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2376A -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2376A
CN117202376A CN202311083114.2A CN202311083114A CN117202376A CN 117202376 A CN117202376 A CN 117202376A CN 202311083114 A CN202311083114 A CN 202311083114A CN 117202376 A CN117202376 A CN 117202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s
reserved
subframe
bitmap
sid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31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磊
铃木秀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23110831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2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2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2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4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e.g. D2D or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本公开提供了第一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包括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而配置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在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Description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1月3日、申请号为201680088408.6、发明名称为“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申请人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V2V/V2X通信系统中为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的资源池的指示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以及用于其的用户装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的V2V(车辆到车辆)/V2X(车辆到一切)资源池由时域和频域中的某些资源组成,并且时域中的资源位置由比特图指示。如果比特图的某个比特指示“1”,那么意味着它是V2V/V2X子帧,否则如果比特图的某个比特指示“0”,那么意味着它不是V2V/V2X子帧。
基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当前协议,比特图的尺寸可以是16、20或100比特。在通信中使用哪个比特图尺寸可以被配置或预配置。基于3GPP的当前协议,应当排除诸如发送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的一些子帧用于资源池,并且比特图可以不在系统帧号(SFN/DFN)周期内的其余子帧内(在排除SLSS子帧之后)重复整数次。例如,假设在SFN周期内存在10240个子帧,并且每160ms发送SLSS子帧,因此在SFN周期内存在64个SLSS子帧,剩余子帧的数量是10240-64=10176,这不能被诸如20比特或100比特的比特图尺寸划分。在剩余子帧不能被比特图的尺寸划分的情况下,将存在一些资源冲突问题。
图1示出了SFN周期内非整数次的比特图重复的示例。
在图1中,经由比特图用“1”指示的子帧表示它们在资源池内,并且经由比特图用“0”指示的子帧表示它们不在资源池内。在SFN周期内重复比特图的指示。在图1中,根据比特图由“0”指示的子帧可以由其它用户装备使用或者如发送PUSCH的其它用途。
如图1中所示,最后一次比特图重复跨过DFN/SFN边界。如果UE(用户装备)使用这个比特图并且如标号“101”所指示的那样保留资源,那么当从开始或SFN/DFN周期的某个偏移量应用比特图时,保留的资源会在下一个DFN/SFN周期中与其它UE的资源冲突。
基于这种考虑,3GPP的RAN1同意采用“保留子帧”的概念,其应当从SFN/DFN周期内的资源池配置中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在排除SLSS子帧和保留子帧之后的剩余子帧可以允许在SFN/DFN周期内以整数次重复比特图。仍然基于以上示例,在SFN周期内存在10240个子帧,SLSS子帧的数量是64,并且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因此用于资源池的剩余子帧的数量是10240-64-76=10100,这可以被100比特的比特图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解决图1所描述的冲突问题。
图2示出了在R1-1609726(RAN1的会议公开)中呈现的SFN/DFN周期内保留子帧的示例。
如图2中所示,子帧503是保留子帧,并且应当被排除用于资源池。此外,子帧255、256、257、512、513以及514用于发送SLSS信号并且也应当被排除用于资源池。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技术,问题是如何在SFN/DFN周期内设置或指示保留子帧。因此,考虑到以上各方面而产生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比特图设置用于指示资源池的保留子帧的方法。在本公开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发送或接收侧链路信号,该系统帧号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其中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在该方法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在该方法中,设置每个保留子帧的位置,其中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比特图设置用于指示资源池的保留子帧的用户装备。在本公开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发送或接收侧链路信号,该系统帧号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其中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用户装备包括通信单元和子帧保留单元。通信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子帧保留单元被配置为设置保留子帧,其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并且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比特图设置用于指示资源池的保留子帧的基站。在本公开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发送或接收侧链路信号,该系统帧号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其中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基站包括通信单元和子帧保留单元。通信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子帧保留单元被配置为设置保留子帧,其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并且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包括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而配置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以及发送单元,在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包括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而配置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以及在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发送侧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电路,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发送单元,发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子帧相关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发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子帧有关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通信装置,包括:电路,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接收侧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配置的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在第一组子帧中的一个子帧中接收侧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配置的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本公开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可以实现最小化通信系统中的资源浪费和侧链路传输等待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易于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SFN周期内非整数次的比特图重复的示例;
图2示出了在R1-1609726(RAN1的会议公开)中呈现的SFN/DFN周期内保留子帧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又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通过使用资源池进行通信的用户装备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通过使用资源池进行通信的基站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通常指示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另有指示。容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替换、组合和设计,所有这些配置都是明确预期的并且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
在V2V(车辆到车辆)/V2X(车辆到一切)通信系统中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在V2V/V2X通信系统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SFN/DFN)周期内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DFN是直接帧号,其可以参考3GPP TS 36.331。它是由上行链路子帧组成的周期。在FDD中,SFN周期与DFN周期基本相同,但是在TDD中,SFN周期将包括所有下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以及上行链路子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SFN周期和DFN周期两者,但是为了简化描述,在以下示例中主要假设SFN。
系统帧号(SFN)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在本公开中,比特图指示子帧是否是V2V/V2X资源。在本公开中,术语“预定义子帧”和“被排除子帧”在上下文中具有相同含义。可以在用户装备侧或基站侧执行如图3所示的方法。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为指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包括步骤S301和步骤S302。在步骤S301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在步骤S302中,设置每个保留子帧的位置,其中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于比特图的尺寸和系统帧号周期内剩余子帧的数量来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例如,保留子帧的数量等于(剩余子帧的数量)mod(比特图尺寸)的运算。具体地,可以基于以下公式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Y”:X=(系统帧号周期内的总子帧的数量-系统帧号周期内的预定义子帧的数量),并且Y=X mod(比特图尺寸)。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示例。
在图4中,每个子帧在1ms的时间内发送。在图4中,空白块表示被排除子帧,诸如SLSS子帧,并且具有斜线的块表示保留子帧。
如上所述,基于这个协定,应当排除发送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用于资源池。在以下的上下文中,应当排除的子帧被称为“被排除子帧”或“预定义子帧”。在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假设在系统帧号(SFN)周期内存在10240个子帧,并且每160ms发送每个SLSS子帧,因此在SFN周期内存在64个SLSS子帧。排除被排除子帧之后剩余子帧的数量是10240-64=10176。
对于尺寸为16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0,因为计算(10176mod 16)等于0。对于尺寸为20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16,因为计算(10176mod 20)等于16。对于尺寸为100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因为计算(10176mod 100)等于7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连续的子帧索引来确定“n”子帧。例如,子帧索引可以是子帧顺序号,诸如图4所示的SF#0、SF#1、SF#2、SF#3、...、SF#10240,它们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是连续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上“n个子帧”包括剩余的子帧和诸如SLSS子帧的预定义子帧两者。即,无论预定义子帧是否包含在“n个子帧”中,每“n个子帧”都设置保留子帧。
在这种情况下,保留子帧的位置可以与系统帧号周期内应当被排除用于指示资源池的预定义子帧中的任何一个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剩余子帧内最靠近预定义子帧并且在预定义子帧之前或之后的子帧中设置保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可以假设n=100,即,每100个子帧可以保留一个子帧(如指示为HFN)。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以从系统帧号周期的开始计数“100个子帧”(在这个示例中,假设子帧偏移量的数量为零)。在SFN周期内存在子帧偏移量的示例中,可以从系统帧号周期内的子帧偏移的末尾开始计数“100个子帧”。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尺寸为20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16,因此保留子帧可以是从HFN#0到HFN#15。对于尺寸为100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因此保留子帧可以是从HFN#0到HFN#75。
根据另一个示例,“100个子帧”不必从系统帧号周期的开始计数,“100个子帧”可以从系统帧号周期的任何位置计数。例如,在尺寸为20比特的比特图的情况下,保留子帧的数量是16,“100个子帧”可以是从HFN#10到HFN#25,或者从HFN#84到HFN#99,等等。在尺寸为100比特的比特图的情况下,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100个子帧”可以是从HFN#0到HFN#75,或者从HFN#10到HFN#85,或者从HFN#24到HFN#99,等等。
对于n=100的实施例,益处是,从标准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并且,考虑到mod运算之后的最大子帧数是99,它可以用于任何情况。而且,由于保留子帧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的,因此不同的资源池配置可以与相同的保留子帧相关,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可以基于系统帧号周期内的剩余子帧来确定n个子帧。这意味着以上“n个子帧”不包括预定义子帧。即,每“n个子帧”设置保留子帧,其中“n个子帧”是不包含预定义子帧的、可用于资源池的n个剩余子帧。
根据本实施例的示例,数字“n”等于FLOOR(剩余子帧的数量/保留子帧的数量)的运算,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运算。具体地,数字“n”可以基于以下公式来确定:
X=(系统帧号周期内的总子帧数-系统帧号周期内的预定义子帧数)
Y=X mod(比特图尺寸)
n=FLOOR(X/Y)
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n”可以被配置或预配置。
根据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保留子帧和诸如SLSS子帧的被排除子帧不能重叠。如果它们的位置重叠,那么应当将保留子帧放置在重叠的被排除子帧之前或之后的子帧中。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在图5中,空白块表示诸如SLSS子帧的预定义子帧,并且具有斜线的块表示保留子帧。
在这个示例中,还假设在SFN周期内存在10240个子帧,并且对于V2X资源池排除64个SLSS子帧,其中假设SLSS子帧的160ms周期性,使得剩余子帧是10240-64=10176个子帧。
在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每个保留子帧被设置在两个预定义子帧(诸如彼此相邻的SLSS子帧)的中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160ms周期性的时段中发送每个SLSS子帧,因此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160个子帧设置一个或两个保留子帧。
具体地,对于尺寸为16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0。对于尺寸为20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16,并且一个保留子帧可以从SFN周期的开始或其它位置设置在两个SLSS子帧的中间。
然而,对于尺寸为100比特的比特图,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两个相邻的预定义子帧(诸如SLSS子帧)的中间仅设置一个保留子帧,那么还有13个保留子帧无处可定。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一对两个保留子帧将被设置在两个预定义子帧(诸如SLSS子帧)的中间。相同的两个预定义子帧(诸如SLSS子帧)之间的号为“2”的保留子帧的数量是76-63=13,并且号为“1”的保留子帧的数量是63。设置保留子帧的模式可以是{2 22...1 1 1...1 1 1},或{1 1 1....2 2 2...1 1 1},或{1 1 1....1 1 1...2 2 2},{2 22...2 2 2...1 1 1},或{1 1 1....2 2 2...2 2 2},或{2 2 2....1 1 1...2 2 2},或{22 2....2 2 2...2 2 2}或其它。以上模式意味着相同的两个预定义子帧(诸如SLSS子帧)之间的“2”保留子帧可以放置在SFN周期内的任何位置。
这种实施例的益处在于,尽可能多地分布所有预定义子帧和用于资源池的保留子帧,并且最小化侧链路信号传输的等待时间。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的又一个示例。
在这个示例中,也假设在SFN周期内存在10240个子帧,为V2X资源池排除64个SLSS子帧,并且假设SLSS子帧的周期性为160ms,因此V2X资源池具有10240-64=10176个子帧。
如上所述,数字“n”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来确定:
X=(系统帧号周期内的总子帧数-系统帧号周期内的预定义子帧数)
Y=X mod(比特图尺寸)
n=FLOOR(X/Y)
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运算。
基于以上公式,对于尺寸为100比特的比特图,X=10176,Y=10176mod100=76,n=floor(10176/76)=133。因此,在SFN周期内每133个子帧可以设置一个保留子帧,因此总共有76个保留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具有100比特的比特图可以在SFN周期内重复整数次。对于尺寸为16比特的比特图和尺寸为20比特的比特图,可以执行相同的过程。
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除了侧链路同步子帧(SLSS)之外,预定义子帧在TDD中还可以包括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以及通过具有系统帧号周期内的第一系统帧号的子帧偏移量指示的子帧(SFN#0)。即,预定义子帧包括TDD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侧链路同步子帧以及由具有系统帧号周期的开始的子帧偏移量指示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在例如针对FDD的特殊情况下,子帧偏移量可以被设置为零。
具体地,在存在下行链路(DL)子帧、特殊子帧以及上行链路(UL)子帧的TDD的情况下,应当为资源池排除DL子帧和特殊子帧以及SLSS子帧。例如,对于TDD配置0,在SFN周期内仅存在1024个上行链路子帧,并且这1024个上行链路子帧是用于V2X资源池的潜在子帧。假设SLSS子帧的数量是64,那么对于V2X资源池,剩余子帧是1024-64=960个子帧。基于以上公式,X=960,Y=(960mod 100)=60,n=FLOOR(960/60)=16。这意味着每16个上行链路子帧设置一个保留子帧。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设置保留子帧的用户装备的示例。
在如图7所示的用户装备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系统帧号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比特图指示子帧是否是V2V/V2X资源。
如图7中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装备700包括通信单元701、子帧保留单元702、微处理器单元703以及存储器单元704。以上相应单元通过使用用户装备700内的数据和/或控制总线互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用户装备70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资源池与其它用户装备或基站通信。
通信单元701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通信系统中的V2V(车辆到车辆)/V2X(车辆到一切)资源池来向其它用户装备或基站发送侧链路信号和/或从其它用户装备或基站接收侧链路信号。通信单元701还可以包括其它硬件,诸如基带处理器和射频调制单元,用于处理和/或调制要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的信号。
子帧保留单元702被配置为设置保留子帧,其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并且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微处理器单元703被配置为执行相关程序,以处理存储在存储器单元704中的各种数据,并控制用户装备700中相应单元的操作。
存储器单元704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被配置为存储由微处理器703执行各种处理和控制所需的各种程序,并且RAM被配置为存储在微处理器单元703的处理和控制的过程中临时产生的中间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户装备700还可以包括天线单元。天线单元被配置为向其它用户装备或基站发送信号和/或从其它用户装备或基站接收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户装备700还可以包括接口单元。接口单元可以是但不限于一种类型的USB、IEEE13954、RJ11、RJ45等。接口单元被配置为与用户的外部设备(诸如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键盘或鼠标)连接,并从用户接收控制信息和/或程序命令和/或将数据输出到用户的外部设备。
如上所述的相应设备和/或单元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的用户装备7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设备和/或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比特图的尺寸和系统帧号周期内剩余子帧的数量来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保留子帧的数量等于(剩余子帧的数量)mod(比特图尺寸)的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保留子帧被设置在相邻的预定义子帧的中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n个子帧基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连续的子帧索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如果保留子帧的位置与系统帧号周期内应当被排除用于指示资源池的预定义子帧中的任何一个重叠,那么保留子帧被设置在剩余子帧内在预定义子帧之前或之后的最靠近的子帧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n”至少是100。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n个子帧是基于系统帧号周期内的剩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n等于FLOOR(剩余子帧的数量/保留子帧的数量)的运算,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子帧包括系统帧号周期内TDD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侧链路同步子帧以及由具有系统帧号的开始的子帧偏移量指示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设置保留子帧的基站的示例。
在如图8所示的基站中,资源池用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发送和/或接收侧链路信号。系统帧号周期包括预定义子帧和剩余子帧。剩余子帧是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比特图指示子帧是否是V2V/V2X资源。
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800包括通信单元801、子帧保留单元802、微处理器单元803以及存储器单元804。以上相应单元通过使用基站800内的数据和/或控制总线互连。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站80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资源池与其它基站或用户装备通信。
通信单元801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通信系统中的V2V(车辆到车辆)/V2X(车辆到一切)资源池来向其它基站或用户装备发送侧链路信号和/或从其它基站或用户装备接收侧链路信号。通信单元801还可以包括其它硬件,诸如基带处理器和射频调制单元,用于处理和/或调制要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的信号。
子帧保留单元802被配置为设置保留子帧,其中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使得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排除保留子帧和预定义子帧之后的子帧内重复比特图整数次,并且在系统帧号周期内每n个子帧设置最多两个保留子帧。
微处理器单元803被配置为执行相关程序,以处理存储在存储器单元804中的各种数据,并控制基站800中相应单元的操作。
存储器单元804还可以包括图中未示出的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被配置为存储由微处理器803执行各种处理和控制所需的各种程序,并且RAM被配置为存储在微处理器单元803的处理和控制的过程中临时产生的中间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基站800还可以包括天线单元。天线单元被配置为向其它基站或用户装备发送和/或从其它基站或用户装备接收侧链路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基站800还可以包括接口单元。接口单元可以是但不限于一种类型的USB、IEEE13954、RJ11、RJ45等。接口单元被配置为与用户的外部设备(诸如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键盘或鼠标)连接,并从用户接收控制信息和/或程序命令和/或将数据输出到用户的外部设备。
如上所述的相应设备和/或单元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的基站80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设备和/或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比特图的尺寸和系统帧号周期内剩余子帧的数量来确定保留子帧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保留子帧的数量等于(剩余子帧的数量)mod(比特图尺寸)的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保留子帧被设置在相邻的预定义子帧的中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n个子帧基于在系统帧号周期内连续的子帧索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如果保留子帧的位置与系统帧号周期内应当被排除用于指示资源池的预定义子帧中的任何一个重叠,那么保留子帧被设置在剩余子帧内在预定义子帧之前或之后的最靠近的子帧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n”至少是100。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n个子帧是基于系统帧号周期内的剩余子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数字n等于FLOOR(剩余子帧的数量/保留子帧的数量)的运算,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的运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预定义子帧包括系统帧号周期内TDD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侧链路同步子帧以及由具有系统帧号的开始的子帧偏移量指示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的以上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描述,并且它们的具体结构和操作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重新组合以上相应实施例的不同部分和操作,以产生同样符合本公开的概念的新实现。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和固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并且实现的方式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相应功能元素(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其中一个或多个功能元素或单元可以包含在任何其它功能元素中或连接到任何其它功能元素。
虽然已经结合上面的附图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仍然落入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变化和修改。

Claims (22)

1.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包括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而配置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在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发送侧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组子帧的数量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10240个子帧内的所述保留子帧的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Y=X mod(所述比特图的长度),
其中X=10240-(所述第二组子帧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组子帧中的子帧的数量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之间的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保留子帧被设置为每n个子帧到除了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之外的子帧,n由以下公式确定:
n=FLOOR(X/Y)
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整数的运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是从包括至少100个的多个数字中选择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TDD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比特图的每个比特指示每个对应的子帧是否是用于所述侧链路操作的子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组子帧内重复所述比特图。
1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而配置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以及
在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发送侧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11.一种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电路,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
发送单元,发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子帧相关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组子帧的数量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10240个子帧内的所述保留子帧的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
Y=X mod(所述比特图的长度),
其中X=10240-(所述第二组子帧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组子帧的子帧的数量来确定所述保留子帧之间的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保留子帧被设置为每n个子帧到除了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之外的子帧,n由以下公式确定:
n=FLOOR(X/Y)
其中FLOOR是向下舍入到最接近整数的运算。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比特图的长度是从包括至少100个的多个数字中选择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TDD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特殊子帧中的至少一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比特图的每个比特指示每个对应的子帧是否是用于所述侧链路操作的子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组子帧内重复所述比特图。
20.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
发送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子帧有关的比特图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所述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21.一种第三通信装置,包括:
电路,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
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组子帧中的子帧中接收侧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配置的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22.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确定可用于侧链路操作的第一组子帧;以及
在第一组子帧中的一个子帧中接收侧链路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组子帧包括除10240个子帧内的第二组子帧和保留子帧两者之外的子帧,所述第二组子帧包括其中配置有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的子帧,基于为侧链路操作的资源池配置的比特图的长度确定所述保留子帧。
CN202311083114.2A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Pending CN117202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114.2A CN117202376A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3114.2A CN117202376A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CN201680088408.6A CN109644439B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PCT/CN2016/104444 WO2018081974A1 (en) 2016-11-03 2016-11-03 Method of setting reserved subframes for resource poo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408.6A Division CN109644439B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2376A true CN117202376A (zh) 2023-12-08

Family

ID=6207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408.6A Active CN109644439B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CN202311083114.2A Pending CN117202376A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8408.6A Active CN109644439B (zh) 2016-11-03 2016-11-03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7378B2 (zh)
EP (2) EP4277312A3 (zh)
JP (1) JP6780103B2 (zh)
KR (1) KR20190082742A (zh)
CN (2) CN109644439B (zh)
AU (1) AU2016428407B2 (zh)
BR (1) BR112019003502A2 (zh)
MX (1) MX2019001431A (zh)
RU (1) RU2719470C1 (zh)
WO (1) WO2018081974A1 (zh)
ZA (1) ZA201900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3092B2 (en) * 2016-09-10 2021-04-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in selection period, subframe excluding subframe relating to subframe in which transmission has been performed during sensing peri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08633001B (zh) * 2017-03-24 2019-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US11356963B2 (en) * 2017-10-27 2022-06-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10051614A1 (en) * 2019-08-15 2021-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election and on-demand request for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CN116113033B (zh) * 2023-04-11 2023-06-30 上海新基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r系统与lte系统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442B (zh) * 2008-11-20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EP2306665A1 (en) * 2009-10-02 2011-04-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backhaul uplink HARQ protocol
CN102064879B (zh) * 2010-11-30 2014-05-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2218915B1 (ko) * 2013-09-05 2021-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L2922360T3 (pl) * 2014-03-21 2019-06-28 Sun Patent Trust Procedura żądania planowania dla łączności D2D
US20160095092A1 (en) * 2014-09-25 2016-03-31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se for device-to-device assisted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technologies
US20160295624A1 (en) 2015-04-02 2016-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pool design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US9769862B2 (en) 2015-04-09 2017-09-1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partial coverage and out-of-coverage sidelink discovery resource poo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186377B1 (ko) 2016-08-12 2020-12-04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D2d에서의 서브프레임 리소스들의 인덱싱
US10993092B2 (en) 2016-09-10 2021-04-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in selection period, subframe excluding subframe relating to subframe in which transmission has been performed during sensing peri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KR20180036476A (ko) 2016-09-30 2018-04-09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V2x를 위한 자원 풀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383117B2 (en) * 2016-09-30 2019-08-13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pool
CN115002910A (zh) * 2016-09-30 2022-09-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v2x通信中的发送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82742A (ko) 2019-07-10
CN109644439B (zh) 2023-08-22
AU2016428407B2 (en) 2021-12-02
CN109644439A (zh) 2019-04-16
JP6780103B2 (ja) 2020-11-04
US20220210769A1 (en) 2022-06-30
EP3536073B1 (en) 2024-01-10
US11317378B2 (en) 2022-04-26
EP4277312A3 (en) 2024-01-17
WO2018081974A1 (en) 2018-05-11
US20210289474A1 (en) 2021-09-16
RU2719470C1 (ru) 2020-04-17
ZA201900486B (en) 2020-05-27
EP3536073A4 (en) 2019-10-30
MX2019001431A (es) 2019-07-04
EP3536073A1 (en) 2019-09-11
JP2019533944A (ja) 2019-11-21
BR112019003502A2 (pt) 2019-05-21
EP4277312A2 (en) 2023-11-15
AU2016428407A1 (en)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439B (zh) 为资源池设置保留子帧的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CN106992847B (zh)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US1050659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CN108811114B (zh) 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535333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113557B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enhanced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995980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EP3603261A1 (en)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scheduled downlink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JP7424342B2 (ja) 端末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端末装置
CN104995979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515741A (zh) 一种在非授权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42970B (zh) 基于资源单位的非许可传输的反馈方法及设备
CN105191458A (zh) 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28448A (zh) 信道占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82469B (zh) 一种资源调度和碰撞指示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05411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指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580698B2 (ja) 時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US11997650B2 (en) Method of setting reserved subframes for resource pool,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700811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818829B2 (ja) 時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機器
CN11140464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08604925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141086A (ko) 사물 통신 단말의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수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