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5499A -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5499A
CN117105499A CN202311349309.7A CN202311349309A CN117105499A CN 117105499 A CN117105499 A CN 117105499A CN 202311349309 A CN202311349309 A CN 202311349309A CN 117105499 A CN117105499 A CN 117105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baffle
chute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93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艳
胥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iakang He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akang He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akang He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akang Hexi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93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5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5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54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包括外筒、内筒、驱动机构、封堵机构、搅拌机构和多个第一挡板。外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固定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内筒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内筒下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口,每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和一个所述通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动轴和多个搅动杆,搅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搅动杆固定设置于所述搅动轴的下端。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以解决现有的生物发酵干化塔干化过程不连续,能源被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时,可以使用生物好氧发酵的方式进行。好氧发酵是指依靠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一个发酵过程。好氧微生物依靠自身的生命活动过程,将发酵物料中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腐殖质以及热量等,从而加快污泥的干化。
但是污泥在进行生物发酵干化时,需要对新鲜的污泥进行返混,使新鲜污泥的含水量达到可以进行好氧发酵的程度,才能在干化容器内进行。一般返混的过程是在反应容器外进行的,并且整个过程不连续,返混后,污泥在好氧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浪费。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130148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通过渗滤式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发酵过程中的析出水和冷凝水,实现物料的及时滤水,通过管路集中排出,实现物料在发酵过程中的逐步干化。但在干化的过程中,污泥发酵产生的热量未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以解决现有的生物发酵干化塔干化过程不连续,能源被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包括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封堵机构和多个第一挡板。所述外筒竖直设置,所述外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固定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周向均布,且每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轴向延伸。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和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所述内筒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开口,所述内筒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内筒上下滑动。所述内筒下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口,多个所述第一出料口沿着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和一个所述通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处,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周壁和所述内筒的外周壁相抵。第一挡板能相对于内筒向下移动,且内筒能够带动第一挡板上下移动。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动轴和多个搅动杆,所述搅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搅动轴能够伸缩,所述搅动杆固定设置于所述搅动轴的下端。所述内筒内设置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连通外界和所述内筒。所述环形通道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料口,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卸料阀门,所述卸料阀门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搅动轴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且所述搅动杆处于所述内筒内,多个所述搅动杆沿着上下方向依次均布且沿着所述搅动轴的周向均布,所述搅动杆倾斜设置。
所述外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搅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搅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搅动轴内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沿着所述搅动轴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搅动杆上开设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沿着所述搅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贯穿所述搅动杆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构成所述进气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板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和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出料口沿着所述环形挡板的周向均布,且所述第二出料口和所述出料通道连通。
所述固定筒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周向延伸。所述内筒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竖槽和斜槽,所述竖槽竖直设置,所述斜槽倾斜设置,所述竖槽的上端和所述斜槽的下端连通,且所述竖槽的下端贯穿所述内筒的周壁的下端。
所述卸料阀门包括转动环和多个第二挡板,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筒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环处于所述固定筒的外侧,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周壁相抵,所述转动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挡板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沿着所述转动环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封堵一个所述第二出料口。
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转动环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凸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处于所述竖槽的最下端。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内筒轴心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内筒的底板的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二凸块沿着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二凸块上下滑动地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处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最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底板呈锥形,所述底板的中部高于所述底板的周壁。
进一步地,生物发酵干化塔还包括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控液压缸,所述电控液压缸竖直设置,所述电控液压缸的伸长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的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上端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处于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出口端处于所述内筒上端开口处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沿着所述外筒的周向均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通过设置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工作时,环形通道内的污泥发酵干化时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内筒中新鲜的污泥中,帮助内筒中新鲜的污泥干化。待环形通道内的污泥干化完成后,将内筒向下移动,环形通道中比内筒的周壁高出的污泥从内筒开口处掉入内筒中,环形通道内剩余污泥从出料通道处被排出。内筒中新鲜的污泥和干化的污泥完成返混,返混能够使得内筒内的新鲜污泥的含水量降低,能够较快的使得内筒内污泥处于能够进行好氧发酵的状态,之后进入环形通道内进行发酵干化,同时又会有新鲜污泥进入内筒中,环形通道内的污泥开始发酵干化,帮助内筒内新鲜污泥的水分蒸发,整个过程连续进行且能快速地对污泥进行干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内筒处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外筒和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内筒处于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卸料阀门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的卸料阀门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101、支撑腿;102、上盖;103、进料通道;104、出料通道;201、外筒;202、内筒;203、电控液压缸;205、卸料阀门;207、搅动轴;2071、第一进气通道;208、搅动杆;2081、第二进气通道;209、第一挡板;210、固定筒;220、环形通道;230、第一滑槽;240、第二滑槽;250、第三滑槽;260、转动环;270、第二挡板;280、第一出料口;290、第一凸块;30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包括外筒201、内筒202、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一挡板209。外筒201竖直设置,外筒201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筒210,固定筒210和外筒201同轴设置,固定筒210和外筒201之间形成环形通道220。固定筒210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300,多个通槽300沿着固定筒210的周向均布,且每个通槽300沿着固定筒210的轴向延伸。外筒20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通道104,出料通道104和环形通道220连通。
内筒202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固定筒210内,内筒202的外壁和固定筒210的内壁相抵。内筒202的上端开口,内筒20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内筒202上下滑动。
内筒202下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口280,多个第一出料口280沿着内筒202的周向均布,每个第一出料口280和一个通槽30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挡板209设置于一个第一出料口280处,且每个第一挡板209的内周壁和内筒202的外周壁相抵,每个第一挡板209的外周壁和固定筒210的内周壁相抵。通槽300在固定筒210周向方向上的宽度稍小于第一挡板209在内筒202周向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挡板209呈弧形,第一挡板209和内筒202同心设置。
内筒202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的下侧,第三位置处于第一位置的上侧。内筒20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挡板209处于固定筒210内,第一挡板209的上端和通槽300的下端平齐,且第一挡板209密封第一出料口280,每个第一挡板209的外周壁和固定筒210的内周壁相抵。内筒202上部的外周壁和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相抵。内筒20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挡板209处于固定筒210内,第一挡板209密封第一出料口280,内筒202上部的外周壁和固定筒210的内周壁相抵,环形通道220内的部分污泥进入内筒202内。当内筒20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内筒202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下移动。内筒202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挡板209不再密封第一出料口280,第一挡板209下部的外壁和固定筒210的内周壁相抵,且第一挡板209的外周壁和环形通道220内污泥相抵,此时内筒202内的污泥能够被排入环形通道220内。当内筒202由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内筒202先相对于第一挡板209向上移动,之后内筒202再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外筒2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盖102,上盖10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生物发酵干化塔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动轴207和多个搅动杆208。电机固定设置于上盖102上,搅动轴207穿过第一通孔并转动设置于固定筒210内,搅动轴207和外筒201同轴设置,搅动轴207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搅动杆208固定设置于搅动轴207的下端,且搅动杆208处于内筒202内,多个搅动杆208沿着上下方向依次均布且沿着搅动轴207的周向均布,每个搅动杆208倾斜设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动轴207转动,搅动轴207带动多个搅动杆208对内筒202内污泥进行搅拌。
在本实施例中,搅动轴207内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2071,第一进气通道2071沿着搅动轴207的轴向延伸,每个搅动杆208上开设有第二进气通道2081,第二进气通道2081沿着搅动杆208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进气通道2081贯穿搅动杆208并与内筒202连通。第一进气通道2071和第二进气通道2081连通。每个搅动杆208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出气孔沿着搅动轴207的径向均布,且每个出气孔均和第二进气通道2081连通。
通过外界气泵向第一进气通道2071通入气体,气体通过第一进气通道2071和第二进气通道2081进入内筒202内,在搅动杆208对内筒202内污泥进行搅动时,使得气体通过出气孔进入污泥中,便于污泥的好氧发酵。
在本实施例中,搅动轴207能够伸缩,从而使得搅拌机构不影响内筒202的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通道220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外壁和外筒201的内壁固定连接,环形挡板的内壁和固定筒210的外壁固定连接。环形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料口,多个第二出料口沿着环形挡板的周向均布,且第二出料口和出料通道104连通。
固定筒210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230,第一滑槽230沿着固定筒210的周向延伸。内筒202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240,且第二滑槽240和固定筒210的内壁相抵,第二滑槽240包括竖槽和斜槽,竖槽竖直设置,斜槽倾斜设置,竖槽的上端和斜槽的下端连通,竖槽的下端贯穿内筒202的周壁的下端。
生物发酵干化塔还包括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卸料阀门205,卸料阀门205包括转动环260和多个第二挡板270,转动环260和固定筒210同轴设置,转动环260处于固定筒210的外侧,转动环260的外周壁和外筒201的内周壁相抵,转动环260转动地设置于环形挡板上,多个第二挡板270沿着转动环260的周向均布,每个第二挡板27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环260的内周壁,每个第二挡板270用于封堵一个第二出料口。
至少有一个第二挡板270靠近转动环260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块290,第一凸块290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230内,且第一凸块290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240内,当内筒20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290处于竖槽的最下端。
在内筒202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凸块290由竖槽的最下端朝竖槽的最上端移动并逐渐进入斜槽内,第一凸块290进入斜槽内并相对于斜槽继续向上移动时,卸料阀门205开始转动,第二出料口和第二挡板270逐渐错位,第二出料口逐渐被打开,环形通道220内剩余的污泥从出料通道104处排出外筒20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挡板209靠近内筒202轴心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250,第三滑槽250沿上下方向延伸。内筒202的底板的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第二凸块沿着内筒202的周向均布,每个第二凸块上下滑动地设置于一个第三滑槽250内。当内筒20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凸块处于第三滑槽250的最下端,且第一挡板209和固定筒210之间的摩擦力远小于第二凸块和第三滑槽250的摩擦力,以使得当内筒202由第一位置向上移动时,第二凸块由处于第三滑槽250的最下端逐渐移动至处于第三滑槽250的最上端的过程中,第一挡板209先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之后第一挡板209受到环形挡板中污泥的摩擦力,内筒202继续向上移动时,第一挡板209不移动。当第二凸块处于第三滑槽250的最上端后,内筒202继续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内筒202的底板呈锥形,底板的中部高于底板的周壁,进而在第一出料口280被打开时,便于内筒202内的污泥排入环形通道220内。
在本实施例中,生物发酵干化塔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控液压缸203,电控液压缸203竖直设置,电控液压缸203的伸长端固定连接于内筒202的底板。启动电控液压缸203,电控液压缸203的伸长端伸长带动内筒202向上或向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外筒201上端设置有进料通道103,进料通道103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处于外筒201的外侧,出口端处于内筒202上端开口处的正上方,从进料通道103处向内筒202内通入新鲜污泥。
在本实施例中,外筒20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101,多个支撑腿101沿着外筒201的周向均布。
工作过程:初始状态时,内筒202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挡板209密封第一出料口280,内筒202上部的外周壁和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相抵。
向内筒202内注入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搅动轴207转动,搅动轴207带动多个搅动杆208对内筒202内污泥进行搅拌。接着启动电控液压缸203,电控液压缸203的伸长端伸长带动内筒202向上移动。内筒202先相对于第一挡板209向上移动,第二凸块从第三滑槽250的最下端向上移动,第一出料口280逐渐被打开,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在搅动轴207搅动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料口280进入环形通道220内进行好氧反应。第二凸块移动到第三滑槽250的最上端后,第二凸块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上移动,直到内筒202处于第三位置,此时使得含水量较低的污泥完全进入环形通道220内。
通过电控液压缸203带动内筒202下移,并由第三位置回到第一位置,在此过程中,内筒202先下降一段距离,使得第一挡板209逐渐将第一出料口280关闭,之后内筒202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下移动,此过程可以防止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再次进入内筒202内。
再次通过进料通道103向内筒202内注入新鲜的污泥,新鲜的污泥的含水量较高,新鲜的污泥的量为内筒202容积的一半,此时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高度高于内筒202内污泥高度。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继续发酵,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内筒202内的新鲜污泥中,帮助内筒202内的新鲜污泥的水分蒸发。当环形通道220内的污泥反应完毕后,通过电控液压缸203带动内筒202向下移动,内筒202由第一位置逐渐向第二位置处移动,内筒202带动第一挡板209向下移动,环形通道220内高出内筒202的污泥会因为失去了支撑而掉入到内筒202内,进行返混。
同时,在内筒202下降的过程中,第一凸块290由竖槽的最下端朝竖槽的最上端移动并逐渐进入斜槽内,第一凸块290进入斜槽内并相对于斜槽继续向上移动时,卸料阀门205开始转动,第二出料口和第二挡板270逐渐错位,第二出料口逐渐被打开,环形通道220内剩余的污泥从出料通道104处排出外筒201。
完成返混后,通过电控液压缸203带动内筒202由第二位置回到第一位置,搅拌机构对内筒202内污泥进行搅拌,将新鲜的污泥和干燥的污泥混合使得内筒202内污泥的含水量到达可以进行好氧反应的程度。
最后通过电控液压缸203带动内筒202由第一位置向上移动至第三位置,内筒202内的污泥进入环形通道220内进行发酵干化,接着内筒202下移回到第一位置,重复向内筒202内投入污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封堵机构和多个第一挡板;所述外筒竖直设置,所述外筒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固定筒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周向均布,且每个所述通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轴向延伸;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和所述环形通道连通;
所述内筒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开口,所述内筒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内筒上下滑动;所述内筒下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料口,多个所述第一出料口沿着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和一个所述通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出料口处,且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周壁和所述内筒的外周壁相抵;第一挡板能相对于内筒向下移动,且内筒能够带动第一挡板上下移动;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动轴和多个搅动杆,所述搅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搅动轴能够伸缩,所述搅动杆固定设置于所述搅动轴的下端;所述内筒内设置有进气通路,所述进气通路连通外界和所述内筒;所述环形通道底部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料口,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卸料阀门,所述卸料阀门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动轴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且所述搅动杆处于所述内筒内,多个所述搅动杆沿着上下方向依次均布且沿着所述搅动轴的周向均布,所述搅动杆倾斜设置;
所述外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搅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搅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动轴内开设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沿着所述搅动轴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搅动杆上开设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沿着所述搅动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贯穿所述搅动杆并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构成所述进气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挡板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和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出料口沿着所述环形挡板的周向均布,且所述第二出料口和所述出料通道连通;
所述固定筒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所述固定筒的周向延伸;所述内筒的周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竖槽和斜槽,所述竖槽竖直设置,所述斜槽倾斜设置,所述竖槽的上端和所述斜槽的下端连通,且所述竖槽的下端贯穿所述内筒的周壁的下端;
所述卸料阀门包括转动环和多个第二挡板,所述转动环和所述固定筒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环处于所述固定筒的外侧,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周壁相抵,所述转动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挡板上,多个所述第二挡板沿着所述转动环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每个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封堵一个所述第二出料口;
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所述转动环轴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第一凸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处于所述竖槽的最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挡板靠近所述内筒轴心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内筒的底板的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多个所述第二凸块沿着所述内筒的周向均布,每个所述第二凸块上下滑动地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凸块处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最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的底板呈锥形,所述底板的中部高于所述底板的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生物发酵干化塔还包括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控液压缸,所述电控液压缸竖直设置,所述电控液压缸的伸长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上端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处于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出口端处于所述内筒上端开口处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沿着所述外筒的周向均布。
CN202311349309.7A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Withdrawn CN117105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309.7A CN117105499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309.7A CN117105499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5499A true CN117105499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309.7A Withdrawn CN117105499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549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8184A (en) * 1992-09-10 1994-06-07 Georg Krebs Sludge drying system
JP2004058108A (ja) * 2002-07-30 2004-02-26 Amada Eng Center Co Ltd 付着物除去・排出機構を具備するパンチ・レーザ複合機及び付着物除去・排出方法
US20060050609A1 (en) * 2004-07-30 2006-03-09 Hans Huber Ag Maschinen-Und Anlagenbau Device for turning over and back-mixing moist material
CN115286151A (zh) * 2022-10-08 2022-11-04 中节能润达(烟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CN115594379A (zh) * 2022-12-16 2023-01-13 山东高烽畜牧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污泥、粪便处理设备
CN116173831A (zh) * 2022-11-02 2023-05-30 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化工生产中的污泥造粒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8184A (en) * 1992-09-10 1994-06-07 Georg Krebs Sludge drying system
JP2004058108A (ja) * 2002-07-30 2004-02-26 Amada Eng Center Co Ltd 付着物除去・排出機構を具備するパンチ・レーザ複合機及び付着物除去・排出方法
US20060050609A1 (en) * 2004-07-30 2006-03-09 Hans Huber Ag Maschinen-Und Anlagenbau Device for turning over and back-mixing moist material
CN115286151A (zh) * 2022-10-08 2022-11-04 中节能润达(烟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CN116173831A (zh) * 2022-11-02 2023-05-30 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化工生产中的污泥造粒方法及装置
CN115594379A (zh) * 2022-12-16 2023-01-13 山东高烽畜牧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污泥、粪便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54C (zh) 立体多层型多目的发酵装置
CN109180256B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发酵装置
CN111057600A (zh) 一种水热炭化一体化工艺设备
GB2035373A (en) Gas collection apparatus
CN108358307A (zh) 一种具有淤泥搅拌和通氧功能的曝气装置
CN108456633B (zh) 一种高固含有机废弃物序进式厌氧发酵装置
CN102774961A (zh) 一种多级厌氧废水处理方法及专用装置
CN208802996U (zh) 有机肥密闭发酵多自由度搅拌装置
CN201686699U (zh) 一种旋转式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
USH1149H (en) High solids fermentation reactor
CN21444178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出料功能的卧式发酵仓及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CN117105499A (zh) 一种生物发酵干化塔
CN107778039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连续式堆肥发酵装置
CN110950689A (zh) 一种有机垃圾好氧堆肥设备
CN111662810A (zh) 一种增强污泥厌氧发酵装置
CN111304065A (zh) 一种基于气搅拌的果蔬湿式厌氧发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875426A (zh) 一种环保有机物肥料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2924831U (zh) 一种有机厨余两格发酵仓连续生物发酵设备
CN212025326U (zh) 一种基于气搅拌的果蔬湿式厌氧发酵装置
CN114478089B (zh) 一种生活垃圾制肥用环保型综合利用处理设备
CN106085826B (zh) 一种沼气池液动搅拌与抽排相结合的多功能处理装置
CN212924843U (zh) 一种三格发酵仓连续生物发酵设备
CN220907391U (zh) 一种有氧堆肥装置
CN214244243U (zh) 一种平行桨叶立式好氧发酵罐
CN220182940U (zh) 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