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4451B -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4451B
CN117104451B CN202311389921.7A CN202311389921A CN117104451B CN 117104451 B CN117104451 B CN 117104451B CN 202311389921 A CN202311389921 A CN 202311389921A CN 117104451 B CN117104451 B CN 117104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time interval
clamping force
less
maintenan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99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4451A (zh
Inventor
苏胜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 Technology Guangzhou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ime Technology Guangzho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 Technology Guangzhou Inc filed Critical Prime Technology Guangzhou Inc
Priority to CN2023113899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4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4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4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4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4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9/00Monitoring properties o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vessels in operation
    • B63B79/10Monitoring properties or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vessels in operation using sensors, e.g. pressure sensors, strain gauges or accelero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装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爪、滑块、导向盘、紧固盘、紧固连杆、传动连杆、动力组件和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判断单元、控制单元、维护单元、调整单元和告警单元。本发明通过自动夹持、自动调整夹持力、多维度数据采集和判断等功能,大大提高了信号采集器的安装精度、维护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维护难度,确保了信号采集器的正常工作和长期可靠性,为船舶舰桥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是一种用于采集船舶舰桥内部各项数据和信号的装置。船舶舰桥作为船舶的指挥和操作中心,通常配备了多种仪器、设备和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控制船舶的运行状态、导航信息以及其他关键参数。信号采集器的作用是将这些各项数据和信号进行采集、整理和传输,以便船舶的船员和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
信号采集器位置固定在数据准确性、一致性、信号来源追溯、稳定性、操作便捷性和维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保持信号采集器在固定的位置,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船舶运行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然而当前对信号采集器安装固定中大多是直接通过螺栓将信号采集器安装到墙体的合适位置,这样就导致信号采集器在安装后位置难以调节,若螺栓松动则直接造成信号采集器位置变动,且在信号采集器出现损坏或者异常需要进行检修更换时操作不便,对维修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并且过去安装后是否发生移动仅依靠人为判断缺乏依据,造成维护维修不便。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用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旨在解决当前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定位时存在的维护维修不便,大量依靠操作人员经验判断,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包括:
固定爪、滑块、导向盘、紧固盘、紧固连杆、传动连杆、动力组件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且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紧固盘上;所述紧固连杆的一端可沿所述紧固盘上的紧固沟槽滑动,所述紧固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沟槽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沟槽开设在所述导向盘上;所述固定爪与所述滑块固定;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信号采集器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尺寸信息和硬度信息;
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并在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所述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夹持力后控制所述动力组件转动,以使得所述固定爪移动对所述信号采集器进行夹紧固定,当所述固定爪与所述信号采集器接触时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根据所述光洁度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维护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夹紧操作后,所述维护单元初步确定维护时间间隔;
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后,所述调整单元在预设时间内获取不少于两个夹紧后的图像数据,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告警单元,被配置为在经过所述维护时间间隔后,发出维护维修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包括: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尺寸Q1和第二预设尺寸信息Q2,且Q1<Q2;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尺寸信息Q0与各预设尺寸信息的比对关系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
当Q0<Q1或Q0>Q2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号采集器不可完成夹紧固定;
当Q1≤Q0≤Q2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完成夹紧固定,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在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所述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包括: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硬度Y1、第二预设硬度Y2和第三预设硬度Y3,且Y1<Y2<Y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夹持力N1、第二预设夹持力N2和第三预设夹持力N3,且N1<N2<N3;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硬度信息Y0与各预设硬度的大小关系确定夹持力;
当Y1≤Y0<Y2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1;
当Y2≤Y0<Y3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2;
当Y3≤Y0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3。
进一步的,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完成夹紧固定并确定夹持力为Ni后,i=1,2,3,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根据所述光洁度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光洁度G1,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G0与所述第一预设光洁度G1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当G0≥G1时,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当G0<G1时,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不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并以所述调整后的夹持力夹紧固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二预设光洁度G2和第三预设光洁度G3,且G1<G2<G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和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且A1<A2<A3;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G0与各预设光洁度的大小关系,选取调整系数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
当G1<G0<G2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1;
当G2≤G0<G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2;
当G3≤G0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3。
进一步的,所述维护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夹紧操作后,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包括:
所述维护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间隔T1、第二预设时间间隔T2和第三预设时间间隔T3,且T1<T2<T3;根据夹持力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维护时间间隔;
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不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所述夹持力为Ni,i=1,2,3;若夹持力为N1,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夹持力为N2,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夹持力为N3,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
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调整后的夹持力为Ni*Ai,i=1,2,3;若N1≤Ni*Ai<N2,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N2≤Ni*Ai<N3,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N3≤Ni*Ai,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
进一步的,在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包括:
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发生位移,所述调整单元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
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没有发生位移,所述调整单元判定不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当所述调整单元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时,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采集位移距离L0、环境温度W0和环境湿度S0;预先设定第一预设位移距离L1、第二预设位移距离L2和第三预设位移距离L3,且L1<L2<L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和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且B1<B2<B3;
根据所述位移距离L0与各预设位移距离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L1≤L0<L2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3;
当L2≤L0<L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2;
当L3≤L0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1。
进一步的,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环境温度W1、第二预设环境温度W2和第三预设环境温度W3,且W1<W2<W3;根据所述环境温度W0与各预设环境温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W1≤W0<W2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1;
当W2≤W0<W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2;
当W3≤W0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3。
进一步的,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湿度S1、第二预设湿度S2和第三预设湿度S3,且S1<S2<S3;根据所述环境湿度S0与各预设湿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S1≤S0<S2时,选取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3;
当S2≤S0<S3时,选取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2;
当S3≤S0时,选取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固定爪、滑块、导向盘、紧固盘、紧固连杆、传动连杆、动力组件和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安装、自动夹持和维护时间管理,从而解决了传统螺栓安装方式存在的难以调节、维修不便等问题。通过采集信号采集器的图像数据,获取信号采集器的尺寸和硬度信息,从而判定是否可以进行夹紧固定操作,实现了自动判断,初步确保了对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夹持,当确认可固定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避免了过度或不足的夹持。控制模块根据光洁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夹持力,从而保证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夹紧。维护单元根据维护时间间隔进行维护预警,通过比对夹紧后的图像数据,判断维护时间间隔是否需要调整,从而实现实时有效的维护管理。改变了传统主要依靠人工判断的方式,减少了维护成本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维护措施,解决了决策滞后的难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方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方向视图;
图4为图1中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中紧固盘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中控制模块的功能框图。
其中,110、固定爪;120、滑块;121、滑轨;130、导向盘;131、导向沟槽;140、紧固盘;141、紧固沟槽;150、紧固连杆;160、传动连杆;170、动力组件;180、控制模块;181、采集单元;182、判断单元;183、控制单元;184、维护单元;185、调整单元;186、告警单元;200、船板;300、信号采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爪110、滑块120、导向盘130、紧固盘140、紧固连杆150、传动连杆160、动力组件170和控制模块180。其中,传动连杆160位于动力组件170的一侧,且传动连杆160的一端与动力组件170可转动连接,传动连杆160的另一端固定在紧固盘140上。紧固连杆150的一端可沿紧固盘140上的紧固沟槽141滑动,紧固连杆150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沟槽131与滑块120固定连接。导向沟槽131开设在导向盘130上。固定爪110与滑块120固定。控制模块180与动力组件170电连接。控制模块180包括采集单元181、判断单元182、控制单元183、维护单元184、调整单元185和告警单元186,其中,采集单元181被配置为采集信号采集器300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获取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信息和硬度信息。判断单元182被配置为根据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并在确定信号采集器300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控制单元183被配置为在确定夹持力后控制动力组件170转动,以使得固定爪110移动对信号采集器300进行夹紧固定,当固定爪110与信号采集器300接触时获取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根据光洁度判断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维护单元184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183判定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信号采集器300的夹紧操作后,维护单元184初步确定维护时间间隔。调整单元185被配置为当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后,调整单元185在预设时间内获取不少于两个夹紧后的图像数据,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告警单元186被配置为在经过维护时间间隔后,发出维护维修预警。
具体而言,采用固定爪110、滑块120、导向盘130、紧固盘140、紧固连杆150、传动连杆160、动力组件170和控制模块180等多个组件协同工作,实现信号采集器300的稳定安装、自动夹持和维护管理。固定爪110设置不少于三个,其中,传动连杆160通过连接动力组件170的驱动带动固定爪110实现信号采集器300的夹持和释放。紧固连杆150沿紧固盘140上的沟槽滑动,在导向盘130的限制下将转动变为沿紧固沟槽141前后移动。控制模块180则起到中枢作用,通过各个子单元的协调工作,实现对信号采集器300安装、夹持力、维护间隔等多方面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可以理解的是,采集单元181负责采集信号采集器300图像数据,判断单元182根据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控制单元183在确定夹持力后控制动力组件170转动进行夹持,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调整单元185根据图像数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调整维护时间间隔,而告警单元186在维护时间间隔后发出维护预警。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智能化控制和数据采集,实现了信号采集器300的精准定位、夹持力调整、维护管理等多个关键功能。解决了当前安装方式的不足,提高了信号采集器300的安装精度、维护效率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船舶舰桥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确保船舶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单元182根据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包括:判断单元182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尺寸Q1和第二预设尺寸信息Q2,且Q1<Q2。判断单元182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信息Q0与各预设尺寸信息的比对关系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当Q0<Q1或Q0>Q2时,判断单元182判定信号采集器300不可完成夹紧固定。当Q1≤Q0≤Q2时,判断单元182判定信号采集器300可完成夹紧固定,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
具体而言,采集单元181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信息判定是否能够完成夹紧固定操作,不仅预先设定了第一预设尺寸Q1和第二预设尺寸Q2,还与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信息Q0进行比对,以决定是否可以夹紧固定。预设尺寸为提前设定的尺寸值,第一预设尺寸Q1以及第二预设尺寸Q2成对出现,与固定爪110尺寸配合使用,当更换固定爪110时第一、第二预设尺寸同步更换。本申请中不仅可对正方体的信号采集器300进行固定,也可通过更换固定爪110实现对长方体的信号采集器300进行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预设的尺寸范围,装置可以根据实际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情况,自动判断是否可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尺寸不匹配可能导致的装置失效或安装定位不合理。这一智能判断机制有助于提升信号采集器300安装的精确性和效率,确保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单元182在确定信号采集器300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包括:判断单元182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硬度Y1、第二预设硬度Y2和第三预设硬度Y3,且Y1<Y2<Y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夹持力N1、第二预设夹持力N2和第三预设夹持力N3,且N1<N2<N3。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硬度信息Y0与各预设硬度的大小关系确定夹持力。当Y1≤Y0<Y2时,判断单元182确定夹持力为N1。当Y2≤Y0<Y3时,判断单元182确定夹持力为N2。当Y3≤Y0时,判断单元182确定夹持力为N3。
具体而言,硬度信息是指材料的硬度特性,它反映了材料的抗压能力和变形程度。使用摄像头或传感器等装置采集信号采集器300的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包含信号采集器300的表面、材料质地以及可能的损伤或变形情况。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边缘检测、颜色分析、纹理分析等,以提取与信号采集器300硬度有关的信息。基于分析得到的信息,可以识别信号采集器300所使用的材料类型。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特性。通过预先建立的材料硬度数据库或者与材料厂商提供的硬度信息,获得信号采集器300的硬度信息。夹持力是指在固定装置中施加到信号采集器300上的力,以确保信号采集器300在安装位置稳固固定,不会因外界振动或其他因素而松动或脱落。夹持力的大小需要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硬度信息进行调节,以保证夹持力与信号采集器300的材料特性相匹配,既能够牢固地固定信号采集器300,又不会造成过度的应力导致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硬度信息动态调整夹持力,确保信号采集器300被稳固地夹持固定,同时避免了夹持力过大或过小可能带来的装置损坏或信号采集器300脱落等问题。这一智能夹持力调节机制有助于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信号采集器300的安全性和维护的便利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判断单元182确定信号采集器300可完成夹紧固定并确定夹持力为Ni后,i=1,2,3,控制单元183获取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根据光洁度判断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包括:控制单元183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光洁度G1,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G0与第一预设光洁度G1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当G0≥G1时,控制单元183判定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当G0<G1时,控制单元183判定不对夹持力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当固定爪110与信号采集器300表面接触时,可获得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光洁度为信号采集器300表面光滑程度。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之前确定的夹持力。如果光洁度较好,表明信号采集器300表面较为光滑,信号采集器300摩擦力较小,此时需要改变之前的夹持力,以确保夹持效果。但如果光洁度较差,可能意味着表面较为粗糙等,此时无需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在较大摩擦力的作用下足以确保稳定的夹持固定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光洁度调整夹持力有助于优化信号采集器300的固定效果,避免了因表面状态而引发的夹持力不当的问题。通过自动地根据实际表面状态调整夹持力,提高了信号采集器300的稳定性、减少意外松动或过度夹持的风险,同时降低了维护和调整的需求,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183判定对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并以调整后的夹持力夹紧固定信号采集器300,包括:控制单元183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二预设光洁度G2和第三预设光洁度G3,且G1<G2<G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和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且A1<A2<A3。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G0与各预设光洁度的大小关系,选取调整系数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当G1<G0<G2时,选取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1。当G2≤G0<G3时,选取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2。当G3≤G0时,选取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3。
具体而言,预设光洁度是根据设计和应用需求事先设定的目标光滑程度。在信号采集器300的情境下,它是一种参考值,用于比较信号采集器300表面实际光洁度与预期的光洁度之间的差异。通常,预设光洁度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环境、材料特性和性能要求来确定。调整系数是一种比例系数,用于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个参数进行调整。在这里,调整系数用于根据信号采集器300表面的实际光洁度来调整之前确定的夹持力。根据实际光洁度与预设光洁度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调整系数,以便对夹持力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根据实际表面状态的光洁度信息,选择恰当的调整系数来精确调整夹持力,以适应不同的表面状况。通过根据信号采集器300的光洁度情况调整夹持力,可以确保固定效果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信号采集器3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自适应夹持力调整机制可以应对不同表面状况,减少了因表面条件改变而引发的固定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装置的适用范围以及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维护单元184在控制单元183判定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信号采集器300的夹紧操作后,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包括:维护单元184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间隔T1、第二预设时间间隔T2和第三预设时间间隔T3,且T1<T2<T3。根据夹持力的大小关系,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当控制单元183判定不对夹持力进行调整时,夹持力为Ni,i=1,2,3。若夹持力为N1,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夹持力为N2,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夹持力为N3,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当控制单元183判定对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调整后的夹持力为Ni*Ai,i=1,2,3。若N1≤Ni*Ai<N2,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N2≤Ni*Ai<N3,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N3≤Ni*Ai,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
具体而言,若控制单元183判定不需要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夹持力为Ni,其中i=1,2,3。根据夹持力的大小,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的第一、第二或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即T1、T2、T3。若控制单元183判定需要对夹持力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夹持力为Ni*Ai,其中i=1,2,3,Ai为相应的调整系数。根据调整后的夹持力与预先设定夹持力的大小关系,维护单元184同样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预先设定的第一、第二或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即T1、T2、T3。较大的夹持力会对信号采集器300产生较大的压力和摩擦力,信号采集器300发生位移的概率较小,因此设定维护时间间隔较长。相反,较小的夹持力可能需要较长的维护时间间隔,因为固定装置的夹紧力较小,在外力作用下信号采集器300更容易发生位移,因此需要较短的维护时间间隔。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夹持力的实际情况以及预设的时间间隔,使维护单元184能够智能地判断何时需要对信号采集器300进行维护和维修。通过确定不同的时间间隔,可以确保信号采集器300的固定效果和性能保持在理想状态,减少固定效果不稳定或设备损坏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维护单元184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i后,i=1,2,3,调整单元185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包括: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300发生位移,调整单元185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300没有发生位移,调整单元185判定不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调整单元185在控制单元183夹紧固定好信号采集器300后,在预设时间内,对固定夹紧位置进行两次或多次图拍摄,将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信号采集器300是否发生位移,根据位移确定是否对时间间隔进行调整。预设时间为预先设定的时间,可以为一天或一小时,其具体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对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300的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和比对,可以及时察觉到固定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螺栓松动、组件移动等,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维护时间间隔,尽早发现并解决位移问题,避免了位移过大造成信号采集器300功能受损,避免了决策滞后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调整单元185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时,调整单元185还用于:采集位移距离L0、环境温度W0和环境湿度S0。预先设定第一预设位移距离L1、第二预设位移距离L2和第三预设位移距离L3,且L1<L2<L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和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且B1<B2<B3。根据位移距离L0与各预设位移距离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当L1≤L0<L2时,选取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3。当L2≤L0<L3时,选取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2。当L3≤L0时,选取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1。
可以理解的是,当位移距离较大与预设位移距离的关系满足一定条件时,缩短维护时间间隔,以更早地进行维护和检修,避免了因异常位移引起的信号采集器300工作故障或安全问题。有助于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更加精准地进行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后,i=1,2,3,调整单元185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环境温度W1、第二预设环境温度W2和第三预设环境温度W3,且W1<W2<W3。根据环境温度W0与各预设环境温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当W1≤W0<W2时,选取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1。当W2≤W0<W3时,选取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2。当W3≤W0时,选取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3。
具体而言,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导致设备的结构变形,接触面的摩擦性能改变。当温度较低时,信号采集器300以及固定爪110材料收缩,造成信号采集器300固定不稳容易产生位移,因此当温度较低时减小维护时间间隔,以保证信号采集器300的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后,i=1,2,3,调整单元185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湿度S1、第二预设湿度S2和第三预设湿度S3,且S1<S2<S3。根据环境湿度S0与各预设湿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当S1≤S0<S2时,选取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3。当S2≤S0<S3时,选取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2。当S3≤S0时,选取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1。
具体而言,湿度会影响材料表面粗糙度,当湿度较大时固定爪110与信号采集器300的夹紧关系产生松动,信号采集器300在外力作用下如船身晃动、风力,容易产生较大范围的位移,因此根据湿度数据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再次调整,有利于保证信号采集器300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综合考虑位移、温度以及湿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多次调整,使维护计划更加智能化、适应性更强,可以更好地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保障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用性。
本申请中装置的运行过程为:
装置通过导向盘130固定在船板200上,当需要进行信号采集器300安装或更换时,先由控制单元183控制动力组件170反向转动,使四个固定爪110分离以便于放入信号采集器300。当信号采集器300放置在指定位置后,采集单元181获取信号采集器300的尺寸信息和硬度信息,根据尺寸确定当前信号采集器300是否能够夹紧固定,当信号采集器300过大或过小时,判断当前固定爪110不足以进行夹紧固定,此时可通过更换固定爪110尺寸使信号采集器300完成尺寸判断。当判断合格后,判断单元182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固定爪110的夹持力,控制单元183控制动力组件170正向转动带动动力组件170转动,动力组件170带动紧固盘140转动,由于紧固盘140上设置由紧固沟槽141,紧固沟槽141为曲线型,传动连杆160与紧固盘140接触的一端可沿紧固沟槽141滑动,传动连杆160带动下并在紧固盘140的限制下实现滑块120沿滑轨121运动,从而实现滑块120带动固定爪110对信号采集器300进行夹紧固定。在运动过程中紧固盘140是固定不动的。在固定爪110触碰到信号采集器300的边缘时,控制单元183还用于获取信号采集器300表面的光洁度,根据光洁度判断是否对夹持力进行调整,并控制固定爪110实现夹紧固定。当完成夹紧固定后,根据夹持力设定维护时间间隔。设定维护时间间隔后调整单元185还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300进行图像拍摄,拍摄范围包括信号采集器300以及固定爪110的位置。将两张或多张图像进行比对,判断信号采集单元181是否有位移,根据是否位移确定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经过维护时间间隔后告警单元186会进行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整体维护,以确保信号采集器300的使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固定爪、滑块、导向盘、紧固盘、紧固连杆、传动连杆、动力组件和控制模块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安装、自动夹持和维护时间管理,从而解决了传统螺栓安装方式存在的难以调节、维修不便等问题。通过采集信号采集器的图像数据,获取信号采集器的尺寸和硬度信息,从而判定是否可以进行夹紧固定操作,实现了自动判断,初步确保了对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夹持,当确认可固定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避免了过度或不足的夹持。控制模块根据光洁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夹持力,从而保证信号采集器的稳定夹紧。维护单元根据维护时间间隔进行维护预警,通过比对夹紧后的图像数据,判断维护时间间隔是否需要调整,从而实现实时有效的维护管理。改变了传统主要依靠人工判断的方式,减少了维护成本且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维护措施,解决了决策滞后的难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爪、滑块、导向盘、紧固盘、紧固连杆、传动连杆、动力组件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传动连杆位于所述动力组件的一侧,且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紧固盘上;所述紧固连杆的一端可沿所述紧固盘上的紧固沟槽滑动,所述紧固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沟槽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沟槽开设在所述导向盘上;所述固定爪与所述滑块固定;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
控制模块包括:
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信号采集器的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尺寸信息和硬度信息;
判断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并在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所述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夹持力后控制所述动力组件转动,以使得所述固定爪移动对所述信号采集器进行夹紧固定,当所述固定爪与所述信号采集器接触时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根据所述光洁度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维护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夹紧操作后,所述维护单元初步确定维护时间间隔;
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后,所述调整单元在预设时间内获取不少于两个夹紧后的图像数据,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
告警单元,被配置为在经过所述维护时间间隔后,发出维护维修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尺寸信息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包括: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尺寸Q1和第二预设尺寸信息Q2,且Q1<Q2;所述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尺寸信息Q0与各预设尺寸信息的比对关系判定是否可完成夹紧固定;
当Q0<Q1或Q0>Q2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号采集器不可完成夹紧固定;
当Q1≤Q0≤Q2时,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完成夹紧固定,并根据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在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被夹紧固定时,根据所述硬度信息确定夹持力,包括: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硬度Y1、第二预设硬度Y2和第三预设硬度Y3,且Y1<Y2<Y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夹持力N1、第二预设夹持力N2和第三预设夹持力N3,且N1<N2<N3;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硬度信息Y0与各预设硬度的大小关系确定夹持力;
当Y1≤Y0<Y2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1;
当Y2≤Y0<Y3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2;
当Y3≤Y0时,所述判断单元确定夹持力为N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可完成夹紧固定并确定夹持力为Ni后,i=1,2,3,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根据所述光洁度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光洁度G1,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G0与所述第一预设光洁度G1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当G0≥G1时,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当G0<G1时,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不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并以所述调整后的夹持力夹紧固定所述信号采集器,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二预设光洁度G2和第三预设光洁度G3,且G1<G2<G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和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且A1<A2<A3;根据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光洁度G0与各预设光洁度的大小关系,选取调整系数对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
当G1<G0<G2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调整系数A1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1;
当G2≤G0<G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调整系数A2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2;
当G3≤G0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调整系数A3对所述夹持力N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夹持力Ni*A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判定是否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并完成对所述信号采集器的夹紧操作后,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包括:
所述维护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间隔T1、第二预设时间间隔T2和第三预设时间间隔T3,且T1<T2<T3;根据夹持力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维护时间间隔;
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不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所述夹持力为Ni,i=1,2,3;若夹持力为N1,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夹持力为N2,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夹持力为N3,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
当所述控制单元判定对所述夹持力进行调整时,调整后的夹持力为Ni*Ai,i=1,2,3;若N1≤Ni*Ai<N2,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1;若N2≤Ni*Ai<N3,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2;若N3≤Ni*Ai,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维护单元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为T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将夹紧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维护时间间隔进行调整,包括:
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发生位移,所述调整单元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
若夹紧后的信号采集器没有发生位移,所述调整单元判定不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单元判定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时,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采集位移距离L0、环境温度W0和环境湿度S0;预先设定第一预设位移距离L1、第二预设位移距离L2和第三预设位移距离L3,且L1<L2<L3;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和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且B1<B2<B3;
根据所述位移距离L0与各预设位移距离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L1≤L0<L2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3;
当L2≤L0<L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2;
当L3≤L0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维护时间间隔Ti进行调整,获取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环境温度W1、第二预设环境温度W2和第三预设环境温度W3,且W1<W2<W3;根据所述环境温度W0与各预设环境温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W1≤W0<W2时,选取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1;
当W2≤W0<W3时,选取所述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2;
当W3≤W0时,选取所述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取第i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i对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进行二次调整,获取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后,i=1,2,3,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湿度S1、第二预设湿度S2和第三预设湿度S3,且S1<S2<S3;根据所述环境湿度S0与各预设湿度的大小关系选取时间调整系数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
当S1≤S0<S2时,选取第三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3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3;
当S2≤S0<S3时,选取第二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2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2;
当S3≤S0时,选取第一预设时间调整系数B1对二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进行三次调整,获取三次调整后的维护时间间隔Ti*Bi*Bi*B1。
CN202311389921.7A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Active CN117104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9921.7A CN117104451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9921.7A CN117104451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4451A CN117104451A (zh) 2023-11-24
CN117104451B true CN117104451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797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9921.7A Active CN117104451B (zh) 2023-10-25 2023-10-25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44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370A (zh) * 2011-10-11 2012-01-25 吉林大学 基于拉伸/压缩模式的扫描电镜下原位高频疲劳材料力学测试平台
CN216954636U (zh) * 2022-03-04 2022-07-12 镇江比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数据采集装置
CN114800339A (zh) * 2022-05-30 2022-07-29 广上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装配定位装置
CN114888733A (zh) * 2022-04-24 2022-08-12 浙江大学 封闭曲面构件全表面测量换向装夹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18674018U (zh) * 2022-06-16 2023-03-21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整的锚杆应力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1370A (zh) * 2011-10-11 2012-01-25 吉林大学 基于拉伸/压缩模式的扫描电镜下原位高频疲劳材料力学测试平台
CN216954636U (zh) * 2022-03-04 2022-07-12 镇江比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数据采集装置
CN114888733A (zh) * 2022-04-24 2022-08-12 浙江大学 封闭曲面构件全表面测量换向装夹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4800339A (zh) * 2022-05-30 2022-07-29 广上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装配定位装置
CN218674018U (zh) * 2022-06-16 2023-03-21 云南楚大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整的锚杆应力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4451A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5826B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削加工的刀具磨损视诊装置及视诊方法
CN107297703B (zh) 一种用于螺栓安装的系统和方法
JP5062925B2 (ja) 技術設備のための監視・制御装置
US20190170694A1 (en) Automatic car body welding spot inspect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200200959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ng abnormality and estimating degradation in valve apparatus
JP2008097363A (ja) 異常診断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9507597A (ja) 監視装置及び方法
GB1591353A (en) Tension control of fasteners
CN117104451B (zh) 一种用于船舶舰桥信号采集器安装的定位装置
CN105014481A (zh) 便携式刀具磨损测量仪及采用该测量仪预测刀具剩余使用寿命的方法
CN109759825A (zh) 一种智能螺丝安装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4182399B2 (ja) 工作機械の稼働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CN10419096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数控车床对刀装置及对刀方法
US77695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of motor-operated valve
KR20040040633A (ko) 선로전환기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0293282U (zh) 螺杆测量机构
EP3851343B1 (en) Tray extensio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CN215178348U (zh) 一种校验扭矩扳手测试装置
JP2019055455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ロボットハンドの制御方法
CN111829412A (zh) 通用卡尺自动检定装置
Jiao et al. Faul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industrial robot based on fault tree
CN111562768A (zh) 一种并行多通道数控机床
US4245381A (en) Tension control of fasteners
CN116101229A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换电站换电操作控制系统
CN207717553U (zh) 接触线反复弯曲试验失效判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