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9030A -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9030A
CN117159030A CN202311255879.XA CN202311255879A CN117159030A CN 117159030 A CN117159030 A CN 117159030A CN 202311255879 A CN202311255879 A CN 202311255879A CN 117159030 A CN117159030 A CN 117159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target object
contrast
frame rate
ultras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58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渝昆
费翔
章希睿
桑茂栋
朱磊
陈玉鑫
张艳
谢芳
王一茹
董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58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9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9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07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raw data to produce diagnostic data, e.g.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8/481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 e.g. microbubbles introduced into the bloodstr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6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8/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4Control of the diagnostic dev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影成像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所述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诊断需求选择相应的成像模式,并且按照该成像模式生成造影图像,使得造影成像的方式更为灵活,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从而减小对病症的诊断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17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201780094680.X、发明名称为“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声造影成像在肝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等恶性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肝脏造影为代表的腹部造影,已经形成统一的临床标准。而针对甲状腺、颈动脉和乳腺等器官的超声造影检查,欧洲和中国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临床应用指南。
目前,超声成像设备能够获取描述病灶及周围正常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动态高对比图像。相较于正常组织,恶性病变组织的微血流更加丰富且代谢水平更高,其血液动力学的典型表现是快速增强并且快速消退。为了区分正常组织和恶性病变组织的血液动力学差异,要求超声造影具有一定的成像帧率,同时为了减少对微泡的破坏以尽量延长造影持续时间,常用的超声成像设备帧率通常设置为10帧/秒(frame per second,fps)至15fps,且每次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改变帧率。
然而,目前所采用的超声成像设备只能保持固定的成像帧率(例如10fps至15fps),在诊断某些病症(例如富血供小病灶)时,如果使用上述固定的成像帧率可能难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对病症的诊断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一种成像模式,并且按照该成像模式生成造影图像,无需多次调节超声成像设备的帧率,从而提升了造影成像的灵活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造影成像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
响应于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造影成像方法,包括:
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接收模式切换指令,以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包括:
探头;
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激励探头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
接收电路,该接收电路通过探头接收从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得超声回波信号;
处理器,该处理器处理超声回波信号以获得目标对象的超声图像;
显示器,该显示器显示超声图像;
其中该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指令;
响应于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包括:
探头;
发射电路,该发射电路激励探头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
接收电路,该接收电路通过探头接收从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得超声回波信号;
处理器,该处理器处理超声回波信号以获得目标对象的超声图像;
显示器,该显示器显示超声图像;
其中该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接收模式切换指令,以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超声成像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成像模式对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该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并获取相应的回波信号,以生成造影图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诊断需求选择相应的成像模式,并且按照该成像模式生成造影图像,使得造影成像的方式更为灵活,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从而减小对病症的诊断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超声成像设备的结构框图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造影成像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超声成像设备的一个主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动确定目标成像帧率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确定目标成像帧率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帧率参数设置的一个界面示意图;
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造影成像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手动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自动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可编程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超声成像设备10的结构框图示意图。该超声成像设备10可以包括探头100、发射电路101、发射/接收选择开关102、接收电路103、波束合成电路104、处理器105和显示器106。发射电路101可以激励探头100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电路103可以通过探头100接收从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从而获得超声回波信号。该超声回波信号经过波束合成电路104进行波束合成处理后,送入处理器105。处理器105对该超声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目标对象的超声图像。处理器105获得的超声图像可以存储于存储器107中。这些超声图像可以在显示器106上显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超声成像设备10的显示器106可为触摸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也可以是独立于超声成像设备10之外的液晶显示器、电视机等独立显示设备,也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等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超声成像设备10的存储器107可为闪存卡、固态存储器、硬盘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程序指令,该多条程序指令被处理器105调用执行后,可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造影成像方法中的部分步骤或全部步骤或其中步骤的任意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107,其可以是闪存卡、固态存储器、硬盘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前述的超声成像设备10的处理器105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组合实现,可以使用电路、单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s,ASIC)、单个或多个通用集成电路、单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单个或多个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前述电路或器件的组合、或者其他适合的电路或器件,从而使得该处理器105可以执行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相应步骤。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造影成像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影成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超声成像设备10,特别适用于包含触摸显示屏的超声成像设备10,用于可以利用接触触摸显示屏来输入触屏操作。该超声成像设备10用于生成造影图像,造影成像方法实施例包括:
201、接收第一指令;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5接收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触摸显示屏或者外接输入装置输入的操作指令,又或者是用户通过语音输入的控制指令。
202、响应于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5响应于第一指令,然后从预先设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一个目标成像模式。通常情况下,预置的成像模式主要包括两种成像模式,分别为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而目标成像模式即为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或者第二造影成像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比如,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为10帧/秒(frame per second,fps)至15fps,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为50fps至200fps,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203、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或者,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也按照目标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又或者,处理器105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并按照目标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最后都会获取到超声回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对象具体是指待检测的生理结构,如肝脏、心脏、胃或者脾脏等,此处不做限定。
204、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5根据获取到的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超声成像设备10通过处理器105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成像模式对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该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并获取相应的回波信号,以生成造影图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诊断需求选择相应的成像模式,并且按照该成像模式生成造影图像,使得造影成像的方式更为灵活,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从而减小对病症的诊断难度。例如,针对常规病症的造影成像,可以选择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如成像帧率设置为10fps至15fps)进行造影成像;针对特定病症的造影成像(如尺寸小于1cm×1cm×1cm的“富血供小病灶”),为了捕捉器完整的灌注过程,可以选择高帧率模式进行造影成像,例如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如成像帧率设置为50fps至200fps且包含多个帧率可调档位)进行造影成像。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固定成像帧率,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的固定成像帧率小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
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区别,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先配置了固定的成像帧率,而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的固定成像帧率小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超声成像设备的一个主操作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界面中包含了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此外,在该界面中还包含了其他模块,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B图像”模块:当该按键被点亮时,说明超声成像设备10正处于二维灰阶成像模式,操作界面停留在“主操作界面”。
“电影”模块:点击该按键时,将进入电影回放设置界面,可以在电影回放界面设置超声电影播放的起始帧、结束帧以及播放速率等参数。
“造影”模块: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点击该按键时进入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即进入常规造影模式。
“高帧率造影”模块:请参阅图4(b),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择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点击该按键时进入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即进入高帧率造影模式。
“上下翻转”模块:点击该按键,可完成图像在垂直方向的镜面对称处理。
“左右翻转”模块:点击该按键,可完成图像在水平方向的镜面对称处理。
“双实时”模块:点击该按键,可进入二维灰阶成像模式下的双幅状态,主要用于对比参数调整前后的效果,比如,左图为参数修改前效果,右图为参数修改后效果,或者右图为参数修改前效果,左图为参数修改后效果。
“扫描/成像范围(field of view,FOV)”模块:点亮该按键后,可操作轨迹球来控制横向的成像范围,可扩大也可缩小。
“平滑”模块:即图像平滑处理模块,可调节其参数控制图像的平滑程度,参数最小值为0(表示不进行平滑处理),最大值为任意正整数(内部可设置,目前典型值为6),图像的平滑程度与该参数成正比。
“iClear”模块:即图像增强模块,其中有若干个图像增强风格可供选择,当选择“0”时,表示不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当选择任意正整数n时,表示采用第n个增强风格,可以理解的是,该模块参数的大小不对应程度的高低。
“iBeam”模块:即空间复合模块,采用多角度发射和接收复合的方式,以提升图像的信噪比、空间分辨率以及减少黑洞。该模块参数的大小对应程度的高低,数值越大,说明发射角度数和复合次数越多,反之亦然。
“图像质量”模块:二维灰阶成像模式下的图像质量档位,通常有6档:Pen、Gen、Res、HPen、HGen和HRes。前三者为基波模式,分别侧重于穿透力(penetration)、普适性(general)和分辨率(resolution);后三者为谐波模式,同样分别侧重于穿透力(penetration)、普适性(general)和分辨率(resolution)。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典型设置,档位数目及其各档位的侧重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义。
“帧相关”模块:可起到降低背景噪声的作用,其参数最小为0,最大为任意正整数(可由内部定义,目前典型值为6),该模块参数的大小对应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动态范围”模块:即图像的动态范围调节模块,数值越大,图像的动态范围越大,反之亦然。
“灰阶图谱”模块:即图像灰阶调整模块,其参数的大小不对应程度的高低,仅对应不同的灰阶类型。
“伪彩图谱”模块:即图像伪彩调整模块,其参数的大小不对应程度的高低,仅对应不同的伪彩类型。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区别,即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的固定成像帧率小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通过上述方式,超声成像设备10可以提供两种不同成像帧率的造影成像模式,从而便于用户根据诊断需求选择造影成像模式进行成像,使得造影成像的方式更为灵活,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从而减小对病症的诊断难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二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一成像参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二成像参数;
第一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发射次数、第一线密度、第一成像范围和第一脉冲重复频率;
第二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二发射次数、第二线密度、第二成像范围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其中,第一发射次数大于第二发射次数,第一线密度大于第二线密度,第一成像范围大于第二成像范围,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本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为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所预配置的第一成像参数,和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所预配置的第二成像参数。
具体地,第一成像参数包含如下至少一种:第一发射次数、第一线密度、第一成像范围和第一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而第二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二发射次数、第二线密度、第二成像范围和第二PRF。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第一成像参数和第二成像参数时,也需要满足至少一个如下的条件:
(1)第一发射次数大于第二发射次数;
(2)第一线密度大于第二线密度;
(3)第一成像范围大于第二成像范围;
(4)第一PRF小于第二PRF。
上述四个条件也是实现高帧率的可选条件,比如,可以采用平面波发射技术或者采用相干发射合成(coherence transmission synthesis,CTS)技术来减少发射次数。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降低线密度。可以在完成病灶定位后缩小FOV。可以在完成病灶定位后选取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增大PRF。
再次,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成像参数的调整来设置不同的造影成像模式,且第一发射次数大于第二发射次数,或第一线密度大于第二线密度,或第一成像范围大于第二成像范围,或第一PRF小于第二PRF均能提升成像帧率,从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三个可选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时;
该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可以包括:
处理器105按照第一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该处理器105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可以包括:
处理器105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时,即采用固定成像帧率进行造影成像。处理器105可以按照确定的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或者,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也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又或者,处理器105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并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最后都会获取到第一超声回波信号,并且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造影成像模式下,按照第一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并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某些无需高帧率成像的情况下,依然采用固定帧率获取相应的造影成像,从而有利于提升造影成像的灵活度和可操作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四个可选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
该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可以包括:
处理器105按照第二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该处理器105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可以包括:
处理器105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即采用高成像帧率进行造影成像。该处理器105可以按照确定的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例如在发射时,通过减少超声波发射次数或者增大PRF以提高成像帧率),然后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或者,该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也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又或者,该处理器105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并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例如在接收时,通过减小线密度或者减小成像范围以提高成像帧率)。最后都会获取到第二超声回波信号,并且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造影成像模式下,按照第二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并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造影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可变高帧率成像,无需手动操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打图和观察病灶灌注等方面。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五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当确定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该处理器105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二指令;
响应于第二指令,从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中确定目标成像帧率;
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可以包括:
按照目标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该处理器105还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第二指令,然后响应于第二指令,从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中确定目标成像帧率。当然,这里的第二指令可以是手动帧率设置指令,也可以是自动帧率设置指令。
为了便于介绍,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动确定目标成像帧率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5所示界面与图3所示的界面具有部分命名相同的模块,为了避免赘述,这里仅介绍与图3中功能和命名不同的模块。
“造影图像”模块:该按键被点亮时,说明与造影图像相关的界面参数处于可调节状态。
“组织图像”模块:该按键被点亮时,说明与组织参考图像相关的界面参数处于可调节状态。
“计时器”模块:高帧率造影模式(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下的计时器。
“开始/停止”模块:开始和结束保存高帧率造影电影的按键。
“帧率”模块:高帧率造影模式下,控制帧率的模块,其参数的大小对应于程度的高低,数值越大说明成像帧率越高。
“造影图像位置”模块:双幅模式下,控制造影图像在左侧还是在右侧的模块。
“造影击碎”模块:该按键被点亮时,说明超声成像设备10处于造影剂击碎状态,主要用于清除扫查部位处的残留微泡。
“双实时”模块:不同于图3的“双实时”模块,这里的“双实时”模块仅指代造影成像模式下的双幅状态,即在成像区域内同时展示造影和组织参考图像。通常采用左右排列的形式,例如组织参考图像在左侧,造影图像在右侧,可操作上述的“造影图像位置”按键交换二者位置。
“图像质量”模块:造影成像模式下的图像质量模块,通常有3档:CHPen、CHGen和CHRes,分别侧重于穿透力(penetration)、普适性(general)和分辨率(resolution)。以上仅为典型设置,档位数目及其各档位的侧重点,可在内部定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能够自动确定目标成像帧率,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动确定目标成像帧率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用户点击“自动高帧率模式”时,通过处理器105执行步骤202即可从预先设置的成像帧率中选择目标成像帧率。
在用户选择目标成像帧率之后,该处理器105将会按照目标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再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置目标成像帧率,超声成像设备根据用户设置的目标成像帧率生成相应地造影图像即可,从而提升了方案的灵活性和可行性,使得用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打图和观察病灶灌注等方面。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六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以及至少两种成像帧率的执行序列,其中,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当确定目标成像模式为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该处理器105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三指令;
按照确定的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可以包括:
响应于第三指令,按照执行序列、各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
该处理器105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可以包括:
该处理器105根据获取的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依次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具体可以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以及至少两种成像帧率的执行序列。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点击“高帧率编程”模块后即可进行高帧率参数的设置,也就是对第二造影成像模式进行配置。可配置的内容如图8所示,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高帧率参数设置的一个界面示意图,其中,“1”、“2”和“3”为执行序列,也就是按照“1”、“2”和“3”的顺序生成造影图像。成像时长表示从发射超声波接收的超声回波信号,再到根据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的时间长度。而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即为生成造影图像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帧率则表示生成造影图像的帧率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加直观地介绍技术方案,图8只提供了高帧率片段数为3的特殊情形,具体实现时的高帧率片段数目可以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此处不做限定。
设置完成后,接收用户发送的第三指令,然后该处理器105响应于第三指令,并按照执行序列、各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最后根据获取的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依次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
再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预先对高帧率造影进行个性化定制,进而在造影过程中实现全自动且可变高帧率的成像,无需手动操作,以此提升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第五或第六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的第七个可选实施例中,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次数、线密度、成像范围和脉冲重复频率。
本实施例中,在配置成像参数时需要考虑发射次数、线密度、成像范围和PRF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减少发射次数,缩短接收时间,即可提升成像帧率。线密度越小,发射的图像帧越密集,即可提升成像帧率。此外,完成病灶定位后,缩小FOV以及增大PRF,也都可以提升成像帧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成像参数的调整来设置不同的造影成像模式,从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以及图2对应的第一至第七个实施例中任一项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造影成像方法第八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四指令;
响应于第四指令,停止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接收用户触发的第四指令,并且响应于第四指令,然后停止向目标对象继续发射超声波,并停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能够自定义设置帧率并且可在任意时刻开始或者停止造影成像模式,从而提升方案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造影成像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造影成像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超声成像设备,特别适用于包含触摸显示屏的超声成像设备,用于可以利用接触触摸显示屏来输入触屏操作。该超声成像设备用于生成造影图像,造影成像方法实施例包括:
301、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可以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该处理器105可以按照确定的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一超声回波信号,或者,该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也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一超声回波信号,又或者,该处理器105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并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对象具体是指待检测的生理结构,如肝脏、心脏、胃或者脾脏等,此处不做限定。
302、根据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根据获取到的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相应的第一造影图像。
303、接收模式切换指令,以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接收用户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并且根据该模式切换指令将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然后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比如,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为10fps至15fps,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为50fps至200fps,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304、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可以按照确定的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二超声回波信号,或者,该处理器105按照确定的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然后也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二超声回波信号,又或者,该处理器105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并按照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接收目标对象返回的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305、根据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5根据获取到的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相应的第二造影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该处理器105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成像模式对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该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并获取相应的回波信号,以生成造影图像。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根据诊断需求选择一种成像模式,并且按照该成像模式生成造影图像,使得造影成像的方式更为灵活以得到较精确或者较满意的造影图像,从而减小对病症的诊断难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包括三种应用方式,分别为“手动高帧率造影”模式、“自动高帧率造影”模式以及“可编程高帧率造影”模式,为了便于接收,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手动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具体地:
步骤401中,超声成像设备10进入主操作界面;
步骤402中,在超声成像设备10的主操作界面上提供专门的按键,用于任意时刻开始或停止高帧率造影模式,即在该主操作界面上显示“是否需要进行手动高帧率造影”,若用户选择“是”,则进入步骤403,反之,若用户选择“否”,则跳转至步骤404;
步骤403中,在进入“高帧率造影”模式后,帧率值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具体的成像帧率值其下限应不低于常规造影帧率,上限则由系统平台决定,用户无法改动该上下限值;
步骤404中,如果不需要进行手动高帧率造影,那么点击主操作界面上的“造影”按钮即可,并进入常规造影成像模式;
步骤405中,在进入手动高帧率造影界面后,可以通过操作“帧率”按键来调整帧率;
步骤406中,用户还可以进一步点击“计时器”按钮开始计时,然后点击“开始/停止”按钮开始保存电影,最后再次点击“开始/停止”按钮结束保存电影;
步骤407中,用户点击“退出”,然后回到超声成像设备的主操作界面。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自动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具体地:
步骤501中,超声成像设备10进入主操作界面;
步骤502中,在超声成像设备10的主操作界面上提供专门的按键,用于进入“自动高帧率造影”界面,即在该主操作界面上显示“是否需要进行自动高帧率造影”,若用户选择“是”,则进入步骤503,反之,若用户选择“否”,则跳转至步骤504;
步骤503中,进入“自动高帧率造影”界面后,有若干高帧率模式供用户选择,完成模式选择后即可一键开启“自动高帧率造影”模式,全程自动直至造影结束。待选高帧率模式中的参数,比如造影时长、开始/结束时刻、高帧率片段数目以及各片段内的帧率值,均须提前写入设备,且用户无法改动;
步骤504中,如果不需要进行自动高帧率造影,那么点击主操作界面上的“造影”按钮即可,并进入常规造影成像模式;
步骤505中,用户还可以进一步点击“自动高帧率模式”,选择某个模式之后点击“运行自动高帧率”,同时,计时器和电影存储自动开始或结束;
步骤506中,用户点击“退出”,然后回到超声成像设备10的主操作界面。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应用场景中“可编程高帧率造影”模式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具体地:
步骤601中,超声成像设备10进入主操作界面;
步骤602中,在超声成像设备10的主操作界面上提供专门的按键,用于进入“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界面,即在该主操作界面上显示“是否需要进行可编程高帧率造影”,若用户选择“是”,则进入步骤603,反之,若用户选择“否”,则跳转至步骤604;
步骤603中,此时,在点击主操作界面的“高帧率造影”后,即可进入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界面;
步骤604中,如果不需要进行可编程高帧率造影,那么点击主操作界面上的“造影”按钮即可,并进入常规造影成像模式;
步骤605中,进入该“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界面后可点击“高帧率编程”按键进入高帧率参数设置界面,进而允许用户设定造影时长、开始/结束时刻、高帧率片段数目和各片段内的帧率值等参数,设置完成后返回“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界面,一键开启“可编程高帧率造影”模式,全程自动直至造影结束;
步骤606中,分别设置“时长”、“开始/结束时刻”以及“帧率”,设置完成后点击“完成并返回”,回到可编程高帧率造影界面,再点击“运行可编程高帧率”按键,即开始进行造影,同时,计时器和电影存储自动开始或者结束;
步骤607中,用户点击“退出”,然后回到超声成像设备10的主操作界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所述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固定成像帧率,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的所述固定成像帧率小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一成像参数,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二成像参数;
所述第一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发射次数、第一线密度、第一成像范围和第一脉冲重复频率;
所述第二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二发射次数、第二线密度、第二成像范围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发射次数,所述第一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线密度,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大于所述第二成像范围,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时;
所述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
所述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从所述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中确定目标成像帧率;
所述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以及所述至少两种成像帧率的执行序列,其中,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指令;
所述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三指令,按照所述执行序列、各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包括:
根据获取的所述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依次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次数、线密度、成像范围和脉冲重复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四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四指令,停止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
10.一种造影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接收模式切换指令,以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所述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11.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
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激励所述探头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
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探头接收从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得超声回波信号;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超声回波信号以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超声图像;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超声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一指令,从预置的成像模式中确定目标成像模式,所述预置的成像模式包括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和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确定的所述目标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超声回波信号生成造影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固定成像帧率,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的所述固定成像帧率小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一成像参数,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预配置第二成像参数;
所述第一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一发射次数、第一线密度、第一成像范围和第一脉冲重复频率;
所述第二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第二发射次数、第二线密度、第二成像范围和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次数大于所述第二发射次数,所述第一线密度大于所述第二线密度,所述第一成像范围大于所述第二成像范围,所述第一脉冲重复频率小于所述第二脉冲重复频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时;
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第一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
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第二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
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二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二指令,从所述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中确定目标成像帧率;
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目标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超声回波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预配置至少两种成像帧率以及所述至少两种成像帧率的执行序列,其中,每种成像帧率预配置对应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
当确定所述目标成像模式为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时,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三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第三指令,按照所述执行序列、各成像帧率预配置的成像参数和成像时长依次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获取的所述相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依次生成相应的造影图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发射次数、线密度、成像范围和脉冲重复频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四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四指令,停止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
20.一种超声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
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激励所述探头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
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通过所述探头接收从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得超声回波信号;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超声回波信号以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超声图像;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超声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第一造影成像模式向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一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一造影图像;
接收模式切换指令,以切换至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与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的成像帧率不同;
按照所述第二造影成像模式向所述目标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收所述目标对象返回的超声回波,以获取第二超声回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超声回波信号生成第二造影图像。
CN202311255879.XA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71590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5879.XA CN11715903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5879.XA CN11715903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CN201780094680.XA CN111417347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PCT/CN2017/113307 WO2019104468A1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4680.XA Division CN111417347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9030A true CN117159030A (zh) 2023-12-05

Family

ID=666636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5879.XA Pending CN117159030A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CN201780094680.XA Active CN111417347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4680.XA Active CN111417347B (zh) 2017-11-28 2017-11-28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672512B2 (zh)
CN (2) CN117159030A (zh)
WO (1) WO2019104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589B (zh) * 2020-07-30 2024-04-12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造影成像一键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2666561B (zh) * 2020-12-01 2023-09-22 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扫查系统、设备、方法及终端
WO2023045119A1 (zh) * 2021-09-24 2023-03-30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成像方法和系统
CN113907789A (zh) * 2021-10-26 2022-01-1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造影电影文件播放方法、超声电影文件播放方法和超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9849A (en) * 1993-06-14 1995-11-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JP2848586B2 (ja) * 1994-10-03 1999-01-20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3580627B2 (ja) * 1996-01-29 2004-10-27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診断装置
US5961462A (en) * 1998-05-18 1999-10-05 Atl Ultrasound Ultrasonic doppler imaging at high frame rates of display
AU4699999A (en) * 1998-06-24 2000-01-10 Ecton, Inc. Ultrasonic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4574790B2 (ja) * 1999-03-30 2010-11-04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診断方法
JP3863414B2 (ja) * 2001-11-22 2006-12-27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診断装置
US7591788B2 (en) * 2003-08-19 2009-09-22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Adaptive contrast agent medical imaging
WO2006131867A1 (en) * 2005-06-06 2006-12-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in arterioles
JP5346245B2 (ja) * 2008-06-17 2013-11-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並びに、超音波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58783B2 (ja) 2008-06-26 2016-02-10 ヴェラゾニ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非集束送信ビームを用いる高フレームレートの量的ドップラーフローイメージング
CN101854537B (zh) * 2009-03-31 2014-03-2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图像数据优化及其造影定量分析方法和系统
JP5438424B2 (ja) * 2009-07-31 2014-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撮影方法
US8956301B2 (en) * 2011-02-04 2015-02-17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Optimization of lines per second for medical diagnostic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imaging
CN103156636B (zh) * 2011-12-15 2016-05-25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成像装置和方法
JP5944749B2 (ja) * 2012-06-05 2016-07-05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イメージングプログラム
JP2014171541A (ja) * 2013-03-06 2014-09-22 Toshiba Corp 超音波診断装置
KR20150061704A (ko) 2013-11-27 2015-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검출기, 이를 포함하는 엑스선 영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861341B2 (en) * 2014-01-29 2018-01-09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CN103860201B (zh) * 2014-03-06 2015-08-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宽波束造影成像及提取灌注时间强度曲线的方法
JP6251612B2 (ja) * 2014-03-14 2017-12-20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脂肪診断装置
US10376240B2 (en) * 2015-05-15 2019-08-13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Contrast agent sensitive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EP3263036A1 (en) * 2016-06-30 2018-01-03 Esaote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retrospective dynamic transmit focussing beamforming on ultrasound signals
US11364011B2 (en) * 2016-08-04 2022-06-21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atent Foundation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decorrelation-based signal separation
KR20180090052A (ko) * 2017-02-02 2018-08-10 삼성메디슨 주식회사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04468A1 (zh) 2019-06-06
WO2019104468A8 (zh) 2019-07-11
US20200281571A1 (en) 2020-09-10
CN111417347A (zh) 2020-07-14
US20230240660A1 (en) 2023-08-03
US11672512B2 (en) 2023-06-13
CN111417347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7347B (zh) 一种造影成像方法以及超声成像设备
US11672506B2 (en)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402074B2 (en)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285665B2 (en)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143939B1 (en) Ultrasoun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from contrast image
JP6744132B2 (ja) 医用診断システム及び医用診断装置
JP2014217757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US108098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ultrasound image
US20150173721A1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200334818A1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80146954A1 (en) Method of ultrasound apparatus parameters configuration and an ultrasound apparatus of using the same
KR102641998B1 (ko) 초음파 영상 장치 및 동작 방법
CN115192065A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
KR102433401B1 (ko) 초음파 영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689246A1 (en) Ultrasound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1759182B2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KR102578069B1 (ko) 초음파 의료 영상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16019481A (zh) 超声造影电影文件播放方法、超声电影文件播放方法和超声设备
KR102615036B1 (ko) 초음파 영상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5583472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467721B1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05153B1 (ko) 조영 영상 획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JP6735150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
US2023012887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iew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ages and dynamic images
US20210251608A1 (en) Ultrasou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