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5719A -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5719A
CN117135719A CN202310206814.XA CN202310206814A CN117135719A CN 117135719 A CN117135719 A CN 117135719A CN 202310206814 A CN202310206814 A CN 202310206814A CN 117135719 A CN117135719 A CN 117135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arget
electronic device
equipmen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68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宇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68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5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8Distribution of signals with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e.g. involving splitting/multiplexing signals to/from diffe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2012/284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edium used
    • H04L2012/2841Wire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领域。本申请提供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已接入第一Wi‑Fi网络;该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Wi‑Fi信号,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目标设备为与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关联的设备;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则广播第一Wi‑Fi信号。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法,可以为预设的目标设备放大Wi‑Fi信号并转发该放大后的Wi‑Fi信号,增加了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同时无需额外设置中继装置,降低了电子设备增加Wi‑Fi信号覆盖范围的成本。

Description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生活中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尤其是使用Wi-Fi连接的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灯、智能插座、智能化的空调、冰箱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接入Wi-Fi网络的智能家居设备,如远程控制空调的开启和关闭,远程查看访客信息等。
然而,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的覆盖范围有限,且Wi-Fi信号在穿透墙壁或门时,信号强度会大幅度衰减,导致在同一场所中存在不能被Wi-Fi信号覆盖的智能家居设备,影响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控制、设备信息的查看等问题。例如,用户A的家中的客厅位置部署有一个AP,并部署有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门铃、智能台灯、智能插座、智能净水器等)。智能净水器位于厨房的壁柜中,由于Wi-Fi信号需要穿过墙壁和壁柜,导致该智能净水器备响应控制指令的速度慢或者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更新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为预设的目标设备放大Wi-Fi信号并转发该放大后的Wi-Fi信号,增加了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同时无需额外设置中继装置,降低了电子设备增加Wi-Fi信号覆盖范围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已接入第一Wi-Fi网络;该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Wi-Fi信号,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目标设备为与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关联的设备;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则广播第一Wi-Fi信号。
这样,第一电子设备预先存储有目标设备的信息,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Wi-Fi信号时,可以检测是否需要广播该第一Wi-Fi信号。当确定需要广播该第一Wi-Fi信号。该第一电子设备中的Wi-Fi模块会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广播该第一Wi-Fi信号过程中,天线会再次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也就是说,在不额外增加中继设备的情况下,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两次放大,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到该第一Wi-Fi信号或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如手机、智能音响、智能电视)可以通过AP接收到由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第一Wi-Fi信号,进而提高了当前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的第一Wi-Fi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响应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指令的速度,也可以避免智能家居设备出现掉线的问题。且由于无需增加额外的中继设备,而是利用现有的智能家居设备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中继,降低了中继Wi-Fi信号的成本。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包括:获取存储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检测第一Wi-Fi信号是否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检测结果;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
这样,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可以快速识别出属于目标制造商的设备;同时基于第一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广播第一Wi-Fi信号,可以目标设备接收到第一Wi-Fi信号的成功率。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包括:若第一检测结果指示第一Wi-Fi信号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中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时,确定广播第一Wi-Fi信号,该方式可以实现为属于同一目标制造商的设备转发Wi-Fi信号,且无需一一添加每个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减少存储的信息。
根据第一方面,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包括:若第一检测结果指示第一Wi-Fi信号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则获取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的MAC地址作为第一地址;检测第一标记数据中是否存在与第一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第一标记数据用于存储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第一电子设备不广播包含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的Wi-Fi信号;若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与第一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这样,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一标记数据共同判断是否需要广播该第一Wi-Fi信号,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减少广播的第一Wi-Fi信号无法被目标设备接收到的情况,提高有效转发第一Wi-Fi信号的概率。
根据第一方面,若检测到第一地址为接收端地址,在广播第一Wi-Fi信号之后,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则检测是否连续N次广播包含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Wi-Fi信号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若检测到连续N次广播包含第一地址的第一Wi-Fi信号且未接收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则将第一地址作为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存储于第一标记数据中。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在向第一地址转发第一Wi-Fi信号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该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即该第一地址所属设备存在未接收到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当连续多次出现未接收到该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时,将该第一地址添加至第一标记数据,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不再为该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转发Wi-Fi信号,减少该第一电子设备的无效转发的问题,降低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
根据第一方面,在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存储至少两个不同制造商的标识信息;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选取指令,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选取指令是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用户输入的选取操作生成的;根据选取指令,从存储的至少两个不同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中获取至少一个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这样,用户可以自行选取目标制造商,提高第一电子设备设置的目标设备的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在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输入至第二电子设备;存储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这样,用户可以自行设定目标设备,提高了该第一电子设备为目标设备转发信号的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括:检测第一Wi-Fi信号中是否存在与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若检测到存在,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快速识别出第一Wi-Fi信号是否由目标设备发送或识别出该第一Wi-Fi信号是否发向目标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Wi-Fi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接入点设备转发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在广播第一Wi-Fi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二Wi-Fi信号,该第二Wi-Fi信号包括目标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后生成的反馈信息;在检测到第二Wi-Fi信号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广播第二Wi-Fi信号,以供接入点设备将第二Wi-Fi信号转发至第二电子设备。这样,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转发信号实现对目标设备的控制,避免出现目标设备响应慢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不包含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且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的接收端不是第一电子设备,则丢弃第一Wi-Fi信号。这样,丢弃无用的第一Wi-Fi信号,减少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
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分别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对应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使用Wi-Fi网络的场景;
图1b是示例性示出的智能设备处于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的示意图;
图2是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例性示出的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Wi-Fi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示例性示出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例性示出的第一电子设备转发第一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智能插座在相邻两个时间片中收发信号的示意图;
图8是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中继Wi-Fi信号的示意图;
图9是示例性示出的第一电子设备存储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的过程;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基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智能插座基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记数据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12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更新第一标记数据的场景示意图;
图13为示例性示出的又一种智能插座基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记数据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14是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存储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时,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15是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增强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使用Wi-Fi网络的场景。如图1a所示,用户所在的住所包括三间房间,房间1中放置有无线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AP1以及智能电视。房间2放置有智能净水器,在房间3的门外安装有智能门铃,房间2和房间3中各安装有智能插座。每个智能设备均支持Wi-Fi功能,即每个智能设备均可以接入Wi-Fi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对接入Wi-Fi网络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手机可以通过Wi-Fi网络控制门铃打开摄像头。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也会在在穿透障碍物(如墙壁)时,信号强度大幅度减小,导致智能净水器和智能门铃不在该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或处于该Wi-Fi网络范围范围的边缘位置。这会导致净水器断线,无法被控制;或者,手机依然可以控制净水器,但是净水器的响应控制指令的速度慢,如需要等待数秒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响应控制指令,导致用户可能会不断发送控制指令,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Wi-Fi信号不稳定,也会影响净水器的状态更新。
图1b示出智能设备处于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的示意图。本示例中,假设AP1(即无线接入点设备,后文也称接入点设备)的信号覆盖区域为圆形,覆盖区域的半径为R,如图1b所示,该AP1的Wi-Fi网络范围的半径小于a,且由于净水器和门铃的位置,Wi-Fi信号需要穿透墙壁,导致该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减小,如图1b所示,该净水器和门铃处于Wi-Fi信号覆盖范围之外,导致该净水器和门铃处于掉线状态。
通常用户可以分别在房间2和房间3各设置一个路由器,以使得净水器和门铃可以正常接入Wi-Fi网络。用户还可以增加其他中继设备,以提高Wi-Fi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但是,这两种方式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增加了使用Wi-Fi网络的成本。
本申请提供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Wi-Fi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例如,智能台灯、智能插座、空调、智能音响、智能门铃、智能净水器等。该智能家居设备在接收到Wi-Fi信号后,检测该Wi-Fi信号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的信息,若存在,则通过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天线广播该Wi-Fi信号,由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天线以及Wi-Fi模块本身会对Wi-Fi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到该Wi-Fi信号,或者,使得目标设备的对端设备可以接收到该目标设备发送的Wi-Fi信号。本示例中,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广播目标设备发送的Wi-Fi信号或者广播发向目标设备的Wi-Fi信号,增加了当前Wi-Fi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
本示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显示屏幕,如空调、音响等;也可以具有音频模块,如音响、门铃等设备。图2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智能音响、智能电视等。
应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2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天线2同样对发射的信号具有放大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如图3所示为示例性示出的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Wi-Fi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Wi-Fi模块中装载Wi-Fi CPU(即Wi-Fi处理器)201,Wi-Fi CPU 201可选地为Wi-Fi模块的内核处理器,用于处理Wi-Fi相关的运算功能,例如:负责拥塞控制、载波聚合、帧过滤、密钥控制、管理帧收发等。可以理解,处理器和Wi-Fi模块200可以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也可以在不同的芯片上并通过总线连接,本申请不做限定。
继续参照图3,示例性的,Wi-Fi模块200中集成N路Wi-Fi射频电路,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本示例中,以一路Wi-Fi射频电路为例。Wi-Fi射频电路用于接入Wi-Fi网络,且该路Wi-Fi射频电路对应一套独立的媒体接入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缩写:MAC)202和物理层(英文:physical layer,缩写:PHY)203。该路Wi-Fi射频电路可用于接入2.4GHz网络,或用于接入5GHz网络。可选地,电子设备的Wi-Fi模块可以集成多路Wi-Fi射频电路,如2路Wi-Fi射频电路,以实现支持2.4GHz网络和5GHz网络。
仍参照图3,MAC 202的功能主要包括信道接入、组解帧、数据收发、加解密、节能控制。当然,MAC 202也可以通过Wi-Fi CPU 201实现,即其功能通过Wi-Fi CPU 201实现。PHY203主要实现物理层功能,如数字基带处理。
可选地,Wi-Fi模块200耦合至射频部件204,射频部件204用于将经过MAC 202和PHY 203处理后的基带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并发射,以及,将从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转化为基带信号,以供PHY 203和MAC 202做继续处理。可选地,射频部件204可以集成在Wi-Fi模块所在Wi-Fi芯片上,也可以在芯片外,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Wi-Fi CPU 201也可以由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替代或由一个独立的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代替,对于实现Wi-Fi处理的处理器的具体形态,可以是灵活可变的,图3中的各器件的数量、布局方式仅供参考,不用于做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电子设备100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以及内核层。可以理解的是,图4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应用,中继应用、报警、相机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本示例中,中继应用用于为用户指定的目标设备转发Wi-Fi信号,或向该目标设备转发Wi-Fi信号(即发送Wi-Fi信号至该目标设备)。若本示例中,电子设备为智能摄像头,该电子设备可以实现远程报警,也可以远程控制该摄像头拍摄图像。
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Wi-Fi模块、资源管理器,内容提供器等。
Wi-Fi模块可以用于管理电子设备的Wi-Fi连接,包括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维护连接以及存储目标设备的信息、更新第一标记数据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Wi-Fi驱动,蓝牙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可以理解的是,图4示出的软件结构中的层以及各层中包含的部件,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层,以及每个层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若检测到是,则执行步骤502;若检测到否,则执行步骤503。
本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具有Wi-Fi模块的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显示屏,也可以不具有显示屏。例如,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门锁、智能台灯、智能插座、智能音响、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设备。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及以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由用户预先选定,例如,如图1所示的用户住所,用户可以根据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选定房间2和房间3中的智能插座作为第一电子设备。本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智能插座、智能音响为例进行说明。
该智能插座、智能音响经过扫描、认证、关联、连接步骤,接入该第一Wi-Fi网络。智能插座、智能音响的扫描、认证、关联、连接的过程可以参见现有的电子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过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用户可以预先确定目标设备,该目标设备与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AP)已经关联。本示例中,目标设备以净水器和门铃为例。
该净水器和门铃扫描到第一Wi-Fi网络,在与该第一Wi-Fi网络的AP之间进行了认证后,该净水器和门铃分别与该第一Wi-Fi网络的AP关联。该净水器和门铃接收到该第一Wi-Fi网络的Wi-Fi信号时,即通过Wi-Fi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其他设备如手机、音响等。例如,该净水器和门铃可以在安装前与第一Wi-Fi网络的AP关联;在净水器和门铃分别与第一Wi-Fi网络的AP关联之后,并按照如图1a所示的位置安装。
如图1a所示,用户还可以先将净水器安装于房间2,将门铃安装于房间3的门外;在安装完毕之后,净水器和门铃经过扫描、认证、关联之后接入该第一Wi-Fi网络。也就是说,目标设备可以是处于第一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已接入第一Wi-Fi网络,也可以与第一Wi-Fi网络的AP关联且处于该第一Wi-Fi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设定目标设备的信息。该目标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用户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添加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每个电子设备都有唯一的MAC地址,通常标注于该电子设备上。用户在获取到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后,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将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添加于第一电子设备中。例如,用户将手机与第一电子设备(如智能插座)通信连接(如Wi-Fi直连、蓝牙连接或其他短距离通信连接的方式),用户在手机上手动输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供第一电子设备存储。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每个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其他方式存储每个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可选地,该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从服务器中下载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服务器中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由用户手动添加。
该第一Wi-Fi信号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通过AP1转发的信号,该第一Wi-Fi信号也可以是目标设备返回第二电子设备的信号。也就是说,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发向目标设备的信号也可以接收到目标设备返回的信号。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用于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例如,如图1中所示的场景中,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插座,目标设备为净水器和门铃,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场景中,同一设备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或者是第二电子设备,例如,在手机控制净水器的场景中,智能音响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在智能音响控制台灯关闭的场景中,该智能音响可以作为第二电子设备,智能插座作为第一电子设备。本示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第一Wi-Fi信号包括的控制帧,控制帧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执行特定操作。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该第一Wi-Fi信号是否包含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若包含,则确定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若检测到不包含,则确定不需要为目标设备转发该第一Wi-Fi信号。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Wi-Fi信号后,可以检测该第一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即接收端地址)中是否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或者检测该第一Wi-Fi信号的发送端地址是否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中的目的地址或发送端地址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则确定第一Wi-Fi信号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并执行步骤502。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中的目的地址不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且发送端地址与也不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则确定第一Wi-Fi信号不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并执行步骤503。该目标设备的信息可以是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是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步骤502:第一电子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中Wi-Fi模块确定广播该第一Wi-Fi信号,该Wi-Fi模块可以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通过该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天线再次放大该第一Wi-Fi信号并发射该第一Wi-Fi信号。例如,若第一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为-60dB,经过Wi-Fi模块放大处理后该第一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为-55dB;该第一电子设备的天线还可以进一步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如第一电子设备发射的第一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为-50dB。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在发射信号时,均会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无需在第一电子中增加额外的放大电路;同时,天线对发射的信号可以进一步进行放大,进而使得广播的第一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得到了加强。
步骤503: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的接收端不是第一电子设备,则执行步骤504。
具体地,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相同,若相同,则确定该第一Wi-Fi信号为发向本设备的信号。若不相同,则确定执行步骤504,即丢弃该第一Wi-Fi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先执行检测第一Wi-Fi信号是否为发向本设备的信号的步骤,即先执行检测第一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是否为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的步骤。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不是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时,检测该第一Wi-Fi信号是否包含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则执行步骤502,若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Wi-Fi信号不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则直接执行步骤504。
步骤504:第一电子设备丢弃该第一Wi-Fi信号。
下面分别介绍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AP发送的Wi-Fi信号和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目标设备发送的Wi-Fi信号时,对第一Wi-Fi信号的处理过程。
当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Wi-Fi网络的AP发送的Wi-Fi信号时,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该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是否包含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该目标设备的信息可以是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是目标设备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标地址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时,确定转发该Wi-Fi信号。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标地址不包含该目标设备的信息时,且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标地址也不包含第一电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该Wi-Fi信号。
下面结合图6具体说明该过程。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第一电子设备转发第一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为AP1,本示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插座和智能空调;目标设备包括净水器和门铃,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A。假设手机A、智能插座、智能空调、净水器和门铃均接入了第一Wi-Fi网络。该用户A欲通过手机A控制净水器关闭净水功能,用户向手机A输入关闭净水功能的指令,手机A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第一Wi-Fi网络发送控制指令1。该控制指令1的目的地址包含净水器的MAC地址。该AP1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指令1,在第一Wi-Fi网络中广播该控制指令1。智能插座和智能音响与该AP1的距离小于净水器与该AP1之间的距离。该智能插座接收到该控制指令1,检测该控制指令1中的目的地址中是否包含净水器的MAC地址。当智能插座检测到该控制指令1的目的地址包括净水器的MAC地址时,通过该智能插座的Wi-Fi模块放大包含该控制指令1的Wi-Fi信号并通过该智能插座的天线转发放大后的Wi-Fi信号。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智能插座在相邻两个时间片中收发信号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智能插座分时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该第一Wi-Fi网络的AP广播在第一Wi-Fi网络中广播信号,如图6所示的AP1假设在T1~T2时段内广播了3个Wi-Fi信号,分别记为信号A和信号B。信号A的目的地址为MAC_A,信号B的目的地址为MAC_B,信号C的目的地址为MAC_C。如图7所示,智能插座在T1~T2时刻内接收到信号A、信号B和信号C,智能插座检测到该信号A的目的地址与该智能插座的MAC地址一致,则该智能插座基于接收到信号A执行对应的操作,并向手机发送返回信号D,即该智能插座广播该返回信号D,由AP1接收到返回信号D时,向手机转发该返回信号D。该智能插座检测到信号B的目的地址与预存的智能净水器的MAC地址一致,则确定广播该信号B。该智能插座检测到信号C的目的地址与本设备的MAC地址不一致且与存储的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也不一致,则丢弃该信号C。
其中,T1~T2时刻和T2~T3时刻组成第一时间片,如图7所示,T1~T2时刻该智能插座接收信号,该接收到的信号为发向本设备的MAC地址的信息(即信号A)以及发向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的信息(即信号B),由于检测到信号C的目的地址与本申请的MAC地址不同且与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也不同,丢弃该信号C,在图7中未示出该信号D。在T2~T3时刻该智能插座广播本设备发回的信息(即信号D)以及发送目标设备的MAC的信息(即信号B)。
当第一电子设备广播了发向目标设备的信号,该目标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广播的信号,则广播返回信号(该返回信号为第二Wi-Fi信号)。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AP发送的信号类似,该第一电子设备若接收到该返回信号,检测该返回信号的发送端地址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的信息,若检测到返回信号的发送端地址中存在目标设备的信息,则确定广播该返回信号。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该返回信号的发送端地址不包含该目标设备的信息时,且检测到该返回信号的目标地址也不包含第一电设备的MAC地址,则丢弃该返回信号。
下面继续参照图7,该智能插座将信号B放大并广播,该净水器接收到该信号B(如指示关闭净水功能),该净水器响应于该信号B中的指令,关闭净水功能,并生成返回信号E(该信号E的发送端地址为MAC_B),以指示已关闭净水功能。假设该净水器在T4~T5时刻广播信号E,该智能插座在T4~T5时刻接收到信号E和信号F。AP1在T4~T5时刻广播信号F(该信号F的目的地址为MAC_A)和信号G(该信号F的目的地址为MAC_B)。
该智能插座在T4~T5时刻接收到信号E、信号F和信号G。智能插座检测到信号F的目的地址与该智能插座的MAC地址一致,则该智能插座基于接收到信号F执行对应的操作,并向手机发送返回信号F’,即该智能插座在T5~T6时刻广播该返回信号F’,由AP1接收到返回信号F’时,向手机转发该返回信号F’。该智能插座检测到信号E的发送端地址与预存的智能净水器的MAC地址一致,则在T5~T6时刻广播该信号E。该智能插座检测到信号G的目的地址与预存的智能净水器的MAC地址一致,则确定广播该信号G。
其中,T4~T5时刻和T5~T6时刻组成第二时间片,如图7所示,T4~T5时刻该智能插座接收信号,该接收到的信号包括:发向本设备的MAC的信息(即信号F)、发向目标设备的MAC的信息(即信号G)以及目标设备发回的信号(即信号E)。在T5~T6时刻该智能插座广播本设备发回的信息(即信号F’)、发向目标设备的MAC的信息(即信号G)以及目标设备发回的信息(即信号E)。
需要说明的是,该手机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信号G,提示用户净水器已关闭净水功能。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中继Wi-Fi信号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为AP1,假设智能门铃位于门外(如图1a所示),智能门铃安装有摄像头,该智能插座存储有智能门铃的MAC地址。手机A通过AP1向门铃发送开启摄像头的指令A,该智能门铃接收到发送智能门铃的指令A(即发送目标设备的MAC的信息)。该智能插座检测到该指令A的目的地址与智能门铃的MAC地址相同,则广播该指令A(即发送目标设备的MAC的信息)。该智能门铃接收到指令A,开启摄像头,生成返回信号。智能门铃广播该返回信号(即目标设备发回的信号)。该智能插座接收到该返回信号,检测到该返回信号的发送端地址与智能门铃的MAC地址一致,则确定广播该返回信号。该AP1接收到广播的返回信号,进而可以根据返回信号中的目的地址,将该返回信号发送至手机,手机响应于返回信号,提示用户摄像头已开启。
该图8中的示意图,清楚展示了该智能插座转发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实现对Wi-Fi信号的中继。
图14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存储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时,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假设智能音响在接收到用户的关闭台灯的指令A时,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A的Wi-Fi信号A。手机A指示关闭净水器的净水功能,该手机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的Wi-Fi信号B。智能音响响应于用户指示关闭门铃的摄像头的指令B时,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B的Wi-Fi信号C。如图14所示,AP1(图14中未示出该AP1)广播该三个Wi-Fi信号。其中,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为MAC_A;Wi-Fi信号B的目的地址为MAC_B,Wi-Fi信号C的目的地址为MAC_C。
如图14所示,该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A,检测该Wi-Fi信号A中是否存在与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当检测到该Wi-Fi信号A中的接收端地址与存储的MAC_A相同,则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A。该智能插座的Wi-Fi模块可以对该Wi-Fi信号进行放大,该智能插座的天线可以对该Wi-Fi信号A再次进行放大并发射该放大后的Wi-Fi信号A。
该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B,检测该Wi-Fi信号B中是否存在与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当检测到该Wi-Fi信号B中的接收端地址与存储的MAC_B相同,则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B。同理,该智能插座对Wi-Fi信号B进行放大并发射。
该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C,检测该Wi-Fi信号C中是否存在与该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当检测到该Wi-Fi信号C中不存在与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则确定不广播该Wi-Fi信号C,可以丢弃该Wi-Fi信号C。如图14所示,台灯接收到由智能插座广播的Wi-Fi信号A,净水器接收到智能插座广播的Wi-Fi信号B。台灯可以响应于Wi-Fi信号A,执行对应的操作后,广播返回信号A(即第二Wi-Fi信号)。该返回信号A可以继续通过智能插座返回AP1,由AP1转发智能音响,智能音响可以根据该返回信号A,提示用户已关闭,或,执行其他操作。
同理,净水器在执行完关闭净水功能的操作后,可以广播返回信号B,该返回信号B可以继续通过智能插座返回AP1,由AP1转发手机。
本示例中,智能插座中存储有目标设备的信息,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时,检测该Wi-Fi信号的接收端地址是否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或检测该Wi-Fi信号的发送端地址是否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在检测到Wi-Fi信号的接收端地址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或检测该Wi-Fi信号的发送端地址是否包含目标设备的信息时,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该智能插座中的Wi-Fi模块会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天线会再次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也就是说,在不额外增加中继设备的情况下,该智能插座可以对该第一Wi-Fi信号进行两次放大,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到该第一Wi-Fi信号或使得第二电子设备(如手机、智能音响、智能电视)可以通过AP接收到由目标设备发送的该第一Wi-Fi信号,进而提高了当前智能插座所处的第一Wi-Fi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了智能家居设备的响应速度,避免出现智能家居设备出现掉线的问题。。例如,如图1b所示,该第一Wi-Fi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的半径小于a;而智能插座通过执行本申请中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如图7所示,该第一Wi-Fi网络的信号范围范围的半径大于a。由于无需增加额外的中继设备,而是利用现有的智能家居设备,降低了中继Wi-Fi信号的成本。此外,本示例中,该第一电子设备转发该第一Wi-Fi信号,由于第一Wi-Fi信号携带控制帧,控制帧的吞吐量小,减小了对智能插座(即第一电子设备)的负载,功耗更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的信息包括: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存储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例如,目标制造商可以是“荣耀”、也可以是其他制造商。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可以为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组织唯一标识符”)。在任何一块网卡(NIC)中烧录的6字节MAC地址中,前3个字节用于体现OUI。
举例来说,可以由工程师通过预编译的方式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目标制造商的OUI。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其他设备传输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下面介绍两种方式。
方式一: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接入网络的情况下,由该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器下发该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方式二:该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第二电子设备与该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如USB线)、也可以是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等方式。
本示例中结合图9具体说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方式二,存储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的过程。该第二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第一电子设备以智能插座和智能音响为例。手机可以与智能插座、智能音响组成Ad-Hoc(点对点)模式。手机也可以通过AP与智能插座和智能音响进行通信。图9以该手机通过AP1与智能插座、智能音响通信为例。手机的显示界面901显示了3个制造商选项,分别为A制造商902、B制造商903和C制造商904。用户点击选项904,确定用户选择了“C制造商”,当用户点击确定按键时,生成选取指令1。该选取指令1用于指示用户选择了的制造商为“C制造商”。如图9所示,该选择指令通过AP1转发至智能门锁和智能音响。可选地,用户也可以选择2个及以上的制造商。
该智能插座和智能音响中分别都存储有三个智能家居制造商的OUI信息,分别为A制造商的OUI、B制造商的OUI和C制造商的OUI。其中,A制造商的OUI为:b019c6;B制造商的OUI为b019c7;C制造商的OUI为:F0FE6B。当智能门锁接收到选取指令1时,根据该选取指令1,从存储的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中选取C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如图9所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为F0FE6B。
同理,当智能音响接收到选取指令1时,根据该选取指令1,从存储的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中选取C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如图9所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为F0FE6B。
可选地,第二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选取的制造商的指令,获取用户选择的制造商的OUI,并向当前第一Wi-Fi网络中的每个智能家居设备传输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目标制造商的OUI)。该第一Wi-Fi网络中每个智能家居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后,保存该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智能插座基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转发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第一Wi-Fi网络的AP1广播了3个Wi-Fi信号(图10中未示出AP)。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为MAC_A;Wi-Fi信号B的目的地址为MAC_B,Wi-Fi信号C的目的地址为MAC_C。其中,MAC_A、MAC_B和MAC_C中的OUI均为F0FE6B。
该智能插座存储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为:F0FE6B。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A时,检测该Wi-Fi信号A中目的地址中是否存在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该智能插座检测到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则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A。
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B,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B。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C,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C。
需要说明的是,该智能插座的Wi-Fi模块以及天线对Wi-Fi信号A进行放大,使得广播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同理,智能插座的Wi-Fi模块以及天线对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进行放大,增强了广播的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的信号强度。
继续参照图10,假设,智能插座广播的Wi-Fi信号A、Wi-Fi信号B以及Wi-Fi信号C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包括:台灯、净水器和门铃。该台灯、净水器和门铃均接收到3个Wi-Fi信号,台灯检测到Wi-Fi信号A的MAC地址与自身的MAC地址相同,保留该Wi-Fi信号A,台灯检测到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的目的地址与台灯自身的MAC地址不同,则丢弃该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同理,净水器保留目的地址为MAC_B的Wi-Fi信号B,丢弃其他Wi-Fi信号。门铃保留目的地址为MAC_C的Wi-Fi信号,丢弃其他Wi-Fi信号。
本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保存目标制造商的OUI,通过对接收到的Wi-Fi信号中MAC地址中的OUI的识别,可以为属于目标制造商设备转发Wi-Fi信号,而无需一一存储每个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减少用户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的信息包括: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制造商的OUI和存储的第一标记数据,判断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第一Wi-Fi信号,该第一标记数据用于存储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其中,第一电子设备不广播包含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的Wi-Fi信号。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在初始状态时,该第一标记数据可以为空,该第一标记数据中也可以存储有用户输入的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第一电子设备广播该目的地址包含目标制造商的OUI的Wi-Fi信号后,判断在预设时长内该目的地址所属设备是否反馈返回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若未反馈,则进一步检测是否连续N次广播发向该目的地址的Wi-Fi信号,均未收到该目的地址所属设备反馈的返回信号;N为大于1的整数;若确定连续N次广播该目的地址的Wi-Fi信号均未收到返回信号,则将该目的地址中的MAC地址添加至第一标记数据中。可选地,N可以为2、3、4、5及以上,本示例中N以2为例进行说明。
举例来说,智能音响在接收到用户的关闭台灯的指令A时,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A的Wi-Fi信号A。手机A指示关闭净水器的净水功能,该手机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的Wi-Fi信号B。智能音响响应于用户指示关闭门铃的摄像头的指令B时,通过AP1转发包含该指令B的Wi-Fi信号C。如图11所示,AP1(图11中未示出该AP1)广播该三个Wi-Fi信号。其中,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为MAC_A;Wi-Fi信号B的目的地址为MAC_B,Wi-Fi信号C的目的地址为MAC_C。MAC_A、MAC_B和MAC_C中的OUI均为F0FE6B。
该智能插座存储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为:F0FE6B。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A时,检测该Wi-Fi信号A中目的地址中是否存在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该智能插座检测到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则确定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该Wi-Fi信号A。该智能插座在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A之后,可以记录该目的地址。
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B,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且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该MAC_B,则确定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该Wi-Fi信号B。该智能插座在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B之后,可以记录该目的地址。
当智能插座接收到Wi-Fi信号C,检测到该Wi-Fi信号的目的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且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该MAC_C,则确定需要为目标设备广播该Wi-Fi信号C。该智能插座在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C之后,可以记录该目的地址。
如图11所示,该智能插座广播Wi-Fi信号A、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虽然智能插座在广播Wi-Fi信号时会放大Wi-Fi信号,但由于台灯和门铃距离该智能插座的距离远,导致台灯和门铃均未接收到智能插座广播的三个Wi-Fi信号(即Wi-Fi信号A、Wi-Fi信号B和Wi-Fi信号C)。如图11所示,仅净水器接收到了Wi-Fi信号B,并丢弃Wi-Fi信号A和Wi-Fi信号C。
如图12所示,该净水器响应于该Wi-Fi信号B中的指令B,关闭了净水功能,并生成了返回信号(即Wi-Fi信号D),该Wi-Fi信号D中的发送端地址为MAC_B。该净水器广播该Wi-Fi信号D。该智能插座接收到该Wi-Fi信号D,在预设时长内(如0.2秒)检测到该Wi-Fi信号D的发送端地址中的OUI与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即F0FE6B)一致且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该MAC_B,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B。智能插座可以记录该本次接收到MAC_B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的信息。
由于在预设时长内,智能插座未接收到MAC_A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则可以记录本次未接收到MAC_C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的信息。同理,该智能插座未接收到MAC_C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可以记录本次未接收到MAC_C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的信息。记录信息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接收端MAC地址 是否接收到该MAC地址发回的Wi-Fi信号
MAC_A
MAC_B
MAC_C
MAC_A
MAC_B
MAC_C
如表1所示,该智能插座检测到已连续两次未接收到MAC_A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则将该MAC_A存储于第一标记数据中。该智能插座检测到已连续两次未接收到MAC_C所属设备返回的Wi-Fi信号,则将该MAC_C存储于第一标记数据中。如图12所示,该第一标记数据此时包括了MAC_A和MAC_C。
参照图13所示,当下一次AP1再次广播了三个Wi-Fi信号,智能插座检测到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则检测该第一标记数据中是否存在与MAC_A一致的地址,当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存在MAC_A,则确定不广播该Wi-Fi信号A。智能插座检测到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且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MAC_B,则确定广播该Wi-Fi信号B。智能插座检测到Wi-Fi信号A的目的地址包含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且检测到第一标记数据中存在MAC_C,则确定不广播该Wi-Fi信号C。即如图13所示,该智能插座广播Wi-Fi信号B,丢弃了Wi-Fi信号A和Wi-Fi信号C。
本示例中,目标设备在接收到Wi-Fi信号后,需要发送返回信号;基于此,智能插座每次向目标设备转发Wi-Fi信号后,检测是否会接收到该目标设备发回的返回信号;若智能插座连续多次向同一目标设备转发了Wi-Fi信号后,均未接收到该目标设备发回的返回信号,则可以确定该目标设备无法接收到经过智能插座放大的Wi-Fi信号,将该目标设备标记为非目标设备,以使得智能设备不在转发接收端为被标记为非目标设备的Wi-Fi信号,降低智能插座的负载和功耗,同时,也实现了自动更新目标设备和非目标设备,减少用户的操作,减小智能插座转发的工作量。
图15为示例性示出的电子设备使用Wi-Fi网络的场景。如图15所示,用户所在的住所包括三间房间,房间1中放置有无线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AP1以及智能电视。房间2放置有智能净水器,在房间3的门外安装有智能门铃,房间2和房间3中各安装有智能插座。每个智能设备均支持Wi-Fi功能,即每个智能设备均可以接入Wi-Fi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对接入Wi-Fi网络的之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手机可以通过Wi-Fi网络控制门铃打开摄像头。如图15所示,智能插座检测接收到的Wi-Fi信号1包含净水器的信息,则放大该Wi-Fi信号1并广播该Wi-Fi信号1,使得净水器可以接收到该Wi-Fi信号1。智能插座检测到接收到的Wi-Fi信号2包含门铃的信息,则将该Wi-Fi信号2放大后进行广播,使得门铃可以接收到该Wi-Fi信号2。
相比于图1a中门铃和净水器无法接收到Wi-Fi信号的场景,本示例中无需增加额外的中继设备,即可实现增强Wi-Fi信号的目的,提高了Wi-Fi信号的信号覆盖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进行二级中继,例如,需要转发的Wi-Fi信号为信号2,智能插座作为第一级中继设备,第一次转发该信号2,智能音响接收到该信号2时,检测到信号2的接收端为门铃,则继续转发该信号2。同理,门铃在响应于信号2,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依次经过智能音响和智能插座,返回AP。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已接入第一Wi-Fi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Wi-Fi信号,根据所述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所述目标设备为与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接入点设备关联的设备;
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则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括:
获取存储的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检测所述第一Wi-Fi信号是否包含所述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一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含所述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括:
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指示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含所述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则获取包含所述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的MAC地址作为第一地址;
检测第一标记数据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的MAC地址,所述第一标记数据用于存储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广播包含所述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的Wi-Fi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标记数据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地址相同的MAC地址,则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地址为接收端地址,在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则检测是否连续N次广播包含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Wi-Fi信号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检测到连续N次广播包含所述第一地址的第一Wi-Fi信号且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地址所属设备返回的第二Wi-Fi信号,则将所述第一地址作为非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存储于所述第一标记数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至少两个不同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选取指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选取指令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用户输入的选取操作生成的;
根据所述选取指令,从存储的至少两个不同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中获取至少一个制造商的标识信息作为目标制造商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是由用户输入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存储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设备的MAC地址;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Wi-Fi信号和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Wi-Fi信号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设备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
若检测到存在,则确定第一电子设备需要为所述目标设备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Wi-Fi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由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设备转发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执行目标操作;
在广播所述第一Wi-Fi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二Wi-Fi信号,所述第二Wi-Fi信号包括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所述目标操作后生成的反馈信息;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Wi-Fi信号包含所述目标设备的信息,广播所述第二Wi-Fi信号,以供所述接入点设备将所述第二Wi-Fi信号转发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Wi-Fi信号不包含预设的目标设备的信息且检测到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接收端不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则丢弃所述第一Wi-Fi信号。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
CN202310206814.XA 2023-02-27 2023-02-27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35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6814.XA CN117135719A (zh) 2023-02-27 2023-02-27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6814.XA CN117135719A (zh) 2023-02-27 2023-02-27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719A true CN117135719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6814.XA Pending CN117135719A (zh) 2023-02-27 2023-02-27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571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9076A1 (zh) * 2008-03-06 2009-09-11 阿尔卡特朗讯 无线中继网络中为移动终端选择通信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1852A (zh) * 2015-08-27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利用无人机实现的智能中继系统及方法
CN106161161A (zh) * 2016-08-29 2016-11-23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居灯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7573378U (zh) * 2017-11-21 2018-07-03 成都煜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9151782A (zh) * 2018-08-14 2019-01-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家居设备的wifi信号中继方法及系统
CN11071957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信号中继方法、装置、放大器及存储介质
CN115407864A (zh) * 2022-09-30 2022-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9076A1 (zh) * 2008-03-06 2009-09-11 阿尔卡特朗讯 无线中继网络中为移动终端选择通信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71852A (zh) * 2015-08-27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利用无人机实现的智能中继系统及方法
CN106161161A (zh) * 2016-08-29 2016-11-23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家居灯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07573378U (zh) * 2017-11-21 2018-07-03 成都煜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9151782A (zh) * 2018-08-14 2019-01-04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家居设备的wifi信号中继方法及系统
CN110719572A (zh) * 2019-09-25 2020-01-21 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信号中继方法、装置、放大器及存储介质
CN115407864A (zh) * 2022-09-30 2022-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0058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12787685B (zh) 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97779B (zh)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089638B2 (en) Mobil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s thereof
EP3152933B1 (en)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with a partner device
WO2020173375A1 (zh) 一种多智能设备联动控制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KR20160021046A (ko) 통신 태그를 구비한 디바이스의 사용자에 의한 조작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대응하는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사용자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EP41354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vice connection on basis of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
CN111315035B (zh) WiFi网络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1161522B (zh) 处理遥控数据的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遥控系统
CN114629932B (zh) 电子设备间的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295762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239573A (ja) 無線通信仲介装置,無線通信仲介プログラム,avシステム
CN113660650A (zh) 设备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7214137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6349205A (zh) 一种批量配置家居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13423145A (zh)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5719A (zh) Wi-Fi信号增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6123217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080844B (zh) 一种寻呼分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336731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devices and positions of devices in an IoT environment
US20180083796A1 (en) Connec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Terminal Device
CN111917886B (zh) 智能设备数据迁移方法、装置以及智能设备
CN115879142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2078A (zh) WiFi接入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