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6218A -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6218A
CN117266218A CN202311086069.6A CN202311086069A CN117266218A CN 117266218 A CN117266218 A CN 117266218A CN 202311086069 A CN202311086069 A CN 202311086069A CN 117266218 A CN117266218 A CN 117266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layer
moulding bed
raft foundation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60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伟猜
李子旭
韦世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60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6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6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6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01Flat foundations
    • E02D27/013Shutter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07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a m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改进筏板基础钢筋支架与砖胎模的设计,使支架的横梁、连系梁对撑在砖胎模的圈梁上,为挡土砖胎模提供了有利的侧向约束,改进砖胎模的悬臂受力体系,提高了砖胎模的承载能力。本发明通过泄水孔、降水管构造,降低回填土内水位高度,减小了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本发明可有效减小砖胎模厚度,从而减小“坑中坑”开挖量和回填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Description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工程中,为埋设主楼筏板基础,通常会在大基坑内部独立挖深形成“坑中坑”。目前,“坑中坑”内的筏板基础侧模广泛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利用支护结构作为侧模,比如排桩、放坡岩壁、土钉墙等,但此类支护体表面凹凸不平,在其上施工外防水时质量无法保证,系统渗漏风险大;二是在坑内施工砖胎模,作为外防水的基层、筏板基础的侧模,但常规的砖墙构造难以满足愈埋愈深的基础需求,砖胎模不禁回填土侧压力而垮塌的现象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包括:
双用支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通长的横梁10焊接在立柱9的第一个侧面,通长的连系梁11焊接在立柱9的第二个侧面,且连系梁11的顶面紧贴横梁10的底部,剪刀撑12焊接在立柱9的第三个侧面,剪刀撑12的高度与横梁10的高度一致;
砖胎模5;
设置于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标高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6,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6设置于砖胎模5的上部;
基础梁4,所述基础梁4设置于所述砖胎模5的上部,所述基础梁4的底部通过间隔预设距离植入坑底的钢筋41,抵抗上部的砖胎模5收到的侧向力;
带有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所述带有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预埋于圈梁6内;横梁10及与其垂直布置的连系梁11伸至圈梁6的侧面,并与预埋板31焊接连接,为砖胎模5提供有力的侧向约束,改变砖胎模5的悬臂受力体系,从而减少砖胎模5的设计厚度。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还包括:
所述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的连接节点处,依次设置有防水层71、防水加强层62、遇水膨胀止水带81和止水环91。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所述防水加强层62紧贴砖胎模5,防水层71覆盖防水加强层62;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81紧贴防水层71,遇水膨胀止水带8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止水环91距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满焊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圈梁6、基础梁4和与砖胎模5连接的构造柱61的钢筋交叉连接位置由钢丝绑扎。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所述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均为型钢,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双用支架的横梁10作为支托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8的构件,横梁10的顶标高与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网8的底标高一致。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所述砖胎模5中间隔插入有泄水管7。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所述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还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内设置有回填土14,所述回填土14与坑外地面2标高齐平。
进一步的,在上述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中,设置于砖胎模5外侧的肥槽内的降水管1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筏板基础的坑中坑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平整场地,浇筑混凝土垫层3;
步骤S2,在坑底垫层3上施工基础梁4;
步骤S3,在基础梁4上砌筑一层砖胎模5,并间隔一定距离在砖胎模5中插入泄水管7;
步骤S4,将一层砖胎模5砌筑至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的标高,在砖胎模5上绑扎圈梁6、构造柱61的钢筋,在圈梁6的侧面埋设带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
步骤S5,浇筑该层的圈梁6、构造柱61的混凝土;
重复S3、S4、S5步骤,完成各层的砖胎模5的施工;
步骤S6,在砖胎模5的侧面施工筏板基础的防水层71,并预留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与圈梁6连接位置的防水后做;
步骤S7,在坑中坑里焊接安装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横梁10、连系梁11、剪刀撑分别在立柱9的一个侧面施以角焊缝51连接,且连系梁11紧贴横梁10的底部,将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直伸至圈梁6侧面,与圈梁6中的预埋板31进行焊接连接;
步骤S8,施工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连接节点的防水加强层62,紧贴防水加强层覆盖防水层71;紧贴所述防水层71,施工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遇水膨胀止水带81;距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将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圈,并满焊连接;
步骤S9,砖胎模5外侧安置降水管13,并分层施工回填土14于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的肥槽内,直至与坑外地面2标高齐平,通过降水管13抽吸回填土内积水;
步骤S10,在坑底和横梁10上绑扎筏板基础钢筋;
步骤S11,浇筑筏板基础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改进筏板基础钢筋支架与砖胎模的设计,使支架的横梁、连系梁对撑在砖胎模的圈梁上,为挡土砖胎模提供了有利的侧向约束,改进砖胎模的悬臂受力体系,提高了砖胎模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通过泄水孔、降水管构造,降低回填土内水位高度,减小了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
本发明可有效减小砖胎模厚度,从而减小“坑中坑”开挖量和回填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用支架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的立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用支架的横梁、连系梁与砖胎模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础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整体构造剖面图,图2为双用支架构造图,图3为侧模构造立面图,图4为双用支架的横梁或连系梁与砖胎模连接节点大样图,图5为基础梁剖面图。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包括:
双用支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通长的横梁10焊接在立柱9的第一个侧面,通长的连系梁11焊接在立柱9的第二个侧面,且连系梁11的顶面紧贴横梁10的底部,剪刀撑12焊接在立柱9的第三个侧面,剪刀撑12的高度与横梁10的高度一致;
砖胎模5;
设置于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标高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6,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6设置于砖胎模5的上部;
基础梁4,所述基础梁4设置于所述砖胎模5的上部,所述基础梁4的底部通过间隔预设距离植入坑底的钢筋41,抵抗上部的砖胎模5收到的侧向力;
带有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所述带有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预埋于圈梁6内;横梁10及与其垂直布置的连系梁11伸至圈梁6的侧面,并与预埋板31焊接连接,为砖胎模5提供有力的侧向约束,改变砖胎模5的悬臂受力体系,从而减少砖胎模5的设计厚度。
在此,双用支架的关键点在于:当筏板的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实际项目案例中,筏板中水平构造钢筋网片会略微加大钢筋规格,同时加大层间间距,但间距一般不会超过3000mm。
本发明通过改进筏板基础钢筋支架与砖胎模的设计,使支架的横梁、连系梁对撑在砖胎模的圈梁上,为挡土砖胎模提供了有利的侧向约束,改进砖胎模的悬臂受力体系,提高了砖胎模的承载能力。
本发明通过泄水孔、降水管构造,降低回填土内水位高度,减小了回填土对砖胎模的侧向压力。
本发明可有效减小砖胎模厚度,从而减小“坑中坑”开挖量和回填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本发明可以解决超深筏板基础侧模难以支设、易垮塌、防水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的连接节点处,依次设置有防水层71、防水加强层62、遇水膨胀止水带81和止水环91,有效防止渗漏现象。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加强层62紧贴砖胎模5,防水层71覆盖防水加强层62;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81紧贴防水层71,遇水膨胀止水带8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止水环91距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满焊连接。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圈梁6、基础梁4和与砖胎模5连接的构造柱61的钢筋交叉连接位置由钢丝绑扎。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均为型钢,通过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双用支架的横梁10作为支托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8的构件,横梁10的顶标高与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网8的底标高一致。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砖胎模5中间隔插入有泄水管7。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所述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还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内设置有回填土14,所述回填土14与坑外地面2标高齐平。
本发明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砖胎模5外侧的肥槽内的降水管1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筏板基础的坑中坑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平整场地,浇筑混凝土垫层3;
步骤S2,在坑底垫层3上施工基础梁4;
步骤S3,在基础梁4上砌筑一层砖胎模5,并间隔一定距离在砖胎模5中插入泄水管7;
步骤S4,将一层砖胎模5砌筑至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的标高,在砖胎模5上绑扎圈梁6、构造柱61的钢筋,在圈梁6的侧面埋设带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
步骤S5,浇筑该层的圈梁6、构造柱61的混凝土;
重复S3、S4、S5步骤,完成各层的砖胎模5的施工;
步骤S6,在砖胎模5的侧面施工筏板基础的防水层71,并预留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与圈梁6连接位置的防水后做;
步骤S7,在坑中坑里焊接安装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横梁10、连系梁11、剪刀撑分别在立柱9的一个侧面施以角焊缝51连接,且连系梁11紧贴横梁10的底部,将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直伸至圈梁6侧面,与圈梁6中的预埋板31进行焊接连接;
步骤S8,施工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连接节点的防水加强层62,紧贴防水加强层覆盖防水层71;紧贴所述防水层71,施工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遇水膨胀止水带81;距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将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圈,并满焊连接;
步骤S9,砖胎模5外侧安置降水管13,并分层施工回填土14于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的肥槽内,直至与坑外地面2标高齐平,通过降水管13抽吸回填土内积水;
步骤S10,在坑底和横梁10上绑扎筏板基础钢筋;
步骤S11,浇筑筏板基础混凝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用支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通长的横梁(10)焊接在立柱(9)的第一个侧面,通长的连系梁(11)焊接在立柱(9)的第二个侧面,且连系梁(11)的顶面紧贴横梁(10)的底部,剪刀撑(12)焊接在立柱(9)的第三个侧面,剪刀撑(12)的高度与横梁(10)的高度一致;
砖胎模(5);
设置于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标高处的钢筋混凝土圈梁(6),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6)设置于砖胎模(5)的上部;
基础梁(4),所述基础梁(4)设置于所述砖胎模(5)的上部,所述基础梁(4)的底部通过间隔预设距离植入坑底的钢筋(41),抵抗上部的砖胎模(5)收到的侧向力;
带有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所述预埋板(31)预埋于圈梁(6)内;横梁(10)及与其垂直布置的连系梁(11)伸至圈梁(6)的侧面,并与预埋板31焊接连接,为砖胎模(5)提供有力的侧向约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的连接节点处,依次设置有防水层(71)、防水加强层(62)、遇水膨胀止水带(81)和止水环(9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加强层(62)紧贴砖胎模(5),防水层(71)覆盖防水加强层(62);所述遇水膨胀止水带(81)紧贴防水层(71),遇水膨胀止水带(8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止水环(91)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与连系梁(11)一圈,满焊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圈梁(6)、基础梁(4)和与所述砖胎模(5)连接的构造柱(61)的钢筋交叉连接位置由钢丝绑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均为型钢,通过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双用支架的横梁(10)作为支托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8)的构件,横梁(10)的顶标高与各层筏板的水平钢筋网(8)的底标高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5)中间隔插入有泄水管(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还设置有肥槽,所述肥槽内设置有回填土(14),所述回填土(14)与坑外地面(2)标高齐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砖胎模(5)外侧的肥槽内的降水管(13)。
10.一种筏板基础侧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筏板基础的坑中坑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后,平整场地,浇筑混凝土垫层(3);
步骤S2,在坑底垫层(3)上施工基础梁(4);
步骤S3,在基础梁(4)上砌筑一层砖胎模(5),并间隔一定距离在砖胎模(5)中插入泄水管(7);
步骤S4,将一层砖胎模(5)砌筑至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的标高,在一层砖胎模(5)上绑扎圈梁(6)、构造柱(61)的钢筋,在圈梁(6)的侧面埋设带锚固钢筋的预埋板(31);
步骤S5,浇筑该层的圈梁(6)和构造柱(61)的混凝土;
重复S3、S4、S5步骤,完成各层的砖胎模(5)的施工;
步骤S6,在砖胎模(5)的侧面施工筏板基础的防水层(71),并预留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与圈梁(6)连接位置的防水后做;
步骤S7,在坑中坑里焊接安装双用支架的立柱(9)、横梁(10)、连系梁(11)和剪刀撑(12),其中,横梁(10)、连系梁(11)、剪刀撑(12)分别在立柱(9)的一个侧面施以角焊缝(51)连接,且连系梁(11)紧贴横梁10的底部,将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直伸至圈梁(6)侧面,与圈梁(6)中的预埋板(31)进行焊接连接;
步骤S8,施工双用支架的横梁(10)、连系梁(11)与圈梁(6)连接节点的防水加强层(62),紧贴防水加强层覆盖防水层(71);紧贴所述防水层(71),施工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的遇水膨胀止水带(81);距离遇水膨胀止水带(81)预设距离,将止水环(91)包围横梁(10)和连系梁(11)一圈,并满焊连接;
步骤S9,砖胎模(5)外侧安置降水管(13),并分层施工回填土(14)于坑壁(1)和砖胎模(5)之间的肥槽内,直至与坑外地面(2)的标高齐平,通过降水管(13)抽吸回填土内积水;
步骤S10,在坑底和横梁(10)上绑扎筏板基础钢筋;
步骤S11,浇筑筏板基础混凝土。
CN202311086069.6A 2023-08-28 2023-08-28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7266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6069.6A CN117266218A (zh) 2023-08-28 2023-08-28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6069.6A CN117266218A (zh) 2023-08-28 2023-08-28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6218A true CN117266218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1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6069.6A Pending CN117266218A (zh) 2023-08-28 2023-08-28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62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2856B (zh) 桥台改造方法、桥台、桥台改造的桥墩及顶升改造的桥梁
CN110042716B (zh) 泡沫轻质土高填方路基拓宽施工方法
KR102234513B1 (ko) 자립 기둥과 저항 기초 블럭을 이용한 블록식 보강토 옹벽 구조물 및 이의 시공공법
CN112779914A (zh) 一种斜撑结构及其在基坑中组合支撑的施工方法
CN114215096A (zh) 一种塔吊格构柱桩基承台
CN107503355B (zh) 外排后插型钢式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88347B (zh) 一种高边坡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17300A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05049B (zh)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2176879A (zh) 一种桥墩基础托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766861U (zh) 一种狭小空间下门架式建筑物桩基托换结构
CN210288419U (zh) 一种用于大跨距逆作基坑的反立柱斜撑加固系统
CN21633958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斜向支撑
CN216586567U (zh) 一种坑中坑微型桩支护结构
CN117266218A (zh) 筏板基础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406119U (zh) 一种高大边坡光面支护结构
CN112982433A (zh) 吊脚桩与主体结构支撑的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978697B (zh) 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3952237U (zh) 一种带四角支撑梁的基坑支护结构
KR100593203B1 (ko) 측압지지보 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 및 상기 측압지지보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을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20117272U (zh) 一种内台阶式预制混凝土路堤挡土墙
CN215857239U (zh) 支架组合固定搭设结构
CN211037013U (zh) 一种组合边坡支护结构
CN218990240U (zh) 一种基础底板深坑处侧模体系
CN113073670B (zh) 落深基础的侧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