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279A -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279A
CN117082279A CN202311101084.3A CN202311101084A CN117082279A CN 117082279 A CN117082279 A CN 117082279A CN 202311101084 A CN202311101084 A CN 202311101084A CN 117082279 A CN117082279 A CN 11708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ip
main control
signal
scree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1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繁旭
李会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rple Light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rple Light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rple Light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rple Light Communication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10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确保终端设备兼容性的基础上,降低投影内容的延迟,提高投影内容的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其中,投屏装置包括:主控芯片,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主控芯片,还用于响应于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主控芯片,还用于向线路选择器发送线路切换信号;线路选择器,用于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第二通路;主控芯片,还用于通过第四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信号转换器,用于从接收引脚接收DP信号,并向主控芯片发送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主控芯片,还用于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输出至显示屏。

Description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需要进行投屏时,通常是将终端设备与投屏装置处于同一局域网,然后利用终端设备中第三方软件来来将所需投影内容投射到投屏装置中。上述投屏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利用第三方软件来从自身显卡中获取所需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打包发送,当中央处理器负载较大时,上述过程的延迟会变得较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会变差,从而导致投影内容的延迟较高以及投影画质较差;同时,投影内容需要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一旦局域网络出现波动,同样会导致投影内容的延迟较高以及投影画质较差;第二、一旦第三方软件与终端设备不兼容,便会导致投屏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确保终端设备兼容性的基础上,降低投影内容的延迟,提高投影内容的质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一种投屏装置,所述投屏装置包括:Type-C接口、线路选择器、信号转换器、主控芯片以及显示屏,所述Type-C接口、所述线路选择器、所述信号转换器、所述主控芯片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所述Type-C接口、所述线路选择器、所述主控芯片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形成第三通路与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为常断状态,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以及所述第四通路为常闭状态,所述主控芯片处于主机模式;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所述Type-C接口,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三通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向所述线路选择器发送线路切换信号;
所述线路选择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线路切换信号,导通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断开所述第二通路;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所述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所述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所述信号转换器,用于从所述目标接收引脚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DP信号,将所述目标DP信号转换为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并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根据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连接到投屏装置的Type-C接口,可以认为终端设备与投屏装置之间基于Type-C接口建立了物理连接。首先,投屏装置中的主控芯片需要通过上述所建立的物理连接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从而确定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若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则可以认为终端设备所播放的内容是需要进行投屏的。此时,主控芯片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控制线路选择器由直接连接主控芯片,切换为直接连接信号转换器,再间接连接主控芯片,从而为后续对来自终端设备的DP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做好准备;然后与终端设备重新建立连接,在重新建立连接过程中告知终端设备当前投屏装置支持DP信号输入以及接收DP信号输入的目标接收引脚,从而使终端设备将目标DP信号发送给上述目标接收引脚。那么在重连接完成后,终端设备所发送的目标DP信号便可以经线路选择器进入信号转换器,并在信号转换器中将目标DP信号转换为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信号转换器在获得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可以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可以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发送给显示屏,显示屏便可以基于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进行播放,相当于将终端设备中的播放内容投屏至投屏装置上。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基于Type-C接口与投屏装置进行物理连接,并基于该物理连接进行投屏,一方面大部分终端设备均支持Type-C接口,从而上述投屏装置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基于与投屏装置之间的物理连接,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将携带有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的DP信号进行输出,而无需中央处理器参与,同时也可以基于上述物理连接稳定地传输上述DP信号,使其不会受到外部网络波动影响,从而使得投屏装置在播放投屏内容时延迟较低,播放画质较高。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所述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的所述设备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控芯片断开与终端设备的物理连接之前,主控芯片可以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并由主机模式切换为上述设备模式,从而为后续实现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的回控操作做好准备。
可选的,所述人机接口设备包括下列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
本申请实施例中,投屏装置可以模拟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而增强回控操作时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针对投屏界面中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主控芯片检测到在投屏界面上针对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时,会基于投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来向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提高控制指令的传输稳定性,使得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进行回控时延时较低。同时,可以对终端设备中的任意投屏对象进行回控,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向显示屏发送互联提示消息,所述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显示所述互联提示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控芯片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之前,主控芯片可以通过显示屏输出互联提示消息,该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投屏装置进行投屏/回控操作,只要当用户确认允许进行投屏/回控操作时才会控制线路选择器进行通路切换,以及才会控制主控芯片切换为设备模式,从而避免终端设备物理连接至投屏装置但又不进行投屏时,影响投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投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Type-C接口,主控芯片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响应于所述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线路选择器发送线路切换信号,所述线路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线路选择器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所述第二通路;
在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所述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所述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所述主控芯片接收来自信号转换器的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为所述信号转换器对所述目标接收引脚所接收到的目标DP信号进行转换后所获得;
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中进行播放。
可选的,在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的所述设备模式。
可选的,所述人机接口设备包括下列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
可选的,在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响应于所述设备模式下检测到针对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主控芯片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显示屏发送互联提示消息,所述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所述主控芯片响应于互联确认消息,将所述设备模式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模组,所述芯片模组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芯片模组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五方面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一致,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并切换为设备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认进行投屏/回控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回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下面对Type-C接口的各个引脚进行介绍。
Type-C接口是通用串行接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标准的一种实现方式。Type-C接口总共有24个引脚,其中有4对TX/RX分线,2对USB D+/D-,一对SBU(SidebandUse),2个CC(Configuration Channel)脚,4个VBUS(Voltage Bus)和4个地线。
4对TX/RX分线:主要用于支持多功能和高速数据传输。它们的作用包括:第一、数据传输。TX/RX分线用于双向数据传输,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如USB 3.0、USB 3.1、显示端口(DisplayPort,DP)、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等协议。通过这些分线,可以实现快速和稳定的数据传输,满足高带宽和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第二、视频输出。TX分线用于传输视频信号,可以支持视频输出功能,如视频监视器、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和输出。这使得Type-C接口能够同时充当数据和视频传输接口,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第三、电源传输。有两对TX/RX分线专门用于电源传输和充电功能。它们可以通过带有电源传输协议的通信进行协商,实现高功率的电源输出和快速充电。第四、音频传输。一对TX/RX分线可以用于音频传输,支持数字音频和模拟音频的传输。通过这对分线,可以连接扬声器、耳机等音频设备,实现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总之,通过合理配置这4对TX/RX分线,Type-C接口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电源传输和音频传输等多种功能,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多功能和通用的接口类型。
2对USB D+/D-:要用于USB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它们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USB数据传输。D+和D-分线负责传输USB数据信号。通过这对分线,Type-C接口可以实现高速的USB数据传输,如USB 3.0、USB 3.1等协议。用户可以使用Type-C口连接各种USB设备,例如打印机、移动存储设备、键盘、鼠标等,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第二、USB充电功能。D+和D-分线也用于USB充电功能的实现。通过根据分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进行检测,可在Type-C接口上进行快速充电和智能充电。Type-C接口支持多种充电协议和模式,例如,USB Power Delivery(USB PD)协议,可实现更高功率的充电和更快的充电速度。总之,D+/D-分线在Type-C接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实现USB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这使得Type-C接口成为一种全能的接口,可满足不仅是数据传输,还包括电源支持充电的多种需求。
一对SBU:主要是支持功耗管理和音频/视频信号传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USB PD功耗管理。Type-C接口可以通过SBU分线提控制信号,来实现USB PD协议的功耗管理功能。例如,当电池电量过低时,Type-C接口可以通过SBU分线发送控制信号,使得供电设备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充电或快速充电等操作。第二、HDMI和DP视频信号转接。Type-C接口可以通过SBU分线将HDMI或DP的视频信号转接到Type-C接口上。这样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比特率的视频传输,支持多种画面分辨率和颜色深度,让Type-C接口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第三、音频传输。Type-C接口可以通过SBU分线提供音频传输的功能,以实现音频设备和Type-C接的连接。例如,可以将耳机等音频设备连接到Type-C接口上,进行音频输出和输入。
2个CC脚:包括CC1线和CC2线。主要作用为:第一、插入和拔出侦测。CC1和CC2线能够监测到Type-C设备的插入和拔出事件,帮助设备及时检测和切换连接状态,以提高用户体验。第二、角色切换与电源定义。CC1和CC2线通过特定的电压和电阻组合方式,标识和切换设备的角色,如电源提供方(DFP)和电源接收方(UFP)。同时,它们还协商和定义相关电源传输信息,如电压和电流,实现设备之间的角色切换和电源定义,以为不同的使用场景提供灵活的电源供应。第三、PD协议通信。CC1和CC2线支持USB D协议进行信号传输,协商适当的电压和电流,以实现更高功率的充电和数据传输能力。这使得Type-C接口可以支持快速充电、逆向电源和双向能量传递等。第四、设备身份识别和通信。CC1和CC2线可以让设备之间进行身份识别和通信。通过特定的电和电阻组合,设备可以识别对方的身份信息,并进行适当的通信协商,以使Type-C接口能够根据连接的设备类型和能力,进行优化的电源和数据传输设置。
4个VBUS:主要作用为:第一、电源供应。这四个VBUS线提供电源电压和电流,以供给连接的设备正常运行、电和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第二、电源检测和协商。VBUS线能够检测连接设备对电源的需求,并通过电源协商协议(如USB PD协议),协商适当的电压和电流,以满足设备的电源要求。第三、快充功能。通过VBUS线,支持高功率的快速充电提供更高的充电速度和效率,节省用户的充电。第四、安全保护。VBUS线能够监测连接设备和充电设备之间的电流和电压状态,检测短路、过电流等情况,以保护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4个地线:主要作用为:第一、提供电气连接。地线提供了物理连接,与其他地线一起形成电气连接,确保设备间的稳定和可靠的信号传输。第二、保安全接地。地线使设备能够安全地接地,维持稳定的电位,防止电压悬浮和静电积累。第三、噪声抑制和屏蔽。地线作为噪声传导的路径,具有抑制和屏蔽噪声的作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质量和可靠性。第四、提供信号参考。这些地线作为信号传输的参考电位,确保信号可以正确地接地参考,保证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目前,由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通常较小,例如,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为了便于用户观看终端设备中所播放的内容,可以将终端设备投屏至显示屏更大的投屏装置中,例如,投屏装置可以为车载娱乐系统或者电视。
本申请研究人员发现,相关技术中,当终端设备需要投屏时,终端设备需要与投屏装置处于同一无线局域网,例如,终端设备与投屏装置均连接同一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然后终端设备基于自身安装的第三方软件将投影内容投屏至投屏装置。而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利用第三方软件来从自身显卡中获取所需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打包发送,当中央处理器负载较大时,上述获取数据、打包数据、发送数据的各个过程的延迟均会增加,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丢包或者错误数据传输等,使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会变差,从而导致投影内容的延迟较高以及投影画质较差;同时,投影内容需要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一旦无线局域网的网络质量出现波动,同样会导致投影内容的延迟较高以及投影画质较差;第二、一旦第三方软件与终端设备不兼容,便会导致投屏失败。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装置,一方面,该投屏装置通过自身的Type-C接口与终端设备进行物理连接来实现投屏,由于大部分终端设备均支持Type-C接口,从而上述投屏装置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基于与投屏装置之间的物理连接,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将携带有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的DP信号进行输出,而无需中央处理器参与,同时也可以基于上述物理连接稳定地传输DP信号,使其不会受到外部网络波动影响,从而使得投屏装置在播放投屏内容时延迟较低,播放画质较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投屏装置包括:Type-C接口101、线路选择器102、信号转换器103、主控芯片104以及显示屏105,Type-C接口101、线路选择器102、信号转换器103、主控芯片104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Type-C接口101、线路选择器102、主控芯片104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Type-C接口101与主控芯片104连接形成第三通路与第四通路,第一通路为常断状态,第二通路、第三通路以及第四通路为常闭状态,主控芯片104处于主机模式;
主控芯片104,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Type-C接口101,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响应于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主控芯片104控制自身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向线路选择器102发送线路切换信号;
线路选择器102,用于响应于线路切换信号,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第二通路;
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在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通过第四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Type-C接口101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信号转换器103,用于从目标接收引脚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目标DP信号,将目标DP信号转换为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并向主控芯片104发送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
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输出至显示屏105;
显示屏105,用于根据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本申请实施例中,投屏装置中的第一通道可以认为用于实现投屏功能(即接收并转换DP信号),投屏装置中的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可以认为是用于传输USB信号,投屏装置中第四通道则对应的是CC线所形成的通道。在投屏装置初始状态下,默认无需进行投屏,因此,上述第一通道处于常断状态,上述第二通道处于常闭状态,而对于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而言,无论是否需要实现投屏功能,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均处于常闭状态。应理解,图1中仅标示出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而上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中各个模块之间均是基于两组差分信号线进行信号传输的(未标示)。
当终端设备连接到投屏装置的Type-C接口101,可以认为终端设备与投屏装置之间基于Type-C接口101建立了物理连接,且投屏装置当前处于主机模式(即host模式),而终端设备处于设备模式(即device模式)。首先,投屏装置中的主控芯片104需要通过上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来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从而确定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若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则可以认为终端设备所播放的内容是需要进行投屏的,例如,主控芯片104识别到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认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与当前投屏装置进行物理连接是为了进行投屏,从而触发后续步骤。
在此基础上,主控芯片104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例如,主控芯片104可以控制自身的USB接口与Type-C接口101之间断开连接,从而达到与终端设备断开物理连接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使主控芯片104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此处不做特别限制。应理解,这里主控芯片104需要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是为了便于后续进行通过重连接过程来告知终端设备需要发送DP信号,从而实现投屏功能。
在主控芯片104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之后,主控芯片104可以控制线路选择器102断开第二通路,闭合第一通路,即控制线路选择器102由直接连接主控芯片104,切换为直接连接信号转换器103,再通过信号转换器103间接连接主控芯片104,从而为后续对来自终端设备的DP信号进行信号转换做好准备。然后,主控芯片104与终端设备重新建立连接,在重新建立连接过程中通过第四通道告知终端设备当前投屏装置支持DP信号输入以及接收DP信号输入的目标接收引脚,这里主控芯片可以通过第四通道告知终端设备投屏装置当前处于2line DP+2line USB模式,从而表征当前投屏装置支持DP信号输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此处不做特别限制。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能够确定自身的哪些引脚是与上述目标接收引脚进行连接的,从而将与上述目标接收引脚相连接的引脚作为目标发送引脚,并利用该目标发送引脚来向投屏设备发送携带有图像数据与音频数据的DP信号。那么在重连接完成后,终端设备通过自身显卡发送目标DP信号,并将该目标DP信号输出至上述目标发送引脚。Type-C接口101中的目标接收引脚可以接收到该目标DP信号,然后该目标DP信号经线路选择器102进入信号转换器103,并在信号转换器103中将目标DP信号转换为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例如,信号转换器103可以为DP转MIPI芯片。信号转换器103在获得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可以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发送给主控芯片104。主控芯片104可以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发送给显示屏105,显示屏105便可以基于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进行播放,相当于将终端设备中的播放内容投屏至投屏装置上。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基于Type-C接口与投屏装置进行物理连接,并基于该物理连接进行投屏,一方面大部分终端设备均支持Type-C接口,从而上述投屏装置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另一方面,基于与投屏装置之间的物理连接,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将携带有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的DP信号进行输出,而无需中央处理器参与,同时也可以基于上述物理连接稳定地传输DP信号,使其不会受到外部网络波动影响,从而使得投屏装置在播放投屏内容时延迟较低,播放画质较高。。
应理解,投屏装置中Type-C接口101中的其他引脚则按照现有机制进行工作,本申请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将投影内容投屏至投屏装置后,可以通过直接对投屏装置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回控,即反向控制,但是相关技术中,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的回控仍然是基于第三方软件来实现的,一旦无线局域网网络出现波动,便会导致回控延迟较高,且仅能在第三方软件自身范围内进行回控。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芯片104可以配置基于硬件来模拟输入设备,从而实现对终端设备进行回控,从而使得回控操作延迟较低,且不受第三方软件限制,可以对任一投屏对象进行回控。在这之前,主控芯片104需要对用于回控的接口设备进行配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将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的设备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控芯片104断开与终端设备的物理连接之前,主控芯片104可以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这里的人机接口设备可以认为是设备模式所具有的多种子模式中的其中一种。例如,人机接口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中的一种或多种。这里主控芯片104将设备模式配置为哪些人机接口设备,取决于投屏装置支持哪些外部输入,例如,若投屏装置为电视,则可配置的人机接口设备为鼠标以及键盘等;若投屏装置为车载娱乐系统,则可配置的人机接口设备为触摸板以及键盘等。在配置完成后,主控芯片104将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的设备模式,从而为后续实现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的回控操作做好准备。
应理解,为了实现回控,投屏设备切换为了被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的设备模式,那么在与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接时,相应的,终端设备便会切换为主机模式。
进一步的,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针对投屏界面中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第三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主控芯片104检测到在投屏界面上针对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时,会基于投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来向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提高控制指令的传输稳定性,使得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进行回控时延时较低。同时,可以对终端设备中的任意投屏对象进行回控,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述控制指令后,便会基于控制指令对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例如,当主控芯片104被配置的人机接口设备为触摸板时,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三通道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至少包括针对上述触摸板进行触控操作时的绝对坐标;当主控芯片104备配置的人机接口设备为鼠标时,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三通道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上述鼠标进行移动操作时的相对坐标;当主控芯片104被配置的人机接口设备为键盘时,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三通道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至少包括上述键盘中预先定义的指令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连接至投屏设备的Type-C接口101,且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匹配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也可能并非是为了进行投屏/回控操作,而是为了实现其他非投屏功能,例如,终端设备连接至投屏设备的Type-C接口101是为了进行充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芯片104可以在执行与投屏/回控操作相关动作之前,提醒用户是否需要基于投屏装置进行投屏/回控操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主控芯片104,还用于向显示屏105发送互联提示消息,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显示屏105,还用于显示互联提示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控芯片104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之前,主控芯片104可以通过显示屏105输出互联提示消息,该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投屏装置进行投屏/回控操作,只要当主控芯片104检测到表征用户允许进行投屏/回控操作的互联确认消息时,才会触发主控芯片104执行与投屏/回控功能相关动作,从而避免终端设备物理连接至投屏装置但又不进行投屏时,影响投屏装置与终端设备之间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
应理解,用户可以在基于投屏装置对终端设备所播放内容进行首次投屏时,提醒用户设置针对投屏装置的使用偏好,例如,若用户设置的使用偏好为默认使用投屏装置来进行投屏/回控,那么后续同一终端设备再次连接到该投屏装置时,投屏装置则默认该终端设备是需要进行投屏/回控的,而不再输出上述互联提示消息。
请参见图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该投屏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投屏装置中,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201: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Type-C接口,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步骤202:响应于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主控芯片104控制自身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步骤203:主控芯片104向线路选择器103发送线路切换信号,线路切换信号用于控制线路选择器103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第二通路。
步骤204:在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主控芯片104通过第四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步骤205:主控芯片104接收来自信号转换器103的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为信号转换器103对目标接收引脚所接收到的目标DP信号进行转换后所获得。
步骤206:主控芯片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输出至显示屏105,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用于在显示屏105中进行播放。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并切换为设备模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执行步骤202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301:
步骤301:主控芯片104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在执行步骤202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302:
步骤302:主控芯片104将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的设备模式。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执行步骤206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207:
步骤207:主控芯片104响应于针对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第三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控制命令用于控制终端设备对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认进行投屏/回控的流程示意图。在执行步骤301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401与步骤402:
步骤401:主控芯片104向显示屏105发送互联提示消息,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步骤402:主控芯片104响应于互联确认消息,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屏/回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下面对基于投屏装置进行投屏的整体流程进行说明。
步骤501: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Type-C接口,主控芯片104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获取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步骤502:响应于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主控芯片104向显示屏105发送互联提示消息,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步骤503:主控芯片104响应于互联确认消息,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步骤504:主控芯片104控制自身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步骤505:主控芯片104将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的设备模式。
步骤506:主控芯片104向线路选择器103发送线路切换信号,线路切换信号用于控制线路选择器103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第二通路。
步骤507:在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主控芯片104通过第四通路向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步骤508:主控芯片104接收来自信号转换器103的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为信号转换器103对目标接收引脚所接收到的目标DP信号进行转换后所获得。
步骤509:主控芯片104将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输出至显示屏105,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用于在显示屏105中进行播放。
请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模组,该芯片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6所示的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步骤。
可选的,处理器601具体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特定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可选的,该芯片模组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连接的存储器602,存储器602可以包括ROM、RAM和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2用于存储处理器601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即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过执行存储介质602存储的指令,执行如图2-6所示的方法。其中,存储介质60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存储器60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请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投屏装置,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2-6所示的投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步骤。
可选的,处理器701具体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特定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连接的存储器702,存储器702可以包括ROM、RAM和磁盘存储器。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处理器701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即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过执行存储介质702存储的指令,执行如图2-6所示的方法。其中,存储介质70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其中,存储器70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2-6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装置包括:Type-C接口、线路选择器、信号转换器、主控芯片以及显示屏,所述Type-C接口、所述线路选择器、所述信号转换器、所述主控芯片依次连接形成第一通路,所述Type-C接口、所述线路选择器、所述主控芯片依次连接形成第二通路,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形成第三通路与第四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为常断状态,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三通路以及所述第四通路为常闭状态,所述主控芯片处于主机模式;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所述Type-C接口,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三通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向所述线路选择器发送线路切换信号;
所述线路选择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线路切换信号,导通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断开所述第二通路;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所述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所述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所述信号转换器,用于从所述目标接收引脚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目标DP信号,将所述目标DP信号转换为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并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用于根据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将所述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的所述设备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接口设备包括下列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响应于所述设备模式下检测到针对投屏界面中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向显示屏发送互联提示消息,所述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显示所述互联提示消息。
6.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投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终端设备连接至Type-C接口,主控芯片通过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描述符;
响应于所述描述符指示的设备类型与预设设备类型相匹配,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线路选择器发送线路切换信号,所述线路切换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线路选择器导通第一通路以及断开所述第二通路;
在所述终端设备之间重新连接时,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四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工作模式信号,直至完成重新连接,所述工作模式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投屏装置支持接收显示端口DP信号,以及所述Type-C接口中用于接收DP信号的目标接收引脚;
所述主控芯片接收来自信号转换器的MIPI信号与音频信号,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为所述信号转换器对所述目标接收引脚所接收到的目标DP信号进行转换后所获得;
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中进行播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
在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自身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主机模式切换为被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的所述设备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接口设备包括下列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鼠标、键盘、触摸板、轨迹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控芯片将所述MIPI信号与所述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显示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响应于所述设备模式下检测到针对投屏对象的控制操作,通过所述第三通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应的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投屏对象进行对应的目标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控芯片将设备模式配置为人机接口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显示屏发送互联提示消息,所述互联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允许进行投屏/回控;
所述主控芯片响应于互联确认消息,将所述设备模式配置为所述人机接口设备。
11.一种芯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模组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芯片模组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中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01084.3A 2023-08-29 2023-08-29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82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1084.3A CN117082279A (zh) 2023-08-29 2023-08-29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1084.3A CN117082279A (zh) 2023-08-29 2023-08-29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279A true CN117082279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1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1084.3A Pending CN117082279A (zh) 2023-08-29 2023-08-29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2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771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526459B2 (en) Adapter, terminal device and adapter system
JP6083878B2 (ja) 電力供給の方向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237217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simultaneously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from a smartphone to an external display and USB device
CN107301148B (zh) USB Type-C接口转换模块、系统及连接方法
JP3203823U (ja) ビデオコンテンツ投影可能の携帯型ドッキング装置
US9383772B2 (en) Docking station with KVM switch
WO2021135687A1 (zh) 电子设备与兼具快充与音频传输功能的配件
CN107643994B (zh) 终端、终端外设、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数据传输系统
CN108093329B (zh) 基于共用接口的外设类型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JP6944172B1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利用して充電制御を行う方法
CN102932683A (zh) 移动高清连接的实现方法及视频播放装置
CN110971855A (zh) 基于USB Type-C接口的DVR系统及方法
CN11087979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111881072A (zh) 支持双向传输的高速usb type-c的接口设备及图形信号发生器
CN112115087A (zh) 通用串行总线适配器和系统
CN111522405A (zh) 集成多功能type-c接口的主板
CN212515785U (zh) 支持双向传输的高速usb type-c的接口设备及图形信号发生器
CN216873301U (zh) 接口电路、智能眼镜及控制系统
CN218825507U (zh) 双接口装置和投影设备
CN117082279A (zh) 投屏装置、投屏方法、芯片模组、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6098B (zh) 多接口的无线同屏装置及无线同屏方法
CN210155656U (zh) 一种带Type-C接口的交互式平板及交互式平板系统
US20140344495A1 (en) Docking station with hooking function
CN114157898A (zh) 信号切换系统及信号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