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5238A -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5238A
CN117185238A CN202311376465.2A CN202311376465A CN117185238A CN 117185238 A CN117185238 A CN 117185238A CN 202311376465 A CN202311376465 A CN 202311376465A CN 117185238 A CN117185238 A CN 117185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ing
capping
head
convey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64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博
卢集文
郑卫忠
王波
虞豪杰
张民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eihu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Weihu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Weihu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Weihu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64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5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5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5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灌装领域,具体为一种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灌装机,包括灌装头;装盖头,设置在灌装头的一侧;驱动装置,与装盖头连接,能够驱动装盖头沿水平方向移动;输送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于输送待灌装的容器;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装盖头设置在灌装头的下游侧。灌装方法,用于灌装机,包括:灌装步骤、装盖步骤以及驱动步骤。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装盖头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一个装盖头可以对应多个工位,装盖头依次对多个工位的容器进行装盖。由此能够在保证灌装和装盖效率的同时,减少装盖头数量,进而减少灌装机的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背景技术
灌装机是一种用于将液体、粉末、颗粒或其他类型的物料灌装到容器中的机械设备。灌装机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应用在食品饮料、制药、化工、化妆品等生产领域中。根据灌装机中容器供送方式的不同,分为直线式灌装机和旋转式灌装机,其中直线式灌装机更加适用于灌装大容量的容器。
现有技术的直线式灌装机,采用称重定量时一般采用步进式的供送方式,将一定数量的容器间歇性传送到灌装工位,灌装完成后再传送至装盖工位。现有技术的灌装机如图1所示,灌装机需根据灌装头的数量配备同样数量的装盖头,导致灌装机的设备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灌装、装盖效率的同时,减少灌装机的设备成本,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灌装机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装机,包括灌装头;装盖头,设置在灌装头的一侧;驱动装置,与装盖头连接,能够驱动装盖头沿水平方向移动;输送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于输送待灌装的容器;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装盖头设置在灌装头的下游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个容器的灌装时间大于装盖时间,所以灌装容器的时间可以完成多个容器的装盖。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装盖头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一个装盖头可以对应多个工位,装盖头依次对多个工位的容器进行装盖。由此能够在保证灌装和装盖效率的同时,减少装盖头数量,进而减少灌装机的设备成本。输送装置用于将待灌装的容器沿水平方向稳定地输送到灌装头以及装盖头的位置。将装盖头设置在灌装头的下游侧有助于确保在灌装完成后,容器可以被及时装盖,从而有利于防止容器内的物料泄漏或受到外界污染,从而保证了灌装、装盖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地,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推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可以将输送带上的容器分割成适当的间隔,以便在灌装、装盖或其他工序中单独处理每个容器。通过在容器之间设置间隔,推杆可以防止容器之间的碰撞和交叉干扰。推杆能够确保每个容器都按照正确的时序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从而维持灌装机的顺畅运行。
优选地,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对应于灌装头设置,第二输送装置对应于装盖头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可以各自独立地对容器进行异步输送,提高灌装动作和装盖动作的配合效率,并且可以减少驱动装置在装盖时所需要移动的行程范围。
优选地,还包括:止瓶机构,设置于输送装置;止瓶机构处于止瓶状态时,能够阻止容器沿输送方向的移动;止瓶机构处于复位状态时,不会阻止容器沿输送方向的移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止瓶机构能够确保每个容器都按照正确的时序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从而维持灌装机的顺畅运行。
优选地,灌装头所对应的位置为灌装工位,装盖头所对应的位置为装盖工位,止瓶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止瓶部,设置于进入灌装工位的位置;第二止瓶部,设置于离开灌装工位的位置;第三止瓶部,设置于离开装盖工位的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止瓶部能够控制容器能否进入灌装工位,第二止瓶部能够控制容器能否离开灌装工位进入装盖工位,第三止瓶部能够控制容器能否离开装盖工位。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止瓶部、第二止瓶部以及第三止瓶部,能够准确控制容器的移动,从而保证灌装、装盖过程的有序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灌装方法,用于灌装机,包括:灌装步骤,同时对位于灌装工位的多个容器进行灌装;输送步骤,利用输送装置将灌装完成的容器输送至装盖工位;装盖步骤,利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装盖头,对位于装盖工位的多个容器依次进行装盖。
优选地,输送装置包括与灌装头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与装盖头对应的第二输送装置,输送步骤进一步包括:第一输送步骤,灌装头完成对多个容器的灌装后,第一输送装置将容器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
优选地,输送步骤还包括:第二输送步骤,装盖头处于对容器装盖的状态时,第二输送装置停止输送,装盖完成后,第二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继续输送,装盖头对下一个容器进行装盖。
优选地,输送步骤还包括:第二输送步骤,装盖头处于对容器装盖的状态时,第二输送装置保持输送状态,装盖头与第二输送装置保持同步移动。
优选地,灌装机还包括止瓶机构,设置于输送装置,止瓶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止瓶部、第二止瓶部以及第三止瓶部;灌装方法还包括:第一止瓶步骤,第一止瓶部处于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处于止瓶状态,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灌装工位;第二止瓶步骤,第一止瓶部变为止瓶状态,第二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第三止瓶部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装盖工位;第三止瓶步骤,第一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变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灌装工位;第四止瓶步骤,第三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输送装置带动容器离开装盖工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灌装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输送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输送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止瓶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止瓶机构的状态变化图。
附图标记:1灌装头;2装盖头;3驱动装置;4第一电缸;5第二电缸;6喂盖部;7输送装置;8称重传感器;9推杆;10容器;11第一输送装置;12第二输送装置;13止瓶机构;14第一止瓶部;15第二止瓶部;16第三止瓶部;17灌装工位;18装盖工位;a输送方向;b水平方向;c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灌装机,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灌装机包括灌装头1以及装盖头2,装盖头2设置在灌装头1的右侧,即容器10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容器10进入灌装机后,首先由灌装头1进行定量灌装,定量灌装完成后由装盖头2进行装盖。本实施方式中的容器10可以是瓶、筒、罐、桶、袋子或其他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包装,不局限于图2中所示出的容器10类型。此外,灌装机所灌装的物料不局限于液体,也可以是固液混合物、颗粒物等等,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灌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与装盖头2连接,能够驱动装盖头2沿水平方向b移动。由于每个容器10的灌装时间大于装盖时间,所以灌装容器10的时间可以完成多个容器10的装盖。例如若灌装头1对30升的容器10的灌装时间为60s,而装盖头2对容器10的装盖时间为2~5s,那么灌装头1的灌装时间可供装盖头2对多个容器10进行装盖。通过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沿水平方向b移动,使得一个装盖头2可以对应多个工位,装盖头2依次对多个工位的容器10进行装盖,可以减少所需安装的装盖头2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在进行灌装时,装盖头2对位于装盖工位18的第一个容器10进行装盖。装盖头2完成了对第一个容器10的装盖后,灌装头1此时仍然在进行灌装。因此驱动装置3可以利用灌装头1灌装的这段时间将装盖头2移动至装盖工位18的第二个容器10处,装盖头2对第二个容器10进行装盖,照此之后再对第三个、第四个容器10依次装盖。由此能够在保证灌装和装盖效率的同时,减少装盖头2数量,进而减少灌装机的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灌装机还包括输送装置7。输送装置7沿水平方向b设置,用于输送待灌装的容器10。沿输送装置7的输送方向a,装盖头2设置在灌装头1的下游侧。
将装盖头2设置在灌装头1的下游侧有助于确保在灌装完成后,容器10可以被及时装盖,从而有利于防止容器10内的物料泄漏或受到外界污染,从而保证了灌装、装盖过程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装盖时间小于输送容器10每前进一个工位的时间,因此也可以是在输送容器10的过程中完成装盖。容器10在被输送时,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跟随容器10沿输送方向a移动完成装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还能够驱动装盖头2沿高度方向c移动。一方面通过沿高度方向c移动装盖头2,可以精确控制对容器10的装盖。另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容器10,从而提高了灌装机的灵活性和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电缸4和第二电缸5,第一电缸4沿水平方向b设置,第二电缸5沿高度方向c设置。通过第一电缸4以及第二电缸5实现装盖头2在水平方向b以及高度方向c的精准移动,有利于提高装盖的准确度。此外第一电缸4以及第二电缸5方便电控,从而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3不局限于通过电缸带动装盖头2,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装置进行驱动,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灌装机还包括喂盖部6,对应于第一电缸4的一端设置。盖子通过滑道进入喂盖工位,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移动至喂盖工位取盖。取盖完成后,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移动至待装盖的容器10处进行装盖。喂盖部6对应设置在第一电缸4的一端,并且通过第一电缸4的动作,从而能够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地提供盖子,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盖头2为旋盖头或压盖头。旋盖头用于旋紧盖子到容器10上,以旋转来紧固盖子。旋盖头可以确保盖子被牢固而安全地固定在容器10上,防止泄漏和污染。压盖头用于将盖子通过压力推到容器10上,压盖头通常操作简单并且速度较快,有利于提高装盖效率。
进一步地,灌装机还包括称重传感器8,以对应于灌装头1的形式,设置于输送装置7。在本实施方式中,称重传感器8分别与灌装头1和输送装置7电连接。输送装置7将容器10输送至灌装头1对应位置后,灌装头1对容器10进行灌装。称重传感器8检测到灌装重量达到预设值后,灌装头1响应于称重传感器8的检测信号停止对容器10的灌装,输送装置7将容器10输送至装盖工位处。通过称重传感器8能够确定对容器10的灌装量,从而避免少灌或者多灌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灌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7沿输送方向a间隔设置有多个推杆9。推杆9可以将输送带上的容器10分割成适当的间隔,以便在灌装、装盖或其他工序中单独处理每个容器10,优选的,间隔大小与灌装头1的间距匹配。通过在容器10之间设置间隔,推杆9可以防止容器10之间的碰撞和交叉干扰。推杆9能够确保每个容器10都按照正确的时序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从而维持灌装机的顺畅运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的数量为两个,装盖头2的数量为一个。相对于每个灌装头1都配备一个装盖头2,只需一个装盖头2可以节省设备成本。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灌装方法,包括灌装步骤S10、输送步骤S11和装盖步骤S12。
在灌装步骤S10中,多个灌装头1同时对位于灌装工位17的多个容器进行灌装。
在输送步骤S11中,利用输送装置7将灌装完成的容器10输送至装盖工位18。
进行灌装步骤S10的同时,装盖步骤S12也在进行。在装盖步骤S12中,利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装盖头2,对位于装盖工位18的多个容器10依次进行装盖。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完成灌装过程。参考图2,首先,输送装置7步进两个工位,推杆9将容器10沿输送方向a向前推两个工位,容器10移动至灌装头10对应的位置,灌装头10对容器10灌装,称重传感器8确定灌装重量达到预设值后,灌装头1停止灌装。输送装置7步进两个工位,推杆9将容器10沿输送方向a向前推两个工位到装盖工位18。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移动至喂盖工位取盖,然后移动至装盖工位18的第一个容器10处装盖,完成第一个容器10的装盖后,再次移动至喂盖工位取盖,然后走到第二个容器10处装盖。输送装置7步进两个工位,推杆9将容器10向前推两个工位,容器10离开灌装机。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7进一步包括沿输送方向a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11以及第二输送装置12,第一输送装置11对应于灌装头1设置,第二输送装置12对应于装盖头2设置。具体地,第一输送装置11和第二输送装置12是独立控制的两条首尾相互衔接的传送带。其中,第一输送装置11设置在灌装头1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12设置在装盖头2的下方。由于第一输送装置11和第二输送装置12可以各自对容器10进行输送,因此当灌装头1在对容器10灌装时,第二输送装置12可以带动容器10沿输送方向a移动,减少驱动装置3在装盖时所需要移动的行程范围。而且,第一输送装置11和第二输送装置12可以异步动作,方便灌装动作和装盖动作的相互配合。
在装盖头2要对位于装盖工位18较多数量的容器10进行灌装时,第一电缸4需要做到较长的行程,即使勉强延长第一电缸4的行程,也会导致设备成本的较大幅度的上升。通过第二输送装置12对容器10的输送移动,无需较长行程的第一电缸4,也能够利用较少数量的第一电缸4完成对较多数量的容器10的装盖。
在本实施方式中,称重传感器8分别与灌装头1和输送装置7电连接。第一输送装置11将容器10输送至灌装头1对应位置后,灌装头1对容器10进行灌装。称重传感器8检测到灌装重量达到预设值后,灌装头1响应于称重传感器8的检测信号停止对容器10的灌装,第一输送装置11将容器10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2,第二输送装置12进而将容器10输送至装盖工位18处。通过称重传感器8能够确定对容器10的灌装量,从而避免少灌或者多灌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灌装的稳定性。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输送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灌装方法,输送步骤S11进一步包括:第一输送步骤S20,灌装头1完成对多个容器10的灌装后,第一输送装置11将容器10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2;输送步骤S11还包括:第二输送步骤S21,装盖头2处于对容器10装盖的状态时,第二输送装置12停止输送,装盖完成后,第二输送装置12沿输送方向a继续输送,装盖头2对下一个容器10进行装盖。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完成灌装过程。参考图4,首先,第一输送装置11步进四个工位,推杆9将容器10沿输送方向a向前推四个工位,容器10移动至灌装头1对应的位置,灌装头1对容器10灌装,称重传感器8确定灌装重量达到预设值后,灌装头1停止灌装,推杆9将容器10沿输送方向a向前推至第二输送装置12。驱动装置3带动装盖头2移动至喂盖工位取盖,然后移动至装盖工位18的第一个容器10处装盖,完成第一个容器10的装盖后,再次移动至喂盖部6取盖。第二输送装置12带动容器10沿输送方向a移动,装盖头2移动至第二个容器10处装盖,如此之后继续对第三个、第四个容器10装盖。装盖完成后,第二输送装置7带动容器10离开灌装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装置12为间歇性前进,装盖头2开始装盖时第二输送装置12停止输送,每完成一个容器10的装盖后,第二输送装置12往前输送一个工位。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输送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步骤S11还包括第二输送步骤S21,装盖头2处于对容器10装盖的状态时,第二输送装置12保持输送状态,装盖头与第二输送装置保持同步移动。容器10在被第二输送装置12带动而沿输送方向a移动的同时,装盖头2也在对容器10进行装盖,以提高容器10输送的连贯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灌装机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为定量灌装头,包括流量计、柱塞阀或定量泵中的任意一种装置。流量计或定量泵确定灌装量达到预设值,或者柱塞阀活塞运动到设定的行程后,灌装头1停止灌装,从而实现对容器10的定量灌装,避免少灌或者多灌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灌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设置称重传感器8,也无需设置推杆9,因此结构更为简单。
进一步地,灌装机还包括止瓶机构13,止瓶机构13设置于输送装置7。止瓶机构13处于止瓶状态时,能够阻止容器10沿输送方向a的移动;止瓶机构13处于复位状态时,不会阻止容器10沿输送方向的移动。止瓶机构13能够确保每个容器10都按照正确的时序被送入下一个工序,从而维持灌装机的顺畅运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所对应的位置为灌装工位17,装盖头2所对应的位置为装盖工位18,止瓶机构13进一步包括:第一止瓶部14,设置于进入灌装工位17的位置;第二止瓶部15,设置于离开灌装工位17的位置;第三止瓶部16,设置于离开装盖工位18的位置。
第一止瓶部14能够控制容器10能否进入灌装工位17,第二止瓶部15能够控制容器10能否离开灌装工位17进入装盖工位18,第三止瓶部16能够控制容器10能否离开装盖工位18。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止瓶部14、第二止瓶部15以及第三止瓶部16,能够准确控制容器10的移动,从而保证灌装、装盖过程的有序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的数量为4个,装盖头2的数量为一个。相对于每个灌装头1都配备一个装盖头2,只需一个装盖头2可以节省设备成本。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灌装头1或装盖头2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在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灌装方法的止瓶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灌装方法,包括第一止瓶步骤S30、第二止瓶步骤S31、第三止瓶步骤S32以及第四止瓶步骤S33。在第一止瓶步骤S30,第一止瓶部14处于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15处于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容器10进入灌装工位17。第一止瓶步骤S30完成后,进入第二止瓶步骤S31,第一止瓶部14变为止瓶状态,第二止瓶部15变为复位状态,第三止瓶部16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容器10进入装盖工位18。第二止瓶步骤S31完成后进入第三止瓶步骤S32,第一止瓶部14变为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15变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容器10进入灌装工位17。然后进入第四止瓶步骤S33,第三止瓶部16变为复位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容器10离开装盖工位18。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止瓶机构的状态变化图。如图9(a)所示,第一止瓶部14处于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15处于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运动,带动容器10前进到灌装工位17。容器10到达灌装工位17后输送装置7停止输送,灌装头1在固定位置或下降伸入容器10内开始灌装。
当流量计或定量泵确定灌装量达到预设值,或者柱塞阀活塞运动到设定的行程后,灌装头1停止灌装。如图9(b)所示,第一止瓶部14变为止瓶状态,第二止瓶部15变为复位状态,第三止瓶部16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运动,带动已灌装的容器10前进到装盖工位18。已灌装的容器10到达装盖工位18后,如图9(c)所示,第一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第二止瓶部变为止瓶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空的容器10进入灌装工位17。
灌装头1对位于灌装工位17的容器10灌装的同时,装盖头2走到喂盖部6取盖,然后走到位于装盖工位18的第一个容器10处装盖,完成第一个容器10的装盖后,再次走到喂盖部6取盖,然后走到第二个容器10处装盖,完成第二个容器10的装盖,之后依次对第三个、第四个容器10装盖。装盖完成后,如图9(d)所示,第三止瓶部16变为复位状态,输送装置7带动装完盖的容器10离开装盖工位18。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止瓶部15、第三止瓶部16复位,灌装工位17和装盖工位18的容器10往前走一段距离后,第一止瓶部14即可复位,空容器10开始沿输送方向a往前走,灌装工位17的容器10走出灌装工位17后第二止瓶部15即可变为止瓶状态,装盖工位18同理,容器10走出装盖工位18后第三止瓶部16即可变为止瓶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对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技术特征进行适应性地拆分或合并。对具体技术特征的这种拆分或合并并不会导致技术方案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拆分或合并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灌装头;
装盖头,设置在所述灌装头的一侧;
驱动装置,与所述装盖头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装盖头沿水平方向移动;
输送装置,沿水平方向设置,用于输送待灌装的容器;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所述装盖头设置在所述灌装头的下游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沿所述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推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沿所述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应于所述灌装头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对应于所述装盖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止瓶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
所述止瓶机构处于止瓶状态时,能够阻止容器沿所述输送方向的移动;
所述止瓶机构处于复位状态时,不会阻止容器沿所述输送方向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头所对应的位置为灌装工位,所述装盖头所对应的位置为装盖工位,所述止瓶机构进一步包括:
第一止瓶部,设置于进入所述灌装工位的位置;
第二止瓶部,设置于离开所述灌装工位的位置;
第三止瓶部,设置于离开所述装盖工位的位置。
6.一种灌装方法,用于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灌装步骤,同时对位于灌装工位的多个容器进行灌装;
输送步骤,利用输送装置将灌装完成的容器输送至装盖工位;
装盖步骤,利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装盖头,对位于装盖工位的多个容器依次进行装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灌装头对应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与所述装盖头对应的第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步骤进一步包括:
第一输送步骤,所述灌装头完成对多个容器的灌装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将容器输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步骤还包括:
第二输送步骤,所述装盖头处于对容器装盖的状态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停止输送,装盖完成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沿输送方向继续输送,所述装盖头对下一个容器进行装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步骤还包括:
第二输送步骤,所述装盖头处于对容器装盖的状态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保持输送状态,所述装盖头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保持同步移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机还包括止瓶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所述止瓶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止瓶部、第二止瓶部以及第三止瓶部;
所述灌装方法还包括:
第一止瓶步骤,所述第一止瓶部处于复位状态,所述第二止瓶部处于止瓶状态,所述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灌装工位;
第二止瓶步骤,所述第一止瓶部变为止瓶状态,所述第二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所述第三止瓶部为止瓶状态,所述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装盖工位;
第三止瓶步骤,所述第一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所述第二止瓶部变为止瓶状态,所述输送装置带动容器进入灌装工位;
第四止瓶步骤,所述第三止瓶部变为复位状态,所述输送装置带动容器离开装盖工位。
CN202311376465.2A 2023-10-23 2023-10-23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Pending CN117185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6465.2A CN117185238A (zh) 2023-10-23 2023-10-23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6465.2A CN117185238A (zh) 2023-10-23 2023-10-23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5238A true CN117185238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6465.2A Pending CN117185238A (zh) 2023-10-23 2023-10-23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5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9525B2 (en) Machine for filling and capping vials
US8601777B2 (en) Machine for packing vials
US588445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plurality of sterile liquid filled delivery devices
US742183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ed filling
US8490662B2 (en)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ckaged product
EP1278691B1 (e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llating and cartonning product units
CN101193798A (zh) 用于容器的装料及封装的装置
CN210437474U (zh) 一种药盒装箱码垛装置
EP2671807A1 (en) A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pharmaceutical articles from a counter to continuously advancing containers
CN219008182U (zh) 一种多头秤定量包装生产线的工位下料机
CN210653870U (zh) 一种测试针头生产加工用包装设备
US2006019123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cking tubes
US4285187A (en) Intermittent feed mechanism for stacked containers
CN117185238A (zh) 灌装机以及灌装方法
CN112078868B (zh) 小袋组合包中包包装机
CN220999227U (zh) 灌装机
CN221027662U (zh) 灌装机
CN114174175A (zh) 用于将产品包装在纸箱中的包装机及其方法
CN114126970A (zh) 用于将元件、优选纸箱布置在托盘上的包装机及其方法
EP3626677A1 (en) Capping and cap sorting device and method
EP0364140B1 (en) Container filling system
EP0012429A1 (en) Automated filling and stopper-applying machine for vessels intended to contain liquids in general
CN113306792A (zh) 一种聚乙烯蜡粉灌装设备
GB1186778A (en) Packaging Machine
CN215828331U (zh) 一种药液装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