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3692A -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Google Patents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3692A
CN109413692A CN201710714171.4A CN201710714171A CN109413692A CN 109413692 A CN109413692 A CN 109413692A CN 201710714171 A CN201710714171 A CN 201710714171A CN 109413692 A CN109413692 A CN 109413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length
data packet
indication field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41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ilic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1417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36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0932 priority patent/WO20190341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3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369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时间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该方法包括:发送端的第一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PDCP SDU,该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第一PDCP实体对该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第一PDCP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第一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

Description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背景技术
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通信速率和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速率的提升和各种应用的层出不穷,通信系统中的小包越来越多,而通信系统的内存和处理时延往往与数据包的数量密切相关,小包的增加对处理时延和内存都构成了挑战。
现有技术中,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在收到授权后,基于授权资源大小调度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由于级联小包需要一定的处理开销,因此在级联小包时会限制级联的小包的数量,以防止因无法按时完成级联导致数据包无法按授权约束的时间发送的情况。虽然限制级联小包的数量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能够避免出错,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授权使用不充分,降低数据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RLC层需要基于授权约束的时间级联更多数量的小包,而这就需要降低RLC层的级联处理开销。因此,如何降低RLC层的级联处理开销,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用于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rvice Data Unit,PDCP SDU),该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第一PDCP实体对该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第一PDCP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
应理解,该PDCP PDU仅包括一个PDCP序列号(Sequence Numbering,SN)
还应理解,被进行级联处理的多个数据包可以是用户面数据,也可以是控制面数据。也就是说,第一无线承载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也可以是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的PDCP处理可以包括:头压缩、加密和添加PDCP头处理。第一PDCP实体对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可以包括:完整性保护、加密和添加PDCP头处理。头压缩、加密、完整性保护和添加PDCP头处理。第一PDCP实体对PDCP SDU的PDCP处理具体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还应理解,上述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比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一PDCP实体可以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也可以随之演进和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预设长度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预设长度可以是1500字节或1630字节。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通过在PDCP层引入级联功能,由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将小包级联为大包,这样能够降低RLC层基于授权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进而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RLC层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也能够减少内存的占用。再一方面,通过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能够降低PDCP/RLC头的开销,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该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该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
可选地,该级联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从而,能够节省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二预设长度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二预设长度可以是255字节或127字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可选地,该长度指示字段可以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或者,该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位于PDCP头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三预设长度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三预设长度可以是255字节或127字节。
进一步地,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可选地,所述长度指示字段或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或者,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位于该PDCP PDU的PDCP头中。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第一PDCP实体在接收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M个数据包时启动丢弃定时器,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第一PDCP实体还未向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PDCP PDU进行丢包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计超时丢弃机制,可以防止发送端的发射机的过渡时延和排队现象。
可选地,在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其中,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PDCP实体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用于接收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
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第二PDCP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通过在PDCP层引入级联功能,由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将小包级联为大包,这样能够降低RLC层基于授权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进而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RLC层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也能够减少内存的占用。再一方面,通过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能够降低PDCP/RLC头的开销,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
其中,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包括:
第二PDCP实体根据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发送端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所述接收端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接收端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发送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接收端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发送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接收,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接收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本申请的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PDCP 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PDCP 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PDCP 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PDCP PDU的格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5G)系统)等。其中,5G系统也可以称为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系统。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简单介绍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其中,网络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SM)或码分多址(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接入点或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以及未来5G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如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基站(gNodeB,gNB)、小基站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终端设备12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另外,该小区还可以是超级小区(Hypercell)。Hypercell采用用户为中心的无蜂窝无线接入(User Centric No Cell Radio Access,UCNC)技术,即终端设备不再接入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站点(例如,TRP),而是接入一个包含一组TRP的逻辑实体(Logical Entity,LE)来获得服务,这种逻辑实体可以称为Hypercell。Hypercell的边界是灵活的,可以根据网络负载、用户分布的变化而变化。Hypercell内的所有TRP对于终端设备都是透明的,终端设备只需要根据Hypercell ID接入,就可以获得Hypercell内TRP的服务,而不再固定与某个TRP连接。
LTE协议架构中,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在收到授权后,基于授权资源大小调度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由于级联小包需要一定的时间开销,因此在级联小包时会限制级联的小包的数量,以防止因无法按时完成级联导致数据包无法按授权约束的时间发送的情况。虽然限制级联小包的数量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能够避免出错,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授权使用不充分,降低数据传输效率。因此,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RLC层需要基于授权约束的时间级联更多数量的小包,而这就需要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因此,如何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在PDCP层引入级联功能,由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将小包级联为大包,这样能够降低RLC层基于授权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进而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大包”和“小包”进行简要解释。
“大包”和“小包”是相对的概念,大包相对于小包长度较长,比如,长度为1500字节的数据包可以认为是大包,长度为255字节的数据包可以认为是小包。
一般地,长度小于或等于255字节的数据包都称为小包,长度大于255字节的数据包称为大包。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下,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可以是终端设备,接收端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发送端可以是网络设备,接收端可以是终端设备。
还应理解,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示出了该方法的详细的通信步骤或操作,但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图2中的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图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分别按照与图2所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图2中的全部操作。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10~S270。
S210,发送端的第一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其中,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应理解,第一PDCP实体可以是发送端的任一PDCP实体。所述连续多个数据包是指相邻的多个数据包,即顺序排列的多个数据包。
具体而言,第一PDCP实体缓存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数据包,并对缓存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即按照数据包的顺序将该多个数据包串联起来,将级联处理结果作为PDCP SDU。例如,第一PDCP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RLC实体对RLC SDU的级联处理,对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并且,在此情况下,第一预设长度可以等于所述多个数据包的长度之和。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多个数据包的级联处理是否与现有技术中RLC实体的级联处理相同。
又如,第一PDCP实体对缓存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直到遇到长度大于第三预设长度(此处暂不作介绍,下文中将详细描述)的数据包,或者直到遇到接收时间比被进行级联处理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晚第一预设时间的数据包,或者已经级联的数据包的长度与当前数据包的长度之和大于包长度阈值时,则停止在当前所级联的数据包上继续进行级联处理。然后,第一PDCP实体将级联处理的结果作为PDCP SDU。
可选地,第一预设长度可以是1500字节,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预设长度,比如,第一预设长度还可以是1600字节。应理解,第一预设长度可以根据第一PDCP实体的缓存区的大小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预设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PDCP实体的缓存区的大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预设时间和包长度阈值不作限定。比如,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是10毫秒(ms),或者5ms。包长度阈值可以与第一预设长度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例如包长度阈值可以是1500字节,或者1630字节。
可选地,在步骤S2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端接收接收端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在此情况下,步骤S210具体为:第一PDCP实体根据该配置信息对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也就是说,接收端可以指示发送端的PDCP实体是否对于某一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在接收端指示发送端的PDCP实体对该PDCP实体对该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时,该PDCP实体才对该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比如,接收端可以指示第一PDCP实体对第一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指示第二PDCP实体对第二承载上的数据包不进行级联处理,或者接收端不指示第二PDCP实体对第二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而第二PDCP实体默认不对第二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那么,第一PDCP实体根据接收端的指示,对第一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第二PDCP实体根据接收端的指示,不对第二承载上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S220,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第一PDCP实体对步骤S210中得到的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只有一个PDCPSN的PDCP PDU。
应理解,被进行级联处理的多个数据包可以是用户面数据,也可以是控制面数据。也就是说,第一无线承载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RB,也可以是信令无线承载SRB。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的PDCP处理可以包括:头压缩、加密和添加PDCP头处理。第一PDCP实体对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可以包括:完整性保护、加密和添加PDCP头处理。头压缩、加密、完整性保护和添加PDCP头处理。第一PDCP实体对PDCP SDU的PDCP处理具体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上述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第一PDCP实体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比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一PDCP实体可以对用户面数据以及控制面数据的PDCP处理也可以随之演进和改变。
S230,第一PDCP实体向发送端的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第一RLC实体接收到该PDCP PDU后,参照现有技术对该PDCP PDU进行处理和发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通过在PDCP层引入级联功能,由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将小包级联为大包,这样能够降低RLC层基于授权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进而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RLC层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也能够减少内存的占用。再一方面,通过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能够降低PDCP/RLC头的开销,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选地,该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该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该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也就是说,通过级联指示字段可以区分PDCP PDU是否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
进一步地,级联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从而,能够节省开销。
示例性的,当该比特为1时,表示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当该比特为0时,表示PDCP PDU为未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即为常规的PDCP PDU。
应理解,本申请并不限定级联指示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也不限定级联指示字段中的比特值的含义。比如,当级联指示字段占用1个比特时,该比特为1或为0都可以表示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相应地,该比特为0或为1都可以表示PDCP PDU为未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例如,第二预设长度可以是255字节,第一预设长度可以是1500字节。在此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在保证得到的PDCP SDU不超过1500字节的情况下,可以对长度不超过255字节的连续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预设长度不作特殊限定。第二预设长度例如还可以是127字节。
进一步地,该PDCP PDU还可以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该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该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该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其中,该长度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或者该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位于PDCP头中。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设计的两种PDCP PDU的格式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一种PDCP PDU格式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PDCP PDU中,长度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该PDCP PDU级联了n个连续的数据包,该PDCP PDU包括PDCP头和PDCPSDU部分。其中,PDCP头包括下述(1)~(5),PDCP SDU包括(LI1+Data1)~(LIn+Datan)。下面,结合图3,对该PDCP PDU进行详细说明。
(1)D/C:数据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Data1~Datan为控制面数据或用户面数据。
比如,当D/C为0时,表示Data1~Datan为控制面数据,当D/C为1时,表示Data1~Datan为用户面数据。
(2)P:轮询指示,表示网络设备是否为LTE无线局域网聚合(LTE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Aggregation,LWA)触发了一个PDCP状态报告。具体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3)R:预留字段。
(4)C:级联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PDCP PDU是否为经过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PDU。
(5)PDCP SN:PDCP序列号,具体含义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应理解,PDCP SN(cont.)所占的比特也是PDCP SN。如3所示的PDCP SN和PDCP SN(cont.)共同表示PDCP SN,PDCP SN共占18个比特。
(6)LIi:长度指示字段,用于指示Datai的长度,其中i=1,2,……n。例如,LI1用于指示Data1的长度,LI2用于指示Data2的长度,LIn用于指示Datan的长度。
(7)Datai: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i个数据包。例如,Data1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1个数据包,Data2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2个数据包,Datan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n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格式中每行的长度为一个字节。图3中并未示出Data1~Datan的全部内容,但应理解,Data1~Datan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二预设长度,且PDCP SDU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预设长度。
图3所示的PDCP PDU格式中,LIi的长度为8比特,因此第二预设长度为255字节,即Data1~Datan的长度不超过255字节。
应理解,图3中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仅为一个具体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图3所示的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
图4示出了另一PDCP PDU格式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PDCP PDU中,PDCP头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该PDCP PDU级联了n个连续的数据包,该PDCP PDU包括PDCP头和PDCP SDU部分。其中,PDCP头包括下述(1)~(6),PDCP SDU包括Data1~Datan。
图4中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照上文中对图3中的各字段的解释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格式中每行的长度为一个字节。图4中并未示出Data1~Datan的全部内容,但应理解,Data1~Datan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二预设长度,且PDCP SDU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预设长度。
图4所示的PDCP PDU格式中,LIi的长度为8比特,因此第二预设长度为255字节,即Data1~Datan的长度不超过255字节。
应理解,图4中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仅为一个具体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图4所示的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长度。
第三预设长度可以和第二预设长度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三预设长度例如可以是127字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该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该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该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该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该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也就是说,除最后一个级联的数据包外,每个数据包都有一个长度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数据包的长度。该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该长度指示字段或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该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其中,所述长度指示字段或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或者,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位于该PDCP PDU的PDCP头中。
下面,结合图5和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设计的另两种PDCP PDU的格式进行说明。
图5示出了另一PDCP PDU格式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PDCP PDU中,长度指示字段或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数据包相邻。该PDCP PDU级联了n个连续的数据包,该PDCPPDU包括PDCP头和PDCP SDU部分。其中,PDCP头包括下述(1)~(5),PDCP SDU包括(E+LI1+Data1)~Datan。下面,结合图5,对该PDCP PDU进行详细说明。
(1)D/C:数据类型指示字段,用于指示Data1~Datan为控制面数据或用户面数据。
比如,当D/C为1时,表示Data1~Datan为控制面数据,当D/C为0时,表示Data1~Datan为用户面数据。
(2)P:轮询指示,表示网络设备是否为LWA触发了一个PDCP状态报告。具体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3)R:预留字段。
(4)C:级联指示字段,用于指示该PDCP PDU是否为经过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PDU。
(5)PDCP SN:PDCP序列号,具体含义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应理解,PDCP SN(cont.)所占的比特也是PDCP SN。如3所示的PDCP SN和PDCP SN(cont.)共同表示PDCP SN,PDCP SN共占18个比特。
(6)E:扩展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比如,0表示当前的E+LI+Data之后直接跟随另一Data,1表示当前的E+LI+Data之后跟随另一E+LI+Data。在此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前n-2个E的值均为1,第n-1个E的值为0。
(7)LIi:长度指示字段,用于指示Datai的长度,其中i=1,2,……n。例如,LI1用于指示Data1的长度,LI2用于指示Data2的长度,LIn用于指示Datan的长度。
(8)Datai: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i个数据包。例如,Data1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1个数据包,Data2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2个数据包,Datan表示PDCP实体所级联的第n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格式中每行的长度为一个字节。图5中并未示出Data1~Datan的全部内容,但应理解,Data1~Data(n-1)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PDCP SDU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预设长度。
图5所示的PDCP PDU格式中,LIi的长度为7比特,因此第三预设长度为127字节,因此Data1~Data(n-1)的长度不超过127字节,但最后一个数据包(即,Datan)的长度可以大于127字节。
应理解,图5中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仅为一个具体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图5所示的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还应理解,图5中所示的E和LIi的位置也可以互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6示出了另一PDCP PDU格式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PDCP PDU中,长度指示字段和扩展指示字段位于该PDCP PDU的PDCP头中。该PDCP PDU级联了n个连续的数据包,该PDCPPDU包括PDCP头和PDCP SDU部分。其中,PDCP头包括下述(1)~(7),PDCP SDU包括Data1~Datan。
图6中各字段的含义可以参照上文中对图5中的各字段的解释说明,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格式中每行的长度为一个字节。图6中并未示出Data1~Datan的全部内容,但应理解,Data1~Data(n-1)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PDCP SDU的长度不大于第一预设长度。
图6所示的PDCP PDU格式中,LIi的长度为7比特,因此第三预设长度为127字节,因此Data1~Data(n-1)的长度不超过127字节,但最后一个数据包(即,Datan)的长度可以大于127字节。
应理解,图6中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仅为一个具体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图6所示的各字段所占用的比特数。还应理解,图6中所示的E和LIi的位置也可以互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第一PDCP实体在接收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M个数据包时启动丢弃定时器,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在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第一PDCP实体还未向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PDCP PDU进行丢包处理。
比如,所述多个数据包的个数为5个,第一PDCP实体在接收到第三个数据包时,可以启动丢弃定时器,若在丢弃定时器超时时,第一PDCP实体还没有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经过级联处理和PDCP处理后的到的PDCP PDU,则第一PDCP实体将PDCP PDU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丢弃。
又如,在第一PDCP实体对10毫秒(ms)内连续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的情况下,第一PDCP实体可以在第5秒时启动丢弃定时器,若在丢弃定时器超时时,第一PDCP实体还没有向第一RLC实体发送经过级联处理和PDCP处理后的到的PDCP PDU,则第一PDCP实体将PDCP PDU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丢弃。
应理解,所述丢弃定时器可以是Discard_Timer定时器,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计超时丢弃机制,可以防止发送端的发射机的过渡时延和排队现象。
S240,接收端的PDCP第二PDCP实体接收接收端的第二RLC实体发送的PDCP PDU。
应理解,这里的PDCP PDU即为第一PDCP实体发送至第一RLC实体的PDCP PDU。
具体来讲,发送端的第一RLC实体接收到第一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后,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对该PDCP PDU进行RLC处理,例如,进行级联或拆分、添加RLC头等操作,得到RLCPDU,然后第一RLC实体将该RLC PDU发送至第一MAC实体。第一MAC实体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对该RLC PDU进行MAC处理,例如进行添加MAC头操作,得到传输块,然后第一MAC实体将该传输块发送至物理层。物理层对该传输块进行调制编码等操作,将经过物理层处理后的传输块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的发送端发送的经过物理层处理后的传输块后,对该经过物理层处理后的传输块进行解调解码等操作,得到该传输块,然后发送至接收端的第二MAC实体。第二MAC实体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对该传输块进行MAC逆向处理,例如进行去MAC头操作,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第二RLC实体。第二RLC实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对该处理结果进行RLC逆向处理,例如进行拆分处理,得到PDCP PDU,然后第二RLC实体将该PDCP PDU发送至第二PDCP实体。第二PDCP实体接收到的PDCP PDU即为第一PDCP实体发送至第一RLC实体的PDCPPDU。
S250,第二PDCP实体对该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所述PDCP SDU。
应理解,所述PDCP逆向处理是从PDCP PDU得到PDCP SDU的过程,例如可以包括去PDCP头、解密等操作。PDCP逆向处理具体地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S260,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所述多个数据包。
应理解,所述级联逆向处理是从PDCP SDU得到多个数据包的过程。
具体地,第二PDCP实体接收到该PDCP PDU后,可以进行去PDCP头、解密等操作,得到PDCP SDU。然后,第二PDCP实体对该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将该PDCP SDU拆分为多个连续的数据包。比如,第二PDCP实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RLC实体对RLC SDU的级联逆向处理,对该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又如,第二PDCP实体可以基于图3-图6所示的任一格式,根据级联指示字段,对该PDCP SDU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连续的数据包,即Data1~Datan。
S270,第二PDCP实体向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至此,即完成了接收端对所述多个数据包的调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方法,通过在PDCP层引入级联功能,由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将小包级联为大包,这样能够降低RLC层基于授权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进而能够降低RLC层级联处理开销,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RLC层级联的数据包的数量,因此也能够减少内存的占用。再一方面,通过PDCP层对小包进行级联处理,能够降低PDCP/RLC包头的开销,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端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发送端700包括:处理单元710和收发单元720。
处理单元710,用于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处理单元710还用于,对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收发单元720,用于向发送端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PDCP PDU。
可选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可选地,处理单元710还用于:
在收发单元接收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M个数据包时启动丢弃定时器,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发送单元还未向第一RLC实体发送PDCP PDU,对PDCP PDU进行丢包处理。
可选地,收发单元720还用于:接收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其中,处理单元710具体用于:根据配置信息对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应理解,这里的发送端7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发送端7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发送端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发送端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端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接收端800包括:收发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
收发单元810,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
处理单元820,用于对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PDCP SDU,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处理单元820还用于,对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收发单元810还用于,向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多个数据包。
可选地,该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其中,处理单元820用于:根据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对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该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可选地,收发单元810还用于: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应理解,这里的接收端8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接收端8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端,接收端8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接收端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发送端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发送端900包括处理器910、收发器920和存储器930。其中,处理器910、收发器920和存储器9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9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9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9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对所述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收发器920,用于向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应理解,发送端9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发送端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9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9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9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上述与该发送端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接收端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接收端1000包括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其中,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0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0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其中,收发器1020,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
处理器1010,用于对所述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PDCP SDU,所述PDCP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处理器1010还用于,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所述收发器1020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应理解,接收端10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发送端,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接收端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10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0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0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上述与该接收端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所述第一PDCP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PDCP实体在接收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M个数据包时启动丢弃定时器,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所述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一PDCP实体还未向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所述第一PDCP实体对所述PDCP PDU进行丢包处理。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其中,所述发送端的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PDCP实体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9.一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
所述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所述第二PDCP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 PDU;
其中,所述第二PDCP实体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包括:
所述第二PDCP实体根据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端的第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16.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无线承载上连续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PDCP SDU进行PDCP处理,得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端的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PDU。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20.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22.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第M个数据包时启动丢弃定时器,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所述丢弃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若所述发送单元还未向所述第一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对所述PDCP PDU进行丢包处理。
23.如权利要求16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对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24.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服务数据单元PDCP PDU;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PDCP PDU进行PDCP逆向处理,得到PDCP SDU,所述PDCP SDU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长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得到连续的多个数据包;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的上层应用发送所述多个数据包。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的PDCP头包括级联指示字段,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DCP PDU为进行级联处理后得到的PDCPPDU;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级联指示字段中的信息对所述PDCP SDU进行级联逆向处理。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均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长度的数据包。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
28.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的长度均不大于第三预设长度。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CP PDU包括多个长度指示字段和多个扩展指示字段,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扩展指示字段一一对应,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与对应的长度指示字段相邻,所述多个长度指示字段与所述多个数据包中除最后一个数据包外的其他数据包一一对应,所述长度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数据包的长度,所述扩展指示字段中的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存在与对应的数据包的下一个数据包对应的扩展指示字段和长度指示字段。
30.如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对第一无线承载上的所述多个数据包进行级联处理。
CN201710714171.4A 2017-08-18 2017-08-18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Withdrawn CN109413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4171.4A CN109413692A (zh) 2017-08-18 2017-08-18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PCT/CN2018/100932 WO2019034130A1 (zh) 2017-08-18 2018-08-17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4171.4A CN109413692A (zh) 2017-08-18 2017-08-18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3692A true CN109413692A (zh) 2019-03-01

Family

ID=6536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4171.4A Withdrawn CN109413692A (zh) 2017-08-18 2017-08-18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3692A (zh)
WO (1) WO201903413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3081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7807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21039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WO2022237279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217014A1 (zh) * 2022-05-09 2023-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丢弃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3159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96341B1 (en) * 2019-07-25 2023-06-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sending end device and receiving end device
CN115996420A (zh) * 2021-10-19 2023-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7082567A (zh) * 2022-05-09 2023-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级联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0453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00259A (zh) * 2011-09-16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块级联和拆解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68214A (zh) * 2014-08-21 2014-11-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丢弃分组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73962A1 (en) * 2013-10-17 2016-12-22 Zte Corporation Data package shun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ar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9524B (zh) * 2008-11-03 2012-1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rlc实体及pdcp实体
US10687175B2 (en) * 2015-08-14 2020-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V2X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for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28A (zh) * 2009-06-25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收发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0453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00259A (zh) * 2011-09-16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块级联和拆解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373962A1 (en) * 2013-10-17 2016-12-22 Zte Corporation Data package shunt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arge medium
CN104168214A (zh) * 2014-08-21 2014-11-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丢弃分组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807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1121039A1 (zh) * 2019-12-18 2021-06-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1163081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63081B (zh) * 2019-12-26 2022-04-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37279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217014A1 (zh) * 2022-05-09 2023-11-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包丢弃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31599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4130A1 (zh)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3692A (zh)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899012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653867B (zh) 資料傳輸方法
CN10846404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7734703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70419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383880A (zh) 用于发送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05355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992846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9413744A (zh) 通信方法与设备
CN104247547A (zh) 数据分流配置方法、基站系统和用户终端
CN105517053A (zh) 减少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重分段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11128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entral processing node, gateway, and base station
WO202108182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113289A (zh) 用于不可靠传输模式的演进型数据压缩方案
JP2022516899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2739349A (zh) 一种用于帧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6961A (zh) 基于VoLTE承载的自适应多速率中低速话音优化方法
WO2020223976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214660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32654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1602700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cover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56877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3251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934044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