手机1000的展开角度为180度是指,可以为180度,也可以大约为180度,比如170度、175度、185度和190度等。后文中举例说明的角度可做相同理解。
为了便于描述,将手机10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手机10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手机10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手机1000包括主体200和柔性显示屏100,主体200包括第一壳体210、第二壳体220和转动机构230,第一壳体210设有第一安装槽(图未示),第二壳体220设有第二安装槽(图未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连通形成安装槽。转动机构230安装于安装槽,并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的转动连接,且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可通过转动机构230相对转动,使得主体2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30为铰链,转动机构230连接在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相当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的转动结构,以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对自由转动和相对折叠。具体的,转动机构230包括两个相连接的铰链,两个铰链沿Y轴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一个铰链与第一壳体210连接,另一个铰链与第二壳体220连接;或者,转动机构230包括一个铰链,在Y轴方向上,铰链从手机1000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30为两个相连接且可相对转动的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与第一壳体210转动连接,另一个转轴与第二壳体22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3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转动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相对自由转动和相对折叠,且不会损坏显示屏即可。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1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或者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
安装于主体200。柔性显示屏100包括显示面和安装面,显示面和安装面相背设置。显示面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背向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侧为手机1000的外表面,承载柔性显示屏100的一侧为内侧,实际上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的内侧设有承载部,柔性显示屏100装于承载部上。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是图2中所示手机1000的柔性显示屏1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手机1000的柔性显示屏1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柔性显示屏100包括弯折部10和非弯折部20,非弯折部20包括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弯折部10连接于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之间,换句话说,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部10和第二非弯折部22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弯折部10为柔性且可以沿X轴方向发生弯折。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在不被固定时实际上也是可以弯折的。
柔性显示屏100安装于主体200时,第一壳体210承载第一非弯折部21,第二壳体220承载第二非弯折部22。换言之,第一非弯折部21安装于第一壳体210,第二非弯折部22安装于第二壳体220。其中,转动机构230与弯折部10相对设置,转动机构230弯折,以实现柔性显示屏100弯折。
请参考图2和图3,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通过转动机构230相对转动,当手机1000处于展开状态,弯折部10处于展平状态,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之间呈180度夹角,柔性显示屏100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实现手机1000的大屏显示及操作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参阅图1和图4,当手机1000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折部10处于弯折状态,第一非弯折部21位于第一壳体210朝向第二壳体220的一侧,第二非弯折部22位于第二壳体220朝向第一壳体210的一侧,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之间呈0度夹角。换句话说,柔性显示屏100处于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之间,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保护柔性显示屏100的显示面,可大大降低柔性显示屏100被损坏的概率,且整体尺寸减小,便于携带。
请参考图5,图5是图4中所示柔性显示屏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弯折部10和非弯折部20为柔性显示屏100按照物理功能划分的部位,即对应第一壳体210、第二壳体220和转动机构230。按照柔性显示屏100的内部层划分时,柔性显示屏100包括保护部30、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沿Z轴方向,保护部30、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依次层叠固定。可以理解,保护部30、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均可以为层叠结构。
保护部30和防护部40用于保护显示部50的顶部,支撑部60用于保护显示部50的底部,以及用于支撑显示部50。显示部50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保护部30为柔性显示屏100的出光侧,支撑部60为柔性显示屏100的背光侧,保护部30和防护部40均为透明材质制成,显示部50显示的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可以从出光侧看到。支撑部60可以为透明材质制成。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60也可以为不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显示部50的出光侧设有防护部40和保护部30双重防护,其中保护部30意外损伤后,还有防护部40可以保护显示部50,防止显示部50损伤。另外,保护部30意外损伤后,可以进行更换,进而降低手机1000的维修成本。
请参考图6,图6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100的保护部3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保护部30可以为四层结构,其他实施例中,保护部30也可以为两层、三层、五层或者六层等等结构形式。本申请中不做局限。本实施例中,保护部30可以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和第二粘接层34,第一保护层31为柔性显示屏100的最顶层,第二粘接层34朝向防护部40。第一保护层31和第二保护层33用于保护显示部50,第一粘接层32用于与粘接第一保护层31和第二保护层33,第二粘接层34用于粘接第二保护层33和防护层。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和第二粘接层34的材质均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第一保护层31的材质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第一粘接层32和第二粘接层34的材质均可以包括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第二保护层33的材质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和第二粘接层34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制成,例如第一保护层31和第二保护层33的材质均可以聚酰亚胺(polyimide,PI),或者是第一保护层31和第二保护层33的材质均可以包括PI及PET,第一粘接层32和第二粘接层34的材质均可以包括液态透明光学胶(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LOCA),本申请不做局限。
请参考图7,图7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100的防护部4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防护部40可以为三层结构,其他实施例中,防护部40也可以为两层、四层、五层或者六层等等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防护部40可以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和第二防护层43,第一防护层41朝向保护部30的第二粘接层34,且与第二粘接层34粘接固定,第二防护层43朝向显示部50。第一防护层41和第二防护层43用于保护显示部50,第三粘接层42用于粘接第一防护层41和第二防护层43。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和第二防护层43的材质均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第一防护层41的材质可以包括透明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第三粘接层42的材质可以包括OCA,第二防护层43的材质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和第二防护层43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制成,例如第一防护层41和第二防护层43的材质均可以包括PET,第三粘接层42的材质可以包括LOCA,本申请不做局限。
请参考图8,图8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100的显示部5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显示部50可以为四层结构,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部50也可以为两层、三层、五层或者六层等等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显示部50可以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层叠的第四粘接层51、偏光层52、显示层53和底保护层54,第四粘接层51朝向防护部40的第二防护层43,底保护层54朝向支撑部60。第四粘接层51用于粘接偏光层52和防护部40的第二防护层43,偏光层52用于进行偏光,显示层53用于显示图像,底保护层54用于保护显示层53。偏光层52包括偏光功能层和偏光保护层等等,偏光功能层用于对显示层53显示的图像进行偏振,偏光保护层用于保护偏光功能层。显示层53包括显示功能层和显示保护层等等,显示功能层用于显示图像,显示保护层用于保护显示功能层。第四粘接层51、偏光保护层、显示保护层和底保护层54的材质均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第四粘接层51的材质可以包括OCA,偏光保护层、显示保护层和底保护层54的材质均可以包括PI。其他实施例中,第四粘接层51的材质可以包括LOCA,偏光保护层的材质可以包括TAC或者COP,底保护层54的材质可以包括PET。
请参考图9,图9是图5中所示柔性显示屏100的支撑部6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60可以为四层结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60也可以为两层、三层、五层或者六层等等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支撑部60可以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第六粘接层63和第二支撑层64,第五粘接层61朝向显示部50的底保护层54,第二支撑层64为柔性显示屏100的最底层。第五粘接层61用于粘接显示部50的底保护层54和第一支撑层62,第一支撑层62和第二支撑层64用于支撑和保护显示部50,第六粘接层63用于粘接第一支撑层62和第二支撑层64。第二支撑层64的材质包括金属。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和第六粘接层63的材质均可以包括高分子材料。例如,第五粘接层61和第六粘接层63的材质均可以包括压合胶粘剂(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第一支撑层62的材质可以包括PET。其他实施例中,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第六粘接层63和第二支撑层64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制成,例如,第五粘接层61和第六粘接层63的材质均可以包括OCA,第一支撑层62的材质可以包括PI,第二支撑层64的材质可以包括PET。
使用可折叠的手机1000时,手机1000被反复展开和折叠,柔性显示屏100同时被反复展开和折叠。如果柔性显示屏100中高分子材料层的模量较大,柔性显示屏100折叠时会产生较大的反弹力,反弹力会导致手机1000折叠难度增加,使得折叠手机1000时的手感较差。如果柔性显示屏100中高分子材料层的模量较小,低模量的高分子材料层的蠕变特性会导致柔性显示屏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的折痕比较明显,另外,低模量的高分子材料层还会导致柔性显示屏100的触感较软,一旦触碰到柔性显示屏100,则很容易产生印迹,使用体验感较差。
为此,请参考图10,图10是图2中所示手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保护部30、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调整层110,图5中示意出保护部30包括调整层110,实际上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以包括调整层110,而保护部30也可以不包括调整层110。调整层110的材质包括光敏智能材料。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调整层110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所述调整层110具有第二模量;所述第一光源的波长和所述第二光源的波长不同,所述第一模量大于所述第二模量。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敏智能材料可以感知光刺激进而改变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量为所述第二模量1.5倍以上。例如,第一模量可以为第二模量的1.5倍、1.8倍、2倍、2.3倍、2.5倍、3倍、3.5倍、4倍、4.5倍、5倍、5.5被或者6倍等等。由此,使得柔性显示屏100在展开状态时,表面硬较高,不易变形,且平整性较好,折痕比较轻甚至于没有物理折痕。柔性显示屏100在折叠状态时,反弹力较小,折叠难度降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为紫外光或可见光。所述第二光源为紫外光或可见光。紫外光和可见光易于获取,可以提升光源获取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调整层110包括第一调整部111和第二调整部112,第一调整部111位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部10,第二调整部112为两个,两个第二调整部112分别位于柔性显示屏100的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以便于加工柔性显示屏100。
其他实施例中,调整层110也可以仅包括第一调整部111,第一调整部111位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部10,以使弯折部10可以兼顾弯折手感和折痕减少性能,而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的状态可以保持稳定,提升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敏智能材料的模量-温度曲线示意图。
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时,光敏智能材料的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为曲线L1。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时,光敏智能材料的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为曲线L2。图11中所示曲线L1和曲线L2仅为示例性的,实际上,曲线L1和曲线L2可能会呈现出其他变化趋势。图11中所示曲线L1和曲线L2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实际上曲线L1和曲线L2的变化趋势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中不做局限。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时的玻璃化温度大于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时的玻璃化温度。由此,从图11中可见,在使用温度区间内,温度相同的前提下,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时的模量始终大于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时的模量。此处使用温度区间例如可以为-50℃至﹢60℃之间。
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时,使用第二光源照射光敏智能材料,则光敏智能材料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模量随温度变化情况从曲线L1切换至曲线L2。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时,使用第一光源照射光敏智能材料,则光敏智能材料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其模量随温度变化情况从曲线L2切换至曲线L1。
理想状态下,光敏智能材料处于第一状态时,在使用温度区间内,调整层110具有第一模量,光敏智能材料始终呈玻璃态,此时光敏智能材料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00在外力作用下很难变形,进而可以减少柔性显示屏100的折痕。光敏智能材料处于第二状态时,在使用温度区间内,调整层110具有第二模量,光敏智能材料始终呈高弹态,此时光敏智能材料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100相对易于变形,以使柔性显示屏100弯折时的应力较小。此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具体可以为光敏智能材料的构像状态。
请参考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敏智能材料的化学式。图12中示出了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的反式异构和顺式异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即,聚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的侧链上连接有偶氮苯基团。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且照射时间大于或等于6分钟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反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且照射时间大于或等于6分钟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顺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光敏智能材料为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时,第一光源的波长可以为365纳米(nm),第二光源的波长可以为530nm。
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敏智能材料的化学式。图13中示出了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的E型构像和Z型构像。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即,聚丙烯酸酯的重复单元的侧链上连接有光异构化腙。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且照射时间大于或等于30秒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E型构像,所述调整层110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100,且照射时间大于或等于100秒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Z型构像,所述调整层110具有第二模量。光敏智能材料为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时,第一光源的波长可以为340nm,第二光源的波长可以为410nm。
手机1000需要从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100,使得调整层110具有第二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100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小,柔性显示屏100的反弹力较小,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100弯折的难度降低,使得折叠手机1000时的手感较好。手机1000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可以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柔性显示屏100,使得调整层110具有第一模量。此时,柔性显示屏100展开时的表面硬较高,不易变形,且平整性较好,折痕比较轻甚至于没有物理折痕,并且触碰到柔性显示屏100时,使用体验感较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设置的手机1000的内部。具体的,直接利用柔性显示屏100的显示部50作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换句话说,显示部50不仅可以用于显示图像和/或文字,还可以用于作为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本实施例中,保护部30、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中包括高分子材料的层结构均可以作为调整层110,高分子材料层结构可以为膜层或粘接层。换句话说,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第二粘接层34、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第二防护层43、第四粘接层51、偏光层52的偏光保护层、显示层53的显示保护层、底保护层54、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和第六粘接层6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作为调整层110。其中,因此第一保护层31、第二保护层33、第一防护层41、第二防护层43、偏光层52的偏光保护层、显示层53的显示保护层、底保护层54和第一支撑层62均为柔性显示屏100的膜层。第一粘接层32、第二粘接层34、第三粘接层42、第四粘接层51、第五粘接层61和第六粘接层63均为柔性显示屏100的粘接层。
具体的,制备膜层或粘接层时,可以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使得上述膜层或粘接层成为调整层110。其中,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9:1、8:2、7:3、6:4、5:5、4:6、3:7、2:8或者1:9等等。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也可以为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中不做局限。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共混方式制成调整层110,物理共混意指: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也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方式制成调整层110,化学修饰意指:高分子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进行化学反应,进而可以产生共价键等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第二粘接层34、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第二防护层43、第四粘接层51、偏光层52的偏光保护层、显示层53的显示保护层、底保护层54、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和第六粘接层63中至少一个作为调整层110。调整层110的层数越多,每一层调整层110中的光敏智能材料的占比越低,反之,调整层110的层数越少,则每一层调整层110中的光敏智能材料的占比越高,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100中具有足够的光敏智能材料,确保柔性显示屏100弯折时更加柔软,而展开时则可以具有一定刚度。若柔性显示屏100包括多层的调整层110,多个调整层110中光敏智能材料的占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中所示,设置第一保护层31作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第一保护层31的材质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具体为,在制备第一保护层31的PET材料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ET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2:8。
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均作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PET材料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ET材料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7:3。在制备第一粘接层32的OCA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OCA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6:4。在制备第二保护层33的TPU材料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TPU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8:2。
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三粘接层42作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第三粘接层42的OCA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OCA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1:9。
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防护层41和第三粘接层42均作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第一防护层41的CPI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CPI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5:5。也即可以在制备第三粘接层42的OCA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OCA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6:4。
第五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四粘接层51、偏光保护层和底保护层54均作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第四粘接层51的OCA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OCA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8:2。在制备偏光保护层的PET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ET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8:2。在制备底保护层54的PET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ET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8:2。
第六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支撑层62和第六粘接层63均为调整层110。也即可以在制备第一支撑层62的PET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ET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6:4。在制备第六粘接层63的PSA中添加光敏智能材料,PSA和光敏智能材料的比例可以为6:4。
第七种具体实施例中,设置所有粘接层均为调整层110,也即设置第一粘接层32、第二粘接层34、第三粘接层42、第四粘接层51、第五粘接层61和第六粘接层63均为调整层110。
第八种实施例中,设置第一保护层31、第三粘接层42、第二防护层43和第五粘接层61均为调整层110。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保护层31、第一粘接层32、第二保护层33、第二粘接层34、第一防护层41、第三粘接层42、第二防护层43、第四粘接层51、偏光层52的偏光保护层、显示层53的显示保护层、底保护层54、第五粘接层61、第一支撑层62和第六粘接层63中至少一个全部为光敏智能材料制成。例如第一保护层31全部为光敏智能材料制成,或者第二粘接层34全部为光敏智能材料制成,或者第二防护层43全部为光敏智能材料制成等等。
请参考图14,图14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折部10的背光侧可以透光。具体的,可以设置柔性显示屏100的支撑部60的第二支撑层64的一部分为透明状。详细的,第二支撑层64可以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641、中间支撑部642和第二支撑部643,第一支撑部641位于第一非弯折部21,中间支撑部642位于弯折部10,第二支撑部643位于第二非弯折部22。其中第一支撑部641和第二支撑部643均可以为不透光的金属制成,中间支撑部642可以为透光金属或者能够透光的PET、PI等材料制成。
此时,可以在柔性显示屏100的最底部层叠一层发光层70,发光层70可以层叠固定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底部,也即,发光层70一体成型于柔性显示屏100。发光层70也可以与柔性显示屏100沿Z轴方向间隔设置。发光层70可以仅包括弯折发光部72,沿Z轴方向,弯折发光部72和弯折部10层叠设置。由此,发光层70仅照射弯折部10,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没有被发光层70照射,使得第一非弯折部21和第二非弯折部22的状态保持稳定,进而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相对应的,设置调整层110仅包括第一调整部111,此时,可以设置中间支撑部642作为第一调整部111。由此,第一调整部111和弯折发光部72沿Z轴方向相对,第一调整部111甚至可以与弯折发光部72直接接触,也即第一调整部111和弯折发光部72之间没有任何其他阻挡物,进而使得弯折发光部72发出的光几乎没有损耗的照射至第一调整部111,可以增加第一调整部111的状态变换效率。
请参考图15,图15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设置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内部,具体的,在柔性显示屏100内层叠一层发光层70,发光层70可以发出紫外光或者可见光。沿Z轴方向,发光层70在柔性显示屏100的正投影完全调整层110。图15中示例出发光层70可以层叠于保护部30和防护部40之间。当然,其他示例中,发光层70也可以层叠于防护部40和显示部50之间,或者是,发光层70也可以层叠于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之间。发光层70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柔性显示屏100需要弯折时,可以控制发光层70的第二光源发光,柔性显示屏100需要展开时,可以控制发光层70的第二光源发光。
发光层70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发光部71、弯折发光部72和第二发光部73。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层70的第一发光部71、弯折发光部72和第二发光部73也可以分体设置。其中,第一发光部71位于第一非弯折部21,弯折发光部72位于弯折部10,第二发光部73位于第二非弯折部22。发光层70可以进行弯折,具体的,弯折发光部72可以与弯折部10同步进行弯折。
图15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粘接层34构成调整层110,调整层110可以包括第一调整部111和两个第二调整部112。此时,调整层110和发光层70相邻设置,调整层110和发光层70直接接触,调整层110和发光层70之间没有任何阻挡物,使得发光层70的光可以几乎没有损失的射至调整层110,进而可以提高调整层110的状态转换效率。当然,也可以设置调整层110仅包括第一调整部111。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发光层70仅包括弯折发光部72。相对应的,可以设置调整层110仅包括第一调整部111。当然,也可以设置调整层110包括第一调整部111和两个第二调整部112。
请参考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包括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和外置光源80。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可折叠的手机1000,可折叠的手机1000包括柔性显示屏100、第一壳体210、第二壳体220和转动机构230。柔性显示屏100、第一壳体210、第二壳体220和转动机构230的结构和装配关系参考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通过外置光源80照射柔性显示屏100,以使调整层110可以在第一模量和第二模量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外置光源80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外置光源80用于照射柔性显示屏100,以使调整层110可以在第一模量和第二模量之间切换。外置光源80可以在用户购买手机1000时,作为配套设备匹配给用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手机1000销售中心或维护中心设置光源,用户购买手机1000后,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去手机1000销售中心或维护中心照射柔性显示屏100。若手机1000的内部没有配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或者是手机1000内部的第一光源和/或第二光源损坏后,可以使用外置光源80照射柔性显示屏100。
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将调整层110设于保护部30背离防护部40的一侧,也即调整层110设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出光侧,具体的,也即设置第一保护层31为调整层110。由此,调整层110和外置光源80之间没有任何其他阻挡物,进而使得外置光源80发出的光几乎没有损耗的照射至调整层110,可以增加调整层110的状态变换效率。
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粘接层32和/或第二保护层33为调整层110。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调整层110设置于防护部40、显示部50和支撑部60等等结构中。
其他实施例中,手机1000的第一壳体210和第二壳体220内部均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也即手机1000内部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同时还可以配置外置光源80。由此,可以使用手机1000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以及外置光源80同时照射柔性显示屏100,以使柔性显示屏100更快的在第一模量和第二模量之间切换。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柔性显示屏能够进行弯折,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至少一层调整层,所述调整层的材质包括光敏智能材料;
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一状态,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呈第二状态,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所述第一模量大于所述第二模量;
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反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含偶氮苯基团的聚丙烯酸酯呈顺式异构,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或者,所述光敏智能材料包括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使用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E型构像,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使用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时,所述侧链连接有光异构化腙的聚丙烯酸酯呈Z型构像,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部,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所述第一调整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非弯折部,所述非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弯折部;所述调整层还包括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调整部设置于所述非弯折部,所述第二调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整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透光;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层叠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时,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量为所述第二模量的1.5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膜层和粘接层;所述膜层和/或所述粘接层中添加所述光敏智能材料,以形成所述调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依次层叠固定的保护部、防护部、显示部和支撑部,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图像和/或文字;所述保护部、所述防护部、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支撑部中至少一个包括所述调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层叠于所述保护部、所述防护部、所述显示部和所述支撑部中任意两个之间;所述发光层包括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包括所述调整层,所述调整层设于所述保护部背离所述防护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还用于作为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动机构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柔性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或展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透光;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所述弯折部和所述转动机构相对;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所述第一调整部设置于所述弯折部;
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层叠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时,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能从所述弯折部的背光侧射至所述第一调整部,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13.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置光源和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外置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柔性显示屏展开时,所述第一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一模量;所述柔性显示屏弯折时,所述第二光源照射所述柔性显示屏,以使所述调整层具有第二模量。
CN202311567092.7A 2023-11-23 2023-11-23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Active CN117275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092.7A CN117275356B (zh) 2023-11-23 2023-11-23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7092.7A CN117275356B (zh) 2023-11-23 2023-11-23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5356A CN117275356A (zh) 2023-12-22
CN117275356B true CN117275356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21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7092.7A Active CN117275356B (zh) 2023-11-23 2023-11-23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535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3585A (zh) * 2013-05-30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板、显示装置和相位差板制作方法
CN110177441A (zh) * 2019-05-23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524471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207069A (zh) * 2019-12-10 2022-03-18 株式会社Lg化学 多区域可折叠粘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WO2022217649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202305956A (zh) * 2021-04-15 2023-02-0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直寫式應力膜校正晶圓翹曲的方法
CN117037619A (zh) * 2023-08-29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3585A (zh) * 2013-05-30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板、显示装置和相位差板制作方法
CN110177441A (zh) * 2019-05-23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207069A (zh) * 2019-12-10 2022-03-18 株式会社Lg化学 多区域可折叠粘合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24471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2217649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TW202305956A (zh) * 2021-04-15 2023-02-01 日商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直寫式應力膜校正晶圓翹曲的方法
CN117037619A (zh) * 2023-08-29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5356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1693B (zh) 柔性显示设备及包括柔性显示设备的可卷绕显示设备
CN109801561B (zh) 窗口构件以及包括窗口构件的显示设备
US10932376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322547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and Flexible Display Assembly
CN111524934A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159415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220000013A (ko) 전자 장치
US116265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349862A (zh) 覆盖窗及包括所述覆盖窗的柔性显示装置
KR20160088487A (ko) 표시 장치
CN117275356B (zh) 柔性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3140155A (zh) 电子设备
US2021004385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21026230A (ja) 表示装置
CN114333571B (zh) 一种用于折叠平面显示器的减震显示面板装置
CN210836908U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3674629A (zh) 显示装置
CN116658512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US20220342449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79123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40278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219800393U (zh) 用于显示屏的盖板、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50590A (zh) 柔性屏、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20820973U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20220115715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