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3455A -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3455A
CN117193455A CN202311378128.7A CN202311378128A CN117193455A CN 117193455 A CN117193455 A CN 117193455A CN 202311378128 A CN202311378128 A CN 202311378128A CN 117193455 A CN117193455 A CN 117193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current
outpu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81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峰
吴文昊
邹荣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outhchip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81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3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3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3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该包括:电压检测器和电流反馈器。电压检测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其中,输入电压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接收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提供的电压。电流反馈器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从而避免功率管的功率随着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防止功率管损坏。

Description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背景技术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具有电流限制保护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在LDO的输出电压低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使LDO输出恒定的输出电流。
在传统技术中,LDO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如图1所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功率管,功率管的功率会随着LDO的输入电压和LDO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由于功率管的功率线性增大,因此会导致功率管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功率管损坏。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以避免功率管的功率随着LDO的输入电压和LDO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防止功率管损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以解决功率管的功率会随着LDO的输入电压和LDO的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导致功率管损坏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应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器和电流反馈器。其中,电压检测器的第一输入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压检测器的第二输入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与电流反馈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反馈器的第二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电流反馈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镜像管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之间。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用于提供输出电压。
电压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
电流反馈器,用于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电压检测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电流反馈器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即实现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增大的情况下,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避免功率管的功率会随着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进而避免功率管的温度升高,防止功率管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二晶体管。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和功率管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流反馈器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电压检测器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镜像管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阈值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MIN表示阈值电压,VREF2表示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参考电压,V_D2表示第一二极管的电压,R3表示第二电阻的阻值,R4表示第三电阻的阻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率管的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功率管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VIN-VOUT)*IOUT=(VIN-VOUT)*A0*(A1-(VIN-VOUT)),其中,IOUT表
示功率管的输出电流K表示功率管的输出电流与镜像管的输出电流的比例,R5表示第四电阻的阻值,RS表示第二电压反馈模块的阻值,VIN表示输入电压,A0表示第一中间值,A1表示第二中间值,VOUT表示输出电压,P表示功率管的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阈值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表示阈值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的实现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控制电路,该方法包括:电压检测器在检测到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电流反馈器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上述第二方面的设计中所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实现方法,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功率管、镜像管、第一电压反馈模块、第二电压反馈模块、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二二极管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控制电路。
功率管与第一电压反馈模块串联连接于输入端与地端之间。
镜像管与功率管形成电流镜结构,镜像管与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串联连接于输入端与地端之间。
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功率控制电路中电流反馈器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功率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压反馈模块相耦合,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与功率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上述第三方面的设计中所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的功率控制电路,或者第三方面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上述第四方面的设计中所提供的芯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四方面的芯片。
上述第五方面的设计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中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以是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单独a,单独b或单独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单独a,单独b,单独c,组合a和b,组合a和c,组合b和c,或组合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电路结构的“相连”或“连接”除了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还可以是指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即物理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至少一个元件间接相连,只要达到电路相通即可,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信号连接除了可以通过电路进行信号连接外,也可以是指通过媒体介质进行信号连接,例如,无线电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传统技术中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输入端、功率管M1、镜像管MS、第一放大器A2、第二放大器A1、第一电阻RS、第五电阻R1、第六电阻R2、第二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输出端。
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VIN,输出端用于提供输出电压VOUT。
所述功率管M1的第一端和所述镜像管MS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输入端电连接,功率管M1的控制端和镜像管MS的控制端均与第二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第二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功率管M1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镜像管MS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S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S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A2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REF2,第一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于镜像管MS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RS的第一端之间,第一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1的阳极电连接,第二放大器A1的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REF1,第二放大器A1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于第五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2的第一端之间,输出端电连接于功率管M1的第二端和第五电阻R1的第一端之间,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负载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输出端和功率管M1的第二端之间,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负载的第二端接地。
功率管M1为LDO的传输管。
镜像管MS用于镜像功率管M1的电流。
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OUT(即LDO的输出电流)与镜像管MS的输出电流IS的比例为K,即:
在IOUT增大至阈值电流(即电流限值)的情况下时,输出电流IS通过第一电阻RS,产生电压VS,电压VS的计算公式为:
VS=IOUT*RS (2)
其中,RS表示第一电阻RS的阻值。
电压VS和第一参考电压VREF2的差值,经过第一放大器A2进行放大。在电压VS大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2的情况下,第一放大器A2的输出电压V2升高,并通过第二二极管D1将功率管M1的栅极和镜像管M2的栅极的电压VG拉高,从而使功率管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VGS变小,进而使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OUT和镜像管M2的输出电流IS降低。其中,镜像管MS、第一电阻RS、第一放大器A2和第二二极管D1形成负反馈环路,该负反馈环路最终将电压VS稳定在第一参考电压VREF2,即:
VS=VREF2 (3)
由公式(1)、(2)和(3),可以得到IOUT的电流限值为:
由于功率管M1两端的电压差等于(VIN-VOUT),流过功率管M1的电流等于IOUT,因此功率管M1的功率P为:
从公式(5)中可以看到,功率管M1的功率P和(VIN-VOUT)成线性关系,即功率管M1的功率P随着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可选地,在输入电压VIN增大和/或输出电压VOUT降低的情况下,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的增大。
在传统技术中,由于功率管M1的功率P随着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因此会导致功率管M1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功率管M1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功率管M1、镜像管MS、第一电压反馈模块1、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第一放大器A2、第二放大器A1、第二二极管D1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
所述功率管M1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模块1串联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地端之间。
所述镜像管MS与所述功率管M1形成电流镜结构,所述镜像管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串联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地端之间。
所述第一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中电流反馈器00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REF2,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功率管M1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器A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模块1相耦合,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REF1,输出端与所述功率管M1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地,第一电压反馈模块1包括:第五电阻R1和第六电阻R2。
可选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包括:第一电阻RS。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0 01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五电阻R1、第六电阻R2、第一电阻RS和第一电容C1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的电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器001和电流反馈器002。
所述电压检测器00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器001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器001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反馈器00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器002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第一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器002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镜像管MS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之间。
在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包括第一电阻RS的情况下,电流反馈器002的第三端电连接于镜像管MS和第一电阻RS之间。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VIN,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用于提供输出电压VOUT。
电压检测器001,用于检测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
电流反馈器002,用于控制镜像管MS的输出电流IS降低。
电压检测器001和电流反馈器002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离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根据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压检测器001和电流反馈器002的电连接关系,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有如下图4所示的实现方法。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现方法包括:
S401、电压检测器001在检测到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大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002传输第一电流。
电压阈值为根据电压检测器001和电流反馈器002确定的电压。
第一电流用于指示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大于电压阈值。
S402、电流反馈器002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MS的输出电流IS降低,以控制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OUT降低,使功率管M1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输出电流IS为输出电流IOUT的镜像电流。
输出电流IOUT随着输出电流IS的降低而降低。
阈值功率为根据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电压检测器001、以及电流反馈器002确定的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压检测器001在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大于电压阈值的情况下,向电流反馈器002传输第一电流,电流反馈器002根据第一电流,控制镜像管MS的输出电流IS降低,以控制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OUT降低,使功率管M1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即实现在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增大的情况下,功率管M1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避免功率管M1的功率P会随着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进而避免功率管M1的温度升高,防止功率管损坏。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在图3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电压检测器001包括: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和第二晶体管M2。
第二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和功率管M1的第一端之间,第二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晶体管M2例如可以为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P-type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MOS)。
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和第二晶体管M2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离设备,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在图5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电流反馈器002包括:第一二极管D2和第四电阻R5。
第一二极管D2的第一端与电压检测器001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一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5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2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A2的第一输入端之间,第四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于镜像管MS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之间。
具体的,第四电阻R5的第二端电连接于镜像管MS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中第一电阻RS的第一端之间。
第一二极管D2和第四电阻R5可以集成设置也可以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压阈值VMIN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MIN表示电压阈值,VREF2表示第一放大器A2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参考电压,V_D2表示第一二极管D2的电压,R4表示第三电阻R4的阻值,R3表示第二电阻R3的阻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OUT的计算公式为:
功率管M1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VIN-VOUT)*IOUT=(VIN-VOUT)*A0*(A1-(VIN-VOUT)) (8)
其中,IOUT表示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K表示功率管M1的输出电流IS与镜像管MS的输出电流IOUT的比例,R5表示第四电阻R5的阻值,RS表示第二电压反馈模块2的阻值(即等于第一电阻RS的阻值),VIN表示输入电压,A0表示第一中间值,A1表示第二中间值,VOUT表示输出电压,P表示功率管M1的功率。
下面对得到公式(6)、公式(7)和公式(8)的推理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6的基础上,第二电阻R3的电流I3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GS_M2表示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和源极的电压。
在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忽略VGS_M2,因此第二电阻R3上的电流I3为:
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处于电流限状态(即输出电压低于预设阈值)下,第二放大器A2处于正常放大状态,根据放大器虚短原理,电压VS2和第一参考电压VREF2相等,即:
VS2=VREF2 (11)
由于第一二极管D2的导通电压,随着流过第一二极管D2的电流变化较小,因此可以认为V_D2是一个固定值,所以电压VS3的计算公式为:
VS3=VS2+V_D2=VREF2+V_D2 (12)
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处于电流限状态下,电压VS3恒定,电流I3中的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三电阻R4,电流I3中的另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一二极管D2。
当VIN和VOUT的电压差变大时,电流I3变大,由于电压VS3近似不变,所以流过第三电阻R4的电流不变,从而导致流向第四电阻R5的电流变大。又由于电压VS2不变,所以电压VS1降低。
电压VS1由输出电流IS流经第一电阻RS产生,因此在电压VS1降低的情况下,输出电流IS降低。由于输出电流IS和输出电流IOUT成比例关系,因此在电流IS降低的情况下,输出电流IOUT也降低。即在VIN和VOUT的电压差增大的情况下,电流I3增大,输出电流IS降低,进而使输出电流IOUT降低。
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处于电流限状态下,根据公式(12)可知,电压VS3保持恒定,电压VS3等于第三电阻R4两端的电压。在电流I3中的另一部分电流流向第一二极管D2的临界状态之前,电流I3的全部流向第三电阻R4,从而产生电压VS3。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三电阻R4的阻值,实现设置VMIN的目的,即:
将公式(12)和公式(13)结合,可得到:
在VIN和VOUT的电压差大于VMIN的情况下,电流I3中的另一部分电流(即第一电流)开始流向第一二极管D2(即电压检测器001向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第一电流流向第四电阻R5,因此电压VS1的计算公式为:
VS1=VS2-ID2*R5 (15)
根据公式(1)、(2)、(11)、(14)和(15),可以得到输出电流IoUT为:
为了简化说明,还可以将公式(16)简化为:
功率管M1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VIN-VOUT)*IOUT (17)
将公式(7)和公式(17)结合,可以得到公式(8)。
从公式(8)中可以看出,当(VIN-VOUT)增大时,IOUT=A0*[A1-(VIN-VOUT)]的值会降低,从而使功率管M1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阈值功率P的计算公式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图2所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图3至图6任一实施例中所示的功率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与本申请提供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和功率控制电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芯片。
电子设备与本申请提供的芯片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器和电流反馈器;
所述电压检测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反馈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器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镜像管和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之间;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电压,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用于提供输出电压;
所述电压检测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和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
所述电流反馈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中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所述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和所述功率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反馈器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器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镜像管和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阈值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VMIN表示所述阈值电压,VREF2表示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第一参考电压,V_D2表示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电压,R3表示第二电阻的阻值,R4表示第三电阻的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管的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功率管的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VIN-VOUT)*IOUT=(VIN-VOUT)*A0*(A1-(VIN-VOUT));
其中,IOUT表示所述功率管的输出电流K表示所述功率管的输出电流与所述镜像管的输出电流的比例,R5表示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RS表示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的阻值,VIN表示所述输入电压,A0表示第一中间值,A1表示第二中间值,VOUT表示所述输出电压,P表示所述功率管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阈值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表示所述阈值功率。
7.一种功率控制电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压检测器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和所述输出电压的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流反馈器传输第一电流;
所述电流反馈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流,控制所述镜像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以控制所述功率管的输出电流降低,使所述功率管的功率小于或等于阈值功率。
8.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功率管、镜像管、第一电压反馈模块、第二电压反馈模块、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二二极管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
所述功率管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模块串联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地端之间;
所述镜像管与所述功率管形成电流镜结构,所述镜像管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模块串联连接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地端之间;
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中电流反馈器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功率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模块相耦合,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二参考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功率管的控制端电连接。
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或者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片。
CN202311378128.7A 2023-10-23 2023-10-23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Pending CN117193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8128.7A CN117193455A (zh) 2023-10-23 2023-10-23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8128.7A CN117193455A (zh) 2023-10-23 2023-10-23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3455A true CN117193455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8128.7A Pending CN117193455A (zh) 2023-10-23 2023-10-23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34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39867A (en) Low consumption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with high supply line rejection
CN102622026B (zh) 电压调节电路及相关操作方法
US6559626B2 (en) Voltage regulator
US7531996B2 (en) Low dropout regulator with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US8004257B2 (en) Voltage regulator
US9429971B2 (en)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for voltage regulators
EP0058181B1 (en) Low power transmitter
KR101229642B1 (ko) 전압 제어 회로
EP2315343A2 (en) Compensation for parameter variations in a feedback circuit
JP2006031672A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90179352A1 (en) Regulato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US9766643B1 (en) Voltage regulator with stability compensation
CN108491020A (zh) 低压差稳压器和快闪存储器
US7049799B2 (en) Voltage regula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24165A (zh) 偏置电流的补偿方法和补偿电路、线性稳压电路
US9800165B2 (en) Protection circuit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6275007B1 (en) Charging controller
CN106155164A (zh) 电子装置与其集成电路
CN117193455A (zh) 功率控制电路、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及设备
US7612550B2 (en) Dropper type regulator
CN110554728A (zh) 一种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
US20110062922A1 (en) Low dropout regulator
CN112558680B (zh) 线性调整器及其控制电路
CN114489216A (zh) 一种应用于ldo的保护电路
EP4063814A1 (en) Temperature det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