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64A -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564A
CN1172564A CN96191693A CN96191693A CN1172564A CN 1172564 A CN1172564 A CN 1172564A CN 96191693 A CN96191693 A CN 96191693A CN 96191693 A CN96191693 A CN 96191693A CN 1172564 A CN1172564 A CN 1172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ght beam
modulation
mai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99C (zh
Inventor
詹姆斯D·法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yal broadband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4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fibre non-linearities, e.g. Kerr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19Function characteristic linearised modulation; reduction of harmonic dist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由干涉仪式调制器如Mach-Zehnder提供光调制的方法校正包括通讯系统在内的光纤系统非线性失真的系统。本发明包含加入一个有误差抵消信息的校正信号。加入的校正信号光速通过使用相位或频率调制器进行频移或相移。这样保证校正光线信号在感兴趣的信号带宽内非相干或准非相干叠加。而且,本系统仅需要单一光,其制作与波长无关,通过主动伺服装置很容易优化。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校正程度高且与使用普通单模光纤的线路长度无关,所以改进了技术状况。

Description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本发明一般涉及校正光纤通讯系统非线性失真的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光学调制器并对光缆加校正信号的光学网络。
光电调制器在通讯领域高动态范围光纤线路的应用和其他应用被这些装置的非线性所限制。Mach-Zehnder调制器是模拟线路的主要部件,由于其工作的干涉仪性质而具有固有的非线性。在大多数的应用需求中,这些装置的线性化是必要的。应用于高动态范围的光电调制器的线性化已经采用几种形式。
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线性化形式已经开发出来。第一类包含具有电子预校正的装置,这些装置在将信号加到调制器之前以电子方式校正三阶失真。这种方法能力有限,对于产生更高阶失真的非常大的信号应用不能保持适当量的校正。而且,大多数应用中所需要的稳定性不具备,构成电子预校正的装置难以制造。
在受限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其他方法建立在古典前馈技术上,该技术多年来用于设计高性能、高频RF放大器。在这种方法中,非线性元件是调制器,由提供的RF信号直接驱动。然后,该非线性元件的输出与输入用电子仪器比较,并产生个偏差信号。该偏差信号只是非线性元件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值。然后该偏差信号被放大、前馈并与第一非线性元件的输出合成。必须注意使偏差信号和元件的原始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匹配,以确保充分抵消偏差信号。
希望有一种系统,用来校正光纤网络中的谐波失真,该系统不依赖于波长,允许使用单一光源。这种系统导致了本发明的提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用来通过在具有单一激光光源的光纤系统中的前馈校正装置校正非线性失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光学相位修正装置改变光信号的相干性,以便实现稳定前馈校正而在所选择的无线电频带没有乱真的干扰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其中的相位改变装置利用了光学信号的不同光学相位随时间按正弦波(或正弦波的组合)变化。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其中的相位改变装置在无线电频带外产生干扰项或噪声。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有限相干时间内对光源进行光学延时,从而减小主光信号和校正光信号合成间的干涉。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光信号和校正光信号的偏振的正交状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装置,其中前馈网络的最优化是通过光学和电气部件的控制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补偿传送数据传播频带内数据信号的光学系统非线性的系统,包括一个光源,用来提供相干主光束;一个分光器,用来接收光束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分离光束;和一个频率发生器,用来产生一个无线电频率(RF)调制信号,它的频谱包括数据传输信号频带。有一个RF信号分支,用来分出调制RF信号的参考部分;以及主调制器,用来接收RF调制信号和调制第一分离光束输出调制的主光束,该主光束具有调制的和失真的光学成分。准非相干补偿装置包括一个机构,用来产生在数据信号频带内与主光束不相干的合成光束,以便主光束和合成光束合成时,在数据传输频带内不出现主光束和合成光束之间的光学干涉分量。还有一个机构,用来产生一个偏差信号,该信号表征RF信号和所述的主光束失真部分的差。一个补偿调制器接收该偏差信号并调制第二分离光束,以输出调制的补偿光束。一个光学合成器接收主光束和合成光束,并由此提供一个补偿输出光束。
图1是一种公知的提供非线性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的简化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提供非线性失真光学校的系统的简化原理图。
图3是调制后的光学信号的曲线图,包括经图2中的系统补偿后的信号。
图4是调制后的光学信号的曲线图,表示复合三阶干扰量。
图5是本发明利用相位延迟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利用偏振正交状态的第二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利用对前馈参数高频伺服控制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又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该实施例利用加到主调制器的导频色调进行高频伺服控制。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该实施例利用相对信号增益的主动控制。
图10是本发明的又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该实施例产生两束输出光束。
在光纤线路中非线性失真的校正可以通过使用与图1中所示的系统相似的公知系统完成。在该系统10中,激光器12产生光学信号14提供给调制器16。无线电频率信号发生器18在线路20上产生一个RF信号传给调制器,而该处信号分出一部分到线路22,用以产生偏差信号。该RF信号的分出部分在线路24上与一个拾取信号合成。所述拾取信号最初由检测器26产生,检测器26与调制器输出端的光学开关28相连,然后检测器26产生的信号经放大器29放大。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的RF频谱成分示于相位图30,而调制后的光学信号的相位在相位图32中示出。在这些图中,相位用朝上指向的箭头指示。
光学信号合成是这样完成的,即使得结果恰好为校正调制器中的偏差所需的信号。然后,线路34上的偏差校正信号用于驱动激光二极管36,该激光二极管36产生一个光学信号,用38表示,该光学信号38载有偏差信号。激光二极管的输出的相对相位用图40中的朝下指向箭头表示,该输出信号通过使用光学开关42与初始调制器发出的调制光学信号合成。所产生的发向光纤的信号44是初始调制器的输出与偏差信号一起传播。在光导纤维端部的检测器处(未示出),这两个信号转换成光电流并相加;从而产生调制器原始输出信号与偏差信号的期望和。产生的和理论上应该是与原始RF输入信号相似的信号。
该系统具有几个缺点。首先是用于调制器的CW激光光源和激光二极管的波长不同。这种波长差总是很大,以至于两个信号在光纤中不能以完全相同的速率传播,这是由于如今使用的标准单模光纤的色散造成的。这种速率差异使得偏差信号和原始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位剪切。传播大约5-10km以后,该系统就不能将调制器的非线性失真校正到通常所要求的值(20dB)。虽然可以相信在恰好相同的波长上可以有这种效果,但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同一个激光器光源分成两路,一路用于主调制器,另一路用于产生光学偏差信号的调制器。在这种设置中,图1中系统的激光二极管简单地由与主调制器类似的调制器代替。如果不是因为下面的事实,即在最终光学耦合处,主光学信号与偏差信号在光学领域相干叠加,产生系统10中不存在的交叉项,那么这种方法是可以接受的。所述交叉项对两个光学信号的相对相位非常敏感。一个解决方法是精确控制两束光的光学相位,但是这种控制很难达到所需要的程度。
现在参见图2,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45,该系统具有单一波长前馈结构以减轻合成光束的干涉效应。实质上,本发明通过合成来自系统激光束一部分的相同部分提供了一个具有第二光束源的系统。对合成光束的主要要求是当与系统激光光束合成时,产生的光束在感兴趣的波段的频率上不产生干涉,也就是说光束是准非相干的。这里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都控制主光束和合成“偏差”光束的光学相位,以便产生准非相干合成光束,该合成光束在整个光学系统的所需频率响应范围内没有有害的乱真干涉项。在这些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频移偏振旋转和时间延迟。非线性失真量的前馈校正用单一激光光源实现。
系统45可以划分为主光路46和校正光路47。主光路包括激光器48,用来提供光束50作为光学载波。还具有第一调制器52,这是主调制器,还具有第二“偏差校正”或前馈调制器54。无线电频率发生器56在线路58上产生一个RF信号传给主调制器,而在开关60处所述RF信号的一部分被分出传给延时和均衡电路62,该电路62的输出传给信号合成器63。
激光光束的一部分也被分光器64分出来,分光器64将分出光束传给校正调制器的输入端。调制后的光束的一部分也被分出来,经过光电检测器65检测和放大器66放大,首先传给延时和均衡电路68,然后到达合成器的第二个输入端口。主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与它的输入信号的差值信号经放大器69放大,供给线路70传给校正调制器。然后来自主调制器和校正调制器的两束光在最终光学耦合器72处合成,以实现抵消非线性失真成分。
光束之间的干涉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在要使用的频带内减轻,这是通过适当修正主相位调制器所施加的光学相位差实现的。在图2的前馈实施例中,偏差信号以公知方式产生,将该信号加给校正调制器,该调制器产生该偏差的光学形式。可以看到,到达最终光学耦合器的两束光在RF区域和光学区域都是相干的。对于本发明,这些区域的光学相干性由相位调制器74改变,该调制器74在分出的光束传给校正调制器前先接收该光束。分出光束的相位通过单等幅信号(例如相位调制信号发生器76提供的2GHZ色调信号)被改变以便将光束移出波带。改变光学领域的相干性以便在最终光学耦合器处,在所期望带宽的任何频率处都不发生两束光的光学干涉。
最简单但决不是唯一的检验本发明的方法是使用频移元件代替(或为此目的作为)相位调制器。频移元件的例子可以包括声光装置或是用来实现同样功能的复杂集成光路。如果进入偏差调制器的光学信号(载波)具有相对进入主调制器的载波的频移,输出耦合器的两束光的干涉出现在等于频移的频率处。例如在放置于光缆端部的检测器处产生的光电流将包括偏差信号和主信号这两个信号,以及在频移附近的干涉项。该光电流可以表示如下:
Iout=S2 Main+S2 Error+F(SMain×SError)
其中Iout是检测器中的光电流,SMain和SError分别是来自主调制器和补偿调制器的光学幅值,F是用它的变元表示的分量的函数,使用该函数F可以恢复干涉的交叉项。然而如上所述,函数F代表的信号的频率成分将以频移为中心在其附近并在要用的频段之外。
在图2的实施例中,使用相位调制器将光学载波有效频移到大于2倍带宽的频率处。而且,如果这样驱动相位以使峰值-峰值相位偏差等于2.405弧度(相当于贝塞尔函数的第一个零点Jo)。那么进入偏差调制器的光学载波信号的频谱在偏离载波驱动频率的倍频处具有能量,而在原始载波频率处没有能量。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称为载波被耗尽了。因此,偏差光束与主光束之间的任何光学干涉都不在系统带宽内产生乱真信号,就象上面讲述的单纯频移例子一样。
虽然陈述了光学载波光束的简单相位调制,还有其他波形可以达到同样的期望结果。注意由F给出的干涉交差项的性质及与余弦函数成正比,可以确定可用来使式1中的相干交叉项即产生波段内干涉效应的项最小化的可能波形,如下所示:
          F(S×S)~cos(φ(t))            (2)
这意味着为了在要用的RF带宽内消除该项的作用,必须选择φ(t)以使该项的时间平均值大致为零。
                  cos(φ(t))=0          (3)
其中平均时间间隔可以与要用的RF频段的最高频率的倒数相比较。实际上,该时间间隔必须不大于最高频率二倍的倒数。有许多解满足这一条件。下面列出一部分:
●幅值为2.405弧度或相应于Jo的零点的任何其他幅值的正弦/余弦波。
●幅值为2.405弧度或相应于Jo的零点的任何其他幅值的频率调制信号。
●谐波信号的组合。
●具有适当性质以耗尽载波的有限带宽随机噪声。
由于在加到相位调制器上的电压与所产生的相移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将电信号以上述解的形式直接加到相位调制器的电极上就可以实现式3的任何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注意到,本发明校正光纤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使用干涉仪式的调制器例如Mach-Zehnder干涉仪,虽然可以用其他提供光学调制的装置等同替代。本发明包含将校正信号加到光学传播路径上,它包含偏差抵消信息。而且,可以使用一个光源,系统可以是与波长无关的。因为通过使用能保证校正光线信号在感兴趣的信号带宽内非相干或准非相干的相位或频率调制器而实现了附加校正信号的频移或相位改变,这样是可能的。本系统提供基本上与光纤系统的线路长度无关的校正。
图3用图表表示出图2中的系统的功能特性。曲线78表示在有和没有校正时幅值随加到系统的频率信号的变化。频率为40和40.1MHZ的两个色调用作RF输入信号加到系统上作为模拟典型输入。400MHZ的色调加到相位调制器上以消除等式1中提出的相干交叉项。调整输入RF信号以便产生明显的三阶失真,如同未校正的迹线80中频率39.9和40.2MHZ处的尖刺所证实的一样。当启动校正网络时,失真尖刺下降超过30dB,如迹线82所示,表明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线性。
通过参考图4可以看到本发明的又一个前景。这里的曲线84表示使用模拟光缆电视(CATV)系统的功能特性,载波位于与国家通讯标准委员会(NTSC)规范一致的频率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60信道的系统使用的调制指数(OMI)大约为每个信道6.4%,载波以289.25MHZ为中心。相位调制器信号的频率大约为1GHZ,其幅值足以消除主光束和偏差光束之间的相干交叉项。轨迹86表示载波信号存在时的系统特性。具有明显的复合三阶干扰(CTB)信号成分,如同载波信号切断时仍存在大量信号所证实的(迹线88)。这表明系统中具有很大的难以接受的非线性失真。当校正网络接通时(迹线90),CTB信号大大减小,相当于系统的线性大大改善。
本发明包括使用替代装置从外部改变相干性以等式1中的相干交叉项的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利用激光光源的固有有限相干长度或时间相干长度。在该替换实施例中,激光光束的一部分可以被延迟远远大于激光器特征相干时间τc的时间段。如果该延迟的光源用作前馈调制器的光源,则该光源与来自主相位调制器的光束之间设有相干性,从而确减小或消除相干交叉项。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系统92与图2所示系统实质上一样,但是还包括一个延时元件94,该原件在将分出的光束传给偏差校正调制器之间先接收该光束。延时元件将分出的光束延迟远远长于相干时间τc的时间。这允许在最终耦合器处非相干叠加以形成输出光束。该延时元件避免了使用相位调制器和连带的信号发生器。
相干时间通常表示为特征长度Lc。该长度是光束在相干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二极管激光器的典型相干长度从十米变化到几百米,而二极管泵固态(DPSS)激光器的相干长度为数干米。延时元件最好是适当长度光纤的绕组。应该看到从实用的观点来说,目前在光纤延时线路中使用长度需要达到DPSS激光器延时所需的长度的光纤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然而用于二极管激光器的光纤延时线路使用中等长度的光纤就可以实现,因此经济上是可行的。
另一个更简单的实施本发明的替代方法是利用主调制器和前馈偏差调制器的偏振状态正交。如果保持两个光学信号的正交性就可以消除本实施例中合成光束之间的干涉。现在参见图6,图中示意性地给出第二替代系统96。系统96与图2所示系统大体相同,通过在各调制器的输出端提供偏振保持光纤90、100以接收调制光束而实现的。还有一个90°偏振旋转器102接收经校正调制器调制的光束。此后,旋转的校正光束104与主调制光束100通过将其耦合成偏振保持耦合器106的正交偏振状态而合成。这样提供稳定的前馈校正信号,可以达到两个信号确实正交从而不发生干涉的程度。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图中示出的系统108基本与图2的系统相同,包括用于主动控制的元件。通常需要对控制校正信号幅值及由此控制抵消系统输出光束失真分量程度的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最佳性能,一旦校正RF信号的相位调整到最大程度地抵消失真分量,则唯一的关键参数就是通过最终耦合器的主光路和校正光路的相对RF增益。该增益很容易调整,采用如下方式:或者通过对放大器110或112的RF信号增益进行电气控制;或者通过改变耦合器114或116提供的光耦合量来调整从一个或两个调制器发出的光功率值;或者在校正光路(或主光路)中增加附加强度调制器118。因此,使用高频伺服或其他常用最优化技术监控任一失真分量的抵消情况或一个试验信号就可以使该相对增益最优化。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系统108还包括一个输出光束耦合器120,该耦合器有一个输出光束端口与检测器122相连,检测器122的信号提供给一种公知的高频伺服控制电路124。输出控制信号传到通向放大器110和112的线路126和128上。或者,控制信号可以传给分光器114、116或主调制器与校正调制器之一。
图8是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个替代实施例的简化原理图。图中所示系统130也大体与图2中的系统相同,系统130具有图7所示的系统108的大部分特征。然而,系统130包括了一用来提供高频目的的数据频带内导频信号的频率调制器132。该信号在已经分出的RF信号分出到偏差校正回路之后被加到输入到主调制器的RF信号上。因此,信号合成器接收作为参考信号的RF输入信号,而由放大器110发给合成器的信号包含调制器偏差外加由高频信号引入的偏差项。本实施例还包括滤波器134,用来对来自光电检测器122的信号进行滤波。
在操作时,一个导频或测试色调被连续加到初始RF耦合器之后的主调制器系统130上。该导频色调对前馈系统相当于一个失真分量,必须抵消掉。事实上不考虑它们的来源时,色调与主调制器中产生的任何失真分量没什么差别。抵消该色调的程度将恰好与抵消任何失真相仿,因此是系统性能的很好的衡量指标。通过来自电压控制增益元件136或AGC控制放大器110的RF增益(GZ)。该AGC信号围绕某一慢慢变化的增益偏差水平连续高频振荡。所述高频振荡增益在监测最终输出的检测器的输出中很显著。
为了减小进入伺服回路的信号的带宽而进行了滤波,但是在导频色调频率附近的频率被保留。这些频率可以位于系统带宽内的任何位置。从滤波网络发出的被检测到的导频色调的幅值将与高频振荡增益同步变化。它相对高频信号的相位和它的幅值可以用来通过使用用于伺服反馈系统的标准同步检测方案确定偏离最佳抵消的值与方向,加到反馈回路的相位被选中使检测到的导频色调变为最小,因此表明是最大抵消。虽然在图8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单一导频色调,但是色调的任何组合或噪声信号都可以用来监控抵消失真。这样可以同时监控RF工作谱段的几个区域。
在许多应用中,希望系统以双重输出光束方式工作。图9示意性给出一个这种系统的例子,该系统有两束主调制器输出光束被校正失真和被使用。系统138提供前馈校正,基本上与单输出系统采用的方式相同,并具有下述改进,系统138包括双重输出主调制器140、142用来产生主光束144和146,双重输出校正调制器142用来产生前馈光束148、150。
在该系统中,RF信号的相位必须同时设置为每个输出都为最佳失真抵消。优选用严格控制的光纤长度制造系统达到上述目的以确保在每个合成器152、154处主信号和校正信号之间相对相移小。控制干涉抵消可以使用控制回路156通过改变主调制器输出光束或校正调制器输出光束的相对增益的方式实现。例如可用简单方式控制放大器158的增益(GZ)和耦合器160提供的耦合(KO)以使系统的每个输出同时达到最佳抵消失真。任何改变主信号或校正信号相对增益的电气元件或光学元件的组合都可以类似方式使用。而且,最优化闭合回路可以用如图10所示的方式实现,图中系统162利用与前述图9中的系统相同的原理。在系统162中,形成两个伺服回路164、166,每个分别监控一个输出光束的失真抵消,使用单独的伺服控制回路168、170最优化每个输出光束172、174的成分。
虽然参考最佳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各种其他形式变化、省略元件和增加元件,而不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可以通过将相位调制器插入到主光束中来改变图2中的实施例,从而产生不同的光学相位。

Claims (15)

1.一种系统用于对在数据传输频带内传送数据信号的光学系统的光学非线性提供补偿,该系统包括:
一个光源,用来提供一束相干主光束;
一个分光装置,用来接收所述光束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分离光束;
一个频率发生器,用来产生一个无线电频率(RF)调制信号,该信号的频谱包括所述数据传输频率信号段;
一个RF信号分支装置,用来分出所述RF调制信号的参考部分;
一个主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RF调制信号和调制所述第一分离光束以便输出一个具有调制和失真的光学成分调制的主光束。
一个准非相干补偿装置,包括:
一个装置,用来产生合成光束,该合成光束在所述数据信号频带内与所述主光束不相干,以便当所述主光束与合成光束合并时,在所述数据传输频率段内不出现所述主光束和合成光束之间的光学干涉分量;
一个装置,用来产生偏差信号,该偏差信号表示所述RF信号和所述主光束的所述失真部分的差;
一个补偿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偏差信号和调制所述第二分离光束以输出一个调制后的补偿光束;以及
一个光学合成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主光束和补偿光束,并由此提供一个补偿后的输出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准非相干补偿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的主光束的第一部分以提供与此相当的电信号;
一个信号合成装置,用来接收所述检测器装置的信号和所述参考RF信号并由此产生与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差相应的信号;
一个相位调制频率发生器,用来在所述数据信号频带之外的频率处产生一个相位调制信号;
一个相位调制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第二分离光束和相位调制信号,以提供相位调制后的第二光束;以及
一个校正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差信号和所述相位调制的第二光束,输出一个调制的校正光束,作为所述合成光束的一部分,所述调制的校正光束具有失真的光学成分,该成分与所述调制的主光束的失真成分幅值相等而相位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出的光束由下式描述:Iout=S2 Main+S2 Error+F(SMain×SError)
其中Iout是检测器中的光电流,SMain和SError分别中来自主调制器和补偿调制器的光学振幅,F是用它的变元表示的分量的函数,其中所述补偿发生器装置产生的合成光束在数据传输频带内满足:F(SMain×SError)≈Cos(φ(t))≈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φ(t)相当于振幅为2.405弧度或振幅相当于贝赛尔函数的零点Jo的正弦/余弦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φ(t)相当于振幅为2.405弧度或相当于贝塞尔函数零点Jo的频率调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φ(t)相当于谐波信号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φ(t)具有选择的有限带宽随机噪声以便耗尽载波频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非相干补偿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主光束的第一部分以提供与之相当的电信号;
一个信号合成装置,用来接收所述检测器装置的信号和所述参考RF信号,并由此产生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的差相应的信号;
一个时间延迟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第二分离光束,以便提供时间延迟,该时间延迟的大小为大于所述主光束的相干时间;以及
一个校正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差值信号和所述的经时间延迟的第二光束,输出一个调制的校正光束,作为所述合成光束的一部分,所述校正光束含有失真光学成分,与所述调制主光束的失真成分幅值大体相等,而相位相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主光束具有一个初始偏振状态,其中所述准非相干补偿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主光束的第一部分以便提供与之相当的电信号;
一个信号合成装置,用来接收所述检测器装置的信号和所述参考RF信号,并由此产生与所述的接收信号之间的差相应的信号;
一个校正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差值信号和所述第二光束,输出一个调制的校正光束,作为所述合成光束的一部分,所述校正光束具有失真的光学成分,与所述的经调制的主光束失真成分幅值相同,而相位相反;
一个偏振旋转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后的合成光束和产生一个90°相位旋转的合成光束;以及
其中所述的光学合成器装置还包括一个装置,用来保持所述的相位旋转的调制合成光束和所述调制主光束的所述偏振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的准非相干补偿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主光束的第一部分,以便提供与之相应的电信号;
一个信号合成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检测器装置的信号及所述参考RF信号,并由此产生与所述接收信号之间的差相应的信号;
一个校正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差值信号和所述的第二光束,输出一个调制的校正光束,作为所述合成光束的一部分,所述校正光束具有失真的光学成分,大小基本等于所述的调制的主光束的失真成分,而相位与之相反;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一个导频色调信号发生器,用来给一个信号提供一个导频频率传给所述主调制器,与所述RF信号分支后续的所述RF调制信号合并;
一个输出信号检测器装置,用来产生与所述输出光束相应的电信号;以及
一个高频伺服控制电路装置,接收所述的输出光束检测器的信号,该信号具有导频色调信号部分,所述的高频伺服控制电路装置包括自动增益控制装置,用来将传给所述合成器装置的增益控制的幅值改变大约与所述输出光束检测器信号的导频色调信号部分最小值相当的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准非相干补偿装置还包括:
一个检测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调制主光束的第一部分,以便提供与之相当的电信号;
一个信号合成装置,用来接收所述检测器装置的信号和所述的参考RF信号,并由此产生与所述的接收信号之间的差相应的信号;
一个校正调制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差值和所述的第二光束,输出一个调制的校正光束,作为所述合成光束的一部分,所述校正光束具有失真的光学成分,其与所述调制主光束的失真成分幅值基本相同,而相位相反;
其中所述的主调制器装置还包括:
一个装置,用来产生两个主输出光束,所述校正调制器装置还包括用来产生两个调制的校正光束的装置;以及
一个第二合成器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第二主光束和调制校正光束,从此产生一个第二补偿输出光束。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用来选择所述RF信号相位装置的装置;
一个装置,用来产生表征所述补偿后输出光束中检测到的光功率的信号;
一个增益调整装置,用来接收所述的补偿后输出光束的功率信号和调整所述主光束和所述合成光束之间的所述相对RF信号增益;
为能最大抵消所述失真的光学成分,而选择的所述RF信号相位和所述相对RF信号增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益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装置,用来调整从所述主光束中消除的光功率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增益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装置,用来调整由所述的校正调制器装置提供的调制的幅值。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导频色调信号发生器还包括一个装置,用来给一个信号提供多个导频频率以传给所述主调制器,与所述RF信号分支后的所述RF调制信号合并;以及
其中所述的高频伺服控制电路装置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个装置,用来将加到所述合成器装置的增益控制信号的幅值改变大约与所述输出光束检测器信号的导频色调信号部分的相应最小值之一相对应的值。
CN96191693A 1995-01-31 1996-01-30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381,228 US5515199A (en) 1995-01-31 1995-01-31 Optical system employing near-incoherent processing for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08/381,228 1995-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564A true CN1172564A (zh) 1998-02-04
CN1084099C CN1084099C (zh) 2002-05-01

Family

ID=2350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99C (zh) 1995-01-31 1996-01-30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515199A (zh)
EP (1) EP0807340A1 (zh)
JP (1) JP3203658B2 (zh)
KR (1) KR100253497B1 (zh)
CN (1) CN1084099C (zh)
AU (1) AU4706796A (zh)
BR (1) BR9607166A (zh)
CA (1) CA2211923C (zh)
IL (1) IL116954A (zh)
WO (1) WO199602420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0684C (zh) * 2003-08-08 2008-11-05 三丰株式会社 可调源相移干涉仪自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3448A (zh) * 2010-07-16 201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消除或减小激光外差干涉法中非线性误差的方法
CN101936747A (zh) * 2010-07-28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波动探测方法中非线性误差的基波和奇次谐波消除法
CN101277150B (zh) * 2008-03-21 2011-12-28 清华大学 电光调制器产生相移键控信号缺陷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7014759A (zh) * 2015-11-18 2017-08-04 仕富梅集团公司 用于减少吸收光谱测量中的基线失真的影响的方法和系统
CN108432177A (zh) * 2015-08-14 2018-08-2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偏振和频分多路复用的片上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1983308A (zh) * 2020-08-19 2020-11-24 电子科技大学 Adc频谱测试中存在非相干采样和谐波失真的信号恢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4430A (ja) * 1995-05-12 1996-11-22 Canon Inc 周波数シフ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式変位計測装置
US5644665A (en) * 1995-07-27 1997-07-0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ulti-octave, high dynamic range operation of low-biased modulators by balanced detection
JP3528998B2 (ja) * 1996-01-09 2004-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US5699179A (en) * 1996-02-23 1997-12-16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Of Delaware Cancellation of distortion components in a fiber optic link with feed-forward linearization
US5850305A (en) * 1996-12-18 1998-12-15 Scientific-Atlanta, Inc. Adaptive predistortion control for optical external modulation
GB2320634A (en) * 1996-12-19 1998-06-24 Northern Telecom Ltd Optical sampling by using an interferometer to modulate a pulse train
AU5311198A (en) 1996-12-23 1998-07-17 Dsc Communications A/S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modulating light in a modulator circuit comprisinga mach-zehnder modulator
US6587257B1 (en) * 1997-06-12 2003-07-01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Non-linear subcarrier predistortion and upconversion system
EP0891086A1 (en) * 1997-07-10 1999-01-13 Alcatel A metho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a frequency band, a head-end, a network terminator and a terminal realizing such a method and a communication access network including such a head-end, such a network terminator and such a terminal
US6333808B1 (en) 2000-04-28 2001-12-25 Alcatel Optical signal scrambling
JP3913547B2 (ja) * 2001-12-28 2007-05-09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光変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信号と電波信号との変換装置
JP3881270B2 (ja) * 2002-03-26 2007-02-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変調器の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US7215893B2 (en) * 2003-08-28 2007-05-08 The Boeing Company RF photonics residual error correction
EP1811692B1 (en) * 2004-11-11 2012-06-13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tting device,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optic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7742701B2 (en) * 2005-03-16 2010-06-22 Michael George Taylor Coherent optical channel substitution
US7813654B1 (en) * 2005-04-27 2010-10-12 Hrl Laboratories, Llc Broadband linearization of photonic modulation using transversal equalization
US7499603B1 (en) 2006-01-19 2009-03-0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Range extended electrooptic modulator
KR100887156B1 (ko) * 2007-10-25 2009-03-04 호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Hfc망의 왜곡 및 잡음 상쇄 시스템
US8249540B1 (en) 2008-08-07 2012-08-21 Hypres, Inc. Two stag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682170B2 (en) * 2011-05-20 2014-03-2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band R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8693810B2 (en) * 2008-11-05 2014-04-08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ptical counter-phase system and method of R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521464B2 (en) * 2010-01-22 2016-12-13 Gainspeed, Inc. HFC cable system with alternative wideband communications pathways and coax domain amplifier-repeaters
US8826359B2 (en) 2010-01-22 2014-09-02 Gainspeed, Inc. HFC cable system with shadow fiber and coax fiber terminals
US8863213B2 (en) 2010-01-22 2014-10-14 Gainspeed, Inc. Methods of adaptive cancelling and secondary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for extended capability HFC cable systems
US20140044434A1 (en) * 2011-03-25 2014-02-13 Nec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41992B2 (en) * 2013-01-18 2015-05-26 The Boeing Company Fiber stabilization of optical path differences (OPD) over a wide bandwidth frequency range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US9081090B2 (en) * 2013-03-15 2015-07-14 Digital Sig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coherence length in lidar systems
US11546058B1 (en) * 2020-01-29 2023-01-03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romatic dispersion pre-compens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7274A (en) * 1990-03-14 1996-08-20 Orchard Communications Inc. Modulated light source with a linear transfer function
US5166509A (en) * 1990-11-09 1992-11-24 Tacan Corporation Optical modulator noise nonlinearity reduction circuit
US5309532A (en) * 1991-12-02 1994-05-03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lectro-optic intensity modulator with improved linearity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0684C (zh) * 2003-08-08 2008-11-05 三丰株式会社 可调源相移干涉仪自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77150B (zh) * 2008-03-21 2011-12-28 清华大学 电光调制器产生相移键控信号缺陷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1893448A (zh) * 2010-07-16 2010-11-2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消除或减小激光外差干涉法中非线性误差的方法
CN101893448B (zh) * 2010-07-16 2011-08-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消除或减小激光外差干涉法中非线性误差的方法
CN101936747A (zh) * 2010-07-28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波动探测方法中非线性误差的基波和奇次谐波消除法
CN108432177A (zh) * 2015-08-14 2018-08-2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偏振和频分多路复用的片上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7014759A (zh) * 2015-11-18 2017-08-04 仕富梅集团公司 用于减少吸收光谱测量中的基线失真的影响的方法和系统
CN111983308A (zh) * 2020-08-19 2020-11-24 电子科技大学 Adc频谱测试中存在非相干采样和谐波失真的信号恢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80701837A (ko) 1998-06-25
JP3203658B2 (ja) 2001-08-27
WO1996024201A1 (en) 1996-08-08
EP0807340A1 (en) 1997-11-19
US5515199A (en) 1996-05-07
BR9607166A (pt) 1997-11-11
CN1084099C (zh) 2002-05-01
IL116954A (en) 1999-08-17
JPH10512124A (ja) 1998-11-17
KR100253497B1 (ko) 2000-04-15
AU4706796A (en) 1996-08-21
IL116954A0 (en) 1996-05-14
MX9705846A (es) 1998-08-30
CA2211923A1 (en) 1996-08-08
CA2211923C (en) 2001-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99C (zh) 利用近似非相干方法进行失真校正的光学系统
US10574352B2 (en) Compensation of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defects in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292598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EP1129531B1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ES2459915T3 (es) Dispositivo generador y método para señal de compensación de dispersión
US89958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homodyne detection system with optimized transmission modulation
US7260332B1 (en) Asynchronous chirped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16137548A (zh) 谐波生成器、谐波调制组件、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
MXPA97005846A (en) Optical system that uses nearly incoherent processing for the correction of dis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OYAL BROADBAND GROU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DC TELECOMMUNICATION CO.

Effective date: 200504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0429

Address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Royal broadband group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Minnesota

Patentee before: ADC Telecommunication C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