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8092A - 鼻腔扩张插入器 - Google Patents

鼻腔扩张插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8092A
CN117258092A CN202210670517.6A CN202210670517A CN117258092A CN 117258092 A CN117258092 A CN 117258092A CN 202210670517 A CN202210670517 A CN 202210670517A CN 117258092 A CN117258092 A CN 117258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er
nasal
body part
nasal cavity
d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05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广良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6705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58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5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8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9/00Dilators with or without means for introducing media, e.g. reme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扩张插入器,包括右侧鼻腔插入器、左侧鼻腔插入器与连接部。右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第一本体部且其为筒状,第一本体部之内具有第一中空部,第一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左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一第二本体部且其为筒状,第二本体部之内具有一第二中空部,该第二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二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连接部,其用以连接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且通过两者的底端外缘来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鼻腔扩张插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插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脱落且避免外观丑化的鼻腔扩张插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鼻腔插入器,为了经由鼻腔向呼吸道输送更多的空气,需要扩张鼻腔,因而若将鼻腔扩张器加大的话将使得鼻腔插入器不容易插入鼻腔内。另一方面,若是将鼻腔插入器做小的话,虽然可以容易将鼻腔插入器插入到鼻腔,但由于无法充分扩张鼻腔,因此无法经由鼻腔将更多的空气输送到呼吸道。此外,鼻腔插入器也很容易从鼻腔中掉出来。因此,现有的鼻腔插入器存在无法同时实现容易插入鼻腔、经由鼻腔输送更多空气和防止从鼻腔脱落的问题。
此外,现有的鼻腔插入器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当鼻腔插入器插入鼻腔时,鼻子会向左右扩张而形成所谓的饺子鼻,从而使脸部外观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鼻腔扩张插入器,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右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一第一本体部且该第一本体部为筒状,该第一本体部之内具有一第一中空部,该第一本体部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一本体部连成一体,其中该第一本体部具有位于底端的一第一右开口部与顶端的一第二右开口部;以及
一左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一第二本体部且该第二本体部为筒状,该第二本体部之内具有一第二中空部,该第二本体部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二本体部连成一体,其中该第二本体部具有位于底端的一第一左开口部与顶端的一第二左开口部。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一本体部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一扩径部。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一扩径部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一薄壁部,并且当应力集中在该第一扩径部的该第一薄壁部时,则该第一薄壁部会挤压变形。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二本体部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二扩径部。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二扩径部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二薄壁部,并且当应力集中在该第二扩径部的该第二薄壁部时,则该第二薄壁部会挤压变形。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一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该第一本体部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一引导部且该多个第一引导部之间具有缝隙。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二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二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该第二本体部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二引导部且该多个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缝隙。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一本体部具有设置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底端外缘的一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一突出部从该第一扩径部的一侧延伸而出。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该第二本体部具有设置于该第二本体部的底端外缘的一第二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从该第二扩径部的一侧延伸而出。
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中:还包括一连接部,其用以连接该第一本体部与该第二本体部,且通过两者的底端外缘来进行连接。
本发明所揭露的鼻腔扩张插入器能够带来以下功效:
1、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它从鼻腔中脱落;
2、增加吸入鼻腔内空气的流速;以及
3、可以抑制插入鼻腔时脸部外观的丑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右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左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鼻腔扩张插入器的右侧鼻腔插入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鼻腔扩张插入器;110-右侧鼻腔插入器;111-第一本体部;112-第一突出部;113-第一中空部;114-第一连通孔;115-第一膨胀部;116-第一引导部;117-第一右开口部;118-第二右开口部;119-第一扩径部;119A-弧形洞;1191-第一薄壁部;1195-第一按压部;120-左侧鼻腔插入器;121-第二本体部;122-第二突出部;123-第二中空部;124-第二连通孔;125-第二膨胀部;126-第二引导部;127-第一左开口部;128-第二左开口部;129-第二扩径部;129A-弧形洞;1291-第二薄壁部;1295-第二按压部;130-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如图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由弹性合成树脂一体成型,整体可弹性变形,并且构成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的合成树脂例如是苯乙烯类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硅橡胶、聚乙烯或氯乙烯。鼻腔扩张插入器100包括右侧鼻腔插入器110、左侧鼻腔插入器120与连接部130。关于右侧鼻腔插入器110,右侧鼻腔扩张插入器100具有第一本体部111且其为筒状与具有设置于第一本体部111的底端外缘的第一突出部112。第一本体部111之内具有第一中空部113,第一本体部111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一连通孔114来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连通孔114是在壁厚方向贯通第一本体部111的贯通孔,将第一中空部113与外部连通,并且第一连通孔114沿第一中空部113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连通孔114是在第一本体部111的外侧壁上形成,这里所指的外侧壁是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与左侧鼻腔插入器120不是彼此面对的侧壁。第一本体部111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一引导部116且该多个第一引导部116之间具有缝隙,其中第一引导部116呈半圆筒状,在顶端的端部上,是从形成第一中空部113的内壁突出并向上方延伸而成。第一本体部111具有位于底端的第一右开口117部与顶端的第二右开口部118。
左侧鼻腔插入器120具有一第二本体部121且其为筒状与具有设置于该第二本体部121的底端外缘的一第二突出部122,第二本体部121之内具有一第二中空部123,第二本体部121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二连通孔124来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二连通孔124是在壁厚方向贯通第二本体部121的贯通孔,将第二中空部123与外部连通,并且第二连通孔124沿第二中空部123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二连通孔124是在第二本体部121的外侧壁上形成,这里所指的外侧壁是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与左侧鼻腔插入器120不是彼此面对的侧壁。第二本体部121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二引导部126且该多个第二引导部126之间具有缝隙,其中第二引导部126呈半圆筒状,在顶端的端部上,是从形成第二中空部123的内壁突出并向上方延伸而成。第二本体部121具有位于底端的一第一左开口127部与顶端的一第二左开口部128。连接部130,其用以连接第一本体部111与第二本体部121,且通过两者的底端外缘来进行连接,也就是说连接部130,其用以连接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与左侧鼻腔插入器120。
具体来说,为了要达到戴着睡觉也不会脱落的目的,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有以下特征。配合鼻腔内为弯曲的状,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的插入部非直线型状,而是分为前部及后部本体。在鼻腔入口有一处凹处称为鼻前庭,当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插入鼻腔内时,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的底端的端部的扩径部119及129会嵌入该凹处进而防止脱落。此外,为了增加吸入鼻腔内空气的流速,嵌入鼻前庭内的底端的端部的扩径部119及129的底端形成平台,这样可以防止吸入的空气产生乱流。鼻腔入口会因为扩径部119及129嵌入而隆起形成平面状,而使流入空气平顺同时因为鼻腔入口变宽的关系可以吸入更多空气。再者,为了使流入鼻腔内空气气流能够到达上方的上鼻道或中鼻道,在顶端侧的端部处有数个弯曲状的板子或管状物朝向上方的引导部。当快速的气流进入上鼻道及中鼻道通过副鼻腔的自然孔前面时,会造成副鼻腔内的气压产生变化,引起副鼻腔内的微血管放出一氧化氮(NO)。最后,鼻腔扩张插入器100具有设置在本体部111及121上方并从底端侧延伸到顶端侧的按压部1195及1295,从鼻腔内的顶部将鼻梁往上方顶时,鼻肌的位置会被往上方移动并且带动其上方的表情肌也被推动因而形成一连串的伸展运动。
进一步来说,第一本体部111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一扩径部119,且第一突出部112从该第一扩径部119的一侧延伸而出。第一扩径部119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一薄壁部1191,并且当应力集中在第一扩径部119的该第一薄壁部1191时,则第一薄壁部1191会挤压变形。第二本体部121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二扩径部129,且第二突出部122从第二扩径部129的一侧延伸而出。第二扩径部129的至少一端具有第二薄壁部1291,并且当应力集中在第二扩径部129的该第二薄壁部1291时,则该第二薄壁部1291会挤压变形。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扩径部119的三角形尖部位具有一弧形洞119A,其作用是配合使用者鼻子高低可以有伸缩而不会受鼻子高低影响使用。同理,在第二扩径部129的三角形尖部位也具有一弧形洞129A。
此外,第一本体部111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一按压部1195,第一按压部1195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一本体部111连成一体。第二本体部121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二按压部1295,第二按压部1295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二本体部121连成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右侧鼻腔插入器110更具有第一膨胀部115,其用以扩大右侧鼻腔容积,且第一膨胀部115设置于该第一本体部111的第一按压部1195的旁边。第一膨胀部115呈圆形,从第一本体部111的内侧侧壁和下侧侧壁向外凸出,这里所指的内侧侧壁是指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与左侧鼻腔插入器120彼此面对的侧壁。此外,左侧鼻腔插入器120更具有一第二膨胀部125,其用以扩大左侧鼻腔容积,且第二膨胀部125设置于该第二本体部121的该第二按压部1295的旁边。第二膨胀部125呈圆形,从第二本体部121的内侧侧壁和下侧侧壁向外凸出,这里所指的内侧侧壁是指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与左侧鼻腔插入器120彼此面对的侧壁。
当将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插入鼻腔时,首先将第一本体部111与第二本体部121分别插入鼻腔。此时,将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插入鼻腔,第一按压部1195与第二按压部1295会同时抵靠在鼻腔内壁上以按压鼻腔内壁来边扩张鼻腔的同时边插入鼻腔。经由进一步将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插入鼻腔中时,第一扩径部119与第二扩径部129也会被插入鼻腔中。此时,应力集中在第一扩径部119的第一薄壁部1191与第二扩径部129的第二薄壁部1291,这会使得第一薄壁部1191与第二薄壁部1291弹性变形,因此可以不限鼻腔的形状,都可以轻易的把第一扩径部119与第二扩径部129插入鼻腔内。
接下来,在第一扩径部119插入鼻腔内的状态下,第一扩径部119与鼻腔内的鼻前庭卡合,能够确实的抑制鼻腔扩张插入器100从鼻腔脱落。当鼻腔扩张插入器100插入鼻腔后,第一按压部1195与第二按压部1295会将鼻梁线向外按压,因此可以抑制鼻子向左右方向扩张,且可以避免变成饺子鼻而使脸部外观变丑。进一步地,当第一按压部1195与第二按压部1295向上按压鼻腔内壁时,从内壁受到的反作用力传递到第一突出部112与第二突出部122,第一突出部112与第二突出部122会按压降鼻中隔肌,藉此扩大鼻腔入口。此外,经由设置连通第一中空部113和外部的第一连通孔114且连通第二中空部123和外部的第二连通孔124,第一连通孔114与第二连通孔124内的空气被通过第一中空部113与第二中空部123内的气流分别吸入至第一中空部113与第二中空部123内。相较于第一中空部113,鼻腔内及第一连通孔114会变成负压状态,使得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体液容易通过第一连通孔114蒸发到第一中空部113内。然后,蒸发到第一中空部113的体液随着第一中空部113内的气流而到达鼻腔深处或咽头部粘膜组织。其结果,可以使鼻腔深部或咽头部粘膜组织保持湿润,并可保护鼻腔深部或咽头部粘膜组织的功能。
再者,通过第一膨胀部115与第二膨胀部125来按压降鼻中膈肌,可以扩大鼻腔容积,因此经由鼻腔可以吸入更多的外部空气,经由鼻腔可以排出更多的呼出空气。
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的第一中空部113从底端侧的端部向上延伸,并且第一引导部116在顶端侧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使得外界的空气经由鼻腔扩张插入器100的第一右开口部117被吸到第一中空部113,且空气经由第一中空部113与第一引导部116向上引导,之后从第二右开口部118排出,并摄入体内。之后,第二右开口部118排出的空气会被引导至上鼻道或中鼻道,上述是以右侧鼻腔插入器110为说明,而左侧鼻腔插入器120也是同理,不再赘述。此处,鼻腔被从左右侧壁突出的鼻甲从上依次分为上鼻道、中鼻道与下鼻道。当流速快的空气进入上鼻道和中鼻道时,快速流动的空气所产生的负荷刺激一氧化氮(NO)的合成酵素(NOS)的活化,而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具有杀菌作用与松弛平滑肌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从第二右开口118所释出被引导至上鼻道或中鼻道的空气,刺激到上鼻道和中鼻道,使产生一氧化氮,可以提高对病毒的杀菌效果,还可以扩张血管以降低血压,从而可以抑制心肌梗塞。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鼻腔扩张插入器能够带来以下功效:
1、可以尽可能地防止它从鼻腔中脱落;
2、增加吸入鼻腔内空气的流速;以及
3、可以抑制插入鼻腔时脸部外观的丑化。

Claims (10)

1.一种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右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一第一本体部且该第一本体部为筒状,该第一本体部之内具有一第一中空部,该第一本体部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一本体部连成一体,其中该第一本体部具有位于底端的一第一右开口部与顶端的一第二右开口部;以及
一左侧鼻腔插入器,其具有一第二本体部且该第二本体部为筒状,该第二本体部之内具有一第二中空部,该第二本体部的上边侧具有一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延伸方向的底端侧的端部与顶端侧的端部与该第二本体部连成一体,其中该第二本体部具有位于底端的一第一左开口部与顶端的一第二左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一扩径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扩径部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一薄壁部,并且当应力集中在该第一扩径部的该第一薄壁部时,则该第一薄壁部会挤压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部的底端外缘具有一第二扩径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扩径部的至少一端具有一第二薄壁部,并且当应力集中在该第二扩径部的该第二薄壁部时,则该第二薄壁部会挤压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一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该第一本体部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一引导部且该多个第一引导部之间具有缝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多个第二连通孔来与外部空气连通,该第二本体部的顶端具有多个第二引导部且该多个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缝隙。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部具有设置于该第一本体部的底端外缘的一第一突出部,且该第一突出部从该第一扩径部的一侧延伸而出。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本体部具有设置于该第二本体部的底端外缘的一第二突出部,且该第二突出部从该第二扩径部的一侧延伸而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扩张插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部,其用以连接该第一本体部与该第二本体部,且通过两者的底端外缘来进行连接。
CN202210670517.6A 2022-06-14 2022-06-14 鼻腔扩张插入器 Pending CN117258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0517.6A CN117258092A (zh) 2022-06-14 2022-06-14 鼻腔扩张插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0517.6A CN117258092A (zh) 2022-06-14 2022-06-14 鼻腔扩张插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8092A true CN117258092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0517.6A Pending CN117258092A (zh) 2022-06-14 2022-06-14 鼻腔扩张插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580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4652B2 (en) Nasal and oral cannula having two capabilitie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CN101227946B (zh) 保持外科手术气道的装置及其方法
EP1581297B1 (en) Catheter with unitary component
EP2969861B1 (en) Fluid and nutrition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WI660756B (zh) Nasal inserter
TWI673076B (zh) 鼻腔插入器
US20020010417A1 (en) Transpharyngeal tube
US20110059416A1 (en) Assistant apparatus for oral treatment and unit chair with the same
CN117258092A (zh) 鼻腔扩张插入器
US7124489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atheter
TWI807857B (zh) 鼻腔擴張插入器
JP4021421B2 (ja) 身体アクセスポート
CN210750827U (zh) 一种鼻肠管
JP2023108376A (ja) 鼻腔挿入具
CN211068576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JP7165467B2 (ja) 鼻腔挿入具
EP2806933A1 (en) Tracheostomy tubes
JP2019180567A (ja) 鼻腔挿入具
JP2009247870A (ja) 鼻腔拡張用カテーテル及びその補助用マスク
CN214860430U (zh) 鼻胆管交换组件
CN214807606U (zh) 改良版吸痰吸氧一体管
CN220588717U (zh) 一种双气囊鼻咽通气导管
EP1317941A3 (en) Nasal ventilation cannula
CN220632731U (zh) 一种可视鼻咽通气导管
CN219440310U (zh) 一种可调式气切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