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4616B -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4616B
CN117144616B CN202311425201.1A CN202311425201A CN117144616B CN 117144616 B CN117144616 B CN 117144616B CN 202311425201 A CN202311425201 A CN 202311425201A CN 117144616 B CN117144616 B CN 117144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ghening
roller
tension
control
s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52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44616A (zh
Inventor
范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y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y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y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y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52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44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44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4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44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4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1/00Teasing, napping or otherwise roughening or raising pile of textile fabr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控制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磨毛辊、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根据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当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磨毛辊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根据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令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对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毛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双面磨毛反馈控制动态提高磨毛效果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织物在织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毛羽绒毛,这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质量和舒适性。为提高织物质量,需通过磨毛机对织物进行磨毛处理。目前,磨毛机多采用单面磨毛结构,通过控制磨毛辊的转速、与织物的接触压力等参数来实现磨毛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只能进行单面磨毛,导致磨毛不彻底、无法达到理想磨毛效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磨毛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根据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控制待磨毛织布的传动;当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根据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令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对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磨毛辊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表面毛刺精度单元,用于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辊面控制指令单元,用于根据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控制待磨毛织布的传动;磨毛反馈数据单元,用于当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控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控制参数优化单元,用于令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对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磨毛辊,为提升磨毛效果奠定基础;以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获取表面毛刺精度,为生成辊面控制指令提供支持;根据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为控制磨毛机提供支持;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用于控制织布的传动,以实现将辊面和待磨毛织布接触;第一辊面磨毛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磨毛辊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为优化第二面磨毛参数提供反馈数据;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切换到第二辊面磨毛,用磨毛反馈数据集优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磨毛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双面磨毛反馈控制动态提高磨毛效果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中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磨毛辊获取单元11,表面毛刺精度单元12,辊面控制指令单元13,磨毛反馈数据单元14,控制参数获取单元15,控制参数优化单元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首先,采用磨毛机为双面磨毛机,可实现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粗磨毛和精磨毛,其中精磨毛的控制参数由粗磨毛后的反馈结果优化得出,提高磨毛效果。然后,检测待磨毛织布表面状态获取表面毛刺精度,根据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接着,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控制第一辊面磨毛,在第一辊面的磨毛过程中,采集磨毛反馈数据。随后,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并利用磨毛反馈数据优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从而实现对双面磨毛机的动态、精确控制,提高磨毛效果。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所述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磨毛机设备是用于对织布表面进行磨毛处理的设备,其上装有磨毛辊,该磨毛辊为双面磨毛辊,具有两个辊筒,这两个辊筒采用独立电机进行驱动,以实现对磨毛辊的精确控制。两个辊筒分别对应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其中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以实现通过磨毛辊进行精细化分级磨毛,为提升磨毛效果提供硬件支撑。通过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为选择合适辊面进行精确磨毛控制提供基础。
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所述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磨毛机设备的进料端,设置工业摄像头组,使其可以对经过的待磨毛织布表面进行图像获取。采用工业摄像头组,在定速传送的待磨毛织布经过工业摄像头组的摄像范围时,对待磨毛织布进行表面图像获取,确保拍摄范围覆盖整张织布表面,得到待磨毛织布的表面监测图像。随后,对表面检测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去噪、裁剪、校正等,生成质量优良的表面状态图像,作为表面检测数据集。
磨毛控制模块是第一磨毛机设备的中心处理器,包含多种功能,以实现对磨毛过程的中心化控制和协同调度。磨毛控制模块中包含有毛刺识别子模块,用于对织布表面毛刺情况进行识别与分析,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毛刺精度。将获取的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磨毛控制模块调用毛刺识别子模块,毛刺识别子模块通过边缘检测等算法,对表面检测数据集的表面状态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代表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毛刺情况的表面毛刺精度,反映了待磨毛织布未进行磨毛的毛刺状况,为选择合适的磨毛控制参数提供依据。
根据所述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待磨毛织布的传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磨毛控制模块中,记录有不同表面毛刺精度对应的多个历史控制参数,如辊速、压力、磨毛时间等,历史控制参数包含历史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和历史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分别对应对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的控制。针对本次的表面毛刺精度获取对应的所有历史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和历史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对获取的历史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和历史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分别求取中值,获取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和第二磨毛控制参数。接着,将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和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转化为对应的辊面控制指令,以对切换并驱动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的电机进行控制。
磨毛控制模块中集成有传动装置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对传动装置的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如输送速度、输送方向等。传动装置是设置在磨毛机上的机械传动组件,包含传送带、皮带轮、齿轮组等,用以实现对待磨毛织布的输送和移动。传动装置连接在磨毛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磨毛控制模块向传动装置输出控制信号,以调节传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在磨毛过程中,磨毛控制模块可根据反馈数据和预设控制逻辑,动态输出控制信号,以实时改变传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例如,当检测到毛刺精度不均匀时,减小传动装置的传送速度或进行正反向切换,从而实现对不同部位的精确磨毛控制,以保证磨毛质量。实现磨毛控制模块对传动装置的控制,有效地协调磨毛机的磨毛系统和传动系统,提高磨毛的自动化程度和质量稳定性。
当所述辊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所述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毛刺精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时,辊面控制指令切换控制第一辊面的电机使第一辊面按照第一磨毛控制参数进行执行,实现对待磨毛织布的初步粗磨。
具体的,磨毛控制模块先输出辊面控制指令,使磨毛辊转至第一辊面。然后,以辊面控制指令中的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粗磨。同时,采集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的磨毛辊与待磨毛织布的磨毛间隙、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磨毛的磨毛辊转速、经第一磨毛控制参数磨毛后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作为磨毛反馈数据集,为优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提供信息辅助。
通过采用闭环控制方式进行磨毛,并获得磨毛反馈数据集,为后续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优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磨毛精细程度,保证磨毛质量。
根据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毛刺精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通过第一辊面完成对待磨毛织布的磨毛操作后,从磨毛控制模块中,调取之前匹配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包括转速、压力、磨毛时间等参数,为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细磨操作提供基础参数。
令所述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获取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其中,磨毛反馈数据集包括磨毛辊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间隙、用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辊转速和经所述第一磨毛控制参数磨毛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
利用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辊面对待磨毛织布磨毛完成后,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磨毛辊使之切换至第二辊面,以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磨毛控制。然后,获取在第一辊面磨毛操作期间获取的磨毛反馈数据集,包括磨毛辊与待磨毛织布的磨毛间隙,其使用间隙传感器采集磨毛辊表面与织布之间的实时距离数据;待磨毛织布的磨毛辊转速,采用转速传感器获取磨毛辊的实时转速参数;经第一磨毛控制参数磨毛后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
随后,将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磨毛控制模块按照实际的磨毛反馈数据集中的磨毛间隙、磨毛辊转速与第一磨毛控制参数中的磨毛间隙、磨毛辊转速进行对比,获取控制效果对比结果;同时,以磨毛反馈数据集中的表面检测数据集与预估的在第一磨毛控制参数执行下对待磨毛织布的预估表面数据进行对比,获取磨毛效果对比结果。接着,根据控制效果对比结果和磨毛效果对比结果对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当控制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磨毛反馈数据集中的磨毛间隙的较大时,减小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中的磨毛间隙或增大磨毛时间等。
通过磨毛反馈数据集,评估第一辊面的磨毛效果,分析表面毛刺状态,并据此推导出优化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从而实现对整个磨毛过程的自动优化控制。以闭环控制方式智能应对不同毛刺情况,确保精密磨毛效果,减少经验依赖,提高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判断所述表面毛刺精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若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当所述第一辊面磨毛完成后再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当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小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表面毛刺精度是指对待磨毛织布进行检测获得的原始表面毛刺数据,反映待磨毛织布表面的毛刺长度和密度特征。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对应该辊面覆盖的磨料粗细程度,代表其可以达到的磨毛细度。
再进行对待磨毛织布的磨毛操作前,首先判断表面毛刺精度与第一辊面磨毛精度的大小关系,如果表面毛刺精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说明需要先对表面毛刺精度通过第一辊面进行粗磨,因此,先控制磨毛辊转到第一辊面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粗磨,完成后再切换到第二辊面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精磨。如果表面毛刺精度小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说明待磨毛织布的毛刺较短细,直接采用第二辊面对待磨毛织布进行精磨。
通过根据待磨毛织布的毛刺情况智能选择辊面,实现个性化、精确的自动磨毛控制,优化磨毛程序,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粗磨过程,获得精密磨毛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获取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和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的磨毛精度差;
将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和所述磨毛精度差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利用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嵌有的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大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磨毛机设备除了对磨毛辊进行控制,同时对待磨毛织布进行张力控制,以达到更好的磨毛效果。当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获取该状态下待磨毛织布的张力控制参数,即在磨毛过程中待磨毛织布的张力大小,作为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同时,查询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磨料的毛细参数,并获取两种磨料细度级别的具体数值差异,即两辊面之间的毛细度差值,作为磨毛精度差,为根据两阶段磨毛精度需求差异进行待磨毛织布张力的参数优化调节提供支持。
磨毛控制模块中嵌有的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该模型用于根据磨毛面精度差来优化张力参数。将获取的磨毛精度差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磨毛控制模块调用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将磨毛面精度差和第一张力控制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使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根据磨毛精度差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优化过程中,由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根据磨毛面精度差适当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增加,以使第二辊面可以更好打磨待磨毛织布表面的残留毛刺,获取第二张力控制参数。接着,当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时,第一磨毛机设备利用获取的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对待磨毛织布进行张力控制,增加磨毛张力,以适应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下的张力要求,从而有效提高第二磨毛面的磨毛效果和质量。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以设置在第一磨毛机设备上的张力传感器获取张力检测数据集;
根据所述张力检测数据集进行张力平稳性检测,当所述张力平稳性不满足预设张力平稳性时,生成张力反馈数据;
以所述张力反馈数据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反馈优化,获取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再根据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的准确度,先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根据实际张力数据进行优化,再对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首先,在第一磨毛机设备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磨毛过程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根据第一张力参数控制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磨毛时,张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磨毛张力在时间域上的变化数据,形成张力检测数据集,反映在当前张力控制参数下的实际磨毛张力情况,为后续对张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提供依据。
然后,计算张力检测数据集中张力值的均方根误差、方差等指标来量化张力的平稳性,得到张力平稳性。随后,将张力平稳性与预设张力平稳性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出的张力平稳性不满足预设张力平稳性,即实际张力值波动较大,则表示张力控制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此时,生成张力反馈数据作为优化的依据,反映实际张力平稳性之间的偏差程度和方向。
接着,利用生成的张力反馈数据对采用PID反馈控制算法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反馈优化,获取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该优化过程与第一辊面磨毛过程同步进行,保证对第一张力控制参数的实时同步优化,实现磨毛过程中张力参数向更加准确值的迭代优化。之后,按照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以实现提高第二张力控制参数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厚度信息,根据所述厚度信息建立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
根据所述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输入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首先,通过厚度检测仪对待磨毛织布的厚度进行检测,获取待磨毛织布的厚度信息。其次,根据检测得到的厚度信息,建立厚度与张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其映射原理是,待磨毛织布的厚度越大,对应施加的张力值也越大。然后,将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输入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模型根据当前检测到的待磨毛织布厚度,映射出对应的合理张力值,并以此张力值作为优化目标,对当前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在线调整,输出与待磨毛织布厚度更加匹配的第二张力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获取湿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判断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是否满足预设磨毛湿度,当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不满足预设磨毛湿度时,获取第一预警信号;
将所述第一预警信号输入至所述磨毛控制模块,由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上传至磨毛控制系统中对上一磨毛工艺流程的控制模块进行反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检测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然后,判断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是否在预设磨毛湿度范围内,即是否满足预设磨毛湿度要求。其中,预设磨毛湿度是根据待磨毛织布材质和磨毛工艺确定的合适湿度范围。如果检测到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内,即不满足磨毛湿度要求,则获取第一预警信号。该第一预警信号用于提示当前待磨毛织布湿度异常,不满足磨毛过程的湿度需求,可能会影响磨毛质量。
随后,将生成的第一预警信号输入磨毛控制模块,磨毛控制模块将输入的第一预警信号通过工业以太网或现场总线等方式上传至整体磨毛控制系统中。磨毛控制系统接收到预警信号后,分析该异常湿度来源,从而优化控制流程和整体控制参数,如增加室温、增加厂房通风等,实现对控制过程的反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磨毛机的磨毛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为实现精确控制磨毛质量奠定硬件基础。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为生成辊面控制指令提供信息依据。根据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控制待磨毛织布的传动,以实现对磨毛过程的控制。当辊面控制指令控制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为第二磨毛控制参数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根据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令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对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通过迭代优化第二面磨毛的参数,实现双面磨毛质量的精确控制,提高磨毛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磨毛辊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所述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
表面毛刺精度单元12,用于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所述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
辊面控制指令单元13,用于根据所述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待磨毛织布的传动;
磨毛反馈数据单元14,用于当所述辊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所述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
控制参数获取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优化单元16,用于令所述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精度判断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判断所述表面毛刺精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若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当所述第一辊面磨毛完成后再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当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小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张力控制参数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获取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和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的磨毛精度差;
将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和所述磨毛精度差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利用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嵌有的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大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张力控制优化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以设置在第一磨毛机设备上的张力传感器获取张力检测数据集;
根据所述张力检测数据集进行张力平稳性检测,当所述张力平稳性不满足预设张力平稳性时,生成张力反馈数据;
以所述张力反馈数据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反馈优化,获取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再根据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
进一步的,张力控制优化单元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厚度信息,根据所述厚度信息建立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
根据所述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输入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
进一步的,控制参数优化单元16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其中,磨毛反馈数据集包括磨毛辊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间隙、用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辊转速和经所述第一磨毛控制参数磨毛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
利用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模块反馈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获取湿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判断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是否满足预设磨毛湿度,当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不满足预设磨毛湿度时,获取第一预警信号;
将所述第一预警信号输入至所述磨毛控制模块,由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上传至磨毛控制系统中对上一磨毛工艺流程的控制模块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

1.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所述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
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所述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
根据所述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待磨毛织布的传动;
当所述辊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所述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
根据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令所述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表面毛刺精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若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当所述第一辊面磨毛完成后再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当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小于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令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进行磨毛;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获取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获取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和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的磨毛精度差;
将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和所述磨毛精度差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利用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中嵌有的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大于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
当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
根据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磨毛机设备进行张力控制,以设置在第一磨毛机设备上的张力传感器获取张力检测数据集;
根据所述张力检测数据集进行张力平稳性检测,当所述张力平稳性不满足预设张力平稳性时,生成张力反馈数据;
以所述张力反馈数据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反馈优化,获取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再根据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优化后的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
获取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厚度信息,根据所述厚度信息建立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
根据所述厚度-张力的映射数据输入所述张力自适应优化模型对所述第一张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输出所述第二张力控制参数;
其中,再将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其中,磨毛反馈数据集包括磨毛辊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间隙、用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磨毛辊转速和经所述第一磨毛控制参数磨毛后所述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
利用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湿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判断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是否满足预设磨毛湿度,当所述待磨毛织布的实时湿度不满足预设磨毛湿度时,获取第一预警信号;
将所述第一预警信号输入至所述磨毛控制模块,由所述磨毛控制模块上传至磨毛控制系统中对上一磨毛工艺流程的控制模块进行反馈。
3.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磨毛辊获取单元,所述磨毛辊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磨毛机设备的磨毛辊,其中,所述磨毛辊包括第一辊面和第二辊面,且所述第一辊面的磨毛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辊面的磨毛精度;
表面毛刺精度单元,所述表面毛刺精度单元用于获取待磨毛织布的表面检测数据集,将所述表面检测数据集输入磨毛控制模块中,获取表面毛刺精度;
辊面控制指令单元,所述辊面控制指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表面毛刺精度,生成辊面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待磨毛织布的传动;
磨毛反馈数据单元,所述磨毛反馈数据单元用于当所述辊面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磨毛辊处于第一辊面的磨毛状态时,以第一磨毛控制参数对所述磨毛辊的辊面进行控制,获取磨毛反馈数据集;
控制参数获取单元,所述控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磨毛控制模块,获取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优化单元,所述控制参数优化单元用于令所述磨毛辊切换至第二辊面的磨毛状态,再将所述磨毛反馈数据集输入所述磨毛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磨毛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输出优化后的第二磨毛控制参数。
CN202311425201.1A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144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5201.1A CN117144616B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5201.1A CN117144616B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4616A CN117144616A (zh) 2023-12-01
CN117144616B true CN117144616B (zh) 2024-01-23

Family

ID=8891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5201.1A Active CN117144616B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4461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4045A (zh) * 2009-09-15 2010-04-14 浙江理工大学 磨毛机多轴传动张力控制系统及其张力控制方法
CN106569455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lc集成控制系统的精密加工方法
CN107976963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lc智能测控系统
CN109960211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lc集成控制系统的精密加工方法
CN210596654U (zh) * 2019-05-28 2020-05-22 江苏华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纺织双面磨毛装置
CN115018401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启东赢维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滚轮辊间压力补偿及监控预警系统
CN115679586A (zh) * 2022-11-10 2023-02-03 江苏华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用储存工作台
CN115712248A (zh) * 2023-01-10 2023-02-24 昆山市恒达精密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优化的研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551475A (zh) * 2023-07-04 2023-08-08 张家港市卓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五金工具的磨削加工方法及系统
CN116575208A (zh) * 2023-05-30 2023-08-11 烟台业林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软针织面料加工方法及其磨毛工艺设备
CN116643483A (zh) * 2022-02-15 2023-08-25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控制器优化参数获取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4045A (zh) * 2009-09-15 2010-04-14 浙江理工大学 磨毛机多轴传动张力控制系统及其张力控制方法
CN106569455A (zh) * 2016-10-25 2017-04-19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lc集成控制系统的精密加工方法
CN107976963A (zh) * 2016-10-25 2018-05-01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plc智能测控系统
CN109960211A (zh) * 2017-12-14 2019-07-02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plc集成控制系统的精密加工方法
CN210596654U (zh) * 2019-05-28 2020-05-22 江苏华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纺织双面磨毛装置
CN116643483A (zh) * 2022-02-15 2023-08-25 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控制器优化参数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5018401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启东赢维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滚轮辊间压力补偿及监控预警系统
CN115679586A (zh) * 2022-11-10 2023-02-03 江苏华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磨毛机用储存工作台
CN115712248A (zh) * 2023-01-10 2023-02-24 昆山市恒达精密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优化的研磨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575208A (zh) * 2023-05-30 2023-08-11 烟台业林纺织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软针织面料加工方法及其磨毛工艺设备
CN116551475A (zh) * 2023-07-04 2023-08-08 张家港市卓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五金工具的磨削加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4616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8989B (zh) 一种五轴联动数控机械手抛光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230593B (zh) 一种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铣刀磨损量视觉测量方法
US10775763B2 (en) Process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work pieces
CN111694320B (zh) 一种虑及颤振抑制的机床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7263468A (zh) 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scara机器人装配方法
CN113909996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端装备加工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1938510A (zh) 清洁机器人、表面类型检测方法及控制方法
CN117144616B (zh) 一种磨毛机的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87652A (zh) 握持力调整装置以及握持力调整系统
CN116352607B (zh) 基于数控分析的无心磨床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
Kannan et al. Multi-sensor data analytics for grinding wheel redress life estimation-an approach towards Industry 4.0
CN103018250A (zh) 一种轧光工艺中织物接缝线的图像检测系统
CN110774055B (zh) 一种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刀具断损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70124B (zh) 载带芯片脏污识别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CN110281293B (zh) 纠偏方法
EP3799583B1 (en) Cutting equipment and its controllers
CN113632019A (zh) 用于运行机床的方法
CN106042327B (zh) 一种胎坯宽度检测及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检测控制系统
CN111442720A (zh) 一种轧辊在线加工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8445833B (zh) 精加工中轨迹智能修正系统及其方法
CN113632020A (zh) 用于运行工具机的方法以及工具机
RU2364494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бочим циклом поперечной подачи при шлифован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7884955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数控车床加工辅助系统
CN110000665B (zh) 一种刹车片外弧的智能磨床
KR102512875B1 (ko) 공구 경로 보정 모델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구 경로 보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