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9767A -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9767A
CN117199767A CN202311300566.1A CN202311300566A CN117199767A CN 117199767 A CN117199767 A CN 117199767A CN 202311300566 A CN202311300566 A CN 202311300566A CN 117199767 A CN117199767 A CN 117199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hinge
connecting rod
driving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05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
张绍华
石东玉
赖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05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9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9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天线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抱杆连接;安装板,用于与天线连接;至少两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均包括:约束连杆,约束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和安装座;平面连杆机构,包括主动连架杆、从动连架杆和转动连杆,主动连架杆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从动连架杆一端铰接于安装板,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彼此相向的一端,且转动连杆铰接于约束连杆;驱动件,设于安装座,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主动连架杆转动。本发明的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天线倾角调节过程简单,且连接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天线的波束指向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天线安装后,如果存在覆盖盲区,则需要调整天线相对于固定抱杆的倾角,以将天线的波束指向调整至符合需求的方向。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通常包括多个依次安装的连接臂,相邻连接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起来,通过调整各连接臂之间的相对角度来调整天线相对于固定抱杆的倾角。
然而,上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在长期的户外恶劣环境作用下,加上天线自重、风力作用等因素,容易出现螺栓松动,使各连接节点松动的情况,导致天线的倾角变化,出现功能性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性较高的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安装支架,包括:
安装座,用于与抱杆连接;
安装板,用于与天线连接;
至少两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均包括:
约束连杆,约束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和安装座;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主动连架杆、从动连架杆和转动连杆,主动连架杆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从动连架杆一端铰接于安装板,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彼此相向的一端,且转动连杆铰接于约束连杆;
驱动件,设于安装座,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主动连架杆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连杆与约束连杆的铰接位置,位于转动连杆与主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和转动连杆与从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之间。如此,约束连杆和转动连杆的中部位置交叉铰接,约束连杆和转动连杆的夹角的变化能够直接作用到天线侧四边形,如此能够引起安装板的倾角的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连杆与从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位于转动连杆与约束连杆的铰接位置和转动连杆与主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一联动件;
各主动连架杆均与第一联动件连接,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联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联动件转动,从而带动各主动连架杆同步转动。如此,在驱动件驱动第一联动件转动时,所有主动连架杆可以实现同步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主体和两个铰接座组件,铰接座组件与传动组件一一对应布置;
每一铰接座组件包括连接于主体且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分别与对应的约束连杆和主动连架杆铰接。如此,可以使约束连杆和主动连架杆的铰接端之间的间距较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铰接座上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孔,约束连杆通过第一铰接孔铰接于第一铰接座,主动连架杆通过第二铰接孔铰接于第二铰接座;
各第一铰接座的第一铰接孔的中轴线彼此重合,各第二铰接座的第二铰接孔的中轴线彼此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两组铰接组件;
驱动件设置于主体,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联动件的连接位置位于两个第二铰接座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结构布局较为紧凑、合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还包括夹持件和连接件;
夹持件和主体间隔设置,夹持件、主体以及连接件共同限定出供抱杆穿过的夹持空间;
连接件将夹持件和主体连接起来,并用于将抱杆夹设在夹持空间内。如此可以将主体与抱杆较为简单地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位于安装板和夹持件之间;
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彼此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和夹持件的彼此相对的表面均设有防滑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联动件,各从动连架杆均与第二联动件连接,以使各从动连架杆同步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约束连杆相互平行设置。如此能够使各传动组件的运动更为顺畅。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以及上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天线连接于天线安装支架的安装板。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上述的天线组件。
上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的有益效果:
通过约束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和安装座,主动连架杆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从动连架杆一端铰接于安装板,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彼此相向的一端,且转动连杆铰接于约束连杆;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主动连架杆转动。如此,在驱动侧,主动连架杆、转动连杆的一部分、约束连杆的一部分、以及安装座形成一平面四边形,在天线侧,约束连杆的另一部分、转动连杆的另一部分、从动连架杆以及安装板也形成一平面四边形。这样一来,在主动连架杆相对于安装座转动时,驱动侧的四边形发生变形,尤其是转动连杆和约束连杆相对于安装座所在边的倾斜程度发生变化,此时天线侧的四边形也相应发生变形,改变了安装板所在的这条边的倾斜程度,也即改变了安装板相对于安装座的倾角。由于传动组件中各杆结构之间铰接连接,可以提高传动组件的稳定性,有效应对天线安装完成后的恶劣环境。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需依靠螺栓和螺母之间的预紧力锁定,长期户外环境下预紧力容易失效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各杆结构之间铰接连接,受力较为分散,在长期户外环境下,不容易发生失效,并且还可以通过在铰接零件的规格、材料上加强,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天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中传动组件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安装在抱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安装在抱杆上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中传动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中传动组件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天线安装支架;
10、安装座;11、主体;112、铰接座组件;1121、第一铰接座;1122、第二铰接座;1123、第一铰接孔;1124、第二铰接孔;12、夹持件;13、连接件;14、防滑齿;
20、安装板;21、基座;211、连接孔;
30、传动组件;31、约束连杆;32、转动连杆;33、主动连架杆;34、从动连架杆;
41、抱杆; 42、天线;
50、驱动件; 51、驱动端;
61、第一联动件; 62、第二联动件;
70、安装支架;71、夹码;72、连接臂;73、固定板;
F、第一方向;X、相对方向;S、第二方向;Z、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的天线安装支架中,存在天线安装倾角容易出现变化,安装可靠性差的问题。
图1为相关技术中天线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的天线42的安装通常采用安装支架70实现天线42在抱杆41上的固定,通过调整安装支架70来调整天线42和抱杆41的相对倾角。具体而言,安装支架70包括依次连接的夹码71、连接臂组件和天线侧的固定板73,夹码71可以夹持固定在抱杆41上,固定板73与天线42连接,连接臂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连接臂72,多个连接臂72依次连接,且连接臂组件长度方向最端部两个连接臂72分别通过螺栓与夹码71、固定板73连接,相邻连接臂7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起来。安装时,待天线42的倾角调节至特定角度后,锁定各螺栓即实现安装支架70的锁定。然而,上述的安装支架70在长期的户外恶劣环境作用下,加上天线42自重、风力作用等因素,容易出现螺栓松动,使各连接节点松动的情况,导致天线42的倾角变化,出现功能性失效的问题。
而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中,传动组件30中各杆结构之间铰接连接,受力较为分散,在长期户外环境下,不容易发生失效,并且还可以通过在铰接零件的规格、材料上加强,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连接可靠性。不仅能够实现天线42在固定装置,例如抱杆41上的安装,还能实现机械角度的实时调节。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天线42组件及基站。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中传动组件30的连接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安装在抱杆41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安装在抱杆41上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10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包括安装座10、安装板20、至少两组传动组件30以及驱动件50。
安装座10用于与抱杆41连接,安装板20用于与天线42连接。
各传动组件30均包括约束连杆31和平面连杆机构,约束连杆31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20和安装座10,平面连杆机构包括主动连架杆33、从动连架杆34和转动连杆32,主动连架杆33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0,从动连架杆34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0,转动连杆3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主动连架杆33和从动连架杆34彼此相向的一端,且转动连杆32铰接于约束连杆31。
驱动件50设于安装座10,驱动件50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主动连架杆33转动。
通过约束连杆31两端分别铰接于安装板20和安装座10,主动连架杆33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0,从动连架杆34一端铰接于安装板20,转动连杆3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主动连架杆33和从动连架杆34彼此相向的一端,且转动连杆32铰接于约束连杆31;驱动件50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主动连架杆33转动。如此,结合图4,在驱动侧,主动连架杆33、转动连杆32的一部分、约束连杆31的一部分、以及安装座10形成一平面四边形,在天线侧,约束连杆31的另一部分、转动连杆32的另一部分、从动连架杆34以及安装板20也形成一平面四边形。这样一来,在主动连架杆33在驱动件50的驱动下相对于安装座10转动时,驱动侧的四边形发生变形,尤其是转动连杆32和约束连杆31相对于安装座10所在边的倾斜程度发生变化,此时天线侧的四边形也相应发生变形,改变了安装板20所在的这条边的倾斜程度,也即改变了安装板20相对于安装座10的倾角。
一方面,由主动连架杆33的转动所带来的安装板20的倾斜程度改变并不是绕某个轴的转动,即安装板20的运动轨迹为非定点翻转,这样天线42倾角的调整过程中,占用的调整空间相对较小,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较为自由。
另一方面,传动组件30中各杆结构之间铰接连接,可以提高传动组件30的稳定性,有效应对天线42安装完成后的恶劣环境。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70需依靠螺栓和螺母之间的预紧力锁定,长期户外环境下预紧力容易失效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各杆结构之间铰接连接,受力较为分散,在长期户外环境下,不容易发生失效,并且还可以通过在铰接零件的规格、材料上加强,以进一步提升天线安装支架100的连接可靠性。
再一方面,上述天线安装支架100中,各杆结构之间通过铰接连接,若某个铰接点失效,不会立即产生天线42掉落的风险,使得天线42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转动连杆32与约束连杆31的铰接位置,位于转动连杆32与主动连架杆33的铰接位置和转动连杆32与从动连架杆34的铰接位置之间。如此,约束连杆31和转动连杆32的中部位置交叉铰接,约束连杆31和转动连杆32的一部分杆段作为驱动侧的四边形的一部分边长,约束连杆31和转动连杆32的另一部分杆段作为天线侧的四边形的一部分边长,因此约束连杆31和转动连杆32的夹角的变化能够直接作用到天线侧四边形,如此能够引起安装板20的倾角的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出两两垂直的第一方向F、第二方向S、以及安装板20和安装座10的相对方向X,各传动组件30例如可以沿第二方向S排布为一行。
结合图2和图3,进一步地,天线安装支架100还包括第一联动件61,各传动组件30中的主动连架杆33均与第一联动件61连接,驱动件50的驱动端51与第一联动件61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联动件61转动,从而带动各主动连架杆33同步转动。如此一来,不管传动组件30的数量为多少个,各主动连架杆33均可以通过第一联动件61实现联动,例如,在驱动件50驱动第一联动件61转动时,所有主动连架杆33可以实现同步转动。
第一联动件61可以是杆状结构,任意相邻两个主动连架杆33之间均可以通过一个第一联动件61连接起来。在驱动件50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该驱动件50的驱动端51只与其中一个第一联动件61传动连接即可。
驱动件50可以是电机等,其驱动端51即电机轴,电机轴可以通过推杆等与第一联动件61传动连接,或者电机轴可以通过减速器等与第一联动件61传动连接。除此之外,驱动件50也可以是棘轮、蜗轮蜗杆等驱动机构。可以理解的是,在驱动件50是电驱动控制部件的情况下,即使天线42安装在抱杆41的较高位置处,也可以通过遥控器等控制驱动件50驱动主动连架杆33实现天线42倾角的自动调节。
当然,在相邻的各主动连架杆33彼此之间未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为每个主动连架杆33都设置驱动件50,各驱动件50同步驱动相对应的主动连架杆33即可实现各主动连架杆33的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天线安装支架100还包括第二联动件62,各传动组件30中的从动连架杆34均与第二联动件62连接。如此,各传动组件30中的各从动连架杆34可以同步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各传动组件30的运动更为顺畅,还需要使各传动组件30中的约束连杆31相互平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7,安装座10包括主体11和至少两个铰接座组件112,铰接座组件112与传动组件30一一对应布置,每一铰接座组件112包括连接于主体11且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铰接座1121和第二铰接座1122,例如第一铰接座1121分别沿第一方向F的两个相反侧延伸,第一铰接座1121和第二铰接座1122分别与对应的约束连杆31和主动连架杆33铰接。
具体实现时,第一铰接座1121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123,第二铰接座1122上设有第二铰接孔1124,约束连杆31通过第一铰接孔1123铰接于第一铰接座1121,主动连架杆33通过第二铰接孔1124铰接于第二铰接座1122。各第一铰接座1121的第一铰接孔1123的中轴线彼此重合,各第二铰接座1122的第二铰接孔1124的中轴线彼此重合。
与之对应地,安装板20上设有至少两个基座21,基座21与传动组件30一一对应布置,基座21沿第一方向F间隔设有两个连接孔211,两个连接孔211分别供约束连杆31和从动连架杆34铰接。两个连接孔211的间距小于第一铰接孔1123和第二铰接孔1124的间距。如此,对应于驱动侧主动连架杆33的较大的转动角度,天线42的摆动幅度较小,适用于天线42的调整倾角较小的工况。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传动组件3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当然,传动组件30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为其他,例如,在天线42的沿第二方向S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传动组件30的数量为三组以上,以便于更好地支撑天线42。在传动组件30的数量为其他的情况与两个的情况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传动组件30的数量为两个时,铰接座组件112的数量也为两个,如前所述,驱动件50连接于主体11,如此,驱动件50的驱动端51与第一联动件61的连接位置应当位于两个铰接座组件112的两个第二铰接座112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图7,安装座10还包括夹持件12和连接件13。
夹持件12和主体11间隔设置,夹持件12、主体11以及连接件13共同限定出供抱杆41穿过的夹持空间Z,连接件13将夹持件12和主体11连接起来,并用于将抱杆41夹设在夹持空间Z内。如此将主体11与抱杆41相对固定。
具体实现时,主体11位于安装板20和夹持件12之间,连接件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13沿与主体11和夹持件12的相对方向X垂直的方向(也即第二方向S)间隔设置。如此,两个连接件13、夹持件12、主体11四个部件共同限定出夹持空间Z。此外,两个连接件13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夹持效果、提高防滑功能,主体11和夹持件12的彼此相对的表面均设有防滑齿14。
下面结合图3和图5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的调节过程。
在驱动件50驱动主动连架杆33相对于主体11顺时针转动时,主动连架杆33背离主体11的一端向上抬起,带动转动连杆32逆时针转动,经过各杆结构的传动使得天线42的机械倾角增大。主动连架杆33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与此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中传动组件30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安装支架100中传动组件30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对从动连架杆34和约束连杆31的铰接位置加以改进,示例性地,参照图8所示,转动连杆32与从动连架杆34的铰接位置,位于转动连杆32与约束连杆31的铰接位置和转动连杆32与主动连架杆33的铰接位置之间。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主动连架杆33以及约束连杆31与主体11的铰接位置也发生了改变,主动连架杆33的铰接位置位于图8所示图面下侧,约束连杆31的驱动侧的铰接位置位于图8所示的图面上侧,驱动原理与图4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赘述。
参照图9,作为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比,主动连架杆33以及约束连杆31与主体11的铰接位置发生了改变,主动连架杆33的铰接位置位于图9所示图面下侧,约束连杆31的驱动侧铰接位置位于图9所示的图面上侧,从动连架杆34与安装板20的铰接位置位于图9所示的图面上侧,约束连杆31的天线侧的铰接位置位于图9所示的图面下侧,约束连杆31的驱动原理与图4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可以先将天线42连接在安装板20上,然后将安装座10安装在抱杆41的预设高度位置处即可完成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简单,后续调节天线42的机械倾角可直接在地面通过控制驱动件50来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组件(未图示),包括天线42以及前述实施例的天线安装支架100,天线42连接于天线安装支架100的安装板20。天线安装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原理、功能等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前述的天线组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用于与抱杆连接;
安装板,用于与天线连接;
至少两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
约束连杆,所述约束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安装座;
平面连杆机构,包括主动连架杆、从动连架杆和转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架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从动连架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主动连架杆和所述从动连架杆彼此相向的一端,且所述转动连杆铰接于所述约束连杆;
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各所述主动连架杆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约束连杆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主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和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从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从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约束连杆的铰接位置和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主动连架杆的铰接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一联动件;
各所述所述主动连架杆均与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联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联动件转动,从而带动各所述主动连架杆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主体和两个铰接座组件,所述铰接座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一一对应布置;
每一所述铰接座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且朝相反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约束连杆和所述主动连架杆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铰接座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约束连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所述主动连架杆通过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
各所述第一铰接座的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中轴线彼此重合,各所述第二铰接座的所述第二铰接孔的中轴线彼此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两组所述铰接组件;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联动件的连接位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夹持件和连接件;
所述夹持件和所述主体间隔设置,所述夹持件、所述主体以及所述连接件共同限定出供抱杆穿过的夹持空间;
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夹持件和所述主体连接起来,并用于将所述抱杆夹设在所述夹持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夹持件之间;
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彼此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夹持件的彼此相对的表面均设有防滑齿。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联动件,各所述从动连架杆均与所述第二联动件连接,以使各所述从动连架杆同步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约束连杆相互平行设置。
13.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安装支架,所述天线连接于所述天线安装支架的安装板。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组件。
CN202311300566.1A 2023-10-08 2023-10-08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Pending CN117199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0566.1A CN117199767A (zh) 2023-10-08 2023-10-08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0566.1A CN117199767A (zh) 2023-10-08 2023-10-08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9767A true CN117199767A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0566.1A Pending CN117199767A (zh) 2023-10-08 2023-10-08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97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9802B (zh) 用於風力發電設備之轉子葉片及/或塔柱片段之運輸載具及用於一運輸載具之運輸支撐結構
KR101256684B1 (ko) 가변 강성 플렉시블 조인트
CA1047160A (en) Variable angle support apparatus
IL128174A (en) Solar concentrator elevational drive mechanism
WO1986003157A1 (en) Device for carrying and adjusting a tool
US5469182A (en) Antenna drive assembly
WO1989003107A1 (en) Simulator mechanism
CN117199767A (zh) 天线安装支架、天线组件及基站
CN105307902A (zh) 运动机构及用于设有该运动机构的车辆的后视镜
RU2008110952A (ru) Подъемное и/или стабил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подъемная, стабилизирующая и выравнивающая систем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одъ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помощью так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20020101384A1 (en) Self-pointing antenna scanning
CN108216571A (zh) 用于飞行器的机翼
US6250485B1 (en) Boom articulation assembly for aerial boom sections
CA2274432A1 (en) Interconnection mechanism
US6343799B1 (en) Tilt mechanism for work machine
WO2018055469A1 (en) Solar panel tracking system
CN114122724A (zh) 用于基站天线的安装组件和安装套件
US5937952A (en) Feed shell positioning mechanism
US4912994A (en) Linkage device
EP2792967A2 (en) A modular panel-mounting system
CN113021303A (zh) 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工业机器人
CN211238475U (zh) 上支臂连接组件和安装支架
US20230158849A1 (en) Mechanical joint with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CN115642868B (zh) 建筑外墙用光伏支架
CN217972516U (zh) 一种机械设备的辅助延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