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1924B -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1924B
CN117171924B CN202311456067.1A CN202311456067A CN117171924B CN 117171924 B CN117171924 B CN 117171924B CN 202311456067 A CN202311456067 A CN 202311456067A CN 117171924 B CN117171924 B CN 117171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line
height position
discrete point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60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1924A (zh
Inventor
刘驰
李强
魏征
程冰洁
郝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Aero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Aero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Aero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Aero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60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1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1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1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1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1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根据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基于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叶片的三维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叶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叶轮机械通常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以及民生等技术领域。目前,上述的技术领域对叶轮机械提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叶片作为叶轮机械的重要组成部件,叶片的几何造型会影响叶轮机械的工作效率以及能源消耗。
为了提高叶轮机械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叶轮机械的能源消耗,需要对叶轮机械中的叶片的几何造型进行设计,具体的设计方法通常包括两种:一种设计方法是针对已有的叶轮模型分析气体流动性能以获得气体流动参数,再将计算得到的气体流动参数作为输入参数用来重新设计叶片,最后根据叶轮的实际应用情况对重新设计的叶片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以得到最终的叶片模型。另一种设计方法是针对已有的叶片模型进行参数化重构,并基于参数化重构后的叶片模型对叶轮模型进行气体流动性能分析,最后根据气体流动性能的分析结果对参数化重构后的叶片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终的叶片模型。
在叶片模型进行参数化重构的相关技术中,一种相关技术是在获取了叶片的吸力面和压力面上的多个截面型线后,基于该多个截面型线上的多个离散点,采用内切圆的方法获取叶片上中弧线以得到中弧线上的前缘点和尾缘点,并且根据中弧线上的前缘点和尾缘点获得叶片的叶型参数以及叶片的厚度分布,最后拟合得到叶片的型线。该相关技术中的设计方法是通过识别三维空间中的距离来得到额叶片的型线位置,从而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效率低。另一种相关技术是在获取了轮盘型线,轮盖型线和叶片的截面型线后创建参数化曲线,并通过调整参数使得参数化曲线逼近于原型线。在该相关技术中采用参数化曲线逼近原型线的方法之前需要先获得原型线,之后反复调整叶片的控制参数以使得参数化曲线达到接近原型线的目的,导致拟合精度不高且拟合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叶片的三维模型的拟合精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根据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基于所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所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设计装置,所述设计装置包括第一拟合部,第二拟合部以及建模部;其中,
所述第一拟合部被配置为: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所述第二拟合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所述建模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所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叶片的设计程序,所述叶片的设计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叶片的吸力面上的多个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环壁型线。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安装角分布曲线以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基于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叶片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能够建模得到叶片的三维模型。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基于叶片的离散数据信息,直接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将离散数据信息拟合得到叶片的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安装角分布曲线以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进而建模得到叶片的三维模型,拟合精度高并且占用了较少的计算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力面上的三条截面型线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上轮毂处、轮盖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环型壁线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厚度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子午方向上叶片上轮毂处、轮盖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厚度分布曲线;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安装角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子午方向上叶片上轮毂处、轮盖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在径向方向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前缘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叶轮模型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片的设计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将已有的叶片模型按照从叶根到叶顶的方向分别对压力面和吸力面采用等间距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创建叶片的截面型线,并对叶片的截面型线进行点离散化以获得叶片的离散数据信息。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叶片的离散数据信息包括:叶片的数量,叶片的旋转方向,叶片的截面型线的数量,压力面上每条截面型线上的第一离散点的坐标,/>以及第一离散点的数量/>,吸力面上每条截面型线上的第二离散点的坐标/>以及第二离散点的数量。其中,第一离散点与第二离散点的坐标中均包含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以及柱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上述的笛卡尔坐标系和柱坐标系的z轴均为叶轮的旋转轴,笛卡尔坐标系和柱坐标系的原点均位于叶轮的旋转轴上。
参见图2,其示例性地提供了吸力面上的三条截面型线。其中,Ⅰ表示吸力面上的轮盖处的截面型线,Ⅱ表示吸力面上的50%叶高位置的截面型线,Ⅲ表示吸力面上的轮毂处的截面型线。可以理解地,压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与吸力面上的截面型线类似。
在步骤S101中,上述的环壁型线包括轮毂处的环壁型线,轮盖处的环壁型线以及其余叶高位置的环壁型线。
在步骤S102中,根据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在步骤S103中,基于上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上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上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可以理解地,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先逆向工程后正向工程的策略进行叶片模型的参数化重构,使得叶片模型达到参数化控制的效果以为叶片模型的快速优化提供基础。步骤S101与步骤S102是采用逆向工程以基于叶片模型上的离散数据信息进行参数化曲线拟合。步骤S103是采用正向工程以利用拟合得到的叶片的参数化曲线进行叶片三维模型的建立。
对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叶片的吸力面上的多个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环壁型线。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安装角分布曲线以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基于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叶片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能够建模得到叶片的三维模型。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基于叶片的离散数据信息,直接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将离散数据信息拟合得到叶片的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安装角分布曲线以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进而建模得到叶片的三维模型,拟合精度高并且占用了较少的计算资源。
对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包括:
基于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获取上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四离散点/>;其中,/>,/>表示上述第一离散点的数量;/>表示上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分别表示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获取上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五离散点/>;其中,/>,/>,/>分别表示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四离散点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五离散点在z-r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采用贝塞尔曲线拟合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设定叶片上的截面型线数量为,也就是说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轮盖处为叶片的第1个叶高位置,轮毂处为叶片的第/>个叶高位置。此外,第一离散点的坐标/>,/>,/>中的下标/>用于表示该第一离散点位于压力面上。第二离散点的坐标/>,/>,/>中的下标/>用于表示该第二离散点位于吸力面上。
具体以获取轮毂处的环壁型线来说,从轮毂处的压力面上的截面型线的第个第一离散点/>中获取轮毂处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四离散点/>,以及从轮毂处的吸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中获取轮毂处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五离散点。之后,将所有的第四离散点与所有的第五离散点绘制在z-r平面坐标系中以得到所有的第四离散点与所有的第五离散点在z-r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且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轮毂处的环壁型线。
可以理解地,轮盖处以及其余叶高位置的环壁型线可以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拟合得到。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轮盖处、轮毂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环型壁线,其中,虚线表示轮盖处的环壁型线,实线表示50%叶高位置的环壁型线,点划线表示轮毂处的环壁型线。
对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包括:
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一离散点和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二离散点,计算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
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
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具体以轮毂处为例来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根据轮毂处的压力面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和轮毂处的吸力面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按照下式换算得到轮毂处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其中/>,/>,/>,/>,式中,/>表示第一离散点或者第二离散点的数量。
之后,基于轮毂处的中弧线上的所有的第三离散点能够计算并拟合得到轮毂处的厚度分布曲线,安装角分布曲线。
另一方面,根据轮毂处、轮盖处以及其余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所有的第三离散点能够获得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与前缘子午向积叠线。
其次,在本公开中根据下式能够获得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第个第三离散点距离第1个第三离散点的弧线长度/>
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包括:
确定经过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与第/>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其中,/>,/>表示上述第三离散点的数量;/>;/>,/>表示上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确定以上述直线为法线的平面/>;其中,上述平面的表达式为/>
基于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所有的第二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的吸力面型线;其中,上述吸力面型线的表达式为/>
获得上述平面以及上述吸力面型线/>的交点
根据式(1)计算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厚度/>
(1)
基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叶片厚度,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
具体以拟合轮毂处的厚度分布曲线举例来说,在笛卡尔坐标系下,如图4所示,设第个第三离散点/>与第/>个第三离散点为轮毂处的中弧线m上相邻的两个离散点,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过第三离散点/>与第三离散点/>做一条直线,那么设以该直线/>为法线的平面为/>,该平面具体表达式为:/>
其次,将轮毂处的吸力面上的所有的第一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拟合得到吸力面型线s,该吸力面型线s的表达式为
在一些示例中,联立和/>进行求解就能够确定交点/>,那么轮毂处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叶片的厚度/>可以根据上式(1)计算得到。最后,基于轮毂处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叶片的厚度数据,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轮毂处的叶片的厚度分布曲线。
可以理解地,采用上述的方法能够拟合得到叶片上轮盖处以及其余叶高位置的厚度分布曲线。
参见图5,其示例性地提供了在子午方向上叶片上轮毂处、轮盖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厚度分布曲线。其中,虚线表示轮毂处的厚度分布曲线,实线表示50%叶高位置的厚度分布曲线,点划线表示轮盖处的厚度分布曲线。
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包括:
在柱坐标系的平面内,以原点/>为圆心,/>为过上述原点/>和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为过上述第/>个第三离散点/>且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相切的直线,基于式(3)和式(4),根据式(5)计算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
(3)
(4)
(5)
其中,表示上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坐标为/>,且/>;/>表示以上述原点/>为圆心以及以直线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弧与直线/>的交点;/>表示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之间的弧长,且;/>表示直线/>与上述直线/>之间的夹角/>;/>表示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且;/>表示原点/>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之间的长度;/>,/>表示上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基于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具体以拟合轮毂处的安装角分布曲线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在柱坐标系平面上,设点/>表示坐标原点,m表示轮毂处的中弧线。直线/>为过原点/>和轮毂处的中弧线m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直线/>为过中弧线m上的第三离散点/>且与中弧线m相切的直线。直线/>与直线/>的夹角表示叶片上轮毂处在第三离散点/>的安装角/>。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为/>。/>表示第三离散点/>与第/>个第三离散点之间的弧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原点/>为圆心,以直线/>为半径做圆弧且该圆弧与直线/>相交于点/>,那么圆弧/>的长度为。过第三离散点/>做圆弧/>的切线/>,过点/>做圆弧/>的切线/>,则可以得到直线/>与直线/>相垂直,直线/>与直线/>相垂直。设定/>表示/>,当第三离散点/>与第三离散点/>之间的夹角/>很小时,和/>为直线段,则基于式(3)和式(4),根据式(5)能够计算得到轮毂处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计算得到轮毂处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后,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轮毂处的叶片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可以理解地,采用上述的方法能够拟合得到叶片上轮盖处以及其余叶高位置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参见图7,其示例性地提供了在子午方向上叶片上轮毂处、轮盖处以及50%叶高位置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其中,虚线表示轮毂处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实线表示50%叶高位置的安装角分布曲线,点划线表示轮盖处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基于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包括:
基于每个叶高位置的上述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
将上述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子午面,获得前缘子午向积叠线;
将上述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周向的平面,获得前缘周向积叠线;
设定经过第1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和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方程为/>,获取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其中,/>表示第/>个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表示上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基于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
根据式(6)计算得到上述第个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
(6)
基于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叶片的积叠方式采用前缘积叠,因此需要获得前缘积叠线。前缘积叠线分为前缘周向积叠线和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表示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叶片上所有叶高位置的第三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拟合得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之后,将叶片的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子午面则得到了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将叶片的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周向则得到了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设经过轮盖处的上述中弧线(图8中的实线D)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和轮毂处的上述中弧线(图8中的实线F)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方程为/>,则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图8中的实线E)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其中/>表示第个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最后,将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如图8中的实线G所示。
在另一示例中,根据上式(6)计算得到第个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最后,将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参见图9,其示出了在径向方向上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前缘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其中,虚线表示前缘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实线表示前缘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
对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基于上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上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上述叶片的三维模型,包括:
基于上述每个叶高位置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和环壁型线,获得上述每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
根据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创建得到上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
以上述每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作为轮廓线,并以上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上述叶片的中弧面;
基于上述叶片的中弧面以及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获得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型线和吸力面型线;
以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型线作为轮廓线,并以上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上述叶片的压力面;
以上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的吸力面型线作为轮廓线,并以上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上述叶片的吸力面;
对上述叶片的压力面与上述叶片的吸力面进行放样处理来得到上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可以理解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上述获得的叶片的三维模型会根据叶轮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叶片参数的优化,具体的优化方法在此不作具体阐述。当得到了叶片的三维模型后,即能够得到叶轮模型。最终得到的叶轮模型如图10所示。其中,图中的H表示叶轮的轮盖,图中的J表示叶轮的轮毂,图中的K表示叶轮的叶片。
基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1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叶片的设计装置110,该设计装置110具体包括第一拟合部1101,第二拟合部1102以及建模部1103。
上述的第一拟合部1101被配置为: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上述的第二拟合部1102被配置为:根据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上述的建模部1103被配置为:基于上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上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上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设计装置110,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叶片的设计装置110与叶片的设计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叶片的设计程序,上述叶片的设计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根据上述叶片的设计装置110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12,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能够实施上述叶片的设计装置110的计算设备120的具体硬件结构,该计算设备120可以为无线装置、移动或蜂窝电话(包含所谓的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视频游戏控制台(包含视频显示器、移动视频游戏装置、移动视频会议单元)、膝上型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电视机顶盒、平板计算装置、电子书阅读器、固定或移动媒体播放器,等。计算设备120包括:通信接口1201,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2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2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2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04。其中,
上述通信接口12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上述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能够在上述处理器12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上述处理器1203,用于在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根据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上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上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上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基于上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上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上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2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他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12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3读取存储器12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上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上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具体来说,处理器1203还配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技术方案中上述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其中,所述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包括:
基于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获取所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四离散点;其中,/>,/>表示所述第一离散点的数量;/>,/>表示所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获取所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五离散点;其中,/>,/>,/>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四离散点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五离散点在z-r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采用贝塞尔曲线拟合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根据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其中,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一离散点和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二离散点计算得到;
基于所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所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包括:
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
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包括:
确定经过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与第/>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其中,/>,/>表示所述第三离散点的数量;/>,/>表示所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确定以所述直线为法线的平面/>;其中,所述平面/>的表达式为/>
基于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所有的第二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的吸力面型线;其中,所述吸力面型线的表达式为/>
获得所述平面以及所述吸力面型线/>的交点
根据式(1)计算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厚度/>
(1)
基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叶片厚度,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获取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包括:
在柱坐标系的r-θ平面内,以原点O为圆心,OA为过所述原点O和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为过所述第/>个第三离散点/>且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相切的直线,基于式(3)和式(4),根据式(5)计算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
(3)
(4)
(5)
其中,表示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个第三离散点,坐标为,且/>;/>表示以所述原点O为圆心以及以直线/>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弧与直线OB的交点;/>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之间的弧长,且;/>表示直线/>与所述直线OB之间的夹角/>;/>表示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夹角,且;/>表示原点O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第/>个第三离散点/>之间的长度;/>,/>表示所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基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所有的第三离散点处的安装角,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包括:
基于每个叶高位置的所述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
将所述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子午面,获得前缘子午向积叠线;
将所述前缘积叠线投影至周向的平面,获得前缘周向积叠线;
设定经过第1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和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的直线方程为/>,获取第/>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上的第1个第三离散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其中,/>表示第/>个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表示所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
基于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子午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
根据式(6)计算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
(6)
基于所有的叶高位置的周向积叠线的偏移量,采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所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和环壁型线,获得所述每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
根据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与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创建得到所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
以所述每个叶高位置的中弧线作为轮廓线,并以所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所述叶片的中弧面;
基于所述叶片的中弧面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获得所述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型线和吸力面型线;
以所述每个叶高位置的压力面型线作为轮廓线,并以所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所述叶片的压力面;
以所述每个叶高位置的吸力面型线作为轮廓线,并以所述叶片的前缘积叠线作为引导线,采用曲面放样方法得到所述叶片的吸力面;
对所述叶片的压力面与所述叶片的吸力面进行放样处理来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7.一种叶片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装置包括第一拟合部、第二拟合部以及建模部;其中,
所述第一拟合部被配置为:根据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第一离散点以及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第二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其中,所述第一拟合部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获取所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四离散点;其中,/>,/>表示所述第一离散点的数量;/>,/>表示所述叶片上的叶高位置的数量;/>,/>,/>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一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叶片上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获取所述第/>个叶高位置在子午面上的第/>个第五离散点;其中,/>,/>,/>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表示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截面型线上的第/>个第二离散点在柱坐标系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四离散点与所述第/>个叶高位置上所有的第五离散点在z-r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采用贝塞尔曲线拟合得到所述第/>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
所述第二拟合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厚度分布曲线,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安装角分布曲线,所述叶片的前缘子午向积叠线和所述叶片的前缘周向积叠线;其中,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中弧线上的第三离散点基于所述叶片上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压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一离散点和所述每个叶高位置所对应的吸力面上的截面型线上的第二离散点计算得到;
所述建模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前缘子午向积叠线,所述前缘周向积叠线,以及所有的叶高位置所对应的环壁型线、厚度分布曲线和安装角分布曲线,建模得到所述叶片的三维模型。
8.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和处理器;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叶片的设计程序,所述叶片的设计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叶片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CN202311456067.1A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71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6067.1A CN117171924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6067.1A CN117171924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1924A CN117171924A (zh) 2023-12-05
CN117171924B true CN117171924B (zh) 2024-01-09

Family

ID=8894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6067.1A Active CN117171924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1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48779B (zh) * 2024-01-30 2024-04-19 陕西空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叶片的中弧线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152A (zh) * 2018-04-04 2018-10-12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扩压器弯扭叶片及设计方法、扩压器和离心/斜流压气机
JP2021063456A (ja) * 2019-10-11 2021-04-22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ターボ機械の羽根、羽根の設計方法、及び羽根車の製造方法
WO2021129261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叶片载荷分布的离心泵复合叶轮设计方法
CN114970036A (zh) * 2022-06-10 2022-08-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二维叶片叶型参数化设计方法、装置及可存储介质
WO2023040417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站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节能改造新型动叶造型方法
CN115952604A (zh) * 2023-02-10 2023-04-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叶片中性面的离心叶轮叶片生成方法
CN115994423A (zh) * 2022-12-15 2023-04-2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Bezier曲线的跨音叶型设计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152A (zh) * 2018-04-04 2018-10-12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扩压器弯扭叶片及设计方法、扩压器和离心/斜流压气机
JP2021063456A (ja) * 2019-10-11 2021-04-22 株式会社酉島製作所 ターボ機械の羽根、羽根の設計方法、及び羽根車の製造方法
WO2021129261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叶片载荷分布的离心泵复合叶轮设计方法
WO2023040417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站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节能改造新型动叶造型方法
CN114970036A (zh) * 2022-06-10 2022-08-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二维叶片叶型参数化设计方法、装置及可存储介质
CN115994423A (zh) * 2022-12-15 2023-04-2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Bezier曲线的跨音叶型设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52604A (zh) * 2023-02-10 2023-04-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自由曲面叶片中性面的离心叶轮叶片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zier函数型弯叶片的轴流风扇气动性能研究;周水清;王军;王兴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3期);全文 *
基于Bzéier曲线的新型叶片造型技术研究;黄萍;安利平;;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第02期);全文 *
航空发动机风扇转叶弯掠优化及气动特性分析;白杰;熊碰;史磊;;中国民航大学学报(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1924A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71924B (zh)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032372B (zh) 一种叶轮的椭圆形叶缘造型系统及方法
CN116050031A (zh) 轴流叶轮叶片设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171923B (zh) 一种叶片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720286B (zh) 叶片缘板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6484772B (zh) 一种通流设计的损失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617203A (zh) 基于查询驱动的蛋白质-配体绑定位点预测方法
CN115079695A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32532B (zh) 一种轴流叶轮机械叶片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6502373B (zh) 流道计算网格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6484771B (zh) 一种轴流压气机cfd网格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6502372B (zh) 叶轮机械模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984489B (zh) 一种输电线路的三维重建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CN116579252A (zh)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涡旋机械排气孔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339609A (zh) 叶片及其厚度分布的构造方法、构造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ng et al. A study of interferential tool position correcting algorithms in 3D impeller variable-axis rough plunge milling
CN117648779B (zh) 叶片的中弧线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051688A (zh) 一种叶片叶型外形几何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Fan et al. Efficient tool path generation for five-axis machining of a difficult machined centrifugal impeller
CN117610107B (zh) 基于bim的高耸异形独柱索塔曲面模板三维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5867847A (zh) 访存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195593A (zh) 叶片的气体流动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Yuan et al. Dappfc: density-based affinity propagation for parameter free clustering
CN111506966B (zh) 工艺协调模型的判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9165B (zh) 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