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5870A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5870A
CN117185870A CN202311019459.1A CN202311019459A CN117185870A CN 117185870 A CN117185870 A CN 117185870A CN 202311019459 A CN202311019459 A CN 202311019459A CN 117185870 A CN117185870 A CN 117185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ss
organic fertilizer
bio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194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ngnan Health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ngnan Health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ngnan Health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ngnan Health Ecolo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194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5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5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是由包括如下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环糊精100~120份、甘蔗秸秆12~20份、动物粪便20~40份、花生麸10~40份、废弃食用菌30~3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2~12份、复合中草药2~7份、复合发酵酶1~6份;将生物有机肥用于柑桔种植土壤中可有效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环糊精的加入,一方面提高生物有机肥原料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另一方面使生物有机肥具有缓释功效,可长期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种植柑桔的理想地理环境是地下水位深度0.7米以上、能利用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越来越多的柑桔种植区域需要荒地、向山地迁移,即柑桔种植从水田到山地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但目前有80%的拟种植陈皮的荒地、山地都是经过桉树砍伐后的产地,桉树种植后的产地土壤环境养分严重缺乏、微生物少,微量元素少、肥力低下,因此,改善柑桔种植环境,保障提升山地柑桔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黄龙病是一种对柑桔危害极大的病害,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黄龙病主要由一种名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引起,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柑橘树的韧皮部,通过木虱在柑桔树的株间传染及扩散。主要的危害表现在黄脉硬化、斑块和斑点、黄化叶和果实小,根部发黑腐烂果实不能成熟,且果实为苦和酸性,有时会被认为是锌或镁缺乏。
目前,防止或控制柑桔黄龙病的方法主要有:砍除黄龙病病树、化学农药防止柑橘木虱和培养无毒苗。但这三种措施均存在诸多弊端,砍除黄龙病病树一方面给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且并不能有效根除黄龙病及致病菌,存在二次污染;化学农药防止柑橘木虱需要用到许多化学除虫剂,对土壤环境、植株及果实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时影响食品安全,且对于已染病的果实植株效果甚微,经济损失仍很大;培养无毒苗对栽培环境的要求很高,且无毒苗并不抗病,只代表苗木在出圃时无毒无病,并不能有效防治黄龙病的感染。
随着人们对黄龙病发病原因的深入了解,究其原因,土壤酸化是导致黄龙病爆发的主要原因,而过度使用氮肥是导致柑桔果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柑桔品种需要在pH值为5-7条件下才能较好的生长,而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柑桔园土壤pH值为4.5-5.5,一方面,土壤酸化是导致黄龙病爆发,另一方面,柑桔树对氮、铁、锌、和硼的吸收的最佳pH值为6,在pH值为5.0以下的条件下,锌、硼和镁元素不能被有效吸收,进而导致柑桔不能有效吸收所需的元素而使柑桔叶片黄化、根系活力下降,导致植物发育较差。
有相关技术使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改善土壤酸化,配合采用含有甲壳素和稀土的有机水溶性肥、含有甲壳素、稀土元素的叶面肥与有机硅的混合液和含芽孢杆菌的生物肥来进行治理柑橘黄龙病,但所涉及的肥料诸多,步骤繁琐,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理,发病树体只有一半恢复健康,治理效果较差。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通过复配甘蔗秸秆、动物粪便、花生麸、废弃食用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中草药和复合发酵酶制备生物有机肥,用于柑桔种植土壤中可有效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环糊精的加入,一方面提高生物有机肥原料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另一方面使生物有机肥具有缓释功效,可长期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是由包括如下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环糊精100~120份、甘蔗秸秆12~20份、动物粪便20~40份、花生麸10~40份、废弃食用菌30~3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2~12份、复合中草药2~7份、复合发酵酶1~6份。
优选地,所述生物有机肥是由包括如下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环糊精110份、甘蔗秸秆15份、动物粪便30份、花生麸30份、废弃食用菌3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份、复合中草药5份、复合发酵酶3份。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动物粪便包括猪粪、鸡粪、牛粪、羊粪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废弃食用菌包括平菇、香菇、草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双胞蘑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侧孢芽胞杆菌。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选自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侧孢芽胞杆菌。
更优选地,所述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侧孢芽胞杆菌的质量比为1:1~2:1~2。
更优选地,所述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侧孢芽胞杆菌的质量比为1:1.5:1.5。
优选地,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5~107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6~108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5~107CFU/g。
更优选地,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优选地,所述复合中草药包括罗汉果、苦参和花椒。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中草药选自罗汉果、苦参和花椒。
更优选地,所述罗汉果、苦参和花椒的质量比为1:1~3:1~3。
更优选地,所述罗汉果、苦参和花椒的质量比为1:2:2。
优选地,所述复合发酵酶包括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发酵酶选自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
更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酶与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2~4:1。
更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酶与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比为3:1。
更优选地,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4~106IU/g。
更优选地,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更优选地,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4~106IU/g。
更优选地,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优选地,所述的生物有机肥还包括复合氨基酸3~6质量份。
优选地,所述的生物有机肥还包括复合氨基酸4质量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
更优选地,所述复合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
更优选地,所述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质量比为1:1~3:1~3。
更优选地,所述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质量比为1:2: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动物粪便混合,加入甘蔗秸秆、花生麸、废弃食用菌和复合中草药混合,再加入复合发酵酶,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定期翻堆,加入环糊精和可选的复合氨基酸,即得生物有机肥。
优选地,S1中,所述水与动物粪便的质量比为1:0.7~1。
优选地,S3具体为: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0~60℃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18~22天后,加入环糊精和可选的复合氨基酸混合,得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复配甘蔗秸秆、动物粪便、花生麸、废弃食用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中草药和复合发酵酶制备生物有机肥,用于柑桔种植土壤中可有效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环糊精的加入,一方面提高生物有机肥原料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另一方面使生物有机肥具有缓释功效,可长期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
(2)本发明采用的花生麸脂肪含量高,施入土壤后须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分解完毕,具有肥效长的特点,与具有缓释作用的环糊精相配合,可实现长期改善土壤的作用效果。
(3)本发明利用废弃食用菌制备生物有机肥,转废为宝,实现了废弃物的有效利用,节约了资源。
(4)本发明通过添加复合酶剂和复合发酵菌剂,把物料中的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营养物质,促进堆肥中的微生物分解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嗜酸乳酸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210。
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6633。
侧孢芽胞杆菌的保藏号为ACCC NO:11079。
实施例1: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实施例2: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4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20质量份、花生麸10质量份、金针菇34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3质量份和花椒3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4.8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1.2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2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4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4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00质量份、赖氨酸0.86质量份、苯丙氨酸2.57量份和缬氨酸2.57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5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4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6IU/g。
实施例3: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S1.将水25质量份与猪粪2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2质量份、花生麸40质量份、金针菇33质量份、罗汉果0.66质量份、苦参0.67质量份和花椒0.67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0.67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33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0.66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0.67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0.67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20质量份、赖氨酸1质量份、苯丙氨酸1质量份和缬氨酸1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5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8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6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4IU/g。
对比例1: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采用玉米秸秆,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玉米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2: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采用菜籽麸,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菜籽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3: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采用地衣芽孢杆菌,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地衣芽孢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4: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嗜酸乳酸杆菌,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6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5: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枯草芽孢杆菌6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6: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侧孢芽胞杆菌,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侧孢芽胞杆菌6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7: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采用甜茶,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甜茶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8: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罗汉果,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5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9: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苦参,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苦参5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10: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花椒,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花椒5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11: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采用天冬氨酸,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0.8质量份、苯丙氨酸1.6质量份和天冬氨酸1.6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12: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赖氨酸,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赖氨酸4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13: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苯丙氨酸,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苯丙氨酸4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对比例14:生物有机肥的制备。
与实施例1的在于只采用缬氨酸,具体如下:
S1.将水40质量份与猪粪30质量份混合,加入甘蔗秸秆15质量份、花生麸30质量份、金针菇30质量份、罗汉果1质量份、苦参2质量份和花椒2质量份混合,再加入纤维素酶2.25质量份和中性蛋白酶0.75质量份,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嗜酸乳酸杆菌1.5质量份、枯草芽孢杆菌2.25质量份和侧孢芽胞杆菌2.25质量份,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5℃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20天后,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110质量份、缬氨酸4质量份混合,即得生物有机肥;
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7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6CFU/g;
所述的纤维素酶的活力为105IU/g;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的活力为105IU/g。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应用于种植柑桔的土壤中,具体步骤如下:
将土壤理化性质相近的柑桔果园平均划分为17个区域,柑桔采摘后,在17个区域分别挖坑埋入20kg/亩的基肥(氮磷肥,常规市售),再分别挖坑埋入150kg/亩的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即每个区域埋入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中的一种生物有机肥,覆土后浇水,在柑桔树开花前分别对应施加10kg/亩的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即各个区域埋入同柑桔采摘后的同一种生物有机肥,在幼果形成期分别对应施加30kg/亩的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即各个区域埋入同柑桔采摘后的同一种生物有机肥,在果实膨大和秋梢抽生期分别对应施加30kg/亩的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即各个区域埋入同柑桔采摘后的同一种生物有机肥。
待柑桔果实差不多成熟时,对柑桔园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并采集各处理每株秋梢10张叶片进行室内黄龙病PCR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参照期刊:邓晓玲,唐伟文,应用PCR技术检测柑桔黄龙病病原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119-120),统计发病株数,并按下式计算黄龙病发病率:发病率=发病株数/处理总株数×100%,结果见表1。
表1.施加实施例1~3或对比例1~14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黄龙病发病率。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生物有机肥运用于种植柑桔,可有效的可有效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和治理柑橘黄龙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是由包括如下原料经发酵制备而成,环糊精100~120份、甘蔗秸秆12~20份、动物粪便20~40份、花生麸10~40份、废弃食用菌30~3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2~12份、复合中草药2~7份、复合发酵酶1~6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侧孢芽胞杆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乳酸杆菌的菌数为105~107CFU/g,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数为106~108CFU/g,所述侧孢芽胞杆菌的菌数为105~107CFU/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中草药包括罗汉果、苦参和花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酵酶包括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氨基酸3~6质量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与动物粪便混合,加入甘蔗秸秆、花生麸、废弃食用菌和复合中草药混合,再加入复合发酵酶,得混合料A;
S2.在所述混合料A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得混合料B;
S3.将混合料B堆成垛,定期翻堆,加入环糊精和可选的复合氨基酸,即得生物有机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为:将混合料B堆成垛,覆盖薄膜,温度上升至50~60℃后撤去薄膜,每天翻堆1次,堆肥18 22天后,加入环糊精和可选的复合氨基酸混合,得生物有机肥。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CN202311019459.1A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185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9459.1A CN117185870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19459.1A CN117185870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5870A true CN117185870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19459.1A Pending CN117185870A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在柑桔种植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587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3824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柑橘黄龙病的全元生物有机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6857141A (zh) * 2017-01-22 2017-06-20 邱德文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
CN108456021A (zh) * 2018-03-09 2018-08-28 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腐熟秸秆效果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356A (zh) * 2018-11-26 2019-02-12 上海农夫果园 猕猴桃有益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8874A (zh) * 2019-11-01 2020-01-10 万月宁 一种防治柑橘叶尖黄化的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11254079A (zh) * 2020-01-22 2020-06-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柑橘果肉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
CN113248309A (zh) * 2021-05-21 2021-08-13 勤耕生态农业(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专用有机肥菌剂配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3824A (zh) * 2016-12-21 2017-05-17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柑橘黄龙病的全元生物有机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06857141A (zh) * 2017-01-22 2017-06-20 邱德文 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及试剂套装
CN108456021A (zh) * 2018-03-09 2018-08-28 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腐熟秸秆效果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356A (zh) * 2018-11-26 2019-02-12 上海农夫果园 猕猴桃有益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8874A (zh) * 2019-11-01 2020-01-10 万月宁 一种防治柑橘叶尖黄化的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11254079A (zh) * 2020-01-22 2020-06-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在制备柑橘果肉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
CN113248309A (zh) * 2021-05-21 2021-08-13 勤耕生态农业(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专用有机肥菌剂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4171A (zh) 一种新型绿色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3871A (zh) 高效有机肥料及其组分
CN111635763A (zh) 一种土壤改良配方及其在苹果种植中的应用
CN109456105A (zh) 一种缓解茄科作物连作障碍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及使用方法
CN112481159B (zh)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CN106753396A (zh) 一种有机种植土壤改良的微生物酶制剂
CN104130068B (zh) 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生物叶面肥
CN109721421A (zh) 一种含海藻多糖和黄腐酸复合增效磷肥的制备及应用
CN104285533A (zh) 一种利用农业秸秆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CN106007824B (zh) 一种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47897A (zh) 一种北苍术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
CN108863550A (zh) 一种茶树专用防病促生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1170A (zh) 一种用于转能供肥、增加土壤肥力的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43780A (zh) 柑橘植株细胞液浓度调控免环割的栽培方法
CN103931463B (zh) 利用废弃菌渣的果树一体化施肥方法
CN113072414A (zh) 一种全元木霉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
CN111357612B (zh) 一种西瓜种植用复合微生物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51112B (zh) 一种防治果树根癌病的土壤杆菌及其菌剂和制备方法
CN104496575A (zh) 一种抗滁菊连作障碍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4285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1669425A (zh) 一种防控温室果菜连作土壤障害的栽培方法
CN116200311A (zh) 一种巴西固氮螺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29609A (zh) 一种盐碱地秸秆还田方法
JPH11255572A (ja) 微生物応用資材
CN108129176A (zh) 富硒烟草专用有机肥及其施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