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5262B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55262B
CN117155262B CN202311146605.7A CN202311146605A CN117155262B CN 117155262 B CN117155262 B CN 117155262B CN 202311146605 A CN202311146605 A CN 202311146605A CN 117155262 B CN117155262 B CN 1171552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guide
net
groove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66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55262A (zh
Inventor
张旭阳
杜晗晗
范喜斌
许锋
杜刚
王超锋
郑捷宁
刘力
倪利
王竹莲
朱诚
吕湛
尹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gzhou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3111466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552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55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2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55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552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10Clea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上述方案可以同时利用毛细原理和虹吸原理进行排水,排水效果更好,且可以减少排水结构被堵塞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发电组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底部积水问题,积水在蒸发过程中,会造成光伏组件底部出现彩虹条及耀斑现象,严重影响光伏组件正常发电。且每次积水蒸发后留下一定量灰尘附着于光伏组件表面,降低组件发电效率,此类现象,普遍出现在厂房屋顶光伏电站中。目前,常用一些导水件的结构,利用虹吸原理或毛细原理排走积水,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然而,采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当积水较少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采用毛细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排水效率又普遍不高,不能快速排出大量的积水,且毛细结构容易被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虹吸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当积水较少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采用毛细原理进行排水的导水件排水效率低,且毛细结构容易被堵塞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可以同时利用毛细原理和虹吸原理进行排水,排水效果更好,且可以减少排水结构被堵塞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水件安装到光伏组件的下边框上后,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网本身具有毛细吸水作用,可以增加导水夹与下边框之间的毛细吸水作用,而所述排水通道可以形成虹吸作用,具有较大的排水能力。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少量积水时,所述导水夹、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上表面的积水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具有较多的积水时,所述导水夹、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上表面的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同时被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的水会使排水通道形成虹吸作用,进行快速地排水,提高排水效率,且由于毛细作用与虹吸作用共用一个排水通道,虹吸作用产生的大水流会冲刷排水通道和导水网的表面,将所述排水通道内和导水网表面的细沙、灰尘等固体微粒冲刷走,起到清洁作用,减少排水通道在长期使用后被堵塞的风险。相对于毛细作用的排水通道和虹吸作用的排水通道分开的方案,本方案中由于毛细作用和虹吸作用共用的排水通道更不容易被堵塞,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导水网本身对毛细作用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适当扩大排水通道的尺寸,使排水通道具有更大的横截面,便于增加排水量,也更加不容易被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并将导水槽分为靠近导水夹的第一水槽和靠近下边框的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通过导水网上的吸水网孔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导水网组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水槽和导水网组成第二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导水槽内的导水网的两侧均可以产生毛细作用,再加上导水夹内表面和下边框的外侧面,一共有四个面、两个小间隙可以产生毛细作用,从而大大加强了在少量积水情况下的排水能力,且导水网位于导水槽内悬空设置,可以减少固体微粒的堵塞概率,导水网上的固体微粒可以被两面的水流冲刷带走。同时,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后,可以形成定位结构,方便在安装导水件和导水网快速对齐,提升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的下端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部、设置在竖直部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和设置在倾斜部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竖直设置,所述倾斜部与竖直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泥孔,所述第一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泥孔,所述第二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泥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排泥孔错位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倾斜部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一排泥孔,可以将导水槽内的泥沙通过第一排泥孔排到导水夹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倾斜部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二排泥孔,可以将导水槽内的泥沙通过第二排泥孔排到导水夹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排泥孔上设有第一导水板,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一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排泥孔上设有第二导水板,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二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水板和第二导水板,可以将水流截断,产生扰流作用,减少泥水分离,使固体微粒可以被冲刷带走,同时通过可以导水板将水流向外侧引导,减少内侧堵塞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高度,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方案可以在保证排水作用的前提下,减少所述导水网的长度,减少所述导水网的制造材料,节约成本。由于导水件一般是大批量使用的零件,减少部分材料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且上述方案还可以通过减少导水网下端的长度的方式避免其影响导水夹下端的排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靠近光伏板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44°。所述方案可以使导水夹夹紧并连接在下边框上,且使积水可以沿着倾斜的导水夹排出光伏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吸水部、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吸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宽度,所述导水部的宽度由吸水部一端向排水部一端递减,所述导水部上的导水槽倾斜设置,用于将吸水部两侧的导水槽与排水部两侧的导水槽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部宽度增加后可以增加与光伏组件上表面的积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吸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宽度,可以在不增加所述排水部宽度的情况下增加吸水排水的能力,可以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增加排水能力,或者在同样的排水能力的情况下减少材料的使用。吸水部两侧的导水槽可以将两侧的积水吸到中间的导水槽内进行排水。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网孔采用蜂巢六边形通孔。所述蜂巢六边形结构可以大幅增加所述导水网的毛细作用,从而增加排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为a1,大于所述第二导水槽2的宽度a2,所述第一导水槽的数量为b1,所述第二导水槽的数量为b2,a1>a2,b2>b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宽度较小,更容易在毛细作用下产生虹吸作用,从而在积水较小时,快速形成虹吸作用,进行快速排水。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较大,产生的虹吸作用排水量更大,可以保证在积水较多时进行快速排水。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夹由金属板冲压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导水夹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导水网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水件100、导水夹110、导水槽111、第一导水槽1111、第二导水槽1112、第一水槽1113、第二水槽1114、竖直部112、倾斜部113、第一排泥孔114、延伸部115、第二排泥孔116、吸水部117、导水部118、排水部119、导水网120、吸水网孔121、排水通道130、第二通道140、第一导水板150、第二导水板160、光伏板200、下边框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100,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200和用于固定光伏板200的下边框300,所述下边框300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200的上表面,所述导水件100包括导水网120和扣接在下边框300上的导水夹110,所述导水夹110将导水网120压紧在下边框300上,所述导水夹110的上端向光伏板200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200接触,所述导水网120的上端向光伏板200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200接触,所述下边框300靠近导水网120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111,所述导水网120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121,所述导水网120围住所述导水槽111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1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水件100安装到光伏组件的下边框300上后,所述导水夹110将导水网120压紧在下边框300上,所述导水网120本身具有毛细吸水作用,可以增加导水夹110与下边框300之间的毛细吸水作用,而所述排水通道130可以形成虹吸作用,具有较大的排水能力。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少量积水时,所述导水夹110、导水网120和下边框300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200上表面的积水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130内汇聚并排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具有较多的积水时,所述导水夹110、导水网120和下边框300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可以将光伏板200上表面的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130内汇聚并排出,同时被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130内的水会使排水通道130形成虹吸作用,进行快速的排水,提高排水效率,且由于毛细作用与虹吸作用共用一个排水通道130,虹吸作用产生的大水流会冲刷排水通道130和导水网120的表面,将所述排水通道130内和导水网120表面的细沙、灰尘等固体微粒冲刷走,起到清洁作用,减少排水通道130在长期使用后被堵塞的风险。相对于毛细作用的排水通道130和虹吸作用的排水通道130分开的方案,本方案中由于毛细作用和虹吸作用共用的排水通道130更不容易被堵塞,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导水网120本身对毛细作用的增强作用,因此,可以适当扩大排水通道130的尺寸,使排水通道130具有更大的横截面,便于增加排水量,也更加不容易被堵塞。
优选的,所述导水夹110的下端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部112、设置在竖直部112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113和设置在倾斜部113下端的延伸部115,所述延伸部115竖直设置,所述倾斜部113与竖直部112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泥孔114,所述第一排泥孔114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111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110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倾斜部113与所述延伸部115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泥孔116,所述第二排泥孔116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111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110的内侧和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泥孔114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排泥孔116错位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部112与所述倾斜部113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一排泥孔114,可以将导水槽111内的泥沙通过第一排泥孔114排到导水夹110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111。所述延伸部115与所述倾斜部113形成水路的拐点,在拐点位置设置第二排泥孔116,可以将导水槽111内的泥沙通过第二排泥孔116排到导水夹110的外侧,避免泥沙堆积堵塞导水槽111。优选地,所述延伸部115与竖直部112的夹角为α,141°≤α≤151°。在一些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本方案中的导水件100更容易深入光伏组件的间隙,便于安装,且安装后可以利用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间距较小的特点夹紧或支撑导水件100,使导水件100可以稳定的连接在光伏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导水网120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113的上端高度,所述导水网120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光伏板200上表面的高度。所述方案可以在保证排水作用的前提下,减少所述导水网120的长度,减少所述导水网120的制造材料,节约成本。由于导水件100一般是大批量使用的零件,减少部分材料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且上述方案还可以通过减少导水网120下端的长度的方式避免其影响导水夹110下端的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水夹110靠近光伏板200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44°。所述方案可以使导水夹110夹紧并连接在下边框300上,且使积水可以沿着倾斜的导水夹110排出光伏组件。
优选的,所述吸水网孔121采用蜂巢六边形通孔。所述蜂巢六边形结构可以大幅增加所述导水网120的毛细作用,从而增加排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水网120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下边框300的材料为铝合金。铝合金不容易生锈,且导水网120与下边框300材料相同,更容易产生毛细作用。
优选的,所述导水夹110由金属板冲压形成。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水网120与所述导水槽111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111一侧凸出,并将导水槽111分为靠近导水夹110的第一水槽1113和靠近下边框300的第二水槽1114,所述第一水槽1113和第二水槽1114通过导水网120上的吸水网孔121连通,所述第一水槽1113和导水网120组成所述排水通道130,所述第二水槽1114和导水网120组成第二通道140。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导水槽111内的导水网120的两侧均可以产生毛细作用,再加上导水夹110内表面和下边框300的外侧面,一共有四个面、两个小间隙可以产生毛细作用,从而大大加强了在少量积水情况下的排水能力,且导水网120位于导水槽111内悬空设置,可以减少固体微粒的堵塞概率,导水网120上的固体微粒可以被两面的水流冲刷带走。同时,所述导水网120与所述导水槽111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111一侧凸出后,可以形成定位结构,方便在安装导水件100和导水网120快速对齐,提升安装效率。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水夹110的上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吸水部117、导水部118和排水部119,所述吸水部117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119的宽度,所述导水部118的宽度由吸水部117一端向排水部119一端递减,所述导水部118上的导水槽111倾斜设置,用于将吸水部117两侧的导水槽111与排水部119两侧的导水槽111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水部117宽度增加后可以增加与光伏组件上表面的积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吸水部117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119的宽度,可以在不增加所述排水部119宽度的情况下增加吸水排水的能力,可以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增加排水能力,或者在同样的排水能力的情况下减少材料的使用。吸水部117两侧的导水槽111可以将两侧的积水吸到中间的导水槽111内进行排水。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水槽111包括第一导水槽1111和第二导水槽1112,所述第一导水槽1111的宽度为a1,大于所述第二导水槽1112的宽度a2,所述第一导水槽1111的数量为b1,所述第二导水槽1112的数量为b2,a1>a2,b2>b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水槽1112的宽度较小,更容易在毛细作用下产生虹吸作用,从而在积水较小时,快速形成虹吸作用,进行快速排水。所述第一导水槽1111的宽度较大,产生的虹吸作用排水量更大,可以保证在积水较多时进行快速排水。
优选的,a1≥2a2,b2≥2b1。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排泥孔114上设有第一导水板150,所述第一导水板150的下端与第一排泥孔114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150的上端向导水夹110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排泥孔116上设有第二导水板160,所述第二导水板160的下端与第二排泥孔116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板160的上端向导水夹110的内侧倾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水板150和第二导水板160,可以将水流截断,产生扰流作用,减少泥水分离,使固体微粒可以被冲刷带走,同时通过可以导水板将水流向外侧引导,减少内侧堵塞的可能。所述第一导水板150和第二导水板160与导水夹一体冲压成型。

Claims (8)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板和用于固定光伏板的下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光伏板的上表面,其特征是,所述导水件包括导水网和扣接在下边框上的导水夹,所述导水夹将导水网压紧在下边框上,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导水网的上端向光伏板一侧延伸并与光伏板接触,所述下边框靠近导水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水槽,所述导水网上设有用于增加其毛细吸水作用的若干个吸水网孔,所述导水网围住所述导水槽的一侧并形成排水通道;
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少量积水时,所述导水夹、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能够将光伏板上表面的积水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具有较多的积水时,所述导水夹、导水网和下边框围成的狭小缝隙会产生的毛细作用,能够将光伏板上表面的通过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汇聚并排出,同时被毛细作用吸附到排水通道内的水会使排水通道形成虹吸作用,进行排水;
所述导水网与所述导水槽对应的位置向所述导水槽一侧凸出,并将导水槽分为靠近导水夹的第一水槽和靠近下边框的第二水槽,所述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通过导水网上的吸水网孔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导水网组成所述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水槽和导水网组成第二通道;所述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宽度为a1,大于所述第二导水槽的宽度a2,所述第一导水槽的数量为b1,所述第二导水槽的数量为b2,a1>a2,b2>b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夹的下端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部、设置在竖直部并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部和设置在倾斜部下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竖直设置, 所述倾斜部与竖直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第一排泥孔,所述第一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延伸部的交界位置设有若干个横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排泥孔,所述第二排泥孔设置在设有所述导水槽的位置并贯穿导水夹的内侧和外侧,若干个所述第一排泥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排泥孔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排泥孔上设有第一导水板,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一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排泥孔上设有第二导水板,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下端与第二排泥孔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水板的上端向导水夹的内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高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高度,所述导水网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光伏板上表面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夹靠近光伏板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4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夹的上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吸水部、导水部和排水部,所述吸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排水部的宽度,所述导水部的宽度由吸水部一端向排水部一端递减,所述导水部上的导水槽倾斜设置,用于将吸水部两侧的导水槽与排水部两侧的导水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吸水网孔采用蜂巢六边形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其特征是,所述导水夹由金属板冲压形成。
CN202311146605.7A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Active CN1171552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6605.7A CN117155262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6605.7A CN117155262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262A CN117155262A (zh) 2023-12-01
CN117155262B true CN117155262B (zh) 2024-04-05

Family

ID=88904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6605.7A Active CN117155262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5526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283A (zh) * 2018-06-30 2018-11-06 徐州阳洁缘新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方法
CN212041680U (zh) * 2020-01-23 2020-12-01 王宗军 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高效自动清除灰尘组合系统
CN214799397U (zh) * 2021-04-28 2021-11-19 上海航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导水装置和带有快速导水装置的光伏组件
CN216751652U (zh) * 2021-10-18 2022-06-14 浙江嘉科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导水夹装置
CN114844458A (zh) * 2022-05-25 2022-08-02 国家电投集团杭州新能源生产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bipv光伏专用全自动清灰器
CN217216407U (zh) * 2022-04-15 2022-08-16 西安金扫把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导水排尘装置及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
CN115955185A (zh) * 2022-12-30 2023-04-11 广纳界面(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4942A1 (en) * 2015-07-20 2017-01-26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Water tight photovoltaic roofing system
CN212726932U (zh) * 2020-07-08 2021-03-16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导水组件及光伏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283A (zh) * 2018-06-30 2018-11-06 徐州阳洁缘新能源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板的灰水自动清除方法
CN212041680U (zh) * 2020-01-23 2020-12-01 王宗军 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高效自动清除灰尘组合系统
CN214799397U (zh) * 2021-04-28 2021-11-19 上海航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导水装置和带有快速导水装置的光伏组件
CN216751652U (zh) * 2021-10-18 2022-06-14 浙江嘉科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导水夹装置
CN217216407U (zh) * 2022-04-15 2022-08-16 西安金扫把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导水排尘装置及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
CN114844458A (zh) * 2022-05-25 2022-08-02 国家电投集团杭州新能源生产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bipv光伏专用全自动清灰器
CN115955185A (zh) * 2022-12-30 2023-04-11 广纳界面(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自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55262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4584Y (zh) 消泡防雾型压力式消能工溢流堰
CN1114020C (zh) 建筑物屋顶表面雨水排泄装置
CN117155262B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导水件
CN211209628U (zh) 一种光伏板的支架
CN213027934U (zh) 太阳能光伏板防湿斑导流装置
CN113037204B (zh) 一种排水构件的组件系统
CN21078063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板排水导轨
CN219918840U (zh) 一种导流器及光伏组件
CN108560481B (zh) 水利工程用的河道护坡装置
CN220139495U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导水夹及光伏组件
CN218638040U (zh) 一种边框组件、光伏组件组合体
CN213426078U (zh) 一种一体式导水槽
CN218633822U (zh) 一种用于固定光伏电池板的边框
CN220156470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排水件
CN218028528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屋顶檐口导水结构
CN220022719U (zh) 一种具有疏水导流结构的光伏组件
CN218449984U (zh) 一种bipv光伏组件防水支架
CN215518224U (zh) 一种分布式公路排水结构
CN217782210U (zh) 一种市政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20107904U (zh) 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
CN21062942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底部液体排出装置
CN220644915U (zh) 一种光伏建筑排水槽结构
CN21746986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固定装置
CN218932764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220553981U (zh) 一种自清洁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