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043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0431A
CN117130431A CN202210542798.7A CN202210542798A CN117130431A CN 117130431 A CN117130431 A CN 117130431A CN 202210542798 A CN202210542798 A CN 202210542798A CN 117130431 A CN117130431 A CN 117130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very
housing
sliding
shell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2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27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04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996 priority patent/WO20232215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0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0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及回收机构。其中第二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的底壁设有通孔。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板与回收带,回收板固设于柔性屏的另一端,回收板设有贯穿通孔并位于滑动槽内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抵接滑动槽的底壁;回收带的一端固设于回收板,回收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壳体并固设于第一壳体。通过第一限位部与滑动槽底壁的抵接配合,从而防止回收板朝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拱起,提高回收板的平整度。还可进一步防止回收板及柔性屏与其它壳体进行摩擦接触,从而损坏各个部件。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滑卷式电子设备因可滑卷的特性可改变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滑卷式电子设备通常采用回收机构来实现柔性屏的回收。但目前回收机构中的回收板会出现起拱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及回收机构,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同,且所述滑动槽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柔性屏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端部绕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板与回收带,所述回收板固设于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回收板设有贯穿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所述回收带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回收板,所述回收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回收板与回收带的配合可起到回收柔性屏的作用,即当第二壳体朝向靠近第一壳体的方向滑动时,回收板可通过回收带将位于第二壳体一侧的部分柔性屏重新回收至第二壳体的另一侧。并且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壳体上开设滑动槽与通孔同时在回收板上设置凸起部,并在凸起部的周侧设置第一限位部,以使第一限位部可抵接至滑动槽的底壁上。这样便可利用第一限位部与滑动槽底壁的抵接配合,从而防止回收板朝远离第二壳体的方向起拱,提高回收板的平整度。还可进一步防止回收板及柔性屏与其余的壳体进行摩擦接触,从而损坏各个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回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去除柔性屏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7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1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安装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结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板与第二限位部的受力示意图。
标号说明:
回收机构-1,电子设备-2,回收板-10,凸起部-11,第一限位部-12,第二限位部-13,回收带-20,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滑动槽-41,底壁-410,侧壁-411,第一子侧壁-411a,第二子侧壁-411b,通孔-42,安装孔-43,柔性屏-50,安装件-60,安装部-61,滑动部-62,容置空间-63,滑槽-64,滑块-65,凸柱-66,装配孔-67,弹性件-70,转动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随着用户与市场对手机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区域”的需求,智能手机产业正迎来形态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例如手机产品的显示屏形态从最初的硬屏发展到柔性屏,从小屏到大屏,从静态机构到运动机构,近期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研发的折叠屏、卷轴屏、滑卷屏等。显示屏形态的发展对安装显示屏的手机结构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例如滑卷式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可拉伸与缩小,实现显示屏显示面积的变化。通过内部的驱动机构,使驱动机构安装在固定壳体与滑动壳体上,利用驱动机构使滑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运动。在固定壳体一侧的屏是固定不可移动的,滑动壳体一侧的屏一直延伸到滑动壳体的端部再绕至滑动壳体的另一侧,使屏位于滑动壳体的内外两侧但并不固定。当滑动件运动时屏可随着滑动壳体的运动实现显示面积的变化。
当电子设备从闭合至展开时,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壳体朝远离固定壳体的方向滑动,以使为滑动壳体另一侧的部分柔性屏运动至滑动壳体的一侧,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当电子设备从展开至闭合时,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壳体朝靠近固定壳体的方向滑动,此时电子设备可通过回收机构来使位于滑动壳体一侧的部分柔性屏重新运动至滑动壳体的另一侧。但由于柔性屏的原因或者回收机构中回收板自身的原因,回收板会朝向远离滑动壳体的方向起拱,导致回收板和/或柔性屏与其他壳体(例如电池盖)产生摩擦,导致回收板、柔性屏、电池盖磨损严重,降低了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一并参考图1-图1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回收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去除柔性屏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图7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图10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配合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柔性屏50、及回收机构1,所述第二壳体4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0,所述第二壳体40设有滑动槽41,所述滑动槽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相同,且所述滑动槽41的底壁410设有通孔42;所述柔性屏5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0与所述第二壳体40的一侧,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壳体40远离第一壳体30的端部绕至所述第二壳体40的另一侧。所述回收机构1包括回收板10与回收带20,所述回收板10固设于所述柔性屏50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回收板10设有贯穿所述通孔42并位于所述滑动槽41内的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12,所述第一限位部12抵接所述滑动槽41的底壁410;所述回收带20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回收板10,所述回收带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40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回收机构1(Recycling agency)可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2,可选地,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方式仅以电子设备2为手机进行示意性说明。
电子设备2包括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及柔性屏50,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设备2只包括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及柔性屏50,只不过利用第一壳体30、第二壳体40、及柔性屏50和回收机构1配合便可解决起拱的问题。
其中,第一壳体30与第二壳体40为电子设备2的部分壳体,主要用于装设和保护各种各样的结构件。其中第二壳体40滑动连接第一壳体30,换句话说,第二壳体40可相对第一壳体30滑动。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壳体30为固定壳体,第二壳体40为滑动壳体,第一壳体30与第二壳体4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滑动连接。至于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施方式在此并不进行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2还可包括其他壳体例如第三壳体(图中未示出)。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40可为设形成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柔性屏50,回收机构1等其他结构件。换句话说,柔性屏5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40与第三壳体之间。
并且第二壳体40上设有滑动槽41,且滑动槽41的延伸方向(如图9中D方向所示)与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如图3中D1方向与图7中D方向所示)相同,即滑动槽41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相同,保证当第二壳体40滑动时位于滑动槽41内的结构件也可协同运动,防止出现干涉等问题。另外,在滑动槽41的底壁410上还开设有可连通收容空间的通孔42,便于后续的结构件从收容空间进入滑动槽41内。
柔性屏50是电子设备2中起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其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30与第二壳体40的一侧,另一端从从所述第二壳体40远离第一壳体30的端部绕至所述第二壳体40的另一侧。换句话说,柔性屏50位于第一壳体30与第二壳体40的内外两侧,正是利用上述设置才可实现后续的滑卷功能。可选地,柔性屏50的另一端可位于第二壳体40与第三壳体之间即位于收容空间内。
至于本实施方式的回收机构1主要包括回收板10与回收带20。其中回收板10主要用于为回收带20提供装设机构,即回收板10是回收带20与柔性屏50中间的桥梁。回收板10固设于柔性屏50的另一端即回收板10固设于位于收容空间内的柔性屏50的端部。回收带20的一端固设于回收板10上,另一端穿过第二壳体40并固设于第一壳体30上。这样利用上述结构便可实现柔性屏50的回收功能。具体地,当电子设备2从闭合至展开的过程中,第二壳体40朝远离第一壳体30的方向滑动,导致柔性屏50受到第二壳体40远离第一壳体30端部的制约使位于第二壳体40另一侧的柔性屏50运动至第二壳体40的一侧从而增加电子设备2的显示面积,此时柔性屏50的另一端通过回收板10待着回收带20向外运动。当电子设备2从展开至闭合的过程中,第二壳体40朝靠近第一壳体30的方向滑动,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壳体40不动,第一壳体30朝靠近第二壳体40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一壳体30便可带动回收带20的另一端随同运动,进而带动回收带20的一端通过回收板10拉动柔性屏50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一壳体30的方向运动,以使位于第二壳体40一侧的部分柔性屏50重新运动至第二壳体40的另一侧,减小电子设备2的显示面积。
另外,回收板10上设有凸起部11,凸起部11贯穿通孔42并位于滑动槽41内。同时凸起部11的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2可抵接滑动槽41的底壁410。这样便可利用第一限位部12与滑动槽41底壁410的抵接配合,从而防止回收板10朝远离第二壳体40的方向起拱,即防止回收板10与柔性屏50朝第三壳体的方向靠近,防止回收板10与柔性屏50和第三壳体接触,从而造成磨损甚至出现损坏的问题。换句话说,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限位部12与滑动槽41底壁410的配合可限制回收板10在电子设备2厚度方向上的运动,即限制了Z向(如图12所示)的运动,防止柔性屏50背面起拱。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以一个回收板10上设有两个回收带20进行示意性说明,两个回收带20沿着回收板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请再次参考图11-图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2转动连接所述凸起部11,所述回收板10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限位部12相对所述滑动槽41的底壁410滑动与转动。
在设置了第一限位部12的基础上行,本实施方式还可使第一限位部12转动连接凸起部11。换句话说,第一限位部12可进行自转即第一限位部12可相对凸起部11进行转动。从上述内容可知在电子设备2的运动过程中,即电子设备2从闭合至展开的过程或从展开至闭合的过程中,在第二壳体40的运动过程中回收板10也会相对第二壳体40进行滑动从而实现柔性屏50的卷入或卷出。因此设于回收板10上的凸起部11及设于凸起部11周侧的第一限位部12也同样会在滑动槽41内进行滑动。本实施方式使第一限位部12转动连接凸起部11,这样便可使回收板10运动时第一限位部12除了与滑动槽41的底壁410滑动外,还可与滑动槽41的底壁410转动。这样便可将回收板10在运动时第一限位部12与滑动槽41底壁410的滑动摩擦力转换为滚动摩擦力,从而降低第一限位部12与滑动槽41底壁410的摩擦力。另外,此时第一限位部12的转动方向可以理解为垂直于底壁410的抵接面。其中底壁410的抵接面指的是底壁410与第一限位部12抵接的表面。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12可也固设于凸起部11的周侧,即第一限位部12与凸起部11保持相对静止,第一限位部12不会相对凸起部11进行转动,但这同样可使回收板10相对第二壳体40滑动。
请一并参考图1-图2、图11、及图13。图13为图1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板10设有贯穿所述通孔42并位于所述滑动槽41内的第二限位部13,所述第二限位部13抵接所述滑动槽41的侧壁411。
在第一限位部12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可增设第二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13可设于回收板10上并贯穿通孔42位于滑动槽41内,且第二限位部13抵接滑动槽41的侧壁411。利用第二限位部13与滑动槽41的侧壁411相互配合,使第二限位部13顶住滑动槽41的侧壁411从而限制回收板10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的位移,即限制回收板10Y向(如图13所示)的位移,进一步限制回收板10的起拱,减小回收板10中间的起拱变形量。
换句话说,第二限位部13抵接滑动槽41的侧壁411,当回收板10欲要起拱时,第二限位部13会紧密抵接侧壁411,侧壁411会给予回收板10一个反向的拉力(如图13中F1所示),该拉力会使回收具有展平的趋势,同样可减小回收板10的起拱问题。
请一并参考图11与图14,图14为图11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4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411a与第二子侧壁411b,所述第一子侧壁411a相较于所述第二子侧壁411b更靠近所述第二壳体40的中心,所述第二限位部13抵接于所述第一子侧壁411a。
由于滑动槽4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411a与第二子侧壁411b去,且第一子侧壁411a相较于所述第二子侧壁411b更靠近所述第二壳体40的中心(如图11中O所示),即第一子侧壁411a更靠内,第二子侧壁411b更靠外。本实施方式可使第二限位部13抵接于第一子侧壁411a上,这样当回收板10若要起拱时第二限位部13可立即与侧壁411紧密抵接从而对回收板10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防止回收板10起拱。
请再次参考图11、图13-图1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部13转动连接所述回收板10,所述回收板10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限位部13相对所述滑动槽41的侧壁411滑动与转动。
在增设了第二限位部13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可使第二限位部13转动连接回收板10,换句话说第二限位部13可进行自转即第二限位部13可相对回收板10进行转动。从上述内容可知在电子设备2的运动过程中,即电子设备2从闭合至展开的过程或从展开至闭合的过程中,在第二壳体40的运动过程中回收板10也会相对第二壳体40进行滑动从而实现柔性屏50的卷入或卷出。因此设于回收板10上的第二限位部13也同样会在滑动槽41内进行滑动。本实施方式使第二限位部13转动连接回收板10,这样便可使回收板10运动时第二限位部13除了与滑动槽41的侧壁411滑动外,还可与滑动槽41的侧壁411转动。将回收板10在运动时第二限位部13与滑动槽41侧壁411的滑动摩擦力转换为滚动摩擦力,从而降低第二限位部13与滑动槽41侧壁411的摩擦力。另外,此时第二限位部13的转动方向可以理解为平行于底壁410的抵接面,或者垂直于侧壁411的低级面。其中侧壁411的抵接面指的是侧壁411与第二限位部13抵接的表面。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13也可固设于回收板10上,即第二限位部13与回收板10保持相对静止,第二限位部13不会相对回收板10进行转动,但这同样可使回收板10相对第二壳体40滑动。
请一并参考图6、图10、及图15,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机构1还包括安装件60与弹性件70,所述安装件60固设于第一壳体30,所述回收带20的所述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件60,所述弹性件70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件60,所述弹性件7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0;所述弹性件7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并能通过所述安装件60给予所述回收带20的所述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30方向的拉紧力。
回收机构1除了包括上述回收板10与回收带20外还可包括安装件60与弹性件70,其中安装件60固设于第一壳体30,回收带20的另一端固设于安装件60。因此上述内容提及的回收带20的另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30在本实施方式使通过安装件60来进行过渡。弹性件70的一端可连接于安装件60上,弹性件70的另一端可连接第一壳体30。可选地,弹性件70与安装件60和第一壳体30的连接关系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抵接。
并且弹性件7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弹性形变状态可以为压缩状态也可以为拉伸状态。处于弹性形变状态的弹性件70能够通过安装件60给予所述回收带20的所述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30方向的拉紧力(如图6与图10中F2所示)。换句话说,弹性件70给予回收带20在X向(如图6与图10所示)的拉紧力,该拉紧力也通过回收带20在X向拉紧回收板10,进一步减小回收板10的起拱变形。
请参考图16,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安装件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60包括安装部61与滑动部62,所述安装部61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30,所述安装部61具有容置空间63,所述滑动部62设于所述容置空间63内;所述滑动部62与所述安装部61通过滑槽64与滑块65配合连接,所述滑槽64设于所述滑动部62与所述安装部61中的一者,所述滑块65设于所述滑动部62与所述安装部61中的另一者;所述弹性件70的所述一端连接滑动部62。
安装件60可包括安装部61与滑动部62,其中安装部61固设于第一壳体30且安装部61上具有容置空间63,滑动部62设于容置空间63内且滑动部62可相对安装部61进行滑动。滑动部62与安装部61的滑动可通过滑槽64与滑块65配合连接。其中滑槽64设于滑动部62与安装部61中的一者,滑块65设于滑动部62与安装部61中的另一者。当滑槽64设于滑动部62时滑块65设于安装部61,当滑槽64设于安装部61时滑块65设于滑动部62。本实施方式仅以滑槽64设于安装部61滑块65设于滑动部62进行示意性说明。
另外,当所述滑块65设于所述滑动部62,所述滑槽64设于所述安装部61时,所述安装部61还设有连通所述滑槽64的装配孔67,所述滑块65能够通过所述装配孔67设于所述滑槽64内。
可选地,滑动部62上还可设有凸柱66,凸柱66连接于第一壳体30,弹性件70套设于凸柱66上且弹性件70的一端抵接滑动部62,弹性件70的另一端抵接第一壳体30。
请一并参考图6、图10-图11、及图17,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40上设有安装孔43,所述回收机构1还包括转动件80,所述转动件80装设于所述安装孔43的侧壁上,所述回收带20绕至所述转动件80并通过所述安装孔43穿过所述第二壳体40。
回收机构1除了回收板10与回收带20之外还可包括转动件80,且第二壳体40上设有安装孔43。可选地,第二壳体40上的安装孔43与滑动槽41的排列方向平行于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转动件80可装设于安装孔43的侧壁上,以使转动件80可相对第二壳体40转动。回收带20可绕至转动件80上并通过上述设置的安装孔43穿过第二壳体40,从而便于回收带20穿过第二壳体40,还可利用回收带20与转动件80上的转动降低回收带20的摩擦力,提高了回收机构1运动的流畅性。
请一并参考图18-图19,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回收结构与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回收板与第二限位部的受力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收机构1包括两个回收带20,两个所述回收带2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回收板10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13,所述第二壳体40对应设有两个滑动槽41,每个所述第二限位部13抵接一个所述滑动槽41靠近另一个所述滑动槽41一侧的侧壁411。
在电子设备2中可设置两个回收带20,且两个回收带20沿垂直于第二壳体40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从上述内容可知回收板10上可设置两个第二限位部13,且每个第二限位部13抵接一个滑动槽41的侧壁411。本实施方式可使每个第二限位部13抵接一个所述滑动槽41靠近另一个所述滑动槽41一侧的侧壁411。换句话说,两个第二限位部13抵接于两个滑动槽41相互靠近的侧壁411上,这样两个侧壁411会给予两个第二限位部13相背方向的两个拉力(如图19中F1所示),从而进一步解决回收板10的起拱问题,使回收板10的中间起拱区域会受到展平的展平力(如图19中F3所示),使回收板10具有展平的趋势。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及回收机构,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同,且所述滑动槽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柔性屏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另一端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端部绕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板与回收带,所述回收板固设于所述柔性屏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回收板设有贯穿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周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所述回收带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回收板,所述回收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转动连接所述凸起部,所述回收板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所述滑动槽的底壁滑动与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板设有贯穿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所述滑动槽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与第二子侧壁,所述第一子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子侧壁更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心,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子侧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转动连接所述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运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所述滑动槽的侧壁滑动与转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回收带,两个所述回收带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回收板对应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两个滑动槽,每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一个所述滑动槽靠近另一个所述滑动槽一侧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安装件与弹性件,所述安装件固设于第一壳体,所述回收带的所述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并能通过所述安装件给予所述回收带的所述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壳体方向的拉紧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部与滑动部,所述安装部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安装部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滑动部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安装部通过滑槽与滑块配合连接,所述滑槽设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安装部中的一者,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安装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弹性件的所述一端连接滑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动部,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安装部还设有连通所述滑槽的装配孔,所述滑块能够通过所述装配孔设于所述滑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装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所述回收带绕至所述转动件并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第二壳体。
CN202210542798.7A 2022-05-18 2022-05-18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30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798.7A CN117130431A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子设备
PCT/CN2022/140996 WO2023221503A1 (zh) 2022-05-18 2022-12-2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2798.7A CN117130431A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0431A true CN117130431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3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2798.7A Pending CN117130431A (zh) 2022-05-18 2022-05-1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0431A (zh)
WO (1) WO20232215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912A (zh) * 2019-10-15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553991A (zh) * 2019-12-24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732021B (zh) * 2020-12-30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62710B (zh) * 2021-06-04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38376B (zh) * 2021-09-02 2024-03-19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拉伸式可变屏宽的移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1503A1 (zh)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8958A1 (zh) 电子设备
CN113202857B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7984533B2 (en) Dual-axis hinge mechanism
WO2021143500A1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US7595980B2 (en) Multi-configu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guiding module thereof
WO2021104024A1 (zh) 电子设备
CN113534893B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US7773376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44889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mounting slot and mounting slot door thereof
CN113643609B (zh) 显示装置
US879773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40011522A1 (en) Hing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12081A (zh) 电子设备
US8096626B2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folding drive bay door
CN117130431A (zh) 电子设备
CN113643610B (zh) 显示装置
US8254110B2 (en) Fix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424804B (zh) 電子裝置及其連接機構
CN215729498U (zh) 电子设备
US7626816B2 (en) Housing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909387B (zh) 转轴模组和电子装置
US20210140208A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CN114911307A (zh) 柔性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US1029604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splays and a hinge structure
KR20090079588A (ko) 슬라이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