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3465A -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3465A
CN117263465A CN202311495475.8A CN202311495475A CN117263465A CN 117263465 A CN117263465 A CN 117263465A CN 202311495475 A CN202311495475 A CN 202311495475A CN 117263465 A CN117263465 A CN 117263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waste
oil
plates
area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54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杰
郭小英
金樾
李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4954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3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3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3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06Anaerobic processes using solid supports for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包括预处理箱和厌氧氨氧化脱氮筒,预处理箱中通过两个隔板分为过滤搅拌区、微杂质清理区和浮油去除区,过滤搅拌区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框,下端设置有搅拌机构,微杂质清理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顶端设置有微杂质刮料装置,浮油去除区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浮油去除区的后侧面设置有挤油槽,所述密封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吸油机构;本脱氮装置设置有前置的预处理箱,通过处理箱能够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前进行去杂去油,从而有效提高了脱氮效果并且保证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家庭、饮食单位抛弃的剩饭剩菜以及厨房余物的统称,也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的产量也在逐年上涨。现有的餐厨垃圾采用厌氧菌生物分解处理,通过厌氧菌将其发酵呈沼气和残料,再将残料进行渣液分离后得到沼液,而沼液仍然存在高浓度COD及NH4+-N,需要将其进一步脱氮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厌氧氨氧化处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17041685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装置,其包括厌氧氨氧化塔,厌氧氨氧化塔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厌氧氨氧化塔内设有填料架,填料架内装有附着厌氧氨氧化菌的填料,厌氧氨氧化塔上设有回流管,回流管上设有抽取污水的回流泵,回流泵出口与进水管连接,厌氧氨氧化塔内设有加强介质流动的搅拌装置。该厌氧氨氧化装置通过装置内的搅拌装置使得污水充分搅浑,从而增大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提高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的效果和污水处理效率。但是实际经过渣液分离后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仍存在不少微杂质和较多的油液,如果不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的微杂质和油液去除,会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处理效果。另外,该厌氧氨氧化装置经通过搅拌机构对内部进行搅拌,而厌氧氨氧化菌一般是接种在聚氨酯生物悬浮填料上,搅拌时聚氨酯生物悬浮填料上仍然只能在塔体底部运动,无法与上层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充分接触,导致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处理效率并不高。因此,鉴于现有厌氧氨氧化装置在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时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去除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的微杂质和油液及够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上下层均能够有效处理的脱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以实现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高效脱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包括预处理箱和厌氧氨氧化脱氮筒,所述预处理箱中设置有两个隔板将其内腔从左往右依次分为过滤搅拌区、微杂质清理区和浮油去除区,且两个隔板上均开设有流通口;
所述过滤搅拌区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框,下端设置有搅拌机构,且流通口设置在过滤框与搅拌机构之间的隔板上,所述微杂质清理区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顶端设置有微杂质刮料装置,所述微杂质清理区的顶端后侧面连接有接杂槽;
所述浮油去除区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浮油去除区的后侧面设置有挤油槽,位于所述密封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吸油机构,所述吸油机构包括左右两个平行设置的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之间设置有移动梁,且移动梁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移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所述挤油槽上设置有实现移动梁前后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移动梁的下端连接有海绵吸油块,所述挤油槽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板,所述挤油槽的端面设置有实现两个挤压板同步反向转动的挤压动力组件;
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筒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与浮油去除区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进液输送组件,所述处理罐的下端设置有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的正上方设置有中空输送管,所述中空输送管中设置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的下端伸至集料斗中,上端伸出中空输送管,所述处理罐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螺旋叶相连接,所述处理罐上还设置有出料输液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过滤框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有定位边板,所述过滤搅拌区的上端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对定位边板进行支撑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边板上开设有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边板上还设置有提拉把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前后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搅拌轴,每个所述搅拌轴上均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预处理箱的左侧面设置有驱动箱,两个所述搅拌轴伸入驱动箱的端部均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驱动箱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伸入驱动箱中的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两个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预处理箱前侧面的第一气罐和设置在微杂质清理区底部的总曝气管,所述总曝气管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第一曝气头,所述第一气罐与第一曝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微杂质刮料装置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动轴,每个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后侧所述转动轴位于接杂槽中设置,且在接杂槽上设置有与转动轴相连接的第一电机,两个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块,且两个输送带上的安装块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对应的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梁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中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海绵载板,所述海绵吸油块设置在海绵载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移动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之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一排与密封盖板相抵接的滚轮,位于所述浮油去除区中的密封盖板下表面低于伸出浮油去除区中的密封盖板下表面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挤油槽外侧面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移动梁上开设有与传动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具体设置,所述挤压动力组件包括连接在两个挤压板同一侧端轴上的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挤油槽的侧面设置有将两个齿轮罩住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第五电机,且第五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齿轮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中空输送管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曝气管,所述环形曝气管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曝气头,所述处理罐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气罐,所述第二气罐与环形曝气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脱氮装置进行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的餐厨垃圾沼液倒入过滤框中,经过初步过滤后由搅拌机构将其搅拌浑浊,然后将搅拌浑浊的餐厨垃圾沼液进行曝气处理,使得餐厨垃圾沼液中的微杂质漂浮在液面上方,然后启动微杂质刮料装置将微杂质刮入接杂槽中实现与沼液分离;
S2:将步骤中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沼液送至浮油去除区中静置,待餐厨垃圾沼液油水分层后油污漂浮在上层,再启动吸油机构将上层的油污吸附,并移动至挤油槽中后由挤压板将海绵吸油块中吸取的油液挤下;
S3:将步骤中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沼液输送至处理罐,并通过提前接入的生物悬浮填料进行生物分解,并且生物悬浮填料中含有厌氧氨氧化菌;
S4:待餐厨垃圾沼液经过厌氧氨氧化菌充分分解脱氮后,将其输送至陶瓷平板膜进行抽滤,抽滤后进入先后进入消毒池和清水池中处理后即可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公开的脱氮装置通过在处理罐中设置一集料斗和一上下翻料机构,在生物悬浮填料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对沼液进行分解脱氮时,螺旋叶能够将生物悬浮填料沿着中空输送管向上输送,然后再从中空输送管的顶端下落,下落后再聚集在集料斗上,如此不断运行可使得生物悬浮填料处于不停的上下循环运动过程中,因此能够使得厌氧氨氧化菌对处理罐中的沼液进行充分分解脱氮,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对沼液的脱氮效果。
二、本发明公开的脱氮装置还设置有前置的预处理箱,预处理箱中分为过滤搅拌区、微杂质清理区和浮油去除区,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进行厌氧氨氧化脱氮前,先将其通入预处理箱中,通过预处理箱中的过滤框将沼液中的大颗粒杂物过滤,然后通过搅拌机构将其搅拌浑浊,接着搅拌浑浊后的沼液经过二氧化碳曝气,使得沼液中微杂质能够悬浮在上层,再由微杂质刮料装置将上层的微杂质与沼液分离,随后经过静置后使得油液在浮油去除区中上下分层,分层后再由吸油机构去除上层油污,最后再将沼液通入处理罐中进行厌氧氨氧化处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沼液不仅碳源充足,而且由于去除了杂质和油污能够保证后续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
三、本发明中的吸油机构以海绵吸油块为除油件,通过丝杆、移动槽的作用使得海绵吸油块沿着分层后的沼液上层移动,能够将沼液上层的油污充分吸收,同时吸收油污后的海绵吸油块移动至接挤油槽中,通过两个挤压板的挤压作用能够将海绵吸油块中的油污快速挤压,挤油后的海绵吸油块可快速投入下次使用;整个吸油机构结构设计新颖、去油效果优异,充分保证了后续对沼液的脱氮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脱氮装置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脱氮装置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预处理箱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预处理箱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预处理箱的右侧面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微杂质刮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吸油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厌氧氨氧化脱氮筒的立体剖面图。
其中:
1-预处理箱,101-过滤搅拌区,102-微杂质清理区,103-浮油去除区,104-流通口,105-密封盖板,106-挤油槽,107-接杂槽;
2-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00-处理罐,201-集料斗,202-中空输送管,203-螺旋叶,204-第二电机,205-环形曝气管,206-第二曝气头,207-第二气罐,208-第二输气管;
3-过滤框,301-定位边板,302-定位杆,303-提拉把手;
4-搅拌机构,401-搅拌轴,402-搅拌叶,403-驱动箱,404-从动带轮,405-第三电机,406-主动带轮;
5-曝气装置,501-第一气罐,502-总曝气管,503-第一曝气头,504-第一输气管;
6-微杂质刮料装置,601-转动轴,602-输送带,604-第一电机,605-安装块,606-刮料板;
7-吸油机构,701-移动槽,702-移动梁,7021-螺纹孔,703-滑动块,704-驱动单元,7041-第四电机,7042-传动丝杆,705海绵吸油块,706-挤压板,707-挤压动力组件,7071-齿轮,7072-齿轮箱,7073-第五电机,708-连接杆,709-海绵载板,710-压板,711-弹簧,712-转动座,713-转动杆,714-滚轮;
800-进液输送组件,900-出料输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10,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参考附图1和附图10,该脱氮装置包括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包括一处理罐200,处理罐200的内部提取装入了足量的生物悬浮填料,生物悬浮填料中接种有厌氧氨氧化菌。在处理罐200上设置有进液输送组件800,通过该进液输送组件800能够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定量输送至处理罐200中。
在处理罐200的下端设置有集料斗201,并在位于集料斗201的正上方设置有一垂直设置的中空输送管202。在中空输送管202中设置有螺旋叶203,并且该螺旋叶203的下端伸至集料斗201中,上端伸出中空输送管202。在处理罐20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4,并将第二电机204的电机轴与螺旋叶203相连接,然后还在处理罐200上还设置有出料输液组件900。
当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通过进液输送组件800进入到处理罐200内部进行脱氮分解时,启动第二电机204使得螺旋叶203在中空输送管202中旋转,在螺旋叶203的作用下生物悬浮填料沿着中空输送管202向上输送,然后输送至中空输送管202顶端后再向下滚落,并再次聚集在集料斗201中。如此重复上述操作能够实现处理罐200中生物悬浮填料的上下不停翻动,使得生物悬浮填料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对通入的沼液进行全面生物分解脱氮。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位于中空输送管202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曝气管205,环形曝气管205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曝气头206,并在处理罐20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气罐207,第二气罐207与环形曝气管205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208。在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运行过程中,还可打开第二输气管208上的气阀,将第二气罐207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处理罐中,一方面增加内部液体的翻动效果,二方面还能够及时向沼液中补充碳源,使得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对沼液进行充分分解脱氮。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3,该脱氮装置包括预处理箱1和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其中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的内部设计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本处不做再次说明。
本实施例2在预处理箱1中设置有两个隔板100,通过该两个隔板100将处理箱1的内腔从左往右依次分为过滤搅拌区101、微杂质清理区102和浮油去除区103,同时还在两个隔板100上均开设有流通口104,使得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能够在三个区域中流动。
参考附图3和附图6,在过滤搅拌区101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框3,在下端设置有搅拌机构4,并且流通口104设置在过滤框3与搅拌机构4之间的隔板100上。具体设置时,在过滤框3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有定位边板301,过滤搅拌区101的上端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对定位边板301进行支撑的托板,然后在托板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定位杆302,并在定位边板301上开设有与定位杆302相匹配的定位孔。上述在过滤框3安装固定时,将定位杆302与定位孔对齐,然后通过托板对定位边板301的支撑作用即可实现过滤框3安装。另外,为了方便定时取出过滤框3,清理其内部的杂质,还在定位边板301上还设置有提拉把手303,方便作业人员通过提拉把手303将整个过滤框3取出。
该搅拌机构4包括前后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搅拌轴401,每个搅拌轴401上均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02。然后在预处理箱1的左侧面设置有驱动箱403,两个搅拌轴401伸入驱动箱403的端部均连接有从动带轮404。在驱动箱403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第三电机405,第三电机405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伸入驱动箱403中的主动带轮406,然后在主动带轮406与两个从动带轮404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图中未画出)。当经过过滤后的沼液会流向过滤搅拌区101的下方,此时通过第三电机405的作用能够使得两个搅拌轴401同步转动,然后通过搅拌叶402将沼液搅拌至浑浊,使沼液中的成分分布均匀。
参考附图1、附图3、附图4和附图7,在微杂质清理区10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5,在微杂质清理区102的顶端设置有微杂质刮料装置6,并在微杂质清理区102的顶端后侧面连接有接杂槽107。
其中,曝气装置5包括设置在预处理箱1前侧面的第一气罐501和设置在微杂质清理区102底部的总曝气管502,总曝气管502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第一曝气头503,第一气罐501与第一曝气管502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504。当搅拌浑浊后的沼液进入到杂质清理区102底部时,打开第一输气管504上的气阀,然后第一曝气头503上气体会附着在微杂质表面形成小气泡,从而使得微杂质在小气泡的作用下全部漂浮在沼液上表层,同时还能够向沼液中补充碳源。
本实施例中的微杂质刮料装置6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动轴601,每个转动轴6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602,并且后侧转动轴601位于接杂槽107中设置,然后在接杂槽107上设置有与转动轴601相连接的第一电机604。在两个输送带602的外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块605,并且两个输送带602上的安装块605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对应的安装块605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606。上述微杂质刮料装置6在运行前,先通过曝气装置5的作用使得沼液中微杂质全部漂浮在液面上层,然后启动第一电机604使得输送带602传动,然后在输送带602的作用下使得刮料板606沿着沼液上表面刮动,从而将上层的微杂质全部刮入接杂槽107进行收集。
参考附图3、附图5和附图8,在浮油去除区10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105,浮油去除区103的后侧面设置有挤油槽106,位于密封盖板105的下方设置有吸油机构7。具体的吸油机构7包括左右两个平行设置的移动槽701,在两个移动槽701之间设置有移动梁702,并且移动梁70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移动槽701相匹配的滑动块703。在挤油槽106上设置有实现移动梁702前后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704,然后再移动梁702的下端连接有海绵吸油块705。具体的驱动单元704包括设置在挤油槽106外侧面的第四电机7041,在第四电机704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丝杆7042,同时还在移动梁702上开设有与传动丝杆7042相匹配的螺纹孔7021,通过第四电机7041驱动传动丝杆7042转动,然后在传动丝杆7042与螺纹孔7021的传动下能够使得移动梁702沿着移动槽701前后移动,然后通过移动的海绵吸油块705将沼液上层的油污全部吸走。
另外,在具体设置时还在移动梁70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中均设置有连接杆708,两个连接杆708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海绵载板709,海绵吸油块705设置在海绵载板709的下表面。在两个连接杆708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压板710,压板710与移动梁702之间设置有弹簧711。在压板710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转动座712,两个转动座712之间连接有转动杆713,转动杆713上设置有一排与密封盖板105相抵接的滚轮714。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盖板105在设计时使得位于浮油去除区103中的密封盖板105下表面低于伸出浮油去除区103中的密封盖板105下表面设置。通过上述对吸油机构7的设计,当移动梁702处于浮油去除区103内部时,由于滚轮714受到密封盖板105下表面的抵接作用使得压板710下移,此时下端的海绵载板709能够充分浸入到沼液上层的油污中进行吸收,待移动出浮油去除区103后在弹簧711的作用下海绵载板709向上提升并进入到挤油槽106中。
在挤油槽106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板706,挤油槽106的端面设置有实现两个挤压板706同步反向转动的挤压动力组件707。具体的挤压动力组件707包括连接在两个挤压板706同一侧端轴上的齿轮7071,并且两个齿轮7071相互啮合设置。在挤油槽106的侧面设置有将两个齿轮7071罩住的齿轮箱7072,齿轮箱7072上设置有第五电机7073,然后将第五电机7073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齿轮7071相连接。当吸满油污的海绵吸油块705移动至挤油槽106中时海绵吸油块705位于两个挤压板706之间。启动第五电机7073使得与之对应的齿轮7071转动,然后通过两个两个齿轮7071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挤压板706相互靠近,从而通过挤压板706同时对海绵吸油块705进行挤压,从而将吸附的油污挤下并落在挤油槽106中,经过挤油后的海绵吸油块705可快速投入下次使用。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使用实施例2中脱氮装置进行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厌氧氨氧化脱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的餐厨垃圾沼液倒入过滤框3中,经过初步过滤后由搅拌机构4将其搅拌浑浊。然后将搅拌浑浊的餐厨垃圾沼液进行曝气处理,使得餐厨垃圾沼液中的微杂质漂浮在液面上方,然后启动微杂质刮料装置6,将微杂质刮入接杂槽107中实现与沼液分离。
步骤二:将上述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沼液送至浮油去除区103中静置,待餐厨垃圾沼液油水分层后油污漂浮在上层,再启动吸油机构7将上层的油污吸附,并移动至挤油槽106中后由挤压板706将海绵吸油块705中吸取的油液挤下。
步骤三:将上述中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沼液输送至处理罐200,并通过提前接入的生物悬浮填料进行生物分解,并且生物悬浮填料中含有大量的厌氧氨氧化菌。
步骤四:待餐厨垃圾沼液经过厌氧氨氧化菌充分分解脱氮后,将其输送至陶瓷平板膜进行抽滤,抽滤后进入先后进入消毒池和清水池中消毒和清洗处理后即可正常排放。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箱(1)和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所述预处理箱(1)中设置有两个隔板(100)将其内腔从左往右依次分为过滤搅拌区(101)、微杂质清理区(102)和浮油去除区(103),且两个隔板(100)上均开设有流通口(104);
所述过滤搅拌区(101)的上端设置有过滤框(3),下端设置有搅拌机构(4),且流通口(104)设置在过滤框(3)与搅拌机构(4)之间的隔板(100)上,所述微杂质清理区(10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5),顶端设置有微杂质刮料装置(6),所述微杂质清理区(102)的顶端后侧面连接有接杂槽(107);
所述浮油去除区(10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105),所述浮油去除区(103)的后侧面设置有挤油槽(106),位于所述密封盖板(105)的下方设置有吸油机构(7),所述吸油机构(7)包括左右两个平行设置的移动槽(701),两个所述移动槽(701)之间设置有移动梁(702),且移动梁(70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移动槽(701)相匹配的滑动块(703),所述挤油槽(106)上设置有实现移动梁(702)前后往复移动的驱动单元(704),所述移动梁(702)的下端连接有海绵吸油块(705),所述挤油槽(106)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挤压板(706),所述挤油槽(106)的端面设置有实现两个挤压板(706)同步反向转动的挤压动力组件(707);
所述厌氧氨氧化脱氮筒(2)包括处理罐(200),所述处理罐(200)与浮油去除区(103)的下端之间设置有进液输送组件(800),所述处理罐(200)的下端设置有集料斗(201),位于所述集料斗(201)的正上方设置有中空输送管(202),所述中空输送管(202)中设置有螺旋叶(203),所述螺旋叶(203)的下端伸至集料斗(201)中,上端伸出中空输送管(202),所述处理罐(20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04),且第二电机(204)的电机轴与螺旋叶(203)相连接,所述处理罐(200)上还设置有出料输液组件(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3)的左右两端向外延伸有定位边板(301),所述过滤搅拌区(101)的上端两侧内壁均连接有对定位边板(301)进行支撑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定位杆(302),所述定位边板(301)上开设有与定位杆(302)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边板(301)上还设置有提拉把手(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前后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两个搅拌轴(401),每个所述搅拌轴(401)上均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02),所述预处理箱(1)的左侧面设置有驱动箱(403),两个所述搅拌轴(401)伸入驱动箱(403)的端部均连接有从动带轮(404),所述驱动箱(403)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第三电机(405),所述第三电机(405)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伸入驱动箱(403)中的主动带轮(406),所述主动带轮(406)与两个从动带轮(404)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设置在预处理箱(1)前侧面的第一气罐(501)和设置在微杂质清理区(102)底部的总曝气管(502),所述总曝气管(502)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第一曝气头(503),所述第一气罐(501)与第一曝气管(502)之间连接有第一输气管(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杂质刮料装置(6)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转动轴(601),每个转动轴(60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输送带(602),后侧所述转动轴(601)位于接杂槽(107)中设置,且在接杂槽(107)上设置有与转动轴(601)相连接的第一电机(604),两个所述输送带(602)的外表面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块(605),且两个输送带(602)上的安装块(605)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对应的所述安装块(605)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6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梁(70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中均设置有连接杆(708),两个所述连接杆(708)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海绵载板(709),所述海绵吸油块(705)设置在海绵载板(709)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杆(708)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压板(710),所述压板(710)与移动梁(702)之间设置有弹簧(711),所述压板(710)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转动座(712),两个所述转动座(712)之间连接有转动杆(713),所述转动杆(713)上设置有一排与密封盖板(105)相抵接的滚轮(714),位于所述浮油去除区(103)中的密封盖板(105)下表面低于伸出浮油去除区(103)中的密封盖板(105)下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704)包括设置在挤油槽(106)外侧面的第四电机(7041),所述第四电机(704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丝杆(7042),所述移动梁(702)上开设有与传动丝杆(7042)相匹配的螺纹孔(70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动力组件(707)包括连接在两个挤压板(706)同一侧端轴上的齿轮(7071),且两个齿轮(7071)相互啮合设置,所述挤油槽(106)的侧面设置有将两个齿轮(7071)罩住的齿轮箱(7072),所述齿轮箱(7072)上设置有第五电机(7073),且第五电机(7073)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齿轮(707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空输送管(202)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曝气管(205),所述环形曝气管(205)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曝气头(206),所述处理罐(200)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气罐(207),所述第二气罐(207)与环形曝气管(205)之间连接有第二输气管(208)。
CN202311495475.8A 2023-11-10 2023-11-10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Pending CN117263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5475.8A CN117263465A (zh) 2023-11-10 2023-11-10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5475.8A CN117263465A (zh) 2023-11-10 2023-11-10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3465A true CN117263465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1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5475.8A Pending CN117263465A (zh) 2023-11-10 2023-11-10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34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5344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养反硝化工艺脱氮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5344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山东龙安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养反硝化工艺脱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09B (zh) 厌氧法处理化纤废水装置
CN117263465A (zh) 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微生物处理脱氮装置
CN112851032A (zh) 一种生活污水降解处理装置
CN220047314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回收机构
CN115340227B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06591014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4275928A (zh)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13816544A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CN116534956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电解装置及其电解方法
CN117228827A (zh) 一种基于环保工程的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9031911U (zh)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用循环式生物反应装置
CN216584587U (zh) 园林垃圾发酵装置渗液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CN114751543B (zh) 用于电镀废水的净零排放回收设备及其回收方法
CN216445179U (zh) 一种高效率废水处理装置
CN214389134U (zh) 一种一体化砂水分离器
CN211056905U (zh) 一种多级氧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08200688U (zh) 一种生活废水一体化设备
CN113213609A (zh) 一种污水池利用磷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CN111792727A (zh) 一种具有曝气角度和高度可调节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2713139U (zh)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的生化处理池
CN220703293U (zh) 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9251942U (zh)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礼品纸废水处理装置
CN219983983U (zh) 一种二次沉淀回流装置
CN219848862U (zh)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
CN219259691U (zh) 纺织废水循环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