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9043A -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9043A
CN117259043A CN202310689726.XA CN202310689726A CN117259043A CN 117259043 A CN117259043 A CN 117259043A CN 202310689726 A CN202310689726 A CN 202310689726A CN 117259043 A CN117259043 A CN 117259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nozzle
nozzle
disposed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97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沓名知之
谷本夏树
座间亮二
小出悠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59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9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24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the carried liquid and the main stream of atomising fluid being brought together downstream of the container before dis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40Filter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spraying out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6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supporting or holding spraying apparatus
    • B05B15/6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spraying apparatus, e.g. suction cups
    • B05B15/625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spraying apparatus, e.g. suction cups designed to be placed on the 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6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supporting or holding spraying apparatus
    • B05B15/63Hand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75Nozzle arrangements in gas str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81Apparatus supplied with low pressure gas, e.g. "hvlp"-guns; air supplied by a fa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 B05B7/08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separate outlet orifices, e.g. to form parallel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being parallel, to form intersecting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converging but not necessarily intersecting at a point
    • B05B7/089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separate outlet orifices, e.g. to form parallel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being parallel, to form intersecting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converging but not necessarily intersecting at a point the outlet orifices for jets constituted by a liquid or a mixture containing a liquid being disposed on a cir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08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iner or its attachment means to the spray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16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oducing or supplying the atomising fluid, e.g. air hoses, air pumps, gas containers, compressors, fans, ventilators, their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 B05B7/243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using an atomising fluid as carrying fluid for feeding, e.g. by suction or pressure, a carried liquid from the container to the nozzle the carried liquid and the main stream of atomising fluid being brought together by parallel conduits placed one inside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02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475Apparatus to be carried on or by a person, e.g. by h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containers fixed to the discharge device comprising a container carried on the back of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3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control volume of flow, e.g. with adjustable passages
    • B05B1/3026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control volume of flow, e.g. with adjustable passages the controlling element being a gate valve, a sliding valve or a c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Nozzle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雾鼓风机。其具有能够使液体微粒化的技术。喷雾鼓风机具备将积存于液体箱内的液体向放出管内放出的液体喷嘴。液体喷嘴具备: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将液体向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前端面,其配置于液体喷嘴的前端,在该前端面配置有放出口;侧面,其构成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其将前端面与侧面连接,构成液体喷嘴的角。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沿着侧面朝向液体喷嘴的前端流动。在角部,延长前端面而成的假想前端面与延长侧面而成的假想侧面在第1位置相交。从第1位置至前端面为止的距离和从第1位置至侧面为止的距离均为0.3mm以下。

Description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喷雾鼓风机。喷雾鼓风机具备积存液体的液体箱、风扇、供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流动的放出管以及配置于放出管的内部并且将积存于液体箱内的液体向放出管内放出的液体喷嘴。液体喷嘴具备: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向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液体的放出口;前端面,其配置于液体喷嘴的前端,供放出口配置;侧面,其构成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其将前端面与侧面连接,构成液体喷嘴的角。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沿着侧面朝向液体喷嘴的前端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1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喷雾鼓风机中,从放出口放出的液体在前端面上移动至角部。液体在从角部朝向侧面移动时,与沿着侧面流动的空气碰撞,离开液体喷嘴。然后,液体与空气一起在放出管内流动,从放出管向外部放出。
在上述的喷雾鼓风机中,由于角部较大地弯曲,因此,液体在角部上形成积液。因此,即使积液与空气碰撞,液体也难以微粒化。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能够使液体微粒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喷雾鼓风机。喷雾鼓风机具备:液体箱,其积存液体;风扇;放出管,其供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流动;以及液体喷嘴,其配置于放出管的内部,将积存于液体箱内的液体向放出管内放出。液体喷嘴具备: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将液体向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前端面,其配置于液体喷嘴的前端,在该前端面配置有放出口;侧面,其构成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其将前端面与侧面连接,构成液体喷嘴的角。由风扇送出的空气沿着侧面朝向液体喷嘴的前端流动。在角部,延长前端面而成的假想前端面与延长侧面而成的假想侧面在第1位置相交。从第1位置至前端面为止的距离和从第1位置至侧面为止的距离均为0.3mm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角部为尖锐的角。因此,移动至角部的液体难以在角部形成积液,而是从角部朝向侧面顺畅地移动。由此,在液体与沿着侧面流动的空气碰撞时,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液体喷嘴将积存于液体箱内的液体向供空气流动的放出管放出。液体喷嘴具备: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将液体向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前端面,其配置于液体喷嘴的前端,在该前端面配置有放出口;侧面,其构成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其将前端面与侧面连接,构成液体喷嘴的角。制造方法具备:前端面切削工序,在该前端面切削工序中,从前端对液体喷嘴进行切削来形成前端面;以及侧面切削工序,在前端面切削工序之后,在该侧面切削工序中,从侧方朝向前端面对液体喷嘴进行切削来形成侧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所制造的液体喷嘴的角部为尖锐的角。另外,在角部形成有微小的突起,该突起不向侧面侧突出。因此,移动至角部的液体难以在角部形成积液,而是从角部朝向侧面顺畅地移动。由此,在液体与沿着侧面流动的空气碰撞时,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立体图。
图2是在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中从主体单元4拆下放出管10时的右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中,罩部34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俯视图。
图6是在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中拆下后侧主体外壳28时的后视图。
图7是实施例的风扇单元18和控制单元20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的放出管10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的液体箱24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水平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的液体箱24、排出管91以及供给线路113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例的液体箱24的突出部92附近的水平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纵剖视图。
图14是在实施例的液体箱24中,单向阀144关闭时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在实施例的液体箱24中,单向阀144打开时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的框架单元6的立体图。
图17是在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中从主体外壳16拆下框架单元6和背带单元8时的立体图。
图18是在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中从主体单元4拆下放出管10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后视图。
图20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下侧相对面200附近的纵剖视图。
图21是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的主视图。
图22是实施例的放出管10、筒构件250以及液体喷嘴252的剖面立体图。
图23是实施例的液体喷嘴252的立体图。
图24是实施例的第2供给管240和液体喷嘴252的剖视图。
图25是实施例的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26是实施例的液体喷嘴252的角部290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27是从前侧观察变形例的液体喷嘴252得到的主视图。
图28是变形例的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作业机械;4、主体单元;4a、30、90a、相对面;6、框架单元;10、放出管;16、主体外壳;18、风扇单元;20、控制单元;22、电池单元;24、液体箱;44、风扇;46、电动马达;66、前端管;84、右侧电池安装部;86、左侧电池安装部;90、箱主体;92、突出部;94、过滤单元;96、箱盖;114、侧壁;116、供给口;120、第1侧部;122、第2侧部;124、被卡合轨道;126、连通孔;140、卡合轨道;142、连通空间;144、单向阀;148、阀部;170、右侧部框架;172、左侧部框架;174、后部框架;178、下部框架;196、接收槽;200、下侧相对面;208、肩部背带单元;210、右肩部背带;212、左肩部背带;214、第1上部安装部;218、第2上部安装部;250、筒构件;252、液体喷嘴;258、喷嘴部;266、侧面;268、第1侧面;270、第2侧面;274、液体通路;280a、放出口;282、前端面;284、倾斜面;290、角部;296、假想侧面;298、假想前端面;BP、电池组;CP1、CP2、CP3、中心位置;CX、中心轴线;G1、G2、G3、G4、G5、G6、G7、G8、G9、重心位置;P、载置面;SW1、空气流;VP1、假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且非限定性的具体例。该详细的说明仅旨在向本领域技术人员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例的细节,而不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公开的附加特征以及技术方案能够与其他特征、技术方案分开或共同使用,以提供进一步改善的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另外,在以下的详细的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工序的组合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并不是实施本发明时所必须的,仅为了特别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具体例而记载。并且,当提供本发明的添加的且有用的实施方式时,以下的代表性的具体例的各种特征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各种特征并非必须像在此记载的具体例或举出的顺序那样进行组合。
与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征的结构不同,在本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全部特征旨在单独且彼此独立地公开,作为对原始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定事项的限定。并且,全部的数值范围以及涉及组或群的记载旨在公开它们的中间的结构,作为对原始公开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特定事项的限定。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角部也可以遍及前端面的周缘的整周地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从放出口放出的液体移动到前端面的周缘的任意的位置时,都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前端面也可以具备倾斜面。液体喷嘴也可以具备沿液体喷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倾斜面也可以相对于与中心轴线正交的假想面以5度以上的角度倾斜。
根据上述的结构,沿着侧面流动的空气通过液体喷嘴,由此在液体喷嘴的前端面附近产生空气流。该空气流朝向液体喷嘴的前端面流动之后,在前端面上朝向角部流动。由此,能够使从放出口放出的液体容易地朝向角部移动。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倾斜面也可以随着朝向液体喷嘴的前端侧去而远离中心轴线。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产生湍流较少的空气流。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放出口也可以配置于倾斜面。
根据上述的结构,液体从放出口直接向倾斜面放出。由此,能够使液体更容易地朝向角部移动。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侧面也可以具备直径随着朝向角部去而变小的第1侧面。喷雾鼓风机还可以具备筒构件,该筒构件配置于放出管的内部,将液体喷嘴的第1侧面至少一部分地包围。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放出管内流动的空气向第1侧面与筒构件之间流入,空气所流动的空间变窄,由此能够提高空气的流速。由此,能够使液体进一步微粒化。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嘴也可以具备金属制的喷嘴部。第1侧面也可以形成于喷嘴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喷嘴部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加工第1侧面。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作业机械2是背负式的作业机械。作业机械2构成为将液体放出(飞散)。作业机械2例如是喷雾鼓风机。液体例如是药液或者水。液体积存于后述的液体箱24内。作业机械2具备主体单元4、框架单元6、背带单元8、放出管10以及手柄单元12。框架单元6安装于主体单元4。背带单元8直接和/或间接地安装于主体单元4。放出管10安装于主体单元4的右侧下部。手柄单元12安装于放出管10。使用者在佩戴背带单元8并背负着作业机械2的状态下,把持手柄单元12并操作放出管10,从而使液体从放出管10飞散。如图2所示,主体单元4具有相对面4a,该相对面4a在作业机械2由使用者背负着时,与使用者的背部相对。以下,在将作业机械2载置于地面等载置面P时,将与相对面4a正交的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将与载置面P正交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左右方向。
如图3所示,主体单元4具备主体外壳16、风扇单元18、控制单元20、电池单元22以及液体箱24。主体外壳16支承风扇单元18、电池单元22以及液体箱24。主体外壳16具备前侧主体外壳26和后侧主体外壳28。如图2所示,前侧主体外壳26具备相对面30,该相对面30在作业机械2由使用者背负着时,与使用者的背部相对。相对面30构成主体单元4的相对面4a的局部。
如图4所示,后侧主体外壳28具备主体部32和罩部34。主体部32利用螺纹件(省略图示)固定于前侧主体外壳26。罩部3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前侧主体外壳26。罩部34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转动。罩部34的转动轴配置于比电池单元22靠上侧的位置。罩部34配置于电池单元22的后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前侧主体外壳26与后侧主体外壳28之间划分出第1内部空间36和第2内部空间38。在第1内部空间36配置有风扇单元18和控制单元20。在主体外壳16的左侧面的下部附近安装有罩40,第1内部空间36经由罩40的吸气口40a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连通。第2内部空间38配置于第1内部空间36的上侧。第2内部空间38与第1内部空间36分开。在第2内部空间38配置有电池单元22。因此,后述的电池组BP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通过使罩部34朝向上侧打开,第2内部空间38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连通。
风扇单元18、电池单元22以及液体箱24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电池单元22配置于风扇单元18的上侧,液体箱24配置于电池单元22的上侧。如图5所示,在将作业机械2载置于载置面P(参照图2)的状态下,在从上侧观察作业机械2时,液体箱24的至少50%以上的区域与风扇单元18以及电池单元22均重叠。在图5中,以虚线图示出风扇单元18的外形,以单点划线图示出电池单元22的外形。另外,风扇单元18的至少50%以上的区域与电池单元22以及液体箱24均重叠。并且,电池单元22的至少50%以上的区域与风扇单元18以及液体箱24均重叠。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6,对重心位置进行说明。风扇单元18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1。另外,在两个电池组BP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时,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2,在两个电池组BP未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时,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3。并且,当液体在液体箱24内积存到最大量时,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4,当在液体箱24内未积存液体时,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5。另外,当两个电池组BP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并且液体在液体箱24内积存到最大量时,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6,当两个电池组BP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并且在液体箱24内未积存液体时,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7。
如图2所示,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G2、G3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每一个方向上都大致相同。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G4在前后方向上与重心位置G5大致相同,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5稍靠下侧的位置。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6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7稍靠后侧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7靠上侧的位置。
在前后方向上,风扇单元18的重心位置G1、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G2、G3、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G4、G5以及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6、G7配置于主体单元4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1/3的范围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为主体单元4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1/6的范围的区域)。在图2中,以虚线图示出主体单元4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1/3的范围的区域。重心位置G1配置于主体单元4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CP1附近。重心位置G2、G3、G4、G5、G6、G7配置于比中心位置CP1靠相对面4a侧(前侧)的位置。中心位置CP1位于主体单元4的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心。在图2中,以单点划线图示出中心位置CP1。
如图6所示,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G2、G3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相同。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G4、G5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相同。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7远离放出管10(靠左侧)的位置。
在左右方向上,风扇单元18的重心位置G1、电池单元22的重心位置G2、G3、液体箱24的重心位置G4、G5以及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6、G7配置于主体单元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1/3的范围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为主体单元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1/6的范围的区域)。在图6中,以虚线图示出主体单元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1/3的范围的区域。重心位置G1、G6、G7配置于比主体单元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CP2靠放出管10侧(右侧)的位置。重心位置G2、G3、G4、G5配置于主体单元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CP2附近。中心位置CP2位于主体单元4的右端与左端之间的中心。在图6中,以单点划线图示出中心位置CP2。
如图7所示,风扇单元18具备风扇44、电动马达46、马达外壳48、盖构件50、锥形部52以及筒构件54。风扇44例如是轴流风扇。电动马达46的轴46a与风扇44相连结。电动马达46使风扇44旋转。电动马达46例如是无刷马达。马达外壳48收纳电动马达46。在马达外壳48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整流翅片55。盖构件50关闭马达外壳48的左端开口。锥形部52与马达外壳48的右端相连结。筒构件54呈大致圆筒形状。在筒构件54的内部收纳有风扇44、电动马达46、马达外壳48以及盖构件50。筒构件54的内表面与多个整流翅片55相连结。筒构件54由主体外壳16(参照图3)支承。
控制单元20安装于筒构件54的上部。控制单元20具备控制基板56,该控制基板56具备多个开关元件(省略图示)和微型计算机。控制基板56控制电动马达46的旋转。控制基板56收纳于壳体57内。在筒构件54的上部形成有开口54a,壳体57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堵塞筒构件54的开口54a。壳体57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控制单元20由罩构件58覆盖。壳体57和罩构件58安装于筒构件54。
在筒构件54安装有图1所示的放出管10。放出管10配置于主体单元4的右侧。放出管10具备安装于筒构件54(参照图3)的弯曲管60、安装于弯曲管60的波纹管62、安装于波纹管62的中间管64以及安装于中间管64的前端管66。波纹管62构成为,能够调整中间管64和前端管66的朝向。如图8所示,在前端管66的前端安装有呈圆顶形状的扩散罩70。
在中间管64安装有手柄单元12。手柄单元12具备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72、安装于把持部72的扳机74以及与把持部72相连结的头部76。使用者把持着把持部72使手柄单元12动作,由此能够调整中间管64和前端管66的朝向。另外,使用者能够利用把持着把持部72的手的手指按入扳机74。当扳机74被按入时,信号被向控制基板56发送(参照图7)。
如图1所示,头部76具备主电源按钮78和调整按钮80。主电源按钮78配置于头部76的后表面。主电源按钮78接收使用者切换作业机械2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操作。使用者利用把持着把持部72的手的手指操作主电源按钮78。当操作主电源按钮78时,信号被向控制基板56发送(参照图7)。调整按钮80配置于头部76的上表面。调整按钮80接收使用者调整电动马达46(参照图7)的转速的操作。使用者能够利用与把持着把持部72的手相反的手的手指来操作调整按钮80。当操作调整按钮80时,信号被向控制基板56发送。
在作业机械2处于接通状态时,若由使用者按入扳机74,则如图7所示,控制基板56使电动马达46的轴46a旋转,风扇44旋转。由此,如图3所示,空气经由多个吸气口40a(参照图4),从作业机械2的外部向第1内部空间36流入。流入的空气向筒构件54的内部流入。如图7所示,流入的空气由风扇44送出,在由多个整流翅片55整流化之后,沿着锥形部52流动。由于壳体57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堵塞筒构件54的开口54a,因此,由风扇44送出的空气沿着壳体57的下表面流动。由此,壳体57冷却,其结果是,控制单元20(控制基板56)冷却。然后,空气在图8所示的放出管10的内部流动,经过扩散罩70向作业机械2的外部放出。空气被扩散罩70的扩散翅片70a向前端管66的径向外侧引导而大范围地放出。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池单元22配置于风扇单元18和控制单元20的上侧。电池单元22具备右侧电池安装部84、左侧电池安装部86以及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电池组BP。右侧电池安装部84和左侧电池安装部86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在第2内部空间38配置有中心壁88,右侧电池安装部84配置于中心壁88的右表面,左侧电池安装部86配置于中心壁88的左表面。中心壁88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中心壁88配置于沿着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平面上。
电池组BP在罩部34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分别相对于右侧电池安装部84和左侧电池安装部86装卸。通过使电池组BP沿前后方向滑动,电池组BP能够分别相对于右侧电池安装部84和左侧电池安装部86装卸。电池组BP例如具备锂离子电池。电池组BP的电力能够向电动马达46(参照图7)供给。在电池组BP安装于右侧电池安装部84和左侧电池安装部86这两者时,电力先从一个电池组BP、在本实施例中从配置于放出管10侧的右侧的电池组BP向电动马达46供给。当右侧的电池组BP的电力的余量为零时,电力从左侧的电池组BP向电动马达46供给。在该状态下,当将电力的余量成为零的右侧的电池组BP从右侧电池安装部84拆下时,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G6、G7(参照图6)向远离放出管10的方向(左侧)移动。抑制在作业机械2由使用者背负着时,作业机械2向放出管10侧倾斜的情况。
液体箱24配置于电池单元22的上侧。如图9所示,液体箱24具备箱主体90、突出部92、过滤单元94以及箱盖96。在箱主体90内积存放出用(飞散用)的液体。箱主体90的容量例如为10L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为15L。箱主体90具备相对面90a,该相对面90a在作业机械2由使用者背负着时,与使用者的背部相对。相对面90a构成主体单元4的相对面4a(参照图2)的局部。
在箱主体90的右端的下部附近形成有第1卡合槽98和第2卡合槽100。第1卡合槽98和第2卡合槽100朝向箱主体90的内侧凹陷。如图10所示,在箱主体90的左端的下部附近形成有第3卡合槽102和第4卡合槽104。第3卡合槽102和第4卡合槽104朝向箱主体90的内侧凹陷。在主体外壳16形成有第1卡合壁106、第2卡合壁108、第3卡合壁110以及第4卡合壁112。在箱主体90被夹持在前侧主体外壳26与后侧主体外壳28之间时,第1卡合壁106卡合于第1卡合槽98,第2卡合壁108卡合于第2卡合槽100,第3卡合壁110卡合于第3卡合槽102,第4卡合壁112卡合于第4卡合槽104。由此,箱主体90的下部在主体外壳16的内部固定于主体外壳16。如图1所示,在箱主体90固定于主体外壳16时,箱主体90的上部配置于主体外壳16的上侧。
如图11所示,在箱主体90的下端形成有排出部90b和供给部90c。在排出部90b连结有排出管91。排出管91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通常,排出管91上的排出阀91a关闭。使用者通过打开排出阀91a,能够将积存于箱主体90内的液体经由排出部90b和排出管91向液体箱24的外部排出。在供给部90c连结有供给线路113。关于供给线路113的详细说明见后述。
如图9所示,突出部92与箱主体90的上表面(上部)相连结。在作业机械2载置于载置面P(参照图2)时,突出部92配置于比箱主体90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突出部92具备呈大致圆筒形状的侧壁114。侧壁114划分出供给口116。供给口116由侧壁114的内表面划分。换言之,供给口116由突出部92形成,突出部92由侧壁114构成。供给口116是用于向箱主体90的内部供给液体的开口。在侧壁114的内表面形成有多个肋118。多个肋118朝向侧壁114的径向内侧延伸。
侧壁114具备第1侧部120和第2侧部122。第1侧部120呈大致圆筒形状。第1侧部120具备配置于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上的被卡合轨道124。被卡合轨道124沿着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的周向以螺旋状延伸。被卡合轨道124在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的周向上局部地中断。
第2侧部122与第1侧部120相连接。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呈平面形状。在变形例中,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也可以呈曲面形状。在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不在侧壁114的周向上形成被卡合轨道124。如图12所示,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与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相比,向侧壁114的径向内侧凹陷。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和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自箱盖96的内表面分离。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与箱盖9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1侧部120的外表面与箱盖96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9所示,在第2侧部122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连通孔126。多个连通孔126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2侧部122。
过滤单元94具备基部构件128、过滤器130、翅片132以及手柄133。基部构件128具备呈大致圆筒形状的第1筒部134和比第1筒部134大径且呈大致圆筒形状的第2筒部136。第1筒部134支承过滤器130。过滤器130配置于第1筒部134的下端开口。在向箱主体90的内部供给液体时,过滤器130捕捉液体所含的异物、例如沙子。第2筒部136与第1筒部134的上端相连结。如图13所示,在过滤单元94安装于突出部92时,第2筒部136的下端载置于多个肋118上。
如图9所示,翅片132与第1筒部134的下端相连结。手柄133与第1筒部134相连结。当使用者把持着手柄133使过滤单元94旋转时,翅片132通过旋转来搅拌箱主体90的内部的液体。
箱盖96能够从上侧堵塞侧壁114的供给口116。箱盖96具有在上端具有底壁的大致圆筒形状。如图13所示,箱盖96具备配置于箱盖96的内表面上的卡合轨道140。卡合轨道140沿着箱盖96的内表面的周向以螺旋状延伸。在箱盖96堵塞侧壁114的供给口116时,卡合轨道140与被卡合轨道124卡合。
如图14所示,在卡合轨道140与被卡合轨道124卡合并且箱盖96堵塞供给口116时,箱盖96覆盖多个连通孔126。在该状态下,多个连通孔126也将液体箱24的内部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之间连通。另外,在箱盖96与侧壁114之间划分出连通空间142。连通空间142的宽度、即箱盖96的内表面与侧壁114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在侧壁114的周向上,在第2侧部122的外表面与箱盖96的内表面之间最大。连通空间142与多个连通孔126直接连通。连通空间142在下端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直接连通。
液体箱24还具备单向阀144。单向阀144安装于第2侧部122。单向阀144例如是伞形阀。单向阀144例如由弹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由橡胶材料构成。单向阀144具备固定部146和阀部148。固定部146插入并固定于第2侧部122。阀部148与固定部146的一端相连结。阀部148例如呈圆板形状。阀部148能够弹性变形。阀部148在液体箱24的内部配置于第2侧部122与基部构件128之间。阀部148能够与第2侧部122的内表面抵接。阀部148通过与第2侧部122的内表面抵接,禁止流体(例如空气和/或液体)经由多个连通孔126从液体箱24的内部朝向作业机械2的外部流动。另外,阀部148通过自第2侧部122的内表面分离,允许流体经由多个连通孔126从作业机械2的外部朝向液体箱24的内部流动。
阀部148在通常状态时,例如在未利用作业机械2进行作业时,与第2侧部122的内表面抵接。由此,多个连通孔126被堵塞,液体箱24的内部未经由多个连通孔126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连通。当利用作业机械2进行作业时,例如当使用作业机械2使液体从放出管10(参照图1)飞散或者使液体箱24内的液体经由排出部90b和排出管91向液体箱24的外部排出时,箱主体90内的液体的量减少。由此,液体箱24内的空隙的体积增加。由于液体箱24的内部未与作业机械2的外部连通,因此,液体箱24内的空隙的压力下降。如图15所示,当液体箱24内的空隙的压力低于作业机械2的外部的压力(大气压)时,阀部148通过弹性变形而自第2侧部122的内表面分离。由此,作业机械2的外部的空气如在图15中以空气流AF表示的那样,从箱盖96的下侧向连通空间142流入,经过连通空间142和多个连通孔126向液体箱24的内部流入。由此,液体箱24内的空隙的压力增加。能够抑制发生因液体箱24内的空隙的压力的下降导致的液体箱24内的液体难以朝向放出管10供给的情况、液体箱24内的液体难以经由排出部90b和排出管91向液体箱24的外部排出的情况。
图16所示的框架单元6固定于主体单元4(参照图1)。框架单元6具备一对侧部框架170、172、后部框架174、顶部框架176、下部框架178、第1固定框架180以及第2固定框架182。以下,有时将一对侧部框架170、172称作右侧部框架170和左侧部框架172。各框架170、172、174、176、178、180、182由金属材料、例如铝构成。另外,各框架170、172、174、176、178、180、182能够通过作用的外力而弹性变形。
右侧部框架170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右侧部框架170a、从第1右侧部框架170a的前端向下侧延伸的第2右侧部框架170b以及从第2右侧部框架170b的下端向后侧延伸的第3右侧部框架170c。在第2右侧部框架170b与第3右侧部框架170c的连接位置安装有第1接触构件184。第1接触构件184由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构成。
左侧部框架172配置于比右侧部框架170靠左侧的位置。左侧部框架17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左侧部框架172a、从第1左侧部框架172a的前端向下侧延伸的第2左侧部框架172b以及从第2左侧部框架172b的下端向后侧延伸的第3左侧部框架172c。在第2左侧部框架172b与第3左侧部框架172c的连接位置安装有第2接触构件186。第2接触构件186由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构成。第2接触构件186具有与第1接触构件184的形状同样的形状。
后部框架174与第3右侧部框架170c的后端以及第3左侧部框架172c的后端相连结。后部框架174与一对侧部框架170、172一体地形成。后部框架174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后部框架174与第3右侧部框架170c的连接位置安装有第3接触构件188。另外,在后部框架174与第3左侧部框架172c的连接位置安装有第4接触构件190。第3接触构件188和第4接触构件190由树脂材料、例如聚丙烯构成。如图2所示,在作业机械2载置于载置面P时,仅第1接触构件184、第2接触构件186、第3接触构件188以及第4接触构件190与载置面P相接触。
如图16所示,顶部框架176利用螺纹件与第1右侧部框架170a以及第1左侧部框架172a相连结。顶部框架176从第1右侧部框架170a的后端向后侧延伸之后,弯曲并向左侧延伸,然后弯曲并向前侧延伸至第1左侧部框架172a的后端。
下部框架178与第3右侧部框架170c以及第3左侧部框架172c相连结。下部框架178配置于第3右侧部框架170c与第3左侧部框架172c之间。下部框架178配置于比后部框架174靠前侧的位置。下部框架178沿左右方向延伸。
第1固定框架180与第2右侧部框架170b以及第2左侧部框架172b相连结。第1固定框架180沿左右方向延伸。第2固定框架182在比第1固定框架180靠下侧的位置,与第2右侧部框架170b以及第2左侧部框架172b相连结。第2固定框架182沿左右方向延伸。
如图17所示,在主体外壳16的相对面30形成有第1固定槽192和第2固定槽194。第1固定槽192和第2固定槽194从相对面30向后侧凹陷。第1固定槽192在相对面30的上端附近沿左右方向延伸。第2固定槽194在相对面30的下端附近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18所示,第1固定框架180由第1固定槽192接收,利用螺纹件固定于主体外壳16。第1固定框架180的上表面与主体外壳16的第1固定槽192的上表面抵接。另外,在第1固定框架180由第1固定槽192接收时,在前后方向上,第1固定框架180整体配置于比相对面30靠后侧的位置。第2固定框架182由第2固定槽194接收,利用螺纹件固定于主体外壳16。第2固定框架182的上表面与主体外壳16的第2固定槽194的上表面抵接。另外,在第2固定框架182由第2固定槽194接收时,在前后方向上,第2固定框架182整体配置于比相对面30靠后侧的位置。由此,在使用者背负着作业机械2时,能够抑制第1固定框架180和第2固定框架182与使用者的背部相接触。
另外,如图11、图13以及图18所示,在箱主体90的下部形成有接收槽196。接收槽196在从箱主体90的右端前侧朝向后侧延伸之后,弯曲并从箱主体90的右端向左侧延伸至左端,然后弯曲,向前侧延伸至箱主体90的左端前侧。第1右侧部框架170a、第1左侧部框架172a以及顶部框架176由接收槽196接收,从下侧支承箱主体90的上部。
对框架单元6固定于主体单元4时的主体单元4与框架单元6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第2右侧部框架170b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右侧(外侧)的位置。第2左侧部框架172b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左侧(外侧)的位置。即,主体外壳16配置于第2右侧部框架170b与第2左侧部框架172b之间。因此,电池单元22(参照图3)和风扇单元18(参照图3)、例如电池组BP(参照图3)和电动马达46(参照图7)配置于第2右侧部框架170b与第2左侧部框架172b之间。
在上下方向上,顶部框架176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上侧(外侧)的位置。后部框架174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下侧(外侧)的位置。即,主体外壳16配置于顶部框架176与后部框架174之间。因此,电池单元22和风扇单元18、例如电池组BP和电动马达46也配置于顶部框架176与后部框架174之间。
如图5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后部框架174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后侧(外侧)的位置。因此,后部框架174配置于比电池单元22和风扇单元18、例如电池组BP和电动马达46靠后侧的位置。
如图20所示,下部框架178配置于比主体外壳16靠下侧(外侧)的位置。下部框架178与主体外壳16的下侧相对面200相对。下侧相对面200构成主体外壳16的下表面。下侧相对面200具有朝向下部框架178向下侧凸起的弯曲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下侧相对面200的中央位置配置于最靠近下部框架178的位置,下侧相对面200的两端位置配置于最远离下部框架178的位置。
在作业机械2落下并从下端侧与载置面P碰撞时,接触构件184、186、188、190中的至少一者最先与载置面P碰撞。由此,在主体外壳16与载置面P碰撞之前,第3右侧部框架170c(参照图16)和/或第3左侧部框架172c(参照图16)和/或后部框架174(参照图16)弹性变形。然后,下部框架178与下侧相对面200抵接,下部框架178与下侧相对面200的形状相应地弹性变形。由此,落下引起的冲击被下部框架178吸收,抑制主体外壳16破损。
如图18所示,背带单元8安装于主体单元4。背带单元8具备衬垫204、腰带206以及肩部背带单元208。衬垫204固定于主体外壳16的相对面30。衬垫204配置于与主体外壳16的第1固定槽192相对的位置。衬垫204在使用者背负着作业机械2时,与使用者的背部相接触。腰带206配置于衬垫204的下侧。腰带206配置于与主体外壳16的第2固定槽194相对的位置。腰带206在使用者背负着作业机械2时,佩戴于使用者的腰。
肩部背带单元208具备佩戴于使用者的右肩的右肩部背带210和佩戴于使用者的左肩的左肩部背带212。在箱主体90的相对面90a形成有第1上部安装部214,右肩部背带210安装于第1上部安装部214。右肩部背带210直接安装于箱主体90。在第2固定框架182的右端形成有第1下部安装部216,右肩部背带210也安装于第1下部安装部216。第1下部安装部216配置于比第1上部安装部214靠下侧的位置。右肩部背带210经由第2固定框架182安装于主体外壳16。
在箱主体90的相对面90a形成有第2上部安装部218,左肩部背带212安装于第2上部安装部218。左肩部背带212直接安装于箱主体90。在第2固定框架182的左端形成有第2下部安装部220,左肩部背带212也安装于第2下部安装部220。第2下部安装部220配置于比第2上部安装部218靠下侧的位置。左肩部背带212经由第2固定框架182安装于主体外壳16。
如图21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第1上部安装部214与第2上部安装部218之间的中心位置CP3配置于比主体单元4的中心位置CP2靠放出管10侧(右侧)的位置。中心位置CP3位于第1上部安装部214的几何中心与第2上部安装部218的几何中心之间的中心。即,从中心位置CP3至第1上部安装部214的左端为止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与从中心位置CP3至第2上部安装部218的右端为止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致相等。在图21中,以虚线图示中心位置CP2,以单点划线图示中心位置CP3。在左右方向上,中心位置CP2配置于第1上部安装部214与第2上部安装部218之间。两个电池组BP(参照图3)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参照图3),当液体在液体箱24内积存到最大量时,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6,作业机械2的重心位置位于第1整体重心位置G8。另外,两个电池组BP配置于第2内部空间38,当在液体箱24内未积存液体时,主体单元4的重心位置位于重心位置G7,作业机械2的重心位置位于第2整体重心位置G9。在左右方向上,重心位置G6、G7、第1整体重心位置G8以及第2整体重心位置G9配置于第1上部安装部214与第2上部安装部218之间。重心位置G6、G7、第1整体重心位置G8以及第2整体重心位置G9配置于比中心位置CP2靠放出管10侧(右侧)的位置。重心位置G6和第1整体重心位置G8配置于比中心位置CP3靠与放出管10相反的一侧(左侧)的位置。第1整体重心位置G8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6靠中心位置CP3侧的位置。重心位置G7和第2整体重心位置G9配置于比中心位置CP3靠放出管10侧(右侧)的位置。第2整体重心位置G9配置于比重心位置G7远离中心位置CP3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中心位置CP3配置于第1整体重心位置G8与第2整体重心位置G9之间的大致中心。即,从中心位置CP3至第1整体重心位置G8为止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与从中心位置CP3至第2整体重心位置G9为止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致相等。
接下来,对供给线路113进行说明。如图8和图11所示,供给线路113具备第1供给管230、第1供给阀232、电磁阀234、供给软管236、第2供给阀238、第2供给管240以及第3供给阀242。在由作业机械2进行作业时,第1供给阀232、第2供给阀238以及第3供给阀242打开。如图11所示,第1供给管230与箱主体90的供给部90c相连结。第1供给管230由金属材料构成。第1供给阀232和电磁阀234配置于第1供给管230上。第1供给阀232由使用者的手进行操作。第1供给阀232对第1供给管230进行开闭。电磁阀234配置于主体外壳16(参照图3)的内部,不过对此省略了图示。电磁阀234与控制基板56(参照图7)电连接。电磁阀234通过控制基板56的控制进行开闭。
供给软管236与第1供给管230相连结。供给软管236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如图8所示,供给软管236沿着放出管10延伸。第2供给阀238配置于供给软管236上。供给软管236在配置有第2供给阀238的位置处固定于放出管10。第2供给阀238由使用者的手进行操作。第2供给阀238对供给软管236进行开闭。
如图22所示,第2供给管240与供给软管236相连结。第2供给管240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前端管66具备第1前端管67和安装于第1前端管67的前端的第2前端管68,第2供给管240与第1前端管67一体地形成。第2供给管240具备外侧部分244、第1内侧部分246以及第2内侧部分248。外侧部分244配置于前端管66的外部。第3供给阀242配置于外侧部分244。第3供给阀242通过使用者的手进行操作。第3供给阀242对外侧部分244进行开闭。第1内侧部分246和第2内侧部分248配置于前端管66的内部。第1内侧部分246从外侧部分244的下端向下侧延伸。第2内侧部分248从第1内侧部分246的下端朝向第2前端管68的放出开口68a延伸。在第1供给阀232(参照图11)、电磁阀234(参照图11)、第2供给阀238(参照图8)以及第3供给阀242打开时,液体箱24(参照图8)内的液体能够在第1供给管230(参照图8)、供给软管236、第2供给管240的内部流动。
以下,以前端管66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作业机械2还具备筒构件250和液体喷嘴252。筒构件250配置于第2前端管68的内部。筒构件25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且呈大致圆筒形状。筒构件250具备前侧筒部250a和后侧筒部250b。前侧筒部250a经由多个翅片254与第2前端管68相连结。前侧筒部250a、多个翅片254以及第2前端管68一体地形成。后侧筒部250b配置于前侧筒部250a的后侧。后侧筒部250b利用螺纹件与翅片254以及第2前端管68相连结。筒构件250的内表面的直径随着从后端朝向前端去而变小,然后变大。在前端管66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如图22所示的箭头F1那样在筒构件250的内部流动,在前端管66的内部流动的剩余的空气如图22所示的箭头F2那样,在筒构件250的外部流动。
液体喷嘴252例如是高浓度少量喷雾(Ultra Low Volume)式的喷嘴。液体喷嘴252配置于第2前端管68的内部。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配置于最靠近第2前端管68的放出开口68a的位置(最前侧),液体喷嘴252的后端配置于最远离第2前端管68的放出开口68a的位置(最后侧)。液体喷嘴252的前端与液体喷嘴252的前端相对应,液体喷嘴252的后端与液体喷嘴252的基端相对应。液体喷嘴252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液体喷嘴252由金属材料、例如黄铜构成。在变形例中,液体喷嘴252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如图23所示,液体喷嘴252具备插入部256和喷嘴部258。插入部256呈大致圆筒形状。如图24所示,在插入部256的外表面安装有弹性构件262。弹性构件262例如是O形环。另外,在插入部256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264。在第2内侧部分248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248a。通过将插入部256插入到第2内侧部分248的内表面并且将插入部256的外螺纹部264与第2内侧部分248的内螺纹部248a螺纹配合,从而插入部256与第2内侧部分248相连结。另外,在插入部256与第2内侧部分248相连结时,弹性构件262被夹持在插入部256的外表面与第2内侧部分248的内表面之间。由此,插入部256的外表面与第2内侧部分248的内表面之间被密封。
喷嘴部258与插入部256的前端相连结。喷嘴部258具备侧面266。侧面266形成喷嘴部258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在前端管66(参照图22)的内部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如箭头F1所示那样,沿着侧面266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前端)流动。侧面266具备第1侧面268和第2侧面270。第1侧面268的后端的直径与第2内侧部分248的外表面的直径大致相等。第1侧面268的直径随着从喷嘴部258的后端朝向前端去而变小。第1侧面268具有平滑的曲线形状。第2侧面270配置于第1侧面268的前侧。第2侧面270的直径与第1侧面268的前端的直径相等,且遍及前后方向地一定。如图22所示,第1侧面268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侧面270由后侧筒部250b包围。
如图24所示,液体喷嘴252还具备液体通路274。液体通路274配置于插入部256和喷嘴部258的内部。液体通路274从液体喷嘴252的后端(基端)延伸至前端(前端)。液体通路274配置于液体喷嘴252的中心轴线CX上。在图24、图25中,以虚线图示中心轴线CX。中心轴线CX沿前后方向(液体喷嘴252的长度方向)延伸。液体通路274具备主通路276、移行通路278以及节流通路280。主通路276的直径例如是5mm。主通路276从插入部256的后端朝向前侧延伸。主通路276跨插入部256和喷嘴部258地配置。如图25所示,移行通路278与主通路276相连接。移行通路278的直径随着朝向前侧去而逐渐变小。节流通路280的直径小于主通路276的直径。节流通路280的直径例如是0.5mm。节流通路280从移行通路278的前端延伸至喷嘴部258的前端面282。
喷嘴部258的前端面282与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相对应。前端面282具备倾斜面284和非倾斜面286。在倾斜面284配置有节流通路280的放出口280a。放出口280a配置于倾斜面284的中心。倾斜面284的中心配置于中心轴线CX上。在将与中心轴线CX正交的平面设为假想面VP1时,倾斜面284相对于假想面VP1倾斜。在图25中,以单点划线图示假想面VP1。倾斜面284相对于假想面VP1的倾斜角度例如为5度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为20度。倾斜面284的前端配置于比倾斜面284的后端靠前侧(液体喷嘴252的前端侧)的位置。倾斜面284的前端比倾斜面284的后端远离中心轴线CX。即,倾斜面284随着朝向前侧(液体喷嘴252的前端侧)去而远离中心轴线CX。
非倾斜面286遍及倾斜面284的周缘的整周地配置。非倾斜面286配置于比倾斜面284靠前侧的位置。非倾斜面286比倾斜面284远离中心轴线CX。非倾斜面286相对于假想面VP1大致平行。非倾斜面286相对于倾斜面284倾斜。另外,非倾斜面286相对于第2侧面270成大致直角。
液体喷嘴252还具备角部290。角部290比非倾斜面286远离中心轴线CX。如图26所示,角部290连接第2侧面270和非倾斜面286。图26是将液体喷嘴252的角部290放大得到的剖视图,将角部290夸张地图示。角部290遍及非倾斜面286的周缘的整周地配置。角部290构成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前端)的角。角部290的曲率半径例如为0.3mm以下。角部290为尖锐的角(针尖圆角)。角部290既可以呈锐角尖锐,也可以呈钝角尖锐。角部290呈曲面形状。在变形例中,角部290也可以具有平面形状。角部290在侧面连接位置292处与第2侧面270相连接,在前端连接位置294处与非倾斜面286相连接。在角部290附近,延长第2侧面270而成的假想侧面296和延长非倾斜面286而成的假想前端面298在第1位置300处以大致直角相交。第1位置300与侧面连接位置292的距离L1例如为0.3mm以下。另外,第1位置300与前端连接位置294的距离L2例如为0.3mm以下。距离L2与距离L1大致相等。在变形例中,距离L2也可以与距离L1不同。
接下来,对液体喷嘴25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制造方法具备插入部切削工序、前端面切削工序、侧面切削工序以及液体流路形成工序。如图24所示,在插入部切削工序中,使切削刃从液体喷嘴252的后端(基端)朝向前端(前端)移动,在液体喷嘴252形成插入部256。另外,使切削刃沿插入部256的外周面的周向以螺旋状移动,在插入部256形成外螺纹部264。接下来,如图26所示,在前端面切削工序中,在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前端),以中心轴线CX为起点,使切削刃向远离中心轴线CX的方向(图26的第1方向D1)移动,在液体喷嘴252形成前端面282。接下来,在侧面切削工序中,使切削刃在液体喷嘴252的侧方从插入部256朝向前端面282(图26的第2方向D2)移动,在液体喷嘴252形成侧面266。由此,在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前端)形成有尖锐的角部290。此时,在角部290形成有省略图示的微小的突起(毛刺),该突起配置于比第2侧面270靠中心轴线CX侧的位置,朝向前侧延伸。即,突起不突出到比第2侧面270远离中心轴线CX的方向。最后,如图24所示,在液体流路形成工序中,将开孔机插入液体喷嘴252,在液体喷嘴252形成液体通路274。
接下来,说明使从液体喷嘴252放出的液体微粒化的行为。首先,如图22所示,当风扇44(参照图7)通过电动马达46(参照图7)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时,空气在放出管10内流动。空气在放出管10内流动至前端管66之后,如图22所示的箭头F1那样流入筒构件250的内部,沿着液体喷嘴252的侧面266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前端)流动。另外,液体喷嘴252的第1侧面268由筒构件250包围,第1侧面268的直径随着从喷嘴部258的后端朝向前端去而变小,因此,空气容易借助筒构件250的内部流入,并且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第1侧面268周围的空间)变窄,由此空气的流速提高。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通过液体喷嘴252,从筒构件250的后端朝向前端在筒构件250的内部流动。如图25所示,伴随着该空气的流动,在侧面266附近的区域与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282的前侧区域之间产生压力差,其结果是,在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282的前侧区域产生图25所示的空气流(涡流)SW1。空气流SW1首先沿着中心轴线CX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282流动。接下来,空气流SW1向远离中心轴线CX的方向弯曲,在前端面282上按照倾斜面284、非倾斜面286的顺序朝向角部290流动。最后,空气流SW1在角部290附近与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流合流。
空气流SW1在前端面282上朝向角部290流动,由此,从节流通路280的放出口280a向液体喷嘴252的外部放出的液体在前端面282上按照倾斜面284、非倾斜面286的顺序朝向角部290流动。通过该空气流SW1的产生,在不使用泵等驱动源的情况下,液体从放出口280a向液体喷嘴252的外部放出。
流动至角部290的液体朝向侧面266移动。由于角部290为尖锐的角,因此,液体难以在角部290上形成积液,从角部290朝向侧面266顺畅地移动。由此,在液体与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碰撞时,液体微粒化。液体被微粒化为直径例如50微米以下。通过本实施例的液体喷嘴252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电动马达46驱动式(电动式)的作业机械2中,虽然风扇44的风量比发动机式的作业机械低,但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如图22所示,微粒化后的液体与在由箭头F1所示的筒构件250的内部流动的空气一起在前端管66内流动。然后,在筒构件250的内部流动的液体和空气与在由箭头F2所示的筒构件250的外部流动的空气合流,从扩散罩70向第2前端管68的外部放出(飞散)。
(效果)
本实施例的作业机械2为喷雾鼓风机。作业机械2具备积存液体的液体箱24、风扇44、供由风扇44送出的空气流动的放出管10以及配置于放出管10的内部并且将积存于液体箱24内的液体向放出管10内放出的液体喷嘴252。液体喷嘴252具备:液体通路274,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将液体向液体喷嘴252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280a;前端面282,其配置于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在该前端面282配置有放出口280a;侧面266,其构成液体喷嘴252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290,其将前端面282与侧面266连接,构成液体喷嘴252的角。由风扇44送出的空气沿着侧面266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流动。在角部290,延长前端面282而成的假想前端面298与延长侧面266而成的假想侧面296在第1位置300相交。从第1位置300至前端面282为止的距离L2和从第1位置300至侧面266为止的距离L1均为0.3mm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角部290为尖锐的角。因此,移动至角部290的液体难以在角部290形成积液,而是从角部290朝向侧面266顺畅地移动。由此,液体与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碰撞时,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另外,本说明书的液体喷嘴252将积存于液体箱24内的液体向供空气流动的放出管10放出。液体喷嘴252具备:液体通路274,其能够供液体通过,具有将液体向液体喷嘴252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280a;前端面282,其配置于液体喷嘴252的前端,在该前端面282配置有放出口280a;侧面266,其构成液体喷嘴252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角部290,其将前端面282与侧面266连接,构成液体喷嘴252的角。制造方法具备:前端面切削工序,在该前端面切削工序中,从前端对液体喷嘴252进行切削来形成前端面282;以及侧面切削工序,在前端面切削工序之后,在该侧面切削工序中,从侧方朝向前端面282对液体喷嘴252进行切削来形成侧面266。
根据上述的结构,所制造的液体喷嘴252的角部290为尖锐的角。另外,在角部290形成有微小的突起,该突起不向侧面266侧突出。成为所谓的针尖圆角。因此,移动至角部290的液体难以在角部290形成积液,而是从角部290朝向侧面266顺畅地移动。由此,液体与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碰撞时,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另外,角部290遍及前端面282的周缘的整周地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从放出口280a放出的液体移动到前端面282的周缘的任意的位置时,都能够使液体微粒化。
另外,前端面282具备倾斜面284。液体喷嘴252具备沿液体喷嘴25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X。倾斜面284相对于与中心轴线CX正交的假想面VP1以5度以上的角度倾斜。
根据上述的结构,沿着侧面266流动的空气通过液体喷嘴252,由此在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282附近产生空气流SW1。该空气流SW1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面282流动之后,在前端面282上朝向角部290流动。由此,能够使从放出口280a放出的液体容易地朝向角部290移动。
另外,倾斜面284随着朝向液体喷嘴252的前端侧去而远离中心轴线CX。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产生湍流较少的空气流SW1。
另外,放出口280a配置于倾斜面284。
根据上述的结构,液体从放出口280a直接向倾斜面284放出。由此,能够使液体更容易地朝向角部290移动。
另外,侧面266具备直径随着朝向角部290去而变小的第1侧面268。作业机械2还具备筒构件250,该筒构件250配置于放出管10的内部,将液体喷嘴252的第1侧面268至少一部分地包围。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放出管10内流动的空气向第1侧面268与筒构件250之间流入,空气所流动的空间变窄,由此能够提高空气的流速。由此,能够使液体进一步微粒化。
另外,液体喷嘴252具备金属制的喷嘴部258。第1侧面268形成于喷嘴部258。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喷嘴部258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加工第1侧面268。
(变形例)
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2也可以是发动机式的作业机械。
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2不限于喷雾鼓风机,例如也可以是喷雾器、高压清洗机。
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2也可以是具备内置式电池的作业机械。在该情况下,内置式电池通过将电源线连接于外部电源来充电。
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22仅具备一个电池组BP。
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2不限于背负式的作业机械,例如也可以是载置式的作业机械、手持式的作业机械。
一实施方式的单向阀144不限于伞形阀,例如也可以是鸭嘴式阀。
一实施方式的液体箱24也可以不具备过滤单元94。
在一实施方式的液体箱24中,侧壁114也可以不具备第2侧部122。在该情况下,多个连通孔126也可以在被卡合轨道124局部地中断的位置处配置于第1侧部120。
一实施方式的肩部背带单元208也可以不安装于液体箱24。在该情况下,肩部背带单元208仅安装于主体外壳16。
在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2中,风扇单元18、电池单元22以及液体箱24的上下方向的配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风扇单元18配置于电池单元22的上侧,液体箱24配置于风扇单元18的上侧。
如图27所示,在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嘴252中,多个放出口280a也可以形成于前端面282。多个放出口280a例如也可以绕中心轴线CX配置。
如图28所示,在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嘴252中,前端面282还可以具备中心非倾斜面310。中心非倾斜面310相对于假想面VP1大致平行。在中心非倾斜面310配置有节流通路280的放出口280a。倾斜面284与中心非倾斜面310的周缘相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嘴252中,前端面282也可以不具备非倾斜面286。在该情况下,倾斜面284与角部290相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嘴252中,角部290也可以仅配置于前端面282的周缘的周向的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喷雾鼓风机,其中,
该喷雾鼓风机具备:
液体箱,其积存液体;
风扇;
放出管,其供由所述风扇送出的空气流动;以及
液体喷嘴,其配置于所述放出管的内部,将积存于所述液体箱内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放出管内放出,
所述液体喷嘴具备:
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所述液体通过,具有将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
前端面,其配置于所述液体喷嘴的前端,在该前端面配置有所述放出口;
侧面,其构成所述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角部,其将所述前端面与所述侧面连接,构成所述液体喷嘴的角,
由所述风扇送出的所述空气沿着所述侧面朝向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前端流动,
在所述角部,延长所述前端面而成的假想前端面与延长所述侧面而成的假想侧面在第1位置相交,
从所述第1位置至所述前端面为止的距离和从所述第1位置至所述侧面为止的距离均为0.3m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角部遍及所述前端面的周缘的整周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前端面具备倾斜面,
所述液体喷嘴具备沿所述液体喷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
所述倾斜面相对于与所述中心轴线正交的假想面以5度以上的角度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前端侧去而远离所述中心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放出口配置于所述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侧面具备直径随着朝向所述角部去而变小的第1侧面,
所述喷雾鼓风机还具备筒构件,该筒构件配置于所述放出管的内部,将所述液体喷嘴的所述第1侧面至少一部分地包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鼓风机,其中,
所述液体喷嘴具备金属制的喷嘴部,
所述第1侧面形成于所述喷嘴部。
8.一种制造方法,其中,该制造方法为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该液体喷嘴将积存于液体箱内的液体向供空气流动的放出管放出,
所述液体喷嘴具备:
液体通路,其能够供所述液体通过,具有将所述液体向所述液体喷嘴的外部放出的放出口;
前端面,其配置于所述液体喷嘴的前端,在该前端面配置有所述放出口;
侧面,其构成所述液体喷嘴的外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角部,其将所述前端面与所述侧面连接,构成所述液体喷嘴的角,
所述制造方法具备:
前端面切削工序,在该前端面切削工序中,从前端对所述液体喷嘴进行切削来形成所述前端面;以及
侧面切削工序,在所述前端面切削工序之后,在该侧面切削工序中,从侧方朝向所述前端面对所述液体喷嘴进行切削来形成所述侧面。
CN202310689726.XA 2022-06-20 2023-06-12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2590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9094 2022-06-20
JP2022099094A JP2024000352A (ja) 2022-06-20 2022-06-20 ミストブロワ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液体ノズ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9043A true CN117259043A (zh) 2023-12-22

Family

ID=8897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9726.XA Pending CN117259043A (zh) 2022-06-20 2023-06-12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5621A1 (zh)
JP (1) JP2024000352A (zh)
CN (1) CN117259043A (zh)
DE (1) DE102023115490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0352A (ja) 2024-01-05
DE102023115490A1 (de) 2023-12-21
US20230405621A1 (en) 2023-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54949B1 (en) Skin care device
CN108882818B (zh) 吸尘器
KR102566393B1 (ko) 진공 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포함하는 청소 장치
CN106618374B (zh) 手持吸尘器
JP3991990B2 (ja) 美顔器
WO2018152928A1 (zh) 吸尘器及其尘杯组件
CN113494746A (zh) 便携式喷雾风扇
US20230210323A1 (en) Cleaner
CN219910936U (zh) 作业机械
CN117259043A (zh) 喷雾鼓风机以及用于该喷雾鼓风机的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CN117259050A (zh) 背负式作业机械
CN117259049A (zh) 背负式作业机械
KR100762323B1 (ko) 핸디청소기 일체형 진공청소기
US11089932B2 (en) Vacuum
JP2024000350A (ja) 背負い式作業機
CN118142739A (zh) 喷雾鼓风机和液体喷嘴的制造方法
CN113750390B (zh) 口罩装置
US20240181479A1 (en) Mist blow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nozzle
CN111346747A (zh) 一种摇摆出水装置
CN112617654A (zh) 手持式吸尘器
US20230398676A1 (en) Lid Device for a Material Collection Container and Material Collection Device,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Material Disposal Unit with such a Lid Device
CN218645692U (zh) 加湿器
US20230180983A1 (en) Dust collection device and dust collection station including the same
CN220275518U (zh) 手持尘袋吸尘装置
CN214510993U (zh) 手持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