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0131A -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70131A CN117170131A CN202310989533.6A CN202310989533A CN117170131A CN 117170131 A CN117170131 A CN 117170131A CN 202310989533 A CN202310989533 A CN 202310989533A CN 117170131 A CN117170131 A CN 1171701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nductive layer
- functional layer
- signal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365 multip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14357 Electric shock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83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298 light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79 optical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16 glass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0 laminat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6 response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叠层式组件和车辆。该叠层式组件,包括:透明基板;设置于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其中,第一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相较于第一导电层更靠近第二功能层;控制器,具有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第一信号端连接第一导电层,以向第一导电层提供目标电信号,第二信号端连接第二导电层,且第二信号端接地。无需改变叠层式组件的层叠结构和各层的选材及制造工艺,通过改变控制器的信号输出及连接方式,即可以极低成本方式实现触电安全隐患的防控,提高产品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叠层式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对于玻璃等叠层式组件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基于此,叠层式组件常配备有能够使叠层式组件功能化的功能元件,以实现隔热、调光、显示等功能。
传统技术中,功能元件的功能实现多通过电源供电来实现,但申请人发现,电源向功能元件供电时,叠层式组件表面会聚集大量电荷,容易发生用户触电。为抑制该现象,目前主要是通过改变层的结构或工艺,该方式下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且能够有效抑制表面感应电压生成的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叠层式组件,该组件包括:
透明基板;
设置于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其中,第一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相较于第一导电层更靠近第二功能层;
控制器,具有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第一信号端连接第一导电层,以向第一导电层提供目标电信号,第二信号端连接第二导电层,且第二信号端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光响应功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且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形成一夹层空间;
第一功能层设置在夹层空间;
第一透明介质层相较于第二透明介质层靠近环境光所在侧设置,且第二透明介质层上远离环境光所在侧设置有第二功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还包括:
第一透明基底,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远离第二功能层的一侧;
第二透明基底,设置于第二导电层上靠近第二功能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单层或多层玻璃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具有第三信号端,控制器用于从第三信号端接入供电电压,并将供电电压转换为目标电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向第一导电层提供的目标电信号为方波或正弦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在透明模式下,根据目标透明度调节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大小,以匹配目标透明度根据目标透明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基板上设置有非采光区域,连接第一信号端和第一导电层的第一信号线,连接第二信号端和第二导电层的第二信号线,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非采光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
一个或多个上述叠层式组件,叠层式组件对应安装在车身的各安装位上。
上述叠层式组件和车辆,该叠层式组件中第一功能层的第一导电层从控制器的第一信号端接收目标电信号,且第一功能层的第二导电层与控制器的第二信号端连接,基于该第二信号端接地设置,实现地信号的接入,基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电势差的作用下,可驱动第一功能层进行其功能实现。其中,第二导电层相较于第一导电层更靠近叠层式组件的第二功能层,通过将第二导电层接地设置,可极大抑制第二功能层上的感应电量,第二功能层的表面表现出无明显的感应电压,用户接触亦无触电的感觉。该方式下,无需改变叠层式组件的层叠结构和各层的选材及制造工艺,以低成本方式解决触电安全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示例性技术中叠层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叠层式组件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电信号加载情况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叠层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叠层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叠层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向叠层式组件的第一导电层加载的目标电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加载目标电信号下,第二功能层的电压测量结果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向第二导电层加载目标电信号下,第二功能层的电压测量结果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功能层称为第二功能层,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功能层称为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两者都是功能层,但其不是同一功能层。
以第一功能层40为光响应功能层,第二功能层60为LOW-E膜为例,以如图1所示结构下的叠层式组件应用在车辆天窗的场景下进行说明。传统的车辆天窗一般在玻璃内表现镀上一层LOW-E膜,以降低车内温度,LOW-E膜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层,具有导电性,控制器20在第一功能层40的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施加交流电,以驱动光响应功能层44调光。第二导电层46上加载的交流电会感应到LOW-E层60的表面。若人体在触摸玻璃的同时,也触摸了一个接地的部分,从而使得人体成为一个导体,电流从人体流过,人体会有明显的触电的感觉。如图1所示,为一传统技术中车辆天窗的玻璃接电示意图,控制器20到玻璃的输入端,AC1端是输出一个方波(如图2中CH2波形),AC2端是输出一个半波或锯齿波(如图2中CH1波形),两个波形方向相反,频率相同,两个波形融合后形成一个正弦波(如图2中TV曲线所示)。该结构设置下,无论控制器20输出端如何连接,第一功能层40中第二导电层46均有对应的电势,从而使得LOW-E层60产生感应电场。
为了避免车辆天窗使用过程中的触电安全隐患,需要去除LOW-E层上的感应电场,可在玻璃上处理,将电引走,但该方式下需要增加玻璃的制造工序以及调整接头的设计方式(比如增加接地的连接),从而增加制造难度和材料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叠层式组件,如图3所示,该组件包括:控制器20、第一功能层40、第二功能层60和透明基板70。
其中,透明基板70是指具有透光性且可以提供一定支撑的基板。例如,透明基板70可以是但不限于玻璃板、透明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板、透明塑料板等。
第一功能层40和第二功能层60设置于透明基板70上。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功能层4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第二导电层46相较于第一导电层42更靠近第二功能层60。第二功能层60为用户常接触的功能层。第二功能层60可为含有金属的导电层,导电层可为具有金属元素的层结构,如金属膜层。当然,导电层不限于铜膜等金属单质形成的膜层,也可以是含有导电材质的膜层,由连续分布的材质构成的,又或者是具有网格等间隔结构。
例如,镀银层、低辐射(英文简称为LOW-E,英文全称为Low Emissivity)等具有导电性能的隔热层、抗辐射层、隔音层、光响应功能层等均可作为第二功能层60使用。其中,LOW-E层可由多种金属制备而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透光性。基于此,第一导电层42、第二导电层46、第二功能层60均可以看做导体,由于其间或存在空气、光响应功能层等绝缘介质,可构成电容器。
控制器20具有第一信号端D1和第二信号端D2,第一信号端D1连接第一导电层42,以向第一导电层42提供目标电信号,第二信号端D2连接第二导电层46,且第二信号端D2接地。
目标电信号为用于驱动第一功能层40进行功能实现的信号,即第一功能层40在目标电信号的驱动下可进行功能实现。例如,第一功能层40可实现调光、调温等功能,当对第一功能层40施加的交流电流发生变化时,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光线透过率、光线吸收率及光线反射率等可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可改变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颜色或者改变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温度等。
控制器20向第一导电层42提供目标电信号,以驱动第一功能层40进行功能实现。例如,第一功能层40可实现调光、调温等功能,当对第一功能层40施加的交流电流发生变化时,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光线透过率、光线吸收率及光线反射率等可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可改变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颜色或者改变第一功能层40自身的温度等。
具体的,控制器20从第一信号端D1向第一导电层42加载目标电信号,基于第二信号端D2和第二导电层46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在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之间加载一电场,通过调整目标电信号的大小,可调整两个导电层之间的电场大小。在此过程中,第二导电层46基于第二信号端D2接地设置,第二导电层46上的电荷量相较于第二导电层46接地之前大大减少,基本可忽略不计,第二功能层60上的感应电压幅值几乎为零,即第二功能层60不会在第一功能层40通交流电时产生大量感应电荷,可避免用户接触叠层式组件表面的第二功能层60时触电,提高用户体验和铲平使用安全性。
另外,第一导电层42通过第二信号端D2接地的方式,无需改变透明基板70、第一功能层40、第二功能层60的结构,也无需改变各层的选材和制造工艺,即以极低成本解决叠层式组件的触电安全问题。
此外,第二导电层46接地实现,可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二信号端D2接地来实现。可直接将该第二信号端D2与地连接(可减少叠层式组件中电性焊接点的数量),也可以将透明基板区域之外连接第二信号端D2的导线上一点与地连接,以实现地信号接入。该设置方式下,有利于减少对叠层式组件非透明区域的面积要求,例如,透明基板70包括玻璃板时,通常电器元件设置在玻璃黑边,减少接地点等焊接点的数量,有利于较小玻璃黑边的面积,使得叠层式组件中的采光面积更大。所以,可选的,第二信号端D2接地的布线可设置在玻璃黑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叠层式组件还可以包括基材层等其他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功能层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之间的光响应功能层44。其中,光响应功能层44的制备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SPD(Suspended ParticleDevice,悬浮粒子装置)、GHLC(Guest-Host Liquid Crystal,宾主效应型液晶)、EC(Electrochromic,电致变色器件)、LC(liquid crystal,液晶)、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隔热薄膜、变色薄膜、导光薄膜、显示薄膜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提供的电压可驱动光响应功能层44的透明度变化,从而改变叠层式组件的透明度。例如,当光响应功能层44的材料包括PDLC时,光响应功能层44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通过在第一导电层42施加交流电压,使液晶分子翻转达到调节玻璃雾度(与透明度有对应关系)的效果。当第一功能层40包括SPD时,光响应功能层44为悬浮粒子层。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均可以为整面调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透明基板7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且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形成一夹层空间。其中,第一功能层40设置在夹层空间,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用于支撑第一功能层40,第一透明介质层72、第二透明介质层74和第一功能层40之间可通过粘接、层压等方式实现组合。
其中,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高分子薄膜材料组成的。叠层式组件应用于车辆时,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优选为玻璃板。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柔性介质层,例如,二色性染料液晶膜片(LC)等柔性偏光膜。
如图5所示,第一透明介质层72相较于第二透明介质层74靠近环境光所在侧设置,且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上远离环境光所在侧设置有第二功能层60。第一功能层40相较于第二功能层60更靠近环境光所在侧,通过加载目标电信号,可驱动第一功能层40的功能实现,且该功能层实现下可影响远离环境光所在侧的环境变化。例如,当第一功能层40包括光响应功能层44的情况下,若调整透明度为低透明度,则可改变入射至第二功能层60所在侧的透明度情况,保护隐私。
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第一功能层4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影响第二功能层60的功能实现效果,例如,第二功能层60还可以是包括显示屏的功能层,该情况下,第一功能层40调控为不透明的情况下,可为屏幕显示提供高对比度背景,提升显示画面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功能层40还包括:第一透明基底48,以及第二透明基底49,以支撑第一功能层40。
其中,第一透明基底48设置于第一导电层42上远离第二功能层60的一侧,第二透明基底49设置于第二导电层46上靠近第二功能层60的一侧。如图5所示,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透明基底48、第一导电层42、光响应功能层44、第二导电层46、第二透明基底49、第二功能层60。第一功能层40的层与层之间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实现组合。例如,在第一透明基底48的边缘处涂覆一圈粘接剂,以粘接第二透明基底49,粘接剂有一定厚度,形成夹层空间,该夹层空间下可叠层设置第一导电层42、光响应功能层44、第二导电层46。当然,第一透明基底48和第二透明基底49的连接实现,也可以通过玻璃制备过程中一体成型技术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二透明介质层74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单层或多层玻璃板。基于单层或多层玻璃板设置,可对第一功能层40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基于玻璃板形成的叠层式组件,可广泛应用在车辆、楼宇等安装基体上,进行第一功能层40和第二功能层60的功能实现基础上,基于第二导电层46所连接的第二信号端D2接地设置,可避免在第二功能层60表面产生感应电荷,避免用户触电,从而提高产品使用体验和使用安全性。
玻璃板的层叠设置,可基于具体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而定,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透明介质层72可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透明介质层74可包括第二玻璃板,此时,叠层式组件为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构成的夹层玻璃产品。当然,也可以是第一透明介质层72包括第一玻璃板,形成单侧玻璃板设置的玻璃产品。
如图5所示,透明基板70还可以包括中间胶层76和中间胶层78。第一透明介质层72和第一透明基底48之间可通过中间胶层76实现粘接,第二透明介质层74和第二透明基底49之间可通过中间胶层78实现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器20还具有第三信号端D3,控制器20用于从第三信号端D3接入供电电压,并将供电电压转换为目标电信号。供电电压VCC可由外部电源80提供。
控制器20是指具有电压转换功能的器件,控制器20可基于第一功能层40的功能实现需求,改变加载至第一导电层42的目标电信号的波形和电压有效值大小。例如,当第一功能层40包括光响应功能层44时,控制器20可根据调光透明度的需求,改变加载至第一导电层42的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大小。控制器20可与外部设备通信,例如,外部设备可以为手机、遥控器、车载多媒体等设备,用户可利用遥控器、车载多媒体控制界面、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软件)等触发外部设备生成调光指令,外部设备发送该调光指令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该调光指令,确定需要加载的目标电信号,输出该目标电信号至第一导电层42,以满足用户调光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0向第一导电层42提供的目标电信号为方波或正弦波。目标电信号频率可以是25~100Hz范围内的一个值。例如,目标电信号频率可以是50Hz至60Hz范围内的一个频率值。目标电信号的有效值选取范围可以是0~220V AC,在叠层式组件应用在车辆的场景下,目标电信号可优选48V或36V。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层40周边可设置一圈补边中间层,以弥补器件嵌入后的厚度差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0用于在透明模式下,根据目标透明度调节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大小,以匹配目标透明度根据目标透明度。
透明模式下,可进行透明度的无极或分阶调控。例如,可预存一映射曲线,映射曲线上每一透明度均对应一个目标电信号的有效值,可基于该映射曲线实现无极调控。再比如,可预存一映射表格,表格包括至少两列数据类型,一类是透明度,一类是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表格的每一行存在一组透明度和电压有效值,根据目标透明度,通过查表的方式,可确定与其匹配的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其中,对于无极调控方式下,透明度也可以用档位来表征,例如,1档、2档、3档、4档、……10档。每一档位对应一个透明度。
基于上述方式中的任一种或其他实现手段确定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并调控目标电信号的波形,也使得叠层式组件的透明度与目标透明度相一致。这里的一致可以理解为无线接近该目标透明度。
当目标电信号为正弦波信号时,可通过调节正弦波信号的有效值改变叠层式组件的透明度。目标电压信号从0逐渐增大过程中,光响应功能层44的液晶逐渐偏转,穿过光响应功能层44的光束越来越多,透明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导电层46所接的第二信号端D2接地设置,第二导电层46上的电压趋于零。
在相同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总电压大小下,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均加载方波信号的方式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第二功能层60上的电压趋于0,有效抑制了在第二功能层60上生成感应电场,从而避免在第二功能层60表面触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0用于在非透明模式下,停止向第一导电层42加载目标电压信号。
非透明模式可以理解为用户需要雾化玻璃,通过保持低透明度来降低可视化程度的模式。例如,对于PDLC光响应功能层44来说,非透明模式可以是指液晶未发生偏转时的模式。该模式下,通过停止向第一导电层42加载目标电信号,使得加载在第一功能层40上的总电压为0,此时叠层式组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电信号为0-220V范围内的交流电信号。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具体可根据其应用的叠层式组件的功能实现所需而定,此处仅为举例说明,但不对本申请中目标电信号的具体电压值大小造成限定。
为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叠层式组件的实现过程,在此举一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应该理解的是,此处举例旨在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方案的实现,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在非透明模式下,控制器20不向第一导电层42加载电压,第一导电层42和第二导电层46之间的总电压为0。此时,叠层式组件处于不透明状态。
当用户需要玻璃处于一定的透明度时,如图6所示,控制器20通过第一信号端D1口向第一导电层42加载有效值为40V的正弦波信号,根据其所需的目标透明度,通过增大或减小该方波信号的有效值,调节玻璃透明度。接通后测试第二功能层60表面的感应电压为小于0.7V(如下图7中万能表显示屏所示的0.678V),且人体接触无明显的电感。相较于在第二导电层46上加载40V正弦波信号下,第二功能层60的感应电压(如图8中万能表显示屏所示的35V),感应电压可忽略不计。在无需改变叠层式组件布层结构、布层选材、布层实现工艺的情况下,有效避免了叠层式组件通电工作时的触电风险,提高产品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基板70上设置有非采光区域,连接第一信号端D1和第一导电层42的第一信号线,连接第二信号端D2和第二导电层46的第二信号线,以及控制器20均设置于非采光区域。
非采光区域可以是透明基板70上的黑边区域等。通过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在非采光区域进行走线,可避免影响透明基板70上采光区域的采光效果,从而保证叠层式组件的采光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叠层式组件,内侧设置有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的情况下,仅需对控制器20的控制逻辑和端口连接方式作以调整,即可避免叠层式组件的触电风险,不需在透明基板70上额外增加接地部件或改变透明基板70等层的结构,实现方式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已有的车载玻璃等叠层式组件产品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9所示,包括:车身200;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述叠层式组件100,叠层式组件100对应安装在车身200的各安装位上。
其中,透明基板70可以包括玻璃板,叠层式组件100可以包括前挡玻璃、后挡玻璃、侧窗玻璃、天窗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叠层式组件100设置在天窗位置时,可实现免遮阳帘的全景天幕技术,同时增加了隔热效果。
可选的,对于距离较近的多个叠层式组件100可以共用一个控制器20,此种情况下,控制器20可设置有多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以实现对单个叠层式组件100的独立控制。例如,对于同一侧的前侧窗、后侧窗,可在二者相互靠近的邻接区域设置控制器20,并共用一个控制器20。
当然,也可以单个控制器20对应一个叠层式组件100。具体可根据车身200上的安装条件、布线空间等确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叠层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
透明基板;
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的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相较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更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
控制器,具有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以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提供目标电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且所述第二信号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光响应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介质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且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和所述第二透明介质层形成一夹层空间;
所述第一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夹层空间;
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相较于所述第二透明介质层靠近环境光所在侧设置,且所述第二透明介质层上远离环境光所在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还包括:
第一透明基底,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远离所述第二功能层的一侧;
第二透明基底,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靠近所述第二功能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和所述第二透明介质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单层或多层玻璃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具有第三信号端,所述控制器用于从所述第三信号端接入供电电压,并将所述供电电压转换为所述目标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导电层提供的所述目标电信号为方波或正弦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透明模式下,根据目标透明度调节所述目标电信号的电压有效值大小,以匹配所述目标透明度根据所述目标透明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非采光区域,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二信号线,以及所述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非采光区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叠层式组件,所述叠层式组件对应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各安装位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89533.6A CN11717013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89533.6A CN11717013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70131A true CN117170131A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38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89533.6A Pending CN11717013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70131A (zh) |
-
2023
- 2023-08-08 CN CN202310989533.6A patent/CN11717013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09072B2 (ja) | 機能的グレージング用rf干渉低減 | |
EP3035118B1 (en) | Touch sensing mirror structure | |
KR101397558B1 (ko) | 가변 투과율 윈도우 시스템 | |
US11679649B2 (en) | Multifunctional switchable film and constructions including such a film | |
CN101300523A (zh) | 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致变色显示板 | |
CN205644479U (zh) | 触控装置 | |
US11543719B2 (en) | Light control unit | |
CN113867017A (zh) | 一种多功能调光器件及其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及贴附膜 | |
US10850666B1 (en) | Windows with active layers | |
JP7245262B2 (ja) | 堅牢性を高めるためのセグメントを有する長いバスバー | |
JP2022549761A (ja) | セクションの調節機能を備えたガラス及びガラスをセクションで調節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
JP2022520335A (ja) | 電気的に制御可能な光学特性を有している積層ペイン及び積層ペインアセンブリ | |
CN111965905B (zh) | 可调光面板、智能窗玻璃、制作方法及控制方法 | |
CN115390330A (zh) | 一种导电基底、可调光器件及后视镜 | |
CN109976010A (zh) | 调光玻璃 | |
CN210465934U (zh) | 超低透过率长寿命液晶调光膜玻璃 | |
CN117170131A (zh) | 叠层式组件和车辆 | |
CN216286050U (zh) | 车窗玻璃和车辆 | |
CN210181335U (zh) | 调光玻璃 | |
EP1410102A1 (en) | El lamp with heater electrode | |
CN221827149U (zh) |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变色装置及终端产品 | |
CN206171311U (zh) | 防眩目玻璃、防眩目触控屏及后视镜 | |
CN219737957U (zh) | 一种具有半透导电镜面银层的后视镜触控显示和后视镜 | |
CN216133273U (zh) | 一种避免干扰整机天线性能的pdlc背盖及电子产品 | |
CN114568915B (zh) | 电子窗帘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