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3295A -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3295A
CN117213295A CN202311206441.2A CN202311206441A CN117213295A CN 117213295 A CN117213295 A CN 117213295A CN 202311206441 A CN202311206441 A CN 202311206441A CN 117213295 A CN117213295 A CN 11721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ore
core plate
shaped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64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永
杨默轩
王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64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3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3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4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lements into header boxes or end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提高加工效率和热交换效率,且即使芯板与膜之间产生脱胶情况,也能有效抑制漏风、串风问题。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和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上包裹有热交换膜,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也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串风问题。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该案是申请号为2021110872266、申请日为2021年9月16日、发明名称为《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具有该全热交换器芯体的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空调工作时,室内通常封闭,造成室内长时间的空气不流通,使用人们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全热交换器是一种将室内污风排出、室外新风引入的空气净化设备,以满足用户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全热交换器工作时,能利用芯体将室内污风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预加热(冷却),以此来降低能耗、提升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主要由全热交换器芯体、动力系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降噪系统及箱体组成。其中,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和设在框架内的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包括有多个热交换芯板1和多个热交换膜2,热交换芯板1内形成有气流流道1.1,热交换膜2为可隔绝气流、但可允许水分子透过的膜体。热交换芯板1与热交换膜2交替层叠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1.1交叉设置,以使相邻两热交换芯板1中,其中一个热交换芯板1的气流流道1.1构成新风流道,另一个热交换芯板1的气流流道1.1构成污风流道;同时,热交换膜与热交换芯板粘接为一体,一方面可以使热交换膜得以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膜与板之间的密封,以使室外新风仅能经新风流道进入室内,室内污风仅能经污风流道流向室外,尽可能避免气流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流向其他方向,比如避免污风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再次串流到室内,或者新风通过膜与板之间的缝隙再次串流到室外,形成漏风。
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芯体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全热交换器加工时,铺设最下层热交换芯板后,在该层热交换芯板上表面上涂胶(图1中a为其中部分的涂胶面,包括芯板的连接箍表面以及各棱面),再覆一层热交换膜,再将倒数第二层热交换芯板的上下表面均涂胶后放置到位,再覆另一层热交换膜,直至铺好最上层热交换芯板,即除了最上层热交换芯板仅需其下表面涂胶、最下层热交换芯板仅需其上表面涂胶外,其他层的热交换芯板都需要上下双面涂胶(上表面的涂胶面与图1中最下层热交换芯板上表面涂胶面相同,下表面涂胶面与上表面涂胶面对称)以保证与热交换膜的密封可靠,导致安装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且热交换膜与热交换芯板之间涂胶面积大,严重影响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
2、一旦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存在脱胶情况,气流就会通过膜与板之间的脱胶缝隙流向其他方向,从而产生漏风、相邻芯板间串风的问题,影响新风换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提高加工效率和热交换效率,且即使芯板与膜之间产生脱胶情况,也能有效抑制漏风、串风问题。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
框架;
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其轴向平行于其所在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延伸方向,所述热交换膜覆盖所述热交换芯板的顶面、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且所述热交换膜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粘接;
且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由于热交换膜仍包裹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保证了其气流隔绝作用,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则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串风问题。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通过涂胶密封;
或者,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凹凸结构配合密封。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膜套设在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且其套设方向平行于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延伸方向。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筒状热交换膜;
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将筒状热交换膜套设在热交换芯板上,套设到位后将热交换膜与涂胶的该组相对侧面粘接为一体,形成覆膜的热交换芯板;
将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与未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交错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并使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
框架;
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各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均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两端贯通,所述热交换膜覆盖所述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所述底面的所述一组相对边缘分别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热交换膜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粘接;
且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各热交换芯板均覆盖有热交换膜,热交换膜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则除最下层热交换芯板外,其他各热交换芯板相当于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均由热交换膜覆盖,则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由于热交换膜仍包裹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保证了其气流隔绝作用,同时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则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串风问题。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膜由两侧的C形膜和中间的片状平膜拼接而成,所述C形膜的横截面呈近似C字形,所述片状平膜的横截面呈一字型。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和第二片状热交换膜;
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两片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分别粘接在热交换芯板的该组相对侧面,并使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该组相对侧面以及对应的热交换芯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形成两侧的C形膜,至此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加工成型;
在C形膜的上表面上涂胶,在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铺设第二片状热交换膜,形成片状平膜,使其侧边与两侧的C形膜粘接;
在该热交换芯板上放置另一半覆膜热交换芯板,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继续在新放置的热交换芯板上粘接形成片状平膜,如此往复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膜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片状热交换膜;
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并使片状热交换膜与涂胶的该组相对侧面粘接为一体,形成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
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在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上述的全热交换器芯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芯体的热交换芯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全热交换器芯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全热交换器芯体的覆膜的热交换芯板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全热交换器芯体的未覆膜的热交换芯板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以三层热交换芯板为例热交换芯板交错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热交换芯板上设置凹凸结构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全热交换器芯体的覆膜的热交换芯板立体图;
图9是图8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以两层热交换芯板为例热交换芯板交错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当热交换膜为一体式结构时覆膜热交换芯板结构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1-热交换芯板;1.1-气流流道;2-热交换膜;
图2至图11中附图标记:100-框架;110-上盖板;120-下盖板;130-固定支架;200-热交换芯;210-热交换芯体;211-气流流道;212-顶面;213-底面;214-侧面;215-需密封的边缘;216-条形凸起;217-条形凹槽;220-热交换膜;221-C形膜;222-片状平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空调器制冷制热原理是:压缩机将气态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并送至冷凝器进行冷却,中温液态的冷媒经膨胀阀(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液体多),经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然后再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进行制冷。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四通阀使冷媒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为对室内空间进行新风调节,同时通过回收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空调系统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有些空调系统配置有全热交换器。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本申请全热交换器的芯体结构及本申请全热交换器。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包括全热交换器芯体,当然还包括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的其他结构部件,比如动力系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降噪系统及箱体等,在此不做赘述。参照图2至图7,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100和热交换芯200。框架100具体包括上盖板110、下盖板120以及连接上盖板110和下盖板120的周向围设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固定支架130,上盖板110、下盖板120及多个固定支架130通过螺钉固连为一体。热交换芯200设在框架100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210,多个热交换芯板210上下层叠设置,各热交换芯板210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211,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如图2至图6,本实施例热交换芯板210以正方形芯板为例,气流流道211为水平流道,截面为瓦楞形,多个气流流道211相互平行,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上包裹有热交换膜220,如图6所示三个相邻的热交换芯板210中,最下层热交换芯板210为未覆膜的常规热交换芯板210,中间层热交换芯板210为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任意热交换膜220呈两端开口的筒状,其材质同现有技术热交换膜的材质,即为可隔绝气流、但可允许水分子透过的膜体。热交换膜220的轴向平行于其所在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延伸方向,热交换膜220覆盖热交换芯板210的顶面212、底面213及一组相对侧面214,本实施例中一组相对侧面214即为与气流流道211延伸方向平行的两相对侧面214,热交换膜220与两相对侧面214粘接,如图4所示,两侧面214即为涂胶粘接面。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即保证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边缘与相邻的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边缘之间缝隙密封,避免此处漏风。如图6所示,需密封的边缘由附图标记215表示。
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芯体,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由于热交换膜仍包裹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保证了其气流隔绝作用,同时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则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串风问题。
对于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的密封可通过涂胶密封;或者,通过在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上设置凹凸结构配合密封。如图7所示,以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为例,可在顶面212上靠近气流流道211两端口处均成型有条形凸起216,条形凸起216两端与两侧面214平齐,热交换芯板210的底面213上形成有延伸方向与条形凸起216垂直的条形凹槽217,则在两层热交换芯板210垂直交错堆叠时,上层热交换板210上的条形凹槽217与下层热交换芯板210的条形凸起216对正,则热交换膜220的相应边缘夹设在上层热交换板210上的条形凹槽217与下层热交换芯板210的条形凸起216之间,保证了此处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膜220为一完整的筒状结构,通过套设的方式包裹在热交换芯板210上,且其套设方向平行于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延伸方向。此结构形式的热交换膜220在热交换芯板210上安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筒状热交换膜220;然后在热交换芯板210的一组相对侧面214上涂胶,将筒状热交换膜220套设在热交换芯板210上,套设到位后将热交换膜220与涂胶的该侧面214粘接为一体,形成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如图3所示;铺设下盖板120,将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与未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在下盖板120上上下交错层叠放置,保证相邻的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如图2和图6所示;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进行密封处理,使并使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所有热交换芯板210放置完毕后,形成热交换芯200;再用固定支架130将热交换芯200的侧边密封固定,固定支架130与热交换芯200之间通过涂胶、或是放置密封材料来密封;最后,用上盖板110压紧热交换芯体200,打螺钉固定形成框架100,以固定热交换芯200。
当然,除正方形外,热交换芯板210还可以为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六边形、多边形等,气流通道不限于瓦楞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实施例
参照图8至图10,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框架100和热交换芯200。框架100具体包括上盖板110、下盖板120以及连接上盖板110和下盖板120的周向围设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固定支架130,上盖板110、下盖板120及多个固定支架130通过螺钉固连为一体。热交换芯200设在框架100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210,多个热交换芯板210上下层叠设置,各热交换芯板210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211,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热交换芯板210仍以正方形芯板为例,气流流道211为水平流道,截面为瓦楞形,多个气流流道211相互平行,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各热交换芯板210上均包裹有热交换膜220,热交换膜220两端贯通,其材质同现有技术热交换膜的材质,即为可隔绝气流、但可允许水分子透过的膜体。热交换膜220的轴向平行于其所在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延伸方向,热交换膜220覆盖热交换芯板210的顶面212、一组相对侧面214以及底面213的一组相对边缘,底面213的一组相对边缘分别与一组相对侧面214位于同一侧,热交换膜220与一组相对侧面214粘接,如图9所示,两侧面214即为涂胶粘接面。
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即保证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边缘与相邻的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边缘之间缝隙密封,避免此处漏风。如图10所示,所需密封的边缘由附图标记215表示。
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芯体,在热交换芯板覆膜时,仅需对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涂胶,而不是热交换芯板上下表面双面都涂胶,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减小了胶与芯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同时,本申请全热交换器芯体,各热交换芯板均覆盖有热交换膜,热交换膜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则除最下层热交换芯板外,其他各热交换芯板相当于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均由热交换膜覆盖,则即使热交换芯板与热交换膜之间脱胶,由于热交换膜仍包裹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底面及一组相对侧面,保证了其气流隔绝作用,同时相邻两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则可以有效抑制相邻热交换芯板之间漏风、串风问题。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热交换膜220由两侧的C形膜221和中间的片状平膜222拼接而成,C形膜221的横截面呈近似C字形,片状平膜222的横截面呈一字型。C形膜221包裹两侧的侧面214,片状平膜222覆盖顶面212,片状平膜222的两侧边缘与对应侧的C形膜221粘接,从而形成C形膜221。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热交换膜,全热交换器芯体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和第二片状热交换膜;在热交换芯板210的一组相对侧面214上涂胶,然后取两片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分别粘接在热交换芯板210的该组相对侧面214上,并使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该组相对侧面214以及对应的热交换芯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形成两侧的C形膜221,至此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加工成型;
在C形膜221的上表面b上涂胶,在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上铺设第二片状热交换膜,形成片状平膜222,使其侧边与两侧的C形膜221粘接;
在该热交换芯板210上放置另一半覆膜热交换芯板,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继续在新放置的热交换芯板210上粘接形成片状平膜222,如此往复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热交换膜220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如图11所示,即其为一整体片状,包覆热交换板210的顶面212、一组相对侧面214以及底面213的一组相对边缘。此时,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片状热交换膜;在热交换芯板210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一片状热交换膜220包裹热交换芯板210的顶面212、一组相对侧面214以及底面213的一组相对边缘,并使片状热交换膜与涂胶的该组相对侧面粘接为一体,形成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210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210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210的气流流道211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210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全热交换器芯体,包括:
框架;
热交换芯,其设在所述框架内,包括多个热交换芯板,多个所述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设置,各所述热交换芯板内部设置有多个气流流道,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热交换芯板中,其中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所述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且所述热交换芯板上包裹有热交换膜,所述热交换膜两端贯通,其由两侧的C形膜和中间的片状平膜拼接而成,所述C形膜包裹所述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所述底面的所述一组相对边缘分别与所述一组相对侧面位于同一侧,所述片状平膜覆盖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且其所述片状平膜的两侧边缘与对应侧的所述C形膜粘接;
或者所述热交换膜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其特征在于,
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和第二片状热交换膜;
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两片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分别粘接在热交换芯板的该组相对侧面,并使第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该组相对侧面以及对应的热交换芯板顶面边缘和底面边缘,形成两侧的C形膜,至此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加工成型;
在C形膜的上表面上涂胶,在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铺设第二片状热交换膜,形成片状平膜,使其侧边与两侧的C形膜粘接;
在该热交换芯板上放置另一半覆膜热交换芯板,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继续在新放置的热交换芯板上粘接形成片状平膜,如此往复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芯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交换膜为一体式结构,加工时,先准备所需长度的片状热交换膜;
在热交换芯板的一组相对侧面上涂胶,然后取一片状热交换膜包裹热交换芯板的顶面、一组相对侧面以及底面的一组相对边缘,并使片状热交换膜与涂胶的该组相对侧面粘接为一体,形成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
将多个半覆膜的热交换芯板上下层叠放置,且相邻两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
对相邻两热交换芯板进行密封处理,使其中一热交换芯板的气流流道端口部位与另一热交换芯板的对应部位之间密封。
4.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器芯体。
CN202311206441.2A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7213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6441.2A CN117213295A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7226.6A CN113865380B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CN202311206441.2A CN117213295A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7226.6A Division CN113865380B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3295A true CN117213295A (zh) 2023-12-12

Family

ID=7899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6441.2A Pending CN117213295A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CN202111087226.6A Active CN113865380B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7226.6A Active CN113865380B (zh) 2021-09-16 2021-09-16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21329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4152B (zh) * 2022-12-30 2023-11-07 绍兴百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芯的组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9009Y (zh) * 1992-09-05 1993-03-31 曾皞 叠层式热交换器
JP3460358B2 (ja) * 1995-02-15 2003-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間隔板並びに熱交換器の仕切板
DE19918167B4 (de) * 1999-04-21 2008-01-31 Behr Gmbh & Co. Kg Abdichtelement zwischen einem Wärmeübertrager einer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und einem Gehäuse der Anlage
US7159649B2 (en) * 2004-03-11 2007-01-09 Thermal Corp.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JP2006064342A (ja) * 2004-08-30 2006-03-09 Nitta Ind Corp 熱交換素子
KR100859774B1 (ko) * 2006-12-22 2008-09-23 주식회사 에어로네트 초박형 열교환기
JP5110641B2 (ja) * 2007-03-14 2012-12-26 株式会社テクノフロンティア 全熱交換器
JP2010203727A (ja) * 2009-03-05 2010-09-16 Hitachi Cable Ltd 熱交換器
US10012444B2 (en) * 2012-03-21 2018-07-03 Energy Wall Multiple opening counter-flow plate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US10352628B2 (en) * 2013-03-14 2019-07-16 Nortek Air Solutions Canada, Inc. Membrane-integrated energy exchange assembly
US9279598B2 (en) * 2013-03-15 2016-03-08 Nortek Air Solutions Canad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energy exchange assembly
JP6432462B2 (ja) * 2015-07-27 2018-12-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吸収式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7504833B (zh) * 2017-09-20 2024-09-17 台州德备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热交换芯片及热交换芯
CN208222785U (zh) * 2018-05-15 2018-12-11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芯片及热交换芯
CN209602442U (zh) * 2018-12-29 2019-11-08 东莞市鼎力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导热硅胶复合薄膜
CN210089464U (zh) * 2019-04-17 2020-02-18 中山市福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空板结构式全热交换芯
CN210180245U (zh) * 2019-05-23 2020-03-24 中山市海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全热交换芯体
CN111006533A (zh) * 2019-12-25 2020-04-14 台州德备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器热交换芯的防漏风固定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380A (zh) 2021-12-31
CN113865380B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986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ini-split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ing
CN206361857U (zh) 热回收式膜法溶液热泵系统
JP440991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冷暖房システム
US5579647A (en) Desiccant assisted dehumidif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CA2901492A1 (en) Energy exchange assembly with microporous membrane
CN108679870A (zh) 一种带新风处理功能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
WO2012000323A1 (zh) 一种同时制冷和制热的一拖多空调
CN107869812A (zh) 一体式膜法溶液热泵系统
CN113865380B (zh) 全热交换器芯体及全热交换器
JP4808732B2 (ja) ヒートエクスチェンジャ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回路
CN112161324B (zh) 空调
JP2003294268A (ja) 調湿装置
JP3506333B2 (ja) 天井内熱回収機
JP3807319B2 (ja) 調湿装置
WO2022097757A1 (ja) ハイブリッド冷却による冷房乃至は冷却装置
WO2003067159A1 (fr)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humidite
CN113503672A (zh) 一种冰箱用超低温制冷系统
CN206522882U (zh) 一体式膜法溶液热泵系统
CN206207619U (zh) 膜法溶液空调
CN107869808B (zh) 热回收式膜法溶液空调
CN216346747U (zh) 新风除湿加湿机
CN217330021U (zh) 一种具有恒温除湿功能的四管式热泵空调系统
KR102581985B1 (ko) 간접 증발식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각시스템
CN107869809B (zh) 膜法溶液空调
CN107869920B (zh) 翅片式换热器及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