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9840A -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9840A
CN117159840A CN202311455566.9A CN202311455566A CN117159840A CN 117159840 A CN117159840 A CN 117159840A CN 202311455566 A CN202311455566 A CN 202311455566A CN 117159840 A CN117159840 A CN 117159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infusion hose
infusion
automatic pressure
transfu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55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9840B (zh
Inventor
许璐璐
王蕾
郭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4555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9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9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9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9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9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具体地说,涉及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包括瓶塞穿刺器、连通在瓶塞穿刺器底部的输液软管、以及连通在输液软管底部的静脉穿刺针,所述输液软管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滴斗,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有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一端与输液软管的侧壁连通,该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中,通过转接管与进气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进气管内的负压力能够通过转接管延伸至输液软管内,从而在输液软管内出现气泡时将气泡抽入,而转接管与输液软管的连接点可以靠近静脉穿刺针设置,从而减少了液体流动至静脉穿刺针处时出现气泡的几率。

Description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具体地说,涉及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上的一种主要手段,所以一次性输液器的选择对治疗效果显的尤为关键。如果选用质量差的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液体中的小于毛细血管直径的微粒,如玻璃碎屑微粒、橡胶微粒、塑料微粒、空气中的尘埃、纤维甚至包括一些尚未溶解的药物会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在人体内的长期存留。微粒存留会刺激机体产生异物反应或过敏反应,严重时形成“异物肉芽肿”;微粒还会作为致热源导致患者发烧。微粒还会造成血管局部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等引起巨噬细胞感染血白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发静脉炎症发生。近年来,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使用,精密过滤器的过滤介质为核孔膜,过滤介质孔径分布较均匀,能有效的阻止微粒进入人体,减少微粒对血管的刺激,提高了输入液体的纯度;
例如公开号为CN104274886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自动止液防气泡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流量调节器,穿刺器、滴斗、鲁尔接头和输液针,滴斗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滴液掉落形成气泡的导流管,导流管上安装有防气泡阀,以及滴斗内还有自动止液层,通过精密过滤膜做到自动止液。本发明在输液过程中,防止了滴液在滴斗内形成气泡,滴液输尽时,通过精密过滤膜的亲水性,能够自动止液,且避免出现回血等不良现象,保证了输液过程中的安全。
上述专利通过在导流管上安装防气泡阀来避免液体在滴斗内产生气泡。但由于输液器结构的特性,滴斗距离静脉穿刺针仍然具有一定的距离,就容易导致在滴斗内的液体在流动至静脉穿刺针时再次产生气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连通在瓶塞穿刺器底部的输液软管、以及连通在输液软管底部的静脉穿刺针,所述输液软管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滴斗,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有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一端与输液软管的侧壁连通,当所述进气管吸气时,所述延伸件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流动至延伸件与输液软管连接处的气泡从输液软管内吸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件包括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端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一端与输液软管的侧壁连通,所述吸引管侧壁的上方还连通有分流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与输液软管连通处靠近静脉穿刺针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的顶部设置有空气滤芯,用于对进入分流管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远离输液软管的一端呈向上倾斜的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内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挡板,所述分流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挡板的顶部,所述固定环的内圈直径小于挡板的外圈直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十”字形状态,所述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外圈与分流管内圈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管的呈“V”形状态设置,所述吸引管的拐角处用于存储液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环外圈与分流管内圈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一端伸入输液软管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震动杆位于输液软管内的一端向下弯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中,通过转接管与进气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进气管内的负压力能够通过转接管延伸至输液软管内,从而在输液软管内出现气泡时将气泡抽入,而转接管与输液软管的连接点可以靠近静脉穿刺针设置,从而减少了液体流动至静脉穿刺针处时出现气泡的几率。
2、该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中,在刚开始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内时,静脉穿刺针便可插入到静脉血管内,此时输液软管内的气体并不会输入人体,而是通过转接管吸入至输液瓶内,提高了输液的效率。
3、该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中,通过吸引管与挡板的配合,使得在回血时能够将输液瓶内排出的气体输送至吸引管处,在挡板将分流管密封的作用下,吸引管储液的液体被吹入输液软管内来对血液进行冲击,从而减少回血的速度,增加对病人的抢救时间。
4、该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中,利用挡板与固定环的贴合状态来对震动杆进行控制,使得震动杆能够在输液软管内对液体中的气泡进行轻微搅拌,从而使气泡上升至滴斗内并消失,实现对气泡的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接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液软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分流管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吸引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瓶塞穿刺器;101、进气管;102、输液软管;103、滴斗;104、静脉穿刺针;105、流量调节器;
110、转接管;111、吸引管;112、分流管;113、空气滤芯;120、支架;121、复位弹簧;122、挡板;123、固定环;130、限位架;131、弹性垫;140、震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00、连通在瓶塞穿刺器100底部的输液软管102、以及连通在输液软管102底部的静脉穿刺针104,输液软管102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滴斗103,滴斗103将输液软管102截断形成两部分,使得部分液体能够堆积在滴斗103内,从而克服静脉压力。此外,输液软管102的外周还套设有用于控制输液软管102内液体流量的流量调节器105;瓶塞穿刺器100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101。
使用时,将静脉穿刺针104刺入患者的静脉内,再将瓶塞穿刺器100刺入输液瓶内部,使得输液瓶内部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瓶塞穿刺器100流入到输液软管102内。并且,由于输液瓶内的液体不断流出,因此输液瓶通过进气管101将外界气体吸入瓶内。而输液软管102内的液体会先进入到滴斗103内,当滴斗103内的液体较多时,滴斗103内的压力大于静脉压力,此时滴斗103内的液体向下流入输液软管102内,然后通过静脉穿刺针104流入患者体内。
但是,由于输液器结构的特性,滴斗103距离静脉穿刺针104仍然具有一定的距离,就容易导致在滴斗103内的液体在流动至静脉穿刺针104时再次产生气泡。为此,在图1和图2中,进气管101的一端连通有延伸件,延伸件的一端与输液软管102的侧壁连通,当进气管101吸气时,延伸件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流动至延伸件与输液软管102连接处的气泡从输液软管102内吸出。
接下来,通过图1-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本实例的图1和图2中,延伸件包括转接管110,转接管110的一端与进气管101的端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吸引管111,吸引管111的一端与输液软管102的侧壁连通,连通的位置优选靠近静脉穿刺针104处,从而减少除气泡后的液体流动后再次产生气泡的几率。接着,吸引管111侧壁的上方还连通有分流管112,分流管112的顶部可以设置空气滤芯113,用于对进入分流管112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工作原理:当输液瓶内的液体流出后,外界的气体也就通过进气管101进入到瓶内,但由于转接管110的存在,外界的气体只能通过分流管112进入到转接管110内,然后经转接管110进入到进气管101内。这样一来,便会形成以下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如图3所示,当输液软管102内只存在液体a时,也就说明输液软管102内没有气泡b产生,此时液体将吸引管111与输液软管102的连通处封堵,转接管110只能将外界气体通过分流管112吸入,输液软管102内的流动的液体不受影响;
第二种现象:如图3所示,也就是液体a内存在气泡b,当气泡b流动至吸引管111与输液软管102的连通口处,处于负压状态下的吸引管111通过分流管112将部分气体吸入,而另一部分将液体a中的气泡b吸入到吸引管111内,然后通过转接管110和进气管101进入到输液瓶内。
也就是说,通过转接管110与进气管10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进气管101内的负压力能够通过转接管110延伸至输液软管102内,从而在输液软管102内出现气泡时将气泡抽入,而转接管110与输液软管102的连接点可以靠近静脉穿刺针104设置,从而减少了液体流动至静脉穿刺针104处时出现气泡的几率。
并且,在刚开始将瓶塞穿刺器100插入输液瓶内时,静脉穿刺针104便可插入到静脉血管内,此时输液软管102内的气体并不会输入人体,而是通过转接管110吸入至输液瓶内,提高了输液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吸引管111远离输液软管102的一端呈向上倾斜的状态,以避免输液软管102内的液体流入到吸引管111内,造成对转接管110的堵塞。
不仅如此,考虑到分流管112一直处于开放状态,从而在出现气泡b时,可能会出现难以将气泡抽出的现象产生。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两种解决方案,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
图4示出了第一种实施例,分流管112内固定设置有支架120,支架1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1,复位弹簧1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2,分流管11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123,固定环123位于挡板122的顶部,固定环123的内圈直径小于挡板122的外圈直径。在正常情况下,复位弹簧121通过自身弹性将挡板122推动至固定环123底部将固定环123内圈堵住,此时分流管112处于密封状态。吸引管111会优先向输液软管102内抽气,从而在输液软管102内出现气泡b时,将气泡b率先吸入,然后当液体a中没有气泡b时,吸引管111内负压力不足以吸动液体,从而吸动挡板122,使挡板122下移脱离固定环123,此时气体通过固定环123的内圈进入到吸引管111内。
图5示出第二种实施例,分流管1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0,限位架130呈“十”字形状态,限位架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131,弹性垫131的外圈与分流管112内圈贴合。弹性垫131优先采用橡胶材质。在正常情况下,弹性垫131通过自身弹性贴合在限位架130侧壁,此时分流管112处于密封状态。吸引管111会优先向输液软管102内抽气,从而在输液软管102内出现气泡b时,将气泡b率先吸入,然后当液体a中没有气泡b时,吸引管111内负压力不足以吸动液体,从而吸动弹性垫131向下形变,弹性垫131形变后脱离分流管112的内圈,此时弹性垫131与分流管112之间产生缝隙,外界气体通过该缝隙进入到吸引管111内。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考虑到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回血的现象,导致较为危险的现象产生。为此本实施例将吸引管111的形状设置为“V”形,其拐角处用于存储液体。这样一来,当静脉压高于输液软管102内的压力时,静脉中的血液回流至输液软管102内,使得输液软管102内的液体回流至输液瓶内,而输液瓶内的气体也会通过进气管101排出到转接管110内,转接管110内的气体对吸引管111内拐角的液体进行冲击,使液体流入至输液软管102内来对回流的血液进行冲击,从而减少回血的速度,增加对病人的抢救时间。
也就是说,通过吸引管111与挡板122的配合,使得在回血时能够将输液瓶内排出的气体输送至吸引管111处,在挡板122将分流管112密封的作用下,吸引管111储液的液体被吹入输液软管102内来对血液进行冲击,从而减少回血的速度,增加对病人的抢救时间。
此外,图3和图4还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所示,固定环123外圈与分流管112内圈滑动连接,固定环12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震动杆140,震动杆140的一端伸入输液软管102内并向下弯折。
工作原理:当复位弹簧121带动挡板122复位时,挡板122会上移推动固定环123,从而迫使固定环123会跟随挡板122向上位移一段距离,此时固定环123带动震动杆140移动,而震动杆140固定在输液软管102上,从而使震动杆140位于输液软管102的一端产生轻微晃动,该晃动力可以对液体a进行搅拌,从而将气泡搅动,使气泡上升至滴斗103内并消失。
综上,利用挡板122与固定环123的贴合状态来对震动杆140进行控制,使得震动杆140能够在输液软管102内对液体a中的气泡b进行轻微搅拌,从而使气泡上升至滴斗103内并消失,实现对气泡b的去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00)、连通在瓶塞穿刺器(100)底部的输液软管(102)、以及连通在输液软管(102)底部的静脉穿刺针(104),所述输液软管(102)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滴斗(103),所述瓶塞穿刺器(100)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01)的一端连通有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一端与输液软管(102)的侧壁连通,当所述进气管(101)吸气时,所述延伸件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流动至延伸件与输液软管(102)连接处的气泡从输液软管(102)内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包括转接管(110),所述转接管(110)的一端与进气管(101)的端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吸引管(111),所述吸引管(111)的一端与输液软管(102)的侧壁连通,所述吸引管(111)侧壁的上方还连通有分流管(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11)与输液软管(102)连通处靠近静脉穿刺针(104)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12)的顶部设置有空气滤芯(113),用于对进入分流管(112)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11)远离输液软管(102)的一端呈向上倾斜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12)内固定设置有支架(120),所述支架(120)的顶部弹性连接有挡板(122),所述分流管(11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环(123),所述固定环(123)位于挡板(122)的顶部,所述固定环(123)的内圈直径小于挡板(122)的外圈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0),所述限位架(130)呈“十”字形状态,所述限位架(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131),所述弹性垫(131)的外圈与分流管(112)内圈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11)的呈“V”形状态设置,所述吸引管(111)的拐角处用于存储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23)外圈与分流管(112)内圈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12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震动杆(140),所述震动杆(140)的一端伸入输液软管(10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杆(140)位于输液软管(102)内的一端向下弯折。
CN202311455566.9A 2023-11-03 2023-11-03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Active CN117159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5566.9A CN117159840B (zh) 2023-11-03 2023-11-03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5566.9A CN117159840B (zh) 2023-11-03 2023-11-03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9840A true CN117159840A (zh) 2023-12-05
CN117159840B CN117159840B (zh) 2024-01-05

Family

ID=88941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5566.9A Active CN117159840B (zh) 2023-11-03 2023-11-03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984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346B1 (en) * 1999-05-10 2003-05-06 Medico's Hirata Inc. Automatic control-type, portable intravenous infusion apparatus and jacket therefor
CN103977473A (zh) * 2014-05-16 2014-08-13 戎静华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3943957U (zh) * 2014-05-16 2014-11-19 戎静华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4906653A (zh) * 2015-06-19 2015-09-16 戎静华 一种带有止液密封胶浮塞囊管的抗凝血止液输液器
CN113813470A (zh) * 2021-09-16 2021-12-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高效去微泡输液器
CN11434492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化工生产用防爆蒸馏罐
WO2023138704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上海协贮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止液及防回血的输液器
CN219423473U (zh) * 2023-02-23 2023-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一种输液管内空气排出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346B1 (en) * 1999-05-10 2003-05-06 Medico's Hirata Inc. Automatic control-type, portable intravenous infusion apparatus and jacket therefor
CN103977473A (zh) * 2014-05-16 2014-08-13 戎静华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203943957U (zh) * 2014-05-16 2014-11-19 戎静华 一种装有排气储液管和微流量输液管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CN104906653A (zh) * 2015-06-19 2015-09-16 戎静华 一种带有止液密封胶浮塞囊管的抗凝血止液输液器
CN113813470A (zh) * 2021-09-16 2021-12-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高效去微泡输液器
CN114344929A (zh) * 2022-01-19 2022-04-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化工生产用防爆蒸馏罐
WO2023138704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上海协贮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止液及防回血的输液器
CN219423473U (zh) * 2023-02-23 2023-0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一种输液管内空气排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9840B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05452U (zh) 自动排气止液输液器
CN201064590Y (zh) 精密药液过滤器
CN216908794U (zh) 用于静脉注射装置的球状物及包括其的静脉注射装置
CN117159840B (zh) 基于自动泄压进行气泡滤除的精密输液器
KR102391383B1 (ko) 저류 용기
CN113813470B (zh) 一种高效去微泡输液器
CN103341223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控输液装置
CN207341956U (zh)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12756674U (zh) 用于肾脏内科的血液透析装置
CN210078470U (zh) 一种密闭式小剂量输血装置
CN208492831U (zh) 自动排气、止液、精密过滤器装置
CN202777250U (zh) 一种无残留液自排气的输液器滴壶组件
CN209361333U (zh) 一次性使用折角加药针
CN219847626U (zh) 一种防气泡输液器
CN213191750U (zh) 一种用于婴幼儿输血的微量泵延长管
CN110812611A (zh) 一种儿科护理专用微量注射泵
CN219398476U (zh) 一种防瓶塞穿刺器脱落的输液器
CN210963370U (zh) 一种防脱落输液管
CN215274979U (zh) 一种用于排气止液输液器的滴斗
CN216536389U (zh) 一种防回流输液器
CN103691027A (zh) 穿刺连接件式输液器
CN213031512U (zh) 一种一次性输液器
CN103785078B (zh) 静脉针
CN209529806U (zh) 一种具有自动止液和自动排气功能的输液器
CN202859776U (zh) 一种输液器的滴斗和输液软管的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