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5249A -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5249A
CN117175249A CN202311227152.0A CN202311227152A CN117175249A CN 117175249 A CN117175249 A CN 117175249A CN 202311227152 A CN202311227152 A CN 202311227152A CN 117175249 A CN117175249 A CN 117175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ectrode contact
power supply
pow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7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武青
肖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715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52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5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5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其中第一电极触片包括第一触点部,第一触点部被配置为与适配器的取电件接触而供取电件取电;第一弹性件与第一电极触片相抵,并且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第一触点部向第一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第一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为第一电极触片抵靠取电件的方向。本申请提供的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增大了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的取电接触压力。

Description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适配器可相对于电源安装座(例如为轨道插座中的通电导轨)转动以实现通断电的电气设备,电源安装座中的电极触片在该电源安装座中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并且该电极触片自身可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当适配器的取电件插入到电源安装座内时,该取电件可抵接电极触片使其发生变形,以提供取电件与电极触片之间取电接触压力。然而,依靠电极触片自身变形提供的取电接触压力有限,并且器件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导致适配器和电源安装座之间的接触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增大了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的取电接触压力。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安装座,所述电源安装座包括座体、第一电极触片和第一弹性件;
所述座体具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包括第一触点部,所述第一触点部被配置为与适配器的取电件接触而供所述取电件取电;
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相抵,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触点部向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片抵靠所述取电件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被配置为给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供电;
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使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绕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接触处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与所述取电接触方向垂直的弹性力,并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为弯折结构;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与所述取电接触方向同向的弹性力,并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为弯折结构或板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片;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还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接触,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点部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触点部向所述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倾斜,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触片还包括第一套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套装部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部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套装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套装部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还包括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触点部通过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一触点部均弯折;
所述第一套装部位于所述第一触点部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装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和/或
所述第一触点部和所述第一套装部向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同侧弯折,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套装部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点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和/或
所述第一触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高度之比为1:(0.7-0.9),所述高度的方向平行于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子部、第一连接子部和第二连接子部;
所述第一主体子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相抵,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子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并且相互间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部与所述第一套装部相连;
所述第一触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的高度之和与所述第一主体子部的高度之比为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二电极触片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片为L极触片和N极触片中的一种和另一种;
所述第二电极触片包括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被配置为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取电件接触而供所述取电件取电,
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片弹性抵接,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触点部向所述第二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所述第二电极触片的取电接触方向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片抵靠所述取电件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片的形状一致;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片关于所述座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所述第一端处的第一限位壁,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壁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远离第一限位壁一侧的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二限位壁具有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斜面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或压簧;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的一端被所述座体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和固定座;
所述底座具有所述安装腔,所述固定座容纳在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方向连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一电极触片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方向相同,并且所述容纳腔的底壁开设有插槽,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容纳所述适配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插槽被配置为允许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取电件穿过而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相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包括适配器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源安装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包括固定架、功能组件和操作组件;
所述固定架被配置为与电源安装座相连并被限制转动;
所述功能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安装座电连接而取电;
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功能组件分别相连,并且所述操作组件被配置为在外力致动下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且在外力撤销后由所述解锁位置切换至所述锁止位置;
其中,所述操作组件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功能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架锁止而被限制转动;所述操作组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功能组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通过提供与第一电极触片相抵的第一弹性件使得第一电极触片能够向其取电接触方向偏置,从而当适配器与该第一电极触片相接触而取电时,可以由第一弹性件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相比于依靠电极触片自身的变形能力提供接触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弹性件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的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更大的取电接触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与适配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去除底座后与适配器配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去除底座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去除底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接线组件与电连接组件配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接线组件与电连接组件配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电极触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电极触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电极触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电极触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中底座与电连接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的爆炸图;
图16是图15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安装座去除底座后与适配器配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的爆炸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固定架和按压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固定架、功能组件和按压组件的第一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固定架、功能组件和按压组件的第二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固定架、功能组件和按压组件的第三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操作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图2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操作组件处于锁止位置时图2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2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功能件和固定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中取电件和功能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由装配位置到取电位置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30示出了图29对应的适配器与电源安装座配合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31示出了图29对应的取电件与电源安装座中电极触片配合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源安装座;
101、座体;1011、底座;10111、安装腔;10112、第一限位壁;10113、第二限位壁;10114、斜面;10115、第三限位壁;1012、固定座;10121、容纳腔;10122、插槽;10123、缓冲件;
102、电连接组件;1021、第一电极触片;10211、第一触点部;10212、第一抵接部;102123、主体子部;102124、第一连接子部;102125、第二连接子部;102121、第一配合面;102122、第二配合面;10213、第一套装部;10214、第一过渡部;1022、第一弹性件;1023、第二电极触片;10231、第二触点部;10232、第二抵接部;102321、第三配合面;102322、第四配合面;102323、第二主体子部;102324、第三连接子部;102325、第四连接子部;10233、第二套装部;10234、第二过渡部;1024、第二弹性件;
103、接线组件;1031、第一接线端子;10311、第一连接片;10312、接线室;10313、接线螺钉;1032、第二接线端子;10321、第二连接片;
200、适配器;
201、固定架;2011、锁止槽;2012、容纳腔;2013、穿槽;2014、容置部;2015、收纳部;20151、第一收纳腔;20152、第二收纳腔;
202、功能组件;2021、旋转件;20211、容置槽;20212、第二导向部;20213、挡壁;2022、功能件;20221、电气部;202211、避让槽;20222、固定部;202221、第一定位槽;202222、第二定位槽;2023、取电件;20231、第一导电片;202311、第一连接部;202312、第一触点部;20232、第二导电片;202321、第二连接部;202322、第二触点部;2024、功能盖板;
203、操作组件;2031、按压件;20311、本体部;203111、第一导向部;20312、卡钩部;20313、容置空间;2032、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安装座,如图1所示,电源安装座100包括座体101、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其中,座体101具有安装腔10111,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容纳在安装腔10111内。图1中为便于示出结构,座体101被剖去了部分结构,以暴露出容纳在安装腔10111内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第一电极触片1021包括第一触点部10211,第一触点部10211被配置为与适配器200的取电件2023接触而供取电件2023取电;第一弹性件1022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抵,并且第一弹性件1022被配置为使第一触点部10211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为第一电极触片1021抵靠取电件2023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通过提供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抵的第一弹性件1022使得第一电极触片1021能够向其取电接触方向偏置,从而当适配器200与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而取电时,可以由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相比于依靠电极触片自身的变形能力提供接触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弹性件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的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更大的取电接触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极触片1021对取电件施加抵接力的方向,也即,由第一触点部10211指向取电件的方向。第一触点部10211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可以理解为第一触点部10211产生向取电接触方向偏移或偏斜的趋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装配到座体101内后,由于座体101上的限位结构(例如下述的第一限位壁10112和第二限位壁10113)的限位,第一电极触片1021可能实际并不发生偏移或偏斜。相比于未装配第一弹性件1022,将第一弹性件1022抵接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之后,第一电极触片1021中的第一触点部10211会产生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移或偏斜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电源安装座100还包括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容纳在安装腔10111内,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为L极触片和N极触片中的一种和另一种。第二电极触片1023包括第二触点部10231,第二触点部10231被配置为与适配器的取电件接触而供取电件取电;第二弹性件1024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弹性抵接,并且第二弹性件1024被配置为使第二触点部10231向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为第二电极触片1023抵靠取电件的方向。图1和图2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以方向S1为例示出;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以方向S2为例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转动实现通断电的适配器200而言,取电件2023中的两个导电片(例如为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是沿适配器200的转动中心相对布置的,从而取电件2023中的两个导电片分别从相反的方向与上述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示例性地,适配器中的一个导电片沿顺时针方向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接触,而另一个导电片沿逆时针方向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接触。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以相对布置,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关于座体101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S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S1平行且反向,从而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二弹性件1024被配置为使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向相反的方向偏置,以使得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在偏置方向上的距离减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通过提供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抵的第一弹性件1022以及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抵的第二弹性件1024使得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能够各自向其取电接触方向偏置,从而当适配器200与该电极触片相接触而取电时,可以由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二弹性件1024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相比于依靠电极触片自身的变形能力提供接触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弹性件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的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更大的取电接触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形状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形状一致,以提高该电源安装座100的生产效率和装配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024和第一弹性件1022可以采用相同的弹性件,例如可均为压簧;并且,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之间的配合方式可以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之间的配合方式相同或相似,以进一步提高电源安装座100的生产效率和装配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触片1023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各自的形状,以及与对应弹性件的配合方式可均不相同。例如,第一电极触片1021在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可以通过整体平移而实现第一电极触片1021上第一触点部10211的偏置;而第二电极触片1023在第二弹性件1024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摆动,从而第二电极触片1023上第一触点部10211所在端向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远离该第一触点部10211的一端转动或沿该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以下以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之间的配合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配合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031,第一接线端子1031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并且第一接线端子1031被配置为给第一电极触片1021供电;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使第一电极触片1021绕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的接触处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1031与市电电路电连接。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二接线端子1032,该第二接线端子1032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并且第二接线端子1032被配置为给第二电极触片1023供电。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类似的,该第二接线端子1032也可以与市电电路电连接,从而该电源安装座100可稳定地接入电源。当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而电连接时,该适配器可以实现取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024提供的弹性力能使第二电极触片1023绕第二电极触片1023与第二接线端子1032的接触处摆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接触位置以及第二电极触片1023与第二接线端子1032之间的接触位置可以是静止的,从而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以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转动连接;或者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接触位置以及第二电极触片1023与第二接线端子1032之间的接触位置可以是变化的,从而将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以与对应的接线端子滑动连接,并且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在滑动时还可以摆动,以实现该第一触点部10211和第二触点部10231的偏置。换言之,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各自的摆动中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与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垂直的弹性力,并且第一电极触片1021为弯折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是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适于与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相抵的方向,而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通过第一触点部10211与该取电件2023相抵,从而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装配到座体101后,该第一触点部10211基本保持与该取电接触方向垂直,以便于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抵接。换言之,该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方向可基本平行于第一触点部10211。通过将第一电极触片1021设置为弯折结构,使得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接触位置相对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该第一弹性件1022之间的接触位置在取电接触方向上偏置,从而实现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绕其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的接触处摆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022还可以被配置为增加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抵接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S1同向的弹性力。这种情况下,与该第一弹性件1022相抵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容易受弹性力的作用而向该取电接触方向偏置,第一电极触片1021为弯折结构或板状结构。其中,第一电极触片1021为板状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极触片1021整体基本为一块无弯折的平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022在提供与取电接触方向垂直的弹性力(或与取电接触方向同向的弹性力)之外,还可以同时提供其他方向的力,例如同时提供与取电接触方向垂直以及与取电接触方向同向的力。换言之,第一弹性件1022可以相对于取电接触方向成一定角度布置,从而该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合力与取电接触方向之间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范围的取值在0-9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022为压簧,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一触点部10211沿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S1依次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022为拉簧,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一触点部10211沿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S1的反方向依次布置。换言之,第一弹性件1022可以为压簧或拉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031包括第一连接片10311。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抵接部10212,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片10311相接触,第二端与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该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并且该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连接片10311倾斜,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换言之,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沿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该第二端可相对于第一端更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031还包括接线室10312和接线螺钉10313,接线螺钉10313的螺柱部从接线室10312的侧部伸入至接线室10312中。接线室10312的顶部和底部敞口,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端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接触,另一端从接线室10312的顶部伸入至接线室10312中,接线螺钉10313的端部顶在第一连接片10311的表面。墙壁内的电源线从接线室10312的底部伸入至该接线室10312。接线螺钉10313拧紧,以使伸入至接线室10312内的第一连接片10311和电源线紧密接触,增强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接线端子1032包括第二连接片10321。第二电极触片1023还包括第二抵接部10232,第二抵接部10232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片10321相接触,第二端与第二触点部10231相连,第二抵接部10232相对于第二触点部10231向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并且第二抵接部10232相对于第二连接片10321倾斜,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一连接片10311与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的露出端可以沿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延伸;类似的,第二连接片10321与该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的露出端可沿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延伸。当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装配到将座体101内并与对应的接线端子相接触之后,第一电极触片1021中的第一触点部10211所在平面可基本垂直于第一连接片10311所在平面,第一抵接部10212所在平面与上述两个平面均相交;第二电极触片1023中的第二触点部10231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于第二连接片10321所在平面,第二抵接部10232所在平面与第二触点部10231和第二连接片10321各自所在平面均相交,从而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的第二端可相对于第一连接片10311悬空,第二抵接部10232与第二触点部10231相连的第二端可相对于第二连接片10321悬空。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电极触片1021中的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的弯折方向可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中第二抵接部10232相对于第二触点部10231的弯折方向相反。在图6所示的视角下,第一触点部10211和第二触点部10231相对,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中的一个导电片可从右向左抵压第一触点部10211,另一个导电片可从左向右抵压第二触点部10231,从而将第一抵接部10212和第二抵接部10232设置为相对于对应的触点部向相反的方向弯折,有助于提高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与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之间的取电接触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向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向弯折的情况下,并且第一弹性件1022为压簧时,该第一弹性件1022可设置在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022为拉簧时,该第一弹性件1022可设置在第一抵接部10212朝向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抵接部10212中悬空的第二端可向靠近第一连接片10311的方向摆动。
类似地,在第二抵接部10232可相对于第二触点部10231向该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向弯折的情况下,并且第二弹性件1024为压簧时,该第二弹性件1024可设置在第二抵接部10232远离第二连接片10321的一侧;而第二弹性件1024为拉簧时,该第二弹性件1024可设置在第二抵接部10232朝向第二连接片10321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二抵接部10232中悬空的第二端可向靠近第二连接片10321的方向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套装部10213,第一弹性件1022套设在第一套装部10213外侧。在第一弹性件1022为拉簧或压簧时,该第一弹性件1022可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提供沿第一套装部10213的延伸方向的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触片1023还包括第二套装部10233,第二弹性件1024套设在第二套装部10233外侧。在第二弹性件1024为拉簧或压簧时,该第二弹性件1024可向第二电极触片1023提供沿第二套装部10233的延伸方向的作用力。通过设置与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二弹性件1024相配合的第一套装部10213和第二套装部10233,可以提高弹性件与电极触片配合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套装部10213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弯折的角度α1可满足10°≥α1≥45°,该弯折角度过大则不利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翻转。这种情况下,第一套装部10213与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装部10213与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为135°、140°、145°、150°、155°、160°、165°或170°等。
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第一套装部10213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弯折,当第一弹性件1022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提供沿第一套装部10213的延伸方向的作用力时,例如图7中沿竖直方向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和第一接线端子1031的接触点偏置,从而产生力臂,进而在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驱使下,第一电极触片1021可沿图6中水平向左的方向与该第一接线端子1031相抵地移动,使得处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远离第一接线端子1031一端的第一触点部10211向右的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和第一套装部10213向第一抵接部10212的同侧弯折,并且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触点部10211之间的夹角不小于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套装部10213之间的夹角。也即是,第一套装部10213可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更向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偏置,从而第一弹性件1022可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倾斜布置。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既包括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垂直的弹性力,又包括与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同向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与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范围也在135°-17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和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套装部10213和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的差值范围为0-40°,例如为5°、10°、15°、20°、25°、30°和3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弯折的角度α1可小于第一套装部10213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偏置的角度α2,以进一步提供取电接触压力,从而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触点部10211之间的夹角可大于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套装部10213之间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弯折的角度α1可基本等同于第一套装部10213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偏置的角度α,从而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触点部10211之间的夹角可基本等于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套装部10213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抵接部10212包括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第一连接子部102124和第二连接子部102125;第一主体子部102123与第一连接片10311相抵,第一连接子部102124和第二连接子部102125均连接在第一主体子部102123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并且相互间隔,其中第一连接子部102124与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第二连接子部102125与第一套装部10213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第一连接子部102124和第二连接子部102125的延伸方向相同,都为由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的高度与第一抵接部10212的高度之比为1:(0.7-0.9),该高度的方向平行于从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10211的高度与第一连接子部102124的高度之和与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的高度之比为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弹性件相对于电极触片的安装位置来调整取电接触压力。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整体高度可为H1,其中第一触点部10211的端部到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的距离(第一触点部10211的高度与第一连接子部102124的高度之和)可为H2,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的高度可为H3。该H2与和的比值在1:(0.7-0.9)之间,例如可为1:0.8。H2越小则第一弹性件1022的作用位置越靠近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适配器200取电接触的位置(第一触点部10211),从而取电接触压力越大;反之H3越小则第一弹性件1022的作用位置越远离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适配器200取电接触的位置(第一触点部10211),从而取电接触压力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采用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同的形状,从而第二套装部10233与第二抵接部1023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并且,第二触点部10231和第二套装部10233向第二抵接部10232的同侧弯折,并且第二抵接部10232与第二触点部10231之间的夹角不小于第二抵接部10232与第二套装部10233之间的夹角。类似的,第二抵接部10232包括第二主体子部102323、第三连接子部102324和第四连接子部102325;第二主体子部102323与第二连接片10321相抵,第三连接子部102324和第四连接子部102325均连接在第二主体子部102323远离第二连接片10321的一侧,并且相互间隔,其中第三连接子部102324与第二触点部10231相连,第四连接子部102325与第二套装部10233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点部10231的高度与第二抵接部10232的高度之比为1:(0.7-0.9),该高度的方向平行于从第二抵接部10232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点部10231的高度与第三连接子部102324的高度之和与第二主体子部102323的高度之比为1: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采用了类似开关取电的结构,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在弹性件的压力下始终提供一个较大的接触压力。相比于传统的依靠电极触片自身变形的插套式接触结构,使用寿命可达到4倍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装部10213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以及第一抵接部10212的设置位置可采用多种形式。
示例性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触点部10211直接连接至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并且第一套装部10213直接连接至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
如图9所示,第一触点部10211仍然直接连接至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并且第一套装部10213位于第一触点部10211远离第一抵接部10212的一端。
如图10所示,第一触点部10211仍然直接连接至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过渡部10214,第一触点部10211通过第一过渡部10214连接至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第一过渡部10214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和第一触点部10211均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触片1023中的第二套装部10233相对于第二触点部10231以及第二抵接部10232的设置位置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例如,第二触点部10231可通过第二过渡部10234连接至第二抵接部10232远离第二连接片10321的一侧,并且第二过渡部10234相对于第二抵接部10232和第一第二触点部10231均弯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中,上述的电极触片和弹性件的组合结构(包括第一电极触片1021、第一弹性件1022、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可称之为电连接组件102;不同极性的接线端子的组合结构(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031和第二接线端子1032)可称之为接线组件103,上述的电连接组件102和接线组件103可均容纳在座体101的安装腔10111内,并且该安装腔10111的底壁处可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电连接组件102和接线组件103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在第一弹性件1022的抵压下第一电极触片1021仍然可以稳定地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电连接,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座体101还具有位于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处的第一限位壁10112,并且在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壁10112相抵。
在如图13所示的视角下,第一电极触片1021受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竖直向下的弹性力,而由于该第一弹性件1022在第一电极触片1021上的作用位置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连接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偏置,该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连接片10311相连的第一端在该弹性力作用下容易向左滑移,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的第二端向下移动,从而该第一抵接部10212摆动并相对于第一连接片10311倾斜的程度减小。通过在安装腔10111的底壁上设置与该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相抵的第一限位壁10112,可以限制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一接线端子1031的移动范围。
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第一限位壁10112可以为沿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延伸的直壁,并且该第一限位壁10112可以位于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触点部10211弯折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座体101还具有位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远离第一限位壁10112一侧的第二限位壁10113,第二限位壁10113具有斜面10114,斜面10114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抵接部10212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在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抵接部10212与斜面10114相抵。
在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该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壁10112相抵,而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可以与该第二限位壁10113上的斜面10114相抵。通过设置具有斜面10114的第二限位壁10113,可以为第一电极触片1021提供与弹性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一电极触片1021被第一弹性件1022抵压变形,以提高该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改变该斜面10114的倾斜程度,可以调节电源安装座100在常态下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第一连接片10311倾斜的程度。
如图14所示,第一限位壁10112与具有斜面10114的第二限位壁10113之间形成了V型的限位槽,第一电极触片1021(第一抵接部10212)可以在该V型的限位槽内摆动,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偏心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所受到的使其摆动的侧向力,防止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过度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4和图16所示,座体101还具有位于第二限位壁10113远离第一电极触片1021一侧的第三限位壁10115,该第三限位壁10115可相对于第二限位壁10113向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凸出,并且该第三限位壁10115可被配置为与第一触点部10211靠近第一抵接部10212的部分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4所示,该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处可具有倾斜的第一配合面102121,该第一配合面102121可倾斜为越靠近第一端的边缘越向靠近该边缘中心的方向倾斜,并且该倾斜的第一配合面102121被配置为与第一限位壁10112相抵。因此,通过将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限位壁10112设计为面配合,可以提高第一电极触片1021在弹性力作用下与该第一限位壁10112抵接的稳定性,并可防止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过度反向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4所示,该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处还可具有倾斜的第二配合面102122,该第二配合面102122和第一配合面102121分别位于第一抵接部10212的相对两侧,并且第二配合面102122和第一配合面102121的倾斜方向相反。该第二配合面102122可以为第一电极触片1021提供更大的摆动空间,避免由于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与该第一接线端子1031之间的干涉而影响第一电极触片1021摆动;并且在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反向翻转(例如电源安装座复位)的情况下,该第二配合面102122还可与第二限位壁10113相抵,以防止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过度反向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配合面102121和第二配合面102122可在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两侧削去一部分形成,从而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中第一抵接部10212与第一接线端子1031相接触的第一端可以设置为锥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类似的,该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与座体101上的第一限位壁10112和第二限位壁10113配合,从而该第一限位壁10112和第二限位壁10113可各自被配置为对第一电极触片1021或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抵而进行限位。为方便区分,该第一限位壁10112用于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配合时,可以称之为第四限位壁;该第二限位壁10113用于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配合时,可以称之为第五限位壁。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类似的,该第二电极触片1023可包括与该第一限位壁10112(第四限位壁)相抵的第三配合面102321,以及与该第三配合面102321相对且倾斜方向相反的第四配合面10232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弹性件提供弹性力的稳定性,第一弹性件1022远离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一端被座体101固定。类似地,第二弹性件1024远离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一端被座体101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3所示,座体101包括底座1011和固定座1012,其中底座1011具有上述的安装腔10111,固定座1012容纳在安装腔10111内。第一弹性件1022沿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连接在固定座1012和第一电极触片102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102可被限位在底座1011中安装腔10111的底壁和固定座1012的底部之间。固定座1012的底部可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二弹性件1024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例如可为定位柱或定位凹槽。该第一弹性件1022(或第二弹性件1024)远离第一电极触片1021(或)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一端套接在该固定柱外侧,或者容纳在该定位凹槽内,从而第一弹性件1022(或第二弹性件1024)可以被座体101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7所示,座体101还具有插槽10122,插槽10122被配置为允许适配器200的取电件2023穿过而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在插槽10122的穿出侧位于插槽10122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10122的穿出侧为插槽10122更晚被适配器200的取电件2023经过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位于插槽10122的相对两侧,从而该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之间的排布方向可与插槽10122的延伸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10311和第二连接片10321各自的延伸方向可平行于插槽10122的延伸方向,并且第一弹性件1022能够向第一电极触片1021提供使第一电极触片1021沿插槽10122的延伸方向偏置的弹性力;第二弹性件1024能够向第二电极触片1023提供使第二电极触片1023沿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偏置方向的反方向倾斜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安装座可以为通电导轨的形式,适配器仅取电部可插入到通电导轨内,功能部相对于通电导轨露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安装座还可以为墙式插座或开关的安装座。如图15和图17所示,固定座1012具有容纳腔10121,容纳腔10121的开口方向与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相同,并且容纳腔10121的底壁开设有上述的插槽10122,容纳腔10121被配置为容纳适配器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插槽10122的两侧可设置有缓冲件10123。适配器200未插入时,该缓冲件10123可遮挡插槽10122,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该插槽10122进入安装腔10111。适配器200插入时,适配器200的插入部分可挤压该缓冲件10123使其变形,从而该缓冲件10123不阻挡适配器200插入。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可以与适配器200配合使用,适配器200的取电件2023可以先平行于插槽10122穿过固定座1012上的插槽10122而伸入到底座1011提供的安装腔10111内(这一位置可称之为装配位置),此时适配器200中的一部分可容纳在该固定座1012提供的容纳腔10121内,其余部分可露出于该容纳腔10121,以便于用户可以通过该露出部分旋转该适配器200,以使得适配器200中的取电件2023旋转至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分别相接触(这一位置可称之为取电位置),从而实现适配器200取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安装座100,通过提供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抵的第一弹性件1022以及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抵的第二弹性件1024使得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能够各自向其取电接触方向偏置,从而当适配器200与该电极触片相接触而取电时,可以由第一弹性件1022和第二弹性件1024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相比于依靠电极触片自身的变形能力提供接触压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弹性件提供取电接触压力的电源安装座,能够提供更大的取电接触压力。
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安装座100以及适配器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该适配器200包括固定架201、功能组件202和操作组件203。固定架201被配置为与电源安装座100相连并被限制转动;功能组件202被配置为与电源安装座100电连接而取电;操作组件203与固定架201和功能组件202分别相连,并且操作组件203被配置为在外力致动下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且在外力撤销后由所述解锁位置切换至所述锁止位置。其中,操作组件203处于锁止位置时,操作组件203和功能组件202相对于固定架201锁止而被限制转动;操作组件203处于解锁位置时,操作组件203和功能组件202能相对于固定架201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200,操作组件203在外力致动下能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从而功能组件202能相对于固定架201转动,以便于调整功能组件202相对于固定架201和电源安装座100的位置进而实现取电;并且在外力撤销后,该操作组件203可以由解锁位置切换至锁止位置,此时用于取电的功能组件202相对于固定架201锁止而被限制转动,并且固定架201本身与电源安装座100相连并被限制转动,从而该功能组件202相对于电源安装座100的位置被锁止。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200,能够实现对适配器200的位置进行限位锁止。
此外,通过处于锁止位置的操作组件203对适配器200的位置进行限位锁止,可以避免适配器200自动回转,有助于提高适配器200与电源安装座100电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操作组件203可以响应于外力的致动或撤销在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切换,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外力的施加或撤销来转动或锁止适配器200中功能组件202的位置,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组件203的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是相对于固定架201而言的,在功能组件202处于解锁位置以允许功能组件202转动实现通断电的过程中,操作组件203可在任意位置实现由解锁位置切换至锁止位置,或者该操作组件203可以仅在设定位置实现由解锁位置切换至锁止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操作组件203可包括按压件2031,并且该按压件2031可包括彼此相连的本体部20311和卡钩部20312,其中卡钩部20312的一端与本体部20311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本体部20311的方向弯折,以在卡钩部20312与本体部2031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20313。如图20和图21所示,固定架201的一部分可容纳在该容置空间20313内,并且固定架201与卡钩部20312的另一端相抵时,操作组件203处于锁止位置,固定架201与卡钩部20312的另一端之间相分隔时,操作组件203处于解锁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201可为环状或筒状件,固定架201的部分侧壁可容纳在卡钩部20312和本体部20311之间的容置空间20313内。操作组件203处于锁止位置时,该卡钩部20312朝向本体部20311的内表面可与固定架201的侧壁的内表面相抵,从而通过该卡钩部20312与固定架201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适配器200位置的锁止限位。而卡钩部20312与固定架201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至零,从而适配器200中的功能组件202可以相对于固定架201自由转动,并带动操作组件203随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为提高操作组件203在锁止位置的稳定性,该固定架201上可开设有至少一个锁止槽2011,卡钩部20312部分地容纳在该锁止槽2011内时,该操作组件203处于锁止位置。换言之,该锁止槽2011被配置为限制按压件2031相对于固定架201转动。
如图22所示,该固定架201可包两个锁止槽2011,并且该两个锁止槽2011可分别对应于功能组件202的装配位置和取电位置。换言之,在功能组件202的装配位置和/或取电位置,卡钩部20312的一部分可容纳在该锁止槽2011内。其中,装配位置为功能组件202通过电源安装座100中的插槽进出电源安装座100的位置,取电位置为功能组件202与电源安装座100电连接的位置。
如图19和图22所示,该固定架201可包括容纳腔2012和穿槽2013,穿槽2013可位于容纳腔2012的底壁。该穿槽2013的延伸方向可与电源安装座100中插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功能组件202可包括功能件2022和取电件2023,其中功能件2022可容纳在容纳腔2012内,取电件2023可与功能件2022的底部(远离容纳腔2012的开口的一端)相连,并且该取电件2023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所述容纳腔2012外侧,从而该取电件2023远离功能件2022的一端可以依次穿过固定架201上的穿槽2013以及电源安装座100上的插槽,以实现与电源安装座100内部的电极触片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旋转件2021可套设在固定架201的外侧,并且旋转件2021开设有容置槽20211,按压件2031的本体部20311位于容置槽20211内,从而该功能组件202转动时可以带动操作组件203随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操作组件203还可包括第三弹性件2032,该第三弹性件2032可抵接于旋转件2021和按压件2031之间,并且该第三弹性件2032被配置为驱使本体部20311向远离固定架201的方向运动,以使操作组件203在外力释放后由解锁位置切换至锁止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弹性件2032例如可为压簧。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组件203可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弹性件,以避免按压件2031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难以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对按压件2031的运动进行导向,如图4和图5所示,按压件2031的本体部20311朝向卡钩部20312的一侧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部203111,旋转件2021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部20212,该第一导向部203111可与第二导向部20212相抵,以限制按压件2031的运动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本体部20311可包括三个并排且间隔设置三个第一导向部203111;旋转件2021可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导向部20212,这两个第二导向部20212可插入到上述三个第一导向部203111两两间隔形成的空间内,从而每个第二导向部20212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部203111相抵,以限制按压件2031的运动轨迹,从而为按压件2031的运动提供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件2021可以为环状件。固定架201上的锁止槽2011可以沿该固定架201的厚度方向贯通固定架201的侧壁,从而按压件2031中的卡钩部20312可以与旋转件2021的侧壁相抵,以限制按压件2031的位置。或者,该锁止槽2011沿固定架201的径向的尺寸可小于固定架201的厚度,从而该锁止槽2011可具有与底壁相连的三个侧壁,按压件2031处于锁止位置时,按压件2031中的卡钩部20312可与锁止槽2011中靠近旋转件2021的一个侧壁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图25和图26所示,旋转件2021在该容置槽20211的开口处具有一对挡壁20213,该一对挡壁20213沿旋转件2021的周向相对,并向容置槽20211的内部延伸,一对挡壁20213被配置为防止按压件2031沿旋转件2021的径向脱出容置槽20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按压件2031的外壁可设置有对应的挡块,该挡块可与上的挡壁20213沿该旋转件2021的径向相抵,以防止按压件2031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操作组件203处于锁止位置时,按压件2031的外壁可基本与旋转件2021的外壁平齐。换言之,容置槽20211可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相对于第二腔体靠近适配器的中心轴线,并且第一腔体沿固定架周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腔体沿固定架周向的尺寸。对应地,按压件2031可包括容纳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部分以及容纳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形状与第一腔体的形状相适配,第二部分的形状与第二腔体的形状相适配。由于第一腔体的尺寸大于第二腔体的尺寸,第一腔体内的第一部分无法完全脱离第一腔体而被第二腔体容纳,从而容置槽20211的这种设置可以限制按压件2031脱出。
如图24和图26所示,而当操作组件203由锁止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时,该按压件2031可在外力致动下向靠近适配器2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该按压件2031可相对于旋转件2021向内凹陷。如图25和图26所示,按压件2031的运动方向可垂直于容纳腔2012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旋转件2021的径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6所示,功能件2022包括避让槽202211,该避让槽202211具有朝向按压件2031的开口;操作组件203处于解锁位置时,卡钩部20312通过该开口部分地伸入至避让槽2022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件2022可包括电气部20221和固定部20222,电气部20221被配置为容纳在容纳腔2012内,固定部20222与电气部20221远离容纳腔2012的开口的一侧相连,从而可以穿过固定架201上的穿槽2013穿出。避让槽202211可以开设在电气部20221远离固定部20222一侧的周向边缘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200,按压件2031只对固定架201或者旋转件2021进行控制,控制零件越少而结构越容易实现,相比于通过多个组件干涉实现锁止的结构,成本较低且控制效果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4所示,固定架201可包括收纳部2015,该收纳部2015可包括相连通的两个收纳空间,取电件2023中的一对导电片可以分别容纳在两个收纳空间内,两个收纳空间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取电件2023可包括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固定架201可包括收纳部2015,收纳部2015与容纳腔2012的底壁相连,并且收纳部2015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收纳腔20151以及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收纳腔20152;第一导电片20231能经由第一开口进出第一收纳腔20151,并且第二导电片20232能经由第二开口进出第二收纳腔20152,第一开口的开口方向和第二开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201还可包括容置部2014,其中容置部2014可具有上述的容纳腔2012,以容纳功能组件202中的功能件2022;收纳部2015与该容置部2014的底部相连。收纳部2015可伸入到电源安装座100的插槽内,从而固定架201难以相对于电源安装座10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取电件2023包括的一对导电片可分别为L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分别用于与电源安装座100中的L极电极触片和N极电极触片电连接以实现取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取电件2023可与功能件2022固定连接,从而功能件2022转动时可带动取电件2023随动。
如图24和图28所示,功能件2022包括第一定位槽202221和第二定位槽202222,第一定位槽202221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定位槽202222的开口方向相反。并且,第一导电片20231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定位槽202221内,并且该第一导电片20231在第一定位槽202221的开口处弯折而向外伸出;第二导电片20232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定位槽202222内,并且该第二导电片20232在第二定位槽202222的开口处弯折而向外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202221和第二定位槽202222可以设置在功能件2022中的固定部20222上。通过将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设置成弯折结构,提高了取电件2023和功能件20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第一导电片20231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02311和第一触点部202312,第一连接部202311相对于第一触点部202312弯折,并且第一连接部202311远离第一触点部202312的一端容纳在第一定位槽202221内;第二导电片20232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连接部202321和第二触点部202322,第二连接部202321相对于第二触点部202322弯折,并且第二连接部202321远离第二触点部202322的一端容纳在第二定位槽202222内。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设置成弯折结构,提高了取电件2023和功能件20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0231的形状与第二导电片20232的形状一致。基于图28可见,第一导电片20231中的第一触点部202312以及第二导电片20232中的第二触点部202322沿平行且相反的方向延伸,从而当功能组件202转动时,第一触点部202312和第二触点部202322一个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从不同的方向各自与电源安装座100中的电极触片电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片20231可为L极导电片,以适于与上述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而电连接;第二导电片20232可为N极导电片,以适于与上述的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而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可相对于适配器200的中心轴线向外伸展,并且二者的伸展方向可平行。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各自相互远离的一端可作为触点部与上述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
操作组件203处于解锁位置,并且功能组件202相对于固定架201转动时,该取电件2023可以靠近或远离电源安装座100中的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
如图29、图30和图31中各自的左图所示,当适配器200刚插入电源安装座100时,取电件2023中的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之间的连线基本垂直于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之间的连线。此时,适配器200不能实现电连接而取电,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可各自容纳在对应的收纳腔内;按压件2031的卡钩部20312可以被限位在固定架201上的一个锁止槽2011内。当按压件2031被向内按压后,该卡钩部20312可以从锁止槽2011内脱出,从而适配器200中的功能组件202和操作组件203可以被转动。如图29、图30和图31中各自的右图所示,适配器200可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以使得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可从对应的收纳腔内旋出,并且分别向靠近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方向转动。该角度例如可为45°。此时,适配器200处于中间位置,并且适配器200仍然不能实现取电。如图29、图30和图31中各自的下图所示,适配器200继续逆时针旋转至直至第一导电片20231与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第二导电片20232与第二电极触片1023相接触,适配器200可正常取电。该角度例如可为90°。此时,适配器200处于取电位置,第一导电片20231和第二导电片20232可基本垂直于收纳部2015。当适配器200转动至取电位置后,用户可以撤销施加在按压件2031上的作用力,以使得按压件2031在第三弹性件203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且卡钩部20312伸入到固定架201上的另一个锁止槽2011内,以防止该适配器200自动回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部202312和第二触点部202322适于与电源安装座100中的电极触片相连接以实现取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取电件2023还可包括作为N极的第三导电片,该第三导电片可位于将固定部20222远离电气部20221一侧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功能组件202还可包括功能盖板2024,功能盖板2024位于容纳腔2012的开口侧,并覆盖固定架201、按压件2031和功能件2022;该功能盖板2024包括插孔,开关按键或触控按键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盖板2024可以从容纳腔2012的开口侧覆盖按压件2031,从而可以防止按压件2031沿该开口方向脱出容置槽20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盖板2024和功能件2022以及旋转件202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到一起,从而旋转件2021转动时可以带动功能盖板2024和功能件2022随动,并同时带动操作组件203和与功能件2022相连的取电件2023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功能盖板2024的结构设计与功能件2022提供的功能相适配。例如,如图1所示,功能件为五孔插座模块时,该功能盖板2024可包括五孔插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更换功能件2022和对应的功能盖板2024,可以实现在同一电源插座上适配功能不同的适配器2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气设备,包括电源安装座100以及如上所述的适配器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源安装座可以为通电导轨的形式,适配器200仅取电部可插入到通电导轨内,功能部相对于通电导轨露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电源安装座还可以为墙式插座或开关的安装座,从而该电源安装座可包括用于容纳适配器200中除取电件2023和收纳部2015之外的部分结构的容纳腔。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装座包括座体(101)、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第一弹性件(1022);
所述座体(101)具有安装腔(10111),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容纳在所述安装腔(10111)内;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包括第一触点部(10211),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被配置为与适配器的取电件接触而供所述取电件取电;
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抵,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向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取电接触方向为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抵靠所述取电件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03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31)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31)被配置为给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供电;
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使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绕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31)的接触处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与所述取电接触方向垂直的弹性力,并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为弯折结构;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与所述取电接触方向同向的弹性力,并且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为弯折结构或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31)包括第一连接片(10311);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抵接部(10212),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相接触,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向所述取电接触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倾斜,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套装部(10213),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套设在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还包括第一过渡部(10214),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通过所述第一过渡部(10214)连接至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渡部(10214)相对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和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均弯折;
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位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和/或
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和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向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同侧弯折,并且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不小于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35°-170°;和/或
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高度之比为1:(0.7-0.9),所述高度的方向平行于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包括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第一连接子部(102124)和第二连接子部(102125);
所述第一主体子部(102123)与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相抵,所述第一连接子部(102124)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102125)均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子部(10212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10311)的一侧,并且相互间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子部(102124)与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子部(102125)与所述第一套装部(10213)相连;
所述第一触点部(10211)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102124)的高度之和与所述第一主体子部(102123)的高度之比为1:0.8。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装座还包括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第二弹性件(1024);
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024)容纳在所述安装腔(10111)内,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为L极触片和N极触片中的一种和另一种;
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包括第二触点部(10231),所述第二触点部(10231)被配置为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取电件接触而供所述取电件取电,
所述第二弹性件(1024)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弹性抵接,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1024)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触点部(10231)向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偏置,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取电接触方向为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抵靠所述取电件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的形状一致;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和所述第二电极触片(1023)关于所述座体(101)的中心轴线对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1)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所述第一端处的第一限位壁(10112),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0112)相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1)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远离第一限位壁(10112)一侧的第二限位壁(10113),所述第二限位壁(10113)具有斜面(10114),所述斜面(1011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且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抵接部(10212)与所述斜面(10114)相抵。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为拉簧或压簧;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的一端被所述座体(101)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1)包括底座(1011)和固定座(1012);
所述底座(1011)具有所述安装腔(10111),所述固定座(1012)容纳在所述安装腔(10111)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1022)沿所述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012)和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012)具有容纳腔(10121),所述容纳腔(1012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腔(10111)的开口方向相同,并且所述容纳腔(10121)的底壁开设有插槽(10122),所述容纳腔(10121)被配置为容纳所述适配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插槽(10122)被配置为允许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取电件穿过而与所述第一电极触片(1021)相接触。
17.一种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包括适配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安装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固定架(201)、功能组件(202)和操作组件(203);
所述固定架(201)被配置为与电源安装座(100)相连并被限制转动;
所述功能组件(202)被配置为与所述电源安装座(100)电连接而取电;
所述操作组件(203)与所述固定架(201)和所述功能组件(202)分别相连,并且所述操作组件(203)被配置为在外力致动下由锁止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并且在外力撤销后由所述解锁位置切换至所述锁止位置;
其中,所述操作组件(203)处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功能组件(202)相对于所述固定架(201)锁止而被限制转动;所述操作组件(203)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功能组件(202)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架(201)转动。
CN202311227152.0A 2023-09-21 2023-09-21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Pending CN1171752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7152.0A CN117175249A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7152.0A CN117175249A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5249A true CN117175249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152.0A Pending CN117175249A (zh) 2023-09-21 2023-09-21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52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1109B1 (en) Fastener for all-purpose power supply sockets
JP58765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EP2624674B1 (en) Operation switch
US709051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US20070032109A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hangeable plug element
JP6898395B2 (ja) スライダー部を備える結合コネクター
JPH07235344A (ja) コネクタ位置保証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組立体
KR101916327B1 (ko) 일체형 접지단자를 구비한 매입형 콘센트
EP3329559B1 (en) Electric plug connector with vibration-resistant short-circuiting bridge and electric plug connection
JP2014110182A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スクイブの接続装置
WO2023036039A1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适配器的解锁结构、适配器的行程结构、适配器的开关结构、导电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EP373477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sition holder
CN108292812B (zh) 壁板连接器系统
CN117175249A (zh) 电源安装座及具有其的电气装置
US6459058B1 (en) Operating device having operating button adapted to slide in housing while being pushed to effect switching operation
US202002126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207950A (zh) 电插塞式连接器
CN216850508U (zh) 一种轨道的密封结构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6850627U (zh) 一种适配器的开关结构、适配器及电源分配装置
CN216850503U (zh) 一种电源分配装置
TWM627233U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合
CN113196578B (zh) 用于沿数个空间方向进行接触的插式连接器部件
CN220797299U (zh) 适配器及具有其的电气设备
JP5574506B2 (ja) コネクタ
CN217386945U (zh) 面板组件、开关组件以及智能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