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6506B -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96506B CN117096506B CN202311062846.3A CN202311062846A CN117096506B CN 117096506 B CN117096506 B CN 117096506B CN 202311062846 A CN202311062846 A CN 202311062846A CN 117096506 B CN117096506 B CN 1170965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battery
- battery pack
-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983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tionary device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包括座体、竖梁、横梁本体,座体连接有围挡件,围挡件包括侧板、后围挡板、进风箱,后围挡板下端与座体后侧连接,上端与座体后侧有距离,进风箱与两侧板上端和后围挡板均连接,进风箱后端面与后围挡板共面,进风箱下端与后围挡板有距离,进风箱设有第一进风口,进风箱下端面一端与后围挡板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两侧板围合形成第一风道,进风箱下端面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连接有扰流板,扰流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过孔,第一进风口、扰流板和第三过孔围合形成第二风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效率不高和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背景技术
电池簇是储能集装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电池簇架和多个放置在电池簇架上的电池包,能够实现电池包的快速集成和快速投入使用。
电池簇在工作过程中,电池簇中的电池包易产生热量,使得电池包、电池簇内部温度升高,为了使得电池包始终处于合适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通常电池簇上方连接有冷风机,冷风机将冷风输送进电池簇中、电池簇中的电池包中,进而降低电池簇和电池包的温度,降低环境温度。
但是,目前,从冷风机进入到电池簇内的风,只能从一个风道进入到电池簇内部,散热的效率不高;电池簇内部还存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比如,电池包与相邻电池包之间散热较慢,单个电池包与电池簇架接触部分散热较慢,电池簇架部分结构散热较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能够提高散热效率,还能够使得电池簇内部散热均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包括两个座体、位于两个座体之间行列设置的多根竖梁、位于座体两侧及后侧的竖梁之间的横梁组,所述横梁组包括沿着竖梁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梁本体,所述座体两侧的竖梁之间连接有围挡件,所述围挡件包括分别与座体两侧的竖梁连接的侧板、与侧板连接的后围挡板、位于一座体上的进风箱,所述后围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后围挡板下端与座体后侧连接,上端与座体后侧有距离,所述进风箱分别与两侧板上端以及后围挡板连接,所述进风箱后端面与后围挡板共面,所述进风箱下端面靠近后围挡板的一端与后围挡板有距离,所述进风箱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箱下端面一端与后围挡板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两侧板围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进风箱下端面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靠近后围挡板的内侧壁连接有一端位于进风箱内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倾斜设置,所述扰流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扰流板和第二通槽围合形成第二风道。
解释说明:电池簇包括电池簇架、电池包和电池簇风道结构,构成电池簇架风道结构的部件部分属于电池簇架或者电池包的部件,电池簇架风道结构、电池簇架和电池包三者相互依存。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第一风道为电池簇提供主要进风风道,经过第一风道的风流向是从底座后侧向底座前侧流动,能够调节电池簇内部温度,后围挡板是倾斜的,后围挡板下端端面与下端的座体后侧端面之间垂直距离小于后围挡板上端端面与上端的座体后侧端面之间垂直距离,能够使得后围挡板上端与两侧板围合的面积大于后围挡板下端与两侧板围合的面积,进而使得风从第一风道进入之后,后围挡板上端与电池簇架围合的空间也有大量的风,能够使得用于散热的风吹向电池簇上端,防止因风的流速过快直接流向后围挡板下端,防止电池簇内散热不均匀;
2、本发明的第二风道为电池簇的辅助进风风道,能够使得进入的部分风直接从电池簇顶部流向电池簇内部,即是从电池簇内部上方开始逐渐向电池簇内部进行散热,第二风道和第一风道配合作用,使得进入电池簇的风分两个大方向流动,进而能够提高电池簇散热效率;
3、本发明的扰流板能够使得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风被引导流向第二通槽,然后从电池簇顶部中间位置流向电池簇内部,第三过孔能够使得部分风穿过扰流板,辅助扰流板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座体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若干个第四过孔,所述座体后侧的竖梁均设有若干个第二过孔,所述横梁本体设有开口朝向电池包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四过孔围合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二过孔围合形成第四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一过孔围合形成第五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第四过孔能够减轻座体的重量,又使得风能够穿过座体,进而使得座体快速散热,第三风道能够使得风流到座体与后围挡板连接处,进而使得座体和后围挡板连接处快速散热,第二过孔能够减轻竖梁的重量,能够便于风穿过竖梁进入到电池簇内部,第四风道是风进入电池簇架内部的主要风道,第四风道能够使得风流向电池簇内部,即电池簇架和电池包之间,能够使得竖梁快速散热,也能够使得风快速吹向电池包外表面,能够提高电池簇内部散热效率,第一通槽能够减轻横梁本体的重量,第一过孔能够便于风穿过横梁本体,第五风道能够使得风穿过第一过孔流向电池包外表面,同时风穿过第一过孔时也辅助横梁本体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座体宽度方向上的竖梁之间设有若干张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着竖梁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安装板包括与竖梁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并呈夹角的第二支撑部,两张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下表面与第二支撑部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有与电池包侧面抵接的第一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有与电池包上表面抵接的第二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和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六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相邻电池包之间围合形成第七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当电池包放置在安装板上时,电池包下端面位于第二支撑部上,电池包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撑部相对,此时,1、位于第一支撑部上的第一弹性限位件与电池包侧边抵接,第一弹性限位件既能够对电池包两侧边进行限位,又使得电池包两侧边与第一支撑部之间有间隙,即电池包两侧和第一支撑部围合形成的空间能够便于用于散热的风流动,能够避免电池包与第一支撑部直接贴合积聚储存热量,便于电池包和第一支撑部散热,还能够防止电池包横向移动,还能够在电池簇移动时对电池包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有效保护到电池包内部的部件;2、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二弹性限位件与相邻电池包上端面抵接,使得电池包下端面与相邻电池包上端面相对被固定,能够对相邻电池包进行限位,且电池包下端面与相邻电池包上端面有间隙,即相邻两电池包围合形成的空间能够便于用于散热的风流动,还能够避免电池包与相邻电池包靠得太近积聚储存热量无法散热;3、第一弹性限位件和第二弹性限位件配合作用,能够减少电池包与安装板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池包与相邻电池包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用于散热的风与电池包外表面充分接触,进而提高电池包散热效率,提高电池簇整体的散热效率;4、第六风道能够使得风直接吹向电池包侧面和第一支撑部,能够为电池包侧面和第一支撑部快速散热,第七风道能够使得风直接吹向电池包下端面和相邻电池包上端面,为相邻电池包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座体后侧的竖梁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一端与第一缺口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与第一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座体后侧的竖梁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一端与第二缺口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过孔和第一缺口围合形成第八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相邻电池包之间和第二缺口围合形成第九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1、第一缺口能够在第一弹性限位件摆动时提供容纳空间,便于第一弹性限位件顺利摆动,还能够便于用于散热的风穿过为第一支撑部散热;2、第一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且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能够便于电池包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时电池包两侧被逐渐稳定限位;3、第二缺口能够在第二弹性限位件摆动时提供容纳空间,便于第一弹性限位件顺利摆动,还能够便于用于散热的风穿过为第二支撑部散热,还能够减少电池包下端面与第二支撑部接触的面积,便于用于散热的风为电池包下端面散热;4、第二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且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能够便于相邻电池包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时该电池包上端面被上方第二支撑部上的第二弹性限位件逐渐稳定限位;5、第八风道能够使得风吹向电池包侧面为电池包外表面散热,还能够在风穿过第一缺口时也为第一支撑部散热,第九风道能够使得进入相邻电池包之间的风能够吹向电池包与第二支撑部紧贴处,为电池包下端面散热,同时也能够为第二支撑部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电池包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支撑部下表面、横梁本体上表面和相邻电池包之间的间隙围合形成第十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电池包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穿过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的风量大于进入相邻电池包之间的风量,使得风有效进入相邻电池包之间,有效对相邻电池包进行散热,第十风道能够使得在电池包与横梁本体相对时,风能够有效进入相邻电池包之间,进而实现对相邻电池包相邻的面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槽前端面与电池包后端面之间有距离,所述电池包前端面与座体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池包长度小于与第二支撑部长度,所述第二支撑部两端均分别与座体对应的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横梁本体上表面和第一通槽围合形成第十一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一通槽前端面与电池包后端面有距离,即横梁本体与电池包不接触,能够减少因横梁本体与电池包表面接触积聚的热量,此时第一通槽的侧壁能够作为挡板,第一通槽侧壁、第一通槽侧壁前端面与用于储能的电池包有距离这两部分配合作用,能够辅助对部分风的流向进行改道,使得从第一风道进入电池簇内的部分风遇到第一通槽的侧壁时能够稍作停留,进一步使得风也能够流向第一通槽前端面再吹向电池包,防止风直接往下流动,电池包长度小于与第二支撑部长度,能够使得电池包和靠近电池包后端面的竖梁之间有距离,防止电池包与竖梁之间接触或者靠近导致的热量积聚,也使得电池包后端面与后围挡板之间的距离增加,即能够使得电池包后端面与后围挡板围合的空间体积变大,使得能够存储更多的风,进一步能够增加电池包的散热能力,第十一风道能够便于风到达横梁本体上表面后,从第一通槽前端面流向电池包外表面,实现对电池包后端面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四个侧面均对称设有第五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五过孔围合形成第十二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五过孔能够便于吊装箱体,即提供抓取电池包的位置,相较于用手柄抓取电池包,第五过孔既能够节约电池包上的空间,使得电池包有更充足的空间便于其他部件在电池包上的摆放,也能够节约制造电池包的材料和成本,也能够作为风孔,便于风从第五过孔中进入到电池包内部,使得电池包内的多组电池模组能够同时接收到风,进而同时调节多组电池模组的温度,也能够作为散热孔,便于电池包内部多组电池模组从各个方向散热,还能够作为观察孔,当箱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时,如电池模组发热冒烟,烟从观察孔中快速跑出,便于快速捕捉到电池包内电池模组的异常情况;第十二风道能够便于风进入电池包内部,实现对电池包内部散热。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后端面和两侧面均设有若干个蜂窝孔,所述第一过孔与蜂窝孔相对,所述第一过孔的面积大于蜂窝孔的面积,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和电池包侧面之间以及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三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四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横梁本体上表面、第一通槽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五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过孔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六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蜂窝孔能够便于风进入到电池包内部,实现对电池包内部的散热,第十三风道能够辅助风从电池包侧面进入到电池包内部,第十四风道是风进入电池包内部的主要通道,能够实现电池包内部的有效散热,第十五风道能够使得风做短暂停留然后进入到电池包内部,第十六风道能够使得在电池包后端面与横梁本体相对时,风能够通过第一过孔处进入电池包内,确保风从各个角度有效进入电池包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部与位于竖梁高度方向上的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过孔和相邻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七风道,所述第一支撑部与位于竖梁高度方向上的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过孔和相邻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七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与电池包侧面之间、相邻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八风道。
本方案有益效果:第一支撑部与位于竖梁高度方向上的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有距离,能够使得座体长度方向上的相邻电池包两侧面之间是没有阻挡的,能够使得风位于相邻电池包两侧面之间,并充分与电池包侧面接触,实现为电池包散热;第十七风道能够使得风快速吹向相邻电池包两侧面,为电池包侧面散热,为电池簇架内部散热;第十八风道能够使得流向第一支撑部和电池包侧面的风吹向相邻电池包之间,为相邻电池包侧面散热。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提出一种电池簇,包括如上文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池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围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围挡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A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池簇另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B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簇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池簇又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具体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标记包括:横梁本体101、第一通槽102、第一过孔103、座体105、竖梁106、安装板108、第一支撑部109、第二支撑部110、第一弹性限位件111、第二弹性限位件112、第一缺口114、第二缺口115、电池包116;
第二过孔202;
围挡件301、侧板302、后围挡板303、进风箱304、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第二通槽307、扰流板308、第三过孔309、第四过孔310、第五过孔311、蜂窝孔312。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两个座体105,座体105是四边形的固定框,固定框的每条边为槽钢,上方的座体105前后侧之间连接有两根横梁本体101,能够便于用于散热的风穿过横梁本体101上的第一过孔103进入到电池簇内部,为电池簇内部散热,下方的座体105前后侧的端面均开有三个第四过孔310。
如图2和图6所示,两个座体105之间行列设置有多根竖梁106,本实施例中,两个座体105之间设置的竖梁106呈两行四列分布,竖梁106均为槽钢,竖梁106的开口均朝内,如图1所示,座体105前侧的竖梁106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本实施例中,竖梁106位于两相邻的安装板108之间的部分对称开有第二通孔,当电池包116放在电池簇架117上时,电池包116前端面两侧的挂耳通过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竖梁106螺纹连接,如图7所示,座体105后侧的竖梁106的一端面均设有若干个第二过孔202,本实施例中,每根竖梁106高度方向开有十八个第二过孔202。
如图6所示,座体105两侧及后侧的竖梁106之间均设置有横梁组,横梁组包括沿着竖梁106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梁本体101,本实施例中,座体105后侧的竖梁106之间连接有三根横梁本体101,座体105两侧的竖梁106之间连接有三根横梁本体101。
如图6和图7所示,横梁本体101设有开口朝向电池包116的第一通槽102,第一通槽102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过孔103,第一通槽102侧壁两端都连接有与竖梁106连接的连接块,本实施例中,位于座体后侧上的横梁本体101上的第一过孔103有四个,位于座体两侧的横梁本体101上的第一过孔103有两个。
如图8所示,座体105宽度方向上的竖梁106之间设有若干张用于安装电池包116的安装板108,安装板108沿着竖梁106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08沿着竖梁106高度方向设置有八张,位于座体105两侧的安装板108与竖梁106内侧面连接,位于座体105宽度方向上其余两列的安装板108分别位于竖梁106两侧面上。
安装板108包括与竖梁106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09和与第一支撑部109连接并呈夹角的第二支撑部110,第一支撑部109连接有用于与电池包116侧面抵接的第一弹性限位件111,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09靠近座体105后侧的竖梁106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114,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一支撑部109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一缺口114,第一弹性限位件111倾斜设置,第一弹性限位件111一端与第一缺口114内侧壁连接,第一弹性限位件111与第一支撑部109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105后侧。
第二支撑部110下表面与横梁本体101上表面之间有距离,第二支撑部110连接有用于与电池包116上端面抵接的第二弹性限位件112,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10靠近座体105后侧的竖梁106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115,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支撑部1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二缺口115,第二弹性限位件112倾斜设置,第二弹性限位件112一端与第二缺口115内侧壁连接,第二弹性限位件112与第二支撑部110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105后侧,第一支撑部109与竖梁106之间连接有配套的螺钉201和螺母,螺钉201一端面位于第二支撑部110上方并与第一支撑部109内侧面有距离。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槽102前端面与电池包116后端面之间有距离,电池包116前端面与座体105前侧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电池包116长度小于与第二支撑部110长度,第二支撑部110两端分别与座体105对应的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电池包116后端面和两侧面均设有若干个蜂窝孔312,第一过孔103与蜂窝孔312相对,第一过孔103的面积大于蜂窝孔312的面积,电池包116四侧面均对称开有第五过孔31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座体105两侧的竖梁106之间连接有围挡件301,围挡件301包括分别与座体105两侧的竖梁106连接的侧板302、与侧板302连接的后围挡板303、位于上方的座体105上的进风箱304,后围挡板303倾斜设置,后围挡板303下端与位于下方的座体105后侧连接,上端与位于上方的座体105后侧有距离,后围挡板303为倾斜板,进风箱304分别与两侧板302上端和后围挡板303连接,进风箱304后端面与后围挡板303共面,进风箱304下端面靠近后围挡板303的一端与后围挡板303有距离,进风箱304设置有第一进风口305,进风箱304下端面一端与后围挡板303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进风口306,进风箱304下端面开有第二通槽307,第二通槽307靠近后围挡板303的内侧壁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扰流板308,扰流板308一端位于进风箱304内,扰流板308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过孔309,本实施例中,扰流板308上开有四个第三过孔309。
综合上述电池簇风道结构,形成多条风道,具体为: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两侧板302围合形成第一风道,第一风道中的风流向为风先从第一进风口305流入,经过进风箱304,再经过第二进风口306流入后围挡板303和两侧板302之间,该风再分散流向电池簇前侧;
第一进风口305、扰流板308和第二通槽307围合形成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中的风流向为从第一进风口305流入的风经过第二通槽307时,扰流板308和第二通槽307配合作用,使得部分风直接穿过第二通槽307,流向电池簇内部上方,再从电池簇内部上方向电池簇内部扩散;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第四过孔310围合形成第三风道,第三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四过孔310,吹向座体105;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第二过孔202围合形成第四风道,第四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二过孔202,进入到电池簇内部,直接流向电池包116和电池簇架外表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第一过孔103围合形成第五风道,当电池包116后端面与横梁本体101相对时,第五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一过孔103流向电池包116外表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一支撑部109和电池包116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六风道,第六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一支撑部109与电池包116侧面之间的间隙,流向电池包116侧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相邻电池包116之间围合形成第七风道,第七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流向相邻电池包116之间,进一步与电池包下表面和相邻电池包上表面充分接触,本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包116是指沿着竖梁106高度方向设置的相邻电池包116;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二过孔202和第一缺口114围合形成第八风道,第八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二过孔202,再穿过第一缺口114吹向电池包116侧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相邻电池包116之间和第二缺口115围合形成第九风道,第九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相邻电池包116之间,再穿过第二缺口115吹向电池包116下端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二支撑部110下表面、横梁本体101上表面和相邻电池包116之间的间隙围合形成第十风道,第十风道中的风流向为第一风道中的风遇见横梁本体101上表面后改向,然后再流向相邻电池包116之间;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横梁本体101上表面和第一通槽102围合形成第十一风道,第十一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先遇见横梁本体101上表面后改向,然后再通过第一通槽102流向电池包116外侧面;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第五过孔311围合形成第十二风道,第十二风道中的风流向为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五过孔311进入到电池包116内部;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一支撑部109和电池包116侧面之间以及蜂窝孔312围合形成第十三风道,第十三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一支撑部109和电池包116侧面之间的间隙,再穿过蜂窝孔312流向电池包116内部;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和蜂窝孔312围合形成第十四风道,第十四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蜂窝孔312直接进入电池包116内部;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横梁本体101上表面、第一通槽102和蜂窝孔312围合形成第十五风道,第十五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先遇见横梁本体101上表面后改向,然后再通过第一通槽102流向电池包116外侧面,再通过蜂窝孔312流向电池包116内部;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一过孔103和蜂窝孔312围合形成第十六风道,第十六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一过孔103后,再穿过蜂窝孔312流向电池包116内部;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二过孔202和相邻电池包116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七风道,第十七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穿过第二过孔202后,流向位于座体105纵向方向的相邻电池包116侧面之间;
第一进风口305、第二进风口306、后围挡板303、第一支撑部109与电池包116侧面之间、相邻电池包116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八风道,第十八风道中的风流向为来自第一风道中的风通过第一支撑部109与电池包116侧面之间的空隙流向位于座体长度方向的相邻电池包116侧面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簇,包括上文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包括两个座体、位于两个座体之间行列设置的多根竖梁、位于座体两侧及后侧的竖梁之间的横梁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包括沿着竖梁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横梁本体,所述座体两侧的竖梁之间连接有围挡件,所述围挡件包括分别与座体两侧的竖梁连接的侧板、与侧板连接的后围挡板、位于一座体上的进风箱,所述后围挡板倾斜设置,所述后围挡板下端与座体后侧连接,上端与座体后侧有距离,所述进风箱分别与两侧板上端以及后围挡板连接,所述进风箱后端面与后围挡板共面,所述进风箱下端面靠近后围挡板的一端与后围挡板有距离,所述进风箱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进风箱下端面一端与后围挡板之间围合形成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两侧板围合形成第一风道,所述进风箱下端面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靠近后围挡板的内侧壁连接有一端位于进风箱内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倾斜设置,所述扰流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扰流板和第二通槽围合形成第二风道;
所述座体前侧和后侧均设有若干个第四过孔,所述座体后侧的竖梁均设有若干个第二过孔,所述横梁本体设有开口朝向电池包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四过孔围合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二过孔围合形成第四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一过孔围合形成第五风道;
所述座体宽度方向上的竖梁之间设有若干张用于安装电池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着竖梁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安装板包括与竖梁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和与第一支撑部连接并呈夹角的第二支撑部,两张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下表面与第二支撑部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有与电池包侧面抵接的第一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有与电池包上表面抵接的第二弹性限位件,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和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六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相邻电池包之间围合形成第七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座体后侧的竖梁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一端与第一缺口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限位件与第一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所述第二支撑部靠近座体后侧的竖梁的一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一端与第二缺口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限位件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开口朝向座体后侧,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过孔和第一缺口围合形成第八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相邻电池包之间和第二缺口围合形成第九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二支撑部下表面与横梁本体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电池包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支撑部下表面、横梁本体上表面和相邻电池包之间的间隙围合形成第十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前端面与电池包后端面之间有距离,所述电池包前端面与座体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池包长度小于与第二支撑部长度,所述第二支撑部两端均分别与座体对应的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横梁本体上表面和第一通槽围合形成第十一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四个侧面均对称设有第五过孔,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第五过孔围合形成第十二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后端面和两侧面均设有若干个蜂窝孔,所述第一过孔与蜂窝孔相对,所述第一过孔的面积大于蜂窝孔的面积,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和电池包侧面之间以及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三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四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横梁本体上表面、第一通槽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五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过孔和蜂窝孔围合形成第十六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位于竖梁高度方向上的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二过孔和相邻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七风道,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后围挡板、第一支撑部与电池包侧面之间、相邻电池包侧面之间围合形成第十八风道。
8.一种电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池簇风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62846.3A CN117096506B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62846.3A CN117096506B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96506A CN117096506A (zh) | 2023-11-21 |
CN117096506B true CN117096506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8877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62846.3A Active CN117096506B (zh) | 2023-08-23 | 2023-08-23 |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96506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1847A (zh) * | 2022-05-30 | 2022-09-23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储能电池系统 |
CN115775935A (zh) * | 2022-12-14 | 2023-03-10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CN115911642A (zh) * | 2022-10-19 | 2023-04-04 | 新疆登峰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 带散热结构的储能电池簇及散热方法 |
CN219123320U (zh) * | 2022-10-13 | 2023-06-02 | 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 |
-
2023
- 2023-08-23 CN CN202311062846.3A patent/CN1170965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1847A (zh) * | 2022-05-30 | 2022-09-23 |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储能电池系统 |
CN219123320U (zh) * | 2022-10-13 | 2023-06-02 | 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 |
CN115911642A (zh) * | 2022-10-19 | 2023-04-04 | 新疆登峰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 带散热结构的储能电池簇及散热方法 |
CN115775935A (zh) * | 2022-12-14 | 2023-03-10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96506A (zh) | 2023-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398652A1 (en) | Cool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Vehicle Battery Tray | |
CN104540698A (zh) | 工业车辆 | |
CN117013044B (zh) |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组装方法 | |
CN116799420B (zh) | 一种用于安装电池包的电池簇架及电池簇 | |
CN117096506B (zh) | 一种电池簇风道结构及电池簇 | |
CN218101545U (zh) | 一种电池柜结构 | |
CN218731255U (zh) | 一种簇架及储能设备 | |
CN114069090B (zh) | 一种移动式储能集装箱散热装置及移动式储能集装箱 | |
KR20060091948A (ko) |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배터리 트레이 | |
CN116799376B (zh) | 一种电池簇的风冷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1507704U (zh) | 一种送风均匀的储能集装箱 | |
JP7323859B1 (ja)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ユニット | |
CN218827567U (zh) | 储能系统 | |
CN116995356B (zh) | 一种电池簇横梁、电池簇架及电池簇 | |
EP4379906A1 (en) |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 |
CN216213685U (zh) | 储能风冷通风管道 | |
CN107947241A (zh) | 一种散热稳定的光伏微电网用蓄电储能装置 | |
CN221262516U (zh) | 储能机柜及储能设备 | |
CN213845427U (zh) | 蓄能器装置、容器和车辆 | |
CN218887404U (zh) | 一种电池簇架总成 | |
CN220984679U (zh) | 电池簇及储能系统 | |
CN215011201U (zh) | 一种拼装式机柜 | |
CN217740649U (zh) | 电池柜、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
KR20210043990A (ko) | 전지팩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21596558U (zh) | 一种风冷电池包散热板及风冷电池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