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4437A -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4437A
CN117204437A CN202310983212.5A CN202310983212A CN117204437A CN 117204437 A CN117204437 A CN 117204437A CN 202310983212 A CN202310983212 A CN 202310983212A CN 117204437 A CN117204437 A CN 117204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icide
guanidine
agent
oxazamate
mass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32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瑞莉
刘红巧
孙会
陈绪宏
赵商洛
夏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Konho Lifeng Bi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Konho Lifeng Bi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Konho Lifeng Bi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Konho Lifeng Bio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832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4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4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4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7:3。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对甘蓝蚜虫和小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能有效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甘蓝为我国的重要蔬菜之一,危害甘蓝的主要害虫有蚜虫和小菜蛾,已经严重影响到甘蓝的产量和品质。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甘蓝、青花菜、卷心菜、花椰菜、萝卜、白菜、芜菁等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可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卷缩变形,影响包心,还容易引起煤污病,甚至传播病毒病。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8~20余代,以卵在植株近地面根茎凹陷处、叶柄基部和叶片上越冬。
小菜蛾,被称作小青虫,属鳞翅目,菜蛾科,容易对十字花科蔬菜产生毁灭性伤害的一种害虫,尤其是对甘蓝、白菜、花椰菜、油菜、萝卜等作物受害最为严重。小菜蛾在国际上被公认成抗药性最严重的蔬菜害虫之一,由于其自身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易产生抗药性,若大量爆发则会对蔬菜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损害。此外小菜蛾爆发的高峰期为每年的3-4月和10-12月。
然而,目前防治甘蓝蚜虫和小菜蛾的杀虫剂,由于抗性问题,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导致防治力度加大了。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提高甘蓝蚜虫和小菜蛾防效,且降低药物抗性的杀虫剂,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复配使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复配杀虫剂,所提供的农用复配杀虫剂中,含有增效作用明显的杀虫组合物,具有用量少、成本低、药效好的优势,能够延缓害虫抗药性且对环境友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虫剂,所述杀虫剂的活性成分包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7:3;优选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5:5;优选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7:3;优选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
在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中,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质量之和占所述杀虫剂总质量的百分含量为1%-70%。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剂型为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还还含有辅料,所述辅料为增效剂、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载体、填料等,根据需要可适当添加,并无特别限定。
所述增效剂为PXG22,PXG22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的二苯基吡唑类化合物,属于GSTs的新型抑制剂,自身无杀虫活性,但可以降低害虫解毒酶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为30%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悬浮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嗪虫唑酰胺12%,戊吡虫胍18%,还包括增效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和去离子水。
本发明提供上述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湿润剂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消泡剂、防腐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嗪虫唑酰胺原药、戊吡虫胍原药、增效剂,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经一级砂磨和二级砂磨,使物料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剪切均匀即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
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优选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和小菜蛾。
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按一定比例复配,对甘蓝蚜虫和小菜蛾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扩大了防治谱,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提供的杀虫剂,通过添加PXG22,结合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复配增效,不但可以提高杀虫剂的防治效果,还可延缓或降低抗药性,延长杀虫剂的使用寿命,对害虫抗药性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药剂对甘蓝蚜虫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害虫:挑选温室中饲养生长均匀一致的甘蓝蚜虫雌成虫备用。
供试药剂:嗪虫唑酰胺原药、戊吡虫胍原药。
试验方法:采用喷雾法。用丙酮将嗪虫唑酰胺原药、戊吡虫胍的原药溶解,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置单剂母液,将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配成配比不同的药剂组合物母液,分别将单剂和各组合物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用来测定LC50。用毛笔将生长一致的甘蓝蚜虫雌成虫接入置放甘蓝叶片的培养皿。再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底盘进行定量喷雾,每皿放入30头蚜虫,每处理4个皿,每皿均匀喷雾,并设不含药剂处理作空白对照。处理后的试虫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60%-80%,16h/8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处理后48小时检查试虫死虫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与对应的死亡率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个药剂处理的LC50。根据Wadley法评价混剂的相互作用,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复配具有相加作用;SR≤0.5,则为拮抗作用;SR≥1.5,则为增效作用。
LC50(理论值)=(a+b)/(a/LC50a+b/LC50b)
SR=LC50(理论值)/LC50(实际值)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的联合作用结果
由表1可知,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按试验配比复配后对甘蓝蚜虫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两种不同的联合作用。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1:9、6:4-9:1时,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表现为相加作用。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5:5时,对甘蓝蚜虫表现为增效作用。特别是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时,SR值为2.86,表现为显著增效。
实施例2药剂对甘蓝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
防治对象:选取室内连续饲养、生长均匀一致的甘蓝小菜蛾。
试验方法:采用浸叶法。用丙酮将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原药溶解,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置单剂母液,将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配成配比不同的药剂组合物母液,分别将单剂和各组合物用0.1%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用来测定LC50。将甘蓝叶碟在药液中浸10s,取出晾干置于滤纸的培养皿中,接入试虫,每重复10头,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处理后的试虫倒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16h/8h条件下饲养和观察。处理后48h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与对应的死亡率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个药剂处理的LC50。根据Wadley法评价混剂的相互作用,其中,SR=0.5-1.5,则两种药剂复配具有相加作用;SR≤0.5,则为拮抗作用;SR≥1.5,则为增效作用。
LC50(理论值)=(a+b)/(a/LC50a+b/LC50b)
SR=LC50(理论值)/LC50(实际值)
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复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联合作用结果
由表2可知,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复配后对小菜蛾表现为相加和增效两种不同的联合作用。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1:9-3:7、8:2-9:1时,复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表现为相加作用。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7:3时,复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表现为增效作用。特别是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5:5时,SR值分别为2.28、2.45,表现为显著增效。
综合表1、表2可知,当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时,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和小菜蛾同时表现出显著增效作用。
实施例3 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的制备和质量性能
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的制备配方见表3。
表3 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制备配方
序号 配方组分 配比
1 嗪虫唑酰胺原药 12.0%
2 戊吡虫胍原药 18.0%
3 PXG22 15%
4 梳状接枝共聚物分散剂(Atlox4913) 6.0%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润湿剂(Lutensol·T08) 4.0%
6 有机硅消泡剂(SAG1572) 0.1%
7 BIT防腐剂(G20S) 0.3%
8 硅酸镁铝增稠剂(SF-04) 1.0%
9 黄原胶增稠剂 0.13%
10 去离子水 补足100%
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的制备:按上述表3的配方,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湿润剂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消泡剂、防腐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嗪虫唑酰胺原药、戊吡虫胍原药、增效剂,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经一级砂磨和二级砂磨,使物料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剪切均匀即得。
质量性能检测:根据本产品企业标准规定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质量检测结果
根据表4可以看出,30%嗪虫唑酰胺·戊吡虫胍悬浮剂的各项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企业标准指标要求。
实施例4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效
试验方法:在甘蓝蚜虫处于始发盛期施药。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每个处理4次重复,并设清水对照,每小区30m2。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取样点调查4株甘蓝,实施定点定株调查。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药剂处理按每亩30kg的用水量对各小区均匀喷雾,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药剂。分别于施药后1、7、14天调查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结果见表5。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后存活虫数)
×100/处理前虫口基数;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表5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效测定
从表5可以看出药剂对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而在相同施药剂量下,混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效显著优于单剂,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表现优良。田间观察,处理药剂对甘蓝植株安全。
实施例5复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防效
试验方法:在甘蓝小菜蛾处于低龄幼虫始发盛期施药。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保护行。每个处理4次重复,并设清水对照,每小区30m2。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取样点调查4株甘蓝,实施定点定株调查。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每药剂处理按每亩30kg的用水量对各小区均匀喷雾,试验期间不使用其他药剂。分别于施药后1、7、14天调查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及校正防效,结果见表6。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后存活虫数)×100/处理前虫口基数;
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表6复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效测定
从表6可以看出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而在相同施药剂量下,混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显著优于单剂,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表现优良。田间观察,处理药剂对甘蓝植株安全。
综合表5、表6可知,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复配药剂对甘蓝蚜虫和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效明显高于单剂,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表现优良。嗪虫唑酰胺和戊吡虫胍的复配药剂提高了防治效果,扩大了防治谱,减少了用药量,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活性成分包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2:8-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质量配比为4: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质量之和占所述杀虫剂总质量的百分含量为1%-7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颗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增效剂、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载体、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剂为PXG22。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30%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悬浮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为,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嗪虫唑酰胺12%,戊吡虫胍18%,还包括增效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防腐剂和去离子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湿润剂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再加入消泡剂、防腐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嗪虫唑酰胺原药、戊吡虫胍原药、增效剂,继续剪切混匀,然后进入卧式砂磨机中研磨,使物料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再加入增稠剂,剪切均匀即制得所述的悬浮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为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优选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和小菜蛾。
CN202310983212.5A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204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3212.5A CN1172044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3212.5A CN1172044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4437A true CN117204437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46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3212.5A Pending CN117204437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44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11427B (zh) 一种含介离子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7958268A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328813A (zh) 一种含植物源杀螨增效剂
CN114617129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514903B (zh) 一种含唑螨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052037B (zh) 一种含双三氟虫脲和乙螨唑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296417B (zh) 一种星·甲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7204437A (zh) 一种含嗪虫唑酰胺与戊吡虫胍的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10934145B (zh) 一种含有啶虫脒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
CN112120045A (zh) 杀茶小绿叶蝉的药剂
CN110959627A (zh) 农药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500354B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586789B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369328B (zh) 一种含三唑锡的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451416B (zh) 一种含苯并烯氟菌唑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849225A (zh) 一种含甲氧哌啶乙酯和oxazosulfyl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796384B (zh) 一种含双三氟虫脲与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10200003B (zh) 一种丁醚脲和苯氧威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281199B (zh) 一种用于防治菠菜小菜蛾的杀虫组合物
CN110934146B (zh) 一种含有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16473072A (zh) 一种含甲氧哌啶乙酯和嗪虫唑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213657A (zh) 一种防治跳甲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18761B (zh) 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化合物结合物
CN105475306A (zh) 含有氨氯吡啶酸和敌草快的除草组合物
CN117770263A (zh) 一种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