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7122A -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7122A
CN117177122A CN202311205692.9A CN202311205692A CN117177122A CN 117177122 A CN117177122 A CN 117177122A CN 202311205692 A CN202311205692 A CN 202311205692A CN 117177122 A CN117177122 A CN 117177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noise
chamber
communication
ear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56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瑞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Guoneng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dong Coal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56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71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7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7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包括前述的通讯降噪结构;还包括穿戴结构、控制部、骨传导降噪拾音部、降噪耳塞部;穿戴结构包括U形的颈环,颈环的两端设置控制部,颈环的中部设置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和降噪耳塞部,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包括可调节的开口颈圈、骨传导拾音腔,开口颈圈的开口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骨传导拾音腔;降噪耳塞部包括耳机线、耳廓耳塞,颈环的中部通过耳机线连接有耳廓耳塞。本发明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可以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听力防护效果,保障人员的身心安全。本发明中通过短距通话模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之间的语言交流,避免噪音最协同作业的影响,提高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避免引发意外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话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作业的日趋普遍,井下作业人员对于多发性事故的了解加深以及安全防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单一的防护装备(头部、躯干、足部、手部等)已经不能满足矿井作业的日常需要,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专门针对矿井工人研发的降噪通话耳机。故研发一款新型的矿井降噪通话耳机势在必行,以降低进入耳朵的噪声,减少对听力以及其它生理、心理的影响,减少噪声聋等工伤的发生,解决了煤矿高噪声下听力防护和高噪声下话音沟通问题,并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矿井现场主要为连续低频机械噪音,在某些岗位有持续噪声和脉冲噪音叠加,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申请号:CN201930509493.5公开的对讲耳机的结构。类似这种耳罩式降噪结构其缺陷在于,其具有体积较大的耳罩结构,佩戴这种耳罩的工作人员会有一定的不适感,并且由于体积较大影响安全帽的佩戴,只能在不需佩戴安全帽的场合使用,适用范围较小。
一般而言,消除或者降低噪声通常采用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和在人耳处降噪,这几种方式属于被动降噪;实际使用过程中,单独采用被动降噪往往呈现出低频降噪效果差等缺点。为了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也就是主动降噪技术。如申请号CN201810393841.1公开一种降噪耳机,包括左听筒、右听筒和降噪单元,所述左听筒与右听筒均包括耳机壳体、位于人耳道外部的主麦克风和辅麦克风、以及位于人耳道内部的内置麦克风,所述主麦克风与辅麦克风拾取通过空气传播的第一语音信号,所述降噪单元对所述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后,将其与所述内置麦克风拾取的通过人体传递的第二语音信号进行叠加,生成待发送信号。本发明的降噪耳机通过对主、辅麦克风拾取的第一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后,再将其与内置麦克风拾取的低频第二语音信号叠加,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语音信号。
但是这种单独的主动降噪技术,仅能满足日常普通生活的降噪要求,而在矿井、航空地勤、压铸冲压等噪音强烈的场合无法完成保护听力、抑制噪声的作用,对于这些复杂的噪声场合效果下降较多。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款矿井降噪通话智能耳机,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听力防护,保障人员安全。鉴于以上,有必要提出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包括壳体、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
被动降噪结构,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壳体内部的内腔分隔为外腔室、中腔室、内腔室,所述外腔室内设有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所述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将外腔室由上至下分隔为第一降噪室、第二降噪室、第三降噪室,外腔室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入口,所述进入口与第一降噪室连通,所述第一降噪室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的第一导音管,第三降噪室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的第二导音管,所述第一导音管、第二导音管均延伸进入第二降噪室,并且第一导音管、第二导音管的端部正对设置,第二导音管与第三降噪腔室组成亥姆赫兹共振腔;
所述第二降噪室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使第二降噪室与中腔室连通,所述中腔室内环绕第一通孔设有多个环状隔板,环状隔板将中腔室分隔形成多圈环形腔,环状隔板上设有连通内外两侧环形腔的连通口,最外圈环形腔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内腔室相连通;
所述内腔室中设有工作单元、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将内腔室分成前腔和后腔,主动降噪结构包括收集麦克风、反相器,所述收集麦克风设置于前腔内,反相器设置于后腔内,收集麦克风用于拾取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并经降噪电路处理后形成反相器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噪室内设有降噪管,所述降噪管一端与进入口相连接,另一端成直管状置于第一降噪室内,所述降噪管外壁均匀分布有蜂窝孔,所述进入口上设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隔板和连通口的设置,使第一通孔至第二通孔之间形成多圈弯曲的声流道。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环状隔板上的连通口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连通口将环形腔划分形成短距流道、长距流道,同一环形腔内的短距流道长度占长距流道长度的1/5-1/2。
进一步的,所述降噪电路对收集麦克风采样的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分析,并控制反相器发出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反180度反向声信号;使噪声信号与反向声信号在后腔内叠加。
进一步的,还包括耳机线,壳体侧壁设有穿线管,所述耳机线经由穿线管进入壳体内部,所述工作单元、收集麦克风、反相器均通过耳机线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包括前述的通讯降噪结构;
还包括穿戴结构、控制部、骨传导降噪拾音部、降噪耳塞部;
所述穿戴结构包括U形的颈环,颈环的两端设置控制部,颈环的中部设置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和降噪耳塞部,
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包括可调节的开口颈圈、骨传导拾音腔,所述开口颈圈的开口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骨传导拾音腔;
降噪耳塞部包括耳机线、耳廓耳塞,颈环的中部通过耳机线连接有耳廓耳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包括微处理器MCU、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所述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均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微处理器MCU对于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拾音腔包括通讯降噪结构、硅微动麦克风,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为硅微动麦克风。
进一步的,所述耳廓耳塞包括柔性贴合层、通讯降噪结构、扬声器,所述柔性贴合层包裹在通讯降噪结构外侧形成与人耳廓舒适性贴合的外层,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为扬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可以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听力防护效果,保障人员的身心安全。
2、本发明中通过短距通话模块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之间的语言交流,避免噪音最协同作业的影响,提高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避免引发意外事故。
3、本发明的产品可降低进入耳朵的噪声,减少对听力以及其它生理、心理的影响,减少噪声聋等工伤的发生,解决了煤矿高噪声下听力防护和高噪声下话音沟通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采用主动降噪的方式,采集进入设备壳体内的噪音样本,并发出相位相反180度的反向声信号,通过与噪音的叠加实现相互抵消的降噪效果。
5、本发明中外腔室可对进入的噪声进行预处理,通过形成的亥姆赫兹共振腔结构,能够有效削弱矿井中的低频噪声,使得使用者舒适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通讯降噪结构的外形图;
图3为通讯降噪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通讯降噪结构的纵截面内部结构图;
图5为外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腔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环状隔板分隔的噪音传播示意图;
图8为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图中:1、壳体;2、工作单元;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外腔室;6、中腔室;7、内腔室;8、第一横隔板;9、第二横隔板;10、第一降噪室;11、第二降噪室;12、第三降噪室;13、进入口;14、第一导音管;15、第二导音管;16、第一通孔;17、环状隔板;18、环形腔;19、连通口;20、第二通孔;21、前腔;22、后腔;23、收集麦克风;24、反相器;25、降噪管;26、蜂窝孔;27、滤网;28、短距流道;29、长距流道;30、穿线管;31、控制部;32、颈环;33、开口颈圈;34、骨传导拾音腔;35、耳机线;36、耳廓耳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2;频率声音在20Hz-20kHz之间的信号称为声波,即音频信号。声波每秒的振动次数称为频率。频率大于20kHz称为超声波;频率小于20Hz称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地震波和海啸都是次声波。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大都是各种频率的复合音,如乐器发出的单音就是周期性的复合音,语音则是非周期性的复合音。其中人的语音频率范围主要在300Hz到3400Hz之间。本通讯降噪结构通过被动降噪结构与主动降噪结构相结合,达到抑制、减弱频率范围超过3400Hz或者低于300Hz的音频信号,从而更加清晰的还原人声,进而可以在矿井中声源多、强度大、频带宽的情况下使用。
实施例一:
具体的,如图2、3、4所示,被动降噪结构,包括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将壳体1内部的内腔分隔为外腔室5、中腔室6、内腔室7,所述外腔室5内设有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如图4所示,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为平行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为垂直在第一隔板3上设置,并且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相互平行设置;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将外腔室5由上至下分隔为第一降噪室10、第二降噪室11、第三降噪室12。
外腔室5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入口13,所述进入口13与第一降噪室10连通,所述第一降噪室10内设有降噪管25,所述降噪管25一端与进入口13相连接,另一端成直管状置于第一降噪室10内,所述降噪管25外壁均匀分布有蜂窝孔26,所述进入口13呈长条状孔,进入口13的长度方向呈环绕在第一降噪室10外壁设置,使进入口13与扁平的第一降噪室10侧壁相配合,进入口13内侧与降噪管25之间通过喇叭状的变径管逐渐改变形成圆形的管状,所述进入口13上设有滤网27。滤网27为特定密度的吸音棉,用于滤除部分中高频的噪音。实际使用时,噪音由进入口13经降噪管25进入第一降噪室10内,该降噪管25上设置的蜂窝孔26,具有消声孔的作用,噪音经过消声孔进入第一降噪室10内撞击内壁,并减弱能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噪音声波的进入,使声波之间摩擦抵消,从而实现了部分降噪的作用。
所述第一降噪室10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11的第一导音管14,第三降噪室12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11的第二导音管15,所述第一导音管14、第二导音管15均延伸进入第二降噪室11,并且第一导音管14、第二导音管15的端部正对设置,第二导音管15与第三降噪腔室组成亥姆赫兹共振腔,亥姆霍兹共振腔对于低频噪声的削弱能力较强,由于矿井现场主要为连续低频机械噪音,在某些岗位有持续噪声和脉冲噪音叠加;实际使用时,能量更强的低频声波将穿过第一降噪室10经过第一导音管14进入第二降噪室11内;此时,第一导音管14与第二导音管15的开口相对设置,声波经第二导音管15使赫姆霍兹共振腔因声波的震动、碰壁产生反向的同频声波,并从第二导音管15排出,由于第一导音管14、第二导音管15开口相对设置,从而使声波之间相互抵消,从而达到进一步降噪的目的。
所述第二降噪室11设有第一通孔16,第一通孔16使第二降噪室11与中腔室6连通,经赫姆霍兹共振腔削弱的噪音经过第一通孔16可以穿过第一隔板3,达到另一侧的中腔室6内;如图6、7所示,所述中腔室6内环绕第一通孔16设有多个环状隔板17,环状隔板17将中腔室6分隔形成多圈环形腔18,环状隔板17上设有连通内外两侧环形腔18的连通口19,最外圈环形腔18设有第二通孔20,第二通孔20与内腔室7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环状隔板17,将中腔室6划分形成了三个环形腔18;所述环状隔板17和连通口19的设置,使第一通孔16至第二通孔20之间形成多圈弯曲的声流道。并且使相邻的两个环状隔板17上的连通口19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连通口19将环形腔18划分形成短距流道28、长距流道29,由第一通孔16至第二通孔20之间的路程形成多环结构,并且每一环的路程中均存在短距流道28和长距流道29,短距流道28、长距流道29上的声波相遇时,就会发生干涉,从而达到抗性干涉消音的效果;经过多圈的若干次短距流道28、长距流道29的干涉消音后,由第二通孔20传出的噪声进一步被削弱。实际使用中,随着环形隔板的增多设置,可以形成更多的环形腔18,从而增多消音次数,使得消音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示出设置两圈环状隔板17为例;前述抗性干涉的消音过程中,使同一环形腔18内的短距流道28长度占长距流道29长度的1/5-1/2。从而使得短距流道28的声波频率与长距流道29的声波频率的相位差相差接近180°,此时两个声波相遇时干涉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如实施例一中所述,外腔室5、中腔室6从外侧将噪音进行分隔,所述内腔室7中设有工作单元2、主动降噪结构,由于噪音在外侧已经进行了大幅削弱,从而使内腔室7中的工作单元2可以在噪音较小的环境下工作,具体的,如图3、4所示,工作单元2将内腔室7分成前腔21和后腔22,主动降噪结构包括收集麦克风23、反相器24,所述收集麦克风23设置于前腔21内,反相器24设置于后腔22内,收集麦克风23用于拾取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并经降噪电路处理后形成反相器24的控制信号。所述降噪电路对收集麦克风23采样的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分析,并控制反相器24发出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反180度反向声信号;使噪声信号与反向声信号在后腔22内叠加。收集麦克风23可以接收由第二通孔20进入的削弱后的噪音,收集麦克风23拾取该噪音后,传递至控制部31内,经分析、处理后,形成反向的声波并传递至反相器24中进行播放,使噪音得到抵消。
如图1、3所示,还包括耳机线35,壳体1侧壁设有穿线管30,所述耳机线35经由穿线管30进入壳体1内部,所述工作单元2、收集麦克风23、反相器24均通过耳机线35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包括前述的通讯降噪结构;如图1所示,还包括穿戴结构、控制部31、骨传导降噪拾音部、降噪耳塞部;
所述穿戴结构包括U形的颈环32,颈环32的两端设置控制部31,颈环32的中部设置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和降噪耳塞部,本产品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穿戴结构中间的连接部分为U形的颈环32,其采用软胶材质制作,具有形状记忆能力,使用时将其绕过颈部,两端垂在胸前,两端分别设置控制部31,从而使佩戴无偏重感,便于双手操作,而且采用耳塞式结构,可以方便安全帽的佩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31包括微处理器MCU、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所述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均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微处理器MCU对于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控制。
微处理器MCU主要是对麦克风输出信号进行检测以及与对音频处理芯片参数设置和短距通话芯片进行交互控制,前述麦克风输出信号包括骨传导拾音腔34内的硅微动麦克风、通讯降噪结构中的收集麦克风23,微处理器对外围的数字电位器、指示灯等进行控制。音频处理芯片主要是具备增益调节、均衡控制功能,能够对语音进行音频降噪滤波和回声消除。语音芯片能够在用户按键操作时进行语音提示操作状态,例如增加音量、降低音量时均有语音提示“音量加、音量减”等。短距通话模块内置高性能射频收发芯片、微控制器以及射频功放,能够实现通话功能,频道调节,组调节等功能。按键部分是对用户的操作输入进行获取,用来控制开关机、音量、声控功能、降噪的开关,充电电路部分能够放置电池过冲,充电使用适配器通过TYPE-C接口充电,硬件整体框图见图8。
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包括可调节的开口颈圈33、骨传导拾音腔34,所述开口颈圈33的开口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骨传导拾音腔34;在实际佩戴时,将开口颈圈33调节并贴合在脖颈处,并将骨传导拾音腔34内侧贴合在靠近声带的位置,骨传导拾音腔34利用骨传导原理可以更加精准的收集使用者的说话时发出的人声频率;而所述骨传导拾音腔34包括通讯降噪结构、硅微动麦克风,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2为硅微动麦克风;使用中,通讯降噪结构从外侧隔绝了矿井中的噪声,在本实施例中,骨传导式音腔的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外腔室5、中腔室6,使通讯降噪结构形成隔离外部噪音的结构;收集麦克风23朝向第二通孔20用于拾取外界穿透外腔室5、中腔室6后进入内腔室7入口处的噪音,而硅微动麦克风则朝向并贴靠近声带,更易拾取人声,而在内腔室7中反相器24则播放反向噪音中和抵消传递进入的正向噪音,从而使硅微动麦克风拾取更加精准的人声。
降噪耳塞部包括耳机线35、耳廓耳塞36,颈环32的中部通过耳机线35连接有耳廓耳塞36。所述耳廓耳塞36包括柔性贴合层、通讯降噪结构、扬声器,所述柔性贴合层包裹在通讯降噪结构外侧形成与人耳廓舒适性贴合的外层,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2为扬声器。所述柔性贴合层可以采用如申请号CN202111234790.6公开的耳廓模型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对柔性贴合层进行定制,根据用户耳道的形状制造出贴合效果最好的降噪耳塞部,并将通讯降噪结构放入柔性贴合层内;本实施例中,外腔室5、中腔室6为远离耳洞侧,可以对外部噪音进行隔绝和削弱,在内腔室7中的工作单元2即为扬声器,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可在以隔绝外界噪音干扰的情况下传递给使用者,并且贴合性较好的耳塞设计也较好的达到了隔音降噪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被动降噪结构、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2);
被动降噪结构,包括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将壳体(1)内部的内腔分隔为外腔室(5)、中腔室(6)、内腔室(7),所述外腔室(5)内设有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所述第一横隔板(8)、第二横隔板(9)将外腔室(5)由上至下分隔为第一降噪室(10)、第二降噪室(11)、第三降噪室(12),外腔室(5)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入口(13),所述进入口(13)与第一降噪室(10)连通,所述第一降噪室(10)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11)的第一导音管(14),第三降噪室(12)设有连通进入第二降噪室(11)的第二导音管(15),所述第一导音管(14)、第二导音管(15)均延伸进入第二降噪室(11),并且第一导音管(14)、第二导音管(15)的端部正对设置,第二导音管(15)与第三降噪腔室组成亥姆赫兹共振腔;
所述第二降噪室(11)设有第一通孔(16),第一通孔(16)使第二降噪室(11)与中腔室(6)连通,所述中腔室(6)内环绕第一通孔(16)设有多个环状隔板(17),环状隔板(17)将中腔室(6)分隔形成多圈环形腔(18),环状隔板(17)上设有连通内外两侧环形腔(18)的连通口(19),最外圈环形腔(18)设有第二通孔(20),第二通孔(20)与内腔室(7)相连通;
所述内腔室(7)中设有工作单元(2)、主动降噪结构,工作单元(2)将内腔室(7)分成前腔(21)和后腔(22),主动降噪结构包括收集麦克风(23)、反相器(24),所述收集麦克风(23)设置于前腔(21)内,反相器(24)设置于后腔(22)内,收集麦克风(23)用于拾取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并经降噪电路处理后形成反相器(24)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室(10)内设有降噪管(25),所述降噪管(25)一端与进入口(13)相连接,另一端成直管状置于第一降噪室(10)内,所述降噪管(25)外壁均匀分布有蜂窝孔(26),所述进入口(13)上设有滤网(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隔板(17)和连通口(19)的设置,使第一通孔(16)至第二通孔(20)之间形成多圈弯曲的声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环状隔板(17)上的连通口(19)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连通口(19)将环形腔(18)划分形成短距流道(28)、长距流道(29),同一环形腔(18)内的短距流道(28)长度占长距流道(29)长度的1/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电路对收集麦克风(23)采样的经抑制降噪后的噪声信号分析,并控制反相器(24)发出与噪声信号相位相反180度反向声信号;使噪声信号与反向声信号在后腔(22)内叠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机线(35),壳体(1)侧壁设有穿线管(30),所述耳机线(35)经由穿线管(30)进入壳体(1)内部,所述工作单元(2)、收集麦克风(23)、反相器(24)均通过耳机线(35)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通讯降噪结构;
还包括穿戴结构、控制部(31)、骨传导降噪拾音部、降噪耳塞部;
所述穿戴结构包括U形的颈环(32),颈环(32)的两端设置控制部(31),颈环(32)的中部设置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和降噪耳塞部,
骨传导降噪拾音部包括可调节的开口颈圈(33)、骨传导拾音腔(34),所述开口颈圈(33)的开口两个端部分别设有骨传导拾音腔(34);
降噪耳塞部包括耳机线(35)、耳廓耳塞(36),颈环(32)的中部通过耳机线(35)连接有耳廓耳塞(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31)包括微处理器MCU、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所述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均与微处理器MCU电性连接,微处理器MCU对于音频处理芯片、语音模块、短距通话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拾音腔(34)包括通讯降噪结构、硅微动麦克风,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2)为硅微动麦克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耳塞(36)包括柔性贴合层、通讯降噪结构、扬声器,所述柔性贴合层包裹在通讯降噪结构外侧形成与人耳廓舒适性贴合的外层,所述通讯降噪结构中的工作单元(2)为扬声器。
CN202311205692.9A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Pending CN117177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5692.9A CN117177122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5692.9A CN117177122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7122A true CN117177122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5692.9A Pending CN117177122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71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465B (zh) 一种强噪声环境下的耳机通讯方法和一种耳机
US5659620A (en) Ear microphone for insertion in the ear in connection with portable telephone or radios
US5524058A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oise cancellation in telephonic devices and headwear
EP3678552A1 (en) Auscultation of a body
CN101217828B (zh) 噪音抑制装置与方法
CN109640234A (zh) 一种双骨导传声器及噪音去除实现方法
JP2007235768A (ja) 音声入力イヤーマイク
CN214544741U (zh) 降噪耳机
CN107343235A (zh) 一种可插拨耳机线的主动降噪耳机
CN105263081A (zh) 一种具有抑制回授功能的耳塞装置
CN112584265B (zh) 一种耳机
CN117177122A (zh) 一种矿井用耳塞式降噪通话耳机设备
CN113055777A (zh) 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
CN109089184A (zh) 一种头戴式拾音降噪通讯耳机
CN210431877U (zh) 一种具有降频降噪功能的骨传导振子
CN208285507U (zh) 一种护听器
CN220586439U (zh) 一种具有声学降噪结构的无线耳机
CN102572634B (zh) 一种声学特征耳机耳塞及耳机
CN220985818U (zh) 耳机
CN215581637U (zh) 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
CN205081942U (zh) 一种具有抑制回授功能的耳塞装置
CN216122814U (zh) 空导降噪耳机
CN213462209U (zh) 一种双麦克风降噪耳机
WO2022188249A1 (zh) 降噪装置及降噪耳机
CN214541561U (zh) 一种基于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智能隔音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