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2054A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22054A CN117222054A CN202311333646.7A CN202311333646A CN117222054A CN 117222054 A CN117222054 A CN 117222054A CN 202311333646 A CN202311333646 A CN 202311333646A CN 117222054 A CN117222054 A CN 1172220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terminal
- access network
- connection
- state
- network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202180075025.6的分案申请。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方法包括:控制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防止出现中继终端仍然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继续消耗资源的情况,节省了中继终端的资源消耗,进而提高了中继终端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02月05日,申请号为202180075025.6、发明名称为“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广泛应用,目前提出了一种以终端为媒介的通信方式,任一终端可以以另一终端为媒介,与核心网连接,从而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以通信终端和中继终端为例,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中继终端通过接入网设备建立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之间的连接,此时中继终端转换为CM(ConnectionManagement,连接管理)-connected(已连接)状态。然后通信终端以中继终端为媒介与接入网设备连接,进而通过接入网设备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连接,通信终端也转换为CM-connected状态,进而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通信。
但是,若通信终端无需再进行通信,会转换为CM-idle(空闲)状态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状态,而中继终端的状态不变,仍然处于CM-connected状态,导致中继终端的资源处于消耗状态,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防止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通信终端离开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中继终端仍然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节省了中继终端的资源消耗,进而提高了中继终端的通信质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由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发送;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装置,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转换装置,应用于中继终端中,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终端,所述中继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接入网设备或中继终端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接入网设备或中继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接入网设备在确定中继终端连接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均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防止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通信终端离开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中继终端仍然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节省了中继终端的资源消耗,进而提高了中继终端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进行通信的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网络系统架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系统架构中包括终端、接入网、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网元、外部数据网络、AMF(Access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管理功能)网元、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网元、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网元、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层功能)网元、NSSF(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网元、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鉴权服务功能)网元和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终端通过Uu(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接入网进行接入层连接,进而交互接入层消息和无线数据传输,终端通过N1(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AMF网元进行非接入层连接,交互NAS(None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消息。其中,AMF网元具有核心网中的移动性管理功能,SMF具有核心网中的会话管理功能,AMF网元除了对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之外,还负责将从会话管理消息在终端和SMF网元之间的转发,且AMF网元通过N11(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S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PCF网元是核心网中具有策略管理功能,负责制定对终端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计费等相关的策略,且通过N7(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S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另外PCF网元通过N15(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AMF进行数据交互。UPF网元在核心网中的具有用户面功能,通过N6(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外部数据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通过N3(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接入网进行数据传输。终端通过Uu口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后,在SMF网元的控制下建立PDU会话进行数据传输。NSSF网元通过N22(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A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AUSF网元通过N12(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A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通过N13(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UDM网元进行数据交互。UDM网元通过N8(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A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通过N10(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SMF网元进行数据交互。
终端所处的状态:已经注册到网络的终端与AMF之间具有两种连接管理状态:空闲态或者连接态。若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接入网设备与AMF建立连接,从而终端可以与AMF进行NAS消息的交互,此时终端处于CM-connected状态,AMF也将终端的状态标记为CM-connected状态。若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释放,终端进入CM-idle状态,接入网设备与AMF之间的连接也会释放,AMF也将终端的状态标记为CM-idle状态。当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挂起,终端处于CM-connected状态的无线连接非激活状态,此时接入网设备与AMF之间的连接继续保持,AMF仍然将UE状态标记为CM-connected状态。
中继终端和通信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终端和通信终端为具有Prose(Proximity Services,近距离服务)能力的终端,中继终端和通信终端能够通过PC5接口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并且,如图2所示,中继终端不仅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作为relay(中转)终端,通信终端通过PC5接口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后,中继终端通过Uu接口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通信终端以该中继终端为媒介与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进而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数据交互,另外还能够通过NG(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接入层进行消息交互。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12、中继终端13和通信终端14。
接入网12中包括若干个网络设备120。网络设备120可以是基站,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eNodeB或者eNB;在5G NR-U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基站”这一描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中继终端13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中继终端13、通信终端14和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接入网设备120与中继终端13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并且,中继终端13和通信终端14通过近距离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段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NR-U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下一代通信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以及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首先,先对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过程进行说明。例如,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述的通信终端、中继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401、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终端和中继终端均具有近距离通信能力,若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位于近距离通信范围内,则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中继终端具有近距离通信能力,持续发送广播消息,该广播消息用于指示该中继终端可以提供中继业务,供其他终端连接。而若通信终端需要进行数据传输,而通信终端当前无法连接接入网设备,且扫描获取到中继终端发送的广播消息,则通信终端向该中继终端发送连接请求消息,中继终端基于该连接请求消息与通信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其中,通信终端通过PC5(一种通信接口)接口与中继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
402、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终端与通信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通信终端可以触发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进而基于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建立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之间的连接。
其中,中继终端位于接入网设备的广播范围,且中继终端已与通信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则中继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进而接入网设备基于连接建立请求建立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连接。并且,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后,中继终端还可以通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建立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核心网为AMF网元,或者为其他网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与该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后,该中继终端进入CM-connected状态。
403、中继终端通过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
404、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通过步骤201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后,则中继终端可以执行转发业务,通信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连接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
其中,该中继设备为转发设备,中继终端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通信消息后,直接将该通信消息发送给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实际上该中继终端为用于进行透传的设备,以该中继终端为媒介实现了通信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401在402-403之前执行,402-403在步骤404之前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401还可以在402-403之后执行,404在402-403之前执行,或者还可以按照其他顺序执行,本申请并不限定401、402-403、404之间的先后执行顺序。
405、通信终端通过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后,该通信终端能够基于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建立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之间的连接,进而通信终端能够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的交互。
其中,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为AMF网元,或者为其他网元,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终端与该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后,该中继终端进入CM-connected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将中继终端作为媒介,以使通信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进而通信终端基于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该中继终端扩展了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提高了通信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以实现通信的效率。
图4实施例示出了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建立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通信的过程。而通信终端可能会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接入网设备会基于通信终端的状态控制中继终端所处的状态,具体过程请参见图5。另外,本申请中的图4实施例与图5实施例可以为相互独立的实施例,也可以将图4实施例和图5实施例结合。其中,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终端、中继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中,其中,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501、接入网设备控制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连接有至少一个通信终端,每个通信终端均可以基于该接入网设备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通信,而若通信终端没有正在进行的业务,此时通信终端需要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接入网设备控制该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其中,通信终端当前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且该连接状态为CM-connected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通信终端释放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转换为CM-idle状态。第二种、通信终端挂起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对于第一种情况: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
其中,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通信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
由于接入网设备需要控制连接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通信终端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后,基于该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转换为CM-idle状态,此时该通信终端不再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对于第二种情况: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
其中,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通信终端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由于接入网设备需要控制连接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通信终端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后,基于该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此时该通信终端不再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是以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中继终端需要先与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中继终端通过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确定需要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接入网设备通过与通信终端之间的连接,接入中继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进而与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502、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
其中,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接入网设备控制与该接入网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并且接入网设备还会记录通过中继终端连接到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终端,若对于一个中继终端来说,通过该中继终端实现与接入网设备的所有通信终端均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说明该中继终端无需再保持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则接入网设备向该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控制该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503、中继终端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
504、中继终端基于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中继终端接收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后,确定通过该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用通信终端均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因此该中继终端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中继终端进入CM-idle状态和/或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idle状态。
其中,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中继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后,会进入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后,可以基于该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执行状态转换的操作,且执行的状态转换操作包括三种情况:
(1)中继终端进入CM-idle状态。
(2)中级终端进入RRC-idle状态。
(3)中继终端进入CM-idle状态和RRC-idle状态。
其中,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后,中继终端同时进入CM-idle状态和RRC-idle状态。或者,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后,中继终端先进入RRC-idle状态,再基于该RRC-idle状态转换为CM-idle状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不仅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还会向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
其中,上下文释放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释放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用于供中继终端与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进行数据交互。
由于接入网设备控制中继终端释放中继终端的无线连接,控制中继终端进入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此时中继终端不需要再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通信,此时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则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基于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执行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的步骤。
例如,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中继终端通过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进而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接入网设备向通信终端发送无线连接释放消息,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或无线连接挂起消息。
第二种、中继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其中,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中继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后,会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另外,中继终端此时转换为CM-connected状态的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杂一些实施例中,在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执行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的步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接入网设备向多个通信终端中的部分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向多个通信终端中的其他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执行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的步骤。
例如,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通信终端与中继终端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中继终端通过连接的接入网设备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进而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进而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建立连接,与通信终端所属的核心网进行NAS消息交互。接入网设备向通信终端发送无线连接挂起消息,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无线连接挂起消息。
其中,图6实施例和图7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图6和图7中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仅是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本申请中的步骤501-504必须在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的基础上执行。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接入网设备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不仅在确定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而且还要在确定中继终端自身也不存在与连接的核心网之间存在业务传输时,接入网设备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以使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提高了中继终端离开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第三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中继终端离开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若中继终端需要业务传输,则中继终端转换为CM-connected状态,此时可以继续与中继终端所属的核心网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接入网设备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均离开了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说明此时中继终端无需再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接入网设备控制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防止出现中继终端仍然处于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继续消耗资源的情况,节省了中继终端的资源消耗,进而提高了中继终端的通信质量。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801,用于控制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发送模块802,用于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中继终端进入连接管理空闲CM-idle状态和/或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idle状态,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2,还用于向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上下文释放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释放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中继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1,用于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通信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01,用于向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通信终端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803,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建立模块804,用于与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转换装置的框图,应用于中继终端,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通信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第一控制消息由接入网设备在确定通过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发送;
离开模块1002,用于基于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开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中继终端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1,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1003,用于通过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建立模块1004,用于与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201、接收器1202、发射器1203、存储器1204和总线1205。
处理器12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2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202和发射器12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204通过总线1205与处理器1201相连。
存储器12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其中,该通信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为中继终端。
此外,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通信设备执行的状态转换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接入网设备或者为中继终端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状态转换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接入网设备或者为中继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状态转换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进入连接管理空闲CM-idle状态和/或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idle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上下文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释放所述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8.一种状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由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发送;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CM-idle状态和/或空闲RRC-idle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12.一种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设备,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进入连接管理空闲CM-idle状态和/或无线资源控制空闲RRC-idle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发送上下文释放消息,所述上下文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连接的核心网释放所述中继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二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终端转换为CM-idle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二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19.一种状态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终端,所述中继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且所述中继终端与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连接,所述通信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由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确定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所有通信终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的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发送;
离开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CM-idle状态和/或空闲RRC-idle状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释放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CM-idle状态和/或RRC-idle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开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包括进入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所述第一控制消息为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所述第一无线连接挂起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终端转换为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态。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23.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24.一种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状态转换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3646.7A CN117222054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33646.7A CN117222054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180075025.6A CN116349402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CT/CN2021/075519 WO2022165752A1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75025.6A Division CN116349402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22054A true CN117222054A (zh) | 2023-12-12 |
Family
ID=8274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75025.6A Pending CN116349402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311333646.7A Pending CN117222054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75025.6A Pending CN116349402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97743B2 (zh) |
EP (1) | EP4243509A4 (zh) |
JP (1) | JP2024510071A (zh) |
KR (1) | KR20230140558A (zh) |
CN (2) | CN116349402A (zh) |
WO (1) | WO20221657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40124556A (ko) * | 2023-02-09 | 2024-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제어 리피터의 idle / inactive 동작 시 셀 미정합을 해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77210B2 (ja) * | 2010-06-24 | 2013-08-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リレーノード |
CN102378329B (zh) * | 2010-08-16 | 2014-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US9363753B2 (en) * | 2011-07-19 | 2016-06-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leep mode for user equipment relays |
KR102039908B1 (ko) * | 2013-04-01 | 2019-11-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단말간 통신을 위한 상태 천이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211024A (zh) * | 2015-04-10 | 2016-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节点 |
EP3329732A4 (en) * | 2015-07-29 | 2019-05-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FOR RELAY PROCEDURE FROM DEVICE TO DEVICE |
EP3340544B1 (en) * | 2015-08-18 | 2020-01-01 | TLV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6954282A (zh) * | 2016-01-06 | 2017-07-14 | 夏普株式会社 | Ue上下文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06341877A (zh) * | 2016-09-29 | 2017-01-18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中继设备及通信系统 |
JP6935489B2 (ja) * | 2017-04-28 | 2021-09-15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Lg Electronics Inc. | Edtによってデータを送信する方法 |
US11419025B2 (en) * | 2017-08-11 | 2022-08-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ath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09474937A (zh) * | 2017-09-08 | 2019-03-15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
CN108541032B (zh) * | 2017-09-22 | 2022-04-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基站分离架构下的通信方法、功能实体及无线基站 |
CN109729524B (zh) * | 2017-10-31 | 2021-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rc连接恢复方法及装置 |
CN109951890B (zh) * | 2017-12-21 | 2022-03-22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中继节点、终端节点及通信系统 |
CN110876175B (zh) * | 2018-08-31 | 2021-07-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链路中断的处理方法、中继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EP3909297B1 (en) * | 2019-01-10 | 2022-07-06 | Signify Holding B.V. | Signal-repeater device operable in low-power repeater-operation mode |
CN114731568A (zh) * | 2019-11-28 | 2022-07-08 | 苹果公司 | 中继用户装备处的访问控制 |
US20230040140A1 (en) * | 2019-12-27 | 2023-02-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by which relay communication ue efficiently supports remote ue in configuration update |
WO2021134162A1 (en) * | 2019-12-30 | 2021-07-08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for sidelink relay |
WO2021175951A1 (en) * | 2020-03-06 | 2021-09-10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Remote ue control information establishment at a core network |
US20230180178A1 (en) * | 2020-04-03 | 2023-06-08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Pag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CN113938903A (zh) * | 2020-06-29 | 2022-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079934A (zh) * | 2020-08-12 | 2022-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EP4002953A1 (en) * | 2020-11-23 | 2022-05-25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paging via ue-to-network rela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20220071132A (ko) * | 2020-11-23 | 2022-05-31 |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e-대-네트워크 릴레이를 통한 시스템 정보 획득 및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
US12004243B2 (en) * | 2020-12-18 | 2024-06-04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E-to-network relay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80075025.6A patent/CN11634940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2-05 JP JP2023540609A patent/JP2024510071A/ja active Pending
- 2021-02-05 KR KR1020237021778A patent/KR20230140558A/ko unknown
- 2021-02-05 WO PCT/CN2021/075519 patent/WO202216575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2-05 EP EP21923769.0A patent/EP424350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2-05 CN CN202311333646.7A patent/CN11722205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06 US US18/206,199 patent/US11997743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19945A1 (en) | 2023-10-05 |
EP4243509A4 (en) | 2024-01-17 |
KR20230140558A (ko) | 2023-10-06 |
US11997743B2 (en) | 2024-05-28 |
WO2022165752A1 (zh) | 2022-08-11 |
EP4243509A1 (en) | 2023-09-13 |
CN116349402A (zh) | 2023-06-27 |
JP2024510071A (ja) | 2024-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13174B (zh) | 隐式无线电资源控制状态转变 | |
CN114342435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26450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MUSIM) Capability Signaling and Enhanced Features | |
CN114173308A (zh) |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3923632B (zh) |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无线通信的方法 | |
US11997743B2 (en) | State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30217529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active state initial uplink transmission using pre-configured grant at a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WO2022257733A1 (zh) | 一种网络共享场景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2203306B (zh) | 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7917175A (zh) | 连接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6569636A (zh) | 小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WO2023231032A1 (zh) | 非激活态组播业务区域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5669192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710843B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11525A1 (zh) | 上行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EP4333498A1 (en) | Qo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3197320A1 (zh) | 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147716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3184287A1 (zh) | 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2205444A1 (zh) | 广播消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24528238A (ja) |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17255409A (zh) | 寻呼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芯片 | |
CN115244980A (zh) | 会话释放方法与装置 | |
CN116686391A (zh)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157927A (zh) | Csi处理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介质、产品及芯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