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8519A -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8519A
CN117128519A CN202311174939.5A CN202311174939A CN117128519A CN 117128519 A CN117128519 A CN 117128519A CN 202311174939 A CN202311174939 A CN 202311174939A CN 117128519 A CN117128519 A CN 11712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rotary kiln
heat absorption
absorption light
ligh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49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阳
李晖
宋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g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ianh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g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ianh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g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Tianh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gl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749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8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8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2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dru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4Nozzle assemblies; Air knives; Air distributors; Blow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在回转窑外围表面布设多个吸热光管,每个吸热光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与鼓风机连接,沿回转窑长度方向吸热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总吸热光管设置于延长行程湿渣机的出渣处;其中,吸热光管与回转窑周围散发的热量进行空气热交换,鼓风机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输送至吸热光管,热空气经由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使炉渣干化减重5%,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的快速干燥。还实现炉渣干燥过程热量的高效收集和利用,降低整体结构的综合能耗。

Description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回转窑危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主要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工艺。燃烧后产生的危险废物如炉渣需采用填埋处理,填埋处理产生填埋费用,且以炉渣的自然重量计算填埋费用。
目前经回转窑及二燃室焚烧后产生的炉渣采用水进行冷却,具体通过水封保持系统负压,依此方式处理后的炉渣含水量高,造成炉渣重量较重导致填埋费用较高。即使通过复杂的结构设备来实现炉渣的干燥,不仅占地面积大,额外的能耗也较高。
因此,需要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的新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应用于危险废弃物采用回转窑焚烧的炉渣处理过程。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包括:
回转窑、吸热光管、鼓风机及延长行程的湿渣机;
在回转窑外围表面布设多个吸热光管,每个吸热光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与鼓风机连接,沿回转窑长度方向吸热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总吸热光管设置于延长行程湿渣机的出渣处;所述鼓风机产生预设风速和压强;其中,所述吸热光管与所述回转窑周围散发的热量进行空气热交换,鼓风机将所述回转窑周围的空气输送至吸热光管,所述空气经由所述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一些选例中,于回转窑窑头起始布设第一总吸热光管及与第一总吸热光管分别连接的多个吸热光管,并将所述吸热光管汇集连接于窑尾布设的第二总吸热光管上。
一些选例中,基于湿渣机设备本体延长炉渣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行程板,延长行程湿渣机的热风出风口与第二总吸热光管连接,以使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一些选例中,所述第二总吸热光管上设置多个分布出风口,
所述热风出风口与所述分布出风口连接,所述分布出风口的排布形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百叶风口、条形风口或球形风口。
一些选例中,在所述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两侧和炉渣收集处上方分别设置分布出风口。
一些选例中,所述延长行程湿渣机的下方及炉渣收集处之间设置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下方设置分布出风口和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接住颗粒度较小的残渣。
一些选例中,所述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所述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应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鼓风机收集回转窑外围周围的空气;所述鼓风机产生第一预设风速和压强;
将所述空气汇集于多个吸热光管内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一些选例中,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汇集的空气吹至炉渣时,鼓风机带动吸热光管中及吸热光管外侧的空气继续汇集进行热交换并以第二预设风速吹出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其中所述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所述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第二预设风速高于第一预设风速。
一些选例中,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吸热光管中汇集的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吹至延长行程板上的炉渣,以使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说明书实施例基于现有焚烧回转窑、刮板式湿渣机等设备,无需对焚烧回转窑进行复杂改造,通过增设基本设备(如鼓风机)及延长湿渣机本体的行程板,无需添加其他耗能或者占用体积的设备,利用回转窑外表面的散发热量对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进行快速、高效地干燥,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使炉渣干化减重5%,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另外,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单,实现热量的高效收集和利用,干燥湿炉渣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能耗更高的设备,可将回转窑外周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提升整体结构的能耗利用率,降低整体结构的综合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过程中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炉渣由出渣处至收集处的延长行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图4中,1、回转窑,2、鼓风机,3、吸热光管,4、第一总吸热光管,5、第二总吸热光管,6、延长行程湿渣机,7、分布出风口,8、振动筛,9、传送装置,10、第一延长行程,20、第二延长行程,30、第三延长行程,40、第四延长行程,50、第五延长行程,60、第六延长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示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现有技术采用回转窑对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理后的炉渣含水量较高,造成填埋处理的费用高。即使在炉渣填埋之前采用污泥干化技术对炉渣作进一步处理,如采用低温烘干、低温蒸气加热烘干、红外加热烘干等,可以减轻炉渣重量。但上述这些技术均需额外增设烘干设备并增加该项的费用,且新增设备不仅额外增加设备费用,还新增设备占用面积,导致增加维护成本等。
鉴于此,发明人发现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大部分居于230℃~350℃之间,热量以辐射的方式散失到环境中无法被利用。或者将这些热量收集后,还需将从湿渣机出来的炉渣进一步收集并利用这些热量来进行烘干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也能利用回转窑周围的热量但需利用占地面积较大或者能耗较高的添加设备来实现,成本较高。
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案:如图1所示,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包括回转窑1、吸热光管3、鼓风机2及延长行程的湿渣机6。本说明书实施例基于现有危废回转窑焚烧工艺等设备,添加一基础设备鼓风机2,在回转窑1外围表面布设多个吸热光管3,每个吸热光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4与该鼓风机连接,沿回转窑长度方向吸热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总吸热光管5设置于延长行程湿渣机6的出渣处。其中鼓风机产生高风速和高压强,鼓风机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输送至吸热光管,热空气经由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最终将干燥后的炉渣收集于炉渣箱中。吸热光管与回转窑周围散失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可保持热空气的高温温度,一些实施例中,热空气的高温温度可维持于230℃~350℃。其中吸热光管的直径相对于回转窑的直径非常小,多个吸热光管围绕回转窑外周密集布设。
本说明书实施例基于现有焚烧回转窑、刮板式湿渣机等整体设备,无需对焚烧回转窑进行复杂改造或额外添加能耗高的设备,通过增设基本设备(如鼓风机)及延长行程湿渣机本体的行程板,利用回转窑外表面散失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对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直接吹出进行快速、高效干燥,使炉渣干化减重5%,进而减少了炉渣填埋的费用。本说明书实施例整体结构简单,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使炉渣干化减重5%,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的快速干燥。还无需添加其他耗能或者占用体积的设备,实现炉渣干燥过程热量的高效收集和利用,降低整体结构的综合能耗。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回转窑、吸热光管、鼓风机及延长行程的湿渣机。具体地,在回转窑外表面布设多个吸热光管,每个吸热光管分别通过两端设置的第一总吸热光管和第二总吸热光管沿回转窑长度方向布设,具体吸热光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连接于窑头处新增设的鼓风机,吸热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总吸热光管设置于延长行程湿渣机的出渣处,鼓风机产生高风速和高压强;其中,鼓风机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输送至吸热光管,热空气经由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如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位于延长行程湿渣机的热风出风口下方。吸热光管吸收回转窑周围的散失热量进行空气热交换使吸热光管内的热空气温度维持于230℃~350℃,可高效收集及利用这些热量来干燥炉渣。
吸热光管对回转窑筒体窑壁有保温作用,更重要的是吸热光管使得筒体外壁温度高于150℃,避开低温腐蚀点,避免回转窑筒体因腐蚀造成的裂纹、开裂等安全事故,这样延长回转窑筒体的使用寿命。而且采用吸热光管相比于现有技术回收热量的比例增加约60%,进而利用这些热量来高效地干燥炉渣。
现有技术的危险废弃物处理主要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工艺。其中,回转窑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废物在回转窑内完成挥发份析出、着火及燃烧等过程,通常在回转窑窑尾配置一个二次燃烧室,固态废弃物在回转窑分解时产生燃烧气体,将未燃烧尽的可燃气体在二次燃烧室内达到完全燃烧。燃烧产生的炉渣部分由二燃室底部排出。参见图1中回转窑焚烧设备,回转窑二燃室出渣口下方设置水封,高温炉渣通过水封进入封渣水池,通过与水的直接接触来冷却后,采用湿式刮板在出渣处进行排渣,最后炉渣由出渣处传送至收集处如炉渣箱收集。因此现有技术危废回转窑处理的炉渣含水量高。
本说明书实施例收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收集并高效利用热空气来对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进行干燥,无需对焚烧回转窑等进行复杂改进,在回转窑外围周围密集布设多个吸热光管,在窑头方向设置一基础鼓风机,将热空气汇集于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以一定的高速直接吹出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无需额外添加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额外添加能耗高的设备,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并使炉渣干化减重5%,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还实现炉渣干燥过程热量的高效收集和利用,降低整体结构的综合能耗。
由于回转窑外表面的较高温度,因此将上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运行在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通过多个密集布设的吸热光管收集回转窑周围的热量,采用吸热光管相比于现有技术回收热量比例增加约60%,热量收集率高,还采用高速鼓风机结合布设于回转窑周围的多个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以更高的风速吹出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热量利用率较高,无需对焚烧回转窑等设备进行复杂改进,无需添加占地体积大或耗能高的其他设备,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实现炉渣干化减重5%,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实现了更快速地干燥单位重量的炉渣。由于本说明书实施例这一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整体结构简单,无需进行复杂改造,添加基础设备,无需占用更多地设备面积,也无需添加高能耗的设备,不仅实现热量的高效收集,在干燥过程中结合较高热量收集率的前述结构直接吹向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热量利用率较高,实现回转窑周围热量的高效利用,无需其他额外的高能耗,真正实现多余热量的再利用,整体结构耗能较低,实现双向效益,因此具有较广的适用性、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些实施例中,足够细密布设的多个吸热光管不仅用于收集回转窑周围的热量,还用于在湿渣机出渣处实现更高风速的吹出,从而更快的带走单位重量湿炉渣的水分。多个吸热光管密集布设于回转窑周围,利用其收集回转窑周围热量的同时,配合鼓风机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可实现更高风速的吹出,进而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一些实施例,鼓风机产生一高风速(即第一预设风速)和高压强,吹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热风产生第二预设速度,第二预设速度可以高于鼓风机产生的第一预设风速。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产生的第一预设风速高于现有技术普通鼓风机的风速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回转窑窑头起始分布设置第一总吸热光管及与第一总吸热光管分别连接的多个吸热光管,并将吸热光管汇集连接于窑尾布设的第二总吸热光管上。
如图1所示,围绕回转窑外围均匀或不等距间隔设置多个吸热光管,即围绕回转窑周围包裹式密集布置多个吸热光管。一些实施例中,靠近窑头设置鼓风机,于窑头起始设置鼓风机连接的第一总吸热光管以及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与鼓风机连接有多个吸热光管,上述各个分布设置的吸热光管沿回转窑长度方向于窑尾汇集,并连接于窑尾布设的第二总吸热光管上。从而使回转窑筒体表面的热空气进行高效汇集,以便后续分布吹出这些热空气来干燥延长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湿渣机设备本体延长炉渣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行程板,延长行程湿渣机的热风出风口与第二总吸热光管连接,以使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例如湿渣机为刮板式湿渣机,炉渣由二燃室底部水封刮板式湿渣机出渣处排出。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湿渣机设备本体延长炉渣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行程板,一方面加长湿渣机设备的长度方便布设多个热风出风口,以充分干燥炉渣,另一方面通过延长湿炉渣在延长行程湿渣机上的行走时间,来对炉渣进行充分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的热风出风口与第二总吸热光管连接,热空气经过吸热光管进行空气热交换以干燥由出渣处至收集处延长行程的炉渣。
相比于现有技术出渣处至收集处的现有炉渣行程,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延长出渣处至收集处的炉渣行程板,更有利于炉渣的干燥。无需对设备进行复杂的改造,通过简单延长湿渣机本体设备的行程板来实现炉渣的顺利、快速干燥,还提升回转窑外周热量的利用率。将湿炉渣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并使炉渣干化减重5%,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单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总吸热光管上设置多个分布出风口,所述热风出风口与分布出风口连接,分布出风口均匀设置,其排布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百叶风口、条形风口或球形风口等。如图2所示,第二总吸热光管(未示出)设置多个分布出风口7,如湿渣机出渣处的侧面及炉渣箱的上方等进行分布出风口7的布置,以将吸热光管内的热空气吹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总吸热光管沿窑尾方向设置分布出风口。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二总吸热光管沿窑尾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分布出风口,这些分布出风口的排布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百叶风口、条形风口或球形风口等。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炉渣排出温度及出渣处与炉渣箱的距离等,选择合适的分布出风口排布,以利于炉渣的干燥。具体根据各分布出风口排布形式的优势进行具体限定。
如图3中,热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传输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使炉渣经过出渣处至收集处的延长行程如10-60,相比于现有技术出渣处至收集处的行程进行收集,在延长的行程途中通过吹来的热空气对炉渣进行快速干化,提升热量利用率,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从而实现炉渣干化减重5%,节约了企业的填埋费用,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滴漏污染问题,减少现有的炉渣填埋场负担。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两侧和炉渣收集处上方分别设置分布出风口。
参见图2所示,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两侧及炉渣收集处的上方分别设置分布出风口7,具体地,第二总吸热光管与分布在湿渣机上热风出风口相连布设分布出风口,进一步提升热量利用率,实现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炉渣的干燥,最终将炉渣收集于炉渣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长行程湿渣机的下方及炉渣收集处上方设置振动筛,振动筛下方设置分布出风口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用于接住颗粒度较小的残渣。
具体地,为实现炉渣的全面干燥,如图2所示,延长行程湿渣机6的下方及炉渣收集处(未示出)之间设置振动筛8,振动筛的下方设置分布出风口7和传送装置9,振动筛下面通入烟气进一步干化,振动筛下设置传送装置用于接住颗粒度较小的残渣,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炉渣干化减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总吸热光管与鼓风机采用法兰、螺栓连接;多个吸热光管围绕回转窑外围表面布设,各个吸热光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回转窑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的鼓风机与第一总吸热光管连接示意,第一总吸热光管可以与鼓风机采用法兰、螺栓等固定连接,以便鼓风机从回转窑表面周围的高温空气抽取热空气,并通过吸热光管对热空气进行输送。多个吸热光管可围绕回转窑外围表面进行均匀或者不等距间隔布设,并与回转窑固定连接。其中紧固件可以包括:螺栓、螺柱、螺钉等。另一些实施例中吸热光管可与鼓风机采用软连接等方式实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
结合上述实施例,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以产生高风速和高压强。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一方面与回转窑周围散发的热量进行空气热交换,另一方面对热空气进行传送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金属光管设置光滑内壁以减小热空气的输送损耗。
结合上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如图4示例,本说明书实施例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410-步骤S420。其中步骤S410,通过鼓风机收集回转窑外围周围的空气;鼓风机产生第一预设风速和压强。步骤S420,将空气汇集于多个吸热光管内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具体地,鼓风机产生一高风速和高压强。通过鼓风机收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并将热空气汇集于多个吸热光管内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从而实现对炉渣的干燥。
由于回转窑表面温度大部分温度居于230~350℃之间,若不加以利用或者不合理利用使得热量以辐射的方式白白散失到环境中。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可采用密集布设的多个吸热光管将回转窑周围的热空气进行收集,实现热量高效收集,将热空气汇集于吸热光管内进行空气热交换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不仅减少炉渣的含水量,使炉渣干化减重5%,还可实现湿炉渣更快速、高效的干燥,实现热量的高效利用,相比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实现能耗的合理利用,提升能耗利用率。一些实施例,鼓风机产生高风速(即第一预设风速)和高压强,吹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热风产生第二预设速度,第二预设速度可以高于鼓风机产生的第一预设风速,从而实现更加快速的炉渣干燥。
一些实施例中,鼓风机包括空气悬浮鼓风机产生高风速和高压强。一些实施例中,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当汇集的热空气吹至炉渣时,鼓风机带动吸热光管外侧的热空气及吸热光管中的热空气继续汇集进行热交换并以第二预设风速吹出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从而对炉渣进行干燥。其中第二预设风速高于第一预设风速。不仅实现热空气的高效收集,还通过多个吸热光管将热空气以更高的风速吹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实现炉渣的快速、高效干燥,进一步提升热量的利用率,将干燥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实现炉渣干化减重5%,还实现炉渣干燥过程热量的高效收集和利用,降低整体结构的综合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将吸热光管中汇集的热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吹至延长行程板上的炉渣,使得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将吸热光管中汇集的热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传送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如图3中,热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传输至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使炉渣经过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如10-60,相比于现有技术从湿渣机出渣处排出炉渣落入炉渣箱的较短行程,本说明书实施例基于湿渣机设备本体延长炉渣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行程板,延长炉渣在湿渣机行走的时间,以便于充分加热,从而更好的对炉渣进行快速干化,将炉渣干燥的时间控制于半小时实现炉渣干化减重5%,相比于利用额外占地面积的其他设备或能耗高的其他设备,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可实现单位重量湿炉渣更加快速的干燥,提升热量利用率,整体结构的能耗综合利用较低,实现双向效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后面说明的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是对应的,描述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包括:
回转窑、吸热光管、鼓风机及延长行程的湿渣机;
在回转窑外围表面布设多个吸热光管,每个吸热光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总吸热光管与鼓风机连接,沿回转窑长度方向吸热光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总吸热光管设置于延长行程湿渣机的出渣处;所述鼓风机产生预设风速和压强;
其中,所述吸热光管与回转窑周围散发的热量进行空气热交换,鼓风机将所述回转窑周围的空气输送至吸热光管,所述空气经由所述吸热光管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回转窑窑头起始布设第一总吸热光管及与第一总吸热光管分别连接的多个吸热光管,并将所述吸热光管汇集连接于窑尾布设的第二总吸热光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湿渣机设备本体延长炉渣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行程板,延长行程湿渣机的热风出风口与第二总吸热光管连接,以使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总吸热光管上设置多个分布出风口,
所述热风出风口与所述分布出风口连接,所述分布出风口的排布形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百叶风口、条形风口或球形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两侧和炉渣收集处上方分别设置分布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行程湿渣机的下方及炉渣收集处之间设置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下方设置分布出风口和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接住颗粒度较小的残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所述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
8.一种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鼓风机收集回转窑外围周围的空气;所述鼓风机产生第一预设风速和压强;
将所述空气汇集于多个吸热光管内进行热交换并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汇集的空气吹至炉渣时,鼓风机带动吸热光管中及吸热光管外侧的空气继续汇集进行热交换并以第二预设风速吹出用于干燥延长行程湿渣机出渣处的炉渣;其中所述鼓风机采用空气悬浮鼓风机,所述吸热光管采用金属光管;第二预设风速高于第一预设风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方法还包括:
将吸热光管中汇集的空气通过分布出风口吹至延长行程板上的炉渣,以使炉渣经过延长行程湿渣机由出渣处至炉渣收集处的延长行程进行干燥。
CN202311174939.5A 2023-09-12 2023-09-12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7128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4939.5A CN117128519A (zh) 2023-09-12 2023-09-12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4939.5A CN117128519A (zh) 2023-09-12 2023-09-12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8519A true CN117128519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4939.5A Pending CN117128519A (zh) 2023-09-12 2023-09-12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8519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14049U (zh) * 2021-11-15 2022-03-22 江苏晶旭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废回转焚烧炉含水炉渣的余热烘干装置
CN217635656U (zh) * 2022-05-19 2022-10-21 山东清博生态材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热风干燥炉渣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114049U (zh) * 2021-11-15 2022-03-22 江苏晶旭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废回转焚烧炉含水炉渣的余热烘干装置
CN217635656U (zh) * 2022-05-19 2022-10-21 山东清博生态材料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窑热风干燥炉渣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9346B (zh) 一种利用余热产生高温循环空气的污泥烘干及处理系统
CN104772114B (zh) 一种有机吸附饱和活性炭再生装置
CN108317864B (zh) 一种水泥窑深度余热回收协同垃圾焚烧系统
CN104923042B (zh) 一种烟气脱水的间壁回转窑装置
CN102284467A (zh) 等离子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400532A (zh) 一种以煤热解为先导的多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02788355A (zh) 湍流式危险废物热解焚烧炉
CN203615314U (zh) 一种半密闭矿热炉节能利用新系统
CN203116031U (zh) 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烟气余热焚烧污泥的系统
CN105737166A (zh) 一种热解气化炉循环控制系统
CN110280075B (zh) 一种沥青回收料加热设备及热能利用方法
CN202532903U (zh) 硫铁矿制酸排渣热回收设备系统
CN117128519A (zh) 危废回转窑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4079746U (zh) 一种热干化系统
CN203036646U (zh) 一种含油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CN202109741U (zh) 一种利用余热产生高温循环空气的污泥烘干及处理系统
CN105174678A (zh) 生活污泥热解处理工艺
CN104004533A (zh) 一种小颗粒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
CN204901732U (zh) 一种组合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4329676A (zh) 流化床污泥焚烧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777466Y (zh) 蓄热式网带连续污泥干燥窑
CN206008355U (zh) 一种用微波加热器加热锅炉烟气的装置
CN107676771B (zh) 一种强化燃烧系统
CN205851553U (zh) 一种撬装式土壤修复装置
CN108842029A (zh) 一种转炉烟气全干式集尘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