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7160A -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7160A
CN117237160A CN202311074487.3A CN202311074487A CN117237160A CN 117237160 A CN117237160 A CN 117237160A CN 202311074487 A CN202311074487 A CN 202311074487A CN 117237160 A CN117237160 A CN 117237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enterprise
data
carb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44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峻瑜
高柏松
鄢红英
罗圆
余浩伟
姜梅
宋晓东
吴柯江
汪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23110744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37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37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7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确定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及核算边界;S2.界定企业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并建立碳排放活动清单;S3.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S4.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某部分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核算模型中,得到企业碳排放量;S5.将步骤S4获得的企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相减,作为核算模型的误差,并根据此误差对核算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S6.向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输入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全部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得到企业总碳排放量。解决了企业碳排放数据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碳排放核算是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各项减碳工作的基本前提。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在新的竞争格局下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和发展机遇。企业应结合自身碳排放特征,加强碳排放核算能力建设,制定相应的减碳策略与措施,以更好地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而企业在碳达峰目标制定过程中,如何判断碳达峰,对于碳排放的活动跟踪和快速核算就变得非常重要,可有效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摸清自身的碳排放现状,合理评估碳达峰趋势,为进一步制定企业“双碳”战略目标和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准确的企业碳排放数据是建设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础工作和必要前提,目前我国仅重点制定了发电、电网、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而对于经营范围广、业务领域繁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碳排放核算暂缺少相应的核算流程和方法,导致大型企业集团自身碳排放的计算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及核算边界;
S2.界定企业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并建立碳排放活动清单;
S3.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
S4.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任意部分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得到企业碳排放量;
S5.将步骤S4获得的企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相减或相除,作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的误差,并根据此误差对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
S6.向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输入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全部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得到企业总碳排放量。
优选地,还包括:
S7.根据步骤S6得到的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以及构成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的碳排放数据在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以及碳排放范围的分布,对企业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碳排放范围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S8.获取以月、季度或年为周期的企业碳排放量数据,并通过趋势预测分析方法对企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优选地,在步骤S1中,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包括机关总部、全资子分公司、非全资控股子分公司、海外公司以及项目部。
优选地,在步骤S2中,碳排放活动清单中的碳排放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炸药、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排放,定义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碳排放为直接碳排放,定义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碳排放为间接碳排放。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S31.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E1为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也就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的CO2排放量,NCV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FC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E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因子,i为化石燃料类型;
S32.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E2为外购电力、热力和蒸汽产生的CO2碳排放量;ADj为外购的电量、热力量和蒸汽量;EFj为电网、热力和蒸汽的碳排放因子;N为差旅人数;D为差旅距离;EFk为第k类出行方式单位人员单位距离碳排放因子;
S33.将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进行加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
优选地,在步骤S4或S6中,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或者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时,需要判断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中是否属于异常数据,若为非异常数据才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或者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异常数据的判定过程如下:对各类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设置填报阈值,当填报的消耗数据超过设置的消耗数据填报阈值时,填报的消耗数据不输入到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和碳排放计算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监控预警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与碳排放计算模块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中设置有不同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阈值,在接收来自于数据采集模块的消耗数据超过设置的消耗数据阈值时,判断此消耗数据为异常数据,发出预警并提示填报单位进行消耗数据的重新填写,直至判断所有消耗数据为正常数据时,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消耗数据发送给碳排放计算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到的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优选地,还包括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趋势预测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分别与碳排放计算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分别与报告生成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企业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趋势预测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的数据信息,并生成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碳排放因子法构建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并与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差值分析确定模型计算误差,进而修正核算模型误差,提高了碳排放的计算准确性,为企业核查自身碳排放量提供了必要且正确的数据支持;
2.通过快速核算企业碳排放量及不同业务板块、核算范围的碳排放量,助力企业分析自身碳排放结构组成,可为提出有效的减碳措施及制定排放目标值提供有效支撑;
3.通过建立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特别是设置了数据监控模块,以便实时提示并纠正不同碳排放源的异常数据,提高了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流程图;
图2为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及核算边界;
S2.界定企业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并建立碳排放活动清单;
S3.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
S4.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任意部分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得到企业碳排放量;
S5.将步骤S4获得的企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相减或相除,作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的误差,并根据此误差对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碳排放检测数据是通过监测装置或系统检测的,在本发明中作为已知并且可获取的数据使用;
S6.向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输入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全部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得到企业总碳排放量。
还包括:
S7.根据步骤S6得到的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以及构成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的碳排放数据在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以及碳排放范围的分布,对企业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碳排放范围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S8.获取以月、季度或年为周期的企业碳排放量数据,并通过趋势预测分析方法对企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在步骤S1中,组织边界和核算边界是两个并列关系,组织边界是哪些下级机构纳入核查,核算边界是哪些碳排放纳入核查,应明确哪些下属机构纳入碳排放的核查范围,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业务范畴划分和业务之间的相似性,对整体业务类型进行归类处理,例如某大型建筑业集团,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工业制造、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可以为机关总部、全资子分公司、非全资控股子分公司、海外公司以及项目部,自下而上收集企业各下属单位目标年度内各类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另外,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温室气体划分范围,可将企业碳排放的来源划分为范围1、范围2、范围3,其中范围1指企业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范围2指企业自用的外购电力、热力、蒸汽等产生的间接碳排放;范围3指企业除范围1和范围2以外的间接碳排放,包括企业供应链及企业上下游可能产生的所有排放。
在步骤S2中,需要系统梳理企业生产所涉及到的碳排放相关活动,建立涵盖所有碳排放源类别的碳排放活动清单,这是碳排放活动数据收集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核查碳排放的关键。碳排放活动清单应基本涵盖企业各业务领域不同工作场景覆盖的碳排放源。
根据所述范围1、范围2、范围3的定义,可以将企业各业务领域中不同工作场景覆盖的碳排放源类别分别进行系统归类,碳排放活动清单的建立包括如下步骤:
S21.根据碳排放源的分类,将其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其他间接碳排放;
S22.结合企业不同业务特点及实际生产运营活动,初步构建碳排放活动清单框架;
S2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下级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完善碳排放活清单。
碳排放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炸药、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产生的碳排放,定义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的碳排放为直接碳排放,定义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的碳排放为间接碳排放。
在步骤S3中,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等,根据企业生产业务特点及基础消耗数据可得性,例如某大型建筑业集团,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工业制造、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分析其与企业相关场景活动中的适用性。优先采用排放因子法,对于碳排放活动清单中缺少排放因子的碳排放源类别,可以结合实测法进行确定,根据碳排放活动清单及核算方法,建立包含企业所有碳排放活动的碳排放快速核算模型,并统一数据格式及单位。使用排放因子法计算企业碳排放量,包括以下步骤:
S31.计算范围1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式如下:
其中,E1为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也就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的CO2排放量,NCV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FC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E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因子,i为化石燃料类型;各类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因子可以从《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等相关文件中获取。例如,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可知,汽油、柴油、天然气的单位热值CO2排放因子分别取为67.91tCO2/TJ、72.59tCO2/TJ、55.54tCO2/TJ;各类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可以从GB/T 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中获取,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分别可取为43124kJ/kg、42705kJ/kg、32238~38979kJ/m3
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包括企业整体生产活动及全部移动设施(如生产运输车辆、企业内部车辆、机械设备等)、固定设施(如锅炉、场站等)燃烧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S32.计算范围2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计算式如下:
E2=ADj×EFj
其中,E2为外购电力、热力和蒸汽产生的CO2排放量;ADj为外购的电量、热力量和蒸汽量;EFj为电网、热力和蒸汽的碳排放因子;电网的碳排放因子可以根据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南方等不同区域具体选择或者采用全国电网的平均排放因子,2022年度全国电网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5703tCO2/MWh,具体数值会随着全国电力能源结构的更新发生变化,热力、蒸汽的碳排放因子可结合具体地区进行明确;
S33.计算范围3其他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以人员差旅的碳排放为例,计算式如下:
式中,E3为人员出差产生的CO2排放量;N为差旅人数;D为差旅距离;EFk为第k类出行方式单位人员单位距离碳排放因子;
S34.将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进行加和,得到企业总碳排放量。
在步骤S4和S5中,可以将基于碳排放核算模型计算得到的某项目部的碳排放量与现场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比较两者的差异,从而修正碳排放核算模型的误差。
如图2所示,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趋势预测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监控预警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与碳排放计算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分别与碳排放计算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分别与报告生成模块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基础消耗数据;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中设置有不同碳排放来源的消耗数据阈值,在接收来自于数据采集模块的消耗数据超过设置的消耗数据阈值时,判断此消耗数据为异常数据,发出预警并提示填报单位进行消耗数据的重新填写,直至判断所有消耗数据为正常数据时,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消耗数据发送给碳排放计算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到的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根据企业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企业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趋势预测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的数据信息,并以word或pdf的形式生成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及核算边界;
S2.界定企业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并建立碳排放活动清单;
S3.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
S4.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任意部分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得到企业碳排放量;
S5.将步骤S4获得的企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监测数据进行相减或相除,作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的误差,并根据此误差对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
S6.向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输入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全部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得到企业总碳排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7.根据步骤S6得到的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以及构成企业总碳排放量结果的碳排放数据在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以及碳排放范围的分布,对企业各下级单位、业务板块、碳排放范围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S8.获取以月、季度或年为周期的企业碳排放量数据,并通过趋势预测分析方法对企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包括机关总部、全资子分公司、非全资控股子分公司、海外公司以及项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碳排放活动清单中的碳排放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炸药、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排放,定义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碳排放为直接碳排放,定义外购电力、外购热力、外购蒸汽和差旅碳排放为间接碳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S31.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E1为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也就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煤、煤气、煤油、焦炭和炸药的CO2排放量,NCV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FC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E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因子,i为化石燃料类型;
S32.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的计算式如下:
其中,E2为外购电力、热力和蒸汽产生的CO2碳排放量;ADj为外购的电量、热力量和蒸汽量;EFj为电网、热力和蒸汽的碳排放因子;N为差旅人数;D为差旅距离;EFk为第k类出行方式单位人员单位距离碳排放因子;
S33.将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排放量进行加和,得到企业碳排放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或S6中,获取碳排活动清单中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或者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时,需要判断获取的碳排活动清单中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中是否属于异常数据,若为非异常数据才输入到初步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或者最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异常数据的判定过程如下:对各类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设置填报阈值,当填报的消耗数据超过设置的消耗数据填报阈值时,填报的消耗数据不输入到企业碳排放核算模型中。
7.实施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和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监控预警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与碳排放计算模块通信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数据监控预警模块中设置有不同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阈值,在接收来自于数据采集模块的消耗数据超过设置的消耗数据阈值时,判断此消耗数据为异常数据,发出预警并提示填报单位进行消耗数据的重新填写,直至判断所有消耗数据为正常数据时,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消耗数据发送给碳排放计算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到的企业碳排放核查的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源的消耗数据,并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趋势预测模块和报告生成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分别与碳排放计算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通信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监控预警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分别与报告生成模块通信连接,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企业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趋势预测模块用于接收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计算模块、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和趋势预测模块的数据信息,并生成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
CN202311074487.3A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237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4487.3A CN117237160A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4487.3A CN117237160A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7160A true CN117237160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4487.3A Pending CN117237160A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371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2779A (zh) * 2024-03-08 2024-04-09 广东立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园区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7973637A (zh) * 2024-03-29 2024-05-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基于电碳关联模型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8350836A (zh) * 2024-06-18 2024-07-16 中瓷光电(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核算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2779A (zh) * 2024-03-08 2024-04-09 广东立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园区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7973637A (zh) * 2024-03-29 2024-05-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基于电碳关联模型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8350836A (zh) * 2024-06-18 2024-07-16 中瓷光电(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核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37160A (zh) 一种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Warner et al.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nuclea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harmonization
US86708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erg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Zhang et al. Is China's energy policy effective for power plants? Evidence from the 12th Five-Year Plan energy saving targets
CN115114346B (zh) 一种精细化的碳排放信息化采集及核算方法、系统、终端
Wilkerson et al. Survey of Western US electric utility resource plans
CN109670785A (zh) 一种碳盘查/碳核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879632A (zh) 工业企业碳排放测算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5600796A (zh) 一种基于碳排因子法的企业碳盘查核算方法
Jiang et al.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with a co-benefits approach: a study of industrial sector in Baoshan District in Shanghai
CN116882775A (zh) 一种钢铁行业碳资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973687A (zh) 一种单船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模型及其服务平台
Su et al. Temporal validation of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energy systems in China
CN117557305A (zh) 示范区碳排放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7495631A (zh) 一种基于铁路货车产品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及装置
BALBAA et al. Digitalization processes in the energy complex of Uzbekistan
CN116797050A (zh) 工业园区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Tokimatsu et al.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by models for energy systems analysis and life-cycle assessment with a case study of advanced fossi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Simons et al. Analysi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Ghana
Patrizio et al. Socially equitable energy transitions: Analytical challeng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bdullah et al. Addressing unaccounted-for-gas (UFG): Proactive techniques for optim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t sensor data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nvironment
Mia et al. Integrated reporting and the need for specificity: Lessons from city-based greenhouse gas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CN118229307B (zh) 一种基于模型耦合的减污降碳分析方法
JP7565615B2 (ja) 温室効果ガス排出量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