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90A - 照相制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照相制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90A
CN1172290A CN97112117A CN97112117A CN1172290A CN 1172290 A CN1172290 A CN 1172290A CN 97112117 A CN97112117 A CN 97112117A CN 97112117 A CN97112117 A CN 97112117A CN 1172290 A CN1172290 A CN 1172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roller
support
supporting member
sidewa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2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迫裕之
后藤将
寺田幸史
中岛充裕
滨川博幸
田中作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Mit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28Prevention of damage or soiling, e.g. mechanical abrasion
    • G03G21/1832Shielding members, shutter, e.g. light, heat shielding, prevention of toner scatte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1Rotational subunit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个照相制版部件,包括光电导体部件和显影部件,它们由支承轴支承,可绕支轴转动,二者均有一对支承侧壁,其上有作在同一公共轴线上的支承孔。一对支承侧壁形成一对内支承侧壁,其外侧宽度比另一对支承侧壁的内侧宽度小,而另一对支承侧壁则形成一对外支承侧壁。该一对外支承侧壁和一对内支承侧壁由支承轴支承。支承轴的一端被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支承,该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

Description

照相制版部件
本发明涉及照相制版部件,它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生成机(例如,静电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上。
上述形式的照相制版部件的一个典型例子包括具有光电导体鼓轮的光电导体部件,曝光装置可在该光电导体鼓轮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光电导体部件构成成像装置)。另外还包括具有存贮显影剂的显影壳体的显影部件(该显影部件构成另一个成像装置)和放置在显影壳体中的显影滚子,以及支承该光电导体部件和该显影部件的支承轴装置。光电导体部件和显影部件可以绕支轴彼此相对转动。该显影滚子这样配置,即在显影区其表面压在光电导体鼓轮的表面上,从而可在显影区中,将显影剂供给在该光电导体鼓轮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另外还已知一种上述形式的照相制版部件,其中清洁装置(它构成又一个成像装置)被该支承轴装置支承,使它可相对于该光电导体部件和显影部件绕支轴转动。
在将上述形式的照相制版部件投入实际使用时,在利用支承轴装置支承一个成像装置(第一成像装置)和另一个成像装置(第二成像装置),使它们能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的同时,还必需满足下列要求:装配由支承轴装置支承的成像装置的操作应该容易进行,并且成像装置组件应坚固,没有卡嗒的响声。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照相制版部件,在该部件中,可以高效率地装配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并且它们的组件坚固,没有卡嗒的响声。
本发明提供的照相制版部件包括第一成像装置,第二成像装置和支承该第一和第二成像装置,使它们可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的支承轴装置,其中:
该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每一个均有二个支承侧壁,该二个支承侧壁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并带有具有公共轴线的支承孔;
一对支承侧壁形成一对内支承侧壁,其外侧宽度比另一对支承侧壁的内侧宽度小些,而另一对支承侧壁则形成一对外支承侧壁;
支承轴装置包括一个由圆形截面的杆件构成的支承轴和支承件,该支承轴具有一个直径较大的部分,而在其一端具有一个直径较小的部分,该较小直径部分是从直径较大的部分,经过一个台阶部分延续过来的,而该支承件具有一个管状部分,它带有支承孔,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通过将该管状部分装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可将该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和
当该支承件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时,内支承侧壁的相应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直径较大部分配合,而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上的支承孔则与支承轴的直径较小部分配合,支承件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另一端配合,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外侧表面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外侧表面与该支承件的开放端或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该支承轴的台阶部分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而该支承轴的另一端的端面远离该支承件的封闭端。
根据上述发明,由圆形截面杆件构成的支承轴,从其直径较小的部分开始,依次插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支承孔,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和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支承孔中。然后,当将支承件的管状部分插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时,支承轴的另一端与支承件的支承孔配合,从而将该支承件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利用这个简单的装配操作,可以利用该支承轴来支承该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使它们可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这样,该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的装配操作非常容易。
另外,在支承件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的装配状态下,该二个内支承侧壁的相应的支承孔与该支承轴的直径较大部分配合,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直径较小部分配合,该支承件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另一端配合,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外侧表面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而该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外侧表面与支承件的开放端或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这样,每一个内支承侧壁相对于每一个外支承侧壁,在支承轴轴向方向的运动都受到可靠的约束。再者,在该支承件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的装配状态下,该支承轴的台阶部分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并且支承轴另一端的端面远离支承件的封闭端。这样,可以可靠地防止该支承轴,沿轴向方向滑出。于是,该第一成像装置和该第二成像装置可以紧密地装配在一起,而不会发出卡嗒的声音。
除上述结构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照相制版部件,其中该支承轴的另一端,通过支承件的管状部分,放置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
在本发明中,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通过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和支承件的管状部分,被该支承轴的另一端支承。这样,作用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的负载可靠地被支承轴的另一端支承。另外,可以避免作用在支承件的管状部分上的过大的负载,防止支承件变形。因此,可以保证支承件所需要的强度,并使它结构紧凑。由于支承件可以做得紧凑,因此成本也可以降低。
图1为一个主视图,它示意性表示安装了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照相制版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
图2为图1的照相制版部件的截面图;
图3为一示意图,它表示从侧面看的图2的照相制版部件中,光电导体鼓轮和显影部件的安装状态;
图4为沿图3的A-A线所取的截面图。
现在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图像生成机的照相制版部件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实施例中,取打印机作为装备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照相制版部件的图像生成机的例子。
图1示意性地表示一台打印机2,其上安装了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照相制版部件的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打印机2为紧凑,慢速的激光打印机,它可用作文字处理器的打印机,它具有由塑料模压制成的机壳20。这个机壳20包括一个向上敞开的盒子形的壳体21和一个盖23。盖23安装在轴22上,可以转动,轴22则安装在壳体21的顶部。照相制版部件4可拆卸地安装在这样构造的机壳20的接近中心的地方。
如图2所示,该照相制版部件4具有光电导体部件40(构成第一成像装置)和显影部件50(构成第二成像装置)。作为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该显影部件50由构成支承轴装置的支承轴5支承,可相对于光电导体部件40绕支轴转动。该光电导体部件40具有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该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具有一对侧壁件411,它们在前后方向(即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彼此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图2中只表示了后侧壁件),还具有一个连接件412,它将该一对侧壁件411的下部连接在一起。这样构造的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由塑料整体模压制出。在该一对侧壁件411的上端,在显影部件50一侧上,整体地作出带有支承孔414的支承侧壁413。支承轴5即插入设在支承侧壁413上的支承孔414中。这个支承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光电导体部件40具有光电导体鼓轮42,在鼓轮42的圆周表面上有感光层。该光电导体鼓轮42的回转轴421由构成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一对侧壁件411转动地支承,并由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即:使得光电导体鼓轮的表面,在显影区,即与显影部件50的显影滚子(将在后面说明)接触的地方(两滚子间隙处),从下向上转动。在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连接件412上,与该光电导体鼓轮42的下圆周表面相对,放置着一个电晕充电放电器43。在电晕充电放电器43,沿着光电导体鼓轮42转动方向的上游,放置着一个纸尘清除刷44,它与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接触。
在构成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一对侧壁件411之间放置着下导向平板451,它构成一对预先转移用导向平板45中的一块平板。该预先转移用导向平板45用于为从图2左上方向着光电导体鼓轮42圆周表面上的转移区422传送的转移纸导向。这块下导向平板451与一对侧壁件411整体模制作出。在下导向平板451的顶面上,整体模制作出许多导向肋条451a,这些肋条在纵向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相互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在下导向平板451的底面上也整体地模制作出许多加强肋条451b,这些肋条在纵向方向相互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这些加强肋条451b可与支承轴5接触。这样,甚至当压紧力作用在下导向平板451的顶面上,力图使它偏移时,因为加强肋条451b与支承轴5接触,可以防止下导向平板451偏移。该下导向平板451也可以起连接件的作用,用于将构成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一对侧壁件411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从而改善该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刚度和强度。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该下导向平板451与一对侧壁件411整体模制作出,因此它可以保持与转动地支承在该一对侧壁件411上的光电导体鼓轮42的高度精确的位置关系。
在该一对侧壁件411(构成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之间放置着一个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该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用于将在转移区422经过转移的转移纸引导至后面将要说明的定影装置中。该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与该一对侧壁件411整体模制作出。这样,该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可起连接件的作用,将构成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一对侧壁件411连接在一起,从而可改善该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刚度和强度。
下面将说明作为静电潜像显影装置的显影部件50。所述实施例中的显影部件50具有一个存贮由单一成分的上色剂组成的显影剂的显影壳体51。该显影壳体51由底面511,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图2中只表示了后侧壁)和左侧壁513组成。该前侧壁和后侧壁512从底面511的前端和后端(在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的末端)向上直立起来。这些壁面均由塑料整体模压作出,形成搅拌腔514和显影腔515。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底面511上,在搅拌腔514和显影腔515之间,沿着前后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整体模制作出一个分隔壁516。该分隔壁516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作成孤形的导向表面516a和516b。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前后侧壁512之间,在显影腔515的上部,设有一个连接件517。该连接件517与该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整体模制作出。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后侧壁512上,作有一个上色剂供应孔518。该上色剂供应孔518与盖519配合。
在该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的上端,在显影腔515一侧,整体作出具有支承孔592的支承侧壁591(将在后面参照图3和图4来说明)。支承轴5插入设在支承侧壁591上的支承孔592中。这个支承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在光电导体部件40的光电导体支承装置41的下端的前端面和显影壳体51的下端的后端面之间放置着作为弹簧装置的螺旋弹簧52。这些螺旋弹簧52推动光电导体部件40和显影部件50。围绕着支承轴5彼此相向趋近。显影壳体51向上和向右,即在光电导体部件40一侧敞开。
在显影壳体51内部放置着一个显影滚子53、补料滚子54、搅拌件55和显影剂调节装置56。显影滚子53放在显影壳体51的显影腔515中,它包括一个回转轴531和固定在回转轴53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坚实的合成橡胶滚子532。该回转轴531转动地安装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上。回转轴531可由适当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该坚实的合成橡胶滚子532由较挠韧和导电的材料(例如象尿烷橡胶一类的导电坚实合成橡胶)制成。在所述实施例中,坚实合成橡胶滚子532的圆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即JIS B 0601规定的10点平均粗糙度Rz设定为5.0~12.0。该坚实合成橡胶滚子532的体积电阻率设定为大约104~109欧姆·厘米(Ω·cm)。在所述实施例中,该坚实合成橡胶滚子532的滚子硬度设定为Asker硬度60~80。
这样构成的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通过作在显影壳体51上的右端开口露出,并与光电导体鼓轮42相对。在显影区,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压在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上。在这种压紧条件下,在两滚子的间隙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被轻微地弹性压缩。显影滚子53的回转轴531由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即,显影滚子53被这样驱动回转,使得在显影区(即滚子532和光电导体鼓轮42之间的接触区),显影滚子的表面从下向上运动。随着这个转动,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依次通过显影剂保持区533,显影剂调节区534和显影区535。在所述实施例中,显影滚子53的回转轴531上加有300伏的恒定电压。
补料滚子54放在显影壳体51的显影腔515内部,与显影滚子53平行。该补料滚子54包括回转地安装在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上的回转轴541和固定在回转轴541外圆周表面上的滚子542。回转轴541,与显影滚子53的回转轴531一样,可以由相应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滚子542由泡沫材料制成(例如硅树脂泡沫或尿烷泡沫材料)。在显影剂保持区(即滚子542和显影滚子53之间的间隙处),滚子542压在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上。构成补料滚子54的滚子542的泡沫材料的硬度比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硬度小得多(例如,Asker硬度约为35),并且希望通过压在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上,滚子542在二滚子的间隙区被弹性压缩约0.1~0.6mm。滚子542也有导电性,其体积电阻率设定为大约102~106欧姆·厘米(Ω·cm)。补料滚子54的回转轴541由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即在显影剂保持区(滚子542和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之间的间隙)533,该滚子的表面从上向下运动的方向转动。与回转轴541的转动相适应,滚子542也被驱动,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在所述实施例中,补料滚子54的回转轴541上加有450伏的恒定电压,此电压比加在显影滚子53上的电压高。
光电导体鼓轮的圆周速度V1,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和补料滚子54的圆周速度V3的关系设定为V1≤V2≤V3。在所述实施例中,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速度V1和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之间的关系设定为1.2V1≤V2≤2.5V1,而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和补料滚子54的圆周速度V3之间的关系设定为1.0V2≤V3≤2.0V2。假如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小于1.2V1,则显影剂对光电导体鼓轮42的供应不充足,因此,图像密度可能降低。另外,假如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小于1.2V1,则显影滚子53对转移后粘附在光电导体鼓轮42上的没有转移的显影剂的刮除作用降低。这样,没有转移的上色剂不能从光电导体鼓轮42上被除去,会潜在地引起所谓的胶版影像模糊。另一方面,假如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V2大于2.5V1,则显影滚子53的驱动热矩将增加,因此离心力可能造成显影剂散落开去。
另外,假如补料滚子54的圆周速度V3小于1.0V2,则补料滚子54对显影滚子53的圆周表面的刮除作用减弱。因此,当转移后粘附在光电导体鼓轮42上的没有转移的显影剂再粘附在显影滚子53上时,则很难清除这个粘附的显影剂。该粘附的显影剂在以后的显影中,可能产生重象。另一方面,假如补料滚子54的圆周速度V3大于2.0V2,则补料滚子54的驱动扭矩将增加。同时,显影剂会力图停留在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之间的间隙之上,可能造成显影剂对显影滚子53的供应不充足。
在显影壳体51的搅拌腔514中放置着搅拌装置55。搅拌装置55与补料滚子54平行放置,并包括一个转动地安装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前侧壁512和后侧壁512上的回转轴551,固定在回转轴551上的搅拌件552和安装在搅拌件552上的弹性搅拌片553。搅拌件552由塑料制成,并在纵向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有许多开口。搅拌片553由挠韧的弹性材料(例如聚乙烯对酞酸盐(PETP))制成,并且用粘接剂等固定在搅拌件552的前部边缘上。这样构造的搅拌装置55由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按图2箭头所示方向连续转动。
显影剂调节装置56有一个挠韧的弹性叶片561,它压在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叶片561,例如可由厚度为0.1~0.2mm的不锈钢板或弹簧钢板制成,其纵向尺寸与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长度差不多相同。叶片561的底部末端安装在叶片安装部分511a上。该叶片安装部分511a设在构成显影壳体51的底面511的开放端,在光电导体部件40一侧上。即,叶片561的底部末端夹在叶片安装部分511a和压板562之间,并利用机械螺钉563固定。叶片561的前端弯曲,并且在显影剂调节区534,这个弯曲部分压在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
盖住显影壳体51的开放顶部的罩子57安装在显影壳体51上。罩子57由塑料制成,并利用粘接剂固定在前后侧壁512、左侧壁513和成为显影壳体51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连接件517的顶面上。在罩子57的内表面上,整体模制作出调节部分571。该调节部分571在前后方向(与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其位置与补料滚子54相对,并突出在显影腔515一侧。在调节部分571的下端和构成补料滚子54的滚子542的外圆周表面之间,设有预先决定的间隔。在所述实施例中,构成显影壳体51的连接件517安装有片状的密封件58。该片状密封件58由挠韧的弹性片,(例如聚乙烯对酞酸盐(PETP))制成,其长度与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轴向长度差不多相同。片状密封件58的一端用固定装置(例如粘接剂)固定在连接件517上,而另一端弯曲,并与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弹性接触。这样构成的片状密封件58,与显影剂调节装置56的叶片561配合,可防止在光电导体部件40一侧,显影剂从显影壳体51的开口中散落开去。
下面将要说明根据本发明构成的支承(连接)光电导体部件40和显影部件50的结构。参照图3和图4,光电导体部件40具有一对支承侧壁413a和413b,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距离隔开。支承侧壁413a和413b分别带有具有公共轴线的支承孔414a和414b。每个支承侧壁413a和413b均与相应的侧壁件411作成一体。显影部件50具有一对支承侧壁591a和591b,它们彼此之间隔开一定距离。支承侧壁591a和591b分别带有具有公共轴线的支承孔592a和592b。每一个支承侧壁591a和591b与相应的侧壁件512作成一个整体。
二个支承侧壁591a和591b形成一对内支承侧壁,其外侧宽度(图4中左右方向的最大宽度)比二个支承侧壁413a和413b的内侧宽度(图4中左右方向的最小宽度)小些。这样,该二个支承侧壁413a和413b形成一对外支承侧壁。代替这种结构的可以是这样一种结构,其中二个支承侧壁591a和591b形成一对外支承侧壁,而二个支承侧壁413a和413b形成一对内支承侧壁。
支承轴5由圆形截面的杆件组成,它有一个直径较大的部分5a;而在其一端(右端)有一个直径较小的部分5b。该直径较小的部分5b是从直径较大的部分5a,经过台阶部分5c延续过来的。构成支承轴5的杆件可由不是金属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在支承侧壁413b上,可拆卸地安装着支承件593。该支承件593有一管状部分593a,它带有支承孔593b。支承孔593b具一开放端593c和封闭端593d。开放端593c形成管状部分593a的内侧端。在几乎是管状部分593a的中心位置处,沿轴向方向形成一个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安装法兰593e。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作有一个容纳凹部413c,用于容纳安装法兰593e。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与外支承侧壁413b的支承孔414b配合。另外,安装法兰593e与容纳凹部413c配合,并用螺钉B固定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这样,支承件593可拆卸地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图4的状态)。
如图4所示,当支承件593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时,内支承侧壁591a和591b的相应支承孔592a和592b转动地与支承轴5的较大直径部分5a配合。外支承侧壁413a的支承孔414a转动地与支承轴5的直径较小部分5b配合。支承件593的支承孔593b转动地与支承轴5的另一端(左端)配合。内支承侧壁591a的外表面(右侧面)与外支承侧壁413a的内侧表面(左侧面)接触。内支承侧壁591b的外侧面(左侧面)与支承件593的开放端593c接触。支承轴5的台阶部分5c与外支承侧壁413a的内侧表面(左侧面)接触,支承轴5的另一端(左端)的端面远离支承件593的封闭端593d。允许内支承侧壁591b的外侧表面(左侧表面)不与支承件593的开放端593c接触,而使内支承侧壁591b的外侧表面(左侧表面)直接与外支承侧壁413b的内侧表面(右侧表面)接触。支承轴5的另一端,通过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放置在外支承侧壁413b的支承孔414b中。
支承轴5,从其直径较小的部分5b开始,从图4的左端至右端依次插入外支承侧壁413b的支承孔414b,内支承侧壁591b的支承孔592b,内支承侧壁591a的支承孔592a和外支承侧壁413a的支承孔414a中。然后,当将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插入外支承侧壁413b的支承孔414b中时,支承轴5的另一端与支承件593的支承孔593b配合,从而将支承件593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通过这种简单的装配操作,可以利用支承轴5支承光电导体部件40和显影部件50,使它们可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
另外,在支承件593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的装配状态下,内支承侧壁591a和591b的相应支承孔592a和592b与支承轴5的直径较大部分5a配合,外支承侧壁413a的支承孔414a与支承轴5的直径较小部分5b配合,支承件593的支承孔593b与支承轴5的另一端配合,内支承侧壁591a的外侧表面与外支承侧壁413a的内侧表面接触,和内支承侧壁591b的外侧表面与支承件593的开放端593c或外支承侧壁413b的内侧表面接触,这样,每一个内支承侧壁591a和591b相对于每一个外支承侧壁413a和413b,在支承轴5的轴向方向的运动被可靠地约束。再者,在支承件593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的装配状态下,支承轴5的台阶部分5c与外支承侧壁413a的内侧表面接触,而支承轴5的另一端的端面远离支承件593的封闭端593d。这样,可以可靠地防止支承轴5在轴向方向滑出。
除此之外,在支承件593安装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的装配状态下,支承轴5的另一端通过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放在外支承侧壁413b的支承孔414b中。换言之,外支承侧壁413b,通过支承孔414b和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被支承轴5的另一端支承。这样,作用在外支承侧壁413b上的负载可以可靠地由支承轴5的另一端支承。另外,可以避免作用在支承件593的管状部分593a上过大的负载,并可防止支承件593变形。
这样构成的照相制版部件4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2的机壳20上,如图1所示。即,构成打印机2的机壳20的盖23可以围绕轴22,按图1的反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可以打开构成机壳20的壳体21的顶部。然后,从上面将照相制版部件4装入壳体21内。在壳体21内设有一个定位装置(没有示出),它可将照相制版部件4的光电导体部件40安放在预先决定的位置上。当照相制版部件4安装在机壳20的壳体21内之后,将盖23沿着图1的顺时针方向,绕轴22转动,将壳体21的顶部封闭。
如图1所示,激光部件24放置在构成打印机2的机壳20的壳体21的下部。这个激光部件24,与例如,从与打印机2连接的文字处理器发出的打印数据相适应,将激光投射至位于照相制版部件4的曝光区423内的光电导体鼓轮42的感光层上,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在构成打印机2的机壳20的壳体21中,在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的下游放置着一对定影滚子25。在定影滚子对25的下游,配置了排放滚子对26。另外,在排放滚子对26的下游,放置着复印件接受托盘或排放托盘27。
在构成打印机2的的机壳20的盖23上,在图2的左上方设有存放转移纸张的送纸托盘28。在送纸托盘28的下游,设置了送纸滚子29。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该送纸滚子29,按照图2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在送纸滚子29的对面,放置了分离纸张用的摩擦垫30。在转移区422,在光电导体鼓轮42的对面,放置着一个非接触式转移滚子31。该转移滚子31由导电的尿烷泡沫材料制成,并转动地支承在盖23上。转移滚子31的相对的末端安装时带有衬套(没有示出)。该衬套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每一个衬套的外径均比转移滚子31的直径大些。这些衬套与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接触。这样,当滑移时,转移滚子31被迫跟随光电导体鼓轮42的转动。转移滚子31的圆周表面和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设定为约0.5mm。在这样构成的转移滚子31上加有,例如,10μA的恒定电流。在盖23上设置有构成预先转移用导向平板对45的另一零件的上导向平板452。
所述实施例中的打印机2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下面将说明其动作。
根据从文字处理器等(没有示出)发出的打印指令,上述的零件开始动作,电晕充电放电器43将光电导体鼓轮42表面上的感光层基本上均匀地充电至某一特定极性。然后,与从文字处理器等发出的打印数据相适应,激光部件24将激光投射至光电导体鼓轮42的充电的感光层上,从而在感光层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部件50的显影动作将光电导体鼓轮42的感光层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上色剂图像。显影部件50的显影动作将在后面详细说明。放在送纸托盘28上的转移纸,由送纸滚子29和摩擦垫30的动作一张一张地送入。送入的转移纸由预先转移用导向平板对45导向,送往光电导体鼓轮42和转移滚子31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在光电导体鼓轮42上形成的上色剂图像被转移至转移纸表面上。具有转移上去的上色剂图像的转移纸由后转移用导向平板46导向,送至定影滚子对25。上色剂图像被定影滚子对25热定影的转移纸再由排放滚子对26排出至排放托盘27上。
现在来说明显影部件50的显影动作。在显影部件50开始运转后,显影滚子53,补料滚子54和搅拌装置55由驱动装置(没有示出)驱动,按箭头所示方向转动。随着构成搅拌装置55的搅拌件552和搅拌片553。按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存贮在搅拌腔514中的显影剂越过分隔壁516,同时被搅动,此后,显影剂从补料滚子54的上面送入显影腔515中。这时,送入显影腔515中的显影剂量由作在罩子57的内表面上的调节部分571控制,因此这个显影剂量不会过大。搅拌装置55供应的显影剂存留在补料滚子54的滚子542上,并送至滚子542和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之间的间隙处,该间隙也就是显影剂保持区533。如上所述,在显影剂保持区533(即二滚子的间隙处),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按同一方向,从上向下转动。因此,显影剂从补料滚子54向显影滚子53的供应是恰当的,防止了显影剂的不足。另外,如上所述,在显影剂保持区533(即补料滚子54与显影滚子53之间的间隙处),由于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按同一方向转动,它们可以可靠地被驱动,而不需要大的驱动力。
被送至显影剂保持区533(即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之间的间隙处)的显影剂被向着显影剂调节区534传送,同时保持在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这时,如上所述,在显影剂保持区(即补料滚子54与显影滚子53之间的间隙处),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按同一方向从上向下转动,显影剂也通过补料滚子和显影滚子之间的间隙,仍保留在显影滚子53上,并移向显影剂调节区534和显影区535。当通过补料滚子和显影滚子之间的间隙时,显影剂与补料滚子54和显影滚子53产生充分的摩擦,并充分充电,这样就可防止出现影像模糊。
在显影剂调节区534,显影剂调节装置56的叶片561作用在保持在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上,将保持在滚子532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限制至所需要的量,并形成一个薄层。在显影剂调节区534,受到显影剂调节装置56的叶片561调节并被刮落在显影壳体51的底面511上的显影剂,不会保持不动,而是沿着分隔壁516的导向表面561传送,因为补料滚子54是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转动的。
如上所述,在显影剂保持区533,显影剂保持在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并且在显影剂调节区534,由显影剂调节装置56的叶片561的作用,形成一个薄层。然后,随着按箭头所示方向的转动,显影剂被传送至显影区535。在显影区535,显影剂被涂在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光电导体上的静电潜像上,因此,静电潜像被显影成上色剂图像。例如,该静电潜像的非图像区被充电至大约+600伏,而图像区被充电至大约+120伏,则上色剂,作为一种显影剂,就粘附在图像区(反向显影)。光电导体鼓轮42和显影滚子53被驱动按图2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因此,在显影区535,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和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按照同一方向,从下向上运动。由于滚子532的圆周速度V2和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速度V1的关系设定为1.2V1≤V2≤2.5V1,则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可将足够量的显影剂带至显影区535。另外,滚子532圆周表面对光电导体鼓轮42的圆周表面的摩擦作用可以适当地将粘附在静电潜像的非图像区的显影剂剥离。这样,可以得到具有适当的显影密度和没有模糊影像的满意的图像。另一方面,使用后,通过显影区535,同时仍然保持在构成显影滚子53的滚子532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继续送往显影滚子53和补料滚子54之间的间隙处的补料滚子54的表面上。补料滚子54的圆周速度设定得比显影滚子53的圆周速度大。因此,当在该间隙处,显影剂被移至补料滚子54上时,在通过显影区535过程中,粘附在显影滚子53上的没有被转移的显影剂的粘附力可能减小和回收。这样,可以防止由粘附在显影滚子53上的没有被转移的显影剂造成的影像模糊。
根据本发明的照相制版部件已经用在打印机上使用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绝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或改进,而不会偏离本发明技术概念的范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成像装置是光电导体部件40,而第二成像装置是显影部件50。然而,即使第二成像装置是清洁部件(没有示出),本发明也有效。即,只要照相制版部件包括至少二个成像装置,该二个成像装置由支承轴装置支承,可以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则本发明都有效。
根据按本发明构造的照相制版部件,可以高效地装配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而且它们的组件坚固并没有卡嗒响声。

Claims (2)

1.一个照相制版部件,它包括第一成像装置,第二成像装置和用于支承第一成像装置与第二成像装置,使它们可彼此相对绕支轴转动的支承轴装置,其特征为:
该第一成像装置和第二成像装置每一个均有一对支承侧壁,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隔距离,并带有公共轴线的支承孔;
一对支承侧壁形成一对内支承侧壁,其外侧宽度比另一对支承侧壁的内侧宽度小些,而另一对支承侧壁形成一对外支承侧壁;
该支承轴装置包括一个由圆形截面的杆件构成的支承轴和支承件,该支承轴具有一个直径较大的部分,并在一端具有一个直径较小的部分,该部分是从直径较大的部分,通过台阶部分延续而来的,而该支承件具有管状部分,它带有支承孔,孔有一个开放端和一个封闭端,通过将该管状部分装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可将所述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和
当该支承件安装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上时,内支承侧壁的相应支承孔与支承轴的直径较大部分配合,该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直径较小部分配合,支承件的支承孔与支承轴的另一端配合,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外侧表面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二个内支承侧壁中的另一个的外侧表面与支承件的开放端或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内侧表面接触,支承轴的台阶部分与二个外支承侧壁中另一个的内表面接触,支承轴的另一端的端面远离支承件的封闭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制版部件,其特征为,支承轴的另一端,通过支承件的管状部分,放在二个外支承侧壁中的一个的支承孔中。
CN97112117A 1996-05-31 1997-06-02 照相制版部件 Pending CN11722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731096A JP3348371B2 (ja) 1996-05-31 1996-05-31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137310/96 1996-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90A true CN1172290A (zh) 1998-02-04

Family

ID=1519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2117A Pending CN1172290A (zh) 1996-05-31 1997-06-02 照相制版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52132A (zh)
JP (1) JP3348371B2 (zh)
KR (1) KR970076119A (zh)
CN (1) CN1172290A (zh)
TW (1) TW3272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4299B2 (en) 2005-04-26 2011-04-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8819B2 (ja) * 1996-11-18 2002-04-3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装置
US5930561A (en) * 1997-03-31 1999-07-27 Ricoh Company, Lt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formation device suitable for miniaturization
JP3728105B2 (ja) * 1997-07-03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H1195509A (ja) * 1997-09-18 1999-04-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9378B2 (ja) * 1998-10-22 2005-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110717A3 (en) * 1999-02-26 2013-11-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JP3603679B2 (ja) * 1999-07-09 2004-1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100809468B1 (ko) * 2006-12-29 2008-03-0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디스크 조립체 및 가습공기청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0121B2 (ja) * 1992-06-30 2002-04-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073102B2 (ja) * 1992-09-28 2000-08-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4299B2 (en) 2005-04-26 2011-04-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US8437665B2 (en) 2005-04-26 2013-05-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US8633953B2 (en) 2005-04-26 2014-01-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US8643690B2 (en) 2005-04-26 2014-02-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for image-form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27209B (en) 1998-02-21
JPH09319288A (ja) 1997-12-12
JP3348371B2 (ja) 2002-11-20
KR970076119A (ko) 1997-12-10
US5752132A (en) 1998-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9792B2 (en) Developing unit using a developing liqui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7347318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090136259A1 (en) Developer collection container, developer cartridge, develop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736836B1 (en) Belt cleaning device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pressure between a cleaning roller and the belt
CN1172280A (zh) 照相制版部件
CN1172290A (zh) 照相制版部件
CN1167287A (zh) 图像生成机的照相排版部件
US5812918A (en)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with developing agent-limiting means
CN1175010A (zh) 图像生成机和它所用的照相制版装置
EP0969335B1 (en) Cleaning apparatus which comprises cleaning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278819B2 (ja) 静電潜像現像装置
JP3292978B2 (ja) 画像形成機
US5832342A (en) Image forming machine with a contact type developing device
JP3224482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162774A (zh) 静电潜像显影装置
CN1175009A (zh) 图像生成机及其所用的照相制版装置
JP3336560B2 (ja) 静電潜像現像装置
EP0810490A1 (en)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in image forming machine
KR200332708Y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의 현상제 운반부재 가압장치
JP3385550B2 (ja) 画像形成機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KR100541444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188264A (zh) 成像机及其感光鼓轮
CN1175717A (zh) 成像机及其感光材料单元
JPH10149017A (ja) 静電潜像現像装置
CN1154497A (zh) 静电潜像显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