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5852B -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5852B
CN117155852B CN202311423499.2A CN202311423499A CN117155852B CN 117155852 B CN117155852 B CN 117155852B CN 202311423499 A CN202311423499 A CN 202311423499A CN 117155852 B CN117155852 B CN 117155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er
routing node
target identifier
determining
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34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5852A (zh
Inventor
陈静静
孙华锦
李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34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5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5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连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该方法包括: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源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目标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接收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本发明能够提高链路的利用率,降低广播报文的延时。

Description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连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互连网络用于将一定数量的功能节点连接起来构成并行处理系统,互连网络是构建高性能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可以是处理器、存储器或者其他设备。
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互连网络的一种典型的拓扑结构。在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中,一般采用如下两种发送方式从一个路由节点(源路由节点)向所有其他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一种发送方式借鉴单播报文的发送方式,由源路由节点发送多个一对一的路由请求,进而将广播报文发送至所有其他路由节点。但是,这种发送方式可能导致报文在一个链路上传输多次,链路利用率较低,延时较大。另一种发送方式借鉴组播报文的发送方式,广播报文在每条链路上只传递一次,在链路有分叉的时候,报文被复制多份进行转发。但是,在这种方式下,所有分叉的地方进行复制转发可能会导致部分路由节点多次接收广播报文,造成链路浪费,延时较大。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降低广播报文的延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广播报文的延时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互连网络,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所述方法包括: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所述目标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所述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然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并根据下一路由节点向下传播广播报文,能够保证报文在每条链路上只传输一次且每个路由节点只会收到一次广播报文,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降低了广播报文的延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所述目标标识和所述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标识,包括: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位数,所述位数为所述预设标识的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将N个比特位均为1时对应的标识,确定为所述预设标识,N为所述位数,且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包括: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所述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j=1,2,……,N。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包括: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不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标识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标识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包括:将所述预设标识与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根据所述第一运算结果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得到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包括:依次将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中除第i个有效比特位之外的有效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i=1,2,……,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是否具有有效比特位,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不具有所述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包括: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包括:将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根据所述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确定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包括: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传播所述广播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互连网络,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所述目标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所述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识、所述目标标识和所述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位数,所述位数为所述预设标识的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N个比特位均为1时对应的标识,确定为所述预设标识,N为所述位数,且N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所述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j=1,2,……,N。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不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标识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标识与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运算结果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得到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三子确定单元,用于依次将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中除第i个有效比特位之外的有效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i=1,2,……,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是否具有有效比特位,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包括:第四子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不具有所述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确定单元,包括:第五子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第六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确定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确定单元,包括:第七子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传播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传播所述广播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理解。
(一)互连网络
互连网络是构建高性能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以及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不断部署、更多的用户终端接入网络,衍生出包含人们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互联网中的流量已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光纤技术与星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信息传输网络的瓶颈已转移至互联网中交换结点的交换设备,如交换机与路由器等。为了提升信息交换网络性能,满足现今不断涌现的新型应用与业务需求,互连网络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根据连接方式可以将互连网络分为四类,分别为共享介质网络、直接互连网络、间接互连网络和混合互连网络。总线方式连接的互连网络就是共享介质网络的一种,系统中的所有终端节点通过共享的传输介质实现数据交换,在某个时刻,只允许有一个设备可以使用网络。传输介质的共享可以利用适当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实现。直接互连网络和间接互连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的作用进行区分。在直接互连网络中,各终端节点直接通过路由器直接相连,而在间接互连网络中,要通过路由器与路由器的互连进行终端节点的通信,此类路由器自己不产生网络流量,而是负责终端节点生成的流量的传输、路由和中继。混合互连网络则是包含上述三种基本互连形式的两种以上互连结构。
其中,终端节点是具有通信需求的任何系统或一组单元。例如,终端节点可以是处理器、存储器、图形处理单元、存储控制器或者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等。
大部分互连网络是直接互连网络,直接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为k元n立方体结构,网络中每个终端节点上包含一个路由器,用来实现终端节点之间消息传递。
间接互连网络将终端节点和路由器分离,路由器可以被用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通信装置。间接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为蝴蝶(butterfly)网络结构,每个路由器都与其邻居通过双向链路或者两个单向链路(每个负责一个方向)相连,这些链路称为通道。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互连的节点数的增多,整个系统的聚合带宽也将随之增大。
示例性的,间接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为本发明图1示出的改进的胖树(FatTree)网络的拓扑结构。Fat Tree网络是一种蝴蝶网络。在图1中,方框代表终端节点,终端节点用于负责报文的发送和收集。圆圈代表路由节点,路由节点用于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在该拓扑结构中,每层的路由节点数量都是一样的,图1中以每层16个路由节点为例。将图1所示的五层路由节点中、每一层编号相同的路由节点整合为一个路由节点,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每个路由节点都连接两个终端节点。拍平之后的五个路由节点间的流量传输在节点内部直接完成。路由节点间的流量传输使用合并后的数据链路传输。图2的路由节点与终端节点之间的链路端口都是双向的,路由节点与路由节点之间的链路端口是双向双路的。
将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进行一定的拓扑规划,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每个路由节点都连接两个终端节点,为方便展示只画出了部分终端节点。路由节点大大减少,其链路数量是蝴蝶网络的两倍,网络直径和蝴蝶网络一样。
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有以下四个主要属性定义:
(1)节点度数:将一个节点与其邻居节点连接起来的通道的数量,或者说节点中路由器的端口数。在网络中,一个节点(node)是一个连接点,表示一个再分发点或一个通信端点(一些终端设备)。
(2)网络直径: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距离的最大值。
(3)链路数:整个网络的链路数量,因为拓扑结构是确定的则链路数也是随之确定的。
(4)二分带宽:将网络中所有节点分成两个等分的子网,其最小割集对应的链路带宽就是二分带宽。二分带宽越高,网络通信能力越强。
(二)报文的发送方式
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通过发送携带信息的报文来实现。报文的发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单播(unicast):一对一的传输,是指报文在网络的传输中,目的地址为单一目标的一种传输方式。单播在网络中的应用最为广泛,通常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或服务大多采用单播传输。
(2)组播(multicast):一对多的传输。也叫多播,多点广播或群播。组播是指把报文同时传递给一组目的地址的传输方式。组播使用的策略是最高效的,因为报文在每条网络链路上只需传递一次,而且只有在链路分叉的时候,报文才会被复制。
(3)广播(broadcast):一对所有地址的传输。广播是指报文在网络中传输时,目的地址为网络中所有地址的一种传输方式。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所有地址”也是限定在一个范围之中,称为“广播域”。
现有的广播报文的发送方式存在链路利用率低,延时较大的问题。具体地,
在借鉴单播报文的发送方式发送广播报文时,存在报文在一个链路上传输多次,延时较大的问题。例如,在图3所示的拓扑结构中,在源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5时,路由节点5向路由节点0发送报文时有一条路径是路由节点5->路由节点4->路由节点0,经过了路由节点4也就是占用了路由节点5->路由节点4的链路,但是当路由节点5向路由节点4发送报文时,也需要路由节点5->路由节点4的链路,因此同样的报文在同一条链路上可能会传输多次,链路利用率不高,延时较大。
在借鉴组播报文的发送方式发送广播报文时,也存在延时较大的问题。例如,在图3所示的拓扑结构中,在源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5时,报文会复制四份同时发送给路由节点1、路由节点4、路由节点7和路由节点13。而在路由节点1和路由节点4接收到报文之后,都会复制报文,将报文发送至路由节点0,那么路由节点0就会收到多份广播报文,造成链路的浪费,延时较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报文在每条链路上只传输一次且每个路由节点只会收到一次广播报文,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降低了广播报文的延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可用于互连网络的当前路由节点。
具体地,本发明适用的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其中,标识可以为数值或者坐标等。示例性的,该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为可以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例如,该拓扑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广播报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具体地,广播报文为从一个路由节点(源路由节点)发送至互连网络中除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的报文。然后,路由节点将报文发送至连接的终端节点。对于路由节点向连接的终端节点发送报文的过程,属于内部路由,直接发送即可,不需要路由算法,这里只需确定路由节点之间的路由。路由(routing)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其中,源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源路由节点从终端节点处接收广播报文。目标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目标路由节点将接收到的广播报文发送至连接的终端节点。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若源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5,则目标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0至路由节点4,以及路由节点6至路由节点15。
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也就是说,若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用的目标标识为当前目标标识,那么第二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用的目标标识为下一目标标识。
示例性的,在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时,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然后,基于预设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再之后,将下一目标标识作为当前目标标识,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示例性的,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的路由节点的标识,基于当前目标标识和对应关系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对应关系为直接连接的路由节点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标识为5的路由节点与标识为1的路由节点和标识为7的路由节点直接连接,即标识5对应标识1和标识7。此时,若当前目标标识为标识5,则下一目标标识为标识1和标识7。在该实施例中,在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时,当前目标标识为源路由节点的标识。
步骤S402,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其中,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接收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即,下一路由节点的地址为广播报文下一跳的地址。
具体地,在确定下一路由节点之后,将广播报文从当前路由节点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依此类推,在每条链路上只传输一次且每个路由节点只会收到一次广播报文的情况下,将广播报文从源路由节点发送至目的路由节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然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并根据下一路由节点向下传播广播报文,能够保证报文在每条链路上只传输一次且每个路由节点只会收到一次广播报文,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降低了广播报文的延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的具体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可用于上述互连网络的当前路由节点。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根据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预设标识。
其中,在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示例性的,标识、目标标识和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
具体地,上述步骤S501包括步骤a1和步骤a2。
步骤a1,根据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位数。
其中,位数为预设标识的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
例如,互连网络包括16个路由节点时,位数为4,互连网络包括32个路由节点时,位数为5。
步骤a2,将N个比特位均为1时对应的标识,确定为预设标识。
其中,N为位数,且N为正整数。
具体地,在确定位数N之后,将N个比特位设置为1即可得到预设标识。例如,在N为4时,预设标识为1111。再例如,在N为5时,预设标识为11111。
步骤S502,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具体地,上述步骤S502包括:
步骤S5021,在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下一目标标识。
其中,j=1,2,……,N。
示例性,以预设标识I为1111为例,将I拆分后,可以得到0001、0010、0100和1000。即下一目标标识为I1、I2、I3和I4,I1=0001,I2=0010,I3=0100,I4=1000。此时,下一目标标识为第二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
步骤S5022,在当前目标标识不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标识更新当前目标标识,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具体地,上述步骤S5022包括b1和b2。
步骤b1,将预设标识与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
其中,有效比特位为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例如,当前目标标识为上述提及的I1、I2、I3和I4,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为I1的有效比特位、I2的有效比特位、I3的有效比特位和I4的有效比特位。其中,I1的有效比特位为0001,I2的有效比特位为001_,I3的有效比特位为01__,I4的有效比特位为1___。将预设标识(1111)与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的第一运算结果为111_,110_,10__和0___。
步骤b2,根据第一运算结果更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具体地,在确定第一运算结果之后,将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替换为第一运算结果的对应比特位。例如,根据第一运算结果111_,110_,10__和0___,可以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I1、I2、I3和I4分别为111_,110_,10__和0___。
步骤S5023,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具体地,依次将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中除第i个有效比特位之外的有效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下一目标标识。
其中,i=1,2,……,有效比特位为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示例性的,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为更新后的I1的有效比特位、更新后的I2的有效比特位、更新后的I3的有效比特位和更新后的I4的有效比特位。其中,更新后的I1的有效比特位为111_,I2的有效比特位为11__,I3的有效比特位为1___,I4没有有效比特位。
以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的I1(111_)为例,对I1的有效比特位进行拆分,可以得到001_,01__和1___。即下一目标标识为I11、I12和I13,I1=001_,I2=01__,I3=1___。此时,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二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下一目标标识为第三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
示例性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023之前,该路由方法还包括:确定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是否具有有效比特位,此时步骤S5023具体为:在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而在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例如,以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的I4(0___)为例,I4已经没有有效比特位,此时,无需在继续确定下一目标标识,相应地,也无需在继续确定下一路由节点,即不再继续向下传播广播报文。
步骤S503,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详细请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402,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首次传播基于预设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非首次传播根据预设标识更新当前目标标识,然后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进而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能够更准确的保证报文在每条链路上只传输一次且每个路由节点只会收到一次广播报文,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降低了广播报文的延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的具体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可用于上述互连网络的当前路由节点。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详细请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02,根据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其中,步骤S602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具体地,上述步骤S602包括步骤S6021和步骤S6022。
步骤S6021,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
其中,有效比特位为下一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具体地,在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即在首次确定下一目标标识的情况下,当前路由节点为源路由节点。
示例性的,在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所需的目标标识时,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1111),下一目标标识可以为I1(0001)、I2(0010)、I3(0100)和I4(1000),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例如,以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为5(0101)为例,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的第二运算结果为D1(0100)、D2(0111)、D3(0001)和D4(1101)。
在第二次确定路由节点所需的目标标识时,当前目标标识为I1(1111)、I2(0010)、I3(0100)和I4(1000),以当前目标标识中的I1(0001)为例,下一目标标识包括I11(001_)、I12(01__)和I13(1___),对应的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D1(0100)。此时,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的第二运算结果包括D11(0110)、D12(0000)、D13(1100)。
步骤S6022,根据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
具体地,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为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
示例性的,在第二运算结果为D1(0100)、D2(0111)、D3(0001)和D4(1101)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100(4)、0111(7)、0001(1)和1101(13),即下一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4、路由节点7、路由节点1和路由节点13。
在第二运算结果包括D11(0110)、D12(0000)和D13(1100)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包括0110(6)、0000(0)和1100(12),即当前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4时,下一路由节点为路由节点6、路由节点0和路由节点12。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的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下一路由节点,即广播报文到达当前路由节点之后,无需继续向下传播。
步骤S603,在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下一路由节点传播广播报文。
具体地,在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将广播报文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并继续确定下一个路由节点,直到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在确定下一目标标识之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能够更方便准确的确定广播报文的传播路径,降低广播报文的延时。
下面在图3所示的拓扑结构下,以源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101(5)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路由节点的数量为16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预设标识I=1111。此时,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101,当前目标标识为1111,将当前目标标识拆分可以可以得到下一目标标识I1(0001)、I2(0010)、I3(0100)和I4(1000)。
其次,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0101)分别和下一目标标识I1(0001)、I2(0010)、I3(0100)和I4(1000)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为D1(0100)、D2(0111)、D3(0001)和D4(1101),进而得到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100(4)、0111(7)、0001(1)和1101(13),并将广播报文从当前路由节点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下一目标标识没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无需继续确定下一路由节点,即当前路由节点无需继续向下传播广播报文。
而在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则再次将上述的下一目标标识和上一路由节点确定为当前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然后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根据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和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继续向下传播广播报文,直到目标标识无有效比特位。
具体地,将预设标识(1111)分别与下一目标标识I1、I2、I3和I4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并用第一运算结果更新I1、I2、I3和I4,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I1(111_)、I2(11__)、I3(1___)和I4(____),然后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然后,以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D1,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为I1(111_)为例,确定D1的下一路由节点。将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I1(111_)进行拆分得到下一目标标识I11(001_)、I12(01__)和I13(1___)。然后,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0100)分别与下一目标标识I11(001_)、I12(01__)和I13(1___)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为D11(0110)、D12(0000)和D13(1100),进而得到D1的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110(6)、0000(0)和1100(12),并将广播报文从当前路由节点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
然后,以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D11,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为I11(11__)为例,确定D11的下一路由节点。将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I11(11__)进行拆分得到下一目标标识I111(01__)和I112(1___)。然后,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0110)分别与下一目标标识I111(01__)和I112(1___)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为D111(0010)和D112(1110),进而得到D11的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为0010(2)、1110(14),并将广播报文从当前路由节点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
然后,以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D111,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为I111(1___)为例,确定D111的下一路由节点。将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I111(1___)进行拆分得到下一目标标识I1111(1___)。然后,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0010)与下一目标标识I1111(1___)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为D1111(1010),进而得到D111的下一路由节点的标识为1010(10),并将广播报文从当前路由节点发送至下一路由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1,用于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源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目标路由节点为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
第二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接收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预设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标识、目标标识和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位数,位数为预设标识的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N个比特位均为1时对应的标识,确定为预设标识,N为位数,且N为正整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下一目标标识,j=1,2,……,N。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目标标识不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标识更新当前目标标识,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预设标识与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有效比特位为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运算结果更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子确定单元,用于依次将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中除第i个有效比特位之外的有效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下一目标标识,i=1,2,……,有效比特位为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下一目标标识之前,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是否具有有效比特位,有效比特位为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第五确定单元,包括:
第四子确定单元,用于在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下一目标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的情况下,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源路由节点的标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六确定单元,包括:
第五子确定单元,用于将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有效比特位为下一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第六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确定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六确定单元,包括:
第七子确定单元,用于在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下一目标标识和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传播模块,用于在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下一路由节点传播广播报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
上述各个模块和单元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上述图7所示的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10、存储器8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
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8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存储器8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810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81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存储器8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8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8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互连网络,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所述目标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所述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所述标识、所述目标标识和所述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包括: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所述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j=1,2,……,N,N为位数,且N为正整数,所述位数为所述预设标识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
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预设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路由节点的数量确定所述位数;
将N个比特位均为1时对应的标识,确定为所述预设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包括:
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不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预设标识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得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标识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包括:
将所述预设标识与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根据所述第一运算结果更新所述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得到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包括:
依次将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中除第i个有效比特位之外的有效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i=1,2,……,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是否具有有效比特位,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所述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当前目标标识不具有所述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下一目标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为所述源路由节点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包括:
将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与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的有效比特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所述有效比特位为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中比特位为1之前的比特位;
根据所述第二运算结果对应的标识确定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包括:
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和所述当前路由节点的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所述下一路由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不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停止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下一目标标识具有有效比特位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传播所述广播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拍平的胖树网络的拓扑结构。
16.一种广播报文的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互连网络,所述互连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节点,所述多个路由节点均配置有标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源路由节点向目标路由节点发送广播报文时,根据当前目标标识确定下一目标标识,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当前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下一目标标识为下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所述源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的其中一个路由节点,所述目标路由节点为所述多个路由节点中除所述源路由节点之外的所有路由节点,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第一次确定路由节点时所需的目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预设标识,所述标识、所述目标标识和所述预设标识为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值,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当前目标标识为所述预设标识的情况下,依次将所述预设标识的N个比特位中除第j个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设置为0,得到所述下一目标标识,j=1,2,……,N,N为位数,且N为正整数,所述位数为所述预设标识对应的比特位的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目标标识,确定所述广播报文的下一路由节点,所述下一路由节点为从当前路由节点的路由节点接收所述广播报文的路由节点。
1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423499.2A 2023-10-30 2023-10-30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55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3499.2A CN117155852B (zh) 2023-10-30 2023-10-30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3499.2A CN117155852B (zh) 2023-10-30 2023-10-30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852A CN117155852A (zh) 2023-12-01
CN117155852B true CN117155852B (zh) 2024-02-23

Family

ID=8890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3499.2A Active CN117155852B (zh) 2023-10-30 2023-10-30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58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1865A (zh) * 2007-03-26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带资源池与远端射频单元组成的网络上广播的方法
CN105763457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191413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贪婪蚁群算法在移动自组网中进行广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93137A (zh) * 2019-09-12 2019-1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定路由网络的分层广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14116A (zh) * 2022-10-31 2023-04-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弹性分组环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16827886A (zh) * 2022-03-22 2023-09-29 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节点设备、介质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95218A1 (en) * 2015-12-30 2017-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ting in a hybri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1865A (zh) * 2007-03-26 200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基带资源池与远端射频单元组成的网络上广播的方法
CN105763457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191413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贪婪蚁群算法在移动自组网中进行广播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93137A (zh) * 2019-09-12 2019-11-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固定路由网络的分层广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827886A (zh) * 2022-03-22 2023-09-29 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节点设备、介质及系统
CN115914116A (zh) * 2022-10-31 2023-04-0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弹性分组环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852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0053B2 (en) Overlay signaling for bit indexed explicit replication
US9210070B2 (en) Implementing multiple portals into an RBRIDGE network
KR101086111B1 (ko) 메시 네트워크에서의 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라우팅 프로토콜
CN111034159B (zh) 云中使用专用金属部署的情况下的复制
US6791980B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routes maintained in a multicast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
US9172550B2 (en) Management of a multicast system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N107040400A (zh) 网络装置及方法
WO2019204987A1 (zh) 云端控制的信息传输方法、机器人和组群机器人系统
US11290394B2 (en) Traffic control in hybrid networks containing both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domains and non-SDN IP domains
CN105144639A (zh) 在覆盖网络中至双重连接(vpc)的主机的有效组播传送
US7796597B2 (en) Auto configuration of static rendezvous points using bootstrap router protocol messages from PIM SM
CN103609063B (zh) 协议无关组播最后一跳路由器发现的方法及设备
WO2022062568A1 (zh) 一种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155852B (zh) 广播报文的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3856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message routing
CN116094988A (zh) 一种级联交换网络的构建、网络维护及路由维护方法
CN116420341A (zh) 基于集中式策略的sd-wan多播复制器选择
Raghavendra et al. Multicast routing in internetworks using dynamic core based trees
CN111953786A (zh) 全网报文的录取系统、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924542B2 (ja)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プログラム
EP3393092A1 (en) Controller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partitions
KR102485180B1 (ko) Sdn 스위치 및 이의 멀티캐스트 방법
CN114363245B (zh) 众核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97300B (zh) 一种高时效通信系统的数据组播实现方法
WO2022194193A1 (zh) 用于获取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