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7534A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77534A CN117177534A CN202311126736.9A CN202311126736A CN117177534A CN 117177534 A CN117177534 A CN 117177534A CN 202311126736 A CN202311126736 A CN 202311126736A CN 117177534 A CN117177534 A CN 1171775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ipe
- refrigerant
- air conditioner
- data center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所述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舱体;换热装置,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热管空调,设于舱体内部;压缩机,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冷却冷媒;压缩机处并联有单向阀;主调节阀,设于热管空调与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调控管路流量;压缩机根据海水温度高低控制是否参与制冷,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冷负荷平衡。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当海水温度升高时,压缩机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制冷系统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主调节阀调节管路流量,实现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冷量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数据中心固定于海底的基座上,同时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却能力进行冷却,通过将海水泵入每个服务器机架背面的散热器管道,然后又返回海洋中进行循环冷却,不需要机械制冷设备。
现有技术中,海水温度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同时受海洋大气热交换的影响,高温海水的持续时间较长,采用高温海水作为自然冷源时,冷媒如氟利昂的温度无法满足舱内电子设备制冷环境温度需求,制冷效果差,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海水温度变化影响制冷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海水温度变化改变制冷措施使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要求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
舱体;
换热装置,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用于冷媒与海水换热;
热管空调,设于所述舱体内部,所述热管空调与所述冷媒侧相接,适于引入冷媒至所述热管空调内换热;
压缩机,设于所述热管空调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冷却冷媒;所述压缩机处并联有单向阀;
主调节阀,设于所述热管空调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调控管路流量;
其中,所述单向阀的通断以及所述主调节阀的开度适于根据海水温度高低进行调控,使所述压缩机与海水的制冷效果之和恒定。
可选的,多个所述热管空调在所述舱体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形成热管空调组排;
多个所述热管空调组排在所述舱体内部沿铅垂方向间隔设置,适于冷却不同高度处的设备;
位于同一所述热管空调组排内的所述热管空调并联在次回路上;
多个所述次回路并联在主回路上,所述主回路与所述冷媒侧相接;
每个所述热管空调的进液口与所述次回路相接处均设有次调节阀;
其中,根据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所述热管空调的冷量需求,相应地调控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次调节阀的开度,合理分配冷媒。
可选的,所述主回路包括供液支路与回气支路;
所述供液支路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所述热管空调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回气支路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所述热管空调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回气支路上,所述主调节阀设于所述供液支路上。
可选的,还包括:泵体,设于所述供液支路上位于所述舱体外部的管路上,适于驱动冷媒在回路内循环;至少两个所述泵体并联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潜水泵,设于海平面下方,所述潜水泵与所述水侧的进出口相接,适于将海水引入所述换热装置内与冷媒换热;
多个所述潜水泵并联设置在所述供水回路上。
可选的,还包括:储液罐,设于所述供液支路上位于所述舱体外部的管路上,适于存储部分冷媒;
所述主调节阀设于所述供液支路上位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上。
可选的,还包括:隔断阀,分别设于所述热管空调的进液口及出气口与所述次回路的相接处,适于在回路内隔断相应的所述热管空调以单独检修。
可选的,还包括:球阀,设于所述换热装置的水侧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接的供水回路上,适于控制管路通断及流量大小。
可选的,还包括:流量计,设于所述供水回路上位于所述球阀与所述潜水泵之间的管路上,适于实时检测管路流量。
可选的,所述冷媒为氟利昂。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通过在制冷回路中设置可控接入或断出的压缩机、可控开度的主调节阀,当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无法将冷媒降温至需求温度时,压缩机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使制冷系统处于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状态,同时主调节阀介入以调节管路流量大小,实现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的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冷量需求的目的,保证数据中心内设备优良运行。
2.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在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水与冷媒之间的温差逐渐趋向于零的过程中,制冷系统有完全海水制冷、海水-机械综合制冷、完全机械制冷三种制冷状态,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尽可能使海水参与换热,有效节省压缩机的运行能耗,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海水资源,使得能源消耗量成倍缩减,极大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具备经济、环境可持续性。
3.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由于磁悬浮压缩机的转子在旋转时与机座之间不产生机械接触,因此整个氟侧的制冷循环中无需润滑系统,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运转可靠性;磁悬浮压缩机降低了换热热阻,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换热能力。
4.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通过设置在热管空调进液口处的次调节阀,实现按需自动分配冷媒、精准制冷的目的;根据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热管空调的冷负荷大小,相应地调控对应位置处的次调节阀的开度大小,使各个位置处的热管空调均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实现定位准确、供需平衡、高均匀度的制冷循环,整体制冷效果优良;冷媒均衡分配,使得气液分层界面稳定,位于不同高度层内的气液分层面相互独立,且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实现跨层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合用一套动力热管冷媒系统的目的。
5.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通过设置隔断阀,在不影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运转的同时对单台空调进行维护和修理,实现热管空调分批次独立安装的需求,同时,隔断阀可作安全装置,防止损坏后的热管空调干扰系统回路运行,实用性强。
6.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泵体、压缩机、储液罐、换热装置均安装在舱体外部顶端,方便操作,利于后续安装检修,降低检修维修成本,减少舱内空间占用;安装方式简单可靠,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7.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至少两个氟泵并联设置,提高动力热管系统的冗余度,提高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动力热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系统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C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舱体;2、换热装置;3、潜水泵;4、热管空调;5、压缩机;6、单向阀;7、主调节阀;8、主回路;81、供液支路;82、回气支路;9、次回路;10、次调节阀;11、储液罐;12、隔断阀;13、泵体;14、球阀;15、供水回路;16、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包括:
舱体1;
换热装置2,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用于冷媒与海水换热;
热管空调4,设于所述舱体1内部,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相接,适于引入冷媒至所述热管空调4内换热;
压缩机5,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冷却冷媒;所述压缩机5处并联有单向阀6;
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调控管路流量;
其中,所述单向阀6的通断以及所述主调节阀7的开度适于根据海水温度高低进行调控,使所述压缩机5与海水的制冷效果之和恒定。
结合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通过在制冷回路中设置可控接入或断出的压缩机5、可控开度的主调节阀7,当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无法将冷媒降温至需求温度时,压缩机5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使制冷回路处于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状态,同时主调节阀7介入以调节管路流量大小,综合作用下保证所述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的制冷效果始终满足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媒可以为氟利昂;气态的氟利昂在换热装置2内经海水冷却后变为气液混合体,所述气液混合体进入热管空调4内吸收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随后再次回到换热装置2内与海水换热,周而复始;气液两相的氟利昂在单海水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依靠驱动装置形成循环,利用海水冷却降温。
由于位于舱体1内部服务器所需的环境温度恒定,因此热管空调4的制冷需求为固定值;自然界的海水温度呈现周期性和不规则的变化;当海水温度很低时,海水与冷媒的温差较大,仅依靠海水换热便能满足服务器的冷却需求,此时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单向阀6处的管路通流,压缩机5断出管路不参与制冷循环,海水完全承担舱内设备的冷负荷;当海水温度较高但仍低于气态氟利昂冷媒的温度时,海水与冷媒的温差较小,仅依靠海水换热不足以满足服务器的冷却需求,此时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单向阀6处的管路断流,压缩机5接入管路,压缩机5与海水共同冷却冷媒,主调节阀7同时参与调节回路流量大小,使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的冷却需求;当海水温度很高并高于气态氟利昂冷媒的温度时,海水不具备换热能力,此时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的单向阀6处的管路仍断流,仅依靠压缩机5冷却冷媒以满足设备冷却需求,此时压缩机5完全承担舱内设备的冷负荷,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完全依靠机械制冷实现冷却,主调节阀7同时参与调节回路流量大小,使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的冷却需求。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5可以为磁悬浮压缩机5,磁悬浮压缩机5降低了换热热阻,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并提高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换热能力。
可选的,所述单向阀6可以为止回阀,具有受控阻断或导通介质流动的作用,并且能够防止回路内的冷媒倒流,冷媒在压缩机5的旁侧通路内流向单一,保证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运行稳定。
可选的,所述主调节阀7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具有受控调节管路供液流量的作用,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宽,调节反应快,提高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制冷回路中设置可控接入或断出的压缩机5、可控开度的主调节阀7,当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无法将冷媒降温至需求温度时,压缩机5起制冷补偿或完全制冷作用,使制冷系统处于混合制冷或完全机械制冷状态,同时主调节阀7介入以调节管路流量大小,实现制冷系统在任何环境下的制冷效果始终满足设备冷量需求的目的,保证数据中心内设备优良运行。
本实施例中,在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水与冷媒之间的温差逐渐趋向于零的过程中,制冷系统有完全海水制冷、海水-机械综合制冷、完全机械制冷三种制冷状态,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同时,尽可能使海水参与换热,有效节省压缩机5的运行能耗,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海水资源,使得能源消耗量成倍缩减,极大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具备经济、环境可持续性。
本实施例中,由于磁悬浮压缩机5的转子在旋转时与机座之间不产生机械接触,因此整个氟侧的制冷循环中无需润滑系统,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运转可靠性;磁悬浮压缩机5降低了换热热阻,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换热能力。
具体的,多个所述热管空调4在所述舱体1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形成热管空调4组排;
多个所述热管空调4组排在所述舱体1内部沿铅垂方向间隔设置,适于冷却不同高度处的设备;
位于同一所述热管空调4组排内的所述热管空调4并联在次回路9上;
多个所述次回路9并联在主回路8上,所述主回路8与所述冷媒侧相接;
每个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与所述次回路9相接处均设有次调节阀10;
其中,根据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所述热管空调4的冷量需求,相应地调控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次调节阀10的开度,合理分配冷媒。
结合图1-图4所示,多个所述热管空调4位于同一高度层内,且并联在所述次回路9上,形成热管空调4组排;多个所述热管空调4组排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层内,且并联在所述主回路8上;由于各个热管空调4之间所处的高度、位置不同,冷量需求也有差异;根据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热管空调4的冷量需求,相应地调控对应的热管空调4末端的次调节阀10的开度大小,使所述热管空调4分配到的冷媒量恰好满足需求。
进一步的,主回路8内的冷媒经合理分配后进入位于不同高度层内的热管空调4内,并在不同高度层内的热管空调4中均形成气液分层流动形态,由于各个高度层内的热管空调4所引入的冷媒量均衡,使得气液分层界面稳定,位于不同高度层内的气液分层面相互独立,且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实现跨层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4合用一套动力热管冷媒系统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管系统跨层合用时冷媒积聚的缺陷,节省管路排布,联合优化管理。
可选的,所述次调节阀10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具有受控调节管路供液流量的作用,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宽,调节反应快,提高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热管空调4进液口处的次调节阀10,实现按需自动分配冷媒、精准制冷的目的;根据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热管空调4的冷负荷大小,相应地调控对应位置处的次调节阀10的开度大小,使各个位置处的热管空调4均达到最优的制冷效果,实现定位准确、供需平衡、高均匀度的制冷循环,整体制冷效果优良;冷媒均衡分配,使得气液分层界面稳定,位于不同高度层内的气液分层面相互独立,且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实现跨层不同高度处的热管空调4合用一套动力热管系统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主回路8包括供液支路81与回气支路82;
所述供液支路81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回气支路82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所述热管空调4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5设于所述回气支路82上,所述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
结合图1所示,当海水参与制冷时,气态的氟利昂在换热装置2内经海水冷却后变为气液混合体,所述气液混合体经过换热装置2的出液口、供液支路81以及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后,进入热管空调4内部吸热汽化,气态的氟利昂经过热管空调4的出气口、回气支路82以及换热装置2的进气口后,进入换热装置2内与海水换热,周而复始。
进一步的,当压缩机5参与制冷时,气态的氟利昂在经过回气支路82时,压缩机5引入低温低压的气态氟利昂并对其做功加压后形成气液混合体,所述气液混合体随后依次经过换热装置2、供液管路、次调节阀10后进入热管空调4内吸热汽化,气态的氟利昂经过回气支路82时被引入压缩机5内加压液化,周而复始。
具体的,还包括:泵体13,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舱体1外部的管路上,适于驱动冷媒在回路内循环;至少两个所述泵体13并联设置。
结合图3所示,所述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为动力热管系统,所述泵体13作所述动力热管系统的驱动装置,依靠泵体13动力实现氟利昂在回路内稳定循环的目的;所述泵体13可以为氟泵,至少两个氟泵并联组成氟泵系统,共同驱动冷媒在舱内外循环换热。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氟泵并联设置,提高动力热管系统的冗余度,提高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动力热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系统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正常运转。
具体的,还包括:潜水泵3,设于海平面下方,所述潜水泵3与所述水侧的进出口相接,适于将海水引入所述换热装置2内与冷媒换热;
多个所述潜水泵3并联设置在所述供水回路15上。
结合图1所示,潜水泵3可以稳定放置在海平面下方且保持正常工作,不受海水冲击而发生移位;潜水泵3的进出口与供水回路15的相接处设有阀门,可以控制供水回路15内介质的流量大小;潜水泵3安装简单,在水下的运行噪音小,且不受气候和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实用性强,保证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稳定运行。
具体的,还包括:储液罐11,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舱体1外部的管路上,适于存储部分冷媒;
所述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储液罐11与所述换热装置2之间的管路上。
结合图1所示,在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运行时,由于舱内情况变化需要对制冷量大小进行调节时,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中的冷媒循环量将发生变化;通过设置储液罐11,利用储液罐11的储液能力平衡和稳定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的冷媒循环量,保证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泵体13、压缩机5、储液罐11、换热装置2均安装在舱体1外部顶端,方便操作,利于后续安装检修,降低检修维修成本,减少舱内空间占用;安装方式简单可靠,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具体的,还包括:隔断阀12,分别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及出气口与所述次回路9的相接处,适于在回路内隔断相应的所述热管空调4以单独检修。
结合图4所示,各个热管空调4的进出口的两端处均设有隔断阀12,隔断阀12内部具有阀门,所述阀门起到控制流体的流动的作用,当阀门关闭时,冷媒无法通过隔断阀12,从而实现单个热管空调4在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内的隔断;通过设置隔断阀12,在不影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运转的同时对单台空调进行维护和修理,实现热管空调4分批次独立安装的需求,同时,隔断阀12可作安全装置,防止损坏后的热管空调4干扰系统回路运行,实用性强。
具体的,还包括:球阀14,设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水侧与所述潜水泵3相连接的供水回路15上,适于控制管路通断及流量大小。
结合图1所示,所述球阀14可灵活控制供水回路15内介质的流量大小,根据冷媒流量控制供水流量,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提高海水的换热性能。
具体的,还包括:流量计16,设于所述供水回路15上位于所述球阀14与所述潜水泵3之间的管路上,适于实时检测管路流量。
结合图1所示,所述流量计16起到测量供水回路15内介质流量的作用,其中,球阀14可根据流量计16所测得的介质流量大小,相应的调节阀门的开度大小,使供入换热装置2内的海水始终满足需求。
具体的,所述冷媒为氟利昂。
结合图1所示,所述冷媒可以为氟利昂,氟利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同量的氟利昂冷媒带走的热量远大于同量的水媒,大大降低输送能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体(1);
换热装置(2),包括水侧与冷媒侧,用于冷媒与海水换热;
热管空调(4),设于所述舱体(1)内部,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相接,适于引入冷媒至所述热管空调(4)内换热;
压缩机(5),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冷却冷媒;所述压缩机(5)处并联有单向阀(6),所述单向阀(6)适于控制所述压缩机(5)接入或断出系统;
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相接的管路上,适于调控管路流量;
其中,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所述压缩机(5)与海水的制冷效果之和;
其中,所述压缩机(5)适于根据海水温度高低控制是否参与制冷,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与冷负荷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热管空调(4)在所述舱体(1)内部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形成热管空调组排;
多个所述热管空调组排在所述舱体(1)内部沿铅垂方向间隔设置,适于冷却不同高度处的设备;
位于同一所述热管空调组排内的所述热管空调(4)并联在次回路(9)上;
多个所述次回路(9)并联在主回路(8)上,所述主回路(8)与所述冷媒侧相接;
每个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与所述次回路(9)相接处均设有次调节阀(10);
其中,所述次调节阀(10)的开度大小根据位于相应位置处的所述热管空调(4)的冷量需求调控,以合理分配冷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8)包括供液支路(81)与回气支路(82);
所述供液支路(81)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出液口、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回气支路(82)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侧的进气口、所述热管空调(4)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压缩机(5)设于所述回气支路(82)上,所述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13),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舱体(1)外部的管路上,适于驱动冷媒在回路内循环;
至少两个所述泵体(13)并联设置,适于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冗余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泵(3),设于海平面下方,所述潜水泵(3)与所述水侧的进出口相接,适于将海水引入所述换热装置(2)内与冷媒换热;
多个所述潜水泵(3)并联设置在供水回路(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罐(11),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舱体(1)外部的管路上,适于存储部分冷媒;
所述主调节阀(7)设于所述供液支路(81)上位于所述储液罐(11)与所述换热装置(2)之间的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阀(12),分别设于所述热管空调(4)的进液口及出气口与所述次回路(9)的相接处,适于在回路内隔断相应的所述热管空调(4)以单独检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阀(14),设于所述换热装置(2)的水侧与所述潜水泵(3)相连接的供水回路(15)上,适于控制管路通断及流量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16),设于所述供水回路(15)上位于所述球阀(14)与所述潜水泵(3)之间的管路上,适于实时检测管路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为氟利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26736.9A CN117177534B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26736.9A CN117177534B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77534A true CN117177534A (zh) | 2023-12-05 |
CN117177534B CN117177534B (zh) | 2024-09-06 |
Family
ID=8894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26736.9A Active CN117177534B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7753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65181A (ko) * | 2018-11-29 | 2020-06-09 |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 해수 및 태양광을 이용한 클라우드 데이터센터 공조설비 |
CN112218507A (zh) * | 2020-11-10 | 2021-01-12 | 中天(江苏)防务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桅杆综合冷却系统 |
CN112261837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海水数据舱水冷系统 |
CN215174138U (zh) * | 2021-04-26 | 2021-12-14 | 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lng冷量回收系统 |
CN216437827U (zh) * | 2021-10-27 | 2022-05-03 |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舱的冷却系统及其海底数据舱 |
-
2023
- 2023-08-30 CN CN202311126736.9A patent/CN1171775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00065181A (ko) * | 2018-11-29 | 2020-06-09 |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 해수 및 태양광을 이용한 클라우드 데이터센터 공조설비 |
CN112261837A (zh) * | 2020-10-16 | 2021-01-22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海水数据舱水冷系统 |
CN112218507A (zh) * | 2020-11-10 | 2021-01-12 | 中天(江苏)防务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桅杆综合冷却系统 |
CN215174138U (zh) * | 2021-04-26 | 2021-12-14 | 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lng冷量回收系统 |
CN216437827U (zh) * | 2021-10-27 | 2022-05-03 | 深圳海兰云数据中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海底数据舱的冷却系统及其海底数据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77534B (zh) | 2024-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75458B (zh) |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制冷器、组装方法 | |
CN104896641A (zh) | 一种双蒸发器动态冰蓄冷系统 | |
CN212677604U (zh) | 服务器的液冷换热机组以及液冷换热系统 | |
CN115000577A (zh) | 一种储能柜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 |
CN204730381U (zh) | 双蒸发器动态冰蓄冷系统 | |
CN117790987B (zh) | 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434736B1 (ko) | 신재생에너지를 이용한 에너지자립형 냉난방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5585578A (zh) | 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冷却系统及制冷系统 | |
CN117177534B (zh)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
CN111322828B (zh) | 恒温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269725U (zh) | 带经济器运行的桶泵供液式并联制冷系统 | |
KR100803864B1 (ko) | 가스 히트펌프식 공기조화 장치 | |
CN117279314B (zh) | 一种数据中心的动力热管制冷系统 | |
CN215373661U (zh) | 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冷水系统及乏燃料后处理系统 | |
CN214757525U (zh) | 一种可全年利用自然冷源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 |
EP3910265B1 (en) | Cooling system | |
CN114206080A (zh) | 数据中心、集装箱数据中心及冷却系统 | |
CN114520383A (zh) | 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7279313B (zh) | 一种数据中心的重力热管制冷系统 | |
CN220105575U (zh) | 一种用于环境试验箱的储能分布式温控系统 | |
CN114838423B (zh) | 空调系统 | |
CN221381549U (zh) | 舰载电子舱多联机制冷供风系统 | |
CN219961208U (zh) | 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 | |
CN213237801U (zh) | 冷水机组蓄冷系统 | |
CN221429387U (zh) | 一种单水箱蓄冷式精确控温液冷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