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67C -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67C
CN1172267C CNB981203388A CN98120338A CN1172267C CN 1172267 C CN1172267 C CN 1172267C CN B981203388 A CNB981203388 A CN B981203388A CN 98120338 A CN98120338 A CN 98120338A CN 1172267 C CN1172267 C CN 117226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y scale
data
shared data
gradation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203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1017A (zh
Inventor
ɭ����֮
森田克之
楠见雄规
־
中井贤
Ҳ
垣内隆志
下地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1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2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为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对应地表示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具有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和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而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为由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具有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

Description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生成多种使以灰度表述字符或图形的灰度数据共有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选择灰度数由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计算机的CRT及TV、便携式信息设备、数字卫星发送接收终端等进行显示的装置中,显示质量越来越重要。
通常,由于TV和PC的CRT等的显示装置比打印机分辨率低,图象和字符轮廓部分的锯齿状很明显而且无法表达细节部分,与印刷品相比显示质量很差。显示装置为弥补这一点增加表观分辨率使之接近印刷品的质量,采用前景色与背景色以外的那些颜色的中间彩色来表现各象素的灰度。
关于灰度数据,虽然说能对一个象素应用的灰度数越多显示质量就越高,但实际中能使用的灰度数要由显示装置的显示能力来确定。
特别是,在由通信线路和播送等发送接收表示字符的数据的系统中,当生成灰度数据的装置与利用灰度数据进行显示的装置不相同时,在显示装置侧如能同时显示的色彩数量有限制、随显示内容而定的能利用的(能对字符分配的)灰度数不同等的情况下,发送数据的装置一侧就不能一味地预先确定应准备什么样的灰度数据。例如,在这样的数据发送接收系统中散布多媒体信息内容并用多种终端装置对之进行再现时,在能由终端装置显示的数据的灰度数和种类不相同的情况下,发送装置侧无法预先确定采用怎样的中间色。
历来,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如PC等那样地具有65536种色彩那样的多灰度显示能力时,通过近似地表示终端装置所具备的最大灰度数的数据地显示而能取得一定的显示质量。而在终端装置具有利用256色的调色板的显示能力时,则依靠在256个内未被应用的调色板中分配中间色进行显示来保证最低限度的显示质量。
图1为表示第一现有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此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包含有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与上述终端装置对应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这里虽然为便于说明,假定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侧无法预先指定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是采用2灰度数据和3灰度数据的2种灰度数据中的哪一个,但对于3种以上的灰度数据也是同样的。
此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有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设置有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01,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2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3,3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4,和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05。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则设置有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206,灰度数选择单元207,2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8,和3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9。
2灰度数据中将对象素应用的灰度作为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二种色彩,其中,对前景色分配以灰度值1,对背景色分配以灰度值0。对于2灰度数据可以1毕特来表述一象素的灰度值。
3灰度数据中对各象素应用的灰度作为前景色、中间色和背景色三色,其中,对前景色分配以2的灰度值,对中间色分配以1的灰度值,和对背景色分配以0的灰度值。对于此3灰度数据可以2毕特来表述一象素的灰度值。
而灰度共用数据是在2灰度数据的后面连接有3灰度数据的数据。
首先说明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由表示字符和图形等的轮廓的外形数据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处理过程的(处理1)~(处理5)。
(处理1)开始,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01由存储外形数据的存储单元取出并保存对所要求字符的轮廓信息。这里假定为取出并保存作为下一示例所示那样的轮廓信息。
图2(a)、(b)表示表明字符和图形等的外形数据中所含的轮廓信息的举例。其中的轮廓信息是将黑体字的字母“A”作为1000×1000的座标上(下面表述为1000个网格)的直线的集合而表现的。(外形数据具有针对含字母或汉字等那样的集合的多个字符的字体名、网格数等的数据,还包括各字符的轮廓信息。)
“A”的轮廓 信息可以由表示2个轮廓的图2(b)中所示那样的座标点组成,并以顺序连接各座标点来描绘轮廓。(由顺序连接(125,75)、(450,925)、…、(225,75)能描绘轮廓1,由顺序连接(375,450)、(625,450)、(500,800)能描绘轮廓2)。其中,轮廓的终点座标与起点座标自动地连接,并与直线同时并用2次曲线和3次曲线等。
(处理2)接着,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将按(处理1)由轮廓信息保存单元201所保存的轮廓信息放大缩小成所要求的象素数。在此假定轮廓信息被缩小为宽10个图象元素,高10个象素。
通常在要求10×10象素(宽10象素、高10象素)的数据时,将100网格的轮廓信息缩小到10网格照理是可以的,但为生成灰度数据则必须对各象素确定灰度值。为此,将一个象素分割成更细的子象素单位,而将轮廓信息对应于子象素地缩小,在一个象素中根据轮廓内部所含(包括轮廓上的)子象素的数量地确定灰度值。
例如,在将一个象素作宽4、高4细分后,一个象素就被细分成4×4=16个子象素。下面分别将细分一象素的网格、象素与象素的边界、和子象素与子象素的边界表述为“子网格”、“象素边界”、和“子象素边界”。
图3表示为生成灰度数据将每一象素分割为16个子象素的10×10象素,图4(a)、(b)表示将图2(a)、(b)中所示轮廓信息缩小后的数据。
图3中粗线表示象素边界,细线表示子象素边界。在将以1000网格表示的轮廓信息缩小成10×10象素时,轮廓信息被缩小成40×40子象素,在一个象素中按照轮廓内部所含的子象素的数量确定灰度值。
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参看图1),将表示图2(b)中所示“A”的轮廓信息的各座标值作成40/1000倍。图4(a)、(b)表示经这样缩小的轮廓信息的结果。这样求得的座标值取子象素单位的值。
(处理3)2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3依靠由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生成的图4(b)中所示数据计算出各象素的灰度值来生成2灰度数据。
具体说,针对各象素,求取由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生成的放大缩小后的轮廓信息所构成的轮廓内部所含的子象素的个数,如果此子象素个数为在构成一个象素的全部子象素中一定的比例以上,则以前景色亦即1作为灰度值,如果其不足一定的比例,则以背景色亦即0作为灰度值。这里,在构成一个象素的16个子象素中,如果轮廓内部含有8个以上的子象素即将该象素的灰度值作为1,如果轮廓内部包含不足8个子象素则将该象素的灰度值作为0。图5为按上述这样的程序由2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3所生成的对于“A”的2灰度数据。
(处理4)3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4(参看图1)依靠由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202生成的图4(b)所示数据计算出各象素的灰度值来生成3灰度数据。
具体说,与上述(处理3)同样地,在一个象素内按照轮廓内部所含的子象素的个数,将该象素的灰度值分配为前景色亦即2、中间色亦即1、和背景色亦即0中的一个。这里是在构成一个象素的16个子象素中,轮廓内部如含有11个以上的子象素该象素的灰度值即作为2,轮廓内部如含有5个以上而不足11个子象素时该象素的灰度值即作为1,而轮廓内部如含有不足5个子象素则该象素的灰度值作为0。图6为按上述这样的程序由3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4生成的对于“A”的3灰度数据。
(处理5)然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05(参看图1)由2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3所生成的2灰度数据和3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4所生成的3灰度数据生成灰度共用数据。这里是将3灰度数据连接到到2灰度数据后面。图7表示这样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05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
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按 上述这样的(处理1)~(处理5)的处理由外形数据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下面对这样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以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进行复原时的处理程序作为(处理6)、(处理7)、(处理8-1)、和(处理8-2)加以说明。
(处理6)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206(见图1)取出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
(处理7)灰度数选择单元207在如果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时启动2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8,而在所要求的灰度数为3灰度时则启动3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9。(按照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还是3灰度选择下面所述的(处理8-1)、(处理8-2)中一个。
(处理8-1)如果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2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8由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206取出的灰度共用数据提取出2灰度数据部分(图7中所示灰度共用数据的前半部)。此提取出的结果是得到图5中所示的2灰度数据(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2灰度数据同样)。
(处理8-2)如所要求的灰度数为3灰度,3灰度数据复原单元209由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206取出的灰度共用数据提取出3灰度数据部分(图7中所示灰度共用数据的后半部)。此提取结果是得到图6中所示的3灰度数据(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3灰度数据同样)。
在出现成为必要时的指示时,即根据如此得到的2灰度数据和3灰度数据中一个在显示单元显示字符。
在上面已说明过的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与2灰度数据或3灰度数据的量相比较,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量增加。为防止这样的数据量的增加,仅生成较高次数的灰度数的数据,在复原装置侧要求次数低的灰度数的数据时,通常采用依靠剔除中间部分的处理和抖动处理等变换灰度数的方法。
图8表示采用这样的手法的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结构的方框图。此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示例与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示例相同,包含有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要应用2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的二种灰度数据,关于2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对灰度分配与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的灰度值。
此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设置有轮廓信息保持单元301,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302,和高次灰度数据生成单元303。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设置有高次灰度数据取出单元304,灰度数选择单元305,低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6,和高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7。
首先将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由外形数据生成高次灰度数据的处理程序作为(处理1)~(处理3)进行说明。
(处理1)开始轮廓信息保持单元301(见图8)由存储有外形数据的存储单元取出并保存所要求的外形数据的轮廓信息。(这里,所保存的轮廓信息与图2(b)中所示的相同。)
(处理2)接着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302按(处理1)将由轮廓信息保持单元301所保持的轮廓信息放大缩小成所要求的象素数。这里也与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设定由外形数据生成以宽10象素高10象素所构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由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302所生成的数据与图4(b)中所示相同。
(处理3)然后高次灰度数据生成单元303由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单元302生成的图4(c)所示数据,依靠与第一现有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示例同样地计算出各象素的灰度值来生成3灰度数据。由此结果生成的3灰度数据与图6所示的相同。
如上述这样按(处理1)~(处理3)中的处理,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即生成高次灰度数据(与3灰度相比,3灰度即表示为高次)。
下面将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对上述这样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所生成的高次灰度数据(灰度共用数据)进行复原时的程序作为(处理4)、(处理5)、(处理6-1)、和(处理6-2)进行说明。
(处理4)高次灰度数据取出单元304(见图8)取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所生成的高次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
(处理5)灰度数选择单元305在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时启动低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6,在所要求的灰度数为3灰度时启动高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7。(按照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还是3灰度选择下面所示的(处理6-1)、(处理6-2)中之一。)
(处理6-1)如所要求的灰度数为2灰度,低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6由高次灰度数据取出单元304取出的3灰度数据生成2灰度数据。
具体地说,取出对各象素计算得的高次灰度值,由进行某种中间剔除处理变换成低次灰度值。
这里,如取出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为0将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作为0,如取出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为1或2则将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作为1。图9(a)表示通过对全部象素执行上述那样的处理,由针对“A”的3灰度数据复原的2灰度数据。
这里,如取出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为0或1将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作为1,如取出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为2则将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作为1。图9(b)表示通过对全部象素执行上述那样的处理,由针对“A”的3灰度数据所复原的2灰度数据。
(处理6-2)如果所要求的灰度数为3灰度,高次灰度数据复原单元307即按原样输出高次灰度数据取出单元304取出的3灰度数据。这样对“A”所生成的3灰度数据与图6中所示相同。
如在必要时有指示,即根据这样所得到的2灰度数据和3灰度数据之一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字符。
然而,如利用此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被复原的2灰度数据(见图9(a)、(b)与图5中所示本来被复原的2灰度数据相比较,质量明显恶化。
如上所述,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对于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与仅生成2灰度数据的情况或仅生成3灰度数据的情况比较,存在有数据量明显增加的问题。因此,用于保存灰度共用数据的存储单元的数据量增加使装置整体的价格上升,而且在采用通信线路和广播发送接收这样的数据时通信数据量增加而招致处理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在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对于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虽然数据量与高次灰度数据同样,但还存在随着由高次灰度数据向低次灰度数据的灰度数变换所发生低次灰度数据的质量变坏的问题。而作为灰度数据被加以处理的有图象数据、字体数据等,特别是在生成具有字体数据那样复杂形状的灰度数据的情况,伴随上述变换的质量的恶化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由此低次灰度数据表述的字符的译码成为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增加数据量且不会发生被复原的数据恶化的生成使由相互不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能由此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质量更高的灰度表述字符、图形的灰度数据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为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用于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多少来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包含以下部件:
P(P为2)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其中将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于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P种灰度数据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被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的毕特数表述,并因为是由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所生成的,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且不会发生被复原的数据恶化地生成使由相互不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含有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表示前述象素各自占有的前述轮廓的内侧部分面积的比例的基本灰度数据的基本灰度数据生成部件,前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各自能由前述基本灰度数据生成与前述最大灰度数q。相符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生成表示象素各自占有的轮廓内侧部分面积的比例的基本灰度数据,由此基本灰度数据生成对应于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由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同数据即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的毕特数表述,并因为是由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所生成的,所以能(与灰度数据比较)不致增加数据量且不会发生被复原数据的恶化地生成使由相互不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而且上述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还含有设定阀值的设定手段,而前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手段各自由前述基本灰度数据利用前述被设定的阀值生成响应前述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生成表示各个象素所占据的轮廓内侧部分的比例的基本灰度数据,由此基本灰度数据应用所设定的阀值生成对应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有数据。
因此,由于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且由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并且被复原的数据也不致变坏地生成使由相互不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而且借助于按照用户或程序的要求设定它们的阀值,能生成可基于显示特性等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取显示能力的灰度共用数据。
而在上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部件针对各个前述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的(q1×q2×…×qp)这样的组合,通过分配前述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数据取得的灰度,能生成前述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对各个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的(q1×q2×…×qp)这样的组合,通过分配前述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由这些P种的灰度数据生成n种的灰度共用数据。
由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因为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的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而被复原的数据亦不会发生恶化地生成使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 数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是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 廓信息和表示构成前述符号的笔划的位置的笔划信息,生成使多种用于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多少来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包含如下部分:
P(P为2)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和前述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这里,m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即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这里,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和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因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由于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而被复原的数据并不会恶化地生成使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数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并且由于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灰度数据后再生成灰度共用数据,所以能由此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质量很高的灰度数据。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可能包含以所生成的P种中的一种灰度数据对应的笔划信息作为基准,调整为生成另外的(P-1)种灰度数据的笔划信息的调整部件。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和笔划信息,一边进行提示处理并一边以对所生成的P种中一种的灰度数据的笔划信息作为基准,调整用于生成另外(P-1)种的灰度数据的笔划信息,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些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因此,最大为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由于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同样的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而被复原的数据亦不会恶化地生成使由互相不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而且因为边进行提示处理并在必要时还对经提示处理的笔划信息边修正边生成灰度数据后,再生成灰度共用数据,所以能由此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质量更高的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是由使多种用于多少来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多少来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包含以下部件。这里,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为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P为2或以上整数,α=1、2、…、P)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将m作为或2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最大灰度数选择部件选择最大为度数。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手段,由前述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因而,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致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在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部件对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前述灰度共用数据能取的灰度,从而能复原前述灰度数据。
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时,选择最大灰度数,对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灰度共用数据能取的灰度,据此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因而,由此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的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另外,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还含有存储与前述P种灰度数据各自能取的灰度和前述灰度共用数据能取的灰度相对应的P种表的存储手段,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手段能利用对应于前述所存储的P种表中前述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表进行前述分配。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利用对应于与P种的灰度数据各自能取的灰度和灰度共有数据能取的灰度相对应的P种表中的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表,对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灰度共用数据能取的灰度,据此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由此,利用简化的结构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致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还可包含判定前述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是否被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的判定部件,和在判定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时,将不能复原前述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情况通知外部的外部通知部件。
如利用本灰度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的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在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将此情况通知外部。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使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而在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由于能将该情况通知外部,所以能与之相应地进行稳定的处理。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还包含判定前述所选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是否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的判定部件,和在判定前述所选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时选择与前述被选择最大灰度数之差小的最大灰度数的第二最大灰度数选择部件。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用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在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重新选择与所选最大灰度数之差小的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重新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而在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重新选择与所选最大灰度数之差小的最大灰度数而复原灰度数据,所以在实时地利用这些灰度数据显示符号等的情况下能无间歇地进行平滑的显示,而能执行稳定的处理。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还包含有对前述被复原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色彩的分配部件。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对被复原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色彩。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 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而对被复原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彩色,所以能得到高质量的灰度。
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还包含由规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特定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特定对前述被复原的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的(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各个1灰度以上的中间色的数据的计算部件,和对前述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前述色一览表中的由前述所计算出的数据所定的范围内所含的彩色的分配部件。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特定对被复原的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除前景色和背景色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再对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色一览表中的由上述被计算出的数据所定的范围内包含的彩色。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而对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色一览表中的由所计算出的数据所定的范围中包含彩色,从而能获得质量更高的灰度。
本发明的灰度数据处理装置为对应表示灰度的象素的所定的个数处理表示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的灰度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有以下部件:
计算部件,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规定了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
分配部件,对前述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前述色一览表中的由前述所计算得数据规定的范围包含的彩色。
如利用本灰度数据处理装置,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特定对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的(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对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以色一览表中的由上述计算得的数据特定的范围内包含彩色。
据此而能利用质量高的灰度来表述字符、图形。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为由表示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用于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相对应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包含下列部件:
第一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
第二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被生成的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再由这些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4的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2种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不增加数据量且不发生被复原数据恶化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为由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相对应地表述包含字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包含以下部件,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是由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最大灰度选择手段,选择最大灰度2或最大灰度数3。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手段,由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选择最大灰度数2或最大灰度数3,由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即由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有数据,能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为由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对应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P(P为2)个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其中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p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由轮廓信息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些P种的灰度数据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有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不增加数据量亦不发生被复原数据恶化地生成使多种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是由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轮廓的轮廓信息和表示构成前述符号的笔划位置的笔划信息生成使多种与按照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相对应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P(P为2)个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和前述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其中以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n,2m-1<qp<2m<q1+q2+…+qp的整数;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由轮廓信息和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些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相当毕特表述P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比较)不增加数据量亦不会发生被复原数据恶化地生成使多种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并因为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灰度数据那样再生成灰度共用数据,故能由此灰度公用数据复原高质量的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为由使多种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相对应地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由P种最大灰度数qα(P为2,α=1、2、…P)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n,将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n、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最大灰度数选择步骤,选择最大灰度数;和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步骤,由前述被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选择最大灰度数,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所生成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能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数据处理方法,为处理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的灰度数据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计算步骤,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特定对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的(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和
分配步骤,对前述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前述色一览表中的由前述所计算得的数据所定的范围包含的彩色。
如利用本发度数据处理方法,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对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的(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特定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对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色一览表中的由上述计算得的数据规定的范围中所含彩色。
据此,能应用质量高的灰度来表述字符、图形。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为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
第二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生成的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由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由这些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2种灰度数据生成,因而能不增加数据量且不会发生被复原数据恶化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为由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所定个数地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由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生成,并具有最大灰度数4:
最大灰度数选择步骤,选择最大灰度数2或最大灰度数3;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步骤,由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如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选择最大灰度数2或最大灰度数3,由上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4的灰度共用数据,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是记录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记录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P为2,α=1、2、…、P)的灰度数据、再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其中,m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程序,由轮廓信息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P种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由这些P种的灰度数据生成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同样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比较)不增加数据量且不发生被复原数据的恶化地生成使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是记录由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和表示构成前述符号的笔划位置的笔划信息生成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如下特征:
由前述轮廓信息和前述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P为2,α=1、2、…P)的灰度数据,记录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其中,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如利用本程序,由轮廓信息和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再由这些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生成,所以能(与灰度数据相比较)不增加数据量也不发生被复原数据的恶化地生成使由互不相同的最大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并因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灰度数据、再生成灰度共用数据,所以能由此灰度共用数据复原高质量的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是记录由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程序的计算机所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特征,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由P种最大灰度数qα(P为2,α=1、2…P)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n,m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选择最大灰度数,记录由前述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程序。
如利用本程序,选择最大灰度数,而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所选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相同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不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是记录对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所定个数对应地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如下特征。
记录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特定对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除前景色和背景色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并对前述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前述色一览表中的由前述所计算得数据所定的范围包含的彩色的程序。
如利用本程序,由特定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前景色的数据和特定背景色的数据对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除前景色和背景色外的)计算出特定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的数据,对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色一览表中的由上述计算得的数据规定的范围中所含的彩色。
据此即能应用高质量灰度来表述字符、图形。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为记录由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多种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记录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由前述所生成的二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为4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
如利用本程序,由轮廓信息生成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再由所生成的二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为4的灰度共用数据。
据此,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并由二种的灰度数据生成,因而能不增加数据量且不使被复原的数据恶化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为记录由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由最大灰度数为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为3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4。
记录选择最大灰度数、由前述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程序。
如利用本程序,即选择最大灰度数据,由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被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据此,由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同样毕特数表述的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不发生数据的恶化地复原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灰度共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为记录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地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记录由表示前述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各自生成的P种的最大灰度为qα(P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α=1、2、…P)的灰度数据生成的具有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m作为2或以上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
本灰度共用数据是由按照作为最大灰度数qα这样的轮廓信息各自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复原用于生成的最大灰度数为n并能以与最大灰度数qp的灰度数据相同的毕特数表述并不发生数据恶化的P种的灰度数据。
本发明的记录灰度共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为使多种对应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的个数地表示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由表示前述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各自生成的最大灰度数2的灰度数据和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记录生成的具有最大灰度数4的灰度共用数据。
本灰度共用数据由于由按照最大灰度数为2、3这样的轮廓信息各自所生成的二种灰度生成的具有最大灰度数4,所以能以与最大灰度数3的灰度数据相同毕特数表述,能不致发生数据恶化地复原二种灰度数据。
附图说明
由以下结合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对之进行的说明将会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所列附图为
图1为表示第一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2(a)、(b)为表示显现字符和图形等的外形数据中所含的轮廓信息示例图。
图3为表明为生成灰度数据每一象素被分成16子象素的10×10象素的图。
图4(a)、(b)表明将图2(a)、(b)所示轮廓信息缩小后的数据。
图5为针对2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3中所生成的“A”的2灰度数据。
图6为针对3灰度数据生成单元204中所生成的“A”的3灰度数据。
图7表示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04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
图8为表明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a)、(b)表明由对“A”的3灰度数据复原的2灰度数据。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1为表明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所含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硬 件构成的方框图。
图12为表明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和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3表明完成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中的处理时刻的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
图14表明完成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的处理时刻的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
图15为表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16表明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为由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求得灰度共用数据所使用的矩阵表。
图17表明由利用矩阵表所求得的对字母“A”的各象素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18(a)、(b)表明将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变换成2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时的变换表。
图19表明由灰度共用数据所生成的2灰度数据的字母“A”。
图20表明由灰度共用数据所生成的3灰度数据的字母“A”。
图21是表明采用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卫星播放系统的构成图。
图22表明STB 503所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一结构例。
图23表明STB 503中所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二结构例。
图24表明STB 503中所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三结构例。
图25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6(a)、(b)、(c)表明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作为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对象的汉字“三”的轮廓信息、笔划信息。
图27为表明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的处理(后述那样的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中处理也同样)程序的流程图。
图28(a)、(b )、(c)表明为适应生成2灰度数据将图26(a)、(b)、(c)中所示轮廓信息、笔划信息扩大缩小后的数据。
图29表明在子网格上展开的图28(b)的轮廓信息。
图30表明在 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中由图29的经扩大缩小的“三”的轮廓信息求得的对各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
图31(a)、(b)、(c)表明为适应生成3灰度数据将图26(a)、(b)、(c)中所示轮廓信息、笔划信息扩大缩小后的数据。
图32表明在子网格上展开的图31(b)的轮廓信息。
图33表明在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中由图32的经扩大缩小的“三”的轮廓信息求得的对各象素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
图34表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107所生成的对“三”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35表明对由灰度共用数据在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复原的“三”的2灰度数据。
图36为表示采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笔划调整单元的对2灰度数据的各水平笔划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图37(a)、(b)表示假定Y座标值L2、L3为包含在同一象素的情况下的4种Y座标值L2、L3的位置和按照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针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38(a)、(b)、(c)表示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下方的情况中相对Y座标值L2的Y座标值L3的4种位置和按照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相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39(a)、(b)表示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上方的情况中相对Y座标值L2的Y座标值(L3+W3)的4种位置和按照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相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40为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构成的方框图;和
图41表明色一览表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
首先,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
图10是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的方框图,图11是表明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所含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包含有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如图11中所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各自含有存储单元1、ROM2、RAM3、CPU4、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6。
存储单元1为硬盘、软盘、DVD-RAM等的二次存储装置,存储程序文件、数据文件等。ROM 2存储如下说明那样的用于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及用于复原灰度共用数据的程序(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RAM 3为用作为临时作业用工作区的存储器。
CPU 4主要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2中的程序,由外形数据生成按输入单元6或程序所指示大小的灰度共用数据(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并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按输入单元6或程序指示的灰度数的灰度数据,在显示单元5上显示(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显示单元5具有液晶板、CRT等能作灰度显示的显示装置,根据灰度数据显示字符或图形。输入单元6在生成或复原灰度共用数据时,从用户接收字符或图形的大小、灰度数的指定等的操作指示。
如图10中所示,由这些硬件构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各自包含有由CPU 4执行ROM 2的程序来实现的功能。这里为便于说明是假定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不能预先特定具有2种(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中哪一种被使用,而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由2种灰度数据生成灰度共用数据,但对具有3种以上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也能同样适用本发明。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包含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展开缓存器104和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包含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106、展开缓存器107、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
而图10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展开缓存器104、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展开缓存器107在各自装置内的RAM3上设置有区域,此外在各自的装置内具有由CPU4执行存储在ROM2中的程序所实现的功能。
现在说明这些图10中所示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各部分的操作。
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由成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 对象的外形数据,根据各字符(或图形)取出并保持在规定的座标上作为表现轮廓的特征的点的集合所表现的轮廓信息。这里与前述同样,为说明而采用以图2(a)中所示粗体字字母“A”作为1000网格的座标上直线的集合所表述的轮廓信息。如图2(b)中所示,“A”的轮廓信息由在各连续的轮廓能分为轮廓1、轮廓2的座标上的各点构成,依靠顺次连接各点来描绘2个轮廓。而这里虽然是对仅由直线构成的“A”的说明,而对于2次曲线和3次曲线被加以组合的字符也同样能适用本发明。
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见图10)对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中保持的轮廓信息按照所指示的要求大小进行扩大缩小。这里,与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同样,将所指示的要求大小作成10×10象素、1象素由4×4子象素构成,而根据轮廓内部所含(作为轮廓上所含的)子象素来确各象素的灰度值。(也可以用4以外的数作子网格。)
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根据由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放大或)缩小的轮廓信息对各象素计算出基本灰度值。各象素的基本灰度值在生成多个的灰度数的灰度数据时即成为用于确定其灰度的值。各象素由4×4=16子象素构成,对应字符的轮廓的内部所含的子象素数分配0~16的基本灰度值。
展开缓存器104为在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过程中保存由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计算得的各象素的基本灰度值数据的临时缓存器,以由符合所指示的要求大小的象素数和分割1象素的子象素数确定的子象素单位保存  基本灰度值数据。这里因为所指示的要求大小被作为10×10象素、1象素由4×4子象素所构成,所以1字符在展开缓存器104上占据40×40字象素部分的区域。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针对由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在展开缓存器104中展开的基本灰度值数据的各象素,求出具有第一灰度数的灰度值、具有第二灰度数的灰度值,并生成和使由这些应相不同的多个灰度数构成的多种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
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106取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存储进展开缓存器107。展开缓存器107为(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过程中)存放由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106所取出的灰度共用数据的临时的缓存器。
灰度数选择单元108按所要求的灰度数选择性地启动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中的一个。
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按照来自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的指示,由展开缓存器107中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对各象素求取具有第一灰度数的灰度值,生成第一灰度数据。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则按照来自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的指示,由展开缓存器107中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对各象素求取具有第二灰度数的灰度值,生成第二灰度数据。
现在说明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的处理次序。
这里假定使用2灰度数据作为第一灰度数据、使用3灰度数据作为第二灰度数据。与第一、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在(对各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方面对前景色分配以1而对背景色分配以0的灰度值;而在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方面则对前景色分配以2、对中间色分配以1、对背景色分配以0。
首先以(处理1)~(处理4)来说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由表述字符和图形等的轮廓的外形数据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整个处理次序。在此,与第一、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说明相同,虽是以对字母“A”的处理作为例子,但对于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表述其他语言的字符、除此以外的图形也同样能适用本发明。
(处理1)起始,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见图10)由存储外形数据的 存储单元(对应于图11的存储单元1)取出并保存对于所要求字符的轮廓信息。这里,与第一、第二现有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由外形数据得到并保存图2(b)中所示轮廓信息。
(处理2)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将由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取出的在1000网格的座标上表述的轮廓信息以适合于要求大小的10×10象素那样(1象素作为由4×4子象素构成的40×40个子象素)(扩大)缩小。(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虽然也可根据要求扩大轮廓信息,但这里是进行缩小。)
更具体地说是利用(式)([数1])来缩小轮廓信息中所含的各座标值。
[数1]
其中,SP为缩小后的座标值,OP为缩小前的座标值,Np为要求大小的象素数,Nsp为子网格数,EM为对原始轮廓信息的网格数,trunc(X)为将自变量X的值作四舍五入的函数。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Np为10,Nsp为4,EM为1000。
例如,轮廓信息中所含的座标值(125,75)如适用(式1),则被缩小成座标值(5,3)。依靠对图2(b)中所示轮廓信息所包含的座标值反复进行这样的缩小,来求得采用对应于图4(b)中所示子象素座标值的缩小后轮廓信息。
(处理3)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见图10)由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求得的缩小后轮廓信息求取各象素的基本灰度值,在展开缓存器104中展开。此各象素的基本灰度值如前述那样,被作为是由构成象素的子象素中的由轮廓信息表述的轮廓内部所含的个数所决定的,但也可利用其他的计算来求取基本灰度值。
现利用流程图度更详细说明以上这样的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的(处理2)和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的(处理3)。
图12为表明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和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3表明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的处理结束时刻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图14表明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的处理结束时刻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
在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的处理中,首先判断是否有未处理的轮廓(对应于图2(b)所示“A”的轮廓1、轮廓2)(S11)。如存在未处理轮廓(S11中为Yes),判断是否存在此轮廓所含的未处理的轮廓信息(对应于图2(b)中所示轮廓1、轮廓2中所含的座标值)(S12)。
如存在未处理的轮廓信息(在S12中为Yes),此未处理的轮廓信息即被放大缩小后取出(S13),将此座标值图示于展开缓存器104中,处理移向S12(S14)。而如果不存在未处理的轮廓信息(S12中为No),将图示在展开缓存器104中的全部座标值以直线连接(S15),处理移向S11。在形成该轮廓的全部座标值用直线连接时,将终点座标与起点座标以直线连接。
重复执行这样的处理后,如不再有未处理的轮廓(S11中为No),移向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中的处理。
结束此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中的处理时刻的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成为图13中所示那样。图13表示仅描绘出由子象素构成的座标上“A”轮廓的状态。
继续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中的处理,在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2的处理中,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未处理的象素(S16)。如存在未处理的象素(S16中为Yes),即由展开缓存器104按规定次序取出此未处理的象素(S17),由轮廓内所含的子象素数求取象素的基本灰度值(S18)。
重复进行这些处理后,如不再有未处理的象素(S16中为No),则结束本处理。
此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中的处理结束时刻展开缓存器104的状态成为图14中所示那样。图14中表明如上述那样对各象素完成基本灰度值计算的状态。(有关图14内的2灰度的灰度值=1、3灰度的灰度值=1下面说明。)
(处理4)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见图10)由对(图14中所示状态的)展开缓存器104的各象素的基本灰度值求取2灰度数据、3灰度数共用的灰度值(对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现利用流程图对此处理作更详细说明。
图15为表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图16表示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由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求取灰度共用数据所使用的矩阵表,图17表示通过利用矩阵表求得的对字母“A”的各象素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未处理的象素(S21)。如有未处理的象素(S21中为Yes),由展开缓存器104取出对此象素的基本灰度值Lorg(S22)。对此被取出的基本灰度值Lorg应用(式2)、(式3)、([数2]),求得2灰度的灰度值(S23,S24,S25)。
[数2]
这里,L2为2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Sp为构成1象素的子象素数,TH2在为将基本灰度值分配给2灰度中的前景色(灰度值1)和背景色(灰度值0)的阀值中取0至Sp的整数值。
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Sp=16并认为TH2=8。亦即,在存在于字符的轮廓内部的子象素数为8以上时亦就是说象素的一半以上容纳于轮廓的内部时设灰度数为1,除此之外的情况轮廓内部容纳的象素不足一半时)设灰度值为0。此阀值TH2中可采用除此以外的值,为确定2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也可能采用(式2)、(式3)以外的(例如,表明基本灰度值与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的相对应的表等)。
接着,基本灰度值Lorg应用(式4)~(式6)([数3]),求取3灰度的灰度值(S26,S27,S28,S29,S30)。
[数3]
这里,L3为3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TH31、TH32(TH31<=TH32)在为将基本灰度值分配给3灰度中的前景色(灰度值2)和中间色(灰度值1)和背景色(灰度值0)的阀值中取0至SP的整数值。
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TH31=5,TH32=11。亦即,在字符轮廓内部的子象素数为16~11的情况时设灰度值为2,在10~5的情况时设灰度值为1,在4~0的情况时设灰度值为0。与上述相同,阀值TH31、TH32中可以采用与此不同的值,而为确定3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也可利用(式4)~(式6)以外的(例如,表明基本灰度值与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的对应的表等)。
在这些处理之后,按照对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0或1)、对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0到2中的一个)由图16所示的矩阵表求取对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S31)。
例如,图14中所示的基本灰度值9的象素,由上述这样的处理分别计算出2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1、3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1,利用矩阵表求取对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2。(为求取对此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的矩阵表可以利用图16中所示以外的,也可以采用矩阵表以外的阀值来求取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如上述这样地对各象素,通过利用灰度共用数据,求取图17中所示那样的各象素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在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如图16中所示,灰度数据对一象素以2毕特(取0至3的值)来表述,就成为具有与取0、1、2的灰度值的3灰度数据相同的数据大小。
下面以(处理5)、(处理6)、(处理7-1)、(处理7-2)来说明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对这样地在灰度共用生成装置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进行复原时的处理过程。
(处理5)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106(见图10)取出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并在展开缓存器107中展开。
(处理6)灰度数选择单元108如果所要求灰度数为2灰度时启动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如所要求灰度数如为3灰度则启动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按照所要求灰度数为2灰度或为3灰度选择以下所示的(处理7-1)、(处理7-2)之一。)
图18表示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中将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变换为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时的变换表,图18(b)表示在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中将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变换为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时的变换表。(利用这些变换表以外,也可利用阀值进行灰度值变换。)
(处理7-1)如所要求灰度数为2灰度,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取出展开缓存器107中被展开的对各象素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对此灰度值应用图18(a)中所示的变换表,求取2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
(处理7-2)如所要求的灰度数为3灰度,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取出展开缓存器107中被展开的对各象素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对此灰度值应用图18(b)中所示变换表,求取3灰度数据中的灰度值。
图19表示通过(处理7-1)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的2灰度所得到的字母“A”,图20表示通过(处理-2)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的3灰度数据所得到的字母“A”。
如以上这样,在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由外形数据计算出2灰度数据(1毕特)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2毕特)的灰度值,由这些不增加数据量加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2毕特)。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由灰度共用数据不发生质量恶化地复原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求得的2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同一的数据。
含有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可被用于下面图21中所示那样的卫星播放系统中。
图21表示利用本灰度共用数据系统的卫星播放系统的构成。图22表示本卫星播放系统的顶置接收器(STB)503中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一构成例,图23表示STB 503中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二构成例,图24表示STB 503中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第三构成例。
本卫星播放系统包含播送台501,人工卫星502,STB 503,和电视机504。
播送台501通过人工卫星502将图象信息、声音信息、字符信息等发送到STB503。STB 503接收 这些信息后,对图象信息、声音信息、字符信息进行译码,在电视机504上再现图象、声音,显示字符。这里,使按照字符信息复原灰度共用数据的STB 503对应于上述的灰度共用数据译码装置(见图10),使为生成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而存储进STB 503用的STB 503的制造时的装置能对应于上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
在本卫星播放系统中,因为根据由播放台501接收的字符信息(字符代码)进行字符显示,所以STB 503随着多个附加信息以图22、图23、图24所示那样的结构存储相对多个字符(或图形)的上述那样的灰度共用数据。(对于外文等的特殊字符可以仅在进行显示时由播放台501向STB 503发送其灰度共用数据。而图10所示的灰度共用数据取出单元106通过输入字符代码,与输入灰度共用数据时同样地进行针对后级展开缓存器107、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的处理。
如图22中所示那样,在STB 503中顺序集中地(例如将字母的全部字符作成组)存储对第一字符(如“A”)的灰度共用数据、对第二字符(例如“B”)的灰度共用数据、对第三字符(例如“C”)的灰度共用数据……。STB 503中,按照由播放台501的字符代码的接收所规定的字符,由对应于所存储的多个字符的灰度共用数据选择必要的数据,进行为在电视机504上显示的处理。
如图23中所示那样,可在针对多个字符的灰度共用数据上附加索引数据。索引数据包含字符代码和指示存储对应于字符代码的灰度共用数据的存储单元的位置的指示字,依靠此索引数据能快速地进行提取对应于要求由存储单元显示的字符的灰度共用数据等的处理。
另外,如图24中所示,还能在对各字符的灰度共用数据上附加包含灰度共用数据的数据长、所含的灰度数、各灰度的灰度数等的附加信息。借助此附加信息能快速地进行包含上述这些处理的各种处理,简化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将含有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和对之附加的信息的数据记录在软磁盘和光盘等的数据记录媒体上,即能发布这些数据记录媒体。
在利用上述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的卫星播放系统中,根据(播放台501中无法知道的)STB 503的显示能力(能否显示最大怎样的彩色)、图象的内容(当前采用怎样的彩色),能由STB 503存储的灰度共用数据(字型数据)边选择以此数据表述的灰度数,边将为显示字符的灰度分配到调色板。
在上述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虽然是由2灰度数据(1毕特的数据)和3灰度数据(2毕特的数据)生成2毕特的灰度共用数据,但也可能由例如7灰度数据(3毕特的数据)和10灰度数据(4毕特的数据)生成4毕特的灰度共用数据,或,由2灰度数据(1毕特的数据)和3灰度数据(2毕特的数据)和5灰度数据(3毕特的数据)生成3毕特的灰度共用数据。亦即,较一般化地说,由具有P(P为2)种的最大灰度为qα(α=1、2、…P,设m为2以上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的灰度数据生成具有最大灰度数n(n为满足qp<n≤2m的整数)的灰度共用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虽然是由外形数据生成作为灰度共用数据的起原的灰度数据(上述的2灰度数据、3灰度数据),但也可以依据生成时所要求的大小为固定的情形等条件,不由外形数据而是由预先存储的灰度数据本身来生成灰度共用数据。在 这种情况下即不需要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见图10)、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而代之以追加由存储单元取出成为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起源的灰度数据的灰度数据取出单元。
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虽然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是将在由基本灰度值数据生成2灰度数据、3灰度数 据时利用的阀值(上述的TH2、TH31、TH32)作为固定的,但也可以按照用户或程序的要求变更这些阀值。据此,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侧的具有显示单元5的显示装置的显示特 性等的信息为预先确定的 情况下,即有可能根据此信息生成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显示装置的能力的灰度共用装置。
在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虽然是根据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求得的基本灰度值求取灰度共用数据的,但也可以由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102求得的扩大缩小后的轮廓信息,依靠利用积分的面积运算处理等,直接生成灰度共用数据。因此,即可不要基本灰度值计算单元103,而能进一步简化装置。
另外,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灰度选择单元108中还能追加判定外部所要求的灰度数是否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的指定灰度数判定单元,和在所要求的灰度数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将不能生成所要求灰度数的数据的情形向外部通报的差错处理单元。由此,能提高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处理的稳定性。
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灰度数选择单元108中还能追加判定外部所要求的灰度数是否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的指定灰度数判定单元,和在所要求灰度数不包含在灰度共用数据中时在能由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那样的灰度数中求取最接近所要求灰度数的灰度数并通报灰度数选择单元108的最佳灰度数计算单元。由此,即使在所要求灰度数不包含灰度共用数据中时也能进行向显示单元5的显示,能提高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的处理的稳定性。这时,借助在灰度共用数据上附加最佳灰度数计算单元容易求取最适当的灰度数的信息(例如,灰度共用数据中应含的灰度数等),所以能简化最佳灰度数计算单元的结构。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系统。
图2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构成的方框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相同,含有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在此第二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只是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不同,下面对此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 进行说明。(下面说明以外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结构、操作等的细节,均以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为准。)
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 装置包含有,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和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107。
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与第一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轮廓信息保持单元101同样,由成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的对象的外形数据对应各字符(或图形)地取出并保存作为规定座标上表明轮廓特征的点的集合而表述的轮廓信息。
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基于由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取出并保持的成为灰度共用数据生成的对象的轮廓信息,保存笔划信息。笔划信息是被用于在扩大缩小后调整笔划宽的信息,一般称之为提示(hint)。
图26(a)、(b)表明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作为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对象的汉字“三” 的轮廓信息,图26(c)表示“三”的笔划信息。这里,“三”以粗体字表述,表明其的轮廓信息用1000网格的座标上的直线的集合表述。笔划信息则作为构成“三”中所含的三个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与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的组合保存,可将水平笔划的宽作为这些的差分来求得。构成此“三”的水平笔划1、水平笔划2、水平笔划3的宽,每一个均为70。
此水平笔划信息,除上述外还有作为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与笔划宽的组合而保存的 情况,也有作为附加在轮 廓信息上的座标点属性保而存的情况。此水平笔划信息为一个笔划信息,在存在垂直笔划时,同样要保存垂直笔划信息。
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与下面表示的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同时均与灰度共用数据所表述的第一灰度数(这里作为2灰度)相对应,以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所保存的笔划信息为依据,按所指明的大小要求来放大缩小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所保存的轮廓信息。
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根据由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放大缩小的轮廓信息,对各象素计算出第一灰度数的灰度值。
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与下面说明的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同时均与灰度共用数所表述的第二灰度数(这里为3灰度)相对应,以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所保存的笔划信息为依据,按所指明的大小要求放大缩小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所保存的轮廓信息。
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根据由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放大缩小的轮廓信息,对各象素计算出对第二灰度数的灰度值。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107,对由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计算得的各象素利用第一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对由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计算得的各象素利用第二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求取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现在以(处理1)~(处理7)来说明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的处理过程。与第一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同样,假定作为第一灰度数据取为2灰度数据,作为第二灰度数据取3灰度数据。关于(对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对前景分配1,对背景色分配0的灰度值,关于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则对前景色分配2,对中间色分配1,对背景色分配0。(下面虽是以对汉字“三”的处理为例,但对于平假名、片假名,字母,表述其他语言的字符、除此以外的图形也同样均能适用本发明。)
(处理1)开始,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见图25)由存储有外形数据的存储单元取出并保存对所要求字符的轮廓信息。这里,由外形数据取得并保存图26(b)中所示轮廓信息。
(处理2)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由存储单元取出并保存对所要求的字符的笔划信息(笔划信息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中)。这里,取得和保存图26中所示的笔划信息。
(处理3)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利用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保存的笔划信息将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保存的轮廓信息,作适合于要求大小的10×10象素、2灰度那样地(扩大)缩小。(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能按照必要扩大轮廓信息,不过这里是进行缩小。)
下面利用流程图更详细说明此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的(处理3)。
图27为表明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的处理(如后述所示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的处理也同样)过程的流程图。这里的处理大体上能分为水平笔划扩大缩小处理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处理。
在水平笔划扩大缩小处理中首先判断是否有未处理的水平笔划信息(对应于图26(c)中 所示的“三”的水平笔划1~水平笔划3)(S41)。如果有未处理的水平笔划信息(S41中为Yes),取出未处理的水平笔划信息(S42)。
这里,将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作为L,上部直线的Y座标作为U,对一个水平笔划,对应(L,U)地构成水平笔划信息。关于图26(a)中所示的“三”,顺序取出对图26(c)中所示那样的3个的水平笔划1~水平笔划3的笔划信息(155,225)、(475,545)、(780,850)。
然后,对所取出的水平笔划信息,由后面所说的(式7)([数4])求取水平笔划宽Worg。对于“三”,3个的水平笔划的笔划宽都成为70。
[数4]
这样求得的水平笔划宽被按照所要求的大小被扩大缩小(S44)。此扩大小如适应于2灰度数据的生成那样进行。由于2灰度数据中各象素的灰度值为1、0中的一个,将扩大缩小后的笔划宽设为象素单位的值,所以能边防止因舍入误差造成笔划宽的不一致边确定灰度值。这样的处理被称为提示处理,特别是在由表示字符的外形数据生成2灰度数据时一般被加以应用。这里,由下面表明的(式8)([数5])求取扩大缩小后的笔划宽。
[数5]
这里,Np为要求大小的象素数,Nsp为子网格数,EM为对原先的轮廓信息的网格数,trunc(X)为对自变量X的值作四舍五入的函数。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Np为10,Nsp为4,EM为1000。如按此(式8),对“三”的3个水平笔划的扩大缩小后的笔划宽成为总计4个子象素,即1象素。
接着,水平笔划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被放大缩小(S45)。这里也与放大缩小笔划宽同样,如适应于生成2灰度数据那样地进行放大缩小。如扩大缩小后的座标值成为象素边界这样进行扩大缩小,能将求取对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时发生的舍入误差的影响限制为最小。这里,由下明说明的(式9)([数6])求取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
[数6]
此后,利用上述这样求得的放大缩小后的笔划宽W2和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按(式10)([数7])求取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U2(S46)。
[数7]
这里虽然是在放大缩小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后利用它来求取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但也可在放大缩小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后用它来求取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在这种情况下,按(式1)(数8])求取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而按(式12)求取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
[数8]
依靠上述这样的水平笔划放大缩小处理,能得到适用于生成2灰度数据的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信息。对“三”的3个水平笔划(扩大)缩小后的笔划信息成为(8,12)、(20,24)、(32,36)。
在这样地完成对全部水平笔划信息的处理(S41中为No)时,在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处理中利用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信息进行轮廓信息的放大缩小。
在轮廓信息放大缩小处理中,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有未处理的轮廓信息(对应于图26(b)中所示“三”的轮廓1~轮廓3)(S47)。如有未处理的轮廓信息(S47中为Yes),取出此未处理的轮廓信息(S48)。针对“三”即是将图26(b)中所示那样的轮廓1~轮廓3作为处理对象顺序取出。
接着,由所取出的轮廓信息取出Y座标值Yorg(S49),如以下这样地将此Y座标值Yorg放大缩小,求取放大缩小后的Y座标值Y2(S50)。如下述这样求取得对全部轮廓信息的放大缩小后的Y2(S47中为No),则结束本处理。
如果Y座标值Yorg与原来的1000网格的水平笔划的 上部直线的Y座标U或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相等,放大缩小后的Y座标值Y2即作为在上述水平笔划扩大处理中所求得的、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U2或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
而如果Y座标值Yorg不等于原先的1000网格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U和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中的一个,则放大缩小后的Y座标值Y2即被作为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与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之间的线性内插值而求取。
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按下面说明的(式13)~(式27)([数9]),由Y座标值Yorg求取放大缩小后的Y座标值Y2。
[数9]
按上述,1000网格的座标上的轮廓信息被(扩大)缩小为适应于生成2灰度数据的40×40子象素上的数据。
这里,虽然仅存在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和下部直线上的座标值,但对含有表明笔划以外的直线和曲线的座标值的外形数据也能利用上述(式13)~(式27),通过将Y座标值Yorg(扩大)缩小为Y座标值Y2,就能得到适当地校正的数据(对其2个数据的Y方向的位置在放大缩小前和放大缩小后不会倒转那样地进行放大缩小 )。
而这里因不存在垂直笔划,所以通过将X座标值全部都按(式28)([数10])扩大缩小能得到适当的数据。
[数10]
正放大缩小含垂直笔划的轮廓信息时,与上述同样地进行,首先将确定垂直笔划的位置的X座标值作适应于灰度数据的灰度数那样地放大缩小,接着借助对确定垂直笔划的位置的X座标值之间作线性插补这样地放大缩小其他值,即能得到适当的数据(对某2个数据的X方向的位置在放大缩小前和放大缩小后不发生倒转那样地进行放大缩小)。
如图28(a)、(b)、(c)表明如上这样进行将图26(a)、(b)、(c)中所示轮廓信息、笔划信息作适应于生成2灰度数据那样地放大缩小后的数据,图29表明在子网格上展开的图28(b)的轮廓信息。
在图28(a)中,实线表示由进行上述这样的提示处理所得到的轮廓,单点划线表示不进 行上述这样的提示处理仅只进行单纯的放大缩小时的轮廓。
由图29可看到,因为表征“三”的轮廓的座标值全都在象素的边界上,这些缩小后的座标值即适应于生成2灰度数据。
(处理4)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由在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中求得的扩大缩小后的轮廓信息计算出对各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关于灰度值的计算,因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处理(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105中的图15的S21~S25中所示那样的处理)相同,这里不作重复说明。
图30表明在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中由图29的被扩大缩小的“三”的轮廓信息求得的对各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如图30中所示那样,按照“三”的轮廓生成灰度值1。
(处理5)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利用笔划信息保持单元2102保存的笔划信息,将轮廓信息保持单元2101保存的轮廓信息作适合于所要求大小的10×10象素、3灰度那样地(放大)缩小。(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与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同样,虽然能按照必要扩大轮廓信息,而在这里是进行缩小。)
Y座标的放大缩小过程虽然与(处理3)中利用图27所示流程图说明的、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中为生成2灰度数据进行扩大缩小的过程同样,但在此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中为进行适应于生成3灰度数据那样的放大缩小的用于放大缩小的算式则不同。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中用的(式8)~(式27)(见[数5]~[数9])中各式分别对应于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中所用(式29)~(式48)(见[数11])。
[数11]
这里,W3为进行适应于3灰度数据的放大缩小后的笔划宽,L3为进行适应于3灰度的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的座标值,U3为进行适应于3灰度数据的放大缩小后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座标值。
图31(a)、(b)、(c)明如上述这样对图26(a)、(b)、(c)中所示轮廓信息、笔划信息作适应于生成3灰度数据那样地放大缩小后的数据,图32表示在子网格上展开的图31(b)的轮廓信息。
由图32可见,因为表征“三”的轮廓的座标值全部在(象素边界上没有的)子象素边界上,故这些缩小后的座标值适应于生成3灰度数据。(如果表征“三”的轮廓的座标值全部在象素的边界上,就无必要利用中间色。)
(处理6)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由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中求得的放大缩小后的轮廓信息,计算出对各象素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有关灰度值的计算,与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同样,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处理相同对待。
图33表明在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中由图32的经扩大缩小的“三”的轮廓信息所求得的对各象素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如图33中所示那样,按照“三”的轮 廓生成灰度值1。(与图30中所示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相比较,可看到最下的水平笔划的位置在下侧偏1象素。)
(处理7)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107利用第一灰度值计算单元2104计算得的对各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和第二灰度值计算单元2106计算得的对各象素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16中所示的(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的)矩阵表求取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图34表明灰度共用数据生成单元2107所生成的对“三”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对各象素比较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见图30)与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见图33),仅“三”的最下的水平最下的水平笔划的位置在垂直方向相差1象素。与此相对应,与按照另外2个水平笔划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2相反,按照最下水平笔划生成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1。
如上述这样,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边进行提示处理生成不增加数据量的灰度共用数据。由这样地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所复原的灰度数据质量很高,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适用于字符数据等其形状表述上要求特别高的保真性的数据的生成。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变形例。在上述这样第二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为可能限度地真实再现原始轮廓信息所指明的形状,不是进行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那样的单纯的放大缩小,而是在每一灰度数据执行适应灰度数据的提示处理地进行放大缩小。
依靠伴随着提示处理,虽然能增加所生成的灰度数据的质量,但在不同灰度数的灰度数据间笔划的位置上会发生象素单位的错位。实际上,对于“三”,如上那样比较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见图30)与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见图33),最下的水平笔划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有1象素大小的不同。
如由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利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按照图18(a)中所示那样的规则生成2灰度数据,即成为最下的水平笔划被消除,“三”无法译码。图35表示由上述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被本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所复原的“三”的2灰度数据。
为避免这样的不当,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追加调整笔划的位置的笔划调整单元,对第一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3(见图25)和第二轮廓信息扩大缩小单元2105,提供不发生笔划位置偏移的笔划信息。
下面说明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笔划调整单元。图36为表明利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的笔划调整单元对2灰度数据的各水平笔划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这里,在发生笔划的位置偏移时,虽是对照适应3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信息来校正适应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信息,但也能对照适应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信息来校正适应3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
在调整笔划的处理中,首先与上述(处理3)(见图27)同样地求取适应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宽W2和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S51),与上述(处理5)(见图27)同样地求取适应3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宽W3和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3(S52)。
这样地求得的适应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如下述这样,按照与对同一笔划的适应3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3的位置关系进行校正,调整适应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笔划的位置。在下面说明的图37(a)、图38(a)、图39(a)中粗线指象素边界,细线指子象素边界。这里虽是将水平笔划宽W2、W3作为1象素大小,但对在此以上的情况也能作同样的说明。
Y座标值L2位于执行适应2灰度的放大缩小的象素边界处,Y座标值L3位于执行适应3灰度的放大缩小的子象素边界处。Y座标值L2、L3,在它们存在于象素边界上、子象素边界上时,包含在将它们作为下方边界的象素、子象素内。
图37(a)表明设想Y座标值L2、L3被包含在同一象素中时的4组Y座标值L2、L3的位置,图37(b)示按 照这种情况的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针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与上述同样根据图16中所示的矩阵表,由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求取,在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由此灰度共用数据根据图18(a)、(b)中所示变换表复原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
参照图37(b)可理解,尽管在Y座标值L2与Y座标值L3成为包含在同一象素中时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成为1,但在灰度共有数据的灰度值成为0时,亦即仅在Y座标值L2与Y座标值L3之差成为3个子象素时,由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2灰度数据时即无法复原水平笔划。
按照这些,在笔划调整单元中 进行下面这样的处理。(接着图36的S52)对经放大缩小的各个水平笔划判断Y座标值L2与Y座标值L3是否包含在同一象素中(S53)。如果它们被包含在相同象素中(S53中为Yes),判断L2与L3之差是否为3以上(S54),如果L2与L3之差在3以上(S54中为Yes),在L2上加4(S55),L2指明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的水平笔划即成为向上方移动4个子象素亦即一个象素,此后,进到S59的处理。如果L2与L3之差不为3以上(S54中为No),处理按原样进到S59。
图38(a)明相对于成为包含Y座标L2的象素连接到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下方时的Y座标值L2的Y座标值L3的4组位置,图38(b)表示按照这时的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针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
参照图38(b)可看到,尽管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到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下方时通常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成为1,而在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成为0、由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2灰度数据时不复原水平笔划。
按照这样情况,在笔划调整单元中进行下面这样的处理。如果Y座标值L2与Y座标值L3未被包含在同一象素中(图36的S53中为No),判断L3是否被包含在L2下方的象素中(S56)。如果L3未被包含在L2的下方,亦即上述的情况(S56中为No),在L2上加4(S55),L2指明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的水平笔划即成为向上方移动4个子象素亦即一个象素,处理进到S59。
图39(a)示相对于在成为包含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到成为包含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上方时的Y座标值L2的Y座标值(L3+W3)的4组位置,图39(b)表示按照这时的Y座标值L2、Y座标值L3的位置的针对对象象素的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由它们生成的灰度共同数据的灰度值。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到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上方时,适应3灰度那样被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L3+W3)对L2的所含对象象素的灰度值产生影响。
参照图39(b)可看到,尽管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2的象素连接在成为含有Y座标值L3的象素的上方时2灰度数据的灰度值成为1,而灰度共用数据的灰度值成为0,是适应3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L3+W3)与对同一水平笔划作适应2灰度放大缩小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L2之差在1子象素以下的时候。在由此对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2灰度数据时,水平笔划不被复原。
根据这种情况,在笔划调整单元进行下面这样的处理。如果L3被包含在L2的下方,亦即上述的情况(图36的S56中为Yes),判断L3+W3与L2之差是否为1以下(S57),如L3+W3与L2之差为1以下(S57中为Yes),由L2减除4(S58),L2指明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的水平笔划成为向下方移动4个子象素亦即一个象素,然后处理进到S59。而如果L3+W3与L2之差不在1以下(S57中为No)处理按原样进到S59。
按照上述这样,在引起Y座标值L2对Y座标值L3的位置偏移时,对Y座标值L2加以修正(由S54、S55、S57、S58进行处理),求取经适应于2灰度那样放大缩小的水平笔划的上部直线的Y座标值(S59),求取经适应于3灰度那样扩大缩小的水平笔划的下部直线的Y座标值(S60)。
实际上,将构成“三”的水平笔划1(155,225)(见图26(c))(放大)缩小成水平笔划1(8,12)(见图28(c)),虽然2灰度数据与3灰度数据在笔划上发生位置偏移,但由上述那样的笔划调整单元中的处理,(放大)缩小成水平笔划1(4,8),而使位置偏移得到修正。借助利用这样放大缩小后的笔划信息放大缩小轮廓信息,即可生成能不损失质量地复原2灰度数据的灰度共用数据。
如上述这样,在本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中,边进行提示处理边按需要对经提示处理笔划加以修正,能不增加数据量地生成灰度共用数据。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
图40为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框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同样含有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在此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中,仅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不同,下面说明此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在以下说明之外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结构、操作等的细节均以第一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为依据。)
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包含CLUT检索单元3901,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第一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3,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灰度共用数据提取单元106,展开缓存器107,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
其中,灰度共用数据提取单元106、展开缓存器107、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和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均看作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对应各单元相同,故不作重复说明。
CLUT检索单元3901检索所指定的彩色是否存在于由外部输入的(由规定的图象数据输入装置参照图象数据得到的)色一览表(表明调色板号与实际彩色的对应的表)中,将此检索结果返回给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
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对灰度共用数据中存放的灰度数据的各个灰度数各自,利用CLUT检索单元3901检索是否存在有由外部指定的(由规定图象数据输入装置的图象数据指定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和(灰度数-2)色的中间色全部。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按照此检索结果判断为存在全部中间色的灰度数选择启动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而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按照对应于此灰度数的灰度数据,对第一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3、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输出表示前景色和背景色和(灰度数-2)色的中间色数据。
第一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3对具有由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所得到的第一灰度数的第一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分配由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输入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和(灰度数-2)色的中间色。
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对具有由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得到的第二灰度数的第二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分配由描绘灰度数选择单元3902输入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和(灰度数-2)色的中间色。
下面说明这样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的处理过程。但是对灰度共用数据的复原,省略掉认为与第一实施例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相同的部分,主要说明在检索色一览表上的灰度数的选择。这里也将第一灰度数据作为2灰度数据,第二灰度数据作为3灰度数据。
图41表示色一览表一例。此色一览表表中表明针对画面显示中用的16色的调色板序号和以(Y,U,V,α)4个值表现的色彩相对应。
这里,Y、U、V为按YUV表彩色系统指定彩色的各要素的规格化在0~255范围的值。一般在采用色一览表的描绘装置中,对为进行显示的硬件指明此表的内容,由调色板序号进行以后的色指定。这里也以调色板序号指定前景色和背景色和(灰度数-2)色的中间色。
图41中所示色一览表中,命名调色板序号0的(0,128,128,0)表示透明,命名调色板序号1的(0,128,128,255)表示黑,命名调色板序号2的(128,128,128,255)表示浓度0.5的不透的灰度,命名调色板序号3的(255,128,128,255)表示不透明的白色。
在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采用这样指定的色一览表,对与前景色对应的灰度数据,指示以调色板1号(亦即黑色)描绘,对与背景色对应的灰度数据,指示以调色板3号(即白色)描绘。
此CLUT检索单元3901具有下面2个功能。
(功能1)返回针对作为输入所加给的调色板序号的YUVα值。
(功能2)调查作为输入所加给的YUVα值在色一览表中是否存在,如存在即返回其调色板号。
色一览表能由排列变量来表述,通过(功能1)简单地返回排列的被指定元素,通过(功能2)进行对排列变量的线性查找,就能组合其功能。
利用具有这样的功能的CLUT检索单元3901,描绘灰度选择单元3902进行按作为下面(处理1)~(处理3)所示的过程的处理。
(处理1)首先,利用CLUT检索单元3901由调色板序号确定前景色、背景色的YUVα值。下面将前景色作为(Yf,Uf,Vf,αf)、背景色作为(Yg,Ug,Vg,αg)。
(处理2)接着,对灰度数据的灰度数、亦即在这里对2灰度和3灰度重复(处理2-1)、(处理2-2)。
(处理2-1)求取(灰度数-2)色的中间灰度值。如将灰度数设为G,按(式49)~(式52)([数12])所示求取对第n号色的中间色的Y、U、V、α。
[数12]
(处理2-2)对(处理2-1)中求得的中间色全部,利用CLUT检索单元3901检索是否存在于色一览表中。
(处理3)对判断全部中间色均存在色一览表中的灰度数据,启动对应的灰度数据复原单元(第一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09、第二灰度数据复原单元110中一个),再在对前景色、背景色数据复原单元110中一个),再在对前景色、背景色作调色板号指定的同时将对检索结果所得到的各中间色的调色板号输出给灰度数据描绘单元(第一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3、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中一个)。
按照上述中间色的检索,全部中间色均存在于色一览表中的灰度数多个存在的情况下,依靠选择灰度数最大的就能获得质量最高的图象。
实际上,在前景色被指定为调色板号1、背景色被指定为调色板号3时,如应用上述过程就应进行如下这样地处理。
首先,由(处理1),确定前景色为(0,128,128,255),确定背景色为(0,128,128,255)。
在(处理2)中关于2灰度,因为中间色的数量为0而不检索色一览表,判断可能是2灰度的描绘。而在(处理2)中对3灰度,在(处理2-1)中间色为1色,求得其为(128,255,255,255)。并且在(处理2)中3对3灰度,在(处理2-2)利用CLUT检索单元3901检索将此中间色设定成调色板号3。
接着,在(处理3)中,因为判断能按2灰度、3灰度中任一个进行描绘,而对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输出对前景色的调色板号1、对背景色的调色板号3、和对中间色的调色板号2。
在第二灰度复原单元110中,与第一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同样,取得对各象素的3灰度数据的灰度值,在第二灰度数据描绘单元3904中,对显示单元指示分别对应于3灰度数据所表明的各象素的灰度值0、1和2,利用背景色(这里调色板号3)、中间色(这里调色板号2)、和前景色(这里调色板号1)进行描绘。
按照这样的过程,就能对(由外部给与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和色一览表,选择多种灰度数据中的合适灰度数据并进行描绘。
如上述,本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边利用由外部指定的色一览表边由不增加数据量的灰度共用数据选择适当的灰度数,复原高品质的灰度数据。
下面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变形例。如上 述这样,在第三实施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处理系统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在CLUT检索单元3901(见图40)检索中间色时,按值是否严格一致来比较色彩,但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通过对作为目的的中间色检索近似的彩色,即使在色一览表中没有与作为目的的中间色严密地一致的色彩时,也能以高灰度数进行描绘。
下面说明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的能选择(Y,U,V,α)的近似色的CLUT检索单元3901中的操作。
在此CLUT检索单元3901中,将3灰度数据作为对象,对被给予的背景色(Yb,Ub,Vb,αb)和前景色(Yf,Uf,Vf,αf),认为容许辉度Y有±10%的误差,U/N构成的色环有±3度的误差。此时,中间色(Ym,Um,Vm,αm)被选择在色一览表各色中适合下面这样的(条件1)~(条件4)([数13])的。
[数13]
色一览表中的色中,如按(条件1)则与前景色是同系色且半透明度为一半程度的彩色适宜,如按(条件2)则与背景色是同系色且半透明度为一半程度的色彩适宜,如按(条件3)对于YUV,与背景色和前景色的中间色是同系色且不是半透明、半透明的色彩适宜,如按(条件4)对于YUVα,中间色附近的色彩适宜。
如上述这样,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边利用由外部指定的色一览表边根据需要由前景色和背景色使所用的中间色相近似,由不增加数据量的灰度共用数据选择适当的灰度数,复原高质量的灰度数据。
而在本形型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虽然为使中间色近似,列举了(条件1)~(条件4),但也可采用其他条件。
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虽然是在色一览表中由YUVα值来指定色彩,但也可能采用以RGB那样的其他色空间表述的色一览表。
在本变形例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中,灰度数据虽然是由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的,但对应于给予的色一览表的灰度数选择,也能适用于使灰度数据不共用化的通常的多个灰度数数的系统。
【数1】
(式1)      SP=trunc(OP×Np×Nsp/EM)
【数2】
(式2)      0≤Lorg<TH2            L2=0
(式3)      TH2≤Lorg≤SP           L2=1
【数3】
(式4)      0≤Lorg<TH31           L3=0
(式5)      TH31≤Lorg<TH32        L3=1
(式6)      TH32≤Lorg<SP          L3=2
【数4】
(式7)      Worg=U-L
【数5】
(式8)      W2=trunc(Worg×Np/EM)×Nsp
【数6】
(式9)      L2=trunc(L×Np/EM)×Nsp
【数7】
(式10)    U2=L2+W2
【数8】
(式11)    U2=trunc(U×Np/EM)×Nsp
(式12)    L2=U2-W2
【数9】
(式13)    Yorg=0                Y2=0
(式14)    0<Yorg<155           Y2=trunc(Yorg×(8-0)/(155-0))
(式15)    Yorg=155              Y2=8
(式16)    155<Yorg<225         Y2=trunc(Yorg×(12-8)/(225-155))
(式17)    Yorg=225              Y2=12
(式18)    225<Yorg<475         Y2=trunc(Yorg×(20-12)/(475-225))
(式19)    Yorg=475              Y2=20
(式20)    475<Yorg<545         Y2=trunc(Yorg×(24-20)/(545-475))
(式21)    Yorg=545              Y2=24
(式22)    545<Yorg<780         Y2=trunc(Yorg×(32-24)/(780-545))
(式23)    Yorg=780              Y2=32
(式24)    780<Yorg<850         Y2=trunc(Yorg×(36-32)/(850-780))
(式25)    Yorg=850              Y2=36
(式26)    850<Yorg<1000        Y2=trunc(Yorg×(40-36)/(1000-850))
(式27)    Yorg=1000             Y2=40
【数10】
(式28)    X2=trunc(Xorg×40/1000)
【数11】
(式29)    W3=trunc(Worg×Np×Nsp/EM)
(式30)    L3=trunc(L×Np×Nsp/EM)
(式31)    U3=L3+W3
(式32)    U3=trunc(U×Np×Nsp/EM)
(式33)    L3=U3-W3
(式34)    Yorg=0             Y2=0
(式35)    0<Yorg<155        Y2=trunc(Yorg×(6-0)/(155-0))
(式36)    Yorg=155           Y2=6
(式37)    155<Yorg<225      Y2=trunc(Yorg×(9-6)/(225-155))
(式38)    Yorg=225           Y2=9
(式39)    225<Yorg<475      Y2=trunc(Yorg×(19-9)/(475-225))
(式40)    Yorg=475           Y2=19
(式41)    475<Yorg<545      Y2=trunc(Yorg×(22-19)/(545-475))
(式42)    Yorg=545           Y2=22
(式43)    545<Yorg<780      Y2=trunc(Yorg×(31-22)/(780-545))
(式44)    Yorg=780           Y2=31
(式45)    780<Yorg<850      Y2=trunc(Yorg×(34-31)/(850-780))
(式46)    Yorg=850           Y2=34
(式47)    850<Yorg<1000     Y2=trunc(Yorg×(40-34)/(1000-850))
(式48)    Yorg=1000          Y2=40
【数12】
(式49)    Yn=Yf×n/(G-1)+Yg×(G-1-n)/(G-1)
(式50)    Un=Uf×n/(G-1)+Ug×(G-1-n)/(G-1)
(式51)    Vn=Vf×n/(G-1)+Vg×(G-1-n)/(G-1)
(式52)    αn=αf×n/(G-1)+αg×(G-1-n)/(G-1)
【数13】
(条件1)αb=0时(背景色为透明):
          Ym:0.9Yf≤Ym≤1.1Yf
          Um/Vm: Arc tan Uf Vf - 3 ≤ Arc tan Um Vm ≤ Arc tan Uf Vf + 3
          αm:0.4αf≤αm≤0.6αf
(条件2)αf=0时
          Ym:0.9Yb≤Ym≤1.1Yb
          Um/Vm: Arc tan Ub Vb - 3 ≤ Arc tan Um Vm ≤ Arc tan Ub Vb + 3
          αm:0.4αb≤αm≤0.6αb
(条件3)αf=αb=255时(背景色和前景色为不透明或不半透明)
           Ym:0.45(Yb+Yf)≤Ym≤0.55(Yb+Yf)
           Um/Vm: Arc tan Ub + Uf Vb + Vf - 3 ≤ Arc tan Um Vm ≤ Arc tan Ub + Uf Vb + Vf + 3
           αm:αm=255
(条件4)1)から 3)以外的埸合:
            Ym:0.45(Yb+Yf)≤Ym≤0.55(Yb+Yf)
            Um/Vm: Arc tan Ub + Uf Ub + Vf - 3 ≤ Arc tan Um Vm ≤ Arc tan Ub + Uf Vb + Vf + 3
            αm:0.45(αb+αf)≤αm≤0.55(αb+αf)

Claims (16)

1、一种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由表示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相对应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其特征是包含有:
P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P种最大灰度qα(α=1、2、…、P)的灰度数据,其中,P为2,m设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和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为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有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表示前述各个象素所占据的前述轮廓内侧部分的面积比例的基本灰度数据的基本灰度数据生成部件;
前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各自由前述基本灰度数据生成对应于前述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是:
包含有设定阀值的设定部件;
前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各自由前述基本灰度数据利用前述所设定的阀值生成对应于前述最大灰度数qα的灰度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灰度公用数据生成部件对与前述最大灰度数qα的各个灰度数据所能取的灰度相对应的(q1×q2×q3×…qp)这样的组合,通过分配前述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来生成前述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灰度共用数据还包含表示构成前述符号的笔划位置的笔划信息:
所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部件,由前述轮廓信息和前述笔划信息边进行指示处理边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是:
以对于所生成的P种中的一种灰度数据的笔划信息为基准,调整用于生成另外的(P-1)种灰度数据的笔划信息的调整部件。
7、一种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由使多种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对应地表明包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其特征包含有:
其中,前述灰度共用数据是由P种的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所生成的,具有最大灰度数n,P为2,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最大灰度数选择部件,选择最大灰度数;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部件,由前述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手段,对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前述灰度共用数据所能取的灰度,从而复原前述灰度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
含有存储对应地记录前述P种灰度数据各自能取的灰度和前述灰度共用数据能取的灰度的P种表的存储手段;和
前述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手段,利用对应于前述存储的P种表中的前述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表进行前述分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
判定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是否被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的判定手段;和
在判定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不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时向外部通告不能复原前述被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的外部通知手段。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
判定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是否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的判定手段;和
在判定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不包含在前述灰度共用数据中时选择与前述所选择的最大灰度数之差小的最大灰度数的第2最大灰度数选择部件。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对前述被复原的灰度数据能取的灰度,分配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色彩的分配部件。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由预先指定的色一览表中的规定前景色的数据和规定背景色的数据,计算出对前述被复原的3灰度以上的灰度数据(除前景色和背景色之外)的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特定的数据的计算部件;和
对前述1灰度以上的各个中间色,分配前述色一览表中的由前述被计算出的数据规定的范围中所含的色彩的色配部件。
14、一种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由表示含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轮廓的轮廓信息,生成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对应地表示前述符号的灰度数据多种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其特征是包含:
P个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这里,P为2,m作为2或以上的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所生成的P种灰度数据生成最大灰度数n的灰度共用数据,其中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灰度共用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灰度共用数据还包含表示构成前述符号的笔划位置的笔划信息;
所述P个灰度数据生成步骤,由前述轮廓信息和前述笔划信息边进行提示处理边生成P种最大灰度数qα(α=1、2…P)的灰度数据。
16、一种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方法,由使多种与表示灰度的象素的规定个数相对应地表示含有字符或图形的符号的灰度数据共用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灰度数据,其特征是包含:
这里,前述灰度数据为由P种最大灰度数为qα(α=1、2、…P)的灰度数据生成的并具有最大灰度数n,P为2,m作为2或以上整数,qα为满足2≤q1<q2<…qp,2m-1<qp<2m<q1+q2+…+qp的整数,n为满足qp<n≤2m的整数;
最大灰度数选择步骤,选择最大灰度数;
灰度共用数据复原步骤,由前述所生成的灰度共用数据复原前述所选择最大灰度数的灰度数据。
CNB981203388A 1997-08-20 1998-08-19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2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3299/1997 1997-08-20
JP223299/97 1997-08-20
JP22329997 1997-08-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1017A CN1211017A (zh) 1999-03-17
CN1172267C true CN1172267C (zh) 2004-10-20

Family

ID=1679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033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267C (zh) 1997-08-20 1998-08-19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0490910B1 (zh)
CN (1) CN1172267C (zh)
HK (1) HK1017465A1 (zh)
TW (1) TW421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4235B (zh) * 2009-10-09 2012-11-28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字体反锯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786B2 (ja) * 1988-12-28 1996-0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文字の処理方式
US5438656A (en) * 1993-06-01 1995-08-01 Ductus, Inc. Raster shape synthesis by direct multi-level filling
JP3119805B2 (ja) * 1994-12-20 2000-12-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階調データ生成装置
JPH09200523A (ja) * 1996-01-19 1997-07-3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90910B1 (ko) 2005-08-12
KR19990023726A (ko) 1999-03-25
CN1211017A (zh) 1999-03-17
TW421748B (en) 2001-02-11
HK1017465A1 (en) 199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3662C (zh) 自动灰度等级补正装置以及方法
CN1399243A (zh)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及记录有显示控制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127715C (zh) 字符显示装置和字符显示方法
CN1136516C (zh) 图案抽取装置和方法
CN1303570C (zh) 图象处理装置和图象处理方法
CN1197351C (zh) 图像合成装置
CN1488225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图像处理装置
CN1922630A (zh) 图象处理装置、图象处理系统、图象处理方法、图象处理程序及集成电路装置
CN1530855A (zh) 布局系统和布局程序以及布局方法
CN1671214A (zh) 彩色信号变换装置、程序及方法、记录媒体、彩色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69303C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304617A (zh) 插值处理装置及记录插值处理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172267C (zh) 灰度共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灰度共用数据复原装置
CN1992782A (zh) 图象处理装置和图象处理方法
CN1066834C (zh) 快速90度旋转双态图象的系统
CN1440011A (zh)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03479C (zh) 图象半色调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722176A (zh) 使用插补方法变换图像分辨率以及显示该变换图像
CN1235168C (zh) 广播目录作成装置
CN175637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程序、图像处理装置
CN1459698A (zh) 一种快速输入小键盘和手机
CN1459966A (zh) 一种快速输入小键盘和手机
CN1527572A (zh) 一种快速输入小键盘和手机
CN1570821A (zh) 一种快速输入小键盘和手机
CN1609769A (zh) 一种快速输入小键盘和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