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5390A -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5390A
CN117215390A CN202311264584.9A CN202311264584A CN117215390A CN 117215390 A CN117215390 A CN 117215390A CN 202311264584 A CN202311264584 A CN 202311264584A CN 117215390 A CN117215390 A CN 117215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parti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45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45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5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5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以及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散热外壳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连通;其中,腔体及导管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散热外壳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BMC配置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本发明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进而能够降低服务器的功耗,使服务器运行更加稳定,延长服务器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液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计算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空气散热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液冷封闭服务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房的利用率,降低能耗成本。另外,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芯片的功率密度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空气散热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功率芯片的散热需求,液冷封闭服务器技术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目前,液冷封闭服务器技术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例如直接液冷技术,其是一种将冷却液直接引入服务器内部进行散热的液冷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服务器的散热效率提高20%~30%,同时降低能耗和噪音水平。还有间接液冷技术,其是一种通过热交换器将服务器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外部的液体介质中进行散热的液冷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服务器的散热效率提高40%~50%,同时降低能耗和噪音水平。
然而,目前的封闭式液冷服务器依然存在散热管理差以及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用以解决目前封闭式液冷服务器存在的散热管理差以及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
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以及
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散热外壳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连通;
其中,腔体及导管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散热外壳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
BMC配置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
在一些实施例中,BMC进一步配置用于:
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其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
若温度值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硬件分区分别为硬盘分区、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扩展卡分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BMC进一步还配置用于:
分别获取硬盘分区、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扩展卡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各温度信息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
若硬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一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一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加快硬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若CPU与内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二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二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加快CPU与内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若扩展卡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三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三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三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三控制指令加快扩展卡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隔离的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外壳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冷却液泄露的对射的激光探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液为氟化液,第二冷却液为超纯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数据中心,包括:
液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系统,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
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
散热外壳,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散热外壳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连通;
其中,腔体及导管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散热外壳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BMC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以及
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液冷数据中心的环境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
液冷设备,液冷设备用于分别将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输送至液冷服务器系统,并输出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以及
冷却塔,冷却塔用于接收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并进行冷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包括:
对射的激光传感器,对射的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底部边缘处,并用于实时监测相应的顶空密度变化以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漏液状况及漏液位置,并发送相应的漏液信息;以及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漏液信息,并进行漏液告警。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液冷服务器系统,通过为服务器分区散热,并通过BMC控制分区精准散热和冷却液循环的启停,并用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以及在散热外壳的内外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冷却液,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将热量更快更有效地传递出去;进而能够降低服务器的功耗;通过使用双液态的冷却介质,能够有效地吸收噪音,使服务器的噪音产生更少;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性能,使服务器运行更加稳定,延长服务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射的激光散热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的架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故障维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的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
服务器800,服务器800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以及
散热外壳100,散热外壳100封装服务器800,散热外壳100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200连通;
其中,腔体及导管200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散热外壳100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
BMC配置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
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是一种通过液体介质进行散热的服务器800散热技术,采用了封闭式循环系统,将冷却液引入服务器800内部进行散热,再将热量带走,循环利用。封闭液冷服务器800相较于一般的液冷服务器800,需要更为严密的封闭设计,以确保液冷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封闭式服务器800的散热外壳100本身就是重要的散热器,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率的导热外壳,以确保热量能够快速地被传导出去。同时,散热外壳100的材质采用也需要考虑到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因此,散热外壳100可以采用铝镁合金材质以适应本发明实施例所处的液冷系统的运行环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液冷系统不间断循环将热量带走,并把热量均匀散布在散热外壳100上进行散热。散热外壳100的结构采用水道式设计,通过水道的流动来带走热量。液冷散热器相对于空气散热器来说,散热效率更高,但需要更为复杂的液冷系统来进行控制和维护。
本发明实施例的液冷服务器系统,通过为服务器分区散热,并通过BMC控制分区精准散热和冷却液循环的启停,并用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以及在散热外壳的内外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冷却液,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将热量更快更有效地传递出去;进而能够降低服务器的功耗;通过使用双液态的冷却介质,能够有效地吸收噪音,使服务器的噪音产生更少;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性能,使服务器运行更加稳定,延长服务器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却液为氟化液,第二冷却液为超纯水。
冷却液是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散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流动性。目前常用的冷却液有水和液态氟化物等,其中液态氟化物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成本较高,而超纯水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对封闭服务器800内部采用氟化液作为液冷介质,封闭式服务器800外部采用超纯水作为液冷介质,能够在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省成本。
超纯水是指水中的杂质浓度非常低,通常用于制备高纯度化学试剂、半导体、光学玻璃、生物制药等领域。以下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超纯水的制备方案:
(1)原水处理:
首先需要将自来水或井水等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盐等杂质。这一步采用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的方法。
(2)一级反渗透:
经过原水处理后,需要进行一级反渗透。在反渗透膜的作用下,水中的离子、微生物、有机物等杂质被分离出来,获得较为纯净的水。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反渗透设备,包括反渗透膜、压力泵、压力容器等。
(3)二级反渗透:
一级反渗透后获得的水已经相对较为纯净,但仍然含有一定量的离子和微量杂质。因此需要进行二级反渗透,进一步净化水质。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更加精密的反渗透膜和设备。
(4)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经过二级反渗透后,水中的离子浓度已经非常低,但仍可能含有微量的离子杂质。因此需要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将水中的离子彻底去除。
(5)紫外线消毒:
经过以上处理后,水已经非常纯净,但仍可能存在微生物等杂质。因此需要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对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达到超纯水的标准。
以上是超纯水制备的详细方案,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和技术进行处理,确保水质达到超纯水的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BMC进一步配置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其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若温度值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各硬件分区上,以便于BMC及时获取各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通过BMC监测各硬件分区的温度,能够确保实时监控服务器800的散热情况,并及时通知泵站对冷却液的输入采取相应措施,以调整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硬件分区分别为硬盘分区、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扩展卡分区。
本实施例中按照服务器800硬件中几个重要的大器件做了分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合适的硬件分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BMC进一步还配置用于:分别获取硬盘分区、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扩展卡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各温度信息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若硬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一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一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加快硬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若CPU与内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二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二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二控制指令加快CPU与内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若扩展卡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三温度临界值,BMC基于第三温度临界值向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三控制指令,以基于第三控制指令加快扩展卡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硬盘分区散热作为A组,CPU与内存分区散热作为B组,扩展卡分区散热作为C组,通过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芯片获取硬盘温度、CPU(中央处理器)温度、内存温度、扩展卡温度信息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氟化液A组的流速以加快硬盘散热效率,控制氟化液B组的流速来加快CPU和内存散热效率,控制氟化液C组的流速来加快扩展卡散热效率。
当A组温度≥硬盘温度临界值(38℃)时,BMC发出指令,泵站收到指令,开始工作,加快氟化液在A组区域内流速,加快硬盘区域的热交换效率。
当B组温度≥CPU/内存温度临界值(70℃)时,BMC发出指令,泵站收到指令,开始工作,加快氟化液在B组区域内流速,加快CPU/内存区域的热交换效率。
当C组温度≥扩展卡温度临界值(60℃)时,BMC发出指令,泵站收到指令,开始工作,加快氟化液在C组区域内流速,加快扩展卡区域的热交换效率。
此规则也可以根据功率检测单元提供诸如CPU供电、硬盘供电、内存供电、扩展卡供电的功率实时数据,来双路控制氟化液A组、氟化液B组、氟化液C组的流速,从而可以根据能耗的具体分布来实现精准散热,通过分区智能启停,把局部温度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的部件性能下降,甚至宕机的风险。封闭服务器800的外围采用成本相对低廉的超纯水来进行整机外壳浸没式散热,从而把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外壳100上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隔离的密封件。
本实施例中,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需要进行严密的密封设计,以确保液冷系统不会泄漏。在设计中需要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并进行严格的密封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全封闭液冷服务器800的密封系统需要保证系统内外的介质相互隔离,防止液体泄漏和气体进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密封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温性能和机械强度。常用的密封材料包括硅胶、氟橡胶、聚四氟乙烯等。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外壳封装服务器的密封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密封散热外壳100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腔体是镁铝合金一体成型,底部盖板与上部腔体之间用防水密封圈(氟橡胶)进行防水设计,保证氟化液与外部超纯水之间进行绝对的物理阻隔。
本密封结构在考虑到系统的管道500连接和阀门的密封性能的基础上,管道500连接采用了法兰连接和焊接连接,同时严格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阀门的密封结构一般采用密封垫或者O型圈等,需要保证阀门的开闭操作不会破坏密封结构。
管道500连接需要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采用法兰连接和焊接连接。法兰连接需要保证法兰面的平整度和密封垫的质量,以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能。焊接连接需要保证焊缝的质量和焊接工艺的合理性。
全封闭液冷服务器800的密封系统需要考虑到密封材料的选择、密封结构的设计、管道500连接的设计和液体泄漏的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以确保密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外壳100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冷却液泄露的对射的激光探测器。
液体泄漏是全封闭液冷服务器800密封系统中的常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射的激光散热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散热器外壳体接缝处四角处安装四个对射的激光探测器,通过实时测算顶空密度的方式监测液体泄漏事件的发生,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如更换密封垫、修补焊缝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冷数据中心。图6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一种液冷数据中心包括:
液冷散热系统10,液冷散热系统10包括液冷服务器系统,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
服务器800,服务器800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
散热外壳100,散热外壳100封装服务器800,散热外壳100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200连通;
其中,腔体及导管200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散热外壳100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BMC用于获取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控制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以及
环境监测系统20,环境监测系统20实时监测液冷数据中心的环境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散热系统10还包括:液冷设备,液冷设备用于分别将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输送至液冷服务器系统,并输出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以及冷却塔,冷却塔用于接收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并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在带走散热外壳100产生的热量后,需要循环到外部冷却塔进行降温,外部制冷设备可以使用电力压缩机相变原理降温,也可以在冬天利用自然冷源降温,自然冷源和人造冷源可以随季节自主切换,不需要人力干预,实现全自动,全智能,自感知,自调控的智能化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包括:对射的激光传感器,对射的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散热外壳100的底部边缘处,并用于实时监测相应的顶空密度变化以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漏液状况及漏液位置,并发送相应的漏液信息;以及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漏液信息,并进行漏液告警。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的架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液冷数据中心分为液冷散热系统10、环境监测系统20、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故障维护及部件更换系统。
液冷散热系统10是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分为两大部分,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室内部分包括液冷服务器800、冷却液、管道500、散热器、泵机300、控制中心等。液冷设备通过管道500将冷却液输送到封闭的服务器800散热外壳100中进行散热,然后将带有热量的氟化液带走到室外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再将冷却后的氟化液输送回液冷数据中心浸没在超纯水中封闭服务器800散热外壳100内进行再次热量循环。液冷散热系统10的优点在于散热效率高、噪音低、节能环保等。液冷散热系统10的安装和调试是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技术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500的连接、泵站的安装和冷却液的充填等问题。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散热系统的各个组件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服务器800架构通常采用高密度服务器800架构,服务器800通过以氟化液为介质的散热系统进行散热,从而减少了服务器800的散热负担,提高了服务器800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高密度服务器800架构还可以节省机房空间,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环境监测系统20包括温度、湿度、电力等多个参数的监测和控制。通过环境监测系统20可以实时监测机房环境的变化,如机房的温度、湿度、电力、风速等,及时调整液冷散热系统10和服务器800的工作状态,保证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技术方案需要配备环境监控系统,对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漏液监测和告警系统是通过安装在散热外壳100接缝处的激光传感器实时监测顶空密度变化,来监测漏液状况,一旦发生漏液情况,激光传感器会监测到所在边缘的密度发生变化,第一时间把泄漏位置报告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发出漏液告警,通知运维人员及时进行漏液维修和部件更换。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故障维修与部件更换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服务器800的前提下单独对某一个服务器800的故障进行维修和部件更换。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数据中心故障维护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机柜900单元中先把服务器800拉出来,再去除线缆,去除氟化液连接管道500,其中氟化液连接管道500带自锁功能,一旦断开就会切断与外界的联通,形成封闭环境,其中封闭服务器800内部的压强大于液冷服务中心的压强,这样保证液冷服务器800中的超纯水不会进入到封闭式服务器800内部。
以下为本发明的液冷数据中心的构建方案的一示例性实施例:
1)设计散热系统:
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的散热系统主要包括散热器、冷却液、泵站、管道500等组件。在设计散热系统时,需要考虑服务器800的散热需求、冷却液的选择、泵站的安装位置和管道500的布局等问题。
2)选择冷却液:
冷却液是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散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流动性。目前常用的冷却液有水和液态氟化物等,其中液态氟化物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成本较高,为了追求散热性能和降低成本,在封闭式服务器800内部采用氟化液为散热介质,在封闭式服务器800外部和液冷数据中心之间采用超纯水作为散热介质,以上两种介质共称为双介质液冷。
3)安装散热系统:
在安装散热系统时,需要注意管道500的连接、泵站的安装和冷却液的充填等问题。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散热系统的各个组件安装正确、紧固可靠,以及管道500的布局合理,避免出现漏水等问题。
4)调试散热系统:
在散热系统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散热系统的各个组件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在调试过程中需要逐步调整散热系统的参数,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5)安装环境监控系统:
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技术方案需要配备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的温度、湿度、电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机房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液冷散热系统10和服务器800的工作状态。
6)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漏液监测和告警系统是通过安装在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外壳接缝处的激光传感器,确认该激光传感器工作正常,考虑激光传感器在超纯水介质中对光的折射率的修正,考虑漏液出现的位置和泄漏量的大小对激光测量顶空密度值的敏感程度和最小泄漏量的监测和矫正。防止长期微小泄漏超出激光传感器的最小阈值而导致氟化液损耗严重,最终在总的氟化液体积处设置测量刻度已提醒氟化液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损耗,可以据此确认是否有泄漏存在。
7)故障维护及部件更换系统:
封闭式液冷数据中心的故障维修与部件更换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服务器800的前提下单独对某一个服务器800的故障进行维修和部件更换,确认其中氟化液连接管道500带自锁功能并功能正常,一旦断开就会切断与外界的联通,形成封闭环境,保证封闭式服务器800也液冷数据中心之间的压差在合理的阈值范围内,这样保证液冷服务器800中的超纯水不会进入到封闭式服务器800内部。
封闭式液冷服务器800技术方案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散热系统、冷却液、安装和调试等多个方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以及
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封装所述服务器,所述散热外壳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所述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连通;
其中,所述腔体及所述导管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所述散热外壳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
所述BMC配置用于获取所述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C进一步配置用于:
获取所述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其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
若所述温度值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向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硬件分区分别为硬盘分区、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扩展卡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MC进一步还配置用于:
分别获取所述硬盘分区、所述CPU与内存分区以及所述扩展卡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判断各温度信息中的温度值是否超过对应的温度临界值;
若所述硬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一温度临界值,所述BMC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临界值向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一控制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加快所述硬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若所述CPU与内存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二温度临界值,所述BMC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临界值向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二控制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加快所述CPU与内存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若所述扩展卡分区的温度值超过预设的第三温度临界值,所述BMC基于所述第三温度临界值向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泵站发出第三控制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加快所述扩展卡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隔离的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冷却液泄露的对射的激光探测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为氟化液,所述第二冷却液为超纯水。
8.一种液冷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散热系统,所述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液冷服务器系统,所述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多个硬件分区,其中一个硬件分区具有BMC;
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封装所述服务器,所述散热外壳包括多个分隔的子散热壳,每个子散热壳封装对应的硬件分区,所述每个子散热壳与对应的硬件分区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多个子散热壳通过导管连通;
其中,所述腔体及所述导管的内部填充第一冷却液,所述散热外壳浸没在第二冷却液中,所述BMC用于获取所述硬件分区的温度信息,并基于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硬件分区的第一冷却液的流速及启停;以及
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液冷数据中心的环境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系统还包括:
液冷设备,所述液冷设备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液冷服务器系统,并输出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以及
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用于接收所述带有热量的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并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所述漏液监测与告警系统包括:
对射的激光传感器,所述对射的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外壳的底部边缘处,并用于实时监测相应的顶空密度变化以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漏液状况及漏液位置,并发送相应的漏液信息;以及
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漏液信息,并进行漏液告警。
CN202311264584.9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Pending CN117215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4584.9A CN117215390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4584.9A CN117215390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5390A true CN117215390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4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4584.9A Pending CN117215390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53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19165A (zh) * 2024-04-30 2024-05-31 四川雪芽机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水冷循环散热式的数据机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119165A (zh) * 2024-04-30 2024-05-31 四川雪芽机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水冷循环散热式的数据机房
CN118119165B (zh) * 2024-04-30 2024-07-19 四川雪芽机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水冷循环散热式的数据机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6037B1 (ko) 모듈화 액체 냉각 서버 케이스
CN117215390A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CN204168697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子设备的双循环冷却系统
CN210808032U (zh) 一种制冷装置
CN114929000B (zh) 一种WBG和Si器件混合的电源水冷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CN112261837A (zh) 一种海水数据舱水冷系统
CN107221356A (zh) 适用于聚变堆高温环境的闭环再循环气水混合冷却系统
CN106793698A (zh) 风力发电机组密闭式冷却系统
WO2024045966A1 (zh) 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17039263A (zh) 换电站液冷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9584950B (zh) 用于仪表的冷却降温系统
CN107906058B (zh) 一种防止核电厂真空泵汽蚀的监视系统和方法
CN112235995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制冷的冷水系统
CN203474138U (zh) 一种提升机中压变频柜的冷却装置
CN212713742U (zh) 一种溅射镀膜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1403149B (zh) 海水浸没式冷却系统
CN210829873U (zh) 一种水冷型离心泵的轴封冷却系统
CN210663446U (zh) 一种制冷及热量回收装置
CN204417655U (zh) 晶体生长炉电源用水循环装置
CN208778083U (zh) 一种柴油机水冷装置
Baylis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odular cooling solution for STATCOM and HVDC transmission schemes
RU2622408C1 (ru) Система аварийного отвода энерговыделений активной зоны реактора на быстрых нейтронах
CN220493426U (zh) 柜式浸没冷却系统
CN112269413B (zh) 一种便携式激光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19179386U (zh) 一种水质在线检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