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9285A -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9285A
CN117099285A CN202280024982.0A CN202280024982A CN117099285A CN 117099285 A CN117099285 A CN 117099285A CN 202280024982 A CN202280024982 A CN 202280024982A CN 117099285 A CN117099285 A CN 117099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mmunication
wireless
power
longitudin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49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09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9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设备包括可耦合到另一设备的互补无线电力传输线圈(247a,247b)的无线电力传输线圈(227a,227b)。该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电力发射和/或接收电路以及处理和通信系统,以及耦合到该处理和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线圈(228)。该通信线圈包括可磁耦合到该互补设备的对应通信线圈(248)的绕组,以允许该处理和通信系统与该互补设备之间的通信。该无线通信线圈(228)沿该设备的纵向轴线与该电力传输线圈(227a,227b)分离。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3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Magnetics Configurations for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Electronic Device Accessories”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3/167,795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出于所有目的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传输(“WPT”),有时也被称为感应电力传输(“IPT”),近来在许多应用中变得更加普遍。其中WPT/IPT的使用增加的一个应用是围绕诸如移动电话(即,智能电话)和其附件(例如,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以及平板电脑和其他类型的便携式计算机和其附件(例如,手写笔等)的设备的消费电子产品空间。
发明内容
设备可包括:电力接收线圈,该电力接收线圈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无线电力发射器的电力发射线圈;无线电力接收电路,该无线电力接收电路被配置为从该电力接收线圈接收能量;处理和通信系统,该处理和通信系统由该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供电;和无线通信线圈,该无线通信线圈耦合到该处理和通信系统。该通信线圈可包括绕组,该绕组被配置为磁耦合到该无线电力发射器的对应通信线圈以允许该处理和通信系统与无线电力发射器之间的通信。该无线通信线圈可沿该设备的纵向轴线与该电力接收线圈分离。
该设备可以是无线耳机,并且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可以是该无线耳机的柄部分的纵向轴线。该电力接收线圈可包括半球形磁芯和围绕该半球形磁芯的外部设置的绕组。该电力接收线圈可被配置为在该无线电力发射器的半球形电力发射线圈内设置。该电力接收线圈可位于该无线耳机的该柄部分的远端中。该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该电力接收线圈和该无线通信线圈之间的屏蔽件。该通信线圈的高度以及该通信线圈与该电力接收线圈之间的竖直分离中的至少一者可被选择为在其间提供期望程度的磁隔离。
该通信线圈可包括磁芯。该磁芯可具有比该通信线圈的该绕组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并且该磁芯可设置在该绕组的孔内并且位于该绕组后面。该磁芯可具有比该通信线圈的该绕组的该横截面积大的横截面积,并且该绕组可设置在该磁芯中的通道内。该通信线圈沿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可大于该通信线圈横向于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该通信线圈沿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可小于该通信线圈横向于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设备可包括:电力发射线圈,该电力发射线圈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电力接收线圈;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该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被配置为经由该电力发射线圈发射能量;处理和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线圈,该无线通信线圈耦合到该处理和通信系统。该通信线圈可包括绕组,该绕组被配置为磁耦合到该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对应通信线圈以允许该处理和通信系统与无线电力接收器之间的通信。该无线通信线圈可沿该设备的纵向轴线与该电力发射线圈分离。
该设备可以是耳机充电盒,并且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可对应于该无线耳机的柄部分的纵向轴线。该耳机充电盒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该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被配置为相对于该盒定位耳机以用于这些线圈的适当对准。该电力发射线圈可包括半球形壳体磁芯和围绕该半球形壳体的内部设置的绕组。该电力发射线圈可被配置为围绕该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半球形电力接收线圈设置。该电力发射线圈可位于该盒的被配置为接收该无线耳机的该柄部分的远端的部分中,该设备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该电力发射线圈和该无线通信线圈之间的屏蔽件。该通信线圈的高度以及该通信线圈与该电力发射线圈之间的竖直分离中的至少一者可被选择为在其间提供期望程度的磁隔离。
该通信线圈可包括磁芯。该磁芯可具有比该通信线圈的该绕组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并且该磁芯可设置在该绕组的孔内并且位于该绕组后面。该磁芯可具有比该通信线圈的该绕组的该横截面积大的横截面积,并且该绕组可设置在该磁芯中的通道内。该通信线圈沿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可大于该通信线圈横向于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该通信线圈沿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可小于该通信线圈横向于该设备的该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图2是无线供电外围设备和无线充电盒的示例性应用的框图。
图3A至图3B示出了包括与电力线圈竖直分离的通信线圈的示范性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配置。
图4示出了图3A至图3B中示出的竖直分离的电力和通信线圈的进一步任选布置的侧视图。
图5A至图5B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任选铁氧体配置。
图6A至图6B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另选的任选铁氧体配置。
图7A至图7C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另选的任选铁氧体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所公开构思的彻底理解。作为该描述的一部分,为了简单起见,本公开的附图中的一些附图以框图形式表示结构和设备。为了清晰起见,在本公开中未描述实际具体实施的所有特征。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语言是出于可读性和指导目的而选择的,尚未选择它来描绘或限制所公开的主题。相反,所附权利要求旨在用于此目的。
所公开的概念的各种实施方案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而不仅限于各个附图,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类似的元件。为简单和清楚说明起见,在合适的情况下,在不同附图中重复参考标号以指示对应或类似的元件。此外,示出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的充分理解。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描述方法、规程和部件以免模糊所描述的相关功能。在本公开中提到“一个”、“一种”或“另一种”实施方案未必是相同或不同的实施方案,并且这意味着至少一个。给定附图可用于示出本公开的多于一个实施方案或多于一个种类的特征,并且对于给定的实施方案或种类可能不需要附图中的所有元件。当在给定附图中提供时,参考标号在整个若干附图中是指相同的元件,但其可以不在每个附图中重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部件的比例可被放大以更好地示出本公开的细节和特征。
图1示出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100的简化框图。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经由感应耦接130将电力无线传输到电力接收器(PRx)120的电力发射器(PTx)110。电力发射器110可接收由逆变器114转换成具有特定电压和频率特性的AC电压的输入电力。逆变器114可由控制器/通信模块116控制,该控制器/通信模块如下进一步描述的那样操作。在各种实施方案中,逆变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可在公共系统(诸如基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的系统)中实现。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逆变器控制器可由其间具有通信装置的单独控制器模块和通信模块实现。逆变器114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电路拓扑(例如,全桥、半桥等)来构造并且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半导体开关设备技术(例如使用硅、碳化硅或氮化镓器件制造的MOSFET、IGBT等)来实现。
逆变器114可将所生成的AC电压递送到发射器线圈112。除了允许磁耦接到接收器的无线线圈之外,图1所示的发射器线圈块112可包括调谐电路(诸如附加电感器和电容器),该调谐电路促进发射器在不同状况(诸如到接收器的不同程度的磁耦接、不同操作频率等)下的操作。该无线线圈自身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构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无线线圈可被形成为围绕合适线轴的导线绕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无线线圈可被形成为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且可结合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案使用。无线发射器线圈还可包括磁性可渗透材料(例如,铁氧体)芯,其被配置为以适合于特定应用的方式影响线圈的通量图案。本文中的教导内容可结合适于给定应用的各种发射器线圈布置中的任一者应用。
PTx控制器/通信模块116可监测发射器线圈并且使用从其导出的信息来控制逆变器114以适于给定情况。例如,控制器/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取决于特定应用致使逆变器114在给定频率或输出电压下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从PRx设备接收信息并且相应地控制逆变器114。此信息可经由电力输送线圈(即带内通信)接收或可经由单独通信通道(未示出,即带外通信)接收。对于带内通信,控制器/通信模块116可检测和解码由PRx施加在磁链路上的信号(诸如电压、频率或负载变化)以接收信息,并且可指示逆变器通过操纵所生成电压的各种参数(诸如电压、频率等)来调制所递送的电力以向PRx发送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采用频移键控(FSK)通信以向PRx传送数据,在该FSK通信中逆变器信号的频率被调制。控制器/通信模块116可被配置为检测来自PRx的幅移键控(ASK)通信或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在任一情况下,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为改变在接收器侧上汲取的电流以操纵在Tx线圈上看到的波形,从而将信息从PRx递送到PTx。对于带外通信,可提供允许PTx与PRx之间的通信的附加模块,例如WiFi、蓝牙、或其他无线电链路、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通道。
如上所述,控制器/通信模块116可以是例如设置在单个集成电路上的单个模块,或者可由设置在不同集成电路上的多个模块/设备或者具有模拟部件和数字部件的集成电路和分立电路的组合来构造。本文中的教导内容不限于控制器/通信电路的任何特定布置。
PTx设备110可任选地包括其他系统和部件,诸如单独的通信模块1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118可经由电力传输线圈与PRx中的对应模块标签通信。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118可使用单独物理通道138与对应模块通信。
如上文所提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还包括无线电力接收器(PRx)120。无线电力接收器可包括可磁性耦合130到发射器线圈112的接收器线圈122。如同上文所讨论的发射器线圈112,图1所示的接收器线圈块122可包括调谐电路(诸如附加电感器和电容器),该调谐电路促进发射器在不同状况(诸如到接收器的不同程度的磁耦接、不同操作频率等)下的操作。该无线线圈自身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构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无线线圈可被形成为围绕合适线轴的导线绕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无线线圈可被形成为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且可结合本文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案使用。无线接收器线圈还可包括磁性可渗透材料(例如,铁氧体)芯,其被配置为以适合于特定应用的方式影响线圈的通量图案。本文中的教导内容可结合适于给定应用的各种接收器线圈布置中的任一者应用。
接收器线圈122输出经由发射器线圈112通过磁感应在其中感应出的AC电压。该输出AC电压可被提供给整流器124,该整流器向与PRx设备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负载提供DC输出电力。整流器124可由控制器/通信模块126控制,该控制器/通信模块如下进一步描述的那样操作。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整流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可在公共系统(诸如基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的系统)中实现。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整流器控制器可由其间具有通信装置的单独控制器模块和通信模块实现。整流器124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电路拓扑(例如,全桥、半桥等)来构造并且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半导体开关设备技术(例如使用硅、碳化硅或氮化镓设备制造的MOSFET、IGBT等)来实现。
PRx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监测接收器线圈并且使用从其导出的信息来控制整流器124以适于给定情况。例如,控制器/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取决于特定应用致使整流器124提供给定输出电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向PTx设备发送信息以有效地控制递送给接收器的电力。此信息可经由电力输送线圈(即带内通信)发送或可经由单独通信通道(未示出,即带外通信)发送。对于带内通信,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例如调制所接收的电力的负载电流或其他电参数以将信息发送到PTx。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为检测和解码由PTx施加在磁链路上的信号(诸如电压、频率或负载变化)以从PTx接收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为接收频移键控(FSK)通信以向PRx传送数据,在该FSK通信中逆变器信号的频率已经被调制。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为生成来自PRx的幅移键控(ASK)通信或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在任一情况下,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为改变在接收器侧上汲取的电流以操纵在Tx线圈上看到的波形,从而将信息从PRx递送到PTx。对于带外通信,可提供允许PTx与PRx之间的通信的附加模块,例如WiFi、蓝牙、或其他无线电链路、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通道。
如上所述,控制器/通信模块126可以是例如设置在单个集成电路上的单个模块,或者可由设置在不同集成电路上的多个模块/设备或者具有模拟部件和数字部件的集成电路和分立电路的组合来构造。本文中的教导内容不限于控制器/通信电路的任何特定布置。
PRx设备120可任选地包括其他系统和部件,诸如通讯(“通信”)模块1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128可经由电力传输线圈与PTx中的对应模块通信。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128可使用单独物理通道138与对应模块或标签通信。
以上描述的无线电力输送系统100的许多变化和增强是可能的,并且以下教导内容适用于此类变化和增强中的任一者。
图2是无线供电外围设备202和无线充电盒204的示例性应用的框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无线外围设备可以是一对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可被设计成使得扬声器部分可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其中包含其他电子部件的柄部分可从其延伸。扬声器可用由数模转换器产生并由音频放大器放大的音频信号来驱动。数模转换器可从处理器和通信模块224接收数字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理器和通信模块224可经由蓝牙、WiFi或另一合适的无线通信协议从另一设备(诸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其他源)接收数字音频信号。在图2的框图中没有明确示出对应无线电,但是应当理解,这类无线电模块可被构建到处理和通信模块中或者可以是单独的模块。组成无线耳机(或任何其他外围设备202)的各种电子模块仅为示范性的,并且可存在视给定实施方案而定所包括的附加部件(例如,麦克风)或其他功能块。其他排列和组合以及不同的实施方案也是可能的。
无线外围设备的电子系统可由内部可充电电池(未示出)供电。电池可通过无线电力接收器(PRx)226的无线电力传输来充电,该PRx可耦合到接收线圈227并且被配置为从充电盒204中的对应发射器246和发射线圈247接收无线电力。例如,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可如上文关于图1所描述而构造。无线外围设备202可插入到充电盒204中,该充电盒可具有被配置为接收外围设备202的一个或多个容座。这些容座可成形以便接收并对准外围设备202,使得无线外围设备202中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线圈227与充电盒204中的对应无线电力发射器线圈247适当地对准。这种对准可通过容座的形状(对应于外围设备202的形状)来实现,并且可进一步通过其他特征部来辅助,诸如对准凸片或其他固定装置、磁体或其他合适的对准设备。
充电盒204可包括其自己的电池(未示出),该电池可提供用于对无线外围设备202进行充电的能量源。该电池可由外部有线或无线电源(未示出)充电。盒电池可耦合到电力管理电路242,该电力管理电路继而又可将电力提供到无线电力发射器246,该无线电力发射器可被配置为经由电力发射线圈247将电力无线地递送到对应无线外围设备电力接收器线圈227和无线电力接收器226。电力管理电路242还可耦合到盒处理系统243,该盒处理系统可以是被配置为操作充电盒的可编程控制器。处理系统243可耦合到盒通信模块244,该盒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提供无线充电盒204与无线外围设备202之间的通信。这类通信可以由通信线圈248提供,该通信线圈被配置为当无线外围设备202被插入到盒204中时磁耦合到无线外围设备202的对应通信线圈228。虽然通信线圈在本文中可被称为“发射器”或“接收器”线圈,但所有此类线圈可双向使用,因此可根据特定上下文和操作模式需要而发射或接收。
如上文关于图1所简要讨论的,一些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已依赖于所谓的“带内”通信,其中从PTx到PRx的电力递送经调制以提供通信。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期望提供带外通信。例如,带外通信可允许更高的通信带宽。这些带外通信在历史上依赖于用于物理通道的射频。另选地,如本文所述,也可使用磁感应。然而,如果磁感应将用于通信和电力递送,则可能需要确保电力传输路径(例如从PTx 246经由电力发射线圈247到电力接收线圈227和PRx 226)与通信路径(在耳机处理器/通信模块224与盒通信模块244之间经由通信线圈228和248)之间存在充分隔离。下文描述了用于提供这种隔离的各种实施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电力传输的磁路路径以及用于无线充电盒204与无线外围设备202(或其他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的磁路路径之间的隔离可通过在电力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提供足够的物理分离来实现。在如上所述配置的无线外围设备202的情况下,这可例如包括将无线电力接收器线圈227定位在无线外围设备202的底部附近,其中对应无线电力发射器线圈247定位在盒中的对应位置处。类似地,外围通信线圈228可位于无线外围设备202中更高的位置,其中对应盒通信线圈248位于盒中的对应位置。例如,在无线耳机作为外围设备202的情况下,电力接收器线圈可位于无线外围设备的柄部分的远端附近,而通信接收器线圈可位于柄部分中更高的位置,更接近插入用户耳朵中的耳机的上部,或者甚至作为这种上部的一部分。其中电力和通信线圈位于彼此之下/之上的所示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使用任何空间分离的配置而不考虑方向取向。前述线圈中的每一者可包括由多匝导线、印刷电路板迹线、柔性印刷电路迹线等构成的绕组部分。前述线圈中的每一者还可包括由具有适当磁导率的材料(例如铁氧体)制成的芯,以增强磁路的性能。下文描述的是采用电力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的分离以实现期望的隔离的一系列磁路配置。
图3A至图3B示出了包括与电力线圈竖直分离的通信线圈的配置。更具体地,图3A包括侧视图300a;并且图3B包括平面图300b。在本实施方案中,电力接收线圈227也可设置在无线外围设备的下部。电力接收线圈可包括绕组227a和磁芯(也就是铁氧体)227b。在所示实施方案中,铁氧体227b具有基本上半球形形状,并且绕组227a以互补方式缠绕在芯的外侧上。因此,电力接收线圈可具有基本上半球形形状,其可对应于无线外围设备202的末端的形状。
设置在盒内的对应电力传输线圈247可被定位成使得当外围设备被插入到盒中时,电力传输线圈247适当地耦合到电力接收线圈227。无线电力传输线圈247可包括绕组部分247a和磁芯/铁氧体247b。磁芯247b也可以是与电力接收线圈227的芯对应的基本上半球形壳体。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发射绕组227a可缠绕在半球形壳体的内侧上,与其一致,以便形成基本上半球形电力发射绕组。因此,当耳机被设置在盒内时,耳机的电力接收线圈227可以基本上位于电力发射线圈247内,从而允许两者之间的适当磁耦合以促进电力传输。另外,电力发射线圈芯247b可具有设置于其中的狭槽或气隙247c以根据需要促进线圈的制造和/或控制磁通量。另外,尽管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半球形电力绕组,但是应当理解,对于给定实施方案,也可根据需要或适当地使用基本上平面的线圈配置或其他三维线圈配置。
无线外围设备202还可包括耳机通信线圈228,其可沿无线耳机的柄部分的纵向轴线竖直地移位,以便与上述电力线圈分离。(图2的框图也暗示了这种布置。)同样,充电盒204中可在互补位置中设置盒通信线圈248,该盒通信线圈也从电力线圈移位,从而提供用于从盒到耳机的电力传输的磁路与用于盒和耳机之间的通信的磁路之间的隔离。如图3A至图3B的视图中所示,当外围设备被定位在盒内时,通信线圈228和248可被适当地对准以为期望的通信操作提供足够的磁耦合。
图4示出了图3A至图3B中示出的竖直分离的电力和通信线圈的进一步任选布置的侧视图(300c)。侧视图300c示出了图3A至图3B的布置,其中任选屏蔽件301设置在电力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屏蔽件301可由铜或任何其他导体制成,并且可用于在电力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提供比将由单独竖直分离提供的更大程度的隔离。因此,当使用相同的间隔时,包括屏蔽件可允许更大的磁隔离,或者可允许具有更小间隔的相同程度的磁隔离。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屏蔽组件301a设置在无线电力接收线圈227与竖直分离/移位通信线圈228之间的无线外围设备202中。类似地,第二屏蔽部件301b设置在充电盒204中,在无线电力发射线圈247与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248之间。侧视图300d通过与侧视图300c相比较示出了一种布置,在该布置中,通信线圈228和248的高度可被减小以便在电力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提供更进一步的分离,并且因此提供更高程度的隔离。线圈的具体尺寸和位移可被确定为适于任何给定实施方案。另外,侧视图300d示出了任选屏蔽部件301a/301b,但是应当理解,线圈的减小的高度可与该任选屏蔽件一起使用或者与其分开使用,从而导致可根据给定系统的特定性能目标和空间约束来选择的各种组合排列。
通信线圈228和248可被构造为不具有高磁导率芯部件(如图3A至图3B所示);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优选包括磁芯以增强通信线圈的性能。图5A至图5B以两个视图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任选铁氧体配置:图5A包括侧视图300e;并且图5B包括平面图300f。图5A至图5B中的电力绕组布置如以上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示。盒通信线圈248可包括芯306,其可由具有期望磁导率的任何材料构造,诸如铁氧体。类似地,外围设备通信线圈228可包括同样由合适材料构造的芯304。这些芯可成形以便为给定实施方案提供期望的磁通路径。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芯的横截面积小于对应线圈绕组的横截面积,并且芯可因此设置在绕组的孔内,即,使得当通过绕组的孔查看时,线圈围绕芯。另外,芯可设置在对应绕组“后面”,其中耳机芯304朝向耳机202a的内部定位,并且盒芯306朝向盒204的内部定位。换句话讲,耳机通信线圈228的绕组和盒通信线圈248的绕组可彼此面对,其中它们相应的芯/铁氧体在后面。
图6A至图6B以两个视图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另选的任选铁氧体配置:图6A包括侧视图300g,并且图6B包括平面图300h。图6A至图6B中的电力绕组布置如以上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示。盒通信线圈248可包括芯310,其可由具有期望磁导率的任何材料构造,诸如铁氧体。类似地,外围设备通信线圈228可包括同样由合适材料构造的芯308。这些芯可成形以便为给定实施方案提供期望的磁通路径。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芯的横截面积大于对应线圈绕组的横截面积。然而,如在图5A至图5B的实施方案中那样,芯仍然位于对应绕组“后面”,其中外围设备芯308朝向外围设备202的内部定位,并且盒芯310朝向盒204的内部定位。换句话讲,耳机通信线圈228的绕组和盒通信线圈248的绕组可彼此面对,其中它们相应的芯/铁氧体在后面。另外,图6A至图6B的通信线圈布置被配置为使得通信线圈的竖直尺寸(如所示)小于通信线圈的水平尺寸(如所示)。应当理解,“竖直”及“水平”仅指所提供图示中的方向,并且在实际实施方案中不需要是竖直、水平或任何其他特定取向。这些术语仅指线圈的相应正交尺寸。
图7A至图7C以三个视图示出了上文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讨论的竖直分离/移位的通信线圈布置的另选的任选铁氧体配置:图7A包括侧视图300i;图7B包括平面图300j;并且图7C示出了线圈横截面视图300k。图7A至图7C中的电力绕组布置如以上关于图3A至图3B和图4所示。盒通信线圈248可包括芯314,其可由具有期望磁导率的任何材料构造,诸如铁氧体。类似地,外围设备通信线圈228可包括同样由合适材料构造的芯310。这些芯可成形以便为给定实施方案提供期望的磁通路径。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芯的横截面积大于对应线圈绕组的横截面积。另外,绕组可设置在芯内,诸如设置在芯内形成的通道内。然而,如在图5A至图5B的实施方案中那样,芯仍然位于对应绕组“后面”,其中外围设备芯312朝向耳机202a的内部定位,并且盒芯314朝向盒204的内部定位。换句话讲,外围设备通信线圈228的绕组和盒通信线圈248的绕组可彼此面对,其中它们相应的芯/铁氧体在后面。另外,图7A至图7C的通信线圈布置被配置为使得通信线圈的竖直尺寸(如所示)小于通信线圈的水平尺寸(如所示)。应当理解,“竖直”及“水平”仅指所提供图示中的方向,并且在实际实施方案中不需要是竖直、水平或任何其他特定取向。这些术语仅指线圈的相应正交尺寸。
如上文关于图3A至图7C所描述的,竖直分离的通信线圈的各种方面(包括竖直分离距离、竖直线圈范围、屏蔽件、磁芯存在和配置以及线圈尺寸)可在任何给定应用中适当地混合和匹配。因此,根据这种系统的特定目的和约束条件,存在多种可适用于任何给定应用的竖直移位线圈布置。
上文描述了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示范性实施方案,其提供了用于电力传输的磁性电路与用于通信的磁路之间的隔离。此类系统可用于多种应用,但当结合个人电子设备诸如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等)和其附件(例如,无线耳机、手写笔和其他输入设备等)以及无线充电附件(例如,充电垫、垫板、支架等)使用时,可尤其有利。尽管已经描述了许多特定特征和各种实施方案,但应当理解,除非另外指出是相互排斥的,否则各种特征和实施方案可在特定具体实施中组合成各种排列。因此,上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案仅仅以举例方式提供,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原理和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上文描述了能够在系统中的PTx和PRx之间输送某些信息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预期此信息传递改进了设备以有效且非破坏性方式向彼此提供无线电力信号以促进电池充电的能力。可预期的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者可考虑标识符(诸如序列号、UID、制造商ID、MAC地址等)的传递以帮助PTx和PRx(特别是它们的无线能力)相对于彼此的标识。
实现本技术的实体应当注意确保,在无线充电系统的上述实施方案中,在无线收发器之间传输任何敏感信息的程度上,遵守既定的隐私政策和/或隐私实践。具体地,将期望此类实体实现和一贯地应用一般公认为满足或超过维护用户隐私的行业或政府所要求的隐私实践。实施者应通知用户在无线电力传递系统中预期将个人可标识信息传输到何处,并且允许用户“选择性加入”或“选择性退出”参与。例如,此信息可在用户将设备放置到电力发射器上时呈现给用户。
本公开的目的是应管理和处理个人信息数据(如果有的话)以最小化无意或未经授权访问或使用的风险。一旦不再需要数据,通过限制数据收集和删除数据可最小化风险。此外,并且当适用时,数据去标识能够被用于保护用户的隐私。例如,设备标识符可被部分地屏蔽以传达设备的电力特性而不唯一地标识设备。可在适当时通过移除标识符、控制所存储数据的量或特异性(例如,在城市级别而不是在地址级别收集位置数据)、控制数据如何被存储(例如,在用户间汇集数据)和/或其他方法诸如差异化隐私来促进去标识。还可利用鲁棒加密来降低电感耦接设备之间的通信被欺骗的可能性。

Claims (25)

1.一种设备,包括:
电力接收线圈,所述电力接收线圈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无线电力发射器的电力发射线圈;
无线电力接收电路,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电路被配置为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接收能量;
处理和通信系统,所述处理和通信系统由所述无线电力接收电路供电;以及
无线通信线圈,所述无线通信线圈耦合到所述处理和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线圈包括绕组,所述绕组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发射器的对应通信线圈以允许所述处理和通信系统与所述无线电力发射器之间的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无线耳机,并且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是所述无线耳机的柄部分的纵向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线圈包括半球形磁芯和围绕所述半球形磁芯的外部设置的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线圈被配置为设置在所述无线电力发射器的半球形电力发射线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位于所述无线耳机的所述柄部分的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与所述无线通信线圈之间的屏蔽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的高度以及所述通信线圈与所述电力接收线圈之间的竖直分离中的至少一者被选择为在其间提供期望程度的磁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包括磁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磁芯具有比所述通信线圈的所述绕组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绕组的孔内以及所述绕组后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磁芯具有比所述通信线圈的所述绕组的所述横截面积大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绕组设置在所述磁芯中的通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通信线圈横向于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小于所述通信线圈横向于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13.一种设备,包括:
电力发射线圈,所述电力发射线圈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电力接收线圈;
无线电力发射电路,所述无线电力发射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电力发射线圈发射能量;
处理和通信系统;以及
无线通信线圈,所述无线通信线圈耦合到所述处理和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线圈包括绕组,所述绕组被配置为磁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对应通信线圈以允许所述处理和通信系统与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之间的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电力发射线圈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耳机充电盒,并且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对应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柄部分的纵向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盒定位耳机以用于所述线圈的适当对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发射线圈包括半球形壳体磁芯和围绕所述半球形壳体的内部设置的绕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发射线圈被配置为围绕所述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半球形电力接收线圈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力发射线圈位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被配置为容纳所述耳机充电盒的所述柄部分的远端的一部分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力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通信线圈之间的屏蔽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的高度以及所述通信线圈与所述电力发射线圈之间的竖直分离中的至少一者被选择为在其间提供期望程度的磁隔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包括磁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磁芯具有比所述通信线圈的所述绕组的横截面积小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绕组的孔内以及所述绕组后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磁芯具有比所述通信线圈的所述绕组的所述横截面积大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绕组设置在所述磁芯中的通道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大于所述通信线圈横向于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线圈沿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竖直尺寸小于所述通信线圈横向于所述设备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水平尺寸。
CN202280024982.0A 2021-03-30 2022-02-28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Pending CN1170992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7795P 2021-03-30 2021-03-30
US63/167,795 2021-03-30
PCT/US2022/018142 WO2022211944A1 (en) 2021-03-30 2022-02-28 Magnetics configuration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electronic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9285A true CN117099285A (zh) 2023-11-21

Family

ID=80780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4982.0A Pending CN117099285A (zh) 2021-03-30 2022-02-28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0904A1 (zh)
EP (1) EP4298712A1 (zh)
JP (1) JP2024511633A (zh)
KR (1) KR20230138042A (zh)
CN (1) CN117099285A (zh)
AU (1) AU2022252126A1 (zh)
WO (1) WO20222119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7376B2 (en) * 2021-01-07 2023-10-03 Kohler Co. Reluctance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position of a rotor in an electric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6879B1 (ko) * 2014-04-30 2017-10-18 한국전기연구원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코일 구조물
KR102389704B1 (ko) * 2015-08-12 2022-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도전성 패턴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WO2017109799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Datalogic Ip Tech S.R.L.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charging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 a portable data terminal
KR102550706B1 (ko) * 2016-07-20 2023-07-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코일 공유 방법 및 장치
CN112470360B (zh) * 2018-07-20 2024-03-12 铁三角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用充电器、无线耳机和无线耳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11633A (ja) 2024-03-14
WO2022211944A1 (en) 2022-10-06
US20220320904A1 (en) 2022-10-06
KR20230138042A (ko) 2023-10-05
AU2022252126A1 (en) 2023-10-05
EP4298712A1 (en) 202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4122B (zh) 提供无线电力的装置、方法和设备
CN102318161B (zh) 用于便携式外壳的无线电力传送
CN105827281B (zh) 用于检测和识别无线电力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US7627289B2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EP3036817A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dual mode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US11710984B2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simultaneous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20210398733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with a Switchable Magnetic Core
CN108028551A (zh) 用于屏蔽无线功率发射器的装置和方法
US10938251B1 (en) Wireless power mode switching
TW201324950A (zh) 天線裝置、電子機器
CN117099285A (zh) 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电力传输和通信的磁配置
KR20210129618A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US1051119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coil configuration
CN212115641U (zh) 无线充电耳机及无线充电耳机系统
US10784043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KR20180120048A (ko) 전자파 간섭 필터가 구비된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17318324A (zh) 用于高效无线充电的线圈封装
US20240186836A1 (en) Multi-coil wireless charger
US20190123584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240097490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tructure
US20180269719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210027811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무선 전력 시스템
US10728671B2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system
EP4138266A1 (en) Charger with two coils for wireless charging
US20230080598A1 (en) Accessory case for multiple charger ty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