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4587A -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4587A
CN117214587A CN202311464455.4A CN202311464455A CN117214587A CN 117214587 A CN117214587 A CN 117214587A CN 202311464455 A CN202311464455 A CN 202311464455A CN 117214587 A CN117214587 A CN 117214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aintenance
target
target cable
l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44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4587B (zh
Inventor
张文雯
阮浩洁
钱建苗
王京锋
李凯鹏
邵渊
胡敬伟
张鑫杨
王弢
沈晓挺
陈洲
林智炜
李永军
邓力
吕龙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Power Supply Co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Power Supply Co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Power Supply Co,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Xiangshan County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3114644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4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4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4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4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电缆设备运行异常时,如何将维修成功率和维修后的剩余价值结合,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监测目标电缆的电压数据,判断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根据损耗系数确定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维修价值计算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根据维修阈值判断目标电缆是进行维修还是直接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电缆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缆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管控,当检测系统在检测到电缆设备运行异常后,通常会先发出维修指令,当维修遇到困难或是维修失败时,才会选择更换电缆设备,这种维修方式导致了电缆设备的异常处理效率低下,因此,通过实时监测电缆设备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电缆设备的电压来判断电缆设备的故障情况,对于电缆设备发生的部分故障,直接对电缆设备进行更换,避免维修失败导致电缆设备长时间无法运行。
相关技术中,CN115296422B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监测管控系统及方法,根据维修的成功率来选取电缆设备处理方式,但是并没有公开维修成功率具体的计算方式,在根据维修成功率进行选取时,没有考虑到电缆设备维修完成后的剩余价值,导致处理方式的判定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电缆设备运行异常时,如何将维修成功率和维修后的剩余价值结合,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管控平台中,根据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将待检测的电缆设备标记为目标电缆,监测每个目标电缆在检测周期内的电压数据,并得到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电压波动范围与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从管控平台中调取与目标电缆种类相同的电缆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并根据损耗系数对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参考维修记录;统计参考维修记录中的维修次数与成功次数,得到损耗系数下目标电缆的维修成功率;根据损耗程度确定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工作负荷量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维修价值计算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当维修阈值小于等于维修成功率时,对目标电缆进行维修,当维修阈值大于维修成功率时,更换目标电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管控平台的设置能够对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进行管控,损耗程度的检测,能够得到每个电缆设备的损耗情况,根据不同的损耗情况确定不同的检测周期,让管控平台针对不同的电缆设备选取不同的检测方式,提升每次检测的必要性,电压波动范围的获取,能够准确的判定目标电缆是否触发管控条件,并能够通过损耗系数来判定目标电缆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通过参考维修记录获取当前损耗系数下的维修成功率,让维修成功率的预测更加准确,根据不同目标电缆的工作情况确定不同的维修阈值,让工作人员在根据维修成功率对目标电缆进行管控时,对目标电缆的处理方式更加符合目标电缆当前的工作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管控平台中,根据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具体包括:获取目标电缆的当前损耗值与当前工作时长,并计算目标电缆在第一目标时间内的损耗效率;获取目标电缆的理论工作时长,根据理论工作时长与当前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时长系数;根据时长系数对当前损耗值进行换算,得到换算损耗值,根据换算损耗值确定检测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目标时间的设置,能够获取目标电缆最近一段时间的损耗情况,根据损耗情况推测目标电缆的损耗效率,让损耗效率的数值更加准确,理论工作时间时长与当前工作时长的获取,在计算损耗情况时能够考虑到目标电缆的工作年限,进一步的考虑电缆老化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时长系数进行直观的体现,换算损耗值的计算能够得到在经过检测周期后目标电缆的损耗情况,根据不同损耗情况确定不同的检测周期,降低低风险的目标电缆的检测频率,提高高风险的目标电缆的检测频率,在减少检测次数的同时也能及时的发现目标电缆存在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电压波动范围与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具体包括:当电压波动范围位于电压阈值范围之内时,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当电压波动范围位于电压阈值范围之外时,记录目标电缆的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高压次数,并获取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当时间长度大于时间阈值或高压次数大于次数阈值时,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当时间长度小于等于时间阈值且高压次数小于等于次数阈值时,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电压波动范围的获取,能够准确的得到目标电缆的工作情况,通过高压次数与时间长度综合进行判断,让目标电缆的管控条件更加精确,在检测周期内能够直接对目标电缆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及时发现目标电缆存在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具体包括: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安全范围,并计算目标电缆在检测周期内的平均电压;根据平均电压与电压安全范围计算目标电缆的一级损耗值;根据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计算目标电缆的二级损耗值;根据高压次数计算目标电缆的三级损耗值;根据一级损耗值、二级损耗值和三级损耗值,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平均电压来获取检测周期内目标电缆整体的工作情况,并将平均电压与电压安全范围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平均电压来判断目标电缆工作电压的波动情况,并将高压次数与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分别进行统计,得到不同的损耗值,让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更加符合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情况,提升了损耗系数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损耗程度确定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具体包括:从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损耗系数对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根据影响效率与损耗程度计算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获取目标电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损耗系数预计目标电缆进行维修的维修时长;根据维修时长与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历史维修记录计算影响效率,能够对目标电缆维修后的损耗情况进行预测,得到更加精确的剩余工作时长,目标电缆位置信息的获取,在计算维修时长时考虑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让维修时长更加符合维修工作的整体情况,维修价值的设定,让管控平台能够根据目标电缆目前的情况做出判断,当判定需要直接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携带需要更换的电缆设备,提升处理目标电缆故障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从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损耗系数对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具体包括:将参考维修记录中的电缆设备记为参考电缆,并选取第一参考时间段和第二参考时间段,第一参考时间段发生在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前,第二参考时间段发生在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后;计算参考电缆在第一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效率和参考电缆在第二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二效率;根据第一效率和第二效率计算参考电缆的影响值;获取每个参考电缆的影响值,根据多个影响值计算目标电缆在损耗系数下的影响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参考时间段和第二参考时间段的获取,能够得到维修前后参考电缆的损耗情况,将第一参考时间段与参考电缆对应的第一目标时间重合,让第一效率的获取更加便捷,根据影响值计算影响效率的方式,能够根据参考电缆过去的维修情况,让预测得到的目标电缆维修后的损耗速率更加准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工作负荷量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维修价值计算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具体包括: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得到第一负荷结果,根据第一负荷结果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将与目标电缆相关联的电缆记为目标电缆的关联电缆,获取所有关联电缆的工作负荷量,得到关联负荷结果,根据关联负荷结果确定目标电缆的关联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关联等级,确定目标电缆在电网内的重要程度,得到工作系数;根据维修价值与工作系数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确定工作等级和关联等级,在决定目标电缆的故障处理方式时,结合目标电缆的工作环境,从电量角度分析了目标电缆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影响,根据造成的影响的大小,对维修的成功率设置不同的要求,充分的考虑了目标电缆发生故障后产生的实际后果,并以此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维修价值与工作系数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具体包括: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电缆设备能够进行维修操作的基础成功率;根据维修价值计算基础成功率的第一上升系数,根据第一上升系数和工作系数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得到维修阈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上升系数能够根据目标电缆的剩余价值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工作系数能够从目标电缆维修失败造成的影响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通过将第一上升系数与工作系数结合,确定合理的维修阈值,让目标电缆的故障处理方式更加符合其自身的工作情况,在保证维修比例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维修失败的次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该检测系统中,检测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管控平台设于存储模块中;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损耗系数;筛选模块,筛选模块用于对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参考维修记录,该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具有上述检测方法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流程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检测系统;110-存储模块;120-检测模块;130-计算模块;140-筛选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
S100、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管控平台中,根据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
S200、将待检测的电缆设备标记为目标电缆,监测每个目标电缆在检测周期内的电压数据,并得到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
S300、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电压波动范围与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
S400、从管控平台中调取与目标电缆种类相同的电缆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并根据损耗系数对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参考维修记录;
S500、统计参考维修记录中的维修次数与成功次数,得到损耗系数下目标电缆的维修成功率;
S600、根据损耗程度确定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
S700、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工作负荷量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维修价值计算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
S800、当维修阈值小于等于维修成功率时,对目标电缆进行维修,当维修阈值大于维修成功率时,更换目标电缆。
在步骤S100中,目标区域具体范围不做限定,可以是村镇等大范围的区域,也可以是某个施工单位各个施工地区的区域,对于较为偏远的地区,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管控模式,管控平台中记录了各个目标区域内所有电缆设备的总和,并能够及时的对电缆设备的情况进行更新,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通过仪器进行检测,在每个检测周期结束后,通过人工测定的方式对每个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进行更新,损耗程度通过百分比显示,对于刚安装完毕的电缆设备,损耗程度为0,对于无法进行工作的电缆设备,损耗程度为100%,不同的损耗程度具有不同的检测周期,损耗程度越接近100%,对应的检测周期也要缩短,避免在检测周期内电缆设备直接无法进行工作。
在步骤S200中,在对目标区域内的某一个电缆设备进行检测时,先将其标记为目标电缆,在检测周期内需要实时的检测目标电缆的电压数据,在电压数据中实时更新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得到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
在步骤S300中,每一个电缆设备都有对应的电压阈值范围,电压阈值范围与电缆设备的种类有关,对于相同种类的电缆设备,根据其安装位置的不同,也会设置不同的电压阈值范围,电压阈值范围表示了电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压情况,举例来说,根据相关规定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缆设备,其电压波动范围应在-5%至7%之间,因此,该电缆设备对应的电压阈值范围为9.5KV至10.7KV,当检测周期中出现电压值位于电压阈值范围之外时,根据检测周期中电压值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对电缆设备进行管控。
在步骤S400中,管控平台存储了目标区域内所有电缆设备的维修记录,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根据损耗系数对同类的目标电缆进行筛选,同类的目标电缆首先需要保证电缆的材质相同,其次进一步的保证电缆的安装位置相同。
在步骤S600中,损耗程度确定完毕后,根据管控记录的目标电缆的损耗速率来计算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维修目标电缆使用的时间,以及维修完毕后目标电缆能够使用的时长,来判断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对于维修价值较低的目标电缆,可以直接对目标电缆进行更换,避免目标电缆在维修后快速达到使用寿命,又需要进行更换。
在步骤S700中,工作负荷量为该电缆设备在工作时所通过的电荷量,以输电线路为例,部分小区的主要供电线路,需要供应上千户家庭的用电,一旦主线发生故障,会有上千户家庭陷入停电的困境,工作负荷量越大,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也就越高,对于工作等级高的目标电缆,判定进行维修工作的成功率要求也就越高,降低维修失败的风险,在计算维修阈值时,要将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与工作等级结合,对目标电缆选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尽可能的降低处理目标电缆对周边住户造成的影响。
管控平台的设置能够对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进行管控,损耗程度的检测,能够得到每个电缆设备的损耗情况,根据不同的损耗情况确定不同的检测周期,让管控平台针对不同的电缆设备选取不同的检测方式,提升每次检测的必要性,电压波动范围的获取,能够准确的判定目标电缆是否触发管控条件,并能够通过损耗系数来判定目标电缆发生故障的具体情况,通过参考维修记录获取当前损耗系数下的维修成功率,让维修成功率的预测更加准确,根据不同目标电缆的工作情况确定不同的维修阈值,让工作人员在根据维修成功率对目标电缆进行管控时,对目标电缆的处理方式更加符合目标电缆当前的工作情况。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管控平台中,根据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具体包括:
S110、获取目标电缆的当前损耗值与当前工作时长,并计算目标电缆在第一目标时间内的损耗效率;
S120、获取目标电缆的理论工作时长,根据理论工作时长与当前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时长系数;
S130、根据时长系数对当前损耗值进行换算,得到换算损耗值,根据换算损耗值确定检测周期。
在步骤S110至步骤S130中,当前损耗值是指目标电缆当前的损耗情况,当前工作时长是指目标电缆从安装开始工作时间的长度,第一目标时间为最接近当前检测周期的连续时间段,在当前工作时长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目标电缆的标准工作时长,并根据标准工作时长与理论工作时长计算时长系数,标准工作时长与理论工作时长的比值越大,对应的第一目标时间的时间长度也就越大,第一目标时间的时间长度通常为15天,检测周期的时间长度有三种,分别为7天、15天和30天。
损耗效率通过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数据进行类推,在上一个检测周期中,目标电缆在第一目标时间开始时的损耗值为70%,第一目标时间为15天,经过第一目标时间后的损耗值为73%,记损耗效率为n,n=(73%-70%)÷15=0.02%/天。
损耗效率计算完毕后,确定本次检测周期的检测时长,记目标电缆的理论工作时长为T0,当前工作时长为T1,时长系数为S,时间比值为T,T=T1÷T0,时间比值与时长系数满足以下关系:
当T≤0.5时,S=1;
当0.5<T≤1时,S=1.05;
当T>1时,S=1.1。
记当前损耗值为H1,0%≤H1≤100%,根据当前损耗值和时长系数计算换算损耗值H2,换算损耗值H2=H1×S。
记第一目标时间为T2,第一目标时间与换算损耗值H2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当0%≤H2≤50%时,T2=30天;
当50%<H2≤80%时,T2=15天;
当80%<H2,T2=7天。
第一目标时间的设置,能够获取目标电缆最近一段时间的损耗情况,根据损耗情况推测目标电缆的损耗效率,让损耗效率的数值更加准确,理论工作时间时长与当前工作时长的获取,在计算损耗情况时能够考虑到目标电缆的工作年限,进一步的考虑电缆老化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时长系数进行直观的体现,换算损耗值的计算能够得到在经过检测周期后目标电缆的损耗情况,根据不同损耗情况确定不同的检测周期,降低低风险的目标电缆的检测频率,提高高风险的目标电缆的检测频率,在减少检测次数的同时也能及时的发现目标电缆存在的问题。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电压波动范围与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具体包括:
S310、当电压波动范围位于电压阈值范围之内时,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
S320、当电压波动范围位于电压阈值范围之外时,记录目标电缆的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高压次数,并获取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
S330、当时间长度大于时间阈值或高压次数大于次数阈值时,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当时间长度小于等于时间阈值且高压次数小于等于次数阈值时,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
在步骤S320中,如果目标电缆对应的电压阈值范围为9.5KV至10.7KV,每次目标电缆的工作电压低于9.5KV或工作电压高于10.7KV时,就记录一次目标电缆的高压次数,当目标电缆的工作电压再次进入电压阈值范围时,本次高压次数的计时结束,举例来说,如果目标电缆在上午8时的工作电压为10.6KV,在8时05分时,工作电压上升至10.71KV,此时,记录一次目标电缆的高压次数,在8时08分时,工作电压下降至10.69KV,此时,高压次数计时结束,在8时0分至8时08分这段时间内,共计一次高压次数,时间长度3分钟。
在步骤S330中,时间长度与高压次数都具有对应的判定指标,当高压次数持续的时间过长时,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当高压次数出现的次数过多时,目标电缆也需要进行管控,次数阈值与一定时间内触发的高压次数有关,通常情况下,两个小时内不得出现两次高压次数,时间阈值则与检测周期的时间长度有关,在整个检测周期内,高压次数的时间长度不得大于时间阈值,当超出时间阈值时,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电缆需要管控时,无需等到检测周期结束,管控平台会直接发出管控提醒,同时也会保持对目标电缆的检测。
电压波动范围的获取,能够准确的得到目标电缆的工作情况,通过高压次数与时间长度综合进行判断,让目标电缆的管控条件更加精确,在检测周期内能够直接对目标电缆的工作状态进行判定,及时发现目标电缆存在的问题。
【第四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具体包括:
S331、获取目标电缆的电压安全范围,并计算目标电缆在检测周期内的平均电压;
S332、根据平均电压与电压安全范围计算目标电缆的一级损耗值,根据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计算目标电缆的二级损耗值,根据高压次数计算目标电缆的三级损耗值;
S333、根据一级损耗值、二级损耗值和三级损耗值,计算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
在步骤S331中,平均电压根据检测周期的时间长度进行计算,电压安全范围通过实验获得,即目标电缆的工作电压处于该范围内时,必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作状态良好,电压安全范围最大值小于电压阈值范围的最大值,电压安全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电压阈值范围的最大值。
在步骤S332中,记平均电压为V0,一级损耗值为M1,二级损耗值为M2,三级损耗值为M3,电压安全范围为[A,B],一级损耗值与电压安全范围的关系式如下:
当A≤V0≤B时,M1=1;
当V0<A或V0>B时,M1=1.1。
将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记为T4,时间阈值的时间长度为T5,二级损耗值与T4和T5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当T4≤0时,M2=1;
当0<T4÷T5≤0.2时,M2=1.05;
当0.2<T4÷T5≤0.5时,M2=1.1;
当T4÷T5<0.5时,M2=1.2。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压值超出电压阈值范围时,管控平台就已经判定目标电缆需要管控,但是因为无论是维修目标电缆还是更换目标电缆,都需要执行操作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二级损耗值还在不断更新,当工作人员到达目标电缆的所在地时,可以根据实时的二级损耗值再次决定对目标电缆的处理方式。
将高压次数记为G1,次数阈值记为G2,三级损耗值与G1和G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当G1≤G2时,M3=1;
当G1>G2时,M3=1.1。
在步骤S333中,记损耗系数为M0,M0=M1×M2×M3
通过平均电压来获取检测周期内目标电缆整体的工作情况,并将平均电压与电压安全范围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平均电压来判断目标电缆工作电压的波动情况,并将高压次数与超出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分别进行统计,得到不同的损耗值,让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更加符合检测周期内的工作情况,提升了损耗系数的准确性。
【第五实施例】
参见图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损耗程度确定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具体包括:
S610、从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损耗系数对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
S620、根据影响效率与损耗程度计算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
S630、获取目标电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损耗系数预计目标电缆进行维修的维修时长;
S640、根据维修时长与剩余工作时长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
在步骤S610中,从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在当前损耗系数下选择维修的电缆设备,将这些电缆设备经过维修后的损耗速率进行获取,并与其发生维修前的损耗速率进行对比,得到影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直接进行更换的电缆设备,并不存在影响效率,只有选择维修的电缆设备,根据维修前后的损耗效率,才能够计算当前损耗系数下的影响系数。
在步骤S620中,影响效率体现了电缆设备经过维修后损耗速率的变化情况,在计算剩余工作时长时,不能按照维修前的损耗速率进行计算。
举例来说,目标电缆的损耗程度为75%,损耗效率n=0.05%/天,损耗系数M0=1.21,在当前损耗系数下,对应的影响效率C=10%,若不考虑影响效率,目标电缆在经过维修后,还能够工作500天,因为维修会造成损耗效率提升,根据管控平台的历史记录,维修后的损耗效率应为0.055%/天,此时,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为454.54天。
在步骤S630中,目标电缆的位置信息存储在管控平台中,当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管控平台会快速的显示出目标电缆对应的位置,维修时长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当前损耗系数下对应的平均维修时间,平均维修时间从历史维修记录中进行获取,另一部分为工作人员到达目标电缆所需要的时间。
举例来说,损耗系数对应的平均维修时间为2小时,工作人员到达目标电缆所需的时间为4小时,则目标电缆进行维修的维修时长为6.5小时。
在步骤S640中,目标电缆维修所需的时长越短,维修价值越高,目标电缆维修后能够使用的时间越长,维修价值也就越高,管控平台会通过维修价值给出是否维修的建议,具体的执行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在维修现场做出决定,当剩余工作时长低于维修时长的百分之一时,管控平台认为该电缆设备需要直接更换,无需进行维修。
举例来说,目标电缆的损耗程度为94%,损耗效率为0.5%/天,影响效率C=20%,此时目标电缆在维修后预计能够使用10天,目标电缆的维修时长为2.5小时,剩余工作时长的百分之一为2.4小时,小于维修时长的2.5小时,在这种情况下,管控平台会建议直接更换目标电缆。
通过历史维修记录计算影响效率,能够对目标电缆维修后的损耗情况进行预测,得到更加精确的剩余工作时长,目标电缆位置信息的获取,在计算维修时长时考虑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让维修时长更加符合维修工作的整体情况,维修价值的设定,让管控平台能够根据目标电缆目前的情况做出判断,当判定需要直接更换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携带需要更换的电缆设备,提升处理目标电缆故障的效率。
【第六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从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损耗系数对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具体包括:
S611、将参考维修记录中的电缆设备记为参考电缆,并选取第一参考时间段和第二参考时间段,第一参考时间段发生在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前,第二参考时间段发生在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后;
S612、计算参考电缆在第一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效率和参考电缆在第二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二效率;
S613、根据第一效率和第二效率计算参考电缆的影响值,获取每个参考电缆的影响值,根据多个影响值计算目标电缆在损耗系数下的影响效率。
在步骤S611中,第一参考时间段通常为判定参考电缆需要维修的检测周期所对应的第一目标时间,第二参考时间段为参考电缆维修完毕且正常工作的时间段,第二参考时间段的时间长度与第一参考时间段相同。
在步骤S613中,第一参考时间段内的损耗效率为0.02%/天,即第一效率为0.02%/天,第二参考时间段内的损耗效率为0.022%/天,即第二效率为0.022%/天,第二效率相较于第一效率提升了10%,若当前损耗系数下只有一个参考电缆,则目标电缆对应的影响效率为10%,若当前损耗系数下具有多个参考电缆,则将各个参考电缆的损耗效率单独计算,并将得到的数据求平均值,得到目标电缆的影响效率。
举例来说,参考电缆有三个,对应的第一效率分别为0.02%/天、0.01%/天和0.015%/天,经过维修后,第二效率分别变化为0.02%/天、0.015%/天和0.018%/天,则三个参考电缆各自的影响值分别为0、20%和20%,此时,目标电缆的影响效率为(0+20%+20%)÷3=13.33%。
第一参考时间段和第二参考时间段的获取,能够得到维修前后参考电缆的损耗情况,将第一参考时间段与参考电缆对应的第一目标时间重合,让第一效率的获取更加便捷,根据影响值计算影响效率的方式,能够根据参考电缆过去的维修情况,让预测得到的目标电缆维修后的损耗速率更加准确。
【第七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工作负荷量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工作等级与维修价值计算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具体包括:
S710、获取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得到第一负荷结果,根据第一负荷结果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
S720、将与目标电缆相关联的电缆记为目标电缆的关联电缆,获取所有关联电缆的工作负荷量,得到关联负荷结果,根据关联负荷结果确定输电线路的关联等级;
S730、根据工作等级与关联等级,确定目标电缆在电网内的重要程度,得到工作系数,根据维修价值与工作系数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
在步骤S710至步骤S730中,工作等级分为Q1、Q2和Q3,第一负荷结果越大,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越高,关联等级分为W1、W2和W3,关联负荷结果越大,目标电缆的关联等级也就越高,工作等级Q1对应的第一负荷结果大于工作等级Q2对应的第一负荷结果,工作等级Q2对应的第一负荷结果大于工作等级Q3对应的第一负荷结果,关联等级W1对应的关联负荷结果大于关联等级W2对应的关联负荷结果,关联等级W2对应的关联负荷结果大于,关联等级W3对应的关联负荷结果。
工作系数根据工作等级和关联等级进行划分,不同的工作系数具有不同的维修阈值,其中,每一种工作等级与关联等级相互结合都具有不同的工作系数,记工作系数为L,关联等级与工作等级对工作系数的影响如下:
当工作等级为Q1,且关联等级为W1时,L=1.4;
当工作等级为Q1,且关联等级为W2时,L=1.25;
当工作等级为Q1,且关联等级为W3时,L=1.1;
当工作等级为Q2,且关联等级为W1时,L=1.35;
当工作等级为Q2,且关联等级为W2时,L=1.2;
当工作等级为Q2,且关联等级为W3时,L=1.05;
当工作等级为Q3,且关联等级为W1时,L=1.3;
当工作等级为Q3,且关联等级为W2时,L=1.15;
当工作等级为Q3,且关联等级为W3时,L=1。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等级对应的具体电压值需要根据目标电缆工作电压进行设置,不同的工作电压具有不同的等级划分方式。
通过确定工作等级和关联等级,在决定目标电缆的故障处理方式时,结合目标电缆的工作环境,从电量角度分析了目标电缆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影响,根据造成的影响的大小,对维修的成功率设置不同的要求,充分的考虑了目标电缆发生故障后产生的实际后果,并以此确定目标电缆的工作系数。
【第八实施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维修价值与工作系数确定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具体包括:
S731、从管控平台中获取电缆设备能够进行维修操作的基础成功率;
S732、根据维修价值计算基础成功率的第一上升系数,根据第一上升系数和工作系数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得到维修阈值。
在步骤S731至步骤S732中,基础成功率是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电缆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后获得,通常为70%,根据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和维修时长计算第一上升系数,记第一上升系数为E1,剩余工作时长为Tr,维修时长为T6,第一上升系数、剩余工作时长和维修时长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当100T6<Tr≤120T6时,E1=1.1;
当120T6<Tr≤150T6时,E1=1;
当150T6<Tr时,E1=0.9。
记维修阈值为E,基础成功率为E0,E=E1×E0×L。举例来说,Tr=600小时,T6=3.8小时,150×T6=570<Tr,则E1=1,工作等级为Q2,关联等级为W2时,对应的工作系数L为1.2,此时的维修阈值E=70%×0.9×1.2=75.6%,即在当前损耗系数下,维修的成功率需要大于75.6%,管控平台才会建议工作人员对目标电缆进行维修,否则直接对目标电缆进行更换才是最优的选择。
第一上升系数能够根据目标电缆的剩余价值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工作系数能够从目标电缆维修失败造成的影响对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通过将第一上升系数与工作系数结合,确定合理的维修阈值,让目标电缆的故障处理方式更加符合其自身的工作情况,在保证维修比例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维修失败的次数。
【第九实施例】
参见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100,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该检测系统100中,检测系统100包括:存储模块110,管控平台设于存储模块110中;检测模块120,检测模块120用于检测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计算模块130,计算模块130用于计算损耗系数;筛选模块140,筛选模块140用于对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参考维修记录,该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具有上述检测方法全部技术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所述管控平台中,根据所述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所述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
将待检测的电缆设备标记为目标电缆,监测每个所述目标电缆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的电压数据,并得到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
从所述管控平台中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所述电压波动范围与所述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
当所述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
从所述管控平台中调取与所述目标电缆种类相同的所述电缆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并根据所述损耗系数对所述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参考维修记录;
统计所述参考维修记录中的维修次数与成功次数,得到所述损耗系数下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成功率;
根据所述损耗程度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所述工作负荷量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所述工作等级与所述维修价值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
当所述维修阈值小于等于所述维修成功率时,对所述目标电缆进行维修,当所述维修阈值大于所述维修成功率时,更换所述目标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管控平台,将目标区域内的电缆设备加入到所述管控平台中,根据所述电缆设备的损耗程度确定所述电缆设备的检测周期,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当前损耗值与当前工作时长,并计算所述目标电缆在第一目标时间内的损耗效率;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理论工作时长,根据所述理论工作时长与所述当前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时长系数;
根据所述时长系数对所述当前损耗值进行换算,得到换算损耗值,根据所述换算损耗值确定所述检测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管控平台中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阈值范围,将所述电压波动范围与所述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电缆是否进行管控,具体包括:
当所述电压波动范围位于所述电压阈值范围之内时,所述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
当所述电压波动范围位于所述电压阈值范围之外时,记录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值超出所述电压阈值范围的高压次数,并获取所述电压值超出所述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
当所述时间长度大于时间阈值或所述高压次数大于次数阈值时,所述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
当所述时间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时间阈值且所述高压次数小于等于所述次数阈值时,所述目标电缆无需进行管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目标电缆需要进行管控时,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损耗系数,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安全范围,并计算所述目标电缆在所述检测周期内的平均电压;
根据所述平均电压与所述电压安全范围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一级损耗值;
根据所述电压值超出所述电压阈值范围的时间长度,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二级损耗值;
根据所述高压次数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三级损耗值;
根据所述一级损耗值、所述二级损耗值和所述三级损耗值,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所述损耗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损耗程度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剩余工作时长,根据所述剩余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具体包括:
从所述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所述损耗系数对所述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
根据所述影响效率与所述损耗程度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所述剩余工作时长;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损耗系数预计所述目标电缆进行维修的维修时长;
根据所述维修时长与所述剩余工作时长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参考维修记录中获取所述损耗系数对所述损耗效率的影响,得到影响效率,具体包括:
将所述参考维修记录中的所述电缆设备记为参考电缆,并选取第一参考时间段和第二参考时间段,所述第一参考时间段发生在所述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前,所述第二参考时间段发生在所述参考电缆进行维修之后;
计算所述参考电缆在所述第一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一效率和所述参考电缆在所述第二参考时间段内的第二效率;
根据所述第一效率和第二效率计算所述参考电缆的影响值;
获取每个所述参考电缆的所述影响值,根据多个所述影响值计算所述目标电缆在所述损耗系数下的影响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根据所述工作负荷量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工作等级,根据所述工作等级与所述维修价值计算所述目标电缆的维修阈值,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电缆的工作负荷量,得到第一负荷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负荷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所述工作等级;
将与所述目标电缆相关联的电缆记为所述目标电缆的关联电缆,获取所有所述关联电缆的所述工作负荷量,得到关联负荷结果,根据所述关联负荷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关联等级;
根据所述工作等级与所述关联等级,确定所述目标电缆在电网内的重要程度,得到工作系数;
根据所述维修价值与所述工作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所述维修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维修价值与所述工作系数确定所述目标电缆的所述维修阈值,具体包括:
从所述管控平台中获取所述电缆设备能够进行维修操作的基础成功率;
根据所述维修价值计算所述基础成功率的第一上升系数,根据所述第一上升系数和所述工作系数对所述基础成功率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维修阈值。
9.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该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所述管控平台设于所述存储模块中;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电缆的电压波动范围;
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损耗系数;
筛选模块,所述筛选模块用于对所述历史维修记录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参考维修记录。
CN202311464455.4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Active CN117214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4455.4A CN11721458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4455.4A CN11721458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4587A true CN117214587A (zh) 2023-12-12
CN117214587B CN117214587B (zh) 2024-03-29

Family

ID=8904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4455.4A Active CN117214587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4587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6225B1 (ko) * 2006-04-28 2007-02-01 예명환 활선 저압 배전선로의 누전여부 탐지 및 보수 방법
JP2011095049A (ja) * 2009-10-28 2011-05-12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方法
JP2012042422A (ja) * 2010-08-23 2012-03-0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力ケーブルの劣化判定方法
KR101367891B1 (ko) * 2012-12-06 2014-02-27 주식회사 이디엠텍 전력케이블의 열화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486977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漏泄电缆故障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6503885A (zh) * 2016-09-28 2017-03-1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电缆线路进行健康状态评估的方法
CN107016485A (zh) * 2017-02-20 2017-08-0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线路节能降损适应性评估方法
CN111339661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巡检周期自动规划方法
CN112857434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淮北工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pwan的矿井高压电缆实时监测系统
KR102414080B1 (ko) * 2022-05-12 2022-06-28 주식회사 어드밴스솔루션 추세 분석을 통한 케이블 고장 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792152A (zh) * 2021-12-09 2022-07-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的配电线路故障率预测方法
CN115296422A (zh) * 2022-09-30 2022-11-04 华能辛店发电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监测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5308541A (zh) * 2022-08-01 2022-11-08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交流长电缆的绝缘故障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16011825A (zh) * 2023-02-10 2023-04-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电缆线路运行风险多维度评价方法
CN116205623A (zh) * 2022-12-30 2023-06-02 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维护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11691A (zh) * 2023-05-31 2023-08-1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电缆线路多维度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CN116957539A (zh) * 2023-07-28 2023-10-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状态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6225B1 (ko) * 2006-04-28 2007-02-01 예명환 활선 저압 배전선로의 누전여부 탐지 및 보수 방법
JP2011095049A (ja) * 2009-10-28 2011-05-12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ast Corp 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ケーブル故障位置検出方法
JP2012042422A (ja) * 2010-08-23 2012-03-0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電力ケーブルの劣化判定方法
KR101367891B1 (ko) * 2012-12-06 2014-02-27 주식회사 이디엠텍 전력케이블의 열화진단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5486977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北京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漏泄电缆故障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6503885A (zh) * 2016-09-28 2017-03-1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对电缆线路进行健康状态评估的方法
CN107016485A (zh) * 2017-02-20 2017-08-04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线路节能降损适应性评估方法
CN111339661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巡检周期自动规划方法
CN112857434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淮北工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pwan的矿井高压电缆实时监测系统
CN114792152A (zh) * 2021-12-09 2022-07-2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影响因素的配电线路故障率预测方法
KR102414080B1 (ko) * 2022-05-12 2022-06-28 주식회사 어드밴스솔루션 추세 분석을 통한 케이블 고장 예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308541A (zh) * 2022-08-01 2022-11-08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压交流长电缆的绝缘故障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15296422A (zh) * 2022-09-30 2022-11-04 华能辛店发电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监测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6205623A (zh) * 2022-12-30 2023-06-02 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维护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1825A (zh) * 2023-02-10 2023-04-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电缆线路运行风险多维度评价方法
CN116611691A (zh) * 2023-05-31 2023-08-18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电缆线路多维度运行风险评估方法
CN116957539A (zh) * 2023-07-28 2023-10-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状态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路遥,等: "基于多状态量特征及变化规律的高压电缆状态综合评估", 《高电压技术》, vol. 45, no. 12 *
许丹,等: "电线电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探讨", 《工程建设与设计》, no. 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4587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0060B2 (en) Plan execution control apparatus, plan execu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lan execution control program
US10361569B2 (en) Power storage service system
JP4550632B2 (ja) 設備保全計画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支援方法
JP2010097392A (ja) 設備劣化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劣化予測方法
CN109919394B (zh) 电力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10929986A (zh) 基于台账、实时、历史信息的配电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DE102017203836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Bestimmen einer erwarteten Lebensdauer eines elektrischen Betriebsmittels
JPS62276470A (ja) 機器・部品の寿命管理装置
CN111339661B (zh) 一种高压电缆巡检周期自动规划方法
CN112633611A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海底电缆状态检修策略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834305B (zh) 基于dms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终端遥测异常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7214587B (zh) 一种电缆设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Mehairjan et al. Statistical life data analysis for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cable assets-An Asset Management approach
CN116308306B (zh) 一种基于5g的新能源场站智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456297B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数据采集方法
TWI752273B (zh) 更新計畫作成支援裝置及更新計畫作成支援方法
CN112345972A (zh) 基于停电事件的配电网线变关系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39356B2 (en) Method, arrange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ondition-based calculation of a maintenance date of a technical installation
WO2020008490A1 (ja) 電力設備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WO202318111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095669B (zh) 一种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方法
CN118040904A (zh) 一种电缆沟运维状态监测方法及监测分析云平台
Salek Gilani et al.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Analysis of Maintenance Activities Impact on Interruption Duration in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Systems,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and Expert Judgment
Ross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for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CN111210025A (zh) 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盲检率的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