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31077A -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31077A
CN117231077A CN202310697974.9A CN202310697974A CN117231077A CN 117231077 A CN117231077 A CN 117231077A CN 202310697974 A CN202310697974 A CN 202310697974A CN 117231077 A CN117231077 A CN 117231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release
reset
coupl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79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克托·桑切斯·罗哈斯
佩德罗·阿尔瓦拉多·埃雷迪亚
米格尔·巴雷·冈萨雷斯
耶苏·阿尔瓦雷斯·莫拉莱斯
阿尔玛·格拉纳多斯·阿雷纳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anhua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tanhua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anhua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anhua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31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31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用于在无电情况和供电情况下运作。该闩锁系统包括释放系统、释放杆和联接杆。释放杆围绕第一轴线与固定结构枢轴接合。联接杆围绕着偏离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枢转,并用于在无电情况下和在释放杆的两次驱动下将释放杆与释放系统耦合。联接杆还用于在供电情况下保持释放杆与释放系统的解耦。

Description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披露的主题涉及门锁,尤其是涉及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车辆中,门可能包括一个具有内部释放手柄的电动释放锁,但可能没有一个机械的外部释放杆,可能没有一个钥匙筒释放杆,或可能包括一个儿童锁。各种政府法规或其他规定可能要求这种系统应该有一个双拉式的释放系统。在无电源的情况下,第一次拉动释放线可能不会释放闩锁,但可能会将释放线与闩锁释放系统耦合。当第二次拉动释放线时,闩锁将被释放。
在供电情况下,第一次拉动可能没有释放闩锁,在第二次拉动之前,系统必须重置并再次完全解耦缆线和释放系统。这使得第二次拉动的功能与第一次拉动的功能相同(即闩锁没有被释放)。由于双拉释放系统是机械式的,因此在第二次拉动发生之前,要用马达对系统进行电动复位。不幸的是,时机往往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在第一次拉动过程中,系统何时解耦,何时再次耦合。此外,部分拉动可能会部分解锁,足以释放系统,但并不重置系统。此外,快速连续的两次拉动可能会在系统命令控制器为马达提供动力之前释放门,使其复位。因此,最好能提供一种改进的闭锁系统和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的门锁系统包括释放杆、联接杆、复位杆和超控连杆以及偏压件。释放杆适用于在手动操作时围绕第一轴线并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枢转,并包括沿周向面向第一旋转方向的停止面。联接杆适用于围绕偏离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并在耦合和解耦状态之间旋转,在耦合状态下与停止面接触,在解耦状态下与停止面周向间隔。复位杆适用于围绕第三轴线旋转,并包括面向相对于第三轴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的第一阻挡面。超控连杆与联接杆枢转接合,并适用于围绕第四轴线旋转。超控连杆包括相对于第四轴线径向面向外的第二阻挡面。偏压件适用于相对于第二轴在第一旋转方向上对联接杆施加偏压力。在最初手动驱动释放杆时,超控连杆用于与复位杆相对于第三轴进行圆周接触,以使复位杆在第一旋转方向上与联接杆反向驱动,联接杆处于解耦状态,并且联接杆与第一阻挡面接触。在继续手动驱动释放杆时,联接杆与第一封阻挡面间隔开,并与第二阻挡面接触,联接杆处于解耦状态。
除了上述实施例外,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动复位开关,该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阻挡面与联接杆脱离并在第二阻挡面与联接杆接触时启动。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中,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的门锁系统包括:适于在通电情况下实现解锁的释放系统;与固定结构枢轴接合的释放杆,其中在通电情况下手动驱动释放杆不会使释放杆与释放系统耦合,而在无电情况下第二次连续手动驱动释放杆会使释放杆与释放系统耦合,实现手动解锁;联接杆,围绕第二轴线与释放杆枢轴接合,其中联接杆在耦合时与释放系统接触;超控连杆,围绕第三轴线与释放杆枢轴啮合;以及复位杆,围绕第四轴线与固定结构旋转接合,适于在释放杆的手动操作后以及在供电情况下将系统复位到原点位置,同时释放杆仍与释放系统解耦。
除了上述的实施方案,在释放杆的最初第一次手动驱动期间,联接杆与复位杆接触,从而阻止联接杆将释放杆与释放系统联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替代或补充,释放杆的持续手动操作实现阻挡过渡,其中联接杆与复位杆的接触被释放,联接杆过渡到与超控连杆的滑动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超控连杆与复位杆接触,从而在手动启动释放杆时驱动复位杆。
除上述实施方案外,双拉自动复位的闩锁系统还包括一个齿轮原点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次手动驱动释放杆时被启动;以及一个电子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供电情况下从齿轮原点开关接收齿轮驱动信号,在收到驱动信号时启动定时器,并在定时器结束时给释放系统的电动马达通电,使系统复位到原点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包括一个自动复位开关,该开关被配置为在释放杆的第一次手动操作完成后以及在供电情况下被启动,其中电子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供电情况下接收来自自动复位开关的复位驱动信号,并给电动马达通电以将系统复位到原位。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包括一个适于驱动自动复位开关的开关连杆,其中开关连杆与释放杆围绕第三轴线枢转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替代或补充,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包括一个与马达驱动的齿轮接合的复位杆,其中复位杆和齿轮适用于围绕第四轴线旋转,齿轮原点开关通过与复位杆接触而被启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替代或补充,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包括一个围绕第三轴线与释放杆枢轴接合的超控连杆,其中超控连杆适于与复位杆接合,以便在手动驱动释放杆时围绕第四轴线驱动复位杆。复位杆的驱动导致对联接杆的阻挡进行过渡,以保持释放杆与释放系统的解耦。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中,一种操作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方法包括:首先,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围绕第一轴线从原点位置旋转释放杆,其中释放杆围绕第一轴线与固定结构枢轴接合;通过使联接杆与用于接合释放系统的复位杆接触,阻挡联接杆与释放系统的接合,其中联接杆围绕第二轴线与固定结构枢转接合,复位杆围绕第三轴与固定结构枢转接合;在第一次枢转期间,将超控连杆与复位杆接触,其中超控连杆围绕第四轴与释放杆枢转接合;通过超控连杆与复位杆的接触,并在持续的第一枢转中反驱动复位杆;在持续的第一枢转中,通过释放复位杆与联接杆的接触,同时将联接杆与超控连杆可滑动地接触,来过渡联接杆的阻挡;在持续的第一枢轴转动中从超控连杆上释放复位杆;解除对联接杆的阻挡;通过持续的第一枢转将超控连杆固定在联接杆上;通过联接杆在释放杆和释放系统之间的连接,将释放杆与释放系统相接合;以及在无供电情况下对释放杆进行第二旋转以手动驱动释放系统。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轴是相互间隔和平行的。
在前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释放杆的第二枢转在通电情况下不会手动启动释放系统。
在替代方案或其补充方案中,在前述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首先围绕第一轴线并在供电情况下枢转释放杆;通过联接杆与用于接合释放系统的复位杆的接触,阻挡联接杆与释放系统的联接;在第一枢转期间将超控连杆与复位杆接触;在持续的第一枢转中,通过超控连杆与复位杆的接触反向驱动复位杆;在持续的第一枢转中,通过释放联接杆与复位杆的接触,同时将联接杆与超控连杆滑动接触,从而过渡对联接杆的阻挡;当复位杆被反向驱动时,通过齿轮原点开关与复位杆的接触,启动齿轮原点开关;在供电情况下,当齿轮原点开关启动时,启动计时器;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在供电情况下,将系统复位到原点位置。
在前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齿轮原点开关被配置为实现对释放系统的马达的控制,并在自动复位事件中关闭马达,以避免马达失速。
在替代方案中或作为其补充,在前述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在供电情况下以持续的第一枢轴将复位杆从超控连杆上释放;以及通过自动复位开关与开关连杆的接触来启动自动复位开关,其中开关连杆围绕第四轴线与释放杆枢轴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自动复位开关被配置为在启动时对释放系统的马达进行控制。
在前述实施方案中,作为替代或补充,该方法包括在供电情况下通过马达驱动复位杆,使系统返回到原点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描述不应视为有任何限制性。参照附图,同类元素的编号相同:
图1是本公开的一非限制性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的闩锁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双拉式自动复位的闩锁系统的动力释放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和局部示意图;
图3是动力释放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未组装的立体图;
图5是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齿轮和复位杆的未组装立体图;
图6是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齿轮和复位杆的另一个未组装的立体图;
图7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图9是在耦合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
图10是在耦合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另一部平面图;
图11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三度,从而使复位杆与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超控链路接触;
图12A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六度,从而促进了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联接杆的阻挡过度;
图12B是与图12A相似的从对侧观察的局部平面图;
图13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九度,从而使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齿轮原点开关启动;
图14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二十度,从而促进从复位杆上释放超控连杆;
图15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二十二度,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开关连接来驱动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自动复位开关;
图16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二十八度,并大致图示了联接杆的初始解锁情况;
图17是在无电源情况和自动复位模式“关闭”条件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二十八度,并且联接杆向耦合状态移动;
图18是与图17相似的在无电源情况和自动复位模式“关闭”条件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并图示了释放杆的一个部件与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电源释放杆滑动接触;
图19是与图18相似的在无电源情况和自动复位模式“关闭”条件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并图示了第一拉动的结束和耦合状态;
图20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立体图;
图20A示出了在图20中有所改变的图7的部分;
图21是在解耦状态下的另一实施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图2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在无电源情况和自动复位模式“关闭”条件下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局部平面图,其中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释放杆通过第一拉动手动旋转了约二十八度,并且联接杆向耦合状态移动;
图22A示出了在图22中有所改变的图17的部分;
图23和图24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
图25-图44示出了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其他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以举例的方式而非限制的方式,参照附图对所披露的装置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图1,图中展示了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的闩锁系统20,外壳的一部分被移除以显示内部细节。闩锁系统20包括固定结构22(如外壳)、释放杆24(即线缆或手动释放杆)、释放系统25(如动力释放系统)、联接杆28、超控连杆30、复位杆34(同时参见图5和图6)、开关连杆38、自动复位开关44和齿轮原点开关46。释放系统25可以包括动力释放杆26、齿轮32、电动马达40和蜗轮42。释放系统25的马达40用于驱动(即旋转)蜗轮42,进而围绕旋转轴线48且相对于旋转轴线48的旋转驱动方向(见箭头50)驱动齿轮32。齿轮32的旋转驱动动力释放杆26,动力释放杆围绕枢轴52并以相同的驱动方向50(如图所示,顺时针)但相对于枢轴线52旋转。随着动力释放杆26在方向50上的枢转,闩锁系统20通常朝向解锁状态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轴48和枢轴52基本平行,并相互隔开。
闩锁系统20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电子控制器53,该控制器可以包括一个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和一个可以是非暂时性的电子存储介质。处理器包括一个定时器55,电子存储介质包括由处理器的定时器55应用的预编程时间段。自动复位开关44被配置为向控制器53发送复位致动信号57,控制器53处理该信号57并向电动马达40输出指令,或激活信号59。齿轮原点开关46被配置为向控制器53发送复位驱动信号61。然后,控制器53可以启动定时器55,并在预设的时间段过后向马达40发送指令或激活信号63。可以考虑并理解,系统20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和/或每个开关44、46可以包括一个集成控制器。
参照图2和图3,闩锁系统20的释放系统25还可包括偏压构件54(例如,螺旋扭矩弹簧)、棘爪56、爪58和撞针60。动力释放杆26在驱动方向50上的枢轴运动与偏压构件54施加的偏置力(见箭头62)相抵,并促进棘爪56的驱动(例如,旋转),以使爪58被驱动以从撞针60释放。棘爪56和爪58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22上,而撞针60通常安装在一个固定的结构64上(例如,门框)。
释放系统25的齿轮32包括一个圆盘部件64,以及一个凸轮部件66,圆盘部件64带有与蜗轮42配合的多个齿轮齿。凸轮部件66可以刚性地连接到圆盘部件64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齿轮22可以是一个整体,并且可以由注射成型的塑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释放系统25的动力释放杆26从枢轴52径向向外伸出,并延伸到段68(例如,远端段),该段的位置可超出旋转轴48。远端段68包括凸轮部分70,适于与齿轮32的凸轮部件66可操作地接触或配合。齿轮32的凸轮部件66和凸轮部分70可以在周向上相互对立。凸轮部件66一般朝向驱动方向50,而凸轮部分70一般朝向与驱动方向50相反的圆周方向(见箭头72)。
在一个实施例中,齿轮32的凸轮部件66和动力释放杆26的凸轮部分70的形状是为了促进动力释放杆26的低速、高扭矩的操作,以最初将爪58从撞针60上释放。释放后,随着动力释放杆26在驱动方向50上的持续转动,动力释放杆26的运动可以转变为高速和低扭矩的状态。在一个例子中,为了促进所需的操作状态的变化,凸轮部件66和凸轮部分70可以各自呈蛇形,或其他复杂的形状以促进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变化。
闩锁系统20适于要求用户手动拉动两次以实现释放系统25的驱动,并在无动力情况下(即无电)将爪58从撞针60上释放。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次拉动释放杆24之前和之后的无电情况下,释放杆24仍然与释放系统25"解耦"。直到第二次拉动释放杆24时,释放杆24才与释放系统25接合(即耦合),以便手动释放爪58与撞针60。在供电情况下(系统被配置为通过电动马达40驱动),闩锁系统20被调整为保持释放杆24与释放系统25"解耦",无论用户手动拉动的次数如何。
因此,闩锁系统20的一个功能是在第一次拉动事件期间,但在供电情况下,在第二次拉动事件发生之前重置系统(即实现解耦)。系统20的另一个功能是不允许出现部分耦合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系统20启用了部分拉动来耦合系统,那么如果连续快速完成两次拉动,系统可能有最小的时间来进行重置,爪58可能从撞针60上释放。
参照图1和图4,释放杆24与外壳22枢轴接合,被构造成围绕轴线52旋转,并直接连接到释放线缆(未显示)。释放线缆通常是由用户抓取和拉动的机械元件。当拉动时,释放杆24围绕轴线52在旋转方向50上枢转(见图4)。
动力释放杆26与释放杆24枢轴接合,围绕轴线52旋转,并且如前所述,适于从撞针60上释放爪58。联接杆28与壳体22枢轴连接,被构造成围绕轴线73旋转,并促使释放杆24与动力释放杆26的耦合和解耦。超控连杆30和开关连杆38与释放杆24枢轴接合,并围绕轴线74转动。轴线52、73、74基本上是平行的,并相互隔开。
如图4所示,释放杆24包括第一和第二臂76、78,每个臂从轴线52径向向外伸出。第一臂76带有沿圆周相对的面80、82,该面至少可以部分地界定一个开口84。第二臂78可以大约与第一臂76直径上相对,并在径向上突出到远端86。联接杆28包括从轴线73径向向外延伸的构件88,并在轴向通过第一臂76的开口84伸出。超控连杆30与第二臂78的远端86枢转连接,并围绕轴线74。
在操作中,面80作为联接杆28的原点硬阻挡。当处于耦合状态时,联接杆28靠在面80上。面82可以永远不与联接杆28接触,而只是在槽或开口84中提供间隙,以便联接杆28可以完成全行程。
参照图1、图5和图6,复位杆34可以是盘状的,并适用于围绕轴48旋转。当系统20被解耦时,复位杆34通常被任何数量的因素保持在解耦位置。例如,反向驱动齿轮32所需的扭矩足以阻止复位杆34的移动,而没有额外的外力能够在复位杆34上提供足够的扭矩来反向驱动电动马达40。此外,复位杆34可以包括叶片凸耳89(见图5和图6),该叶片凸耳一般相对于轴48径向向外伸出。叶片凸耳89适于将复位杆34偏向原位或最大行程位置(即解耦位置)。可以进一步考虑采用其他方法来偏压复位杆34,包括使用过偏心弹簧。
参照图1、图7和图8,图示了在解耦状态下的闩锁系统20。当与释放系统25解耦时,复位杆34使联接杆28打开,因此将联接杆28与动力释放杆26解耦。当联接杆28打开时,联接杆28的构件88可以靠近释放杆24的面82(但不与之接触),并与面80隔开。联接杆28的旋转位置可以完全由复位杆34和/或超控连杆30控制。当系统20被耦合时,联接杆28与作为硬阻止的面80接触,联接杆28的旋转位置不再由复位杆34或超控连杆30控制。
当处于解耦状态时,如果释放杆24被旋转,联接杆28将与释放杆24一起移动,但释放杆不会在第一次拉动时移动动力释放杆26。联接杆28在释放杆24上枢转。因此,任何时候释放杆被驱动,联接杆28将与释放杆24一起平移,或旋转。启动释放杆24并不直接影响联接杆28的旋转位置。因此,例如,当系统20被耦合时,联接杆28将不会围绕轴73旋转。当解耦时,联接杆28相对于轴线73的旋转位置由复位杆34或超控连杆30控制。当联接杆28变成耦合时,面80控制旋转位置。
当处于解耦状态时,闩锁系统20处于原点位置。原点位置是指在有无电源时第一次手动拉动开始时的位置。
参照图1、图9和图10,图示了闩锁系统20的耦合状态。耦合时,联接杆28与释放系统25的动力释放杆26接合,或耦合。如果释放杆24在旋转方向50上旋转(见图9),动力释放杆26将与联接杆28一起移动,因为联接杆28的构件88与释放杆24的面80接触(也见图4)。作为一个例子,图15和图16说明了在自动复位操作成功后,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第一次手动拉动的结果。图9和图10说明了在电源关闭(或自动复位模式关闭)的情况下第一次手动拉动成功的结果。
在操作中,联接杆28使释放系统25的释放杆24接合(即耦合)(见图9和图10)或脱离(见图7和图8)释放系统25的动力释放杆26,联接杆28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被"阻挡"。对于第一种方式,与齿轮32相连的复位杆34(同时见图5和图6)被构造成阻挡联接杆28。对于第二种方式,超控连杆30帮助阻挡联接杆28。
参照图8和图11,阻挡是通过驱动和保持联接杆28打开的复位杆34的第二凸耳96实现的。如果复位杆34和齿轮32处于反向驱动状态,则面向圆周的第二凸耳96的封锁面95不再与联接杆28接触,联接杆28上的回位弹簧100将开始将联接杆移动到耦合状态。例如,在系统20的第一次拉动中,超控连杆30开始反向驱动复位杆34。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复位杆34开始允许联接杆28向耦合状态移动。但是,当联接杆28向耦合状态移动时,联接杆28就与超控连杆30的面110接触(见图12A)。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复位杆34继续反向驱动。随着持续的反向驱动,复位杆34不再控制联接杆28的位置,相反,超控连杆30控制联接杆28的位置。
随着持续的操作,并且随着释放杆24被继续拉动,复位杆34被完全反向驱动,并且外壳22的斜面特征112迫使超控连杆30旋转。这种旋转首先使超控连杆30脱离对复位杆34的反向驱动,然后随着行程的继续,复位杆34与联接杆28脱离(见图16和图17)。此时,可能会出现两种自动复位的情况。在通电(即自动复位模式)的情况下,齿轮32在超控连杆30与复位杆34脱离后,立即驱动复位杆34回到耦合位置(见图16),目的是在联接杆28有机会脱离第二封锁面110之前再次对其进行阻挡(即永远不会完全解除封锁)。在断电模式下,复位杆34不移动,当第二阻挡面110脱离时,联接杆28完全移动到耦合位置并硬停止在面80上。
超控连杆30也可以用来解除对复位杆34的封锁,并反向驱动齿轮32。在解耦情况下释放杆24的移动过程中,超控连杆30可以首先开始解除对复位杆34的封锁,这也反向驱动齿轮32。一旦复位杆34不再阻挡联接杆28,超控连杆30就会脱离复位杆34。
这时,自动复位开关44(见图1)被激活。如果释放系统25有电,齿轮32(即由马达40驱动)将驱动复位杆34回到阻挡的位置(也见图16和图17),此时一旦释放杆24返回原位进行一次拉动,就可以再次反向驱动。如果没有电源,超控连杆30将继续行进,并且由于系统20的外壳特征将旋转并从联接杆28上解除阻挡,或与其脱离,从而促进系统20的完全解耦。这时,联接杆28可以自由地与释放系统25重新接合。当释放杆24返回原位时,联接杆28将把释放杆26与动力释放杆26联接起来,在第二次拉动时,可以把爪58从撞针60上释放出来。
参照图6,复位杆34的一个凸耳94与齿轮32的内侧相配合。当复位杆34旋转时,凸耳94的位置促使齿轮32、蜗杆42和马达40的反向驱动。反过来说,如果齿轮32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那么凸耳94就促使将复位杆34驱动到复位杆的初始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齿轮32和复位杆34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件(即,一体)。
为了使自动复位(即在第一和第二拉动之间进行复位)发挥作用,系统20包括自动复位开关44和齿轮原点开关46(见图1)。齿轮原点开关46由复位杆34(也见图7)或齿轮32的径向挤压部分90激活。自动复位开关44在释放杆24的行程中的一个指定点被激活,并可由开关连杆38直接激活(见图1)。
在操作中,当系统20被联接时,开关连杆38致动自动复位开关44(见图1、图9和图10)。开关44的致动使马达40通电,导致马达40沿旋转方向72驱动齿轮32。齿轮32的止动器92与复位杆34(见图4)的凸耳94旋转啮合,从而在从耦合状态(见图10)驱动到解耦状态(见图8)时使复位杆34与齿轮32一起旋转。另外,当沿方向72旋转时,复位杆34的第二凸耳96与联接杆28的延伸部分98的远端接触,导致联接杆28沿方向72围绕轴线73转动。一旦联接杆28处于解耦状态,超控连杆30就可以利用偏压构件100(例如,螺旋弹簧)的偏压力自由地旋转到其解耦状态。
参照图11,图示了系统20的解耦状态。在操作中,当用户拉动线缆(未显示,方向见箭头102)时,释放杆24开始围绕轴52沿方向50转动。在这个初始行程中,复位杆34的接触面104与超控连杆30的远端106之间产生了初始接触。接触面104朝向圆周方向或旋转方向72。
参照图12A和图12B,释放杆24在方向50上的持续旋转(例如,从大约三度到大约六度)有利于阻挡过渡。更具体地说,当复位杆34通过超控连杆30的远端106与复位杆34的接触面104的接触而被反向驱动(即在方向50上)时,复位杆34不再阻挡联接杆28,因为联接杆28的延伸部分98此时与复位杆34的第二凸耳96周向间隔。相反,联接杆28此时被超控连杆30阻挡。更具体地说,联接杆28的第二径向延伸部分108与超控连杆件30的相对于轴线74朝向径向外侧的周向阻挡面110接触或相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反向驱动"是指齿轮的机械旋转,其中齿轮旋转蜗轮42和马达40。术语"驱动"是指向马达40提供电力以驱动工作齿轮42和齿轮32。
参照图13,释放杆24在方向50上继续旋转(例如,从大约六度到大约九度),导致齿轮原点开关46被激活,由于其位于复位杆34的挤压部分90上。此时,联接杆28仍然被阻挡,系统20处于解耦状态。
如图12A所示,弹簧100影响超控连杆30和连接杆28。就图12A的视角,弹簧100沿顺时针方向偏压联接杆28,而沿逆时针方向偏压超控连杆30。
再次参考图1,在通电情况下,在齿轮原点开关46在第一次部分拉动时向控制器52发送信号61后,定时器55被启动。如果第一次拉动没有完全完成,并且自动复位开关44没有被驱动,在经过预设的时间段之前,控制器53向马达40发送指令信号63。然后马达40可以驱动齿轮32到原点位置。可以考虑和理解的是,齿轮原点开关46和控制器53也可以被配置为在自动复位事件中使马达40断电,以避免马达40在硬停止时失速。
参照图14,释放杆24在方向50上的持续旋转(例如,从大约九度到大约二十度)导致超控连杆30的远端106位于外壳22的斜面特征112上。这种滑动接触使超控连杆30在旋转方向72上围绕轴线74转动,对抗弹簧100的偏向力,直到远端106在径向上脱离复位杆34的接触面104。如此,超控连杆30与复位杆34脱离了。此时,连接杆28仍然被阻挡,系统20处于解耦状态(也见图18)。
参照图15,释放杆24在方向50上继续旋转(例如,从大约二十度到大约二十二度),导致开关连杆38移动到自动复位开关44上,并激活自动复位开关。此时,联接杆28保持阻挡状态(即,延伸部分108与面110接触),系统20处于解耦状态。
激活自动复位开关44给马达40发送信号,驱动齿轮32向72方向旋转。当齿轮32向72方向旋转时,齿轮32携带着复位杆38,直到凸耳96再次与连接杆28的延伸部分98的远端接触。
参照图16,释放杆24在方向50上继续旋转(例如,从大约22度到大约28度),继续阻挡联接杆28,使系统处于解耦状态。超控连杆30不能反向驱动复位杆34,直到超控连杆30返回原点。超控连杆30用于保持联接杆28被阻挡,直到复位杆34达到大约28度的行程。额外的六度行程为系统提供了一个自动复位的时间窗口,在联接杆28被解除阻挡之前,系统不能耦合,直到联接杆完全解除阻挡。图16图示了一个位置(即大约28度的行程),其中超控连杆30在无电源的情况下未阻挡联接杆28。
参照图17至图19,在无电源情况下和/或自动复位模式“关闭”条件下,在第一次拉动期间,联接杆28不被超控连杆30阻挡(例如,在大约二十八度),相反,联接杆28可以自由地沿方向72旋转并阻挡超控连杆30。更具体地说,延伸部分108离开了超控连杆30的面110,在方向72上围绕轴73旋转,直到延伸部分108与超控连杆30的周向面114相接触。这种接触使超控连杆30的远端106远离复位杆34。大约在同一时间,连接杆28的构件88与动力释放杆26的圆周延伸面116滑动接触(见图18),并直到构件88与动力释放杆26接合。当构件88与相对于轴52的圆周方向或旋转方向72的面118接触时,该接合完成(见图1和图19)。联接杆28此时处于与释放系统25的耦合状态。用户第二次拉动线缆,此时可以释放系统20。
本系统20可以进一步提供额外的功能,这取决于其所应用的系统。将齿轮32向相反的方向72旋转(即反向驱动方向)可用于提供额外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闩锁的动力释放、动力锁定、在第一拉动释放和第二拉动释放之间电子切换(即耦合或解耦系统)、动力收紧,以及其他。该系统20也可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儿童锁的闩锁。该系统可以脱离类似于儿童锁系统的内部把手,但可以通过不驱动复位马达回到解耦状态而关闭。同样,儿童锁可以被打开或关闭,而不需要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执行器或组件。在碰撞后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切换到第一拉力释放或关闭儿童锁。在一种情况下,如果前座乘客不在,这可能允许车辆后座上的人逃生。
现在请看图20-图24,图中说明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组成部分。在图20-图24中,图示了前述实施方案的改进。为方便起见,在图20-图24中只图示了备选特征的组件的特征。换句话说,图20-图24中示出的组件可以并入前述任何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20-图24所示,图示了自动复位执行器的其他实施方案。如上所述,提供了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20,其中闩锁在第二拉之前自行复位。
现在至少参考图7、图8、图20、图20A和图21,从复位杆34上移除机械内置弹簧89。如果上述弹簧89是由塑料制成的,它可能在极端温度下容易变形,这可能会损害自动复位执行器的功能。为了弥补这一变化,复位杆34现在提供了用于新的独立弹簧202的保持特征200,用于内部释放功能。保持特征200接近或从复位杆34的第二凸耳96延伸出来,该凸耳形成阻档面95。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中,弹簧202是一个不锈钢弹簧。
此外,在复位杆34首先与超控连杆30相互作用的地方,对复位杆34的轮廓表面104,现在标注为204,进行了加固,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防止出现旁路情况。还可以更平稳地过渡到自动复位执行器的禁用位置。图20A还显示了从前述实施例中移除的先前的轮廓面和机械弹簧89。在一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复位杆34的径向挤压部分90与轮廓表面104的加固部分204一体形成。
现在参考图22,在与超控连杆30相互作用的连接杆28的表面上添加了额外的材料,这可以防止在自动复位机构未被激活或第二次拉动手柄时(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这两个部件之间失去咬合。
此外,至少如图22所示,通过改变与复位杆34相互作用的凸耳或延伸部分98的旋转轴进行改进,使其与内侧释放杆24相通,并允许平稳过渡。这个延伸部分98此时周向移动,并与内侧释放杆24的旋转轴平行。
图22A说明了图22中参照图17所作的改变。
现在至少参考图23和图24,位于内侧释放杆24中的枢轴,即联接杆28绕其轴线旋转处,其特点是不具有圆形,而是槽(两个相互分离的圆周)。这两个圆周之间的距离,以及来自联接杆28的枢轴旋转的位置被缩小。每当通过内部释放杆24实现第二次拉动时(每当自动复位被解除或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联接杆28中的凸耳88将进入一个"接合"位置;这反过来将使动力释放杆26进入一个开放位置。现在,凸耳88将停留在内部释放杆24的滑动特征中,而不是在槽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配载荷,因为如果载荷被施加在联接杆的一个较小的功能上,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枢轴就更容易发生故障。
现在参考图25-图44,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其他特征用以下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A)执行器外壳-执行器外壳的几何形状发生了变化,以容纳新的电路载体ECC,以及为闩锁引入了夹持机构的新的闩锁外壳。此外,通过在组件组装的内部以及外壳的背面增加结构,以避免动力释放或自动复位机构可能引发的任何变形,从而加强了外壳。
B)闩锁外壳-闩锁外壳的尺寸增加,因为增加了闩锁所引入的夹持和超控机制。正因为如此,通过沿夹持线缆部分增加结构肋来加强闩锁,以避免任何变形。另一项改进是引入了棘爪释放杆的枢轴。
C)动力释放齿轮-动力释放齿轮改变了其节距和齿的前角,以适应设计成能够在高密封载荷下打开的蜗杆。此外,为了提高齿轮在动力释放功能中的稳定性,其齿的长度增加,以改善与蜗杆的对齐。随着这些变化,齿轮与动力释放杆相互作用的凸轮表面也被改变为新的凸轮表面,其可以传输来自蜗杆马达的扭矩,从而能够在极端温度下的高密封载荷情况下打开。
D)动力释放杆-动力释放杆在与动力释放齿轮接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样做是为了适应凸轮轮廓的变化,在闩锁执行动力释放功能时有平滑的过渡。
E)框架-框架进行了修改,以容纳构成夹持和超控机制的部件。为此,框架进行了延长,以包括夹持模杆和超控连杆的支点孔。此外,由于外壳包装的原因,框架的几何形状也有了变化。
F)棘爪提升器-棘爪提升器也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引入了棘爪释放杆的动力释放机制,在动力释放功能期间棘爪释放杆作为与动力释放杆的第一接触,接着与棘爪提升器接触,进而移动棘爪,释放爪。
G)凸轮门开启件-凸轮门开启件被修改,以适应开门开关的启动。
H)棘爪释放杆-棘爪释放杆被引入一机制中,以适应紧急外部释放系统。该杆通过与动力释放杆或上述外部释放机制的互动在其枢轴上旋转。
I)超控连杆-超控连杆的在自动复位机制启动时与联接杆相互作用的轮廓被修改。这一改变是为了适应联接杆的修改。另外,由于复位杆的变化,杆的尖端部分也被稍微修改。
J)联接杆-联接杆也进行了修改,以避免在自动复位机制未被激活或第二次拉动手柄时(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失去与超控连杆的咬合状态。该部分的表面积增加,以减轻当内部释放手柄达到全行程位置时绕过联接杆的风险;该处是超控连杆与联接杆重新啮合的地方。
K)手动释放杆-手动释放杆的联接杆的枢轴所在的部分进行了修改。这样做是为了改善力的分布,确保手动释放杆接受最高载荷,而不是枢轴,因为该杆比枢轴的强度更强。
L)开关连接杆-开关连接杆延长了数毫米,以适应新的电路载体(ECC)中开关的新位置。此外,按压开关的凸轮轮廓略有减少,以避免任何过度压缩。
M)复位杆-针对复位杆,机械弹簧被移除。此外,杆的凸轮表面也略有减少,以避免过度压缩而损坏开关。随着这些变化,引入了保持凸耳以容纳新的弹簧;该弹簧将有助于决定自动复位机制的激活和不激活的位置,帮助杆保持其位置,直到马达被激活。当内侧手柄移动时,超控连杆首次接触复位杆的轮廓表面也进行了修改,以使过渡更加平滑,并允许在自动复位机制复位时可能出现"退出扭矩"的情况。
N)齿轮缓冲器-为了适应执行器外壳的变化,动力释放缓冲器被修改。这一变化适用于位于复位杆和动力释放齿轮后面(其安装处)的两个缓冲器。
术语"大约"旨在包括与基于本公开文件提交时可用设备的特定数量的测量有关的误差程度。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并不打算对本公开内容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该”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具体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组。
虽然本公开内容已参照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价物替代其元素。此外,在不偏离其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的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公开的教导。因此,本公开的目的不局限于作为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的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但本公开将包括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实施方案。

Claims (19)

1.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释放杆,用于在致动时围绕第一轴线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枢转,所述释放杆包括沿周向面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停止面;
联接杆,用于围绕第二轴线移动并在耦合条件和解耦条件之间移动,所述联接杆在所述耦合条件下与所述停止面接触,并在所述解耦条件下与所述停止面周向间隔开,所述第一轴线偏离所述第二轴线;
复位杆,用于围绕第三轴线旋转,所述复位杆包括一个面向第二方向的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
超控连杆,可移动地与所述联接杆结合,并且用于围绕第四轴线移动,所述超控连杆包括相对于所述第四轴线径向面向外的第二阻挡面;
偏压件,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对所述联接杆施加偏压力;
其中在所述释放杆初始启动时,所述超控连杆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三轴与所述复位杆的加强轮廓面周向接触,用于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反向驱动所述复位杆并且反向驱动所述联接杆,所述联接杆处于所述解耦条件,并且所述联接杆与所述第一阻挡面接触;
其中,在继续制动所述释放杆时,所述联接杆与所述第一阻挡面相隔,并与所述第二阻挡面接触,所述联接杆出于所述解耦状态;以及
弹簧,被构造为将所述复位杆偏置到解耦位置,所述弹簧与所述复位杆的保持特征接触,所述保持特征从所述复位杆的凸耳延伸出来,所述凸耳形成所述第一阻挡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与所述复位杆的所述第一阻挡面接触的部分周向延伸并平行于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的旋转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所述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自动复位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阻挡面脱离所述联接杆后并且在所述第二阻挡面接触所述联接杆时进行致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自动复位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阻挡面脱离所述联接杆后并且在所述第二阻挡面接触所述联接杆时进行致动。
7.一种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释放系统,用于在供电情况下实现解锁;
释放杆,围绕第一轴线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接合,其中在所述供电情况下启动所述释放杆不使所述释放杆与所述释放系统耦合,在无电情况下所述释放杆的连续的第二次致动使得所述释放杆与所述释放系统耦合以实现解锁;
联接杆,其围绕第二轴线与所述释放杆可移动地接合,其中所述联接杆耦合时与所述释放系统接触;
超控连杆,其围绕第三轴线与所述释放杆可移动地接合;
复位杆,其围绕第四轴线与所述固定结构可旋转地接合,并且在所述释放杆保持与所述释放系统解耦的同时,所述复位杆用于在所述供电情况下在所述释放杆启动后将所述闩锁系统复位至原点位置;以及
弹簧,被构造为将所述复位杆偏压至解耦位置,所述弹簧与所述复位杆的保持特征相接触,所述保持特征从所述复位杆的凸耳延伸出来,所述凸耳形成所述复位杆的第一阻挡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接触所述复位杆的所述第一阻挡面的部分周向地延伸并平行于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的旋转轴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所述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释放杆初始致动时,所述联接杆与所述复位杆相接触,从而阻止所述联接杆将所述释放杆与所述释放系统耦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杆的持续致动实现阻挡过渡,其中所述联接杆与所述复位杆的接触被解除,所述联接杆过渡至与所述超控连杆滑动接触。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控连杆与所述复位杆接触,从而在所述释放杆的所述致动下驱动所述复位杆。
14.一种操作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无电情况下,围绕第一轴线从原点位置第一次移动释放杆,其中所述释放杆在所述第一轴线处与固定结构可移动地接合;
通过联接杆与复位杆的接触,阻挡所述联接杆将所述释放杆耦合至释放系统,所述复位杆用于与所述释放系统接合,其中所述联接杆围绕第二轴线与所述固定结构可移动地接合,并且所述复位杆围绕第三轴线与所述固定结构可移动地接合;
在所述第一次移动期间,使超控连杆与所述复位杆接触,其中所述超控连杆围绕第四轴线与所述释放杆可移动地接合;
继续第一移动,通过所述超控连杆与所述复位杆的接触反向驱动所述复位杆;
继续第一移动,通过所述联接杆与所述复位杆解除接触同时所述联接杆滑动接触所述超控连杆,使对所述联接杆的所述阻挡进行过渡;
继续第一移动,使所述复位杆脱离所述超控连杆;
阻挡所述联接杆;
继续第一移动,将所述超控连杆固定至所述联接杆;
通过所述联接杆在所述释放杆和所述释放系统间的耦合,使所述释放杆与所述释放系统接合;
在所述无电情况下,所述释放杆进行第二移动,以致动所述释放系统;以及
通过弹簧将所述复位杆偏压至解耦位置,所述弹簧接触所述复位杆的保持特征,所述保持特征从所述复位杆的凸耳延伸,所述凸耳形成所述复位杆的第一阻挡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和所述第四轴线彼此间隔并且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电情况下,所述释放杆的所述第二移动不会使所述释放系统致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与所述复位杆的所述第一阻挡面接触的部分周向延伸并且平行于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的旋转轴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所述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杆的凸耳被构造为向所述闩锁系统的内部释放杆中的开口,而并非所述联接杆的枢轴,施加载荷。
CN202310697974.9A 2022-06-13 2023-06-13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Pending CN1172310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351,583 2022-06-13
US202263393811P 2022-07-29 2022-07-29
US63/393,811 2022-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31077A true CN117231077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7974.9A Pending CN117231077A (zh) 2022-06-13 2023-06-13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CN202321502127.4U Active CN221664503U (zh) 2022-06-13 2023-06-13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2127.4U Active CN221664503U (zh) 2022-06-13 2023-06-13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23107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664503U (zh) 2024-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5867B (zh)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US6382687B1 (en) Power-closing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US6435573B1 (en) Rotating catch lock, 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US5769468A (en) Power-assist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US7261338B2 (en) Single actuator power close latch mechanism with failsafe
US20030062727A1 (en) Power-actuated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KR102709045B1 (ko) 자동차 도어 락
US10648202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ood, and method
EP1507056A2 (en) Latch mechanism
GB2415995A (en) Latch arrangement with two cooperating release mechanisms
US11572717B2 (en) Motor vehicle lock with three positions
US4468941A (en) Electric lock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an automobile hood
US20190226246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EP1176273B1 (en) Latch arrangement
CN221664503U (zh) 双拉式自动复位闩锁系统
EP3684994B1 (en) Drive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onent
US12012786B2 (en) Electric locking mechanism of a door leaf comprising a mechanical backup function
US20230399877A1 (en) Two-pull, automatic reset, latch system
CN111386374A (zh) 用于关闭和打开舱门的装置,特别地用于诸如洗衣机等的家用电器的舱门
CN111042675A (zh) 动力释放闩锁系统
US20230313570A1 (en) Power child lock actuator
CN221073847U (zh) 一种门锁系统
JPH082355Y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パワーロック装置
WO2003071064A1 (en) Latch having releasable cinching mechanism
CN117306966A (zh) 一种具有自吸和中断的汽车门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