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4153A -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4153A
CN117124153A CN202311124802.9A CN202311124802A CN117124153A CN 117124153 A CN117124153 A CN 117124153A CN 202311124802 A CN202311124802 A CN 202311124802A CN 117124153 A CN117124153 A CN 117124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inding
hub bearing
pin ho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48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守友
邓绍辉
黄臻
朱道国
张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gjie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gji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gjie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gjie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248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4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4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41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36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5Feeding or manipul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24B41/061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axially supporting turning workpieces, e.g. magnetically, pneumatical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06Surface hardening
    • C21D1/09Surface hardening by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by particle 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2Heat-treating apparatus with a cooling or quenching 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34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tyres; for ri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装配于安装底板上的两组行进滑座,行进滑座上装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以用于轴向定位轮毂轴承内圈的两端,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分别与对应转角调控组件保持联动。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板上的多组收放组件,各组收放组件上分别装配有内侧主磨削组件、外侧磨削组件、销孔主磨削组件、非圆外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表面淬火组件;以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各处进行磨削处理,并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为干预以及人工成本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对轮毂轴承内圈的磨削及表面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轮毂轴承的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是汽车生产、装配、行驶过程中的重要部件,以保证轮毂的稳定运转以及装配,轮毂轴承的外圈与汽车悬挂结构相连,内圈通过滚珠、限位架装配于外圈中,并与轮毂固定连接,对于从动轮而言,所装配轮毂轴承的内圈为实心件,对于驱动轮而言,所装配轮毂轴承的内圈轴心处设有花键槽,以实现轮毂轴承内圈与输出半轴的连接。
轮毂轴承的内圈为轮毂轴承的管件部件,起到支撑轮毂和传递扭矩的作用,轮毂轴承的内圈生产质量直接关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轮毂轴承内圈需要经过浇铸坯料、切削工艺后,还需要对其表买进行磨削和淬火处理,以保证轮毂轴承内圈的精准度、刚性。
在对轮毂轴承内圈的传统处理工艺中,磨削工艺多由工作人员手动配合完成,不仅增加了人力投入,也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在对其进行磨削处理后还需要进行高温淬火,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轮毂轴承内圈的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为干预以及人工成本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对轮毂轴承内圈的磨削及表面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轮毂轴承的产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安装底板以及装配于安装底板上的两组行进滑座,两组所述行进滑座上分别装配有保持同轴相对布置的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所述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分别用于轴向定位轮毂轴承内圈的两端,所述行进滑座上均装配有转角调控组件,所述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分别与对应转角调控组件保持联动。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板上的多组收放组件,各组收放组件上分别装配有内侧主磨削组件、外侧磨削组件、销孔主磨削组件、非圆外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表面淬火组件;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外侧磨削组件、销孔主磨削组件、非圆外磨削组件分别对固定于主定位卡盘上的轮毂轴承内圈外端槽、外表面、装配销孔、减重缺口进行磨削加工;所述内侧副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分别对固定于副定位卡盘上的轮毂轴承内圈内端槽、装配销孔进行磨削加工;所述表面淬火组件用于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进行淬火处理。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两组行进滑座能够在安装底板沿相同轴线稳定、独立滑动,以实现所加工的轮毂轴承内圈在同轴布置的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上相互转换,保证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能够带动所固定的轮毂轴承内圈经过各收放组件,借助其上装配的各加工组件对轮毂轴承内圈进行相应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安装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中转动安装有两组平行布置的调节丝杠,所述安装底板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两组一号电机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保持动力连接,两组所述行进滑座均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中并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保持旋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转角调控组件能够带动对应的主定位卡盘或副定位卡盘稳定转动以及特定角度翻转的调整,以实现控制其上固定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同步运行,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两组所述行进滑座上固接有转动支架,所述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转动安装于对应的转动支架上,所述转角调控组件包括二号电机、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所述二号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行进滑座上,且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上均固接有传动锥齿轮,且传动锥齿轮与对应驱动锥齿轮保持啮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收放组件在安装底板上稳定装配,并有效控制内侧主磨削组件、外侧磨削组件、销孔主磨削组件、非圆外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表面淬火组件进行收放,以完成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处理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安装支架、一号伸缩气缸、装配底座,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上并架设于所述导向滑槽两侧,所述一号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顶部并竖直向下布置,所述装配底座布置于一号伸缩气缸底部并与一号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在收放组件上装配的各组件在对轮毂轴承内圈进行处理时,为避免所产生的碎屑外散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安装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架设于所述导向滑槽外围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开设有进出通口各组所述收放组件均布置于防护罩内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内侧主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外侧磨削组件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上稳定装配,能够分别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外端槽、内端槽、外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均包括有一号连接座、连接竖板、二号伸缩气缸,所述一号连接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上,所述二号伸缩气缸固定于一号连接座底部并沿横向布置,连接竖板固接至二号伸缩气缸的活动端。
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内侧副磨削组件分别包括内侧主磨削头、内侧副磨削头,所述内侧主磨削头、内侧副磨削头通过固定螺栓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竖板上,所述内侧主磨削头朝向主定位卡盘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的外端槽保持贴合,所述内侧副磨削头朝向副定位卡盘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的内端槽保持贴合。
所述外侧磨削组件包括外侧磨削头,所述外侧磨削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对应的装配底座上并与轮毂轴承内圈的外表面保持贴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销孔主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上稳定装配,能够分别对轮毂轴承内圈的装配销孔正反两侧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销孔主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均包括有二号连接座、三号电机,所述二号连接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上,所述三号电机固定安装于二号连接座底部并沿横向布置。
所述销孔主磨削组件、销孔副磨削组件分别包括销孔主磨削头、销孔副磨削头,所述销孔主磨削头、销孔副磨削头分别与对应的三号电机动力连接并与装配销孔保持贴合,所述销孔主磨削头朝向主定位卡盘布置,所述销孔付磨削头朝向副定位卡盘布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非圆外磨削组件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上稳定装配,保证其对装配盘上的减重缺口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非圆外磨削组件包括三号连接座、四号电机,所述三号连接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上,所述四号电机固定安装于三号连接座底部并沿横向布置,所述非圆外磨削组件还包括动连接至四号电机上的磨削盘。
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表面淬火组件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上稳定装配,保证其对轮毂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进行全方面淬火处理,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表面淬火组件包括四号连接座,所述四号连接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装配至所述装配底座上;所述表面淬火组件还包括固定装配于四号连接座上的激光发射头、隔热挡板,所述激光发射头沿水平径向布置,所述隔热挡板布置于激光发射头的激光路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定位卡盘、副定位卡盘配合作业,能够实现轮毂轴承内圈在两组卡盘上转化,以方便对轮毂轴承内圈的不同部位进行磨削加工,行进滑座、转角调控组件、收放组件以及各组磨削组件、表面淬火组件的配合作业,能够自动化完成轮毂轴承内圈各表面的磨削加工,自动化完成轮毂轴承内圈表面面的淬火处理,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为干预以及人工成本的投入,能够有效提高对轮毂轴承内圈的磨削及表面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轮毂轴承的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除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行进滑座在导向滑槽中配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定位卡座在行进滑座上配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副定位卡座在行进滑座上配套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轮毂轴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轮毂轴承内圈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不同类型收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内侧主磨削组件在装配底座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外侧磨削组件在装配底座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销孔主、副磨削组件在装配座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非圆外磨削组件在装配座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内侧副磨削组件在装配底座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表面淬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板、11导向滑槽、12调节丝杠、13一号电机、14防护罩、141进出通口、2行进滑座、201让位通孔、202转动支架、211主定位卡盘、212副定位卡盘、213夹爪、22转角调控组件、221二号电机、222驱动锥齿轮、223传动锥齿轮、3收放组件、31安装支架、32一号伸缩气缸、33装配底座、401一号连接座、402连接竖板、403二号伸缩气缸、404导向杆、405二号连接座、406三号电机、407三号连接座、408四号电机、409四号连接座、41内侧主磨削组件、411内侧主磨削头、42外侧磨削组件、421外侧磨削头、43销孔主磨削组件、431销孔主磨削头、44非圆外磨削组件、441磨削盘、45销孔副磨削组件、451销孔副磨削头、46内侧副磨削组件、461内侧副磨削头、47表面淬火组件、471激光发射头、472隔热挡板、48固定螺栓、5轮毂轴承内圈、51外端槽、52内端槽、53外表面、54装配盘、541装配销孔、542减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14,并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各技术方案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作业流程、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安装底板1以及装配于安装底板1上的两组行进滑座2,两组行进滑座2上分别装配有保持同轴相对布置的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分别用于轴向定位轮毂轴承内圈5的两端,行进滑座2上均装配有转角调控组件22,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分别与对应转角调控组件22保持联动。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板1上的多组收放组件3,各组收放组件3上分别装配有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销孔副磨削组件45、内侧副磨削组件46、表面淬火组件47;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分别对固定于主定位卡盘211上的轮毂轴承内圈5外端槽51、外表面53、装配销孔541、减重缺口542进行磨削加工;内侧副磨削组件46、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对固定于副定位卡盘212上的轮毂轴承内圈5内端槽52、装配销孔541进行磨削加工;表面淬火组件47用于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进行淬火处理。
轮毂轴承内圈5的结构主要包括设置于两端的外端槽51、内端槽52,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用于装配滚珠、限位架以实现与轮毂轴承的转动配合,外侧还设有装配盘54以用于刚性连接轮毂,在装配盘54上均匀开设有装配销孔541,方便通过贯穿布置的螺栓与轮毂固定组合,而在装配盘54上还开设有布置于装配销孔541周围的减重缺口542。
在加工初始,借助人工或机械臂将轮毂轴承内圈5固定装配于主定位卡盘211上,由主定位卡盘211上的夹爪213以外扩姿态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内端槽52进行固定。
在控制主定位卡盘211以及配套行进滑座2行进过程中,与主定位卡盘211上装配的转角调控组件22配合,并顺序借助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模组件、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端槽51、外表面53、装配销孔541、减重缺口542进行磨削加工。
然后通过行进滑座2带动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彼此靠近,进而将固定至主定位卡盘211行的轮毂轴承内圈5装配于副定位卡盘212上,由副定位卡盘212上的夹爪213以外扩姿态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端槽51进行固定。
在控制副定位卡盘212以及配套行进化滑座行进过程中,与副定位卡盘212上装配的转角调控组件22配合,并顺序借助内侧副磨削组件46、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内端槽52、装配销孔541进行磨削加工。
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从装配销孔541的两端伸入内侧,以对装配销孔541的内壁进行磨削加工。
最后,由副定位卡盘212以及配套行进滑座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表面淬火组件47上,由表面淬火组件47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进行淬火处理,之后由副定位卡盘21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下料工位处,借助人工或机械臂将磨削及外表面53加工后的轮毂轴承内圈5从副定位卡盘212上卸下,完成一次轮毂轴承内圈5的处理工序。
实施例2
为保证两组行进滑座2能够在安装底板1沿相同轴线稳定、独立滑动,以实现所加工的轮毂轴承内圈5在同轴布置的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上相互转换,保证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能够带动所固定的轮毂轴承内圈5经过各收放组件3,借助其上装配的各加工组件对轮毂轴承内圈5进行相应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安装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槽11,导向滑槽11中转动安装有两组平行布置的调节丝杠12,安装底板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3,两组一号电机13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12保持动力连接,两组行进滑座2均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11中并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12保持旋接。
在两组行进滑座2上均开设有让位通孔201,两组调节丝杠12中,其中一组与对应行进滑座2保持旋接,而另外一组贯穿让位通孔201布置且与行进滑座2不发生空间干涉,以保证两组行进滑座2的运行不受另外调节丝杠12干扰,进而保证两组一号电机13在带动对应调节丝杠12运转时,能够带动对应行进滑座2在导向滑槽11中稳定行进。
以控制行进滑座2上装配的滚古轴承内圈能够经过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销孔副磨削组件45、内侧副磨削组件46、表面淬火组件47完成表面处理工艺。
在两组行进滑座2彼此靠近时,能够实现轮毂轴承内圈5从主定位卡盘211向副定位卡盘212上转移。
为保证转角调控组件22能够带动对应的主定位卡盘211或副定位卡盘212稳定转动以及特定角度翻转的调整,以实现控制其上固定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同步运行,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两组行进滑座2上固接有转动支架202,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转动安装于对应的转动支架202上,转角调控组件22包括二号电机221、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223,二号电机221固定安装于行进滑座2上,且二号电机2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上均固接有传动锥齿轮223,且传动锥齿轮223与对应驱动锥齿轮保持啮合。
在二号电机221带动驱动锥齿轮运转时,能够驱动传动锥齿轮223以及与传动锥齿轮223固接的主定位卡盘211或副定位卡盘212进行稳定转动,在设定二号电机221转动圈数后,能够带动主定位卡盘211或副定位卡盘212转动特定角度,由此实现对装配于主定位卡盘211或副定位卡盘212上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转姿态进行有效控制。
实施例3
为保证收放组件3在安装底板1上稳定装配,并有效控制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销孔副磨削组件45、内侧副磨削组件46、表面淬火组件47进行收放,以完成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处理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收放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1、一号伸缩气缸32、装配底座33,安装支架31固定安装于安装底板1上并架设于导向滑槽11两侧,一号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31顶部并竖直向下布置,装配底座33布置于一号伸缩气缸32底部并与一号伸缩气缸3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装配底座33底部用于装配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销孔副磨削组件45、内侧副磨削组件46、表面淬火组件47,以保证以上各组件在收放组件3上稳定安装。
在一号伸缩气缸32收缩时能够带动装配底座33以及其上装配的组件上行,让出下方空间以保证行进滑座2上装配的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轮毂轴承内圈5、转角调控组件22能够正常通过。
在一号伸缩气缸32伸长时能够带动装配底座33上配套的组件下行,并与运行至此处的轮毂轴承内圈5配合,以完成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相关加工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表面淬火组件47的体积、重量较大,因此用于装配淬火组件的安装支架31、装配底座33尺寸较大,且对应一号伸缩气缸32装配有两组,以保证表面淬火组件47的稳定升降。
在收放组件3上装配的各组件在对轮毂轴承内圈5进行处理时,为避免所产生的碎屑外散影响周围环境质量,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安装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架设于导向滑槽11外围的防护罩14,防护罩14的两端开设有进出通口141各组收放组件3均布置于防护罩14内侧。
防护罩14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外溅,而进出通口141能够保证行进滑座2以及其上装配的各部件自由进出防护罩14。在防护罩14上还可连接排风管,排风管上装配抽气泵,以将防护罩14内侧的空气以及碎屑一并外排,并对碎屑进行统一收集。
实施例4
为保证内侧主磨削组件41、内侧副磨削组件46、外侧磨削组件42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3上稳定装配,能够分别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端槽51、内端槽52、外表面53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内侧主磨削组件41、内侧副磨削组件46均包括有一号连接座401、连接竖板402、二号伸缩气缸403,一号连接座401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装配底座33上,二号伸缩气缸403固定于一号连接座401底部并沿横向布置,连接竖板402固接至二号伸缩气缸403的活动端。
内侧主磨削组件41、内侧副磨削组件46分别包括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通过固定螺栓48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竖板402上,内侧主磨削头411朝向主定位卡盘211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端槽51保持贴合,内侧副磨削头461朝向副定位卡盘212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内端槽52保持贴合。
外侧磨削组件42包括外侧磨削头421,外侧磨削头421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对应的装配底座33上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保持贴合。
在行进滑座2带动主定位卡盘211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内侧主磨削组件41的斜下方后,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内侧主磨削组件41下行,通过控制对应的二号伸缩气缸403伸长以使内侧主磨削头411伸入外端槽51中并保持贴合,在转角调控组件2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稳定转动时,内侧主磨削头411能够对外端槽51内壁磨削平整。
在行进滑座2带动主定位卡盘211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外侧磨削组件42正下方后,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外侧磨削组件42下行,在转角调控组件2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稳定转动时,外侧磨削头421能够对其外表面53进行磨削平整。需要说明的是,外侧磨削头421仅能够对装配盘54的两侧面进行磨削加工。
在行进滑座2带动副定位卡盘212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内侧副磨削组件46的斜下方方后,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内侧副磨削组件46下行,通过控制对应的二号伸缩气缸403伸长以使内侧副磨削头461伸入内端槽52中并保持贴合,在转角调控组件2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稳定转动时,内侧副磨削头461能够对内端槽52内壁磨削平整。
为保证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能够在对应二号伸缩气缸403的带动下沿轴向稳定滑动,在连接竖板402上还固接有横向布置的导向杆404,且导向杆404滑动插接于对应一号连接座401上,借助导向杆404能够提高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对轮毂轴承内圈5加工的精确度。
实施例5
为保证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3上稳定装配,能够分别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装配销孔541正反两侧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均包括有二号连接座405、三号电机406,二号连接座405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装配底座33上,三号电机406固定安装于二号连接座405底部并沿横向布置。
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包括销孔主磨削头431、销孔副磨削头451,销孔主磨削头431、销孔副磨削头451分别与对应的三号电机406动力连接并与装配销孔541保持贴合,销孔主磨削头431朝向主定位卡盘211布置,销孔付磨削头朝向副定位卡盘212布置。
在行进滑座2带动主定位卡盘211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销孔主磨削组件43斜下方后,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销孔主磨削组件43下行,通过转角调控组件22带动轮毂轴承转动,以使各组装配销孔541与销孔主磨削头431水平相对,在控制行进滑座2以及主定位卡盘211运行,以使对应装配销孔541与销孔主磨削头431嵌套插接后,启动三号电机406带动销孔主磨削头431运转,以完成对装配销孔541内壁的磨削加工。
销孔副磨削头451对装配销孔541的磨削加工同样遵从上述运行步骤,区别在于销孔主磨削头431从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侧端向内侧端运动插入装配销孔541,而销孔副磨削头451从轮毂轴承内圈5的内侧端向外侧端运动插入装配销孔541,能够对销孔两端的倒角进行磨削加工。
实施例6
为保证非圆外磨削组件44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3上稳定装配,保证其对装配盘54上的减重缺口542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非圆外磨削组件44包括三号连接座407、四号电机408,三号连接座407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装配底座33上,四号电机408固定安装于三号连接座407底部并沿横向布置,非圆外磨削组件44还包括动连接至四号电机408上的磨削盘441。
在行进滑座2带动主定位卡盘211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行至非圆外磨削组件44正下方后,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非圆外磨削组件44下行,以使磨削盘441与减重缺口542贴合,通过控制转角调控组件22、对应收放组件3的一号伸缩气缸32配合作业,并在四号电机408带动磨削盘441稳定转动的过程中,对各减重缺口542的外表面53进行磨削加工。
实施例7
为保证表面淬火组件47能够在对应收放组件3上稳定装配,保证其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进行全方面淬火处理,对此提供有如下技术方案。
表面淬火组件47包括四号连接座409,四号连接座409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装配至装配底座33上;表面淬火组件47还包括固定装配于四号连接座409上的激光发射头471、隔热挡板472,激光发射头471沿水平径向布置,隔热挡板472布置于激光发射头471的激光路径上。
在行进滑座2带动副定位卡盘212以及其上装配的轮毂轴承内圈5运运行至表面淬火下方时,控制对应的收放组件3运行以带动表面淬火组件47下行,以使激光发射头471、隔热挡板472分别处于轮毂轴承内圈5的两侧,在由转角调控组件22带动轮毂轴承内圈5转动的同时控制行进滑座2缓慢移动,由激光发射头471发出的激光束能够照射至轮毂轴承外表面53以对局部进行快速加热,由于轮毂轴承内圈5未被激光束照射的区域温度低,利用扩散冷却的原理使加热部位快速冷却,达到表面淬火的处理效果。
而隔热挡板472的设置能够避免激光发射头471照空后隔绝激光束的照射路径,避免损坏周围部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以及装配于安装底板(1)上的两组行进滑座(2),两组所述行进滑座(2)上分别装配有保持同轴相对布置的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所述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分别用于轴向定位轮毂轴承内圈(5)的两端,所述行进滑座(2)上均装配有转角调控组件(22),所述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分别与对应转角调控组件(22)保持联动;
还包括装配于安装底板(1)上的多组收放组件(3),各组收放组件(3)上分别装配有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销孔副磨削组件(45)、内侧副磨削组件(46)、表面淬火组件(47);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41)、外侧磨削组件(42)、销孔主磨削组件(43)、非圆外磨削组件(44)分别对固定于主定位卡盘(211)上的轮毂轴承内圈(5)外端槽(51)、外表面(53)、装配销孔(541)、减重缺口(542)进行磨削加工;所述内侧副磨削组件(46)、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对固定于副定位卡盘(212)上的轮毂轴承内圈(5)内端槽(52)、装配销孔(541)进行磨削加工;所述表面淬火组件(47)用于对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进行淬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槽(11),所述导向滑槽(11)中转动安装有两组平行布置的调节丝杠(12),所述安装底板(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3),两组一号电机(13)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12)保持动力连接,两组所述行进滑座(2)均滑动安装于导向滑槽(11)中并分别与两组调节丝杠(12)保持旋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行进滑座(2)上固接有转动支架(202),所述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转动安装于对应的转动支架(202)上,所述转角调控组件(22)包括二号电机(221)、驱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223),所述二号电机(221)固定安装于所述行进滑座(2)上,且二号电机(221)的输出轴上固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主定位卡盘(211)、副定位卡盘(212)上均固接有传动锥齿轮(223),且传动锥齿轮(223)与对应驱动锥齿轮保持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3)包括安装支架(31)、一号伸缩气缸(32)、装配底座(33),所述安装支架(31)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并架设于所述导向滑槽(11)两侧,所述一号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31)顶部并竖直向下布置,所述装配底座(33)布置于一号伸缩气缸(32)底部并与一号伸缩气缸(3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架设于所述导向滑槽(11)外围的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的两端开设有进出通口(141)各组所述收放组件(3)均布置于防护罩(14)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41)、内侧副磨削组件(46)均包括有一号连接座(401)、连接竖板(402)、二号伸缩气缸(403),所述一号连接座(401)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33)上,所述二号伸缩气缸(403)固定于一号连接座(401)底部并沿横向布置,连接竖板(402)固接至二号伸缩气缸(403)的活动端;所述内侧主磨削组件(41)、内侧副磨削组件(46)分别包括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所述内侧主磨削头(411)、内侧副磨削头(461)通过固定螺栓(48)分别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竖板(402)上,所述内侧主磨削头(411)朝向主定位卡盘(211)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端槽(51)保持贴合,所述内侧副磨削头(461)朝向副定位卡盘(212)布置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内端槽(52)保持贴合;所述外侧磨削组件(42)包括外侧磨削头(421),所述外侧磨削头(421)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对应的装配底座(33)上并与轮毂轴承内圈(5)的外表面(53)保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均包括有二号连接座(405)、三号电机(406),所述二号连接座(405)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33)上,所述三号电机(406)固定安装于二号连接座(405)底部并沿横向布置;所述销孔主磨削组件(43)、销孔副磨削组件(45)分别包括销孔主磨削头(431)、销孔副磨削头(451),所述销孔主磨削头(431)、销孔副磨削头(451)分别与对应的三号电机(406)动力连接并与装配销孔(541)保持贴合,所述销孔主磨削头(431)朝向主定位卡盘(211)布置,所述销孔付磨削头朝向副定位卡盘(212)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外磨削组件(44)包括三号连接座(407)、四号电机(408),所述三号连接座(407)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于所述装配底座(33)上,所述四号电机(408)固定安装于三号连接座(407)底部并沿横向布置,所述非圆外磨削组件(44)还包括动连接至四号电机(408)上的磨削盘(44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淬火组件(47)包括四号连接座(409),所述四号连接座(409)通过固定螺栓(48)固定装配至所述装配底座(33)上;所述表面淬火组件(47)还包括固定装配于四号连接座(409)上的激光发射头(471)、隔热挡板(472),所述激光发射头(471)沿水平径向布置,所述隔热挡板(472)布置于激光发射头(471)的激光路径上。
CN202311124802.9A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Withdrawn CN117124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4802.9A CN117124153A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4802.9A CN117124153A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4153A true CN117124153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4802.9A Withdrawn CN117124153A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41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0790A (zh) * 2023-12-13 2024-03-01 江门市广进铸锻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外圆自动化磨削设备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0790A (zh) * 2023-12-13 2024-03-01 江门市广进铸锻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外圆自动化磨削设备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24153A (zh) 一种轮毂轴承内圈磨削及表面处理设备
WO2021047142A1 (zh) 一种复合激光切管机
CN113523317B (zh) 一种大型屏蔽主泵密封环的清除装置及清除方法
CN113909919B (zh) 一种加工前轴双主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CN20768191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钻攻铣床
CN117182593B (zh) 一种多功能机床底座
CN205732288U (zh) 一种分传动直驱式三辊y型轧机
CN106424970A (zh) 一种数控滚齿机
CN21392494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半轴的高稳定性淬火装置
CN105710132A (zh) 一种分传动直驱式三辊y型轧机
CN113334082A (zh) 一种桥壳总成法兰螺纹孔多轴钻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393198U (zh) 一种环形薄壁导弹壳体的加工设备
CN110014216A (zh) 一种钻头用自动化高频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16233A (zh) 用于舱体非连续内型面加工的立式加工机床
CN112846822A (zh) 一种环形薄壁导弹壳体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9227148A (zh) 双头加工车磨一体式机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14525386A (zh) 一种乘用车轮毂热处理用的可调式喷淋淬火装置及方法
CN114453750A (zh) 一种空心零构件的增减材双工位同步加工方法及装置
CN220863233U (zh) 一种具有双独立铣楦机构的铣楦机
CN114453749A (zh) 一种空心零构件的多工位同步快速成形方法及装置
CN206335158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定模板的镗床
CN107962394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钻攻铣床及其操作方法
CN219787667U (zh) 一种多主轴多工位数控机床
CN114850809B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内花键齿轮的制造方法
CN219074491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侧铣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