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6427B -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6427B
CN117116427B CN202311360808.6A CN202311360808A CN117116427B CN 117116427 B CN117116427 B CN 117116427B CN 202311360808 A CN202311360808 A CN 202311360808A CN 117116427 B CN117116427 B CN 117116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unidirec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08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16427A (zh
Inventor
汪待发
郭根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chuang Key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chuang Key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chuang Key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chuang Key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08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6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6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6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16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6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06F3/04855Interaction with scrollba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3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lo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76/00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A61B2576/02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 A61B2576/026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or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organ or body part for the bra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22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tactile sense, e.g. vib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1/00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 A61M2021/0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 A61M2021/0044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ight sense
    • A61M2021/005Other devices or methods to cause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by mechanical, optical, or acoustical means, e.g. for hypnosis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sense, or stimulus by the sight sense images, e.g. vide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在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响应于用户基于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双向康复训练。如此,能够准确地把握由单向康复训练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提高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训练为患者通过努力提高脑活跃度的方式调节动画中反馈主体的运动轨迹,以获得相应的训练成绩,从而根据训练成绩来直观地展示神经反馈训练的结果。这种单向调控的训练方法,不能够就患者降低脑活跃度以达到放松状态的调节能力进行反馈。同时,当患者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持续稳定地获得较高的训练结果时,由于训练结果一直处于稳定且较高的状态,导致患者存在失去训练积极性的情况,致使医生无法进一步了解患者当前的训练状态和训练效果。
此外,在患者执行神经反馈训练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执行每一轮训练任务的结果进行分析,来对患者在执行下一轮训练任务时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但是,在医生的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医生无法准确地对患者执行下一轮训练任务时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其能够提供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单向康复训练难度,以能够通过逐步的增加单向康复训练的单向训练难度,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并在单向训练成果达到要求后,及时地由单向康复训练切换为双向康复训练,能够准确地把握由单向康复训练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使患者在执行康复训练任务时保持较高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执行康复训练任务的训练效果;同时,在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方便了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匹配患者定制符合该患者自身状况的训练任务,如选择继续单向康复训练还是进入双向康复训练,在选择继续单向康复训练时可再次进入配置界面修改第一难度值,以为后续单向康复训练进行难度适配性的调整,进一步增强了神经反馈康复训练内容的可调整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所述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与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以接收由所述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所述处理器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其中,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在所述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的步骤: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其中,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在所述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能够提供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用户通过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并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用户通过配置界面上的配置项,直接对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提高了对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的效率,以能够通过逐步的增加单向康复训练的单向训练难度,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其次,处理器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将单向训练成果与单向训练目标进行比较,在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提示框,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由单向康复训练切换成双向康复训练或者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一方面,处理器根据单向训练结果,自动判断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相比于用户自行针对单向训练成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确认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使康复训练的过程更加的标准化,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减轻了用户对单向训练成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负担,方便了医生根据患者实际的情况匹配患者定制符合该患者自身状况的训练任务,如选择继续单向康复训练还是进入双向康复训练,在选择继续单向康复训练时可再次进入配置界面修改第一难度值,以为后续单向康复训练进行难度适配性的调整,进一步增强了神经反馈康复训练内容的可调整性;另一方面,医生和患者基于提示框能够直观地看到将要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从而使医生准备好对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时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在患者执行的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提供双向康复训练,以使得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基于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时的双向训练结果,来对患者的相关联脑区的生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说明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类似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组件的不同示例。附图通过举例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大体上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样的实施例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具有用于实现本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步骤的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穷尽或排他的实施例。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提示框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成果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患者在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反馈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包括第一配置项、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的预设显示区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修改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本申请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在本申请中,各个步骤在图中所示的箭头仅仅作为执行顺序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执行顺序,执行顺序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合并执行,可以分解执行,可以调换顺序,只要不影响执行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
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装置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装置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包括处理器103和接口101,所述接口101与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102通信连接以接收由所述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102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具体地,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102至少包括头帽104,头帽104用于佩戴在患者的头部。例如,头帽104可以具有多个用于传输近红外光和/或接收近红外光的探头。其中,多个探头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可为发射探头或接收探头,每一对成对布设的探头可形成一个探测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发射探头可以对应于多个接收探头;或者反过来,一个接收探头对应于多个发射探头;其中,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匹配其成对的关系根据探头的布设位置、所要检测的脑功能区域等的具体要求而定。
其中,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102可以是外接的独立设备,也可以是内置于神经反馈康复装置的模块。例如,通过所述接口101来接收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102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所述接口1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适配器、电缆连接器、串行连接器、USB连接器、并行连接器、高速数据传输适配器等,例如光纤、USB 3.0、雷电接口(Thunderbolt)等,无线网络适配器,诸如WiFi适配器、电信(3G、4G/LTE等)适配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口101可以为网络接口,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可以通过接口101连接到网络,例如但不限于局域网或因特网。
其中,如图1(b),所述处理器103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105。具体地,在患者执行康复训练任务之前,用户(例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创建康复训练任务。例如,在启动神经反馈康复装置之后,进入到呈现寻宝小船、擀面皮、旅行热气球等不同动画类型的康复训练任务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界面上的创建任务的按钮来激活创建任务,在激活创建任务之后,以弹窗的方式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105。
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所述单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且在休息阶段处于放松状态,无需对大脑活跃水平进行调节,以此可以使患者专注于上调训练的同时,能够在休息阶段得到放松,以延长患者参与训练的时长,得到更为准确和稳定的训练结果。在进一步可选地实施例中,包括多组上调训练和休息阶段,上调训练和休息阶段间隔进行,避免患者因持续训练出现疲惫感。其中,休息阶段的界面展示可以是静态的画面,也可以是不涉及任何训练内容的动态画面。
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训练,双向康复训练中处于下调训练的阶段可以与单向康复训练中的休息阶段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神经康复反馈训练中的双向康复训练通常被设定为在单向康复训练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的前提下选择或提示进入的,故而,双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可以等同于单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在单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的前提下,进入双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是不会存在较大的训练效果差异的,故而双向康复训练的侧重点一般在于下调训练,通过不会出现太大训练效果差异的上调训练使患者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激励,以避免患者在进行下调训练过程中存在因下调训练结果不理想而导致失去训练兴趣的情况发生。在进一步可选地实施例中,包括多组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间隔进行,以延长患者参与训练的时长,得到更为准确和稳定的训练结果。
神经反馈康复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器(未示出),显示器可以用于提供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105,以及患者执行康复训练任务或执行其他训练任务时显示界面。显示器例如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等离子显示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例如还可以是便携式的笔记本电脑或Pad。
在所述配置界面105上的预设显示区106,显示配置项107,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107,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具体来说,配置界面105上还可以包括个人信息显示区(未示出),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个人信息显示区中输入患者的个人信息,还可以包括采集通道显示区(未示出),以显示患者执行康复训练任务时的相关联脑区的采集通道。对于配置界面105上显示的内容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其中,在所述预设显示区106上显示配置项107,该配置项107可以是输入框,用户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想要配置的第一难度值的具体数值。或者,配置项107可以是拖动数值条,该拖动数值条中具有拖动滑块,拖动滑块所处的位置对应具体的数值,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所述滑块在拖动数值条上移动,来对第一难度值进行配置。对于所述配置项107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107对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即可。
在用户通过配置项107对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配置,并对配置的第一难度值进行确认之后,向患者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也就是说,处理器103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107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患者每执行完一轮单向康复训练后,还可以返回到配置界面105,通过配置项107对执行的下一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配置。
其中,所述第一训练难度由第一难度值确定。所述神经反馈康复装置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未示出),通过扬声器播放用于提示患者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或其他训练的语音。例如,语音提示“请执行想象左手抓握”,以提示患者通过执行想象左手抓握来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患者可以执行想象左手或右手抓握的任务、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或者其他任务来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可以根据患者的脑功能状况而定。再例如,语音提示“请放松”,以提示患者在休息阶段时处于放松状态,无需进行大脑活跃水平的调节。
第一难度值用于反映患者通过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来使得大脑活跃水平达到期望水平时的难易程度,第一难度值的值越大,意味着通过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来使得大脑活跃水平达到期望水平的难度越大,需要更努力地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来提高血氧浓度值。下文中的第二难度值、第三难度值与所述第一难度值的含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103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具体地,在患者执行单向康复训练的反馈界面上,呈现与其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相关联显示的动画,该动画可以是热气球在上升过程中获取货币、藤蔓伸缩、鱼浮游吃食等。
以患者执行左手抓握的单向康复训练,以及热气球在上升过程中获取货币为示例性说明。其中,热气球随着患者在想象左手抓握运动的过程中的血氧浓度的升高而上升,热气球上升的高度不同,会触碰到不同高度上的目标。热气球的升降运动与患者执行想象左手运动时血氧浓度值的升降动态的相关,热气球上升的高度可以用于反映患者的大脑活跃水平。热气球上升的高度越高,大脑活跃水平越高。热气球在升降过程中,会触碰到不同高度上的目标,处于不同高度上的目标具有不同的价值,可以根据热气球触碰到的目标的数量以及各个目标对应的价值得到相应的分数。例如,处理器103统计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热气球触碰到的处于不同高度的目标的数量以及得到的分数,此时,触碰到的目标的数量和分数即可以作为单向训练成果。当然,所述单向训练成果不限于此,仅以此作为示例性说明。
该实施例中,对于单向训练目标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数量、分数或者时间。所述单向训练目标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也可以是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默认值。所述单向训练目标能够反映出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其大脑活跃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即使进一步提高执行下一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也无法使得其大脑活跃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图2,在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以弹窗的形式呈现提示框201,在提示框201中显示“已达到单向训练目标,是否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文字提示。用户通过点击“是”,则自动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如果点击“否”,则继续提供单向康复训练。此外,在提示框201中的文字提示还可以是“已达到单向训练目标,将自动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处理器103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201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如此,处理器103根据单向训练结果,自动判断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相比于用户自行针对单向训练成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确认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时机,使康复训练的过程更加的标准化且合理化,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减轻了用户对单向训练成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负担;另一方面,医生和患者基于提示框201能够直观地看到将要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同时使医生准备好对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时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进行分析。此外,用户基于该实施例提供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能够提高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效率,并有利于实现由单向康复训练向双向康复训练的自动切换,避免了人工误判导致患者长时间执行单向康复训练而丧失信心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201,医生选择继续单向康复训练时可再次进入配置界面105修改第一难度值,以为后续单向康复训练进行难度适配性的调整,进一步增强了神经反馈康复训练内容的可调整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训练,其中,大脑活跃水平与所述接口101接收到的近红外数据相关联,所述近红外数据用于确定所述患者执行相应训练任务时的大脑活跃水平。具体来说,以患者执行想象左手抓握的康复训练任务为示例进行说明,在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在上调训练的阶段时,患者执行想象左手抓握的上调训练,基于近红外数据得到的血氧浓度值随着想象左手抓握的运动而上升,从而反映出患者的大脑活跃水平随着想象左手抓握的升高而上调。在上调训练结束之后进入到下调训练的阶段,此时,患者执行放松调控的下调训练,血氧浓度值随着患者执行放松调控的下调任务而下降,从而反映出患者的大脑活跃水平随着放松调控的执行而下调。
通过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患者既能够执行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任务,又能够执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任务,发明人发现,通过让患者交替地执行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丰富了患者的训练行为和训练目标。相较于进行停滞在较高水平的单向训练,进行双向训练中的大脑活跃水平的交替上调和下调的良好执行,能够进一步、全面的改善脑功能状况,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
进一步地,用户还可以通过所述配置项107对患者执行的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的难度值进行配置,处理器103响应于用户通过配置项107配置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的难度值,提供与所述难度值相对应的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
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获取患者在执行所述上调训练时的上调训练成果,以及在执行所述下调训练时的下调训练成果,并将所述上调训练成果和下调训练成果共同在成果显示界面进行显示。以训练成果为得分情况进行示例性说明,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成果显示界面300中共同显示了患者执行上调训练时的上调训练成果,以及执行下调训练时的下调训练成果。例如,成果显示界面300显示上调训练成果为265分,下调训练成果为168分,上调训练成果和下调训练成果的总分为433分。用户基于成果显示界面300中呈现的上调训练成果和下调训练成果,能够知晓为患者在执行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时配置的难度值是否合适。如图3,下调训练成果只有168,远低于满分500,则用户能够基于此直观地判断出为患者执行下调训练配置的难度值较大,需要降低执行下一轮双向康复训练时的下调训练对应的难度值,以提高患者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信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在患者执行所述下调训练时的反馈界面上,呈现反馈主体相对于不同价值的目标构成的矩阵进行升降运动的动画,升降到的高度对应显示的目标被所述反馈主体触碰而采集到,其中,所述反馈主体的运行动态与所述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关联。具体地,如图4所示,依然以热气球402作为反馈主体,在矩阵403中进行升降运动作为动画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反馈界面401上,显示热气球402和不同价值的目标404构成的矩阵403。患者通过执行放松调控来执行下调训练,其大脑活跃水平随着下调训练的执行而变化。热气球402的运行动态与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大脑活跃水平相关联,大脑活跃水平升高则热气球402在矩阵403中上升,大脑活跃水平降低则热气球402在矩阵403中下降。如此,用户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在执行下调训练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康复训练结果。
当然,用于反映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的形式不限于反馈主体(例如图4示出的热气球402)的运动情况,例如还可以直接以血氧浓度值的变化来呈现大脑活跃水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404包括第一目标、价值高于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目标以及价值高于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三目标,具体地,如上所述,依然以热气球402作为反馈主体,以旅行热气球作为动画,以目标404为货币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目标可以是铜币,第二目标可以是银币,第三目标可以是金币,且铜币、银币、金币的价值依次增加。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依次由上向下排布,以使得在患者执行下调训练的过程中,患者通过放松调控来使得反馈主体下降,获取到处于下层的价值更高的第三目标。
其中,两个第一目标的价值大于一个第二目标的价值,小于一个第三目标的价值,两个第二目标的价值大于一个第三目标的价值。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患者在执行下调训练的过程中,反馈主体分别触碰到的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的触碰数量以及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各自的价值进行计算,以得到第一目标的得分、第二目标的得分以及第三目标的得分;基于各个目标404的得分,得到下调训练成果并在成果显示界面300与上调训练成果一同显示。
上述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的价值的设定增加了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同时,通过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对代表不同分值的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进行排布,以对训练效果进行直观有效的记录,形成训练信息记录,并为后续的训练提供参考,方便调整下一轮单向康复训练和/或双向康复训练的训练难度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应单向康复训练中的上调训练以及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上调训练的反馈界面上,基于训练目的为使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将对应价值较高的目标404设置在反馈界面的上部,对应价值较低的目标404设置在反馈界面的下部,如将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在反馈界面自上到下按照不同的高度依次间隔呈现,这样在患者在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价值更高的目标404,引导患者去努力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在进行训练信息记录的同时能够给予患者激励。而对应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下调训练时的反馈界面401上,将对应价值较高的目标404设置在该反馈界面的下部,对应价值较低的目标404设置在反馈界面的上部,如将第三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一目标在反馈界面自上到下按照不同的高度依次间隔呈现,这样在患者在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价值更高的目标404,引导患者去努力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在进行训练信息记录的同时能够给予患者激励。此外,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呈现的反馈界面的不同不仅能够让患者实现很好的训练效果,还能在训练过程中起到给予患者进入新的训练场景的感官提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预设显示区106的配置项107包括第一配置项501、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以使得用户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配置项501、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对第一难度值K1以及患者执行所述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执行所述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例如,用户在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配置项501,移动滑块M来对第一难度值K1的数值进行配置,或者也可以通过点击“-”号或“+”号来对第一难度值K1的数值进行配置。当然,用户基于预设显示区106,不仅可以对第一难度值K1进行配置,而且还可以对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对于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的方法与对第一难度值K1进行配置的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第二难度值K2大于或等于第一难度值K1,第三难度值K3小于第一难度值K1,例如,第一难度值K1为8,第二难度值K2为8,第三难度值K3为5。处理器103提供双向康复训练的条件是患者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此时,能够说明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大脑活跃水平较高,即使进一步提高执行的下一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K1,也无法根据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使反馈主体在相应的反馈画面上呈现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而对应使患者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训练,患者在单向康复训练过程中并未进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训练,故而患者在进入双向康复训练的下调训练时,需要从较为小的难度值进入训练,故而第三难度值K3的值不宜过大,将第三难度值K3的值设置为至少不大于第一难度值K1是较为合理的。因此,处理器103提供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大于或等于第一难度值K1,提供的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小于第一难度值K1,即在训练难度为第一难度值K1的单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的前提下,进入双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是不会存在较大的训练效果差异的,故而双向康复训练的侧重点在于下调训练,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不小于K1,而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需要调小且至少小于第一难度值K1,以上设置通过不会出现太大训练效果差异的上调训练使患者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激励,以避免患者在进行下调训练过程中存在因下调训练结果不理想而导致失去训练兴趣的情况发生,有利于调动患者执行康复训练任务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患者在执行下调训练时保持较高的兴趣,从而实现很好地训练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在预设显示区106还显示控制键504,所述控制键504与所述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相关联,例如,所述控制键504可以是用于选择双向康复训练的选择框,在选中该选择框的情况下,控制在所述预设显示区106中通过激活配置项107配置的信息,与所述双向康复训练相关联。在未选中该选择框的情况下,控制在所述预设显示区106中通过激活配置项107配置的信息,与所述单向康复训练相关联。
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未通过所述控制键504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置项501处于可配置状态,而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处于不可配置状态。具体地,仍然以所述控制键504为用于选择双向康复训练的选择框作为示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未选中所述选择框的情况下,在所述预设显示区106中通过激活配置项107配置的信息,与所述单向康复训练相关联,即第一配置项501处于可配置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滑块M来对第一难度值K1进行配置,在用户通过点击“开始训练”等启动键执行启动操作后,提供第一训练难度为第一难度值K1的单向康复训练。也就是说,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未通过所述控制键504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的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同时,在用户未选中所述选择框的情况下,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以置灰的方式显示其均处于不可配置状态,用户无法拖动与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配置相关联的滑块M,即无法对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时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以及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
上述设定将神经康复训练默认为对第一难度值K1进行设置后随即进入单向康复训练,待单向康复训练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时候再对即将进入的双向康复训练进行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在第一难度值K1设置的值较小的情况下达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随即进入已预设相同或较高难度值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双向康复训练,存在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预设难度值与患者的训练需求不适配的情况。
或,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504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的第二激活操作,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由不可配置状态转换为可配置状态。所述第二激活操作可以是用户选中所述选择框的选择操作,此时,通过激活配置项107配置的信息,与所述双向康复训练相关联。也就是说,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由置灰的状态恢复为正常颜色,以向用户反馈由不可配置状态转换为可配置状态。此时,用户可以拖动与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配置相关联的滑块M,分别对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该状态下,第一配置项501可以处于可配置状态,也可以处于不可配置的状态,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情况的设定的应用场景侧重于对患者进行过神经康复训练或对患者参与训练难度情况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此时可通过第二操作对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进行配置,从而在进入单向康复训练之前完成对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K1和双向康复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第三难度值K3的设置,从而可以在单向康复训练的单向训练达到预期训练效果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双向康复训练的双向训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504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且对所述第一配置项501、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均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所述第三配置项503的配置内容执行所述双向康复训练,节省了训练过程中的配置时间,从而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控制键504来激活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此时,第一配置项501、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均可以处于可配置状态,用户通过拖动滑块M来分别对第一难度值K1、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在配置完成后,用户通过点击“开始训练”按钮来启动康复训练任务,并提供与预先配置的第一难度值K1相对应的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
处理器103实时统计患者在执行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时取得的单向训练成果,并于单向训练目标进行比较。在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由单向康复训练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继续提供与第二难度值K2相对应的第二训练难度的上调训练,以及与第三难度值K3相对应的第三训练难度的下调训练。如此,实现由单向康复训练向双向康复训练的自动切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504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且仅对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包括第二训练难度的上调训练和第三训练难度的下调训练的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其中,所述第二训练难度基于通过第二配置项502配置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确定,所述第三训练难度基于通过第三配置项503配置的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确定。即,在不对单向康复训练对应的第一难度值K1进行设置的前提下,对双向康复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设置,将跳过单向康复训练直接进入双向康复训练,上述设定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单独的进行包含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的双向康复训练,以调整患者的训练计划,匹配患者的实际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患者执行完单向康复训练后,返回到配置界面105,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控制键504来激活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但是,此时只有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处于可配置状态,而第一配置项501处于不可配置状态。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对将患者将要执行的双向康复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拖动滑块M来分别对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在配置完成后,用户通过点击“开始训练”按钮来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继续提供与预先配置的第二难度值K2相对应的第二训练难度的上调训练,以及与第三难度值K3相对应的第三训练难度的下调训练。
此外,在患者每执行完一轮双向康复训练后,均可以返回到配置界面105,重新对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和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进行配置。如此,可以根据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情况的下调训练成果,对执行下一轮的双向康复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第三难度值K3进行精细调整,并基于所述精细调整的结果,提供所述患者将要执行下一轮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通常认为在神经反馈训练过程中,患者在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过程中表现优异的话,则认为该患者对于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调控能力符合甚至超出人体对大脑活跃水平进行调控的正常水平。例如,患者在进行单向康复训练中的单向训练时达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在进入双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时同样也达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这证明该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能力较为优异。然而在临床试验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的大脑活跃水平在完成上调训练之后会在一定时间段内持续停留在较高的水平,即使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或者提示患者进入休息状态、静息状态等,该患者的大脑活跃水平也无法按照预期下降,因此,发明人认为在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能力较为优异时,并不代表该患者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能力同样优异,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患者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能力进行训练,才能够实现更佳的训练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基于此,本申请提供的神经反馈康复训练在双向康复训练中,针对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的训练难度值进行分别设置。
在患者初次进入双向康复训练的下调训练时存在适应的过程,可能需要在进行完一轮双向康复训练后重新调整对应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当然,在双向康复训练的上调训练中,如果训练效果较好或训练效果不理想时,同样可以在完成一轮双向康复训练后对第二难度值K2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在进行完一轮双向康复训练后都需要进行难度值的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如对应某一设定好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反馈主体的升降运动较为明显,说明该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是合理的,能够让患者进行有效地训练,因此,可在不调整难度值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训练,具体的,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对训练的难度及训练的方式和次数进行配置,以形成针对患者自身的定制化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如果在患者通过努力放松调控执行下调训练的过程中,大脑活跃水平大幅度降低,则说明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第三难度值K3的数值较小,通过执行下调训练来使得大脑活跃水平降低的难度较低。在此情况下,调大所述第三难度值K3的数值,并让患者以调大后的第三训练难度来执行下一轮的双向康复训练。
如此,通过对执行下一轮的双向康复训练的第三训练难度的数值进行精细调整,进一步考虑到患者当前的脑功能状况,并为患者定制了符合其脑功能状况的双向康复训练。基于精细调整的第三训练难度的数值执行下一轮的双向康复训练,患者能够进一步保持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出现烦躁、焦虑等不安的情绪,能够较好地完成整个神经康复训练任务,提高了改善脑功能状况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述处理器103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201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显示对所述双向康复训练的难度值进行配置的修改框601。具体来说,在患者执行完单向康复训练之后,如果出现图2示出的提示框201,则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是”来执行第一确认操作,或者,在提示框201中显示的提示内容是“已达到单向训练目标,将自动进入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情况下,紧接着向用户呈现如图6所示的修改框601,其中,在修改框601中,可以显示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修改项。
例如,用户已经在图5示出的预设显示区106,通过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分别完成了对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的配置。然而,在患者执行单向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当前的脑功能状况与预期的脑功能状况偏差较大,用户可以基于图6示出的修改框601,对预先配置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进行修改,并在修改完成后对修改结果进行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修改框601中包括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配置项502和第三配置项503分别对执行所述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K2、执行所述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K3进行修改,并按照修改后的第二难度值K2和第三难度值K3来分别提供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上调训练和下调训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03可以是包括一个以上通用处理设备的处理设备,诸如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等。更具体地,该处理器可以是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运行其他指令集的处理器或运行指令集的组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还可以是一个以上专用处理设备,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片上装置(SoC)等。
本申请描述了各种操作或功能,其可以被实现为软件代码或指令或被定义为软件代码或指令。此类内容可以是可以直接执行的源代码或差分代码(“增量”或“补丁”代码)(“对象”或“可执行”形式)。软件代码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在被执行时,可以使机器执行所描述的功能或操作,并且包括以机器(例如,计算装置、电子装置等)可访问的形式存储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可记录或不可记录介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装置等)。
本申请描述的示例性方法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机器或计算机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的步骤: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其中,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在所述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上文中各个实施例的处理器执行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结合于此,通过由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在此不赘述。
这样的方法的实现可以包括软件代码,例如微代码、汇编语言代码、高级语言代码等。可以使用各种软件编程技术来创建各种程序或程序模块。例如,程序部分或程序模块可以用或借助Java、Python、C、C++、汇编语言或任何已知的编程语言来设计。可以将这样的软件部分或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集成到计算机装置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这样的软件代码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各种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软件代码可以形成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模块的一部分。此外,在示例中,软件代码可以有形地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易失性,非暂时性或非易失性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例如在执行期间或在其他时间。这些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硬盘、可移动磁盘、可移动光盘(例如光盘和数字视频盘)、盒式磁带、存储卡或存储棒、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申请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申请。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申请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申请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与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通信连接以接收由所述近红外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近红外数据,所述处理器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其中,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所述单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训练;
在所述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进行预先配置;
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
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
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脑活跃水平与所述接口接收到的近红外数据相关联;
所述近红外数据用于确定所述患者执行相应训练任务时的大脑活跃水平;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患者在执行所述上调训练时的上调训练成果,以及在执行所述下调训练时的下调训练成果,并将所述上调训练成果和下调训练成果共同在成果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双向康复训练的反馈界面上呈现反馈主体相对于不同价值目标构成的矩阵进行升降运动的动画,升降到的高度对应显示的目标被所述反馈主体碰触而采集到,所述反馈主体的运行动态与所述患者执行双向康复训练时的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关联;其中,在所述上调训练中所述反馈主体随着高度的升高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目标,在所述下调训练中,所述反馈主体随着高度的降低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患者执行所述下调训练时的反馈界面上,呈现反馈主体相对于不同价值的目标构成的矩阵进行升降运动的动画,升降到的高度对应显示的目标被所述反馈主体触碰而采集到,其中,所述反馈主体的运行动态与所述患者执行下调训练时的大脑活跃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包括第一目标、价值高于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目标以及价值高于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三目标,且所述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依次由上向下排布;
其中,两个第一目标的价值大于一个第二目标的价值,小于一个第三目标的价值,两个第二目标的价值大于一个第三目标的价值;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患者在执行下调训练的过程中,反馈主体分别触碰到的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的触碰数量以及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和第三目标各自的价值进行计算,以得到第一目标的得分、第二目标的得分以及第三目标的得分;
基于各个目标的得分,得到下调训练成果并在成果显示界面与上调训练成果一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项包括第一配置项、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以使得用户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配置项、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对第一难度值以及患者执行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执行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进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难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难度值,第三难度值小于第一难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预设显示区还显示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单向康复训练以和双向康复训练相关联,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在用户未通过所述控制键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配置项处于可配置状态,而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处于不可配置状态;
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的第二激活操作,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由不可配置状态转换为可配置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未通过所述控制键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且对所述第一配置项、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均进行配置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按照所述第二配置项和所述第三配置项的配置内容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在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键激活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且仅对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进行配置的情况下,
响应于用户启动康复训练任务的启动操作,提供包括第二训练难度的上调训练和第三训练难度的下调训练的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其中,所述第二训练难度基于通过第二配置项配置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确定,所述第三训练难度基于通过第三配置项配置的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显示对所述双向康复训练的难度值进行配置的修改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框中包括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配置项和第三配置项分别对执行所述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上调训练的第二难度值、执行所述双向康复训练中的下调训练的第三难度值进行修改。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的步骤:
响应于用户创建康复训练任务的第一激活操作,显示对康复训练任务进行配置的配置界面,其中,所述康复训练任务包括单向康复训练和双向康复训练,所述单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所述双向康复训练包括患者上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上调训练和下调其大脑活跃水平的下调训练;
在所述配置界面上的预设显示区,显示配置项,以使得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对患者执行的单向康复训练;
响应于用户通过所述配置项配置的单向康复训练的第一难度值,提供第一训练难度的单向康复训练;
获取患者在执行单向康复训练时的单向训练成果,并在所述单向训练成果满足单向训练目标的情况下,显示是否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或提示将自动切换到双向康复训练的提示框;
响应于用户基于所述提示框执行的第一确认操作或响应于自动切换操作,提供所述双向康复训练。
CN202311360808.6A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16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0808.6A CN117116427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0808.6A CN117116427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6427A CN117116427A (zh) 2023-11-24
CN117116427B true CN117116427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80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0808.6A Active CN117116427B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642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815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进行卒中康复分析的方法、系统
CN114864039A (zh) * 2022-05-17 2022-08-05 浙江大学 一种脑功能强化训练的多任务数字干预系统与方法
KR102435234B1 (ko) * 2021-03-12 2022-08-23 주식회사 지엘 인공지능 기반 사용자 맞춤형 콘텐츠 제공을 통한 교육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662576A (zh) * 2022-12-30 2023-01-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阿尔兹海默症和关联认知障碍病症的神经反馈训练范式的生成方法、神经反馈训练系统
CN116370789A (zh) * 2023-06-07 2023-07-04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装置和介质
CN116407124A (zh) * 2023-06-09 2023-07-11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记忆力训练的神经反馈训练装置和介质
CN116421848A (zh) * 2023-06-07 2023-07-14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NIRS的康复训练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15643A1 (en) * 2021-07-13 2023-01-19 Vive Healt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rehabilitative exercise complian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5234B1 (ko) * 2021-03-12 2022-08-23 주식회사 지엘 인공지능 기반 사용자 맞춤형 콘텐츠 제공을 통한 교육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391815A (zh) * 2022-03-25 2022-04-26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进行卒中康复分析的方法、系统
WO2023179305A1 (zh) * 2022-03-25 2023-09-28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进行卒中康复分析的方法、系统
CN114864039A (zh) * 2022-05-17 2022-08-05 浙江大学 一种脑功能强化训练的多任务数字干预系统与方法
CN115662576A (zh) * 2022-12-30 2023-01-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阿尔兹海默症和关联认知障碍病症的神经反馈训练范式的生成方法、神经反馈训练系统
CN116370789A (zh) * 2023-06-07 2023-07-04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装置和介质
CN116421848A (zh) * 2023-06-07 2023-07-14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NIRS的康复训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407124A (zh) * 2023-06-09 2023-07-11 慧创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记忆力训练的神经反馈训练装置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评估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刘鸿鑫等;《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第18卷(第08期);全文 *
基于脑肌电反馈的虚拟康复训练系统设计;谢平;刘欢;王磊磊;程生翠;陈伟;;仪器仪表学报(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6427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8305B2 (ja) 認知を増強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Afergan et al. Dynamic difficulty using brain metrics of workload
US11304657B2 (en) Cognitive platform coupled with a physiological component
JP7473338B2 (ja) コンピュータ化された喚起要素を含む認知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Li et al. An EEG-based BCI system for 2-D cursor control by combining Mu/Beta rhythm and P300 potential
CN116403682B (zh) 一种用于改善脑功能相关疾病的神经反馈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421848B (zh) 一种基于fNIRS的康复训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116426B (zh) 一种用于改善脑功能状况的神经反馈训练系统、存储介质
CN116407124B (zh) 一种用于记忆力训练的神经反馈训练装置和介质
CN115349873A (zh)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系统的闭环脑功能强化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16370789B (zh) 一种用于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装置和介质
Afergan et al. Brain-based target expansion
US20200402643A1 (en) Cognitive screens, monitor and cognitive treatments targeting immune-mediated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KR20200141261A (ko) 개인의 건강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관리 방법
CN112163518A (zh) 情绪监测的情绪建模方法及情绪监测调节系统
CN117116427B (zh) 一种基于fNIRS的神经反馈康复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014358B1 (ko) 건강관리 프로그램 제공방법
CN108578871B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焦虑障碍用户辅助训练方法及系统
Kusserow et al. Arousal pattern analysis of an Olympic champion in ski jumping
Costa et al. Tactical knowledge, decision-making, and brain activation among volleyball coaches of varied experience
CN110302459A (zh) 一种情绪调控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
CN110338784A (zh) 测试睡眠剥夺效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rr Evaluating and alleviating the cognitive burden associated with myoelectric prosthetic hand control
KR102533524B1 (ko) 체중 관리 장치와 통신하는 마사지 장치 및 방법
US20240090807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ress detection, emotion recognition and emotion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