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8658A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8658A
CN117178658A CN202280000676.3A CN202280000676A CN117178658A CN 117178658 A CN117178658 A CN 117178658A CN 202280000676 A CN202280000676 A CN 202280000676A CN 117178658 A CN117178658 A CN 117178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display panel
color conversion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诚
李在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78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8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光提取结构层以及色转换层,其中:所述发光基板被配置为向所述光提取结构提供入射光,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所述光提取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所述光提取结构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光基板提供的至少部分入射光形成准直光线,并将所述准直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所述光提取结构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取出图案,所述光取出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取出图案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尺寸不同;所述色转换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准直光线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将所述准直光线透射,所述色转换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转换图案、至少一个第二色转换图案和至少一个光透射图案。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宽视角、广色域、高对比度、轻薄、可折叠、可弯曲、轻薄易携带等特点,成为显示领域研发的主要方向。
QD(Quantum-dot)量子点技术是利用纳米级别的半导体粒子,通过对其施加一定的电场或者光压,从而发生特定频率的光,发光频率与粒子粒径相关,因此可通过调整粒子的粒径来调整出光的频率即光的颜色。量子点发出的光谱较OLED自发光光谱R/G/B半峰宽更窄,光谱更纯,色饱和度更高。
QD-OLED技术是指利用蓝光OLED背光来激发量子点,使其发生相应波长的红绿光,实现高色域,高画质表现的目的。目前QD-OLED的显示器件中,量子点无法将OLED发出的背光全部吸收,影响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光提取结构层以及色转换层,其中:所述发光基板被配置为向所述光提取结构提供入射光,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所述光提取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所述光提取结构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光基板提供的至少部分入射光形成准直光线,并将所述准直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所述光提取结构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取出图案,所述光取出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取出图案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 起的尺寸不同;所述色转换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准直光线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将所述准直光线透射,所述色转换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转换图案、至少一个第二色转换图案和至少一个光透射图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形状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形状包括圆锥形、半球形或棱锥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的多个凸起呈矩形排布、六边形排布、圆形排布、菱形排布、三角形排布、梯形排布中的至少一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的一部分凸起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形成凸起列,所述凸起列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位于同一凸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相同,位于不同凸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不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取出图案包括第一凸起列、第二凸起列和第三凸起列,所述第一凸起列、所述第二凸起列和所述第三凸起列沿着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列中的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凸起列中的凸起的高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凸起列中的凸起的高。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包括矩形、菱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色转换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色转换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透射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基板与色转换层之间的隔离柱,所述隔离柱被配置为将至少部分射向所述隔离柱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反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色转换层包括光阻挡图案,所述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阻挡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周侧,所述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中。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柱在垂直于所述发光基板所在平面的截面为正梯形或倒梯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隔离柱与所述光取出结构层和所述色转换层围成密闭腔,所述隔离柱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密闭腔中介质的折射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光分散层,所述光分散层被配置为将射向所述光分散层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散射,形成光强度均匀的出射光线,并将所述出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分散层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中的添加剂粒子,所述第一基体为有机材料,所述添加剂粒子为氧化物。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添加剂粒子的粒径为20纳米至100纳米,且所述添加剂粒子在所述光分散层中的质量浓度为10%至4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被配置为将射向所述反射层的至少部分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反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光分散层,所述光分散层被配置为将射向所述光分散层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散射,形成光强度均匀的出射光线,并将所述出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或者,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 层低折射材料层,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层低折射材料层沿着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交叠设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所述反射层包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m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m大于所述n,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所述反射层包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n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高折射材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折射材料层包括第二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中的中空粒子,所述中空粒子在所述低折射材料层的浓度为20%至4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折射材料层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氟化镁、氧化硼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折射材料层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60纳米至100纳米,所述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100纳米至150纳米。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一;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光取出图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光取出图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二;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三;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四;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五;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色转换层量子点激发后的出射光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低折射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仿真模拟曲线图一;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仿真模拟曲线图二;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发光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实施方式可以以多个不同形式来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方式和内容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条件下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公开不应该被解释为仅限定在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层的高或区域。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限定于该尺寸,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理想的例子,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或数值等。
本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而不是为了在数量方面上进行限定的。
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中部”、“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句以参照附图说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根据描述各构成要素的方向适当地改变。因此,不局限于在说明书中说明的词句,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更换。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件间接相连,或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晶体管是指至少包括栅电极、漏电极以及源电极这三个端子的元件。晶体管在漏电极(漏电极端子、漏区域或漏电极)与源电极(源电极端子、源区域或源电极)之间具有沟道区域,并且电流能够流过漏电极、 沟道区域以及源电极。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沟道区域是指电流主要流过的区域。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极可以为漏电极、第二极可以为源电极,或者第一极可以为源电极、第二极可以为漏电极。在使用极性相反的晶体管的情况或电路工作中的电流方向变化的情况等下,“源电极”及“漏电极”的功能有时互相调换。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源电极”和“漏电极”可以互相调换。
在本说明书中,“电连接”包括构成要素通过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只要可以进行连接的构成要素间的电信号的授受,就对其没有特别的限制。“具有某种电作用的元件”的例子不仅包括电极和布线,而且还包括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其它具有各种功能的元件等。
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膜”和“层”可以相互调换。例如,有时可以将“导电层”换成为“导电膜”。与此同样,有时可以将“绝缘膜”换成为“绝缘层”。
本公开中的“约”,是指不严格限定界限,允许工艺和测量误差范围内的数值。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00和非显示区域200。显示区域100用于显示图像。显示区域100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子像素PX,子像素PX用于发射光线。例如,显示区域100包括规则排布的多个第一子像素PX1、多个第二子像素PX2和多个第三子像素PX3,第一子像素PX1可以是红色(R)子像素,第二子像素PX2可以是绿色(G)子像素,第三子像素PX3可以是蓝色(B)子像素。显示面板可以通过在显示区域100的多个子像素PX提供图像。非显示区域200不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200可以完全地或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100。非显示区域200可以包括用于向像素PX提供电信号或电力的驱 动器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子像素PX可以包括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发光二极管(M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中的一种。子像素PX可以通过发光器件发射光线,例如,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00也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诸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等的多边形形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可以为平板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显示面板。例如,柔性显示面板、可折叠显示面板、可卷曲显示面板等。
在下文中,以本实施例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示例,但是本实施例显示面板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可以为微发光二极管(MLED)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等。例如,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量子点、有机材料与量子点、无机材料与量子点或者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与量子点。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一。图2可以为图1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示意了一个第一像素PX1、一个第二子像素PX2以及一个第三像素PX3的剖视图。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更多的像素PX(见图1)。虽然图2示出了第一像素PX1至第三像素PX3彼此相邻,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就是说,例如走线等其他组件可以在第一像素PX1至第三像素PX3之间。第一像素PX1、第二子像素PX2以及第三像素PX3可以不是彼此相邻的像素。在图2中,第一像素PX1至第三像素PX3的剖面可以不是在显示面板相同方向上的剖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包括发光基板10、光提取结构层11以及色转换层12。光提取结构层11位于发光基板10与色转换层12之间。发光基板10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发 光器件,发光器件与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信号。发光器件可以在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发光。发光基板10中的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向光提取结构层11提供入射光Lib。光提取结构层11被配置为将发光基板10提供的至少部分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并将准直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发射。色转换层12被配置为将准直光线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将准直光线透射。其中,发光器件可以为机发光二极管(OLED)。
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通过光提取结构层11将发光基板10提供的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再将准直光线射向色转换层12,提升了色转换层12的光吸收效率,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可以调整光提取结构层11的结构、折射率参数等,来确保发光基板10的出光效率,例如,调整光提取结构层11的形状、厚度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发光基板10包括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发光器件21周侧、位于第二发光器件22周侧、位于第三发光器件23周侧的像素定义层24,第一发光器件21位于第一像素PX1中,第二发光器件22位于第二像素PX2中,第三发光器件23位于第三像素PX3中,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均可以为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均可以发射蓝光,像素定义层24为不发光区域。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均为矩形。该矩形具有第一边长和第二边长,矩形中第一边长与第二边长的比值可以根据发光基板10像素密度(PPI)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例如,第一边长与第二边长的比值可以约为1至10,第一边长可以约为10μm~80μm。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形成发光器件行25,多个发光器件行25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其中,第二边长为矩形第一方 向X上的边长,第一边长为矩形第二方向Y上的边长。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示例的,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均为菱形。该菱形具有第一对角线长度和第二对角线长度,菱形中第一对角线长度与第二对角线长度的比值可以根据发光基板10像素密度(PPI)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例如,第一对角线长度与第二对角线长度的比值可以约为1至10,第一对角线长度可以约为10μm~80μm。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在第一方向X上依次排布形成发光器件行25,多个发光器件行25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布。其中,第一对角线为菱形第一方向X上的对角线,第二对角线为菱形第二方向Y上的对角线。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发光基板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三;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发光器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19所示,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六边形。以第一发光器件21为例,第一发光器件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顶角211和第二顶角212,以及设置在第一顶角211两侧的第一边角213和第二边角214,以及分设于第二顶角212两侧的第三边角215和第四边角216。第一顶角211约为60度至120度,第二顶角212约为60度至120度,第一边角213、第二边角214、第三边角215和第四边角216均为120度至150度,第一发光器件21还包括分别与第一顶角211连接的第一边217和第二边218,分别与第二顶角212连接的第三边219和第四边220,位于第一边217与第四边220之间的第五边221,以及位于第二边218与第三边219之间的第六边222。第一边217、第四边220、第五边221、第一边角213和第四边角216位于第一顶角211和第二顶角212的同一侧,第二边218、第三边219、第六边222、第二边角214和第三边角215位于第一顶角211和第二顶角212的同一侧。第一边217与第三边219平行,第二边218与第四边220平行,第五边221与第六边222平行,且第一边217、第二边218、第三边219和第四边220长度相同,第五 边221和第六边222长度相同,第一边217、第二边218、第三边219、第四边220、第五边221和第六边222的长度可以根据发光基板10像素密度(PPI)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例如第一边217、第二边218、第三边219、第四边220、第五边221和第六边222的长度可以为10μm~12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可以采用圆形、三角形、八边形、梯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上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面积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大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大于发光器件的面积;又例如,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等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并大于第三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积。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13,封装层13位于发光基板10与光提取结构层11之间。封装层13覆盖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以保护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防止来自外部的湿气或氧损坏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封装层13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3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2以及设置在第一无机封装层31、第二无机封装层32之间的有机封装层33。第一无机封装层3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2可以均包括一种或更多种无机绝缘材料。无机绝缘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铪、氧化锌、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中的一种。第一无机封装层3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32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形成。有机封装层33可以包括聚合物类材料。聚合物类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和聚乙烯中的一种。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器件21可以提供入射在稍后将更详细描述的第一色转换图案51的入射光Lib,第二发光器件22可以提供入射在稍 后将更详细描述的第二色转换图案52的入射光Lib,第三发光器件23可以提供入射在稍后将更详细描述的光透射图案53的入射光Lib。从第一发光器件21、第二发光器件22和第三发光器件23发射的入射光Lib可以穿过封装层13进入第一色转换图案51、第二色转换图案52以及光透射图案5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提取结构层11包括至少一个光取出图案,光取出图案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光取出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的发光器件一一对应,光取出图案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其对应的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使发光基板10提供的入射光Lib能够进入光取出图案中,光取出图案被配置为将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并将准直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发射,即发光基板10提供的入射光Lib在光提取结构层11中形成准直光线后,射向色转换层12。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一个光取出图案包括多个凸起44,凸起44沿着远离发光基板10方向延伸,多个凸起44使光提取结构层11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表面凹凸不平。一个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尺寸不同。例如,一个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高不同;和/或,一个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其中,凸起44的高为凸起44在第三方向Z的最大距离,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交叉,例如,第三方向Z分别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光取出图案中的各凸起的尺寸可以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能够针对不同的发光器件,调整光取出图案中凸起的尺寸,使光取出图案能够与其对应的发光器件更加的适配,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凸起44可以采用多种形状,例如,凸起44的形状可以包括圆锥形、半球形或棱锥形中的至少一种。凸起44可以采用有机材料,例如,凸起44可以采用丙烯酸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等。凸起44的折射率可约为1至2,例如,凸起44的折射率可约为 1.3至1.5。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一。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凸起44的形状为圆锥形。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为圆形,发光基板10中发光器件提供的入射光Lib由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进入凸起44后,在凸起44中发生折射,使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出射。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凸起44的形状为半球形。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为圆形,发光基板10中发光器件提供的入射光Lib由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进入凸起44后,在凸起44中发生折射,使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出射。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凸起的结构示意图三。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凸起44的形状为棱锥形。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为等边三角形,发光基板10中发光器件提供的入射光Lib由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表面进入凸起44后,在凸起44中发生折射,使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出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取出图案中的多个凸起呈矩形排布、六边形排布、圆形排布、菱形排布、三角形排布、梯形排布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发光器件,采用不同排布方式的光取出图案,以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例如,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为矩形,与其对应的光取出图案中的多个凸起呈矩形排布。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光提取结构层11包括第一光取出图案41、第二光取出图案42和第三光取出图案43。第一光取出图案4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器件2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第一光取出图案4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器件2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一发光器件21提供的入射光Lib进入第一光取出图案41中,第一光取出图案41被配置为将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并将准直光线朝向在稍后将更详细描述的第一 色转换图案51方向射出。第二光取出图案4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器件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第二光取出图案4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器件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发光器件22提供的入射光Lib进入第二光取出图案42中,第二光取出图案42被配置为将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并将准直光线朝向在稍后将更详细描述的第二色转换图案52方向射出。第三光取出图案4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第三光取出图案4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三发光器件23提供的入射光Lib进入第三光取出图案43中,第三光取出图案43被配置为将入射光Lib形成准直光线,并将准直光线朝向在稍后将更详细描述的光透射图案53方向射出。
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能够针对不同形状的发光器件,采用不同图案的光取出图案,提高发光器件的出光效率。例如,针对不同形状的发光器件,采用具有形状和/或尺寸不同或相同的凸起的光取出图案。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光取出图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为矩形,与其对应的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呈矩形排布。光取出图案中的一部分凸起44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形成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与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尺寸与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可以为圆锥形,圆锥形的底面半径与圆锥形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圆锥形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 微米至60微米。和/或,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可以为半球形,半球形的底面半径与半球形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半球形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60微米;和/或,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可以为棱锥形,棱锥形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心到等边三角形边部的距离与棱锥形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0,等边三角形中心到等边三角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0微米至40微米。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一个光取出图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为菱形,与其对应的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呈六边形排布。光取出图案中的一部分凸起44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形成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第一凸起列45第二方向Y的长度与第三凸起列47第二方向Y的长度相同,第二凸起列46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第一凸起列45第二方向Y的长度。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与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不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与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不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与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圆锥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20微米或4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 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40微米或60微米。凸起44的底面为凸起44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半球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20微米或4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40微米或6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棱锥形,棱锥形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0,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20微米至3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20微米至3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20微米或3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0,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3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30微米至4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30微米或4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相同,均为半球形。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40微米。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不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为圆锥形,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圆锥形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40微米。或者,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为棱锥形,棱锥形棱锥形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5至1.0,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0微米至3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为六边形,与其对应的光取出图案中的凸起44呈六边形排布,如图10所示。光取出图案中的一部分凸起44沿着第二方向Y排列形成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第一凸起列45、第二凸起列46和第三凸起列47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第一凸起列45第二方向Y的长度与第三凸起列47第二方向Y的长度相同,第二凸起列46第二方向Y的长度大于第一凸起列45第二方向Y的长度。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可以相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与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不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尺寸与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不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与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形状和/或尺寸可以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圆锥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 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20微米或4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40微米或6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半球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20微米或4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40微米或6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均为棱锥形,棱锥形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尺寸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高大于或小于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高。具体地,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6至1.0,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5微米至3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包括15微米至30微米中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不为15微米或30微米。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6至1.0,凸 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0微米至20微米或40微米至6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0微米、20微米、40微米或6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均为半球形。在第一凸起列45和第三凸起列47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20微米或40微米。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和第一凸起列45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不相同,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为圆锥形,在第二凸起列46中的凸起44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8至1,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约为20微米至4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20微米至4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20微米或40微米。或者,第二凸起列46中的各凸起44的形状为棱锥形,棱锥形棱锥形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与凸起44的高的比值约为0.6至1.0,凸起44的底面中心到底面边部的距离可以约为15微米至30微米,其中,凸起44的底面半径包括15微米至30微米的边值,例如,凸起44的底面半径可以为15微米或30微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色转换层12包括第一色转换图案51、第二色转换图案52、光透射图案53以及光阻挡图案54,光阻挡图案54位于第一色转换图案51的周侧、第二色转换图案52的周侧以及光透射图案53的周侧,第一色转换图案5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器件2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第一色转换图案5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器件2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二色转换图案5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器件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第二色转换图案5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器件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光透射图案5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 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光透射图案5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器件2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阻挡图案54可以具有包括黑色或白色的各种颜色。例如,光阻挡图案54可以为黑色的,并且可以包括黑色矩阵。光阻挡图案54可以包括光阻挡材料,光阻挡材料可以包括不透明的无机绝缘材料(例如氧化铬或氧化钼)或不透明的有机绝缘材料(例如黑色树脂)。作为另一示例,光阻挡图案54可以包括例如白色树脂的有机绝缘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阻挡图案54可以防止在彼此相邻的第一色转换图案51、第二色转换图案52、光透射图案53中转换或透射的光束之间的颜色混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色转换图案51可以将第一发光器件提供的蓝色入射光Lib转换为红光Lr。第一色转换图案51可以包括其中分散有第一量子点的第一光敏聚合物。第一光敏聚合物可以为具有光透射性质的有机材料,例如聚硅氧烷树脂和环氧树脂。第一量子点被蓝色入射光Lib激发而各向同性地发射波长比蓝光的波长长的红光Lr。第一量子点可以包括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V族化合物或其组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色转换图案52可以将第二发光器件提供的蓝色入射光Lib转换为绿光Lg。第二色转换图案52可以包括第二光敏聚合物,第二光敏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第二量子点。第二光敏聚合物可以与第一光敏聚合物的材料相同。第二量子点可以包括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V族化合物或其组合。第二量子点的尺寸可以比第一量子点的尺寸小,第二量子点可以被蓝色入射光Lib激发并且发射比蓝光的波长大的波长,并且可以各向同性地发射波长比红光Lr的波长小的绿光Lg。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透射图案53可以将第三发光器件提供的蓝色入射光Lib透射。光透射图案53可以包括第三光敏聚合物,第三光敏聚合物具有分散在其中的散射颗粒。光透射图案53不包括可以被蓝色入射光Lib激发的单独量子点。第三光敏聚合物可以包括具有光透射性能的有机材料,散射 颗粒可以包括氧化钛颗粒或金属颗粒。入射在光透射图案53上的蓝色入射光Lib可以在没有颜色改变的情况下透射穿过光透射图案53,穿过光透射图案53发射的光可以是蓝光Lb。光透射图案53可以透射蓝色入射光Lib而不改变其颜色,从而获得较高的光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还包括彩膜基板14,彩膜基板14位于色转换层12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第一色转换图案51、第二色转换图案52和光透射图案53可以将发光基板10提供的入射光Lib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透射入射光Lib,并且可以朝向彩膜基板发射经过颜色转换的光或透射的光。彩膜基板14能够进一步吸收发光基板提供的入射光Lib,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
本公开显示面板中光提取结构层11出射的光大部分会射入色转换层12,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透射。但光提取结构层11出射的大视角光线会射向色转换层12中的光阻挡图案54,造成光线的损失。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发光基板10与色转换层12之间的隔离柱15,隔离柱15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与发光基板10上的封装层13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表面接触,隔离柱15在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与色转换层12靠近发光基板10一侧表面接触。光提取结构层11在第一方向X被隔离柱15断开,使部分光提取结构层11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相邻隔离柱15之间。光提取结构层11出射的大视角光线射向隔离柱15,隔离柱15被配置为将至少部分射向隔离柱15的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反射,从而提高色转换层12的光吸收率和转换率。其中,隔离柱15可以采用光刻工艺制备而成。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隔离柱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色转换层12中光阻挡图案5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隔离柱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色转换层12中光阻挡图案5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从而避免隔离柱15阻挡光提取结构层11出射的光线直接进入色转换层12的路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隔离柱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 的正投影与发光基板10中像素定义层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隔离柱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基板10中像素定义层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隔离柱在垂直于发光基板所在平面的截面可以采用多种形状,例如,隔离柱在垂直于发光基板所在平面的截面可以采用正梯形或倒梯形。其中,隔离柱的厚度可以约为20微米至60微米。隔离柱的厚度可以为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隔离柱15沿着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相邻隔离柱15之间设置有部分光取出结构层11,即光取出结构层11在第一方向X被隔离柱15断开。隔离柱15具有侧壁,相邻隔离柱15的侧壁与部分光取出结构层11和色转换层12围成密闭腔16,隔离柱15的折射率小于密闭腔16中介质的折射率。其中,隔离柱15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8至2.0。密闭腔16中的介质可以为空气或其他填充物。
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光取出结构层11发出的大视角光线经过密闭腔16射向隔离柱15,大视角光线由高折射率材料(密闭腔16中介质)射向低折射率材料(隔离柱15),大视角光线会在隔离柱15的侧壁发生全反射,从而改变大视角光线的光路,将大视角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方向发射,以提高色转换层12的光吸收率和转换率。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三。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发光基板10与色转换层12之间的光分散层17,发光基板10提供的入射光Lib经过光分散层17射向色转换层12,光分散层17被配置为将射向光分散层17的至少部分入射光Lib进行散射,形成光强度均匀的出射光线,并将出射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发射,从而提高色转换层12中量子点粒子的激发几率,提高色转换层12的光吸收率和转换率。其中,光分散层的厚度可以约为5微米至30微米,例如,光分散层的厚度可以约为10微米至20微米。光分散层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至2,例如,光分散层的折射率可以约为1.4至1.6。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分散层17在第一方向X上被隔离柱15断开, 光分散层17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基板10中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例如,光分散层17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基板10中发光器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色转换层12中第一色转换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一发光器件之间、色转换层12中第二色转换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二发光器件之间以及色转换层12中光透射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三发光器件之间均可以设置有光分散层17。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分散层17可以位于光提取结构层靠近发光基板10一侧,或者,光分散层17可以位于光提取结构层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分散层17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基体中的添加剂粒子,第一基体可以为有机材料,例如,第一基体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硅酮树脂、硅烷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添加剂粒子可以为氧化物,例如,添加剂粒子可以包括二氧化钛(TiO 2)、氧化锌(ZnO)、二氧化锆(ZrO 2)、氧化铝(Al 2O 3)、二氧化硅(SiO 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添加剂粒子的粒径可以约为10纳米至200纳米,例如,添加剂粒子的粒径可以约为20纳米至100纳米。添加剂粒子在光分散层中的质量浓度可以约为5%至50%,例如,添加剂粒子在光分散层17中的质量浓度可以约为10%至40%。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色转换层量子点激发后的出射光示意图。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色转换层12中量子点60激发后具有出射光各项均一性的特点,其中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61可以沿着远离发光基板方向出射,而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62可以沿着靠近发光基板方向出射,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62会由于色转换层12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各膜层中的波导作用,无法沿着远离发光基板方向出射,因此会造成显示面板出光效率的损失。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四。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10与色转换层12 之间的反射层18,反射层18在第一方向X上被隔离柱15断开。色转换层12中第一色转换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一发光器件之间、色转换层12中第二色转换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二发光器件之间以及色转换层12中光透射图案与发光基板10中第三发光器件之间均可以设置有反射层1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反射层18设置在光分散层17靠近发光基板10一侧。反射层18采用光反射材料。色转换层12中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会经过光分散层17后射向反射层18,反射层18被配置为将射向反射层18的至少部分光线朝向色转换层12反射,反射层18能够改变色转换层12中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的出光方向,将出光方向为0°至-180°的激发光子朝向色转换层12反射,从而提升本公开显示面板中色转换层12的出光效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反射层18包括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层低折射材料层,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层低折射材料层沿着第三方向Z交叠设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高折射材料层可以包括二氧化钛(TiO 2)、二氧化锆(ZrO 2)、氮化硅(SiN x)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约为50纳米至150纳米,例如,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约为60纳米至100纳米。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低折射材料层可以包括氧化铝(Al 2O 3)、二氧化硅(SiO 2)、氟化镁(MgF 2)、氧化硼(B 2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约为50纳米至200纳米,例如,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约为100纳米至150纳米。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中低折射材料层的结构示意图。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低折射材料层70可以包括第二基体71以及设置在第二基体71中的中空粒子72,第二基体71可以采用有机材质,例如,第二基体71可以采用硅烷树脂、环氧树脂等。中空粒子72为核壳结构,中空粒子中外壳可以采用二氧化硅(SiO 2),中空粒子中外壳内的介质可以采用空气。其中,中空粒子在低折射材料层的浓度可以约为10%至50%,例如, 中空粒子在低折射材料层的浓度可以约为20%~4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与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具体地,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和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可以采用公式THK=λ/4n计算得出。其中,THK为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或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λ为目标波长,n为低折射材料层或高折射材料层的折射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反射层18中低折射材料层和高折射材料层的层叠顺序取决于光分散层17中添加剂粒子的种类和浓度。具体地,光分散层17中添加剂粒子可以包括二氧化钛(TiO 2)、氧化锌(ZnO)、二氧化锆(ZrO2)中的一种。添加剂粒子在光分散层17中的质量浓度大于20%。反射层18包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m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m大于所述n,反射层18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的表面为低折射材料层远离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反射层18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低折射材料层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例如,反射层18中高折射材料层和低折射材料层的膜层数之和为3~11层,反射层18中高折射材料层和低折射材料层的膜层数越多,对来自色转换层12光线的反射率作用越强。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仿真模拟曲线图一。图17示意了将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的曲线图。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反射层18中高折射材料层采用二氧化钛,高折射材料层折射率为2.5,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60纳米。低折射材料层采用氟化镁,低折射材料层折射率为1.38,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110纳米。光分散层17中第一基体的材质为二氧化钛。反射层18包括3个高折射材料层和4个低折射材料层,即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沿着远离发光基板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将上述显示面板进行仿真模拟。如图17所示,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可以得出,蓝光的透过率接近于100%,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对于蓝光几乎无损耗。红光和绿光主波长处的反射率分别为90%和87%,既大部分射向反射层18的红光和绿光被反射层18反射,达到增加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剖视图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反射层18设置在光分散层17远离发光基板10一侧。反射层18包 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n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反射层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高折射材料层靠近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反射层远离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低折射材料层远离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仿真模拟曲线图二。图18示意了将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的曲线图,本公开实施例显示面板的反射层18中高折射材料层采用氮化硅,高折射材料层折射率为1.9,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80纳米。低折射材料层采用二氧化硅,低折射材料层折射率为1.4,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120纳米。反射层18包括4个高折射材料层和4个低折射材料层,即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高折射材料层/低折射材料层沿着远离发光基板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将上述显示面板进行仿真模拟。如图18所示,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可以得出,蓝光的透过率接近于94%,红光和绿光主波长处的反射率分别为91%和90%,既大部分射向反射层18的红光和绿光被反射层18反射,达到增加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虽然本公开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公开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6)

  1.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基板、光提取结构层以及色转换层,其中:
    所述发光基板被配置为向所述光提取结构提供入射光,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
    所述光提取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所述光提取结构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光基板提供的至少部分入射光形成准直光线,并将所述准直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所述光提取结构层包括至少一个光取出图案,所述光取出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取出图案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尺寸不同;
    所述色转换层被配置为将所述准直光线转换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或将所述准直光线透射,所述色转换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转换图案、至少一个第二色转换图案和至少一个光透射图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至少两个凸起的形状不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凸起的形状包括圆锥形、半球形或棱锥形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的多个凸起呈矩形排布、六边形排布、圆形排布、菱形排布、三角形排布、梯形排布中的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取出图案中的一部分凸起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形成凸起列,所述凸起列沿着第一方向排列,位于同一凸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相同,位于不同凸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不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取出图案包括第一凸起列、第二凸起列和第三凸起列,所述第一凸起列、所述第二凸起列和所述第三凸起列沿着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列中的凸起和所述第三凸 起列中的凸起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凸起列中的凸起的高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凸起列中的凸起的高。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正投影的形状包括矩形、菱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器件、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器件和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色转换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色转换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光透射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器件所在区域至少部分交叠。
  9.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基板与色转换层之间的隔离柱,所述隔离柱被配置为将至少部分射向所述隔离柱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反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色转换层包括光阻挡图案,所述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阻挡图案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周侧,所述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隔离柱在垂直于所述发光基板所在平面的截面为正梯形或倒梯形。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多个所述隔离柱与所述光取出结构层和所述色转换层围成密闭腔,所述隔离柱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密闭腔中介质的折射率。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光分散层,所述光分散层被配置为将射 向所述光分散层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散射,形成光强度均匀的出射光线,并将所述出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分散层包括第一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中的添加剂粒子,所述第一基体为有机材料,所述添加剂粒子为氧化物。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添加剂粒子的粒径为20纳米至100纳米,且所述添加剂粒子在所述光分散层中的质量浓度为10%至40%。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被配置为将射向所述反射层的至少部分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反射。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基板与所述色转换层之间的光分散层,所述光分散层被配置为将射向所述光分散层的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散射,形成光强度均匀的出射光线,并将所述出射光线朝向所述色转换层发射,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或者,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层低折射材料层,至少一层高折射材料层和至少一层低折射材料层沿着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交叠设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所述反射层包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m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所述m大于所述n,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分散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所述反射层包括n个高折射材料层和n个低折射材料层,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 的表面为所述高折射材料层靠近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为所述低折射材料层远离所述发光基板一侧的表面。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低折射材料层包括第二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中的中空粒子,所述中空粒子在所述低折射材料层的浓度为20%至40%。
  23.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低折射材料层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氟化镁、氧化硼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4.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高折射材料层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氮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5.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高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60纳米至100纳米,所述低折射材料层的厚度为100纳米至150纳米。
  26.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权利要求1至2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80000676.3A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178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348 WO2023184317A1 (zh)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8658A true CN117178658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198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676.3A Pending CN117178658A (zh) 2022-03-31 2022-03-31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8658A (zh)
WO (1) WO20231843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89861B1 (ko) * 2018-11-01 2023-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588137B2 (en) * 2019-06-05 2023-02-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unctional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12151571B (zh) * 2019-06-28 2023-01-24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色彩转化组件、显示面板及色彩转化组件的制造方法
US11844236B2 (en) * 2019-07-12 2023-12-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unctional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11524463B (zh) * 2020-05-29 2023-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5578617U (zh) * 2021-06-30 2022-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4317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0441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bank structures
US11778845B2 (en) Pixel array package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WI605288B (zh) 畫素結構與具有此畫素結構的顯示面板
CN112185268A (zh) 图像显示元件
US1106975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1005038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40449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456288B2 (en) Image display element
WO2021196995A1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0646977B (zh)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0510976B2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CN112750862B (zh) 色彩转换结构、显示装置及色彩转换结构的制备方法
US1140268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264597B2 (en) Multiple QD-LED sub-pixels for high on-axis brightness and low colour shift
CN11717865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84661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82351B (zh) 顯示面板
CN114078917A (zh) 显示装置
CN114967210B (zh) 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1447612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28305A1 (en) Led pixel un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screen
WO202320163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378404A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radiation distribu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WO2023028854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I649737B (zh) 發光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