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1065B -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1065B
CN117171065B CN202311451356.2A CN202311451356A CN117171065B CN 117171065 B CN117171065 B CN 117171065B CN 202311451356 A CN202311451356 A CN 202311451356A CN 117171065 B CN117171065 B CN 1171710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space
path
host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13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1065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ore Thread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13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10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1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1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10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针对每个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都实时进行地址管理,可以做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释放,降低地址申请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新一代集成电路片上系统功能复杂度提升之后,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更多,而系统总线互联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的子总线互联和系统主总线互联组成,因此总线互联方式也越发复杂,与总线相连接的主机、从机也更多。对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片上系统的总线相连接的主机、从机数量更会上升到一个巨大的数量级。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过程中,片上系统的总线互联的设计与验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系统总线互联进行验证,不仅可以快速扫清总线互联配置的错误,同时也能够快速得出总线在当前互联方式下的带宽和延迟数据,便于对总线互联方式进行调整。对系统总线互联进行验证时,通常是对某个主机是否能够通过某个从机访问到某个地址空间进行验证,而在存储器中除了大块的内存地址空间是连续的地址之外,其余设备的寄存器地址空间都是小块连续或者非连续间插预留地址的组合方式。由于仿真器仿真速度限制,遍历所有地址空间几乎不可能,所以需要更多地随机选取地址空间进行验证。此时如果全靠约束以及权重实现随机地址的申请,会导致约束过于碎片化,提升地址申请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针对每个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都实时进行地址管理,可以做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释放,降低地址申请的复杂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所述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从该地址空间中的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时,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或非法地址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段分配情况,包括地址段的编号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第一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更新模块,用于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第二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选择模块,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时,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或非法地址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段分配情况,包括地址段的编号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通过获取主机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可以完成随机地址空间的选取和该地址空间的当前已经随机分配的地址状态的获取;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可以完成随机地址的申请(和释放),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可以保证当前已经随机分配的地址状态的准确度。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针对每个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都实时进行地址管理,可以做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释放,降低地址申请的复杂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更高层次实现了硬件仿真平台对地址管理的抽象和模拟软件访问行为的实现。通过不同模式既能满足硬件仿真对各种全随机地址生成的需求,同时也能模拟软件的访问行为。同时满足大规模片上系统海量主机多地址段的交叉管理数据库化,将地址的随机生成和验证测试激励控制隔离,不仅能更高效满足随机验证的需求同时还能在不同的项目提高了激励的重用性。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大规模片上系统的地址空间的属性信息的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图2b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局数据库的示例性结构。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不重叠模式下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重叠模式下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19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下面先介绍现有技术的地址申请和释放方案。
一种现有的地址申请和释放方案是C语言中的malloc函数和free函数。在需要申请地址时,调用malloc函数并将需要申请的内存大小作为参数传入。malloc函数在堆中寻找一个足够大的内存块。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内存块,则将其标记为已分配,并将其地址返回,表示该地址即为申请到的地址。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内存块,则通过向操作系统请求更多内存来扩展地址空间。然后将请求到的新内存块添加到地址空间中,并重新寻找合适的内存块。一旦完成了地址申请,用户就可以按需使用该内存上的对应地址。当不再需要使用该地址时,可以调用free函数释放该地址。
另一种现有的地址申请和释放方案是内存分配管理器,其本质是一种类,包括初始化的方法、内存管理的方法等等。其中,调用初始化的方法可完成指定内存分配方式(分配没有使用过的地址或者优先分配已使用的地址)、位置(随机或者与已分配地址段相邻)、地址段分配策略、实例创建、重新配置内存分配管理器等功能。调用内存管理方法可实现指定地址段的预留、申请一个地址段并保留、指定地址段的释放、所有已分配地址段的强制释放等等。
然而,上述两种方案均无法对大规模片上系统涉及的复杂地址进行灵活管理和复用。在大规模片上系统的设计中,整个系统存在多个地址空间。通过系统总线互联主机和从机,可使得地址空间被主机所访问。图1示出大规模片上系统的地址空间的属性信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片上系统的地址空间的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地址空间的名称、起始地址、结束地址、大小和安全属性(S表示安全,NS表示非安全)。例如图1中,地址空间NAME_1的起始地址是ADDR_10,结束地址是ADDR_11,大小是96K,安全属性是安全。地址空间NAME_2的起始地址是ADDR_20,结束地址是ADDR_21,大小是48K,安全属性是非安全。在存储器中除了大块的内存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之外,寄存器地址空间都是小块连续或者非连续间插预留地址的组合方式。且片上系统的系统总线互联验证有如下特征:
(1)存储器(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等)通常是几段非连续的大地址空间组成,由于仿真器仿真速度限制遍历几乎是不可能,所以需要更多地随机申请不同地址区间。
(2)寄存器地址区间通常为比较小的粒度连续或者非连续的多段地址区间组成。
(3)通常情况下,上层软件不会在同一个突发传输之内跨越不同从机的地址区间。
(4)验证环境中对于大地址空间的覆盖一般做法是:通过约束限制随机获取某一段地址区间。
(5)通过权重约束随机到的地址区间在总的地址区间所占据的百分比,也即分布情况。
对于大规模片上系统设计,主机和从机的数量级上升到较大的规模时,针对每个主机能够访问的地址区间各不相同,此时如果全靠约束以及权重实现随机地址申请,会导致约束过于碎片化,提升地址申请复杂度。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针对每个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都实时进行地址管理,可以做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释放,降低地址申请的复杂度。
图2a和图2b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如图2a所示,该应用场景中,系统包括总线以及连接总线的多个主机(master)、多个从机(slave)。
总线可包括主总线和子总线。系统可包括多个子系统,多个子系统通过子总线连接在主总线上。每个子系统中可能包括若干主机和/或若干从机。其中主机可以是硬件装置也可以是软件模块,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使用高速外围组件互联(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协议的模块、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协议的模块等等。从机可以是硬件装置也可以是软件模块,如双倍速率(double data rate,DDR)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等等。
每个主机可对应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系统的至少一个地址空间。
参见图2a,系统可包括主机1、主机2、从机1、从机2。主机1属于子系统1,主机2属于子系统2,从机1属于子系统3,从机2属于子系统4。其中主机1可对应从机1,主机2可对应从机2。从机1可访问地址空间1和地址空间2,从机2可访问地址空间3和地址空间4。
如图2b所示,用户的需求可以是验证总线的设置方式是否能够满足随机的某个主机可成功访问某个地址空间,并将上述需求以待验证信息的方式提供给处理器,将填写好的、与系统总线互联验证相关的文件(未示出)存储在存储器中。
处理器可从存储器处获取用户填写好的文件。用户填写好的文件可能有多个,不同文件的格式可能不是统一的,也不能被验证环境所识别。对此,处理器可以将获取到的文件转换为预定义的数据格式,使得格式转换后的文件的格式统一且能够被验证环境所识别。
之后,处理器可基于格式转换后的文件生成连接组件以及全局数据库。连接组件包括主机与总线连接的接口、从机与总线连接的接口。全局数据库包括多个资源池以及至少一个方法对象,不同的资源池之间互相隔离。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全局数据库的示例性结构。参见图3,其中资源池用于存储基于格式转换后的文件解析得到的与系统总线互联验证相关的数据。方法对象定义了查询资源池的方法。
处理器根据连接组件和全局数据库可以生成测试用例和验证环境。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生成测试用例时使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能够在给定主机的情况下,选择该主机的一条可用访问路径(包括主机-从机-地址空间的信息),在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一定的预设条件时(如下文所述的第一预设条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该主机,完成随机地址的申请。并且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模式,确定分配的地址段是否释放。
将执行地址管理方法选择的路径以及确定的主机与地址段的分配关系写入到测试用例中,在生成的测试用例被执行时,可以对系统总线互联是否真正支持该主机通过该路径访问该地址段进行验证。最后根据验证环境输出的该主机和该从机的验证结果的比对结果,即可确定系统的总线设置方式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公开提出一种地址管理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获取主机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
步骤S42,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步骤S43,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步骤S44,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举例来说,用户填写好的、与系统总线互联验证相关的文件,可以是记录有地址空间的属性信息的文件、记载主机和从机的属性信息(其中从机的属性信息可包括从机可访问的地址空间)的文件、记载主机和从机的连接关系的文件。因此,转换后的文件也可以包括上述信息。
处理器生成全局数据库时,可以基于上述信息,将主机和从机的属性信息、主机和从机的对应关系、从机和地址空间的访问关系、地址空间的属性信息分别封装至不同的资源池。并另外为每个地址空间分别配置地址管理单元,用于记录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地址管理单元可以与地址空间的相关信息封装至同一资源池中,也可以单独封装在其他资源池,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地址管理单元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制。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的示意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址段分配情况,包括地址段的编号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
如图5所示,该地址空间包括10个地址段,编号分别是S0-S9。其中地址段S1、地址段S2、地址段S4、地址段S8已经被分配,状态信息为I_U,其余的地址段尚未分配,状态信息为N_A。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编号及状态信息仅为示例,本公开实施例对于地址段的编号方式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的设置方式不作限制。
在步骤S41中,可以通过方法对象查询全局数据库的各资源池,先获取主机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比如根据主机1的名称,可以先查询封装有主机和从机的对应关系的资源池,确定该主机1对应的从机,比如从机1。再根据从机1的名称,查询封装有从机和地址空间的访问关系的资源池,确定该从机1可访问的地址空间,比如地址空间1和地址空间2。则可以确定2条可用访问路径: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1;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2。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所有的可用访问路径,比如: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1;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2;主机2-从机2-地址空间3;主机2-从机2-地址空间4。
在步骤S42中,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比如选择主机1时,根据主机1的名称,可用访问路径中与该主机1相关的路径可以是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1;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2。可从中随机选择一条路径,比如选择主机1-从机1-地址空间1的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假设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如图5所示。
在步骤S43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在用户选择不同模式时,第一预设条件可不相同,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选择地址段的方式也不相同。有的模式下,已分配的地址段不可以被释放,有的模式下无需对已分配的地址段是否释放进行限制。其示例可以参见下文的对步骤S43的进一步描述。
由于新分配了地址段给选择的主机,因此地址段的分配情况已经改变,在步骤S44中,可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例如将选择的地址段的状态信息,由原本指示未分配的N_A更新为指示已分配的I_U。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通过获取主机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可以完成随机地址空间的选取和该地址空间的当前已经随机分配的地址状态的获取;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可以完成随机地址的申请(和释放),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可以保证当前已经随机分配的地址状态的准确度。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针对每个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都实时进行地址管理,可以做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释放,降低地址申请的复杂度。
用户可选择的模式包括重叠模式和不重叠模式。其中,重叠模式表示支持地址重叠,某个地址段已经分配给某个主机后还可以被分配给其他的主机,也即同一个地址段可以同时被分配给多个主机使用。不重叠模式表示不支持地址重叠,某个地址段已经分配给某个主机后不再被分配给其他的主机,也即同一个地址段只被一个主机使用。
下面先介绍不重叠模式下第一预设条件的示例,以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的示例性方法。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不重叠模式下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步骤S43),包括: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预先设置第一阈值,表示分配所需的最小字节数。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第一预设条件可以设置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以图5所示的地址空间的分配情况为例,未分配的地址段(地址段S0、地址段S3、地址段S5-地址段S7)的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此时可以从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例如地址段S0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选择地址段S0分配给主机。又例如,地址段S3、地址段S5的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选择地址段S3、地址段S5分配给主机。
由于已分配的地址段不可以继续被分配,因此在重叠模式下,已分配的地址段不能被释放。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只有未分配地址段才参与地址的分配,满足同一个地址段只被一个主机使用的需求。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
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举例来说,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未分配的地址段的容量总和小于第一阈值时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就是说,这个地址空间已经不能够再被更多的主机访问了,与该地址空间相关的所有的可访问路径都失效。因此,可从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本次路径选择结束,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用户可以预先设置第二阈值,表示最大的路径选择次数。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认为可能绝大部分地址空间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总和都已小于第一阈值,继续进行路径选择,在较少次数内能选择到合适的路径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如果仍坚持路径选择可能消耗大量数据处理成本,因此可以停止路径选择。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认为能选择到合适的路径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可以继续进行路径选择,可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步骤S42)及之后的步骤,直到选择到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路径,或者路径选择次数超出第二阈值后停止路径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约不重叠模式下的数据处理成本。
下面介绍重叠模式下第一预设条件的示例,以及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的示例性方法。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重叠模式下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步骤S43),包括: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举例来说,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第一预设条件可以设置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可以优先选择已分配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以图5所示的地址空间的分配情况为例,此时可以从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例如地址段S1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选择地址段S1分配给主机。又例如,地址段S2、地址段S4的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选择地址段S2、地址段S4分配给主机。
由于在分配时选择的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因此设置第一预设条件时,只需设置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即可,只要存在已分配地址段,那么已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必然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第一阈值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不重叠模式下的第一阈值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已分配地址段可以参与地址的分配,并且可以优先分配,实现同一个地址段可以同时被分配给多个主机使用的需求。
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
举例来说,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如果该地址空间中不存在已分配地址段,则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此时如果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进行地址分配的方式可以和不重叠模式相同。即,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主机。其示例性方式可以参见上文及图6的相关描述。
由于已分配的地址段可以继续被分配,未分配的地址段也可以被分配,因此地址段是否释放对于地址段的分配无影响,在重叠模式下,已分配的地址段可以被释放也可以不被释放,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重叠模式下未分配地址段也可参与地址分配,提升重叠模式下的地址分配的灵活性。
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
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举例来说,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如果该地址空间中不存在已分配地址段,则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此时如果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第一阈值,则进行地址分配的方式可以和不重叠模式相同。即,从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步骤S42)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其示例性方式可以参见上文及图6的相关描述。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约重叠模式下的数据处理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时,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或非法地址空间。
举例来说,参见图1,每个地址空间具有安全属性,包括安全属性和非安全属性。如果安全主机访问安全地址空间,那么该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如果非安全主机访问非安全地址空间,那么该地址空间为非法地址空间。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执行步骤S41,获取主机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之前,用户可预先设置对地址空间的属性需求,并增加步骤S45判断用户对当前地址空间的属性需求,在执行步骤S41时,根据判断的需求,获取地址空间属性满足需求的可用访问路径。例如如果用户设置需求为选择非法地址空间,则可以仅获取包括非法地址空间的路径。反之,如果用户设置需求为选择合法地址空间,则可以仅获取包括合法地址空间的路径。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验证方式更细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所述的地址空间管理方法,分配的地址段都来自同一地址空间,因此是不跨越从机地址空间边界时的地址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进一步设置需求,使得步骤S43分配的地址可以在从机地址空间边界附近,加大随机突发传输跨越从机的几率。
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方法,在更高层次实现了硬件仿真平台对地址管理的抽象和模拟软件访问行为的实现。通过不同模式既能满足硬件仿真对各种全随机地址生成的需求,同时也能模拟软件的访问行为。同时满足大规模片上系统海量主机多地址段的交叉管理数据库化,将地址的随机生成和验证测试激励控制隔离,不仅能更高效满足随机验证的需求同时还能在不同的项目提高了激励的重用性。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址管理装置,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地址管理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
第一选择模块92,用于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第二选择模块93,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更新模块94,用于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所述第二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
第二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选择模块,用于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可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时,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或非法地址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段分配情况,包括地址段的编号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1900的框图。例如,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电子设备。参照图10,装置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装置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接口1958(I/O接口)。装置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 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
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
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所述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选择不重叠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
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
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包括: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已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中,选择容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时,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为合法地址空间或非法地址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段分配情况,包括地址段的编号以及指示各地址段是否已分配的状态信息。
8.一种地址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管理片上系统的多个地址空间,所述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每个主机可访问至少一个从机,每个从机可访问至少一个地址空间,每个地址空间包括多个地址段,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机到所述地址空间的可用访问路径;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并获取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该地址空间中选择至少一个地址段分配给所述主机;
更新模块,用于更新该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
在用户选择重叠模式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该地址空间中存在已分配地址段,
在该路径包括的地址空间的地址段分配情况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该地址空间中的未分配地址段的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删除该地址空间相关的路径,路径选择次数加一;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路径选择次数小于第二阈值时,重新执行根据被选择的主机的名称,从所述可用访问路径中选择该主机相关的一条路径及之后的步骤;在路径选择次数等于第二阈值时,停止路径选择。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451356.2A 2023-11-02 2023-11-02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710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1356.2A CN117171065B (zh) 2023-11-02 2023-11-02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1356.2A CN117171065B (zh) 2023-11-02 2023-11-02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1065A CN117171065A (zh) 2023-12-05
CN117171065B true CN117171065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94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1356.2A Active CN117171065B (zh) 2023-11-02 2023-11-02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10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0906A (zh) * 2015-10-27 2017-05-0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总线
CN107493216A (zh) * 2017-08-11 2017-12-19 辽宁瑞华实业集团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9095833A (ja) * 2017-11-17 2019-06-20 株式会社ショーケース・ティービー 住所管理システム
CN111857591A (zh) * 2020-07-20 2020-10-3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指令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3395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路径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77644A (zh) * 2022-07-29 2022-11-01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5346A (zh) * 2023-05-09 2023-06-06 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数据访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860665A (zh) * 2023-07-19 2023-10-10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由处理器执行的地址翻译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0906A (zh) * 2015-10-27 2017-05-0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及总线
CN107493216A (zh) * 2017-08-11 2017-12-19 辽宁瑞华实业集团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9095833A (ja) * 2017-11-17 2019-06-20 株式会社ショーケース・ティービー 住所管理システム
CN111857591A (zh) * 2020-07-20 2020-10-3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指令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3395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路径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77644A (zh) * 2022-07-29 2022-11-01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5346A (zh) * 2023-05-09 2023-06-06 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数据访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860665A (zh) * 2023-07-19 2023-10-10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由处理器执行的地址翻译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1065A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1994B2 (en) Dynamically deployed virtual machine
JP5932043B2 (ja) 不揮発性記憶装置セットの揮発メモリ表現
US11924117B2 (en) Automated local scaling of compute instances
CN111104201A (zh) 系统迁移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4461698A (zh) 虚拟磁盘动态挂载的方法、管理装置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KR102035071B1 (ko) 주문형 가상 클러스터 구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838861B1 (en) Distribution of memory address resources to bus devices in a multi-processor computing system
US9160705B2 (en) Identifier management
CN113535087A (zh) 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US10282232B2 (en) Attribute driven memory allocation
CN117171065B (zh) 地址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18409A (zh) 数据库云服务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50268A (zh) 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1064078A (ja) 複数のノードを含む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拡張構成案を作成する装置
CN115774742A (zh) 私有云的数据存储新增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05988871A (zh) 一种远端内存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223284B2 (en) Flexible I/O DMA address allocation in virtualized systems
US11086807B2 (en) Allocating address space
JP2013003946A (ja) 仮想マシン制御システム、仮想マシン制御装置、仮想マシン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174529A (zh) 一种网络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72206B (zh)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1516A (zh) 一种基于numa属性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6483740B (zh) 内存数据的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7149447B (zh) 带宽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94388B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