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9963A -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9963A
CN117179963A CN202210605616.6A CN202210605616A CN117179963A CN 117179963 A CN117179963 A CN 117179963A CN 202210605616 A CN202210605616 A CN 202210605616A CN 117179963 A CN117179963 A CN 117179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outer tube
marking
implan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5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天宇
刘祥
魏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56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99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5381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4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9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9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具有标记片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片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在不使用时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使得在植入物输送系统进入人体后受控的进行方向标记,进而可控制瓣膜支架的周向角度,使异形的瓣膜支架能够很好地与原生瓣环匹配,增加了植入物输送系统释放瓣膜假体的精度。

Description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含有四个心腔,左心房(LA)与左心室(LV)位于心脏左侧,右心房(RA)与右心室(RV)位于心脏右侧。心房与心室间形成心室流入道,左心室与主动脉形成左室流出道,右心室与肺动脉形成右室流出道,且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左房室及右房室的泵送作用一般同步发生。同时,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以及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在心室充盈(即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以防止从动脉进入心室的回流;此后不久,二尖瓣和三尖瓣打开以允许从心房进入相应心室的无阻碍流动。在心室收缩期(即心室排空)开始后不久,三尖瓣和二尖瓣正常关闭,从而形成防止从心室回流进入相应心房的密封。
人体心脏结构非常复杂,特别是二尖瓣结构比主动脉瓣更复杂,二尖瓣结构的瓣环形状不规则,心室腔多根腱索严重干扰介入瓣膜的植入和定位。所以,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TMVR)就是采用导管介入的方法,将人工瓣膜在体外压缩到输送系统中,并沿着血管路径或穿心尖,送达人体二尖瓣瓣环处,再将人工瓣膜释放固定在二尖瓣瓣环处,以替换原生瓣膜。与外科手术相比,TMVR无须体外循环辅助装置,其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的优点,并在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二尖瓣结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其主要有以下特征:独特的马鞍形瓣环,不规则的瓣叶形状,瓣环的直径较大且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钙化,瓣下有腱索和乳头肌等复杂结构,临近组织复杂(即存在冠状动脉/左心室流出道),左房壁薄、脆弱。基于这些特征设计出的人工瓣膜支架多为异形支架。
基于异形支架与不规则的二尖瓣结构,实现异形支架与二尖瓣结构的匹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匹配的是否精准决定着人工瓣膜能否正常运行,且不好的匹配会导致瓣周漏、锚固不牢、影响心脏功能等问题。在目前在实验中,以刚刚释放的异形支架在CT影像作为定位依据,虽然有异形支架作为位置判据,但异形支架的表面覆着有较多的织物,这就使得获得的CT影像中仅可以看到模糊的异形支架,尤其是在异形支架刚从输送系统中释放时,异形支架表面的织物压缩在一起,此时从CT影像上很难判断出异形支架的位置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可以解决异形支架释放时无法清晰定位,从而引起异形支架与二尖瓣结构无法精准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具有标记片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片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在不使用时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可选的,所述外管的远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标记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标记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标记结构包括远端吊耳和第一基座,所述远端吊耳和第一基座设置在所述标记片的同一个表面上,所述远端吊耳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远端,且所述远端吊耳设置在所述标记片的远端,所述远端吊耳用于穿设拉线。
可选的,还包括活动连接件和复位部件,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外管、复位部件和所述标记结构的第一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用于向所述标记片提供复位扭力,以保证所述标记片保持或恢复至不使用时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基座和旋转轴,
所述第二基座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且设置在所述外管的第一通孔的周围,同时所述第一基座的轴线与第二基座的轴线重叠;以及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或者,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中,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导管组件以及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位于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并在不使用时标记片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近端拉动拉线,标记片沿顺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松开拉线,所述标记片沿逆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通孔中。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上,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球囊,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且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此时,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此时,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设置在所述外管内,且所述输液管路的远端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输液管路的近端用于连接液体输入口,以将液体经由所述输液管路输入给所述球囊。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输入手柄、导管组件以及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
所述输液管路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内管和外管之间,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液体输入口设置在所述输入手柄的远端,且所述液体输入口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球囊提供液体,使得所述球囊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且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且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液体输入口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球囊充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膨胀状态;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从所述球囊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液体输入口抽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收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中,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具有标记片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片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在不使用时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使得在植入物输送系统进入人体后受控的进行方向标记,进而可控制瓣膜支架的周向角度,使异形的瓣膜支架能够很好地与原生瓣环匹配,增加了植入物输送系统释放瓣膜假体(即瓣膜支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简单示意图;
图6a-6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管;11-第一通孔;20-标记片;21-远端吊耳;22-第一基座;31-第二基座;32-旋转轴;33-复位部件;41-液体输入口;42-输液管路;43-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解决在异形支架释放时以其本体作为定位依据,而造成的异形支架无法清晰定位问题,发明人发现,瓣膜支架(即异形支架)在压入植入物输送系统时,瓣膜支架与植入物输送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确定的,那么通过从植入物输送系统上的CT影像可视特征结构来判断瓣膜支架的位置状态可能是一条可行的方向。
基于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具有标记片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片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在不使用时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导管组件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位于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并在不使用时标记片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第二方面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近端拉动拉线,标记片沿顺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松开拉线,所述标记片沿逆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通孔中。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上,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球囊,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且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此时,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此时,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输入手柄、导管组件以及第四方面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
所述输液管路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内管和外管之间,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液体输入口设置在所述输入手柄的远端,且所述液体输入口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球囊提供液体,使得所述球囊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且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且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第五方面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液体输入口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球囊充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膨胀状态;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从所述球囊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液体输入口抽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收缩状态。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本文中,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术语“远端”、“近端”均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远端”、“近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是指该医疗器械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通常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实施例一
图1-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6d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示意图。如图6a-6d所示,同时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手柄、导管组件和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
所述导管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手柄,且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伸出所述输送手柄的远端,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携带有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例如是异形的瓣膜支架,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侧壁上。详细的,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在使用前与所述导管组件融为一体,即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在使用前嵌设在所述导管组件中,并在使用时部分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朝向远离所述导管组件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以在所述瓣膜支架释放时对其进行方向标记,从而控制所述瓣膜支架的周向角度,使得所述瓣膜支架能很好地与原生瓣环匹配,从而增加了植入物输送系统释放瓣膜支架的精度,还使得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集成在植入物系统中,没有影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原有功能,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其为可受控标记,定位准确。
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外管10、内管和导丝管,即所述外管10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内管套接在所述导丝管的外侧。所述外管10的远端设置有一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通孔11贯通所述外管10的侧壁,使得所述外管10的外侧与所述外管10内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用于设置部分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简单示意图。如图4-5所示,同时请参阅图1-3,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标记结构、活动连接件和复位部件33,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外管10、复位部件33和标记结构。详细的,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可活动连接所述标记结构,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分别连接所述标记结构和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或者,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标记结构,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分别连接所述标记结构和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可旋转连接所述标记结构,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分别连接所述标记结构和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或者,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另一部分固定在所述标记结构,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分别连接所述标记结构和所述活动连接件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复位部件33用于向所述标记结构提供复位扭力,以使得所述标记结构保持或者恢复至不不使用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件33例如时复位弹簧,其具有两个自由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标记结构,另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
所述标记结构包括标记片20、远端吊耳21和第一基座22,所述标记片2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中,使得所述标记结构在不使用时与所述外管10侧壁融为一体,即所述标记片20嵌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中。所述远端吊耳21和第一基座22同侧设置在所述标记片20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一基座22位于所述标记片20的中间区域,所述远端吊耳21位于所述标记片20的远端,且所述第一基座22分别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和复位部件33,所述远端吊耳21用于连接拉线的远端,以使得从所述拉线的近端牵拉所述拉线时,所述标记片20的远端可以顺时针旋转至所述外管10中,所述标记片20的近端可以顺时针旋转至所述外管10外侧(即翘起),以在使用时可以对所述瓣膜支架进行方向标记。
所述标记片20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形状匹配,以使得所述标记片2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中,且可以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中旋转。具体的,所述标记片20的整体可以呈字母状,例如Y形,也可以呈规则图形,例如椭圆形、星形等,该形状使得所述标记片20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其易于CT影像识别,当然,所述标记片20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明显结构特征的形状。其中,所述标记片20的轴向与所述外管10的轴向相同。所述标记片20可以采用诸如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其包括但不限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四氟乙烯、PTFE等。
所述吊耳例如是为圆环状,并用于穿设拉线。所述第一基座22例如是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第一基座22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标记片20的轴向,所述第一基座22套设在部分所述活动连接件的外侧。
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基座31和旋转轴32,所述第二基座31也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其固定在所述外管10的内壁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1的周围,同时所述第一基座22的轴线与第二基座31的轴线重叠。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3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22中,所述旋转轴32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31中,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2上,且所述复位部件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座31,所述复位部件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2,以在所述拉线牵拉所述标记片20的远端时,所述旋转轴32由于牵拉力带动所述第一基座22旋转,以使得所述标记片20的近端翘起,所述标记片20的轴线与所述外管1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同时所述复位部件33向所述旋转轴32提供复位扭力,以使得所述标记片20恢复至不使用状态,即所述标记片20嵌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中并于所述外管10融为一体,所述标记片20的轴线与所述外管10的轴线平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32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2中,所述旋转轴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31中,此时,所述复位部件33套设在所述旋转轴32上,且所述复位部件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座22,所述复位部件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2,以在所述拉线牵拉所述标记片20的远端时,所述第一基座22旋转,以使得所述标记片20的近端翘起,此时,所述标记片20的轴线与所述外管10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同时所述复位部件33向所述第一基座22提供复位扭力,以使得所述标记片20恢复至不使用状态,即所述标记片20嵌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并于所述外管10融为一体,此时,所述标记片20的轴线与所述外管10的轴线平行。
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如图6a所示,在植入物输入系统准备进入人体时,所述标记片20嵌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并于所述外管10融为一体,,其并不影响导管组件进入人体组织;如图6b所示,植入物输入系统进入心脏后,导管组件的远端先到达释放位置的附近,此时异形的瓣膜支架还未释放,为了判断导管组件及瓣膜支架的周向位置,从近端拉动拉线以使得标记片20可以沿旋转轴32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标记片20的近端朝向所述外管10侧壁的外侧翘起(如图6c所示),例如可在CT影像上看到凸起的Y型结构,在CT影像上可以很好识别该结构特征;接着,可以微调植入物输送系统的轴向角度并锁定轴向位置,随后释放拉线,让标记片20在复位部件33的作用下恢复至不使用的状态,此时,所述标记片20逆时针旋转;如图6d所示,接着,沿轴向前后移动植入物输送系统,使其微调至释放位置,后续即可进行瓣膜支架的释放,释放完成后植入物输送系统可撤出人体,此时标记片20位于第一通孔11中,因此可以保持外管10不会因为额外的定位机构影响其撤离。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拉线式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相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球囊43式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具体的,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液体输入口41、输液管路42和球囊43,所述液体输入口41设置在输送手柄的远端,所述球囊43设置在所述外管10的远端外壁上,所述输液管路42设置在所述外管10和内管之间,且一端连通所述液体输入口41,另一端连通所述球囊43。具体的,所述外管1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球囊43的开口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输液管路42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液体输入口41用于连接液体提供装置,并通过经由液体输入口41输入的液体量来控制球囊43是否膨胀,并使得所述球囊43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这两种状态。具体的,所述球囊43在收缩状态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没有从所述液体输入口41经由所述输液管路42向所述球囊43充入液体,此时,所述球囊43附着在所述外管10的外侧壁上,使得所述球囊43和所述外壁融为一体,且所述球囊43的整体呈厚度很薄的环形,其并不影响导管组件的进出,也不影响内管的轴向运动。所述球囊43在膨胀状态时,所述液体提供装置从所述液体输入口41经由所述输液管路42向所述球囊43充入液体,此时,所述球囊43能够在CT影像上明显显示出,膨胀状态的球囊43的形状可以为球状、水滴状等,其在侧视图中可以显示出一条明显的弧形凸起,当然,膨胀状态的球囊43的形状还可以设计成具有其他明显结构特征的形状。其中,所述球囊43可由生物相容的聚合物材料组成,例如PTFE等。
所述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在植入物输送系统准备进入人体时,所述球囊43中未充入液体,使得其附着在外管10的外侧壁上,并与外管10的侧壁融为一体,即所述球囊43处于收缩状态,其并不影响导管组件进入人体组织;植入物输送系统进入心脏后,导管组件的远端先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此时异形的瓣膜支架还未释放,为了判断导管组件及瓣膜支架的周向位置,从液体输入口41输入液体,使所述球囊43膨胀鼓起(即所述球囊43处于膨胀状态),可在CT影像上看到凸起的弧形结构,在CT影像上可以很好识别该特征;接着,可以微调植入物输送系统的轴向角度并锁定轴向位置,随后抽出液体,让球囊43附着在外管10的外侧壁上(即恢复至收缩状态);接着,沿轴向前后移动植入物输送系统,使其微调至释放位置,后续即可进行瓣膜支架的释放,释放完成后植入物输送系统可撤出人体,此时球囊43附着在外管10的外侧壁上,因此可以保持外管10不会因为额外的定位机构影响其撤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中,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与植入物输送系统一体设计,且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结构小巧紧凑,不影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原有输送功能;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标记结构为可受控标记,在不使用时其并不影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作用,在使用时利用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凸起特征或膨胀特征,使其在CT影像中能被识别,从而使得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定位准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具有标记片的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片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在不使用时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远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标记片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标记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结构包括远端吊耳和第一基座,所述远端吊耳和第一基座设置在所述标记片的同一个表面上,所述远端吊耳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远端,且所述远端吊耳设置在所述标记片的远端,所述远端吊耳用于穿设拉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件和复位部件,所述活动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外管、复位部件和所述标记结构的第一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用于向所述标记片提供复位扭力,以保证所述标记片保持或恢复至不使用时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第二基座和旋转轴,
所述第二基座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且设置在所述外管的第一通孔的周围,同时所述第一基座的轴线与第二基座的轴线重叠;以及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中,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或者,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中,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中,所述复位部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复位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复位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
6.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位于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侧壁上,并在不使用时标记片嵌设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中,在使用时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所述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
7.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近端拉动拉线,标记片沿顺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的近端朝向远离外管的轴线的方向翘起;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松开拉线,所述标记片沿逆时针旋转,且所述标记片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返回至第一通孔中。
8.一种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设置在导管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包括球囊,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且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此时,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此时,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设置在所述外管内,且所述输液管路的远端与所述球囊连通,所述输液管路的近端用于连接液体输入口,以将液体经由所述输液管路输入给所述球囊。
10.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手柄、导管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
输液管路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外管的远端外壁上,液体输入口设置在所述输入手柄的远端,且所述液体输入口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球囊提供液体,使得所述球囊具有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球囊在不使用时为收缩状态,且所述球囊附着在所述外壁上;所述球囊在使用时为膨胀状态,且所述球囊为位于所述外壁外侧的凸起结构。
11.一种植入物输送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入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附近时,从液体输入口经由输液管路向球囊充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膨胀状态;以及
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到达释放位置时,从所述球囊经由所述输液管路向所述液体输入口抽液,使得所述球囊处于收缩状态。
CN202210605616.6A 2022-05-30 2022-05-30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7179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5616.6A CN117179963A (zh) 2022-05-30 2022-05-30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CT/CN2023/075381 WO2023231446A1 (zh) 2022-05-30 2023-02-10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5616.6A CN117179963A (zh) 2022-05-30 2022-05-30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9963A true CN117179963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92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5616.6A Pending CN117179963A (zh) 2022-05-30 2022-05-30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9963A (zh)
WO (1) WO20232314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8789B2 (en) * 2005-05-24 2013-12-17 Trireme Medical, Inc. Delivery system for bifurcation stents
US10625059B2 (en) * 2016-02-09 2020-04-21 Nadar A. Dakak Angioplasty, self-expanding, stent catheter with low pressure anchor and/or marker balloon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7115161A (zh) * 2017-05-04 2017-09-01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标记的球囊导管以及加工和定位方法
CN110403739A (zh) * 2018-04-28 2019-11-05 陆方林 一种不阻断血流的导引装置
EP3886725A1 (en) * 2018-11-29 2021-10-06 Cardiomech AS Device for heart repai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446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8028B2 (en) Method for implanting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US11896486B2 (en) Delivery system for transcatheter prosthetic heart valves
AU2018200730B2 (en) A prosthetic system for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AU2013349352B2 (en) Device for the deployment of a system of guide wires within a cardiac chamber for implanting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JP6280932B2 (ja) 人工心臓弁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液圧送達システムおよび関連方法
WO2014080338A1 (en) Device for the deployment of a system of guide wires within a cardiac chamber for implanting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EP2247264A2 (en) Catheter deliverable artificial multi-leaflet heart valve prosthesis and intravascular delivery system for a catheter deliverable heart valve prosthesis
CN110897763B (zh) 医疗器械输送装置
CN117179963A (zh) 植入物释放定向标记装置、植入物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5937817U (zh) 一种可介入置换的人工瓣膜装置
CN116999210A (zh) 一种人工瓣膜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