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6639A -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6639A
CN117266639A CN202311329449.8A CN202311329449A CN117266639A CN 117266639 A CN117266639 A CN 117266639A CN 202311329449 A CN202311329449 A CN 202311329449A CN 117266639 A CN117266639 A CN 117266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area
nuclear
plant
layers
ar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94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山
贾小攀
贝晨
谷振杰
白冰鹤
苏锦成
郝冬
樊彦芳
褚松良
吴巧英
薛静
王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94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6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6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6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5/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04H5/02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e.g. for power-plants or facto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5/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2001/925Protection against harmful electro-magnetic or radio-active radiations, e.g. X-r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小型压水堆核电厂。本发明布置更为合理,大大减少了厂房内物项,降低了总体布置难度,对运行人员更为友好,经济性更突出。

Description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背景技术
小型压水堆核电厂的能量转换过程为:一回路将堆芯核反应的热能导出到二回路,产生过饱和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蒸汽产生方式为核反应放热。为了保证核电厂正常运行,须对核反应进行较为精确的反应性控制。
反应性控制方式主要有控制棒方式和化学控制方式,其中化学控制须通过规模庞大的一回路辅助系统来实现。小型压水堆核电厂的一回路辅助系统主要包括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余热排出系统、核取样系统、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等。由于这些一回路辅助系统与一回路联系密切,其设备及管道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出于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等角度考虑,包容堆芯和一回路设备、管道的反应堆厂房的体量不能过大,其能够容纳的物项有限,因此须设置单独的核辅助厂房以容纳规模庞大且具有较高放射性的一回路辅助系统物项。此外,核辅助厂房内还须布置必要的支持性系统物项,比如,电仪系统、各类通风系统和疏水排气系统等,以实现对一回路辅助系统的运行控制、环境保持和副产物收集,保证一回路辅助系统的可靠运行。
在现有小型压水堆布置结构下,核辅助厂房不但容纳了上述必要的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性系统,还布置了硼回收系统、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硼回收系统、液体和固体废物处理系统与一回路不直接相关,也并非连续运行,且物项繁多、尺寸巨大,极大地提高了厂房布置难度,也增加了厂房体量和造价。并且,现有核辅助厂房布置结构还至少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物项布置位置不合理,导致联通管线过长;厂房跨度过大,设置较多吊装洞,设备运输路径复杂;大量高放射性罐体紧邻厂房外墙布置,对辐射防护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该核辅助厂房布置更为合理,大大减少了厂房内物项,降低了总体布置难度,对人员更为友好,且经济性更突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
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
优选的是,在地下二层内,将核取样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优选的是,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内,将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废气处理设备、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阀门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优选的是,在地上三层内,将碘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将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排烟机房布置在功能区二内,将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优选的是,在地上四层内,将核辅助厂房的送风、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地上四层的功能区三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
优选的是,本布置方法还包括:在核辅助厂房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楼梯间和/或电梯间,并通过走廊连通。
优选的是,在地上一层内布置屏蔽转运车间,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
优选的是,在楼梯间布置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在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布置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优选的是,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与反应堆厂房共用同一底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核辅助厂房,在竖直方向上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
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功能区一、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功能区一设于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设有走廊,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用于布置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功能区三用于布置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
优选的是,走廊包括第一走廊、第二走廊以及第三走廊,其中,第一走廊和第二走廊分别设于功能区二的两侧,且第一走廊处于功能区一与功能区二之间,第二走廊处于功能区二与功能区三之间,第三走廊设于功能区二的一端,并与第一走廊、第二走廊分别连通,使得走廊整体呈倒π形。
优选的是,功能区一的一端紧邻反应堆厂房设置,在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在核辅助厂房内与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楼梯间和/或第二电梯间,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和/或第二电梯间均与走廊连通。
优选的是,地上一层内设有屏蔽转运车间,且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用于核辅助厂房内的固体废物转运。
优选的是,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和/或第二电梯间的附近设于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
优选的是,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设有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优选的是,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与反应堆厂房处于同一底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其包括反应堆厂房和核辅助厂房,所述核辅助厂房采用以上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布置而成,或者,采用了与以上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相同的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核辅助厂房只布置了必要的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大大减少了厂房内物项,并且,结合紧凑型布置理念,厂房结构和物项布置更加合理,功能区分布更加集中,人员友好性大大增加,减小了核辅助厂房的体量,降低了厂房布置难度和造价,经济性更突出。
(2)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如核取样冷却器、冷却剂接收前贮槽、余排换热器等,均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缩短了放射性管道长度,有利于降低大宗材料造价,便于辐射防护。
(3)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在功能区三,且并未紧贴外墙,既便于过滤器和除盐器等设备的集中维护操作,也有利于辐射防护。
(4)核辅助厂房结构规则整齐,上下层主要墙体均对齐,降低了厂房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地下二层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地上三层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地上四层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功能区一;2.功能区二;3.功能区三;4.第一走廊;5.第二走廊;6.第三走廊;7.第一楼梯;8.第二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描述,而并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设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安装”、“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
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该厂房在竖直方向上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
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功能区一、功能区二以及功能区三,功能区一设于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设有走廊,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用于布置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功能区三用于布置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其包括反应堆厂房和核辅助厂房,并且,所述核辅助厂房采用以上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布置而成,或者,采用了与以上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相同的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共计六个布置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尤其是主要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即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为工艺设备层,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尤其是主要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即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为电仪及暖通设备层;
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且功能区一1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功能区一1的一端与反应堆厂房紧邻,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1内和功能区二2内,缩短了放射性管道长度,有利于降低大宗材料造价和辐射防护,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布置在功能区三3内并远离外墙布置,既便于过滤器和除盐器的集中维护操作,又有利于辐射防护,人员友好性大大增加。
具体来说,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包括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余热排出系统、核取样系统、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还有核辅助厂房送风、排风、碘排风、排烟及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以及必要的电气和仪控机柜等等。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包括核取样冷却器、冷却剂接收前贮槽、余排换热器等。
如图1-5所示,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分别对应左、中、右三个功能区,走廊包括第一走廊4、第二走廊5以及第三走廊6。将第一走廊4布置在功能区一1与功能区二2之间,将第二走廊5布置在功能区二2与功能区三3之间,第一走廊4与第二走廊5优选为平行布置。将第三走廊6布置在功能区二2的一端并与第一走廊4、第二走廊5的同一端垂直,第一走廊4和第二走廊5通过第三走廊6连通,走廊的整体形状呈倒π形。上下层的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及其内部结构的墙体对齐,至少是主要的墙体对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布置方法可以使核辅助厂房的结构规则整齐,从而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地下二层内,将核取样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1内,将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布置在功能区二2内,将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布置在功能区三3内。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内,将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如送风机、排风机)布置在功能区一1内,将废气处理设备、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布置在功能区二2内,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阀门间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布置在功能区三3内。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地上三层内,将碘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1内,将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排烟机房布置在功能区二2内,将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布置在功能区三3内,过滤器芯更换和转运、树脂添加等操作在此操作大厅进行。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地上四层内,将核辅助厂房的送风、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1内和功能区二2内,将地上四层的功能区三3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3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里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布置方法还包括:在核辅助厂房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楼梯间和/或电梯间,并通过走廊连通,可通达厂房各层,地上一层的楼梯间设有逃生门连通厂房外,以便人员正常通行和应急疏散。
本实施例中,优选布置两部楼梯及一部电梯,也就是说,设置两个楼梯间(如图1所示,分别为第一楼梯间7和第二楼梯间8)和一个电梯间,电梯间优选设于靠近功能区一1的对角位置内。
在核电厂运行及检修期间,人员须通过附属厂房的卫生出入口进入核辅助厂房,并通过楼梯和电梯抵达各层。紧急情况下,地下和地上各层的人员首先通过楼梯间到达地上一层,然后经楼梯间(第二楼梯间8)的逃生门到达厂外,或者,自楼梯间(第一楼梯间7)进入附属厂房逃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布置方法还包括:在地上一层内布置屏蔽转运车间,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用于核辅助厂房内的固体废物转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布置方法还包括:在核辅助厂房内布置若干个吊装洞。
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楼梯间布置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在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布置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与反应堆厂房共用同一底板,以提高抗震能力。
本实施例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核辅助厂房只布置了必要的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大大减少了厂房内物项,并且,结合紧凑型布置理念,厂房结构和物项布置更加合理,功能区分布更加集中,人员友好性大大增加,减小了核辅助厂房的体量,降低了厂房布置难度和造价,经济性更突出。
(2)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如核取样冷却器、冷却剂接收前贮槽、余排换热器等,均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缩短了放射性管道长度,有利于降低大宗材料造价,便于辐射防护。
(3)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在功能区三,且并未紧贴外墙,既便于过滤器和除盐器等设备的集中维护操作,也有利于辐射防护。
(4)核辅助厂房结构规则整齐,上下层主要墙体均对齐,降低了厂房结构设计和施工难度,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核辅助厂房,其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布置方法布置而成,具体来说,在竖直方向上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共计六个布置层,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尤其是主要工艺设备),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尤其是主要电仪及通风设备);
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功能区一1设于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功能区一1的一端与反应堆厂房紧邻,各功能区之间设有走廊,功能区一1和功能区二2用于布置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功能区三3用于布置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
具体来说,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包括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余热排出系统、核取样系统、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还有核辅助厂房送风、排风、碘排风、排烟及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以及必要的电气和仪控机柜等等。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包括核取样冷却器、冷却剂接收前贮槽、余排换热器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对于地下二层,其功能区一1主要用于布置核取样系统设备,其功能区二2主要用于布置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其功能区三3主要用于布置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于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其功能区一1主用于布置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其功能区二2主要用于布置废气处理设备、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其功能区三3主要用于布置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阀门间等净化设备及配套设施,,各个功能区内的布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于地上三层,其功能区一1主要用于布置碘排风系统设备,其功能区二2主要用于布置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排烟机房,其功能区三3主要用于布置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过滤器芯更换和转运、树脂添加等操作在此操作大厅进行。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对于地上四层,其功能区一1和功能区二2主要用于布置核辅助厂房的送风、排风系统设备,其功能区三3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3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分别对应左、中、右三个功能区,走廊包括第一走廊4、第二走廊5以及第三走廊6,其中,第一走廊4和第二走廊5分别设于功能区二2的两侧,且第一走廊4处于功能区一1与功能区二2之间,第二走廊5处于功能区二2与功能区三3之间,第一走廊4与第二走廊5优选为平行布置,第三走廊6设于功能区二2的一端,并与第一走廊4、第二走廊5的同一端分别连通,使得走廊整体呈倒π形。上下层的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及其内部结构的墙体对齐,至少是主要的墙体对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核辅助厂房的结构规则整齐,可以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功能区一1的一端紧邻反应堆厂房设置,在功能区一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楼梯间7和/或第一电梯间,在核辅助厂房内与第一楼梯间7和/或第一电梯间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楼梯间8和/或第二电梯间,第一楼梯间7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8和/或第二电梯间均与走廊连通,以便人员通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地上一层内设有屏蔽转运车间,且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用于核辅助厂房内的固体废物转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楼梯间7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8和/或第二电梯间的附近设于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设有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与反应堆厂房处于同一底板上,以提高抗震能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其包括反应堆厂房和核辅助厂房,并且,该核辅助厂房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布置而成,或者,采用了实施例2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相同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包括:
在竖直方向上,将核辅助厂房布置成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并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布置在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内,将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布置在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内;
在水平方向上,在各层分别布置有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且功能区一布置在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布置走廊,并将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将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并远离外墙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二层内,将核取样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
将余热排出系统的泵及换热器、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的上充泵及硼酸输送泵、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泵布置在功能区二内,
将废液暂存罐及输送泵、核岛疏水排气系统的废液收集地坑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内,将反应堆厂房换气通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
将废气处理设备、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容积的控制箱及硼酸贮存箱、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前贮槽及中间贮槽布置在功能区二内,
将反应堆冷却剂净化系统的除气塔及各工艺系统的过滤器、除盐器和对应的管廊、阀门间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三层内,将碘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
将电仪机柜及其控制室、排烟机房布置在功能区二内,
将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布置在功能区三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四层内,将核辅助厂房的送风、排风系统设备布置在功能区一内和功能区二内,
将地上四层的功能区三与地上三层的功能区三连通,使核辅助厂房的操作大厅上空一直延伸至地上四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核辅助厂房的对角位置分别设置楼梯间和/或电梯间,并通过走廊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上一层内布置屏蔽转运车间,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楼梯间布置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在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布置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与反应堆厂房共用同一底板。
10.一种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四层,地下二层至地上二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工艺设备,地上三层至地上四层用于布置一回路辅助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物项中的电仪及通风设备;
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功能区一(1)、功能区二(2)以及功能区三(3),功能区一设于靠近反应堆厂房的一侧,各功能区之间设有走廊,功能区一和功能区二用于布置与反应堆厂房内联系紧密的一回路辅助系统设备,功能区三用于布置高放射性的过滤器、除盐器隔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走廊包括第一走廊(4)、第二走廊(5)以及第三走廊(6),其中,
第一走廊和第二走廊分别设于功能区二的两侧,且第一走廊处于功能区一与功能区二之间,第二走廊处于功能区二与功能区三之间,第三走廊设于功能区二的一端,并与第一走廊、第二走廊分别连通,使得走廊整体呈倒π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功能区一的一端紧邻反应堆厂房设置,在其另一端设有第一楼梯间(7)和/或第一电梯间,在核辅助厂房内与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楼梯间(8)和/或第二电梯间,
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和/或第二电梯间均与走廊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地上一层内设有屏蔽转运车间,且屏蔽转运车间紧邻核辅助厂房的外墙布置,其大门与外部厂区道路连通,用于核辅助厂房内的固体废物转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第一楼梯间和/或第一电梯间、第二楼梯间和/或第二电梯间的附近设于第一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小型设备;
屏蔽转运车间的正上方设有第二吊装洞,用于垂直吊运地上二至地上四层的大型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核辅助厂房采用抗震I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与反应堆厂房处于同一底板上。
16.一种小型压水堆核电厂,包括反应堆厂房和核辅助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核辅助厂房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的布置方法布置而成,或者,采用了与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核辅助厂房相同的结构。
CN202311329449.8A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Pending CN117266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9449.8A CN11726663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9449.8A CN11726663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6639A true CN117266639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00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9449.8A Pending CN11726663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66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7606B (zh) 一种核电站燃料厂房的布置结构
Strait et al. Long-Baseline Neutrino Facility (LBNF) and Deep Underground Neutrino Experiment (DUNE)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 Volume 3: Long-Baseline Neutrino Facility for DUNE June 24, 2015
CN113314238B (zh) 一种三代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及其布置方法、核电站
CN117266639A (zh) 一种核辅助厂房及其布置方法、小型压水堆核电厂
CN104131714B (zh) 核电站汽轮机厂房第一跨布置方法
CN108193906A (zh) 一种核岛厂房布置结构
CN111599501B (zh) 一种核电站核辅助厂房核废液系统的布置方法
CN112837837B (zh) 一种托卡马克主机厂房的布置方法及厂房、中间厂房
CN217008664U (zh) 一种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结构
JP2004045230A (ja) 放射性物質貯蔵施設
CN112696064B (zh) 一种气冷堆核电厂房的布置方法及厂房
CN107863167A (zh) 一种模块式小型堆的多堆布置结构
CN116451850A (zh) 一种核岛厂房通道规划设计方法
Birchler et al. Exxon nuclear fuel recovery and recycling center facility description
CN113808768A (zh) 一种双堆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方法
Link et al. Terminal report on the Mighty Mouse highflux research reactor project
CN115478721A (zh) 核电厂单堆布置核岛厂房结构
Kulkarni et al. Spent fuel storage in India
CN116378483A (zh) 一种燃料厂房布置方案
CN116733278A (zh) 一种备用冷却厂房的布置方法
Shaver et al. Review of Reactor Safety Analyses of Fast and Liquid Metal Cooled Reactors
JPH11211876A (ja) 原子力発電所の原子炉建屋の構造
CN114512251A (zh) 一种反应堆厂房布置方法、以及反应堆厂房
CN117967105A (zh) 一种放射性废液热泵系统厂房及其布置方法
JP3850486B2 (ja) 原子力発電所のタービン建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