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2257A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02257A CN117202257A CN202210615574.4A CN202210615574A CN117202257A CN 117202257 A CN117202257 A CN 117202257A CN 202210615574 A CN202210615574 A CN 202210615574A CN 117202257 A CN117202257 A CN 1172022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ata packet
- data
- pdcp
- aggreg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并可以减少用户面时延。其方法为: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聚合数据包;终端设备的PDCP层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将多个数据包进行聚合,生成聚合数据包;PDCP层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PDCP层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MAC层或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的接入网用户面协议栈如图1所示,发送端(例如,UE)和接收端(例如,gNB)具有对等的协议层。以UE侧为例,用户面协议栈包括层1和层2。层1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层2包括以下子层(sublayer):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和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
在上行数据包处理过程中,UE的应用层生成上行数据包(简称数据包),通过SDAP层实现数据包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承载(radio bearer,RB)之间的映射,再将数据包发送到PDCP层;PDCP层为数据包分配序号(sequence number,SN),执行头压缩和完整性保护等,再将数据包递交到RLC层;RLC基于时频资源大小(size)将数据包传输到MAC层。MAC层复用不同的数据包到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再将数据包递交到物理层,物理层通过空中接口传输数据包。
目前,数据包在PDCP层执行完整性保护时,可以添加32bit的消息完整性鉴权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for Integrity,MAC-I)。现网中小包传输的频率高,例如,当数据包大小为40字节(bytes)时,仅添加MAC-I的占比达到10%,MAC-I的开销过高,增加了数据包的负荷。为了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可以将多个小包级联成一个大包传输(例如,可以在PDCP层将多个小包级联成一个大包传输)。但是,数据包级联引入了新的处理时延。并且,数据包级联后,增大了PDCP PDU的大小,引起数据包在RLC层分段的概率增大,导致用户面处理时延(从PDCP层的处理到物理层传输的过程的处理时延被称为用户面处理时延)可能过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并可以减少用户面时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RB的状态用于指示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聚合数据包;终端设备的PDCP层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将多个数据包进行聚合,生成聚合数据包;PDCP层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PDCP层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MAC层或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终端设备的PDC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避免MAC-I的开销过高,可以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并且,PDCP层可以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就向下一层(MAC层/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下一层(MAC层/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这样,PDCP层无需等待MAC层(通过RL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MA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用于触发PDCP处理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就可以聚合数据包以及向下层递交数据包,可以节省用户面处理时延。其中,MA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例如可以是上行调度授权(ULGrant)。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RB的状态用于指示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聚合数据包;终端设备的SDAP层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将多个数据包进行聚合,生成聚合数据包;SDAP层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SDAP层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终端设备的SDA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避免MAC-I的开销过高,降低数据包的负荷。由于无需由PDCP层或MAC层或RLC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且SDAP层的处理时延不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因此由SDA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不会导致用户面处理时延增大(这是由于数据包到达PDCP层和RLC层后,MAC层才请求传输资源,从MAC层请求到传输资源至MAC层通过该传输资源将数据传输出去的耗时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而如果数据包聚合过程是在SDAP层进行的,则意味着数据包到达PDCP层和RLC层时已经聚合完成,则数据包聚合过程不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MAC层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这样,可以避免TB资源无法承载PDCP PDU导致数据包丢失。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传输块TB资源无法承载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时,终端设备的MAC层对PDCP PDU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终端设备的MAC层对分段的报文生成序号SN,MAC层生成的SN和PDCP层为PDCP PDU生成的SN具有映射关系。这样,可以基于SN确定分段的报文的对应关系,避免报文发生混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参数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小区切换消息或特定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第一能力信息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保证网络设备配置的参数适配终端设备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第二能力信息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可以保证网络设备配置的参数适配终端设备的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聚合数据包的能力与终端设备的类型相关,终端设备的类型与终端设备的上行速率等级UL Category相关。例如,当UE UL Category为Cate0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3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3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2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5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1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PDCP层向RLC层或MAC层递交头压缩后的报文,头压缩后的报文预留X位完整性保护域,预留Y位数据包序号SN域;其中,X和Y为大于0的整数;在RLC层或MAC层处理头压缩后的报文时,PDCP层计算头压缩后的报文的完整性保护参数和SN序号,并填充完整性保护参数和SN序号到头压缩后的报文中。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在RLC层和PDCP层并行处理报文(数据包),减少用户面处理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在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时间点间隔n个符号发送用户数据;n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固定的数值;其中,n个符号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或高层控制信令或指示网络设备发送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这样,可以避免终端设备在发送PUSCH的时间点未能准备完善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可能导致的数据传输混乱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携带高层消息或L1信令,高层消息或L1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取消PUSCH上行授权,高层消息或L1信令包含调度请求、用户缓存的数据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以避免数据传输混乱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第一能力信息或第二能力信息中携带数据包聚合导致的处理时延。这样,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在分配上行授权资源时,可以考虑到数据包聚合导致的处理时延,避免PUSCH准备时间不足导致数据无法在启始符号发送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侧增加不同子载波间隔下聚合数据包产生的时延N3。这样,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在分配上行授权资源时,可以将基于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总处理时延确定发送上行PUSCH时时域所在的位置,可以避免PUSCH准备时间不足导致数据无法在启始符号发送的问题。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RB的状态用于指示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聚合数据包。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RB的状态用于指示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通过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聚合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MAC层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配置参数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小区切换消息或特定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能力信息,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第一能力信息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二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第二能力信息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聚合数据包的能力与终端设备的类型相关,终端设备的类型与终端设备的上行速率等级UL Category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在接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时间点间隔n个符号接收用户数据;n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固定的数值;其中,n个符号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或高层控制信令或指示网络设备发送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高层消息或L1信令,高层消息或L1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取消PUSCH上行授权,高层消息或L1信令包含调度请求、用户缓存的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能力信息或第二能力信息中携带数据包聚合导致的处理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侧增加不同子载波间隔下聚合数据包产生的时延N3。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电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电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以及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它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和基站侧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侧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各个子层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各个子层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的处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包的处理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E侧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E的各个子层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E的各个子层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包的处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包的处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UE侧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对应于某个子层中没有被处理的数据。对于某个子层而言,其接收到的数据是SDU。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对应于某个子层处理形成特定格式的数据。对于某个子层而言,其发送的数据是PDU。
可以理解的是,第N层协议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和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是一一对应的。
例如,对于SDAP层来说,其从上一层(应用层)接收到的数据是SDAP SDU,其向下一层(例如,PDCP层)发送的数据是SDAP PDU。对于PDCP层来说,其从上一层(SDAP层)接收到的数据是PDCP SDU,其向下一层(例如,RLC层)发送的数据是PDCP PDU。其中,PDCP SDU相当于SDAP PDU。
目前,用户面数据在PDCP层执行完整性保护时,可以添加32bit的MAC-I。现网中小包传输的频率高,例如,当数据包大小为40bytes时,仅添加MAC-I的占比达到10%,MAC-I的开销过高,增加了数据包的负荷。
为了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可以将多个小包级联成一个大包传输(例如,可以在PDCP层将多个小包级联成一个大包传输)。但是,数据包级联引入了新的处理时延。并且,数据包级联后,增大了PDCP PDU的大小,引起数据包在RLC层分段的概率增大,导致用户面处理时延(从PDCP层的处理到物理层传输的过程的处理时延被称为用户面处理时延)可能过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聚合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数据包的负荷,还可以减少用户面时延。
图2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侧设备100以及与网络侧设备100连接的终端侧设备200。网络侧设备(也可以称为网络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网络侧设备100可以是能和终端侧设备200通信的设备。例如,网络侧设备100可以为基站,该基站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NR中的基站,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网络中的基站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其中,NR中的基站还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gNB。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独立销售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实现相应功能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侧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200还可以称为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侧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侧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侧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侧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可以是独立销售的终端,也可以是终端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侧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的网络侧设备100或终端侧设备200,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或者是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三种不同的数据包聚合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种数据包聚合方式基于第一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如图3A所示,第一种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层1和层2。层1包括物理层,层2包括MAC层,RLC层,PDCP层和SDAP层等子层。
如图3B所示,各个子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SDAP层:进行QoS流处理和数据承载间映射(即可以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RB)以及头压缩等处理。其中,头压缩例如可以是健壮性包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DAP层还可以用于进行数据包聚合。
PDCP层: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安全保护(例如,加解密,完整性保护),以及数据包排序和数据包递交(按序/乱序递交)等处理。
RLC层:用于对数据包进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纠错,数据包分段组装和确认模式下数据包重分段等处理。
MAC层: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复用/解复用到传输信道上,将数据包映射到TB,还可以进行调度信息报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纠错和资源调度优先级处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数据包分段等处理。
应该理解的是,图3B示出了各个子层的主要功能,各个子层还可以包括其他未示出的功能,本申请不做限定。
UE采用第一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时,如图4所示,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流程如下:
S101、SDAP层从应用层获取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数据包,将具有不同QoS需求的IP数据包映射到不同RB。
SDAP层可以在不同的IP数据包(IP Packet)中添加不同的QoS流的标识(QoS flowID,QFI)。根据不同的QFI可以将不同IP数据包映射到不同RB。本申请实施例中,RB可以是指数据无线承载(Data RB,DRB),即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
例如,如图5所示,SDAP层可以将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在SDAP层可以称为SDAP SDU)映射到RB1。
S102、SDAP层对IP数据包执行头压缩过程。
其中,IP数据包可以包括IP分组报头(简称IP头)和IP数据。SDAP层可以对IP数据包的IP头进行压缩,即可以减少包括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IP头的大小,使得IP头可以仅包括必要信息,以便提高无线接口的传送效率。
如图6所示,可以分别对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的IP头进行头压缩以减少IP数据包的负荷。
S103、SDAP层聚合IP数据包。
SDAP层可以根据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聚合头压缩后的IP数据包。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可以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由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UE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UE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UE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可以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等。
不同类型的UE可以对应不同的数据包聚合能力。可以根据UE上行速率等级(UE ULCategory)区分不同类型的UE。如表1所示,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0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3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3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2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5时,SDA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10。
表1
UE上行速率等级 | SDAP层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 |
Cate 0 | 30 |
Cate 3 | 20 |
Cate 5 | 10 |
终端和基站之间在建立承载时,基站可以根据UE的能力信息为UE配置和下发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例如,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消息下发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其中,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数据包级联控制标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聚合数据包数目可以为N,表示最多N个IP数据包可以被聚合为一个大数据包。聚合数据包大小可以为S,表示允许聚合后的数据包的最大Size为S字节(bytes)。数据包级联控制标志,用于指示IP数据包对应的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级联数据包。RB的状态可以包括激活状态或非激活状态。其中,激活状态用于指示RB当前被允许承载聚合级联数据包,即UE可以在该RB执行多个数据包的聚合操作。非激活状态用于指示RB当前不被允许承载聚合级联数据包,即UE不可以在该RB执行多个数据包的聚合操作。RB默认配置可以为激活状态。基站或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发送高层消息,或L3消息(L2消息或L1消息),或MACCE,或物理层信令更改RB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基站之间在建立承载时网络可以下发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但不限于在建立承载时下发。例如,也可以在切换过程通过切换消息发送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的,数据包聚合完成后,还可以在聚合后的IP数据包前面添加SDAP头。
示例性的,假设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基站配置的聚合数据包数目N为2,SDAP层可以将应用层的每2个IP数据包聚合为一个大的数据包。如图6所示,可以对头压缩后的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数据包,对聚合后的数据包添加SDAP头可以得到SDAP PDU。
S104、当SDAP层完成数据包的聚合后,向PDCP层递交SDAP 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聚合数据达到控制门限要求,例如达到最大允许聚合的数据包数目N,或者达到S字节时,数据包聚合完成。SDAP层向下一层(例如,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SDAP PDU)。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假设最大允许聚合的数据包数目N为2,SDAP层可以对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进行聚合,并对聚合后的数据包添加SDAP头(即H)得到SDAP PDU,再向PDCP层递交SDAP PDU。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DAP层可以依照递交周期向下一层(例如,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即在每个递交周期向下一层递交该递交周期内聚合的数据包。其中,递交周期的时长可以是Xms(例如3ms,5ms等),本申请对递交周期的时间单位和具体参数配置不做限定。
S105、PDCP层从SDAP层接收SDAP PDU,并对SDAP PDU执行完整性保护等操作得到PDCP PDU。
示例性的,PDCP层执行完整性保护操作可以是为每个SDAP PDU添加MAC-I,MAC-I可以包括32bit。
如图6所示,可以向SDAP PDU(SDAP PDU在PDCP层可以称为PDCP SDU)添加MAC-I,再添加PDCP头,以得到PDCP PDU。
S106、PDCP层将PDCP PDU递交到RLC层。
如图5所示,PDCP层可以将PDCP PDU递交到RLC层。PDCP PDU包括PDCP SDU和H,H可以包括MAC-I和SDAP头。
S107、RLC层从PDCP层接收PDCP PDU,对PDCP PDU进行处理得到RLC PDU。
为了确保每个RB的QoS要求,RLC层可以提供三种操作模式,包括透明模式(TM)、未应答模式(UM)和应答模式(AM)。当RLC层采用应答模式(AM)时,可以通过ARQ功能执行重传,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RLC层可以对每个逻辑信道组对应的PDCP PDU进行分段/重组,以匹配MAC层为其分配的MAC PDU的大小。RLC层可以对分段/重组后的PDCP PDU加上RLC头封装成RLC PDU交付给MAC层。其中,RLC头可以包括序列号(SN),使得接收侧可以根据SN得知在传送期间丢失的RLC PDU。
S108、RLC层向MAC层发送RLC PDU。
如图5所示,RLC层从PDCP层接收PDCP PDU(PDCP PDU在RLC层称为RLC SDU),向MAC层发送RLC PDU。其中,RLC PDU包括RLC SDU和H,H可以包括RLC头。
S109、MAC层接收RLC PDU(RLC PDU在MAC层称为MAC SDU),对RLC PDU进行处理得到MAC PDU。
MAC层起调度作用,负责将本次传输所对应的物理资源(传输信道),按照预设的调度策略(如长时间不调度优先分配(即优先调度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数据)或按数据的优先级调度)分配给若干个逻辑信道组,每个逻辑信道组的RLC PDU长度可以不同。MAC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RLC PDU串联在一起,加上MAC子头封装成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DU),一个MAC PDU可以承载多个不同逻辑信道组的数据。
一个MAC PDU可以被承载到一个TB,TB的大小由分配给该TB的物理资源数及调制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决定。即MAC PDU长度由TB的物理资源数目及码率、调制方式、空分复用层数等决定。同时,基站为该TB分配资源及确定该TB的调制方式及码率时,考虑的因素包括链路质量状况、缓存器中的数据大小(每个逻辑信道组对应于一个缓存器)、逻辑信道组优先级、待调度用户数量、用户优先级等。
如图5所示,MAC层可以从RLC层接收RLC PDU(即MAC SDU),根据RLC PDU得到MACPDU。其中,MAC PDU包括MAC SDU和H,H包括MAC头。MAC层可以将MAC PDU映射到TB1。
S110、MAC层向物理层发送MAC PDU。
物理层接收来自MAC层的MAC PDU,通过速率匹配将MAC PDU与实际物理资源的大小进行匹配。其余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SDA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以降低数据包的负荷。由于无需由PDCP层或MAC层或RLC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且SDAP层的处理时延不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因此由SDA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不会导致用户面处理时延增大(这是由于数据包到达PDCP层和RLC层后,MAC层才请求传输资源,从MAC层请求到传输资源至MAC层通过该传输资源将数据传输出去的耗时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而如果数据包聚合过程是在SDAP层进行的,则意味着数据包到达PDCP层和RLC层时已经聚合完成,则数据包聚合过程不属于用户面处理时延)。
第二种数据包聚合方式基于第二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如图7A所示,第二种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包括层1和层2。层1包括物理层(PHY),层2包括MAC层,PDCP层和SDAP层等子层。
如图7B所示,各个子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SDAP层:QoS流和数据承载间映射(即可以将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RB)等处理。可选的,SDAP层可以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头压缩(例如,ROHC)。
PDCP层:用于安全保护(例如,加解密,完整性保护等),数据包排序,ARQ和数据包递交(按序/乱序递交)等。可选的,若SDAP层未进行头压缩,PDCP层可以用于对数据包进行头压缩(例如,ROHC)。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PDCP层还可以用于进行数据包聚合。
MAC层: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复用/解复用到传输信道上。MAC层还可以进行调度信息报告、HARQ纠错和资源调度优先级处理、多路复用、数据包分段等。
UE采用第二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时,如图8所示,上行数据包的处理流程如下:
S201、SDAP层从应用层获取IP数据包,将具有不同QoS需求的IP数据包映射到不同RB。
IP数据包在SDAP层可以称为SDAP SDU。SDAP层可以为每个SDAP SDU添加SDAP头封装成SDAP PDU。具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S101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SDAP层可以将IP数据包1和IP数据包2对应的SDAP PDU映射到RB1。
S202、SDAP层向PDCP层递交SDAP PDU。
S203、PDCP层对SDAP PDU执行头压缩过程。
PDCP层可以对SDAP PDU的IP头进行压缩,或者,PDCP层可以对SDAP PDU的IP头和SDAP包头进行压缩,减少包括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大小,以便提高无线接口的传送效率。
如图10所示,PDCP层可以分别对SDAP PDU 1和SDAP PDU 2进行头压缩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的大小。
S204、PDCP层聚合压缩后的数据包。
PDCP层可以聚合头压缩后的数据包。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可以由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由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UE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UE能力信息(第一能力信息),UE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可以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等。
不同类型的UE可以对应不同的数据包聚合能力。可以根据UE上行速率等级(UE ULCategory)区分不同的UE。如表2所示,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0时,PDC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3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3时,PDC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20;当UE UL Category为Cate 5时,PDCP层能够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为10。
表2
UE上行速率等级 | PDCP层聚合的数据包最大数目 |
Cate 0 | 30 |
Cate 3 | 20 |
Cate 5 | 10 |
终端和基站之间在建立承载时,基站可以根据UE的能力信息为UE配置和下发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可以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数据包级联控制标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聚合数据包数目可以为N,表示最多N个IP数据包可以被聚合为一个大数据包。聚合数据包大小可以为S,表示允许聚合后的数据包的最大Size为S字节(bytes)。数据包级联控制标志,用于指示IP数据包对应的RB是否被允许聚合级联数据包。RB的状态可以包括激活状态或非激活状态。其中,激活状态用于指示RB当前被允许承载聚合级联数据包,即UE可以在该RB执行多个数据包的聚合操作。非激活状态用于指示RB当前不被允许承载聚合级联数据包,即UE不可以在该RB执行多个数据包的聚合操作。RB默认配置可以为激活状态。基站或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发送高层消息,或L3消息(L2消息或L1消息),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更改RB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基站之间在建立承载时网络可以下发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但不限于在建立承载时下发。例如,也可以在切换过程通过切换消息发送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相关配置参数,本申请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假设核心网设备配置或者基站配置的聚合数据包数目N为2,PDCP层可以将应用层的每2个SDAP PDU聚合为一个大的数据包。如图10所示,可以对头压缩后的SDAPPDU 1和SDAP PDU 2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数据包。
S205、当PDCP层完成数据包的聚合后,执行完整性保护等操作得到PDCP PDU。
示例性的,PDCP层执行完整性保护操作可以是为聚合后的数据包添加MAC-I,MAC-I可以包括32bit。
如图10所示,可以向聚合后的数据包添加MAC-I,再添加PDCP头,可以得到PDCPPDU。其中,PDCP头中可以包括SN序号。
为了确保每个RB的QoS要求,PDCP层可以提供三种操作模式,包括透明模式(TM)、未应答模式(UM)和应答模式(AM)。
当PDCP层采用应答模式(AM)时,PDCP层可以为每个AM承载(即AM模式的RB)设置对应的发送窗口,发送窗口包括发送方的PDCP层已发送但尚未被确认的帧(frame)的序号。发送窗口的大小可以由网络配置。当AM模式的数据被发送后,PDCP层接收到对端发送的确认消息后,发送窗口向前滑动。PDCP层实体或者MAC层实体可以触发对端发送反馈消息。例如可以通过MAC CE快速请求对端实体答复是否已成功接收到AM模式的数据。如果AM模式的数据未被对端接收,PDCP层实体触发ARQ功能执行重传。PDCP层判断AM模式的数据未被对端成功接收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A、对端实体确认NACK答复;B、本地MAC实体确认传输失败;C、重传定时器超时。
S206、PDCP层向MAC层递交PDCP PDU。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聚合数据达到控制门限要求,例如达到最大允许聚合的数据包数目N,或者达到S字节时,数据包聚合完成,PDCP层向下一层(例如,MA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PDCP PDU)。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假设最大允许聚合的数据包数目N为2,PDCP层可以对SDAPPDU1和SDAP PDU2进行聚合,并对聚合后的数据包添加PDCP头(即H)得到PDCP PDU,再向PDCP层递交PDCP PDU。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DCP层可以依照递交周期向下一层(例如,MA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即在每个递交周期向下一层递交该递交周期内聚合的数据包。其中,递交周期的时长可以是Xms(例如3ms,5ms等),本申请对递交周期的时间单位和具体参数配置不做限定。
S207、MAC层接收PDCP PDU(PDCP PDU在MAC层称为MAC SDU),对PDCP PDU进行处理得到MAC PDU。
MAC层可以对PDCP PDU进行级联或分段处理。例如,MAC层从PDCP层接收数据包(PDCP PDU),基于数据复用原则,可以将一个或多个PDCP PDU串联(级联)在一起,再添加MAC子头封装成MAC PDU。即MAC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PDCP PDU复用为一个MAC PDU。复用数据包的原则是避免分段场景的发生。MAC层可以对级联的报文指定SN,即级联的报文可以对应一个MAC SN。可以在MAC层内部映射MAC SN和PDCP SN(报文在PDCP层被指定的SN)。即可以对MAC SN和PDCP SN进行关联映射。
在当前有效的TB资源无法承载任何一个完整的PDCP PDU时,MAC层可以基于网络的配置,确定是否执行分段功能。当分段功能是不可用/未使能(disable),MAC层将忽略分段操作。当分段功能是disable,且存在需要分段的数据包时,MAC层可以上报资源请求消息,请求网络分配资源,以便及时发送数据。当分段功能是可用/使能(enable)时(例如,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MAC层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MAC层可以对分段的报文指定SN,即分段的报文可以对应一个MAC SN。可以在MAC层内部映射MAC SN和PDCP SN(报文在PDCP层被指定的SN)。即可以对MAC SN和PDCP SN进行关联映射。基于有效的资源大小,MAC层对PDCP PDU执行分段操作。其中,分段的MAC PDU可以具有最高发送的优先级。
另外,针对AM模式的数据,MAC层可以基于HARQ的反馈信息,通知PDCP层是否执行ARQ重传操作。
然后,MAC层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数据包复用/解复用到传输信道上,再将MAC PDU映射到TB上。
如图9所示,MAC层可以从PDCP层接收PDCP PDU(即MAC SDU),根据PDCP PDU得到MAC PDU。其中,MAC PDU包括MAC SDU和H,H包括MAC头。MAC层可以将MAC PDU映射到TB1。
S208、MAC层向物理层发送MAC PDU。
物理层接收来自MAC层的MAC PDU,通过速率匹配将其与实际物理资源的大小进行匹配。其余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PDCP层进行数据包聚合,以降低数据包的负荷。并且,PDCP层可以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就向下一层(例如,MA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下一层(例如,MA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这样,PDCP层无需等待MA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MA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用于触发PDCP处理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就可以聚合数据包以及向下层递交数据包,可以节省用户面处理时延。其中,MAC层发送的调度指示例如可以是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的基础上,网络还可以控制UE是否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例如,基站可以通过信令(第二指示信息)指示UE启动或不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若基站指示UE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UE的PDCP层可以为每一个到达的数据包(PDCP SDU)进行头压缩。当PDCP层需要向下层(例如,RLC层或MAC层)递交PDU时,UE PDCP层直接将经过头压缩报文提交给下层,该报文包括一个或多个PDCPSDU,该报文预留X位(bit)的完整性保护域,预留Y bit数据包SN域。当RLC层或MAC层处理该报文时,PDCP层同时计算完整性保护参数,并填充SN序号到报文中。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在RLC层和PDCP层并行处理报文,减少用户面处理时延。
第三种数据包聚合方式基于如图11所示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可以由PDCP层聚合数据包,且PDCP层可以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下一层(例如,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下一层(例如,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PDCP PDU),RLC层将PDCP PDU递交至MAC层。这样,PDCP层无需等待MAC层发送的资源指示就可以开始聚合数据包,可以节省用户面处理时延。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文介绍的三种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的基础上,为防止UE在用户面时延内未能准备完善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导致数据无法在启始符号发送的问题,UE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以上行资源分配方式为DCI 0_0举例说明。Format DCI 0_0中可以包含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TDRA)信息。当然,Format DCI 0_0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在此不做赘述。其中,TDRA可以由RRC高层参数配置,TDRA中可以包含如下参数:
其中,K2为时隙偏移(slot offset),即上行调度DCI与其调度PUSCH之间的时间间隔,startSymbolAndLength为PUSCH开始的符号位置和PUSCH持续的符号长度。
UE接收到上行授权(UL Grant)后,需要一段时间T准备在PUSCH上发送的数据。如果UE不能在这段时间内准备好要发送的数据,例如UE处理级联数据包(即聚合数据包)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但不限制仅为该原因),导致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在发送PUSCH的时间点(由K2和startSymbolAndLength确定)未能准备完善,UE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UE间隔(skip)n个符号(symbol),在第n+1个symbol上发送数据。其中,n可以是网络配置给UE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数值,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UE可以在间隔的n个符号插入参考信号,或者插入高层控制信令,或者插入通知基站PUSCH发送符号位置的序列的信令,或者UE可以进行打孔(punching)处理,本申请不做限定。
或者,UE可以在最近的PUSCH/PUCCH上发送高层消息或L1(layer 1)信令,以取消本次调度。其中,高层消息或L1信令中可以包含调度请求、用户缓存的数据等,本申请不做限定。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接收到该高层消息或L1信令后,可以取消本次PUSCH上行授权(Grant)。
需要说明的是,解决方案1是以上行资源分配方式为DCI 0_0为例进行说明的,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上行资源的方式或者以其它DCI格式分配资源的方式进行上行资源分配,本申请不做限定。
解决方案2:UE接收到上行Grant后,需要时间T来准备在PUSCH上发送的数据,这段时间T可以称为终端处理时延T。其中,T与参数PUSCH准备时间N2(单位,符号)相关。如表3所示,μ代表不同子载波间隔,μ的取值为0对应15KHz,μ的取值为1对应30kHz,μ的取值为2对应60KHz,μ的取值为3对应120KHz,不同子载波间隔下PUSCH的准备时间(preparation time)不同。例如,μ的取值为0时,N2为10个符号;μ的取值为1时,N2为12个符号;μ的取值为2时,N2为23个符号;μ的取值为3时,N2为36个符号。
表3
μ | PUSCH准备时间N2 |
0 | 10 |
1 | 12 |
2 | 23 |
3 | 36 |
如果UE不能在这段时间内准备好要发送的数据,例如UE处理级联数据包(即聚合数据包)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但不限制仅为该原因),导致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在发送PUSCH的时间点未能准备完善,为防止PUSCH准备时间不足导致数据无法在启始符号发送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A、UE上报能力时,报告最大PDCP聚合导致的后处理时延,X symbol,基站调度分配资源时增加考虑X symbol延时。
B、增加不同子载波间隔下聚合数据包产生的时延N3,计算最大总处理时延N。如表4所示,μ代表不同子载波间隔,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N2不同。不同子载波间隔还可以对应不同的N3,N3可以表示聚合数据包产生的时延。例如,μ的取值为0时,N3为5个符号;μ的取值为1时,N3为6个符号;μ的取值为2时,N3为12个符号;μ的取值为3时,N3为18个符号。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总时延N为其对应的N2和N3的和。
表4
μ | PUSCH准备时间N2 | 聚合报文产生的时延N3 | 最大总处理时延N |
0 | 10 | 5 | 15 |
1 | 12 | 6 | 18 |
2 | 23 | 12 | 35 |
3 | 36 | 18 | 54 |
当PDCP进行数据包聚合时,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在分配上行授权资源时,可以将基于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总处理时延确定发送上行PUSCH时时域所在的位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所述RB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聚合数据包;
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层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将多个数据包进行聚合,生成聚合数据包;
所述PDCP层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或无线链路控制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PDCP层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MAC层或RLC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
2.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括聚合数据包数目N、聚合数据包大小S、资源块RB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数据包数目N用于指示最多N个数据包聚合为一个数据包,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聚合数据包大小S用于指示数据包聚合后的大小不超过S,S大于0,所述RB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RB是否被允许承载聚合数据包,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聚合数据包;
所述终端设备的SDAP层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将多个数据包进行聚合,生成聚合数据包;
所述SDAP层在数据包聚合完成后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或者
所述SDAP层依照预设递交周期向PDCP层递交聚合后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层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传输块TB资源无法承载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时,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层对所述PDCP PDU进行数据包分段处理;
所述终端设备的MAC层对分段的报文生成序号SN,所述MAC层生成的SN和所述PDCP层为所述PDCP PDU生成的SN具有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小区切换消息或特定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所述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SDAP层聚合数据包的能力,所述第二能力信息包括所述聚合数据包数目N或所述聚合数据包大小S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聚合数据包的能力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相关,所述终端设备的类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速率等级UL Category相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
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启动PDCP层并行预处理,所述PDCP层向RLC层或MAC层递交头压缩后的报文,所述头压缩后的报文预留X位完整性保护域,预留Y位数据包序号SN域;其中,X和Y为大于0的整数;
在所述RLC层或所述MAC层处理所述头压缩后的报文时,所述PDCP层计算所述头压缩后的报文的完整性保护参数和SN序号,并填充所述完整性保护参数和所述SN序号到所述头压缩后的报文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时间点间隔n个符号发送用户数据;所述n是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固定的数值;
其中,所述n个符号用于发送参考信号或高层控制信令或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用户数据的位置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携带高层消息或L1信令,所述高层消息或L1信令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取消PUSCH上行授权,所述高层消息或L1信令包含调度请求、用户缓存的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或所述第二能力信息中携带数据包聚合导致的处理时延。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设备侧增加不同子载波间隔下聚合数据包产生的时延N3。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电路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电路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在计算机上运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15574.4A CN117202257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PCT/CN2023/088138 WO2023231599A1 (zh) | 2022-05-31 | 2023-04-13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15574.4A CN117202257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2257A true CN117202257A (zh) | 2023-12-08 |
Family
ID=8900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15574.4A Pending CN117202257A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02257A (zh) |
WO (1) | WO2023231599A1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97918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Mediatek Inc. | Segmentation and Concatenation for New Radio Systems |
CN108738080A (zh) * | 2017-04-20 | 2018-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90215719A1 (en) * | 2018-01-10 | 2019-07-11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11316689A (zh) * | 2017-11-10 | 2020-06-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00245184A1 (en) * | 2018-05-21 | 2020-07-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d processing sdap control pdu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200305225A1 (en) * | 2016-04-01 | 2020-09-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for a packet convergence and link control (pclc) layer |
CN113473410A (zh) * | 2018-09-28 | 2021-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498220A (zh) * | 2020-03-18 | 2021-10-1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基站及其方法 |
WO2022036611A1 (zh) * | 2020-08-19 | 2022-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4189901A (zh) * | 2017-05-05 | 2022-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接收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2128B (zh) * | 2009-06-25 | 2013-03-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及设备 |
CN102300259B (zh) * | 2011-09-16 | 2015-06-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块级联和拆解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9413692A (zh) * | 2017-08-18 | 2019-03-01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CN113839739B (zh) * | 2020-06-24 | 2023-07-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2022
- 2022-05-31 CN CN202210615574.4A patent/CN117202257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4-13 WO PCT/CN2023/088138 patent/WO2023231599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305225A1 (en) * | 2016-04-01 | 2020-09-2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for a packet convergence and link control (pclc) layer |
US20180097918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Mediatek Inc. | Segmentation and Concatenation for New Radio Systems |
CN108738080A (zh) * | 2017-04-20 | 2018-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189901A (zh) * | 2017-05-05 | 2022-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接收状态报告方法及装置 |
CN111316689A (zh) * | 2017-11-10 | 2020-06-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90215719A1 (en) * | 2018-01-10 | 2019-07-11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200245184A1 (en) * | 2018-05-21 | 2020-07-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ying and processing sdap control pdu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3473410A (zh) * | 2018-09-28 | 2021-10-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498220A (zh) * | 2020-03-18 | 2021-10-12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基站及其方法 |
WO2022036611A1 (zh) * | 2020-08-19 | 2022-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31599A1 (zh) | 2023-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86275B2 (ja) | 集積回路 | |
US991328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logical channels | |
AU2006229508B2 (en) | Method of generating lower layer data block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782569B (zh) |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 |
JP6959331B2 (ja) | データ送信ノード、データ受信ノード、データ受信ノードに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送信ノードからデータを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 | |
EP3737183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0199541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006935A1 (en) | Mini-token bucke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
CN10880951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7202257A (zh)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KR20090084701A (ko) | SR (Scheduling Request) 과 PBR (Prioritized Bit Rate)을 고려하여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 동작을 효율적으로 수행하는 방법 | |
WO2018202186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US8971276B1 (en) | Techniques for increasing uplink throughput for multiple flow control mechanisms | |
EP4340314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7835333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8869622A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芯片以及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